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笔算减法练习教案
小学减法教案8篇
小学减法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减法教案8篇教案通常包括详细的课程计划,以指导教师如何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教案包括了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和职责的规划,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减法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加减法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加减法练习一、教学内容本次数学课的教学内容为小学二年级的加减法练习。
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必要前置知识,本次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其加减法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2.熟练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练习。
四、教学难点1.数学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2.像数和剩数的概念。
3.加减法计算的熟练掌握。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加减法公式,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加减法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反应速度。
3.游戏法:运用互动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以自身的生活为例,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讲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1)加法:加法是用来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结果的运算,可简记为“+”。
例如:1+2=3(2)减法:减法是用来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相减的结果的运算,可简记为“-”。
例如:4-3=1(3)加减法公式:a.加法的结果叫和,加数和加数的和等于和;例如:1+2=3,2+1=3b.减法的结果是差,被减数减去减数的差等于差;例如:4-3=13.讲解像数和剩数的概念像数:加法中相同的数字叫做像数。
例如:1+1=2,其中的1就是像数。
剩数:减法中不同的数字叫做剩数。
例如:3-2=1,其中的1就是剩数。
4.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练习(1)加法计算练习例如:3+2=?3+2=515+11=?15+11=26(2)减法计算练习例如:6-3=?6-3=38-2=?8-2=65.互动游戏通过数字接龙的游戏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计算能力,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后记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小学二年级的加减法练习,旨在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其计算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减法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减法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训练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能力。
难点1.一些复杂的减法算式的运算过程。
2.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教具。
2.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3.班级黑板和粉笔。
4.教师准备的减法练习题。
5.学生练习用的计算器(根据需要)。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减法练习课》2.教学方法:–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减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减法的作用和意义。
–讲解:介绍减法的基本概念,给出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练习:让学生进行减法练习,逐步提高难度,检验他们的掌握程度。
–讲评:对学生进行减法练习题的讲评,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加以纠正。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讲解:简要介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步骤,让学生对减法有基本的了解。
3.练习: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减法练习,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减法运算方法。
4.引导:逐步增加练习的难度,引导学生解决一些较复杂的减法问题。
5.讲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评,指出常见的错误和解题思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减法运算。
6.总结: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减法的重要性和学习要点。
六、教学反馈1.利用课堂小测或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减法的掌握情况。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七、作业布置1.布置一定数量的减法练习题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八、教学效果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2.批改学生的作业,查看他们的减法运算是否正确。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6.9《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连续退位)》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6.9《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连续退位)》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6.9《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连续退位)》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和一位数的减法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连续退位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对整数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处理连续退位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笔算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连续退位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连续退位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三位数减法中的连续退位问题。
如:“小明有358个糖果,他给了小华一些糖果后,自己还剩下200个糖果,小明给了小华多少糖果?”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如:483-276。
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方法和经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总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总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对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的总复习。
学生将回顾和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包括进位加、退位减、相同数加、借十加等运算方法。
课程内容旨在加强学生对100以内加减运算的理解,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
3.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1. 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概念和应用。
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识别和纠正。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问题解决策略。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教科书和练习册。
2. 白板和彩色粉笔。
3. 加减法计算卡片。
4. 计算器(可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加减法口算练习,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复习与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规则,特别是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运算方法,并通过示例题进行演示。
3.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练习,互相检查并讨论答案。
4. 课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
6. 家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进位加、退位减- 示例题:随机挑选几道典型题目进行板书,展示解题过程。
作业设计1. 练习册相关页码的习题。
2. 家庭作业:选择20道100以内加减法题目,要求家长签字确认。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系统的复习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了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技巧。
课后反思应着重考虑学生的掌握情况,是否所有学生都能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在实际计算中正确应用。
