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史馆
史馆 筹建 实施方案
史馆筹建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史馆是一个展示历史文化、传承传统文明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一个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更是一个历史记忆的延续者。
在当今社会,史馆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历史文物,更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因此,筹建一座史馆是当务之急。
二、项目目标1. 筹建一座具有现代化展示手段和设施的史馆,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
2. 收集整理历史文物和资料,打造一个全面展示历史文化的平台,让观众能够全面了解历史。
3. 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史馆管理团队,保障史馆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三、筹建方案1. 地点选址史馆选址应当尽量选择在市中心或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便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观众。
同时,选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和周边配套设施。
2. 设施建设史馆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数字化、互动化的展示方式,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同时,要注重建筑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感,让史馆本身就成为一个历史文物的一部分。
3. 文物收集史馆的文物收集是史馆建设的核心内容,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历史文物和资料,包括捐赠、购买、调查等方式,打造一个全面的历史文物展示。
4. 团队建设史馆的管理团队是史馆运营的关键,要打造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包括策展、宣传、安保等方面的人员,保障史馆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四、实施计划1. 地点选址阶段确定史馆选址的标准,开展选址调研,选择合适的地点。
2. 设施建设阶段确定史馆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建设规划,开展设施建设工作。
3. 文物收集阶段开展文物收集工作,包括征集、购买、调查等方式,建立文物库存。
4. 团队建设阶段招募史馆管理团队,进行专业培训,建立史馆管理体系。
五、预期效果1. 建成一座现代化、专业化的史馆,成为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
2. 收集整理大量历史文物和资料,为观众提供全面的历史文化展示。
3. 建立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保障史馆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面建设“五位一体”国家馆
天 津市 蒡模 档亲 征 集 整理 三年工程将 完成
查库 档案交接仪 式在 中央档案 馆举 力支持 和精 心指导下 , 次全 国粮食 本 行。 国家粮食局 副局 长任正 晓代表 国 清仓查库 工作共形成档案 19卷 。 2 其
界华人书法 家协会 终身荣誉 主席 、中华人 家档案局 巾央档案馆的要求 ,00年 , 21 二史 海疆 档案》 整理项 目数据 扫描 6万 画幅 , 初
民共和 国国史 委诗书 院理 事 、中国书 画 馆将 以馆藏档 案数 字化丁作为重 点 ,加强 步建 成海疆档案案卷级数据 库 ,并利用馆 家职称及润格 审定 委员会常务理 事 、中国 档案整理 和保 管保 护_ ,推进档 案基础 藏 民国时期南海海疆档 案 ,与中国南海研 T作 书画家协会理 事 、全 国首批 书法行业研究 建设 。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 二史馆将继 究 院开展合作研究 。 员、 中国艺术学会终 身会 员 、 国际艺术界 书 续 全 面有 序地 开 展 档 案 数 字 化 项 目 。通 过
品 2幅 及 亲 笔 签 名 的 收 藏 证 书 ,支 持 昭 通 用原件 的情况下 ,最大 限度地满 足公 众的 传教 育功能 , 为新 闻媒体 的采访 、 拍摄提供
特色档案资源建设 ,并表示今后将 继续 关 查 梢 需 求 。 注和支持昭通档案工作 。
( 昭通 市档 案 局 杨应焦
郑重地在档案 交接 证书上签字 。 任正 的珍 贵历史资料 。
晓代表国家粮食局 向中央档 案馆 、 国 粮食安全 既关系到国计 , 也关 系 家档 案局赠送 了 “ 感谢 中央档案馆 、 到 民生 。 这批档案不但 书写了国家粮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编研成果
编研成果
60年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造就了二史馆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60年来,伴随着档案工作的进步与发展,二史 馆的档案编研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二史馆编研工作依靠其数量浩大的民国档案史料进行出版及研究,在中 国近现代史、民国史以及民国史料学领域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海内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馆藏档案的特 殊性,也在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事业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早在南京史料整理处时期,编辑民国档案史料的工作就已列入了档案馆的议事日程。1956年3月通过的《关 于南京史料整理处12年远景规划的意见》,即将开展文献公布工作和编纂出版业务书籍列入了工作计划之中。同 年6月,中央政治研究室在为中共中央编写中共党史提供国民党及其旧政权方面活动资料时,指示南京史料整理处 根据所藏旧政权档案编辑中国现代政治史档案资料汇编,并提出了编选的原则和方法。据此,南京史料整理处在 时任主任王可风的领导下,专门成立了现在政治史资料组,下设资料汇编组和大事月表组两个小组,分别负责 《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和《中国现代史大事月表》的编纂。到上世纪50年代末编纂完成,其中《汇编》共 编选四辑200册,收录档案文件7000余篇,计约2100万字;《大事月表》共计800余万字。在编纂完成并油印成本 后,即送交中央政治研究室、中宣部科学处、国家档案局审阅,并赠送给部分综合性高等学校历史系,作为中国 现代史教学和研究的内部参考。《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等专题资料受到了学术界的热烈欢迎,也为上世纪 50-80年代的学术界提供了第一手最直接的档案资料,其规模宏大、政治性强、史料价值高,在当时学术界无出 其右,发挥了巨大的史证作用与资政功能。
中美档案工作的比较(二)
个 ,另 有 档 案 处 科 5 6个 ,也 有 档 6 案 室 的职能 。 中国没 有西 方颇 为流 行 的 “ 文 件中心 ” ,尽 管 有 些 学 者 积 极 提 倡 , 但搞不 起来 。
大 的 机 关 和 企 业 另 有 一 个 人 事 档 案 室 。 全 国 机 关 、企 业 、 乡 镇 、 学 校
,
有 的属 于 政 府 ,有 的 隶 属 历 史
上 单 位 、大 型 企 业 、部 省 属 文 化 事 业 单 位 、地 市 级 以 上 科 技 事 业 单 位 档 案 室 有 专 职 干 部 4 2 5人 ,兼 职 19
