艺术进化与进步之辩——以“艺术意志”为考察中心
《设计史与艺术史的关联》04设计史学小史
设计史学小史尽管人类设计行为的发生同智人的历史一样久远,1 可是对于设计史的研究只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事情。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Design History Society ),这一组织的出现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实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学科。
各大学的艺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供给学生。
不过直到目前,设计史仍然被视作与艺术史和建筑史有着最为密切的学科联系。
这一方面是因为许多艺术家和建筑师同时又充当设计师的角色,以及艺术与建筑给设计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和图像材料,另一方面是因为直至今天,设计史家通常又是艺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一、设计史研究的先驱1.中国设计史研究的早期尝试从学科史的意义来讲,清代乾隆年间朱琰(生平不详)撰述的《陶说》六卷(初刊于1774年),可以视作世界上第一部设计史类的专著。
2 该著对各个时代陶、瓷器的形制及分类,制瓷的名窑,釉色的变迁,装饰的进步,产品的特色和治瓷名家等方面均有历史的记述。
而清代阮元(1764-1849)撰写的《畴人传》(1799),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设计师的传记。
“畴人”在古代中国指的是从事天文、历法、仪器、星占等术业的人,古人讲“家业世世相传为畴”,说的就是“畴人”所从事的术业多为子承父业。
阮元撰《畴人传》历时四年,书中记录自上古至乾隆末年的二百四十三位天文、历法、算学家,另有三十七位西洋学者。
内容涉及历代天文、历法、推算资料、论天学说、仪器制度以及算学等方面。
星占之学则未予收入。
《畴人传》的刊行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部纪传体科技史和第一部科学家和设计师传记。
3 清朝后期的罗士琳又撰《畴人传续编》六卷(1840),人物收至道光初年。
1886年,诸可宝撰《畴人传三编》七卷,人物收至光绪初年。
光绪二十四年(1898),黄钟骏更撰《畴人传四编》十二卷,此《四编》收录标准放宽至包括一些主要占星家和其他学者。
以上三部续书仿阮元体裁,共收六百余人。
艺术进化与进步释解
艺术进化与进步释解从我们以上对李格尔艺术史发展思想的阐述中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即他对待进化的态度中包含明显的矛盾性。
《风格问题》中李格尔反对以进化论为基础的艺术形式的起源说,拒绝了进化模式的艺术发生解释,认为艺术起源于一种形式创造的心理冲动。
而在《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中,他又坚持用进化的观念来构造艺术的演变过程,艺术形态的变迁是一种不断进化的过程。
反观黑格尔,在其艺术史进程的阐述中,进化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无论对于艺术的起源问题还是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问题。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所谓艺术的开始,即当作粗野来了解的简单自然,例如儿童所画的简单形体,用几条不成形的线就代表一个人像或是一匹马,与艺术和美并不相干。
美作为精神的作品就连在开始阶段也要有已经发展的技巧,大量的研究和长久的练习”()。
在这里,黑格尔说明艺术的起源也是一种进化的结果,这与桑姆佩尔的阐释基础是一致的,只是后者将前者唯心主义的理性精神换成了唯物主义的技术与材料。
有些学者将这一矛盾归于李格尔个人或一部分学者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之间的冲突,如我国的李格尔研究专家陈平就提出:“这些都反映李格尔强调人类精神的能动性的浪漫主义情怀与客观性研究的矛盾,实际上也是黑格尔主义的思维方式与经验主义研究方法之间的矛盾”()。
但笔者认为,虽然李格尔的思想来源复杂,尤其在不同时期的着作中理论表述中存在的矛盾不少,但说是他个人的问题,不如说是时代的反映。
这种矛盾在艺术史的现代转型时期很典型。
一方面,艺术史研究者坚持艺术的自律,认为艺术的发展无需依附外在的因素。
长期以来,李格尔的艺术史思想一直被解释为黑格尔主义的翻版,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研究者逐渐注意到其中的新康德主义的色彩,尤其以《风格问题》一书中,李格尔对原始艺术风格起源于纯粹的艺术冲动的观点为代表,它被李格尔称为“审美的解释”(),与康德将审美界定为无目的、无功利性一脉相承。
正像潘诺夫斯基所说:“这位伟大的学者发现自己面对着要确定艺术创造的自律性的任务———这是在他那个时代必须靠假定而未被承认的———以反对大量的依存的理论,引入了一个概念表示创造力———既是形式的创造力又是内容的创造力———的总和或统一性”()。
考研《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考研《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艺术理论》试题A卷评分标准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1、艺术流派是指一些艺术家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有明确的艺术主张和代表人物。
2、艺术作品的内容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构成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题材和主题。
3、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艺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美育是审美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和主要途径。
6、艺术中的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7、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线条与组合、具象与抽象、情感与象征。
8、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包括产生共鸣、陶冶欣赏者的情绪、深化人们的哲思和提高精神境界。
9、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是将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10、雕塑是直接利用物质材料,在立体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物质与技艺的统一和造型与观念的融合。
的一种突发性的、瞬间的、非逻辑的、直觉的、发散的思维过程。
灵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是艺术家从客观世界中提取出来的、经过主观加工和转化的感性素材和形式语言,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和精华。
