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步 诗 三国 魏 曹 植 - 江西教师网

合集下载

七步诗-曹植-三国

七步诗-曹植-三国

•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京兆万年 (今属西安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 人誉为“七绝圣手”。他家境比较贫寒, 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后改授汜水尉,再迁为江宁丞。一生曾两 次被谪蛮荒之地:一次约在开元二十五年 秋,他获罪被谪岭南;一次约在天宝六载 秋,以所谓“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乱至江淮一带,被 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有《王昌龄集》。
郁愤激的感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 急”二语,千百年来已 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 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 用语
701--761
人晚成诘他原 称年就之“祁王 其无为画味(维 为心最,摩今( “仕,画诘山 诗途与中之西 佛,孟有诗祁 ”专浩诗,县 。 诚然。诗))
奉合”中人字 佛称尤有。摩 ,“以画苏诘 故王山;轼, 后孟水观赞太 世”诗摩
•杜甫(公元712--770),汉 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杜少陵,杜工部等。生于河 南巩县(现巩义市),唐肃 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 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 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 部。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 李杜”,人称“诗圣”。其 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
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
史”。

(192 232)
人人 曹 。, 植 字沛 子国 建谯 ~ 。县
( 今, 安三 徽国 省时 亳魏 州国 市诗 )
字词解释
• 持:使用、用来。 羹(gēng):用肉或 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菽(shū):豆。 萁:豆茎。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 煎:煎熬。 相煎: 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 了曹植对凶残的不满。 泣:小声哭。 何:何必
的叫声在空旷的山 涧中传响。

七步诗

七步诗

煮豆燃萁
比喻兄弟相残
曹植控诉曹丕 对自己的迫害
很, 十分
惭愧 之色
帝深有惭色。 魏文帝听了深有惭愧之色。
七步诗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 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 深有惭色。
参考译文
魏文帝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内做成一首 诗,做不出即处以死刑。东阿王随声就作诗一首: “锅里煮着豆子用来作羹,滤豆子用来作汁。豆秸 在锅底燃烧着,豆子在锅中哭泣。你我本是一个根 上生长的,你为什么这样不留情地逼迫我、煎熬我 呢?”魏文帝听了深有惭愧之色。
七步诗
背景
曹植是曹操的小 儿子,从小就才华出 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 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 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 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 害死他。
才高 八斗
一石 =1下才有一石, 曹子建独占八斗, 我得一斗,天下 共分一斗。”
选自《世说新语》


豆萁 豆子
豆类植物脱 粒后剩下的 茎,这里指 豆秸

曹操 之子 曹丕 曾经 命令
曹操之 子,曹丕 之弟曹植, 大诗人。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的人 施行 尝
品尝 品尝 过的 经历 过的 尝 未尝
不成者行大法。 死刑
魏文帝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 在七步内做成一首诗,做不 出即处以死刑。
比喻下最大的决心,一拼到底。 项羽是楚国人,少年习武,能将百斤鼎高举过头。长大后 跟随叔父参加推翻秦朝的起义。 有一次,秦军攻下了赵国,赵王逃到巨鹿,急忙派人向楚 国求援。 楚王派项羽带领二十万楚军前去救赵。项羽先派英、蒲两 位大将率两万人做先锋,然后,自己率主力渡河。渡过了河, 项羽命令将士,每人带三天的干粮,把军队里的饭锅全砸了, 把渡河的船只全凿沉了。他对将士说:“我们‘破釜沉舟’, 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退秦军!否则只有饿死在这 里!”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个 个士气振奋,一个人抵十个,十个人抵百个,越战越勇,终于 把秦军打得大败而逃。 经过这次战役,项羽名声大振,成了各路反秦的统帅。

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

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

七步诗两汉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写作背景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

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

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

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

译文注释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注释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作品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曹植人物生平简介介绍

曹植人物生平简介介绍

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轶事典故七步成诗曹植“七步成诗”的广为流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于《三国演义》),然而这首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世说新语》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此诗是否为曹植所著作,至现今仍有争议。

洛神悲歌对于《文选》中的谬注,清人朱乾在《乐府正义》中鞭挞说,这篇原是曹植借“宓牺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的传说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心境的《感鄄赋》。

鄄者,实为封地也。

好事者利用“鄄”与“甄”通,附会出《洛神赋》隐寓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妻甄氏的叔嫂恋事,不独污前人之行,亦且污后人之口。