《 件 处 理 法 案 》 以 后 又 通 过 不 同 文 , 法 律 形 式 ,解 决 档 案 工 作 中 的 其 他
问 题 ,至 今 没 有 一 部 完 整 全 面 的 档
的国家 政 府却 忽 略公 共 资 料达 10 5
房面积 9. 68万 平 方 英 尺 ( 《 见 浙
江档 案 》 18 9 9年 第 7期 , 弗 兰 克 ・ 格 ・ 尔 克 : 《 国 国家 档 案 与文 皮 美 件 局 》 ,到 1 8 ) 9 4年 馆 藏 3 O亿 页 文
件 原 件 、 10万 帧 地 图 、4 0万 张 7 8 图 片 、82万 盘 电 影 胶 卷 和 7万 盘 . 录音 带 。 文 件 中 心 的 规 模 也 很 大 ,特 别 值 得 一 提 的是 :
政
美 国 的 州 、县 、市 ,也 有 档 案
馆 , 但 成 立 时 间 晚 ,隶 属 关 系 不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接 待利用大厅
料整理 处 ,隶属 中 国科 学 院近代 史研 究所 。16 年改属 94
国家档案 局 ,并 易现名 ,为 郭沫若 先生题 写 。馆 址在 南
京中山东路39 ,原为 “ 0号 中国国民党 中央党 史史料陈列 馆 ”。馆舍总建筑面积3 万平 方米 ,砖石结 构的仿古 宫殿 式建筑雕梁 画栋 、美轮 美奂 ,与庭 院里栽种 的植 被花木 相得益 彰 ,堪称 民国建筑 的典 范 。其馆 藏卷 帙浩繁 ,典 藏 了整个 中华 民国时期 (9 2 14 ) 届中央政府及 其所 1 1- 9 9 历 属机 构 的档 案 ,共 9 0 0 余个 全宗 ,1 0 8 多万 卷 ,并且 收藏
Hale Waihona Puke 国 民党 中央 党 史 料 陈 列 馆 落 成 场 景 ( 9 6 ) 13 年
历史 ,中国第二 历史档案 馆便忝 列其 中 。这 座位于 明故 宫西 宫遗址上 、有着 半个 多世纪 历史 的国家级档 案馆 在 档案 界和史 学界名 闻遐 迩 。每有 路人经 过 ,望 见 的是掩 映在 葱茏树木 中的深深 庭 院,显得 是那样 深邃 幽静而 又 神秘 。
中 国 第 二 历
在号称 南京历 史文化轴 线的 中山东路 上 ,默 默伫立
了5 万余册 民国图书。除纸质档案外 ,还有照片 、图片、 唱 片 、勋 章 、 印章 、股 票 、钞 票 、 邮票 、任 命 状 、 商
着一批 民国建筑 ,在巍巍 钟 山的背景 下 ,透 过浓 荫遮蔽 的法桐 ,展现 出雄 伟 的身姿 ,无声地 展示着 南京 曾有 的
主楼 环廊
标 、字 画 、家谱 、碑 帖等 。这些档 案藏 品不论在 史学研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南京临时政府档案及其利用
火 , 有 散 失 , 终 由原 国 民政 府 国 史 馆 多 最
保 存 。 14 9 9年南 京解 放 后 ,原 国史 馆 为 解 放 军 南京 市 军 管会 接 管 。 15 年 2月 91 1目 ,与 政 务 院接 收 指 导 委 员 会 华 东 工 作 团驻 南 京 临 时 办 事 处 档 案 组 合 并 , 成 为 二 史 馆 的 前 身 — — 中 国科 学 院 近 代 史
时 大 总 统 关 于 陆 军 暂 行 给 予 令 着 即准 此
11 9 1年 1 0月 1 0日 武 昌 起 义 爆 发 后 , 省 纷 纷 响 应 , 于 推 翻 了清 王 朝 封 各 终 建 专 制 统 治 , 立 了 中华 民 国 。11 建 9 2年 1
务部 关于保 护人 民财产致 各省都督 、 {
研 究所 南京 史 料 整 理 处 。 二 史 馆 所 藏 南 京 临 时 政 府 档 案 主 要
保 存 在 南 京 临 时 政 府 全 宗和 孙 中 山 个 人 全宗 中 , 洋政府 大总 统府 、 法部 、 北 司 内
案 虽 然 数 量 不 多 , 极 为 珍 贵 , 有 极 高 但 具
的 史 料和 文 物 保存 价 值 , 被 列 为 中 国档 已 案 文 献遗 产 。 为发 挥 这 部 分档 案 的 最大 社 会 效 用 ,二史 馆 还 以 编 辑 出 版 档 案 史 料 集 、 办 展 览等 形 式 , 举 向社 会公 布 。
务部 、 交部 、 政部 、 军部 、 育部 、 外 财 陆 教
月 1 2曰孙 中 山致 蔡元 培 信 ,反映 了孙 c
山 先生 的 用 人原 则 , 研 究 南 京 临 时政 是 及 孙 中 山政 治思 想 十 分宝 贵 的 史料 。 ( ) 治 和 内务 方面 。 要 有 南 j 二 政 主
按新《档案法》要求大力开展档案资源开放利用工作--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为例
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新《档案法》),这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为新时期全面推进档案利用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新《档案法》要求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在档案资源开放利用工作上进行了积极的实践。
一、 《档案法》的新修订1.修订的过程自1987年9月5日新中国第一部《档案法》颁布,33年来《档案法》历经两次修改,分别是在1996年和2016年。
虽然对法条内容有所完善,但本质上并没有大的改动,在客观上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水平,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国家档案局于2007年启动了对《档案法》的修订工作。
修订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2015年):国家档案局与档案界专家学者反复调查研究、修改审议,最终于2015年11月向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提交了《档案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共9章88条。
第二阶段(2015—2019年):经过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审核、修订,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9年10月8日签署议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第三阶段(2019—2020年):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年10月25日的初次审议和2020年6月18日的第二次审议,于2020年6月20日表决通过。
新《档案法》共8章53条,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修订的主要内容新《档案法》在现行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章,即“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监督检查”,同时修订了“档案的利用和公布”等有关内容。
“监督检查”部分明确了监督检查事项,并规定了监督检查的具体措施,这一章是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的集中体现。
“档案的利用和公布”部分的修订则聚焦加大档案开放力度,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公共服务,体现了档案工作走向开放的思想。
“档案信息化建设”部分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在信息化发展规划中应当加入档案信息化,并对电子档案的管理、档案数字化和信息化系统建设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规定,体现了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小学校史馆设计方案
小学校史馆设计方案小学校史馆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对于校史的保存和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设计一座小学校史馆,用以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原则1. 突出主题:校史馆应以展示学校发展历程为主题,展现学校的独特风貌和特色教育理念。