2、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深刻、细腻、充满情感、意义和思想的氛围或气氛,是作品所具有的情感内涵和思想内核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效果。
意境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和灵魂,是艺术家通过形式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层次体现,也是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论述:(每题15分,共45分)1、艺术生产的特点和规律。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有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尼采。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4、模仿说起源于“模仿”。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5、游戏说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6、表现说起源于“表现”认为表现情感的艺术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7、巫术说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8、生产劳动说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9、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艺术理论》试题A卷评分标准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1、什么是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
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什么是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施行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增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施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6、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
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稍微的讥刺意味。
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外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线条与组合;(2)具象与抽象;(3)情感与象征。
8、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
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明显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观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9、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即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详细的、不乱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自考设计学复习
5.批判性的批评:是将设计作品与其他人文价值判断和消费文化需要相联系对作品作出评价,并对作品的评价制定出一套标准,将这些标准运用到对其他设计作品的评价中去,它的重要在于作品价值判断。这些标准包括: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及艺术性意义。这些标准都是对设计的理想要求,在批评运用中基本上不考虑其合适与否,而是作为设计批评的理想标准。
自考设计学复习
D
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美学、民俗学、传播学、伦理学等进行研究。
⑶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9.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
10.⑴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1933年从德国移居英国之前所做的“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佩夫斯纳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而开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的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佩夫斯纳是塘鹅美术史丛书的主编,他的重要著作还有《现代设计的源泉》,《关于美术、建筑与设计的研究》。 佩夫斯纳从社会美术史研究出发,最终将设计史独立出来而作专项研究,其所持的研究角度不仅影响了包括哈斯克尔在内的一大批国际著名的美术史家,更直接影响了像福蒂这样的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将类型研究引进设计史,使得当今各种专门设计史研究等进入一种新的研究境地,从而大大地拓展了研究者的视野。作为设计史研究的先行者,佩夫斯纳向我们说明了既要将设计史作专项研究,更要使这种专项研究建立于美术史、科技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基础之上。这是因为设计本身就是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和审美行为的综合。
艺术中的辩论辩题
艺术中的辩论辩题
正方,艺术应该是自由表达的,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应该是自由的。
任何对艺术的限制都是对
人类创造力和思想的压制。
艺术家应该有权利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情感,而不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涉。
正如著名艺术家毕加索所说,“艺术不是真理,但艺术是真理的表达。
”艺术是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应该是自由的,任何限制都会扼杀艺术的灵魂。
另外,艺术的发展也需要自由的环境。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艺术家才能有更
多的创作灵感,才能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
