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河中石兽》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 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 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 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 家的哲理。
我有话要说
时光穿越,我们来到了清朝,来到了 庙门前,挤进围观的人群,目睹了寻找 石兽的全过程,在为老河兵点赞的同时, 关于老河兵的经验之谈,我们也有不同 的看法,让我们来说说吧,让古人开开 眼界。
儿时,纪晓岚一日在街上与同伴们玩球,正 好太守经过。 不巧的是,球被误扔进了太守的官 轿。 别的孩子早就四处逃散,而他,居然上前拦 轿索球。 太守见他聪明伶俐,于是就说:“我有 一联,如果你能对上,就把球还你,否则就归我 了。” 纪晓岚点了点头。 太守出上联:“童 子六七人,唯汝狡”。 纪晓岚赶紧答道:“太守 二千石,独公……”最后一个字迟迟不说。 太守 问他为何不说出最后一个字。 纪晓岚回答道: “太守若将球还我,最后一个字就是‘廉’;若 不还,便是‘贪’了。” 太守不禁抚袖大笑, 把球还了他。
——纪昀
一、了解:作家、作品
作者卡片
纪昀(jǐ yún)(1724-1805), 字晓岚,清代直隶献县(今河北献
县)人。晚年自号石云,乾隆年间 进士。他的著作有《阅微草堂笔 记》,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 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 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的贡献。
纪昀作品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 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丛书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所据底本中, 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四库全书》的编纂 (zuǎn),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 在辑佚(jí yì)﹑校勘(jiào kān)﹑ 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 的影响。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 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 i),岂能/为暴涨 /携之去?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 /啮(niè )沙/为坎穴(xué )。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 多矣,可/据理臆(yì )断欤(yú )?
纪昀,他身子很是肥硕,生平最畏暑热;做总裁时,在馆 内校书,适值盛夏,炎酷异常,他便赤着膊圈了辫,危坐观 书。巧逢乾隆帝踱入馆门,他不及披衣,忙钻入案下,用帷 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见,传旨馆中人照常办事,不必离 座,馆中人一齐遵旨。乾隆帝便踱到纪昀座旁,静悄悄的坐 着。纪昀伏了许久,汗流浃背,未免焦躁起来,听听馆中人 寂静无声,就展开了帷,伸首问众人道:“老头子已去么? ”语方脱口,转眼一瞧,座旁正坐着这位首出当阳的乾隆帝 ,这一惊正是不小。向着他道:“纪昀不得无礼。”纪昀此 时只得出来穿好了衣,俯伏请罪。乾隆帝道:“别的罪总可 原谅,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可生,无说即死。”众人听 见这句上谕,都为纪昀捏一把汗。谁知纪昀却不慌不忙,从 容奏道:“老头子三字,乃京中人对着皇帝的统称,并非臣 敢臆造,容臣详奏。皇帝称万岁,岂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 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这‘老头子’三 字,从此流传了。”聪明绝顶。乾隆帝拈须笑悦。
6、盖石性坚重 盖古义:大概,因为;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7、转转不已 已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8、求之下流,固颠 固 古义:本来; 今义:坚固。 9、但知其一 但 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但是 ,却。
三、词类活用
棹:名词用为动词,原意船桨,这里 指划(船)。 暴涨:动词用为名词,暴涨的洪水 。
对比阅读
刘羽冲偶得兵书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 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 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②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 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 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 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 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 或笑之,则歘④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 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 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 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 不能使人巧。’”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学习目标
1、疏通词句,积累文言词语; 2、分清层次,理解层与层之间的 联系,熟练背诵全文。 3、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把握课文 所阐述的事理。
朗读课文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gān pĭ 沧州南一寺 临河干,山门 圮于河, mù 二石 兽 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 募金重 修, 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 zhà o yè pá 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
Baidu Nhomakorabea
二、古今异义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干 古义:岸。 今义:不潮湿 2、二石兽并沉焉 并 古义:一起 ; 今义:并列 3、阅十余岁 阅 古义:经过,过了; 今义:阅读 4、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 规律; 今义:物理学 5、是非木杮 是 古义:代词,这 ; 今义:判断动词,是 )
二、古今异义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 清节奏、读出语气。
1、自由读文,根据课下注释,通译全文, 不懂的字义,标上问号。
2、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独学中的疑难。
3、小组内分工准备汇报。
gān 靠近 岸边 经过,过了 年
沧州南一寺 临 河干,山门 圮于河,二石
pĭ
倒塌
兽 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 募金重修, 求二
一起
用自己的话复述寻找石兽的故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描 述了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结 果怎样?完成表格。
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四种寻找 石兽的方法及结果,完成下表。
寻找经过
人物 僧 僧
寻找的地点
结果
第一种 第二种
原地水中 不可得 顺流而下 无迹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失败