2. 保留历史:在设计中,要尽可能保留学校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点,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变迁。
3. 多角度展示:通过多种展示手段,如图片、文字、实物展示等,全面展现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4. 互动参与:设计中应考虑观众的互动参与,可以设置一些互动游戏和活动,加深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三、设计内容1. 展示区域:将校史展示区域分为不同的时期,展示不同年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可以设置长廊式的展示走廊,沿墙面悬挂图片和文字展板,以时间轴形式展示学校的发展进程。
2. 文物展示:收集学校历史文物,如校徽、校服、文具、教学用具等,设置专门的文物展柜,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学校的历史。
3. 多媒体展示:在展示区域设置多媒体影院,通过影片、音频等形式,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学校的发展。
4. 互动区域:设置互动游戏和活动区域,可以设计一些与学校历史相关的游戏,如问答游戏、体验游戏等,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增加参观的趣味性。
5. 教育展示:设置特色教育展示区域,用图片、文字和视频等方式,展示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特色课程,引导观众了解学校的教育特点。
四、设计布局1. 入口区域:以学校标志性建筑为入口,门前设置鲜花和喷泉,营造热烈欢迎的氛围。
2. 参观区域:将展示区域按照时间顺序布置,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历史设计不同的展示形式,采用开放式的展览布局,让观众可以自由参观、浏览。
3. 互动区域:将互动游戏和活动区域设置在展示区的尽头,为观众提供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增加参观的趣味性。
4. 休息区域:设立休息区,提供座椅和饮水设施,为观众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让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共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对外利用服务工作纪实
2020·1082文/ 刘长秀让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共鸣—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对外利用服务工作纪实风采2020年春节过后,一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临时闭馆。
在此期间,二史馆不但安排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还新增一条查档热线,通过网络、电话和信函3种方式,为查档者提供“不见面、线上办”的远程服务,受到国内外查档者的广泛好评。
用心用情,践行为民理念疫情初期,二史馆工作人员收到“粉丝”潘先生发来的邮件。
这位潘先生与二史馆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16年。
当时有位网友讲述了自己几经周折终于在二史馆查到叔父档案的故事,潘先生这才得知位于南京的二史馆及其馆藏的重要价值。
他拨通了二史馆的电话,申请查阅其祖父潘明光和祖母余文玉的档案。
二史馆提供的档案证实了潘先生的祖父毕业于复旦大学,解开了潘先生多年的疑惑。
得到热情服务的潘先生不禁对二史馆高效而细致的工作啧啧称赞。
但遗憾的是,档案中未发现关于祖母的只字片语。
据悉,潘先生的祖母余文玉出生于重庆菜园坝,辗转千里到上海读书。
1930年,潘先生的祖父母在《申报》上刊登了订婚启事,两人结为伉俪。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祖父携眷返回江西老家谋生,后来祖母难产,去世时仅30多岁。
潘先生对祖母的了解仅限于一张翻印的小像,再无其他。
多年来,潘先生坚持在工作之余四处走访,惟愿找到祖母的亲人,与之互道一声平安。
久而久之,这个朴素的愿望变成了一种萦绕心中的执念。
春节期间,潘先生将自己多年寻亲未果的经历写成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邮件发给二史馆。
收到邮件后,二史馆的工作人员再三筛选民国公务人员数据库,终于查询到一位名叫余天觉的先生。
余天觉的出生年代稍早于潘先生的祖母,籍贯是重庆,曾在江西任职。
工作人员询问潘先生后得知,潘先生的祖母有位兄长,名叫余天阁。
对于这位传说中的舅公,潘先生遍寻各地档案馆,结果都是“查无此人”。
中国近代档案史档案史料研究
38ARCHIVES & CONSTRUCTION中国近代档案史档案史料研究*丁海斌1 刘卉芳1 许 茵2(1.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南京,210016)摘 要:档案史料是进行档案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具有真实性、原始性等特征。
我国档案馆馆藏的近代档案记述了近代史发展的脉络,也反映了近代档案工作和档案自身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对我国档案史进行研究的宝贵材料。
文章从中国档案馆馆藏近代档案史档案史料出发,对我国档案馆馆藏的档案史档案史料进行了探析,指出我国档案馆馆藏的档案史档案史料反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晚清时期档案种类、载体以及档案机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民国时期的公文改革、行政效率运动以及近代档案事业、档案教育的发展。
除此之外,文章对相关档案史料的编研出版情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档案史;档案史料;档案馆藏 分类号:G271Study on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a's Modern Archives HistoryDing Haibin 1, Liu Huifang 1, Xu Yin 2(1.School of Management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6; 2.The Second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 Nanjing, Jiangsu210016)Abstract :Archival historical materials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archival history, which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henticity and originality. The modern archives in China's archives not only describe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story, but also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modern archives work and archives themselves. They have important historical value and they are valuable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China's