历史上的经典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正是由于当时的自由氛围,才催生了众多杰出的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等。
因此,艺术应该是自由表达的,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反方,艺术也需要一定的规范和限制。
虽然艺术是自由的表达方式,但也需要一定的规范和限制。
艺术作为一种公共
文化产品,必须考虑到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如果艺术完全不受限制,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作品,甚至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艺术也需要一定的规范和限制,以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另外,艺术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侵犯他人的权益。
比如,侵犯他人
肖像权、隐私权等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伤害他人的利益。
”因此,艺术也需要一定的规范和限制,以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虽然艺术是自由的表达方式,但也需要一定的规范和限制,以保护社会
的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艺术表达辩论辩题
艺术表达辩论辩题正方,艺术表达的辩题是一种自由表达的方式,艺术家应当有权利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的表达,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首先,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是他们的自由权利。
就像著名艺术家毕加索曾经说过,“艺术不是真理,而是寻求真理的手段。
”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的表达,更是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其次,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有其独特的价值。
艺术作品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情感,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镜子。
”艺术作品反映了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积极的影响。
最后,艺术表达是多元文化的体现。
不同的艺术作品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正如卢梭所说,“艺术是文明的产物,也是文明的传播者。
”艺术作品能够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艺术表达是艺术家的自由权利,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反方,艺术表达的辩题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艺术家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时,应当考虑到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不能随意伤害他人的感情和利益。
首先,艺术表达应当考虑到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艺术家的作品会影响到观众的情感和思想,应当对社会和个人负责。
正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镜子,但并不是一面放大镜,而是一面准确的镜子。
”艺术家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时,应当考虑到作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不能随意伤害他人的感情和利益。
其次,艺术表达应当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艺术家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法律和道德规范,他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时,应当遵守法律的底线和社会的道德规范。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艺术家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法律和道德规范,他们应当对自己的作品负责。
艺术自由辩论辩题
艺术自由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艺术自由是必要的。
艺术自由是一项基本权利,应当得到保护和推崇。
首先,艺术自由是人类创造力和表达自由的体现。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这是他们的创造力的体现。
如果没有艺术自由,艺术家将受到限制,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这将对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艺术自由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的重要力量。
艺术家通过作品传递社会问题、探索人类内心世界、呼唤正义等,引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梵高的作品《星夜》揭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寂寞,引发了观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如果没有艺术自由,这些重要的社会议题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表达和讨论。
此外,艺术自由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保障。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艺术作品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
如果限制艺术自由,将导致文化多样性的缺失,丧失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机会。
正如毕加索所说,“艺术不是真理,但艺术家可以通过艺术表达真理。
”艺术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反方辩手观点,艺术自由存在一定的限制。
尽管艺术自由是重要的,但也应该有一定的限制。
首先,艺术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权益。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尊严和人权。