同时,要注意观察哪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辅导。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复习教案
第教时教学内容九、总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和表内乘法设计理念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培养学生基本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和巩固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技能。
2、复习和巩固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能正确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在复习活动与小组合作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资源修改意见一、笔算加减法的复习。
1、复习算法。
(1)教师板书:45+28= 45-28=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教学过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的“100以内笔算加法和减法”。
(教师板书)(2)请同学们先完成这2道题,边做边想“怎样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小组讨论,总结汇报。
2、练习学生练习书上2道加减法计算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
二、复习表内乘法。
1、背口诀2人小组活动,你背我听,我背你听,互相纠正。
2、用口诀(1)老师说一句乘法口诀,你能根据它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吗?学生根据口诀写出算式。
(2)请相邻的同学一人说一句乘法口诀,另一个写出2个乘法算式。
完成后交换。
3、解决问题(1)教师根据102页第三题的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依据学生问题,有选择地板书问题。
小东摘了多少个?小丽摘了多少个?(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2个问题的解答,并说明解答思路。
三、学习效果测评完成105页1—4题。
1、第1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记录时间,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集体订正时,对于计算错误的学生,让他们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2、第4题,让学生先估计结果,把答案写在书上,再在练习本上计算出答案自行对比。
教学过程课后记录。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2、理解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复习旧知。
1、竖式计算。
36+28+17=65-25-21=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二)、情境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过公交车吗?那你们坐过吗?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要遵守乘车规定,要有秩序的上下车。
瞧,一辆公交车在南山站停了,你获得了什么信息?1、课件出示主题图,出示例3。
师:请仔细观察,看完后要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意:车上原有67人,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有多少人?3、课件呈现4、师:你会列式吗?生:67-25+28教师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设计意图:复习迁移为学生架设了新旧知识的桥梁,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情景感知重视情境图的有效理解,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需要充分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人教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并掌握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加法和减法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规则。
2. 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演示法:演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3.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导入新课1.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10以内、20以内加法和减法。
2. 提出问题:如何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第二阶段:新课讲解1. 讲解10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将两个数相加,如果结果超过100,则向前进一位。
2. 讲解10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向前进一位。
第三阶段:例题演示1. 示例:计算98 35。
2. 示例:计算123 - 57。
第四阶段: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
第五阶段:总结与布置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2.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书》(注:本文档为示例教案,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步骤”部分,因为这一部分详细描述了课堂教学的流程,包括导入新课、新课讲解、例题演示、课堂练习和总结与布置作业等环节。
这些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复习10以内、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引导学生逐步过渡到100以内的计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教案(12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教案(通用12篇)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能比拟娴熟地进展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力量。
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练习加、减法的计算。
二、计算练习1、口算(1)用小黑板出示练习十四第9题。
先指名学生说出口算过各和得数,再指名学生直接口算得数。
(2)小结:口算加、减法,一般从高位算起,要用一样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假如哪一位相加满十,在前一位上增加1,假如哪一位不够减,在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合起来再减。
2、笔算(1)做练习十四第10题第一小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地做在课本上。
(2)提问:加法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减法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加、减法的笔算有什么一样的地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做练习十四第10题其余两小题(4)做练习十四第11题。
做完后提问:用整千数去减,退位后个位上用几减的?十位上百位上呢?所以,减数笔差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有规律?为什么差和减数个位上相加是10,十位、百位上相加是9?(5)谁能说一说这个规律说说1000减后面几个数各得多少?谁能说说十位、百位上各用几去减的?(6)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第13。
三、应用题练习做练习十四第14、15题。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12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主题图,第39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体验整十、整百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3.培育独立思索、主动探究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教师:同学们,教师在寒假里到了我们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去旅游,你们想知道教师是怎么去的吗?教师是坐船从重庆沿着长江到上海的,沿途观赏了漂亮的长江三峡。
你知道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城市吗?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教师出示长江航线图和售票大厅图。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复习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复习丨苏
教版
教学目标
1.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2.能够熟练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3.能够正确完成加减法的综合计算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
1. 复习口算
•教师出题,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帮助学生复习口算的基本技能。
例如:34 + 23 = ?、 71 - 29 = ? 等。
2. 讲示笔算
•示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注重进位和借位的操作,例如示范:56 + 38 = ? 和 89 - 25 = ? 的笔算方法。
3. 练习笔算
•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练习。
首先,让学生在黑板上列好题目,然后逐一进行笔算,并将计算结果写入答案框中。
•教师可以在此环节中进行一定的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可能出现的困难,例如进位、借位等。
4. 讲解综合计算题
•让学生在教学卡片上完成综合计算题,如“小明有 63 元钱,他去菜市场买了一篮子葡萄,花了 27 元,还剩多少钱?”等题目,并帮助学生进行计算。
5. 练习综合计算