果得于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数里外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乾隆五十年 (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由 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 写成的文言志怪小说。写作范围:在时间 上,主要搜集当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 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流传的乡野怪谈, 或作者亲身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 上,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 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募集
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寻找 zhà o 划船
终于,到底 yè 拉
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 之笑曰:“ 尔辈 听说 这件事 你们这些人 讲学,教书 不 能究 物理, 是非 木杮,岂能 为暴 推究 事物的道理 这 木片 怎么 被 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带 应该是 坚硬沉重 松软轻浮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 埋没 颠倒,错乱 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 切的言论。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干:求见。③沟恤:沟渠。④歘 (xū):火光一现的样子。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自谓可将.十万(率领、带领) B.会.有土寇(聚会、 会合) C.人几.为鱼(几乎) D.沟洫甫.成(刚刚)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自练乡兵与之.角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几为.所擒 士卒多为.用者 C.使试于.一村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D.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非独贤者有是.心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②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22.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文 后所引何文勤的“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 而不离古方”的议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 转 不已, sù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
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 yì yú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jǐ yú n) 河干(gān) 圮(pǐ) 棹 (zhà o) 曳 (yè ) 铁钯(pá ) 湮 (yān)没 啮(niè ) 坎穴(xué ) 溯(sù ) 臆 (yì) 欤(yú ) 木杮(fèi)
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 fè i 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 yān 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
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 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 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
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 niè kǎn xué 迎水处啮 沙 为坎 穴 ,渐激渐深,至石 zhì 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得于数里外。然则 天下之事,但知其 找到 既然这样,那么 只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主观地判断 吗
归纳整理
一、一词多义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被)
2、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动词, 成为)
3、众服为确论 (动词,是)
一词多义
1、闻之笑曰 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 2、沿河求之 代词,代石兽. 3、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代讲学家的话. 之 4、当求之于上流 代词,代丢失的石兽. 5、其反激之力 的 6、至石之半 的 7、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代词,代石兽 8、然则天下之事 的
《阅微草堂笔记》
文学价值:内文记述若真若假,似乎只 在借由对这些志的描写来折射当时官场腐 朽昏暗堕落,进而反对宋儒空谈性理而疏 于实践之理气哲学。并且讽刺道学家的虚 伪矫作卑鄙,旁敲侧击的揭露社会人心贪 婪枉法及保守迷信。不过对处于社会下层 的广大人民悲惨境遇的生活,纪昀在笔调 中也表达出深刻的同情与悲悯。每则故事 之后,大多有一二语来总结其理事,以明 因果、以理事非。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 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 原因,我们不能只知表面现象,不知根本 原因,就根据某个道理主观臆断,而应该 正确分析,综合考虑。 中心思想
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 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 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
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 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寺僧 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按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没有任何经验。
讲学家 考虑了石性和沙性的特点,忽 略了流水的运动规律。
纸上谈兵,实践经验不足。
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 老河兵 素全面地综合起来考虑。
有实际经验,能综合考虑各种 现实因素。
动态演示
作者借助在河中寻找打捞石兽的事, 要阐明什么观点?请将作者的话抄录下 来,谈谈你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1、找出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各自寻找 石兽的理由,并探究他们看法上的异同; 2、分析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陈述理由,探异同 人物 寺僧 理由
顺流下矣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 讲学家 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 老河兵 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 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讲学家的话 凡是 失落 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应当 因为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 水 的 niè 水处啮 沙 为 坎穴 ,渐激渐深,至 等到 冲刷,侵蚀 形成 坑洞 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倾倒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 像这样 一再翻转 停止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于是 逆流而上 本来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 其言,果 依照他的,指老河兵的