如果艺术作品侵犯了他人的权益,如诽谤、侮辱等,那么这种艺术自由就是不可取的。
其次,艺术自由也应该考虑社会的道德和伦理标准。
艺术家应该对自己的作品负责,避免创作出具有负面影响的作品。
例如,色情作品、暴力描绘等可能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应该受到限制。
正如肖伯纳所说,“艺术家是社会的守门人,他们应该对社会负责。
”。
最后,艺术自由也需要考虑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恐怖主义活动、国家安全威胁等,政府可能需要限制一些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以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总结来说,艺术自由是一项重要的权利,但也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限制。
艺术家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社会的道德标准,并考虑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
艺术表达辩论辩题
艺术表达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艺术表达是一种自由表达方式,应该受到保护和鼓励。
首先,艺术表达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
艺术家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使人们能够感受到独特的美感和情感共鸣。
正如著名画家毕加索所说,“艺术不是真实的东西,而是更真实的东西。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画或一首歌,它们代表着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反映着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
其次,艺术表达是社会进步和变革的推动力量。
艺术家通过作品传递的信息和思想,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梵高的《星夜》描绘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著名作家奥威尔的小说《1984》揭示了极权主义的危害,引发了人们对权力滥用的反思。
正如马克思所说,“艺术不仅是反映现实的,而且是改造现实的。
”艺术作品的力量在于它们能够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此外,艺术表达是个体自由表达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艺术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方式。
正如美国诗人埃米莉·狄金森所说,“我是自由的,我是艺术的。
”艺术作品不受限于政治、宗教和社会观念的束缚,艺术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观点。
保护艺术表达的自由,就是保护个体表达自由的权利,这是一个民主社会应该尊重和保障的基本权利。
反方辩手观点,艺术表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限制和规范。
首先,艺术表达可能违反道德和伦理准则。
有些艺术作品可能包含暴力、色情、恶俗等内容,这对社会公共道德造成了冲击。
例如,尼采曾经说过,“艺术家是危险的,因为他们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激情。
”一些艺术作品可能引发不良行为的模仿和仿效,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艺术表达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规范,以确保社会的道德和伦理秩序。
其次,艺术表达可能引发争议和冲突。
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多义性和主观性,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艺术审美趋势辩论辩题
艺术审美趋势辩论辩题正方,艺术审美趋势应当顺应时代发展。
艺术审美趋势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艺术应当与时俱进,反映出当代人的审美观和情感需求。
例如,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厌倦和对新的审美体验的追求。
正如著名画家毕加索所说,“艺术是一种反映时代的东西,它是时代的产物。
”。
另外,艺术的审美趋势也应当符合大众的审美观。
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家应当关注大众的审美需求,创作出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
正如著名作家雨果所说,“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家应当走向人民。
”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大众的需求,艺术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推动社会的进步。
反方,艺术审美趋势应当坚守传统价值观。
艺术审美趋势应当坚守传统的价值观,而不是盲目追随时尚。
传统的艺术价值观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是艺术的灵魂所在。
艺术家应当在创作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而不是随波逐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
正如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说,“艺术应当是永恒的,而不是随波逐流的。
”。
此外,艺术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时代的变化,而在于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启迪和震撼。
传统的艺术作品经过时间的洗礼,依然能够触动人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艺术家应当注重作品的内在品质,而不是追求时髦的外在形式。
正如著名诗人李白所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艺术家应当注重作品的内在品质,而不是随意追求时代的潮流。
综上所述,艺术审美趋势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又要坚守传统的价值观。
艺术家应当在创作中找到平衡点,既要关注当代社会的需求,又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只有如此,艺术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
艺术进化与进步之辩——以“艺术意志”为考察中心
