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习环境设计 - 山西大同大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现有的学习建立在先前的学习之上
学习隐喻5:学习是问题的解决
•智 •力 •是 •适 • 应 解 • 环 决 • 境 问 • 和 题
的 能 力
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的三维理论
智力是个人有目的地选择、改造和适应生活中的现实环境
分析能力: 分析、评价、 比较、对照……
创造能力: 发明、发现、 想象……
• (8)少即多,深则好。核心概念能帮助教师去粗存精, 找出课程目标的关键内容;生成性话题能够帮助教师确定 教学的大理念;有效问题和基本问题能够促使学生思考某 个话题的核心问题;综合性主题能够改进课堂实践。
评估
5.结束和联系 1.激活先前的知识
评估
4.应用
2.陈述性知识
评估
3.鼓励程序性知识
评估
设计模板
实践能力: 付诸实施、 使用、做……
学习隐喻6:学习是外部活动的内化
内化过程
知识
E-Learning (学习/研究)
(显性)
经验
E-Support
(隐性) (后援/管理)
外化过程
E-Communication (交流/传播)
E-Work (创作/开发)
做中学
学习隐喻6:学习是观察替代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4MAT的基本观点
• (5)课堂上,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要想创设最佳学习环境,就必须充分理解并利用这一点。
• (6)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因此,只要适当调整,就能够也应该在这些学生中使用有 效的技巧。
• (7)教学与评估并举。有效的评估能改善学生的理解程度 和作业质量。教师能够开发出运用真实可靠的手段理解和 判断学生表现的标准,并通过评估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深度思考和协作的技巧。另外,评估越是基于个人表现, 越是真实,就越可信。
1.3 基础理论
主讲教师:刘志华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
e-mail: dtdxlzh@
• 桥梁性质
• 交叉学科
学习理论
•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隐喻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核心观点
• 学习的实质:动物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盲目尝 试而逐步减少错误的过程,是建立情境与正确反 应之间的联结过程。
师不能把这种联系和盘托出,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 发现其中的关系。学生获得的体验中应该蕴含着学习内 容的核心。 • (2)注意 • 让学生用心思考“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是如何发生 的?”要学会感知自己的体验,学会善解他人的理解。 • (3)想象 • 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理解 (爱因斯坦看见光线的弯曲)描述概念,去亲身体验。 • (4)告知 • 教师告知学生需要理解的内容以及科学解释或者最新的 研究成果。
阐释(2)
• (5)练习 • 围绕教师设立的中心推动练习活动的开展,以帮助学
习者掌握知识。 • (6)延伸 • 在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后,可以随意地改动
所学的内容、技巧、材料、思想、数据和整个图景。 让学生描述从学习中获得些什么,能说出个所以然。 • (7)提炼 • 学生把知识延伸到生活中,他们需要对这种延伸进行 考察和判断。 • (8)展现 • 让学生展现所学知识,通过展示寻找创造性、相关性、 新问题以及与更大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寻找能立竿 见影的技巧、能得到证实或被再次质疑的价值观。
反复练习和复习的重要性
学习隐喻2:学习是认知结构的重组与改善
认知结构
概念、 概念之间的联系、 将概念组织到长时记忆的策略
布鲁纳---认知结构
学生学习是通过类目化的信息加工活动,积极 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或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
固体
消耗品
液体
肉 蔬菜 水果
聚集的
精制的
苹果、梨、桃
水奶
咖啡 茶
红绿
• (2)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 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 (3)如果学习者能够通过对事实、概念和思想进行组织、 形象化和精细加工,从而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他们对 陈述性知识的保持和理解水平就会提高。对程序性知识的 运用能力则可以通过练习和明确的反馈得到加强。
• (4)深层(而非表面的)信息加工能够加强记忆、促进理解, 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对信 息的深层加工。深层信息加工和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都需 要时间来完成。
发现法——发现材料之间的关系
Ausubel 的意义学习论
原有的观念 A5 a1 a2 a3 a4 新学习的观念A
a1 a2 a3
原有的观念 A5 Y U V W
新学习的观念A B C D 原有的观念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期望
执行控制
环 反应器
境 感受器
长
反应发生器
时
记
忆
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
学习隐喻4:学习是意义的建构
2.讲授陈述性知识 选择核心概念,生成性话题 以及相关理念、概念、事实
1.激活先前知识
提示先前知识,鼓励个人进行 获
联系,联系意义。使用情感法
得 注
和不均衡法,提供情境。
意
3.鼓励程序性知识
练
提供机会,让学生使用理念、
习 反
概念、事实,并评估理解。
馈
4.应用
总 结
应用到其他的概念、事实和情境中;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的关系
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的问题 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解答问题的方式
以学习理论的措辞方式建构教学设计的措辞方式 促进了教学设计研究方式的转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理论
4MAT系统
4
提炼 延伸
3
展现 联系
1
RR
L
L
R
R
LL
注意 想象
2
练习 告知
阐释(1)
• (1)联系 • 在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教
• 效果律(law of effect):如果一个动作之后伴随 着某种令人满意的结果,则该动作在相似的情境 中被重复的可能性就增加;反之,则减少。
试误引发
形成
S
R
(S---R)
Skinner Box
(S )
R
S*
(S -- R )
强化
红萝卜+大棒的学习原理
范式: S
R
环境
强化
用外部条件来控制学习过程
4MAT系统下的教学设计
• (McCanhy,1996) • 有效学习的实现
体验中“感觉”
行动中 “具体去做”
应用
创设情境
概念化
中“思
结束 讲授陈述性知识 考”
鼓励程序性知识
思考中“观察”
4MAT的基本观点