•让学生完成多种类型的综合计算题,帮助学生巩固笔算能力,如:45 + 22 - 18、78 - 23 + 19 等。
总结
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复习,巩固口算和笔算方面的技能,培养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能够解决可能出现的困难,提高综合计算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实验学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教案
实验学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在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九单元中,主要围绕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展开教学。
通过总复习,旨在让学生巩固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运算速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进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正确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和激励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其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挑战、乐于思考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教学难点:加法和减法问题的转化与解决;适当运用进位和借位策略。
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加法运算总复习1.复习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练习100以内的简单加法计算;3.引导学生思考加法问题中的解题方法和策略;4.分组进行加法竞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计算速度;5.课堂小结,梳理加法运算要点。
第二课时:减法运算总复习1.复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练习100以内的简单减法计算;3.讨论减法问题中的解题技巧和策略;4.分组进行减法竞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计算能力;5.总结减法运算的要点,强化学生对减法的理解。
第三课时:综合实战训练1.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综合练习;2.随堂辅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3.组织小组合作,解决综合运算问题;4.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并提高计算技巧。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进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普遍存在计算速度不够快、借位和进位容易混淆等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练习,增加实战训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运算技巧和熟练度。
六、教学延伸在课外,鼓励学生通过数学应用游戏、练习册等方式,进行更多的加减法练习,提升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三位数减法中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迅速地进行三位数减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连续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2. 三位数减法中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3. 连续退位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三位数减法计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连续退位的原理,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连续退位减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2. 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演示,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续退位减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2. 板书内容: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连续退位减法进行计算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找零的场景,来引出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
这样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如果小明有 305 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 217 元,他还剩下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减法计算,并自然地导入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
小学数学笔算退位减实例教案: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退位减法
小学数学笔算退位减实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退位减法,掌握数字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运用数字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是数字退位减法。
三教学过程1.减法的基本概念(1)减法的定义:减法是指把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的记法:小学数学中,通常通过“-”符号表示减法。
(3)减法的原理:减法的基本原理是按位相减,从最高位开始,将被减数的对应数字与减数相减,如果被减数的该位数字小于减数,则需要从高位向低位借位,借位后,再将低位的数字减去。
2.数字退位减法(1)数字退位减法的原理:数字退位减法是减法的一种,用于求两个数相减,其中被减数比减数的位数多。
根据减法原理将被减数的相应位上的数字与减数相减,若不够减则要向高位一位借位,借位后再做减法。
(2)数字退位减法的步骤:①从最低位开始相减,不够减则向高位一位借位,借位后将低位数字减去;②若借位后高位数字为0,则向更高位借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借到最高位。
(3)数字退位减法的实例:例1. 用数字退位减法计算89-37。
分析:因为被减数的位数比减数多,所以要用数字退位减法来进行相减。
从最低位开始进行相减,不够减就用上一位的数借位,再将低位数字减去。
解答:8 9- 3 75 2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计算:由此得出89-37=52。
3. 拓展训练练习1:用数字退位减法计算2874-1256。
练习2:计算583-389的差。
练习3:用数字退位减法计算932-235。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数字退位减法实例教学,学生们对于数字计算方法的掌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实际应用中,数字计算方法是经常用到的,熟练掌握数字计算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多练习、多思考,提高数字计算能力。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位)》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位)》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位)》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笔算方法,进一步巩固整数减法的运算规则。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不连续退位的减法笔算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他们对于整数减法的笔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也已经有所掌握。
但是,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笔算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笔算的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笔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笔算方法的掌握。
2.难点:对于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笔算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进行退位和借位的操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笔算过程。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和总结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笔算的运算规则。
3.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笔算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两位数减法练习题,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整数减法的笔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出示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不连续退位的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进行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笔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笔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三位数减法的笔算练习(连续退位减)》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三位数减法的笔算练习(连续退位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三位数减法的笔算练习(连续退位减)》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减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本课中,学生需要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笔算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连续退位减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减法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减法笔算方法。