艺术进化与进步之辩——以“艺术意志”为考察中心孙艳秋【摘要】进化和进步是西方艺术史学史上的重要观念,西方艺术史经历了进步的生物学模式和进化与进步同一的进化模式.现代艺术科学时代,李格尔的“艺术意志”作为艺术史发展的中心范畴,体现了进化思想和艺术冲动的矛盾性.当代对“艺术意志”的普遍批评,在本质上是针对“艺术意志”背后的进步—进化观念.然而,应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将进化与进步剥离,理性乐观的线性进步逻辑不合时宜,但是进化思想仍有价值,它可以与“情境逻辑”相结合,使当代艺术史呈现开放和多元的面貌.【期刊名称】《北方论丛》【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艺术进化;艺术意志;李格尔;情境逻辑【作者】孙艳秋【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03前现代的西方艺术史即艺术科学之前的艺术史写作模式大抵分为两种,即生物学模式和进化的模式。
在生物学模式中,历史被描述为诞生、成熟、衰老和死亡四个阶段的循环。
其中预设了一种理想美,将艺术的发展与其对照,接近者是进步,偏离者就是倒退。
瓦萨里以循环的生物学方式描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进程。
他将这一段的艺术分为三个时期,其中蕴含了进步的思想,“各种艺术从简陋的初始逐渐地进步,最后达到完美的顶峰,这是艺术固有的特性”[1](p.34)。
继瓦萨里之后,温克尔曼也采取生物学模式说明古代艺术的发展过程。
他提出了远古风格、崇高风格和典雅风格,认为典雅风格是最高原则,而前两种风格都是实现这个原则的一个阶段。
对温克尔曼而言,希腊艺术即在三种风格的交替过程中完成进步。
黑格尔建立了艺术发展的进化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历史发展观。
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的总体趋势是进步的。
黑格尔宣称,历史不是一堆无稽事物的杂陈,而是有目的的、旨在实现更大的完善的活动。
对黑格尔而言,进化与进步似乎是同一的,因为理念在艺术阶段的运行过程中,始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艺术类型及种类之间的历史更迭,也应被视作是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文峰路街道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文峰路街道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新文人画”的概念首先在新,新旧文人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时间分段。
在中国文化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开端的依据。
因此,当时那些新文化的倡导者、建设者,都应列为新文化人。
此后凡拥护并积极参与新文化建设的知识分子也都应属于新文化人之列。
这些人当中的画家之作品即是新文人画。
如果把古代的文人之画称为文人画,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些接受过新思想、新文化洗礼但又继承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画家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丰子恺、黄宾虹、潘天寿、石鲁、李苦禅、钱松岩、李可染、陆俨少等都应被看作新文人画的代表。
新文人的产生是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期,站在世界文化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
新文人中最早提出改革中国画的是康有为,1917年他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急矣”,并主张“复古为新”,“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以《美术革命》为题,主张“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
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的窠臼。
”显然,康、陈的主张是基于大的文化背景来思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的。
1919年,蔡元培曾特别指出:“彼西方美术家能采用我人之长,我人独不能采用西人之长乎?故甚望学中国画者,亦须采西洋画布景实写之佳,描写石膏物象及田野风景……今吾辈学画,当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派毫不经心之习,革除工匠派拘守成见之讥,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
”较之康、陈从文化的层面指明中国画革新之必要,蔡元培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指出了中国画革新的途径。
此后的徐悲鸿、林风眠无不受其思想的影响,他们不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吸收西方绘画艺术之长,对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并且通过表现内容的变革,为中国画注入了时代精神和人文主义内涵。
如“愚公移山”这一来自《列子》的寓言所凸显的人格尊严和进取意识,与中国文人画含蓄幽婉的隐逸境界大相径庭,却与西方人文精神旁通。
艺术表现辩论辩题
艺术表现辩论辩题正方,艺术表现是主观的,不应受到过多的限制。
首先,艺术表现是艺术家个人的创作行为,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艺术家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不受到过多的限制。
正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说,“艺术是一种自由的表达,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
”如果过多地限制艺术表现,就会扼杀艺术的灵魂,导致艺术作品失去创造力和生命力。
其次,艺术表现的多样性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如果过多地限制艺术表现,就会限制艺术的发展空间,导致艺术变得单一和枯燥。
正如法国画家保罗·高更所说,“艺术是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
”只有给予艺术家充分的表现自由,才能激发出更多的创新和想象,推动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艺术表现的限制往往是主观的,容易受到个人偏见和价值观的影响。
如果过多地限制艺术表现,就会导致艺术作品受到政治、宗教或道德的干预,失去了真正的艺术性。
正如美国诗人埃米莉·狄金森所说,“艺术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外在的束缚。
”艺术家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不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
综上所述,艺术表现是主观的,不应受到过多的限制。