• (1)变革是必然的。社会变了,学生变了,人类对学习 方式的理解也变了,教学理论必然要变。
建构主义
现有的学习建立在先前的学习之上
学习隐喻5:学习是问题的解决
•智 •力 •是 •适 • 应 解 • 环 决 • 境 问 • 和 题
的 能 力
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的三维理论
智力是个人有目的地选择、改造和适应生活中的现实环境
分析能力: 分析、评价、 比较、对照……
创造能力: 发明、发现、 想象……
• (8)少即多,深则好。核心概念能帮助教师去粗存精, 找出课程目标的关键内容;生成性话题能够帮助教师确定 教学的大理念;有效问题和基本问题能够促使学生思考某 个话题的核心问题;综合性主题能够改进课堂实践。
评估
5.结束和联系 1.激活先前的知识
评估
4.应用
2.陈述性知识
评估
3.鼓励程序性知识
评估
设计模板
实践能力: 付诸实施、 使用、做……
学习隐喻6:学习是外部活动的内化
内化过程
知识
E-Learning (学习/研究)
(显性)
经验
E-Support
(隐性) (后援/管理)
外化过程
E-Communication (交流/传播)
E-Work (创作/开发)
做中学
学习隐喻6:学习是观察替代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4MAT的基本观点
• (5)课堂上,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要想创设最佳学习环境,就必须充分理解并利用这一点。
• (6)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因此,只要适当调整,就能够也应该在这些学生中使用有 效的技巧。
• (7)教学与评估并举。有效的评估能改善学生的理解程度 和作业质量。教师能够开发出运用真实可靠的手段理解和 判断学生表现的标准,并通过评估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深度思考和协作的技巧。另外,评估越是基于个人表现, 越是真实,就越可信。
1.3 基础理论
主讲教师:刘志华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
e-mail: dtdxlzh@
• 桥梁性质
• 交叉学科
学习理论
•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隐喻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核心观点
• 学习的实质:动物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盲目尝 试而逐步减少错误的过程,是建立情境与正确反 应之间的联结过程。
师不能把这种联系和盘托出,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 发现其中的关系。学生获得的体验中应该蕴含着学习内 容的核心。 • (2)注意 • 让学生用心思考“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是如何发生 的?”要学会感知自己的体验,学会善解他人的理解。 • (3)想象 • 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理解 (爱因斯坦看见光线的弯曲)描述概念,去亲身体验。 • (4)告知 • 教师告知学生需要理解的内容以及科学解释或者最新的 研究成果。
阐释(2)
• (5)练习 • 围绕教师设立的中心推动练习活动的开展,以帮助学
习者掌握知识。 • (6)延伸 • 在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后,可以随意地改动
所学的内容、技巧、材料、思想、数据和整个图景。 让学生描述从学习中获得些什么,能说出个所以然。 • (7)提炼 • 学生把知识延伸到生活中,他们需要对这种延伸进行 考察和判断。 • (8)展现 • 让学生展现所学知识,通过展示寻找创造性、相关性、 新问题以及与更大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寻找能立竿 见影的技巧、能得到证实或被再次质疑的价值观。
反复练习和复习的重要性
学习隐喻2:学习是认知结构的重组与改善
认知结构
概念、 概念之间的联系、 将概念组织到长时记忆的策略
布鲁纳---认知结构
学生学习是通过类目化的信息加工活动,积极 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或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
固体
消耗品
液体
肉 蔬菜 水果
聚集的
精制的
苹果、梨、桃
水奶
咖啡 茶
红绿
• (2)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 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 (3)如果学习者能够通过对事实、概念和思想进行组织、 形象化和精细加工,从而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他们对 陈述性知识的保持和理解水平就会提高。对程序性知识的 运用能力则可以通过练习和明确的反馈得到加强。
• (4)深层(而非表面的)信息加工能够加强记忆、促进理解, 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对信 息的深层加工。深层信息加工和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都需 要时间来完成。
发现法——发现材料之间的关系
Ausubel 的意义学习论
原有的观念 A5 a1 a2 a3 a4 新学习的观念A
a1 a2 a3
原有的观念 A5 Y U V W
新学习的观念A B C D 原有的观念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期望
执行控制
环 反应器
境 感受器
长
反应发生器
时
记
忆
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
学习隐喻4:学习是意义的建构
2.讲授陈述性知识 选择核心概念,生成性话题 以及相关理念、概念、事实
1.激活先前知识
提示先前知识,鼓励个人进行 获
联系,联系意义。使用情感法
得 注
和不均衡法,提供情境。
意
3.鼓励程序性知识
练
提供机会,让学生使用理念、
习 反
概念、事实,并评估理解。
馈
4.应用
总 结
应用到其他的概念、事实和情境中;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的关系
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的问题 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解答问题的方式
以学习理论的措辞方式建构教学设计的措辞方式 促进了教学设计研究方式的转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理论
4MAT系统
4
提炼 延伸
3
展现 联系
1
RR
L
L
R
R
LL
注意 想象
2
练习 告知
阐释(1)
• (1)联系 • 在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教
• 效果律(law of effect):如果一个动作之后伴随 着某种令人满意的结果,则该动作在相似的情境 中被重复的可能性就增加;反之,则减少。
试误引发
形成
S
R
(S---R)
Skinner Box
(S )
R
S*
(S -- R )
强化
红萝卜+大棒的学习原理
范式: S
R
环境
强化
用外部条件来控制学习过程
4MAT系统下的教学设计
• (McCanhy,1996) • 有效学习的实现
体验中“感觉”
行动中 “具体去做”
应用
创设情境
概念化
中“思
结束 讲授陈述性知识 考”
鼓励程序性知识
思考中“观察”
4MAT的基本观点
• (1)变革是必然的。社会变了,学生变了,人类对学习 方式的理解也变了,教学理论必然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