archival history. Starting from the modern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collected by Chinese archiv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collected by Chinese archiv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ontents reflected by the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collected by Chinese archives mainly have two aspects: one is the changes of archives types, carriers and archives institution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reflect the official document reform,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mov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chives and archives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addi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ublication of relevant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Keywords :Archival History; Archive Historical Materials; Archival Collections 档案史料是进行各方面研究的最原始的材料,相较于实录、地方志、文集等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对档案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校史馆观后感
二中校史馆观后感
摘要:
一、引言
二、二中校史馆的概述
三、观后感的主要内容
四、对学校历史的认识和感悟
五、总结和建议
正文:
二中校史馆观后感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我国著名学府二中的校史馆。
在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场馆中,我深入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二中百年的文化底蕴。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二中校史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文革时期和现代化时期。
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图片、文献和实物资料,生动展现了学校的历史沿革、教育成果和杰出校友。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感二中百年来走过的艰辛历程。
观后感之一:二中校史馆让我对学校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从学校创立之初,二中的先辈们就秉持着“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这不仅体现在学校的教育质量上,更展现在校友的成就和社会影响力上。
观后感之二:通过参观校史馆,我深刻体会到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所面临
的挑战和坚守。
在文革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二中人依然顽强拼搏,坚守教育阵地。
改革开放后,二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
观后感之三:参观校史馆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感悟。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承精神。
二中校史馆就是一部生动的教育史,它凝聚了二中人的精神内核,即“爱国、励志、求实、创新”。
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二中人为国家、为民族不断奋斗。
最后,我希望二中校史馆能够继续发挥传承历史、培育后人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的辉煌历程,感受教育的力量。
浅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网站编纂工作
浅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网站编纂工作文/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王雨晴【摘要】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服务于国家事业发展,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
档案网站已成为档案馆编纂成果展示窗口,本文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为例,通过浏览其档案网站可发现,二史馆在档案汇编、影印出版物、图片集等文献出版中已取得重大成果,但在编纂主题和编纂深度、现代化技术应用、公众参与方面还有待提高。
为此,档案馆应注重档案编纂主题多元化,加强编纂深度,应用新兴技术,提高数字化水平,加大公众参与度,增强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档案网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数字化近年来,档案网站建设蓬勃发展,各档案官网已成为各个档案馆进行线上档案宣传、提供档案服务的主要途径。
档案网站建设情况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档案馆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网站上的编研成果也直接体现了档案馆档案编纂工作的开展情况。
本文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为例,通过网站编纂成果来探究其档案编纂情况,指出其亟待提高之处,并对之提出相应思考和见解,以期进一步提高现代档案网站服务水平,推动档案馆档案编纂工作的开展。
二史馆设有整理编目处、史料编辑处和研究室等业务机构,专门从事档案编目和编研工作。
目前档案馆已编辑出版了包括“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丛刊、丛书在内共200余种10亿字的档案史料,并创办了《民国档案》杂志。
一、二史馆档案编纂实践成果笔者通过对二史馆档案网站的检索,发现其档案编纂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首页“编研成果”一级标题中,具体包括档案汇编、影印出版物、图片集、工具书这四种不同类型的档案文献出版物,其数量之大、内容之多,成为二史馆编纂成果的主要体现。
在“馆藏集锦”标题下,有题词、手迹、邮票等图片专题汇编。
“民国春秋”标题下,有旧影图片汇编展示。
首页“视频”窗口中,有部分关于民国历史的影像。
以下将分别对二史馆数量最多的三种编纂成果进行介绍,辅之对其他部分成果进行说明。
单位史馆建设实施方案
单位史馆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单位发展壮大,单位历史文化积淀日益丰厚,单位史馆建设成为了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单位史馆是单位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单位历史、传承单位精神、凝聚单位力量的重要场所。