只有给予艺术家充分的表现自由,才能激发出更多的创新和想象,推动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反方,艺术表现应受到一定的限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首先,艺术表现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表达任何内容。
艺术作品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应该受到一定的道德和法律约束。
如果艺术表现过于偏激或违反社会公共价值观,就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所说,“个人自由的边界在于不损害他人的利益。
”艺术家应该在表现自由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公共利益。
其次,艺术表现的过度自由可能会导致对个人、群体以及社会的伤害。
一些过激的艺术作品可能会引发社会争议,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所说,“艺术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建立在艺术科学基础上的艺术意志
建立在艺术科学基础上的艺术意志建立在艺术科学基础上的艺术意志摘要:本文通过对李格尔的艺术意志进行分析,总结出艺术知觉方式的三个层次:即第一个层次———触觉方式;第二个层次———触觉—视觉方式;第三个层次———视觉方式。
特定时期的艺术作品,实际上是该时期知觉方式的反映,而艺术意志则通过这些知觉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将视觉形式研究的对象从对视觉艺术的纯客观分析过渡到对人的知觉方式和认识能力的分析,为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艺术意志;视觉;触觉;知觉艺术意志贯通于所有的艺术类型,确保艺术生产的统一性和艺术史的连续性,“艺术意志”是整个艺术史理论的基础。
“艺术意志”推动了艺术风格的发展,因而艺术风格发展的动力来自艺术内部。
李格尔断定,艺术的进化过程是从早期的触觉阶段发展到后来的视觉阶段,即希腊的触觉艺术让位于罗马的视觉艺术。
根据人的知觉方式的发展过程,李格尔将从古埃及艺术到他所处的时代的艺术知觉方式区分为三个层次。
一、触觉的知觉方式触觉是皮肤感觉的一种,狭义的触觉是指轻轻接触皮肤触觉感受器所引起的肤觉;广义的触觉还包括增加压力使皮肤部分变形所引起的压觉。
触觉必须通过与对象的无间隙接触才能产生,触觉感知到的是对象表层的柔软、坚硬、粗糙、细腻等外在特性,以及一些内在特性的外部表征,如:弹性、蠕动、震动等。
触觉配合运动觉一起构成物体的实体感觉。
从古人的知觉方式与现代人的差异的角度来讲,李格尔将古代艺术的第一个阶段看作是近距离观看的、触觉的知觉方式。
李格尔认为,触觉是知觉过程的基础,为视觉知觉提供支持。
同时,触觉可以验证对视觉所感知的客体的真实性。
因此,触觉具有当下性和真实性,因为能够触及的都是真实的事物。
古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比较表面,他们的感知是多种多样的,视觉所传达出来的知识色彩的刺激,只能依靠触觉,只有这样才可以将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表现出来,因此,最大限度地使艺术作品的物质形相适应于面,是由触觉所暗示的触觉的.面,而不是我们眼睛距对象一定距离所设想的视觉的面,这一阶段,艺术意志通过触觉的知觉方式在古埃及的建筑、雕刻、绘画的工艺中表现出来。
艺术表现辩论辩题
艺术表现辩论辩题正方,艺术表现应该是自由的。
首先,艺术作为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应该是自由的。
艺术家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而不受到任何限制。
正如著名艺术家毕加索曾经说过,“艺术不是真实的东西,而是一个真实的东西的表现。
”艺术家应该有权利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而不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涉。
其次,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式,需要保持多样性和包容性。
如果艺术受到严格的限制和规定,就会导致艺术的单一化和贫乏化,从而失去了艺术的本质。
正如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艺术是一种表达自由的形式,而不是一种受限制的形式。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艺术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创新。
最后,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反映和批判的方式,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艺术家应该有权利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批判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合理之处,而不受到任何限制。
正如著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曾经说过,“艺术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不是一种被束缚的形式。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艺术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
综上所述,艺术表现应该是自由的,因为艺术家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艺术需要保持多样性和包容性,艺术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反方,艺术表现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
首先,艺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应该受到一定的道德和法律约束。
艺术家在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正如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艺术应该是美的表现,而不是丑的表现。
”艺术家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对社会的影响。
其次,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式,需要受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
如果艺术完全自由,就会导致艺术的混乱和失序,从而失去了艺术的本质。
正如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应该是一种秩序的表现,而不是混乱的表现。
”只有在受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的情况下,艺术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创新。