我有话要说
时光穿越,我们来到了清朝,来到了 庙门前,挤进围观的人群,目睹了寻找 石兽的全过程,在为老河兵点赞的同时, 关于老河兵的经验之谈,我们也有不同 的看法,让我们来说说吧,让古人开开 眼界。
儿时,纪晓岚一日在街上与同伴们玩球,正 好太守经过。 不巧的是,球被误扔进了太守的官 轿。 别的孩子早就四处逃散,而他,居然上前拦 轿索球。 太守见他聪明伶俐,于是就说:“我有 一联,如果你能对上,就把球还你,否则就归我 了。” 纪晓岚点了点头。 太守出上联:“童 子六七人,唯汝狡”。 纪晓岚赶紧答道:“太守 二千石,独公……”最后一个字迟迟不说。 太守 问他为何不说出最后一个字。 纪晓岚回答道: “太守若将球还我,最后一个字就是‘廉’;若 不还,便是‘贪’了。” 太守不禁抚袖大笑, 把球还了他。
——纪昀
一、了解:作家、作品
作者卡片
纪昀(jǐ yún)(1724-1805), 字晓岚,清代直隶献县(今河北献
县)人。晚年自号石云,乾隆年间 进士。他的著作有《阅微草堂笔 记》,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 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 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的贡献。
纪昀作品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 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丛书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所据底本中, 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四库全书》的编纂 (zuǎn),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 在辑佚(jí yì)﹑校勘(jiào kān)﹑ 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 的影响。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 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 i),岂能/为暴涨 /携之去?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 /啮(niè )沙/为坎穴(xué )。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 多矣,可/据理臆(yì )断欤(yú )?
纪昀,他身子很是肥硕,生平最畏暑热;做总裁时,在馆 内校书,适值盛夏,炎酷异常,他便赤着膊圈了辫,危坐观 书。巧逢乾隆帝踱入馆门,他不及披衣,忙钻入案下,用帷 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见,传旨馆中人照常办事,不必离 座,馆中人一齐遵旨。乾隆帝便踱到纪昀座旁,静悄悄的坐 着。纪昀伏了许久,汗流浃背,未免焦躁起来,听听馆中人 寂静无声,就展开了帷,伸首问众人道:“老头子已去么? ”语方脱口,转眼一瞧,座旁正坐着这位首出当阳的乾隆帝 ,这一惊正是不小。向着他道:“纪昀不得无礼。”纪昀此 时只得出来穿好了衣,俯伏请罪。乾隆帝道:“别的罪总可 原谅,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可生,无说即死。”众人听 见这句上谕,都为纪昀捏一把汗。谁知纪昀却不慌不忙,从 容奏道:“老头子三字,乃京中人对着皇帝的统称,并非臣 敢臆造,容臣详奏。皇帝称万岁,岂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 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这‘老头子’三 字,从此流传了。”聪明绝顶。乾隆帝拈须笑悦。
6、盖石性坚重 盖古义:大概,因为;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7、转转不已 已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8、求之下流,固颠 固 古义:本来; 今义:坚固。 9、但知其一 但 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但是 ,却。
三、词类活用
棹:名词用为动词,原意船桨,这里 指划(船)。 暴涨:动词用为名词,暴涨的洪水 。
对比阅读
刘羽冲偶得兵书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 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 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②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 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 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 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 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 或笑之,则歘④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 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 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 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 不能使人巧。’”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学习目标
1、疏通词句,积累文言词语; 2、分清层次,理解层与层之间的 联系,熟练背诵全文。 3、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把握课文 所阐述的事理。
朗读课文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gān pĭ 沧州南一寺 临河干,山门 圮于河, mù 二石 兽 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 募金重 修, 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 zhà o yè pá 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
Baidu Nhomakorabea
二、古今异义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干 古义:岸。 今义:不潮湿 2、二石兽并沉焉 并 古义:一起 ; 今义:并列 3、阅十余岁 阅 古义:经过,过了; 今义:阅读 4、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 规律; 今义:物理学 5、是非木杮 是 古义:代词,这 ; 今义:判断动词,是 )
二、古今异义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 清节奏、读出语气。
1、自由读文,根据课下注释,通译全文, 不懂的字义,标上问号。
2、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独学中的疑难。
3、小组内分工准备汇报。
gān 靠近 岸边 经过,过了 年
沧州南一寺 临 河干,山门 圮于河,二石
pĭ
倒塌
兽 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 募金重修, 求二
一起
用自己的话复述寻找石兽的故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描 述了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结 果怎样?完成表格。
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四种寻找 石兽的方法及结果,完成下表。
寻找经过
人物 僧 僧
寻找的地点
结果
第一种 第二种
原地水中 不可得 顺流而下 无迹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失败