因此,制定并实施单位史馆建设方案,对于弘扬单位文化、凝聚单位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目标。
1. 建设目标,建设一个具有代表性、丰富内涵、吸引力强的单位史馆,成为单位文化的重要窗口和载体。
2. 建设内容,以单位历史文化为主线,通过历史文物、图片、文字、多媒体等形式,全面展示单位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文化特色。
3. 建设效果,营造出浓厚的单位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单位凝聚力的提升。
三、建设方案。
1. 筹备阶段,成立史馆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建设目标和内容,制定建设计划,确定建设经费来源和使用方式。
2. 建设阶段,选址、规划、设计史馆空间,征集、整理、展示历史文物和资料,搭建多媒体展示平台,完善史馆陈列和展示。
3. 完善阶段,建设完成后,进行史馆宣传推广,组织员工参观和体验,进行史馆文化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史馆内容和形式。
四、建设保障。
1. 资金保障,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将专门拨款支持史馆建设,确保建设经费充足。
2. 人才保障,组建史馆建设团队,吸纳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确保建设质量。
3. 管理保障,建立史馆建设专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史馆建设有序进行。
五、建设效果。
1. 形成单位文化氛围,史馆建设完成后,单位内部将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大大增强。
2. 提升单位凝聚力,史馆将成为单位重要的精神家园,凝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信仰,提升单位凝聚力。
3. 传承单位精神,史馆将成为传承单位文化的载体,让单位精神代代相传,激励员工不断前行。
六、总结。
单位史馆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需要全员参与,高度重视。
通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内容,保障建设过程和效果,将单位史馆打造成为单位文化的重要窗口和载体,为单位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单位史馆建设实施方案
单位史馆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位史馆的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面。
单位史馆是集中展示和传承单位历史文化、凝聚单位精神的重要场所,具有丰富的教育和宣传功能。
因此,制定并实施单位史馆建设方案势在必行。
二、建设目标1.建设一个具有丰富展品的单位史馆,全面展示单位的发展历程、成就和荣誉;2.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化展示手段和设施的单位史馆,提升参观者体验;3.通过单位史馆的建设,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凝聚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建设内容1. 场地筹备:选择合适的空间作为史馆场地,确保展览需要的空间条件;2. 展品准备:收集整理单位历史文物、档案资料等珍贵资源,为展品提供充足的内容;3. 展览设计:结合单位的发展历程,设计有层次、富有创意的展览内容和布局;4. 设备建设:引进现代化的展示设备和技术,提升展览效果和观众体验;5. 智能化管理:建设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安保、展品信息管理、观众服务等方面。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召集专业团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包括史学专家、展览设计师、展示设备供应商等;2. 调研规划:对目标场地进行调研,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和时间表;3. 政策支持:申请相关政府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4. 建设准备:筹备场地布局,准备展品和设备;5. 建设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场地装修和展览布置,安装展示设备;6. 内容整理:完成展品的整理和信息管理工作;7. 测试验收:进行展览设备的测试和调试,完成验收;8. 完善管理:建立史馆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展品保管、安保和维护机制;9. 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手段,向内部员工和外部观众宣传史馆的开馆时间和特色展览。
五、预期成果1. 单位史馆的正式启用,为内部员工提供一个了解单位历史、增强集体凝聚力的场所;2. 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兴趣,提高单位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3. 传承和弘扬单位的文化和精神,培养和激发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和使命感;4. 通过史馆建设,为以后的单位发展提供借鉴和借助,推动单位发展壮大。
村史馆设计方案
村史馆设计方案一、引言村史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场所,它能够有效地记录、保存并展示村庄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个好的村史馆设计方案,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村庄的发展历程,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能吸引游客,推动村庄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将提出一个村史馆设计方案,旨在为村史馆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展示、交互、互动”。
通过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让人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村庄的过去。
同时,引入交互和互动的元素,让参观者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提升参观的体验和参与感。
三、空间布局1. 展厅区域村史馆的核心区域是展厅,将分为主展厅和临时展厅两个部分。
主展厅主要用于展示村庄的历史文化,包括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形式。
为了增强参观者的互动体验,可以在展厅中设置触摸屏设备,让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浏览更多的信息和图片。
临时展厅可以用来举办特定的主题展览,例如传统手工艺品展、当代艺术展等。
临时展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展览需求。
2. 多功能活动区多功能活动区可以用来举办各类文化交流和互动活动,例如讲座、座谈会、工艺品制作等。
活动区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提供一个多功能的场所供人们参与。
3. 辅助设施区为了满足参观者的基本需求,村史馆还需要设置一些辅助设施区,包括休息区、卫生间和储藏室等。