艺术表现辩论辩题
艺术表现辩论辩题正方,艺术表现是自由的,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作为正方辩手,我认为艺术表现是自由的,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艺术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晶,它应该是自由的,能够表达任何形式的情感和思想。
限制艺术表现就是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这是不公平的。
首先,艺术表现的自由是人权的一部分。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明确规定,“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自由,这种自由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和思想的自由。
”艺术家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不受到任何形式的限制。
其次,限制艺术表现会损害社会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
艺术是社会的精神食粮,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文化生活。
如果对艺术表现进行限制,就会限制人们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导致社会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受到损害。
最后,艺术表现的自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它们激发了社会的改革和进步。
如果对艺术表现进行限制,就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使社会陷入僵化和停滞。
总之,艺术表现是自由的,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艺术家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社会也应该尊重艺术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只有保障艺术表现的自由,才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反方,艺术表现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以保护社会的道德和文化传统。
作为反方辩手,我认为艺术表现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以保护社会的道德和文化传统。
艺术虽然是自由的,但是也应该有一定的底线,不能违反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首先,艺术表现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表达任何形式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尊重社会的道德和文化传统,不能违背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如果艺术表现违反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就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其次,艺术表现的自由也需要考虑到对公众的影响。
艺术作品是面向公众的,它会对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艺术作品违背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就会对公众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社会的争议和冲突。
2021比较李格尔和沃尔夫林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范文2
2021比较李格尔和沃尔夫林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范文 阿洛伊斯·李格尔(AloisRiegl,1858—1905)和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hrich Wolfflin,1864—1945)都是19和20世纪之交德语圈内非常关键的艺术史家,现代西方艺术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可以说他们二人的思想构成了形式主义艺术史上的双子星座。
本文尝试通过比较李格尔和沃尔夫林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反思二者研究方法的内在矛盾,以期探寻他们在西方艺术史发展的重要性。
一、形式主义语境中的理论建构 沃尔夫林与李格尔这两位美术史家都在寻求能揭示艺术发展规律的方法。
有趣的是,他们的理论建构几乎都采取了这样的基本方法,即由一个核心概念加上一系列的二元概念构成其论述框架。
是什么促使艺术不断演变?李格尔与沃尔夫林都对此作了回答———艺术是自主发展的,艺术演变的形态是风格的变化,风格变化乃是艺术形式的演变,艺术形式的演变源于艺术内部的某种形式逻辑,这种形式逻辑受到某一种法则支配。
沃尔夫林把这个法则的效应比喻为一块滚下山坡的石头,这块滚石“按照山坡的坡度、地面的软硬程度等会呈现相当不同的运动,但是所有这些可能性都遵循一个相同的引力法则”。
为阐述这种内部的法则,李格尔在《风格问题》中引入核心概念“艺术意志”,追溯了风格内部变化带来母题的发展,推动形式互联性、多样性和对称性的产生。
在《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他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概念,“艺术意志在所有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音乐与文学也概莫能外”,而且,艺术意志“它不仅存在于宗教、哲学、科学中,也存在于行政与法律中。
在这些领域中,上述的一种或另一种表现形式常常占支配地位”。
在李格尔来说,艺术意志就是艺术形式演变的动因所在,它有其自身自律性发展目标和规律,这个根本概念表达了他认为艺术形式发展的进程是自主的设想。
李格尔把艺术意志推动艺术风格的这种发展变化呈现为一系列的二元概念,使“艺术意志”这个枝干更丰满起来。
李格尔
李格尔Alois Riegl,1858-1905-人物介绍-时代背景-理论精要-艺术意志的特点与缺陷总结★历史拓展(一)维也纳美术史学派和中世纪宗教绘画(二)维克霍夫与李格尔人物介绍: 李格尔(Alois Riegl,1858-1905),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维也纳艺术史学派的主要代表,现代西方艺术史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其不长的学术生涯中,致力于艺术科学的理论探索,,被当代西方艺术史学泰斗贡布里希誉为“我们学科中最富于独创性的思想家”。
李格尔改变了19世纪的艺术史写作方式,他的每一部著作都为艺术中史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被公认为是现代艺术史学史上的里程碑。