果得于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数里外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乾隆五十年 (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由 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 写成的文言志怪小说。写作范围:在时间 上,主要搜集当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 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流传的乡野怪谈, 或作者亲身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 上,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 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募集
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寻找 zhà o 划船
终于,到底 yè 拉
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 之笑曰:“ 尔辈 听说 这件事 你们这些人 讲学,教书 不 能究 物理, 是非 木杮,岂能 为暴 推究 事物的道理 这 木片 怎么 被 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带 应该是 坚硬沉重 松软轻浮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 埋没 颠倒,错乱 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 切的言论。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干:求见。③沟恤:沟渠。④歘 (xū):火光一现的样子。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自谓可将.十万(率领、带领) B.会.有土寇(聚会、 会合) C.人几.为鱼(几乎) D.沟洫甫.成(刚刚)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自练乡兵与之.角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几为.所擒 士卒多为.用者 C.使试于.一村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D.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非独贤者有是.心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②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22.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文 后所引何文勤的“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 而不离古方”的议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 转 不已, sù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
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 yì yú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jǐ yú n) 河干(gān) 圮(pǐ) 棹 (zhà o) 曳 (yè ) 铁钯(pá ) 湮 (yān)没 啮(niè ) 坎穴(xué ) 溯(sù ) 臆 (yì) 欤(yú ) 木杮(fèi)
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 fè i 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 yān 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
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 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 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
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 niè kǎn xué 迎水处啮 沙 为坎 穴 ,渐激渐深,至石 zhì 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得于数里外。然则 天下之事,但知其 找到 既然这样,那么 只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主观地判断 吗
归纳整理
一、一词多义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被)
2、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动词, 成为)
3、众服为确论 (动词,是)
一词多义
1、闻之笑曰 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 2、沿河求之 代词,代石兽. 3、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代讲学家的话. 之 4、当求之于上流 代词,代丢失的石兽. 5、其反激之力 的 6、至石之半 的 7、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代词,代石兽 8、然则天下之事 的
《阅微草堂笔记》
文学价值:内文记述若真若假,似乎只 在借由对这些志的描写来折射当时官场腐 朽昏暗堕落,进而反对宋儒空谈性理而疏 于实践之理气哲学。并且讽刺道学家的虚 伪矫作卑鄙,旁敲侧击的揭露社会人心贪 婪枉法及保守迷信。不过对处于社会下层 的广大人民悲惨境遇的生活,纪昀在笔调 中也表达出深刻的同情与悲悯。每则故事 之后,大多有一二语来总结其理事,以明 因果、以理事非。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 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 原因,我们不能只知表面现象,不知根本 原因,就根据某个道理主观臆断,而应该 正确分析,综合考虑。 中心思想
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 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 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
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 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寺僧 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按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没有任何经验。
讲学家 考虑了石性和沙性的特点,忽 略了流水的运动规律。
纸上谈兵,实践经验不足。
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 老河兵 素全面地综合起来考虑。
有实际经验,能综合考虑各种 现实因素。
动态演示
作者借助在河中寻找打捞石兽的事, 要阐明什么观点?请将作者的话抄录下 来,谈谈你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1、找出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各自寻找 石兽的理由,并探究他们看法上的异同; 2、分析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陈述理由,探异同 人物 寺僧 理由
顺流下矣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 讲学家 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 老河兵 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 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讲学家的话 凡是 失落 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应当 因为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 水 的 niè 水处啮 沙 为 坎穴 ,渐激渐深,至 等到 冲刷,侵蚀 形成 坑洞 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倾倒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 像这样 一再翻转 停止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于是 逆流而上 本来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 其言,果 依照他的,指老河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