这些区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布置,以提供良好的服务和设施。
四、展品陈列为了展示村庄的历史文化,村史馆需要收集和陈列各种展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展品类型:1.文字展品:展示历史文献、文物保护法规、村庄沿革等详细文字资料;2.图片展品:展示村庄的历史照片、地图等,帮助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村庄的历史;3.实物展品:展示一些与村庄历史相关的实物,例如古代农具、传统手工艺品等;4.多媒体展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一些影像资料、虚拟场景等,增强参观者的体验。
展品的陈列需要注重合理搭配和有序布置,以便参观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展品所传递的信息。
村史馆建设方案
村史馆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乡村的变迁越来越快,许多传统的文化、历史和记忆正在逐渐消失。
为了留住乡村的根脉,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加强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设村史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目标1、展示村庄的发展历程和成就,让村民和外界了解村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保护和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
3、增强村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村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三、建设原则1、真实性原则村史馆所展示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有据可查,不能虚构和夸大。
2、特色性原则突出村庄的特色和亮点,如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名人轶事等。
3、参与性原则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史馆的建设,提供资料、讲述故事、参与布展等。
4、教育性原则村史馆要具有教育功能,让后人了解先辈的奋斗历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四、建设内容1、村庄历史(1)村庄的起源和发展变迁,包括名称的由来、行政区划的变化等。
(2)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抵御外敌、建设家园等方面的事迹。
2、经济发展(1)农业发展历程,包括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等。
(2)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如村里的企业、作坊、店铺等。
3、文化传承(1)民俗文化,如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2)民间艺术,如戏曲、舞蹈、剪纸、刺绣等。
(3)传统技艺,如木工、铁匠、陶艺等。
4、村容村貌(1)村庄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如古老的庙宇、祠堂、民居等。
(2)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如道路、桥梁、水电等。
5、社会生活(1)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变化,如饮食、服饰、居住条件等。
(2)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
五、展示形式1、实物展示收集和展示具有历史价值的农具、生活用品、手工艺品等实物。
2、图片展示通过老照片、新照片对比,展示村庄的发展变化。
3、文字说明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文字介绍,让观众更好地理解。
4、多媒体展示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村庄的历史和文化。
建立史馆实施方案
建立史馆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史馆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展示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的重要场所。
建立史馆实施方案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目标设定1. 建立史馆,打造集文化、旅游、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2. 丰富史馆展品,展示地方历史、文化、民俗等特色,吸引游客;3.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史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实施方案1. 地点选择:选择市中心或者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段,便于游客参观,提升知名度;2. 建筑设计:设计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突出地方特色,与周边环境相协调;3. 展品收集:收集地方历史文物、民俗器物、文献资料等,丰富史馆展品;4. 展览布置:根据不同主题,精心布置展览,突出地方特色,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5. 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地方传统文化展示、讲座、展览等活动,吸引游客;6.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网络平台等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史馆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2. 确定史馆建设的资金来源和投入计划,制定合理的预算;3. 地点选择和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4. 展品收集和布置工作的组织实施,与当地博物馆、文化机构等进行合作;5. 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与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制定活动方案;6. 宣传推广工作的开展,制定宣传方案,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五、风险控制1. 资金风险: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合理;2. 建筑风险:与专业设计机构合作,确保建筑设计符合要求,严格监督施工过程;3. 展品安全:建立健全的展品保管和保险制度,确保展品的安全和完好;4. 宣传推广效果:不断跟踪宣传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宣传策略,提高宣传效果。
六、总结建立史馆实施方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精心策划。