以他的三本名著《风格问题》、《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和《荷兰团体肖像画》为线索,评述其主要学术思想以及与西方学术传统的联系,概括了他的理论在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艺术史的建立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并对他的著名的“艺术意志”的概念作了初步的批判。
也正是从他开始,装饰艺术成了美术史研究的对象。
时代背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是西方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与科学技术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李格尔作为第一个试图将艺术史重建于人类的精神性之上,并且用自己独特的理论方式重新评价与估量罗马晚期和中世纪艺术的人,不囿于成见的怀疑精神,勇于创新的批判意识是十分珍贵的。
在李格尔看来,艺术史的发展不依赖于外在的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是由“艺术意志”主宰。
李格尔将“艺术意志”的概念贯穿于《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之中。
虽然题名为工艺美术,但是它涵盖的内容却远远大于工艺美术(还包括建筑、绘画、雕刻)。
这表明,李格尔雄心勃勃地试图将整个视觉艺术史都囊括于“艺术意志”之下。
在艺术史学史上,“艺术意志”无疑是最著名、争论最多的概念之一。
潘诺夫斯基就称其是现代艺术史研究中最具穿透力的概念。
理论精要:(一).“艺术意志”这一概念是在《风格问题》这部著作中提出的,主要是以之来对抗桑佩尔的物质主义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v o l ut i o n a n d Pr o g r e s s:St ud y t he c o n c e pt o f Kun s t wo l l e n
S UN Ya n —q i u
( S c h o o l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J i a n g s u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X u z h o u 2 2 1 1 1 6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E v o l u t i o n a n d P r o g r e s s a r e i mp o r t a n t i d e a s i n t h e h i s t o r y o f s c i e n c e o f we s t e r n a r t h i s t o r y .Af t e r t h e mo d e m a r t s c i -
i d e a o f e v o l u t i o n i s s t i l l v lu a a b l e wh i c h me a n s t h i s t h o u g h t c a n b e c o mb i n e d wi t h s i t u a t i o n a l l o g i c t o ma k e t h e c o n t e mp o r a y r a r t p r e s e n —
2 0 1 3年 第 3期
姓 论
THE NORTHERN F 0RUM
No . 3, 201 3 To t a l No . 23 9
( 总第 2 3 9期 )
【 西 方文论 】
艺术进 化 与进 步之辩
— —
以 “ 艺术意志” 为考察 中心
孙 艳 秋
(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 2 1 1 1 6 )
a r t i s t i c i mp u l s e .Th e p r o g r e s s e s i n a l i n e r l o g i c u n d e r t h e r a t i o n a l o p t i mi s m h a v e b e e n o u t e d o f a c c o r d wi t h t i me s .Ne v e th r e l e s s,t h e
e n c e e r a 。 t h e K u n s t w o l l e n( t h e w i l l o f a r t ) 。 p u t f o r w a r d b y A l o i s R i e g l - h a s b e e n t h e c e n t e r c a t e g o r y i n t h e c o u r ¥ e o f t h e Ar t H i s t o y r
前现代的西方艺术史即艺术科学之前的艺术史写作 模式大抵分为两种,即生物学模式和进化的模式。
黑格尔建立了艺术发展的进化模式,这是一种新型 的历史发展观。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的总体趋势是进
在是一堆无稽事物的杂陈,而
和死亡四个阶段的循环。其 中预设了一种理想美,将艺 是有目的的、旨在实现更大的完善的活动。对黑格尔而 术的发展与其对照,接近者是进步,偏离者就是倒退。 言,进化与进步似乎是同一的,因为理念在艺术阶段的 瓦萨里以循环的生物学方式描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 运行过程中,始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艺术类型及种
t i n g a n e w a p p e a r a n c e o f o p e n i n g a n d mu h i e l e me n t .
Ke y wo r d s:Ev o l u t i o n o f Ar t ;Ku n s t wo l l e n;Al o i s Ri e g l ;S i t u a t i o n a l L o g i c
[ 摘 要 ]进化和进 步是 西方艺术史学史上的 重要 观念 ,西方艺术 史经历 了进 步的生物 学模 式和进化
与进步 同一的进化模式。现代 艺术科 学时代 ,李格 尔的 “ 艺术意志”作 为艺术 史发展 的 中心 范畴 ,体现 了 进化思想和 艺术冲动的矛盾性。当代 对 “ 艺术意志” 的普遍批评 ,在本质上 是针对 “ 艺术意志” 背后 的进 步 一进化观念。然而 ,应在 当代 文化语境 下将进化 与进 步剥 离,理性 乐观 的线性进步逻辑 不合 时宜,但 是 进化思 想仍有价值 ,它可 以与 “ 情境逻辑” 相结合 ,使 当代艺术史呈现 开放 和多元 的面貌 。 [ 关键 词] 艺术进化 ;艺术意志;李格 尔;情境逻辑 [ 中图分类号]1 0— 0 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0—3 5 4 1( 2 0 1 3 )0 3— 0 0 4 8— 0 4
d e v e l o p me n t .On t h e o n e h a n d,t h i s c a t e g o y r i s b a s e d o n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a l t h o u g h t .On t h e o t h e r h a n d,t h e c a t e g o r y f e a t u r e s t h e r o l e o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