但是,对于连续退位减法这种较为复杂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笔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连续退位减法进行笔算,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连续退位减法的规律,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计算方法。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数减法的笔算方法,引出本课的主题——连续退位减法。
2.讲解新课: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例题,发现连续退位减法的规律。
3.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提高笔算能力。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笔算加法和减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笔算加法和减法前言加法和减法是儿童数学学习的两个基础,本文将介绍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法和减法的教案笔算方法。
一、加法1.1 加法的口诀有一只小鸟口中喊道,先写加号,再写等号,最后写出和来。
1.2 加法的笔算方法以计算 25 + 13 为例:25 + 13 =25+13---38步骤解析:1.将 25 和 13 的个位数竖向相加,得到 5+3=82.写出 8 的个位数 83.将 25 和 13 的十位数竖向相加,得到 2+1=34.将 8 覆盖到 3 的十位数上,得到 3+8=115.写出 11 的个位数 16.将 11 的十位数搬到下一位,得到 3+1+1=57.写出最终结果,即 25+13=381.3 加法练习题1.26 + 18 =2.36 + 25 =3.47 + 18 =4.58 + 29 =5.69 + 24 =二、减法2.1 减法的口诀压低被减数,退位相减最后比大小。
2.2 减法的笔算方法以计算 43 - 17 为例:4- 1-3- 7-26步骤解析:1.将减法竖式对齐,注意被减数要低一位2.3-7小于0,需要退位,将4的十位数减1,并将10加上3,得到133.进行退位相减,得到64.用6覆盖掉3,计算出最终结果为 262.3 减法练习题1.39 - 18 =2.58 - 29 =3.74 - 19 =4.86 - 47 =5.91 - 38 =三、练习题答案加法:1.442.613.654.875.93减法:1.212.293.554.395.53四、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法和减法的教案笔算方法,希望能对小学生提高数学水平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9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连续退位)(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9 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连续退位)(苏教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1. 两、三位数的减法笔算方法。
2. 连续退位笔算的步骤和技巧。
3. 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三位数的减法笔算方法,尤其是连续退位的处理技巧。
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的减法笔算方法,连续退位的处理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购物场景,找出减法运算的应用。
例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香蕉,请问妈妈一共买了几个水果?2. 讲解两、三位数的减法笔算方法:以453减去276为例,先从个位开始相减,3减去6不够,需要从十位借1,变成13减去6,得到7;然后5减去7不够,需要从百位借1,变成15减去7,得到8;4减去2,得到2。
所以,453减去276等于177。
3. 讲解连续退位笔算的步骤和技巧:以587减去321为例,先从个位开始相减,7减去1,得到6;然后8减去2,得到6;5减去3,得到2。
所以,587减去321等于266。
5. 答案与讲解:引导学生说出答案,并讲解答案的得出过程。
6. 实际应用题解答:妈妈有500元,买了一本书花了89元,请问妈妈还剩多少钱?六、板书设计板书两、三位数的减法笔算方法和连续退位的处理技巧,以便学生随时查阅。
七、作业设计1. 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加强巩固所学知识。
2. 实际应用题: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香蕉,请问妈妈一共买了几个水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两、三位数的减法笔算方法,连续退位的处理技巧。
在实际应用题方面,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教学目的:1、使先生经过整理和温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那些知识,更结实的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育先生复杂的整理、归结的才干,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具学具:先生每人一张练习题,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形,整理知识1、同窗们明天就是圣诞节了,这里有三种圣诞礼物,请你挑选最喜欢的两种,一共需求多少钱?板书:小熊 27元小汽车 35元圣诞帽 15元先生汇报。
全班列竖式计算结果。
你们刚才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在笔算加法时,要留意些什么?板书:〔1〕、相反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4〕、也可以从十位算起。
2、谁还能提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效果?同桌协作。
看谁提出的效果最多?列竖式计算。
处置比多少的运用题都用什么方法计算?笔算减法时要留意什么?它们共同的中央是什么?不同的中央是什么?3、明天我们温习了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二、温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有没有同窗三种礼物都想买的呢?那怎样列式呢?用竖式计算。
2、假设你只要50元,想买小汽车和圣诞帽,够不够钱付呢?3、50元还可以买哪两种礼物?三、练习测评1、数学诊所82 39 95-17 +48 -1679 77 192、算出下面每组数的和与差。
42 和: 29 和:36 差: 54 差: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78 89 71 5519+16 - 56 -8+9+5829+35+9= 61-30+15= 53-9-37=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7 减法的练习》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7 减法的练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减法的定义和意义。
2.掌握减法的简单运算方法。
3.能够独立完成减法计算练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减法计算的练习。
2. 教学难点
•解决减法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和相关练习题目。
2.学生准备好纸笔和课本。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先复习一下加法的内容,引出减法是什么,与加法有什么不同。
2. 讲解
•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例如 34 - 12 = ?,逐步增加难度。
4. 拓展
•鼓励学生尝试用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如:你有5支铅笔,给了朋友2支,你还剩下几支?
5. 总结
•总结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体会和疑惑。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减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熟练运用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六、布置作业
布置适量的减法计算练习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丛书:快乐学减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第三单元相关内容
以上是本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概念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笔算减法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67~68页练习十三第9~1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法则,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认识数量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减法。
谁能说一说,笔算减法要记住哪几条?今天我们按照减法的法则来练习减法计算。
二、计算练习
1、口算第9题
2、完成第11题。
做之前让学生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中相应的特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3、笔算:练习十三第10题第一行。
指名板演。
做完后提问:这三道题在计算时有不同的地方吗?
4、小结:笔算减法要按减法的法则计算。
在计算退位减法时,有时要连续退位,有时不要连续退位,所以在每一位计算时,该退位的要按退位的方法算,不该退位的只要直接减。
5、做练习十三第12题。
三、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十三第13、14题。
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2、做练习十三第15题,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
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三第10题剩下的三题,第12题前面两题。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