只有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优势,才能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史馆,吸引更多游客,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国家档案局所属的国家级档案馆,集中保管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各个中央政权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档案,成立于1951年2月,原名南京史料整理处,隶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64年改隶国家档案局,并易现名。
馆址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309号。
馆内设有保管部、利用部、整理编目部、编研部、民国档案杂志社、技术部、计算机中心和全国民国档案目录中心等业务机构,专门从事民国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整理、编目、接待利用和编研出版等工作。
馆内备有摄像、照相、复印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以及多种检索工具。
随着国家取消利用档案收费的规定从2013年8月1日施行以来,第二历史档案馆积极配合,取消了证明费和复印费等收费项目,为更好地服务民众做出了表率。
二、馆藏资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原名为南京史料整理处,成立于1951年,隶属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其任务是“将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档案和国民党政府遗弃的档案收集集中起来,加以整理,除提供人民政府各部门调用外,进一步将其中有用的历史资料整理出来,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历史之用”。
1964年,南京史料整理处改隶国家档案局,并易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从一个整理档案的临时性机构变为一所国家级档案馆。
二史馆是专门从事民国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整理、编目、接待利用和编研出版等工作的专业国家级档案馆,其馆藏档案卷帙浩繁,截至目前,馆藏档案资源已超过220万卷(宗),其中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南京临时政府、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档案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建立,史称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存在的时间不长,形成的文书档案数量馆藏仅100多卷,但内容极为珍贵,其中有孙中山亲笔批示和签发的文件。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
1923年,在广州成立了大本营。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胡汉民、廖仲恺等于7月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随后进行了北伐战争。
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广州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史称武汉国民政府。
从护法军政府直至武汉国民政府,这一时期的南方政权所形成的档案数量颇大,其中有不少孙中山亲笔批示和签发的文件以及书信和手稿,有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及反映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文件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民国北京政府档案1912年3月,南北议和,袁世凯窃取了政权,在北京建立了民国中央政府。
自1912年3月至1928年6月,北洋军阀统治长达16年,史称民国北京政府。
这些档案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
南京国民政府档案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1949年全国解放,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长达22年,其间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档案,其中央政府档案,除部分在全国解放前夕移往台湾外,大部分留存在大陆,这些档案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诸方面状况,是二史馆馆藏档案的主体部分。
日伪(汪伪)政权档案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占领了东北,嗣后其在中国占领区先后扶植与建立了若干伪政权。
这些日伪政权在统治期间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档案,二史馆所藏日伪政权档案以汪精卫伪政府档案为主。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这部分档案曾被国民党政府接收,留存至今。
这些档案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日伪在沦陷区残酷统治和对华经济掠夺的历史面貌。
名人档案馆藏档案中民国政要的个人档案,包括蒋介石、冯玉祥、蔡元培、张静江、丁文江、顾维钧等人的个人档案资料,内容较为完整,是研究民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史馆的馆藏档案形式主要以公文书为主,此外还包括照片、图片、唱片、勋章、印章、股票、钞票、邮票、任命状、商标、字画、家谱、碑帖等各种形式。
这其中有许多档案藏品鲜为人知,属于旷世珍品,它们不论在史学研究、工作参考还是在文物考证、艺术鉴赏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南京临时政府遗存珍档为妥善保管馆藏档案中的部分精品,二史馆特地在馆内开辟了特藏库。
1987年,二史馆保管部成立特护组,专门从事珍贵档案的搜集、编目、复制、修裱和特藏,并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94年正式建立了特藏库。
作为重要珍贵档案的集中保管地,它既是二史馆对馆藏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借助特殊的设备、特别的方式进行精心保护,以延长档案寿命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是以陈列展览的形式对这些重要珍贵档案的一种利用。
在特藏库建立后不久,二史馆还在不同时期对其进行扩充和完善,如今的特藏库面积约500平方米,集中典藏约60个保管单位1万余卷(件)珍贵档案,包括孙中山、蒋介石、张静江、冯玉祥、汪精卫、宋子文、蔡元培等50位人物的个人全宗和字画、商标、邮票、钞票、照片、印信、证章以及其他珍贵档案汇集等。
通过这些具有鉴赏价值的档案珍品,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荣辱兴衰。
特藏库的建立不仅是档案保管工作的亮点,也是二史馆对外交流、接待工作的一张名片。
其建成以来,不仅时有中央领导同志的视察和参观,同时还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档案界同仁和台湾、香港及海外的专家学者、代表团近5000人次的访问,极大地发挥了特藏档案的社会价值。
与时俱进,稳步推进数字化建设在二史馆的前身南京史料整理处刚刚接收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档案时,大部分档案资料整理散乱,被弃置在库房中,整理处调动了大批工作人员,对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档案资料进行重新整理。
到上世纪80年代,二史馆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民国档案,组织专家学者赴海外对民国档案进行征集和复制。
通过这些工作,二史馆的馆藏档案数量再次实现了突破,逐步达到了现今的逾220万卷(宗)。
在对馆藏档案资料进行整理的同时,二史馆还承担着对外利用的服务工作。
但是,由于馆藏档案资料主要以纸质档案为主,且大部分档案资料年代久远,纸质早已泛黄老化,有些档案甚至稍一触碰就会破碎,这为档案资料的保管和利用工作造成了很大不便。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二史馆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
80年代中期,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展我国档案缩微事业》的指示和全国档案缩微工作会议精神,从1985年起,二史馆开始有计划、按步骤地将馆藏档案进行缩微复制。
到2000年,二史馆逐步建立了以16毫米卷式银盐片为主,35毫米卷式银盐片和封套(平)片为辅的缩微品摄制管理系统,并逐步替代档案原件对外提供利用。
同时,部分缩微品已向海内外发行,满足了中外学者及社会各方面研究参考的需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档案文献信息的储存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光盘已成为信息存储的主要载体,档案部门已逐步开始使用光盘作为档案信息的存储介质。
二史馆用光盘技术用于民国档案的管理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8年,二史馆与原邮电部文史中心合作开展民国时期邮电档案整理工程,经过认真调研和前期准备,并结合项目实际和合作需求,于当年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扫描数据流水作业工作室和关盘数据刻录系统。
经过2年的努力,完成录入馆藏邮电档案的全文信息超过380万页,刻制了一批便于保存和检索的数据光盘。
自1997年至2004年,二史馆先后完成与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烟草专卖局、黄河水利管委会等多家单位合作的民国档案光盘制作与整理项目。
至2004年底,二史馆光盘制作并存贮的总画幅数达760余万画幅。
进入新世纪,档案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要着力抓好档案信息化这个关键环节,努力实现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006年,二史馆被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确定为全国档案系统档案信息化工作试点单位,并在“十五”期间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并建立了具有档案数字化、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现代化和互联网信息发布平台四大功能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并参照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及国家有关管理制度,相继制定出台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外部网站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保密管理规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计算机中心网站邮箱保密管理规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计算机中心机房管理规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工作室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有效确保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2009年,根据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的要求,二史馆全面加快了馆藏民国档案数字化工程建设速度,并重点开始启动馆藏民国档案全宗档案整理、全宗及专题(合作开发项目)全文数字化、各类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二史馆利用国家财政专项经费,采用外包形式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在一期工程中与上海强然公司合作完成了249万页馆藏教育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2010年又经过公开招标,与中标的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启动500万页馆藏档案数字化二期工程。
目前,每天有100多名数字化工作人员在二史馆内分别进行数字化前整理、档案扫描、数字化处理等相关工作,并由档案馆专业人员负责全程安全管理和业务指导,同时,工作场所内也有档案馆的修裱专家对部分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前的修复工作,以此确保数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史为鉴,档案编研成果丰硕60年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造就了二史馆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
60年来,伴随着档案工作的进步与发展,二史馆的档案编研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史馆编研工作依靠其数量浩大的民国档案史料进行出版及研究,在中国近现代史、民国史以及民国史料学领域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海内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馆藏档案的特殊性,也在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事业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早在南京史料整理处时期,编辑民国档案史料的工作就已列入了档案馆的议事日程。
1956年3月通过的《关于南京史料整理处12年远景规划的意见》,即将开展文献公布工作和编纂出版业务书籍列入了工作计划之中。
同年6月,中央政治研究室在为中共中央编写中共党史提供国民党及其旧政权方面活动资料时,指示南京史料整理处根据所藏旧政权档案编辑中国现代政治史档案资料汇编,并提出了编选的原则和方法。
据此,南京史料整理处在时任主任王可风的领导下,专门成立了现在政治史资料组,下设资料汇编组和大事月表组两个小组,分别负责《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和《中国现代史大事月表》的编纂。
到上世纪50年代末编纂完成,其中《汇编》共编选四辑200册,收录档案文件7000余篇,计约2100万字;《大事月表》共计800余万字。
在编纂完成并油印成本后,即送交中央政治研究室、中宣部科学处、国家档案局审阅,并赠送给部分综合性高等学校历史系,作为中国现代史教学和研究的内部参考。
《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等专题资料受到了学术界的热烈欢迎,也为上世纪50-80年代的学术界提供了第一手最直接的档案资料,其规模宏大、政治性强、史料价值高,在当时学术界无出其右,发挥了巨大的史证作用与资政功能。
虽然后来编研工作因“文革”陷入停顿,但奠定了二史馆编辑档案史料的工作方针与规划,锻炼了新中国第一代民国档案史料编辑队伍,培育了档案史料编辑者科学的治学方法、正确的政治态度和优良的史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