近有学者考证出《洛神赋》的主旨是曹植悼念怀恋其亡妻崔氏女,洛神形象是崔氏女的化身。

然而两者说法皆有不妥之处,故此隐喻君臣大义说较为流行。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云:“本篇或系假托洛神寄寓对君主的思慕,反映衷情不能相通的苦闷。

”梵呗泰斗中国本土赞呗之起源,相传为曹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境)时,闻空中天乐梵呗之声,美妙绝伦,意境深远,感悟甚深,于是将其音节纪录下来,结合《太子瑞应本起经》,撰文制音,作成了《太子颂》和《菩萨子颂》,遂成合汉曲梵音而制作梵呗之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及注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及注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及注解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

曹植后期的诗歌实际上是他的痛苦培育出来的,大多是慷慨悲壮之音。

现存有《曹子建集》。

2、漉:过滤。

3、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

4、萁:豆茎。

5、釜:古代一种煮食器。

6、煎:一种烹饪方法。

[题解]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曹丕在争当太子的过程中战胜了曹植,做了皇帝。

有一次,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作不成就要杀头。

曹植应声而作《七步诗》,曹丕听了之后十分尴尬。

此诗是对曹丕企图加害同胞兄弟的控诉,曹植没有被兄长的淫威吓倒屈服,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这首诗,巧妙地运用豆和萁的特殊关径流,无情地嘲讽了曹丕的卑鄙行径。

诗中“泣”字,用得十分惨痛,诗人内心的痛苦跃然纸上,感人至深,结尾两句揭示全篇主旨。

这首诗从形式上很像寓言诗,诗中的豆不仅会泣而县城能诉,诗中句句咏豆、萁,无不带有象征意义。

[诗译]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总结]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词语注释:1.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2.闲:安静。

3.时:时而,偶尔。

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1:七步诗(曹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1:七步诗(曹植)

• 诗人简介:
他是曹操的第六个儿子,曹丕之弟,是三 国时著名的文学家。由于曹植才气横溢,深得 曹操宠爱,本想立为太子,因此曹丕忌恨,屡 蒙陷害。传说《七步诗》就是曹丕立为魏文帝 以后,阴谋陷害亲胞弟,限他七步之内作出诗, 如作不出来,就要杀头。曹植悲愤填膺,在七 步之内吟成了七步诗,使曹丕当众出丑,不得 不封曹植为陈王,实则软禁。曹植多次上书请 求任用,终未如愿,最后忧郁而死。
《七步诗》的表达特点
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 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 比喻诗人的哥哥曹丕;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 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 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或者说, 你认为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 互相猜忌、迫害,而应互相帮 助、和睦相处。
萁在釜(fǔ)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jiān)何太急?
读诗四部曲: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 3、读出自己对诗的初步感受; 4、读出诗情
gēng 羹 古人吃羊羔肉,大补。诗中类似八宝
粥。
lù 漉 锯断鹿骨头作过滤酒的酒器。诗中为
动词,过滤。
shū 菽 豆的总称。
学古诗,我们更要会运用古诗里的名句: ①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老人财产而大打出手 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 急? ②我们还想对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子,说一声:
③我们更想对那些企图分裂中国的西藏喇嘛们, 说一声 :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萁成灰,豆成汁两 个都痛苦,一个兄、一个弟,骨肉相连、血脉相通, 是什么让他们这样?
qí 萁 植物的茎。如豆杆。
fǔ 釜 锅。如釜底抽薪、破釜沉舟

七步诗

七步诗

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持:料理。

煮豆持作羹:用火煮豆子制作成羹。

漉(lù)过滤。

菽(shu):豆的统称。

漉菽以为汁:滤出豆粒剩下的汁即为羹。

这2句指出制作豆羹的过程。

萁:豆秸。

釜(fu):古时的一种锅。

[写作背景]曹操共有13个老婆,这13个老婆为曹操贡献了25个儿子,7位公主。

在为人类繁衍生息这方面,我们的曹丞相也算是一位辛勤工作者。

早薨的有8个,剩下的17个当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冲。

曹昂勇猛无比,死在战场上,被张绣所杀,曾令曹操扼腕叹息。

曹冲:“曹冲称象”的故事,令很多少年产生了某种神秘的向往,可惜死的也太早。

曹彰:一武夫,留下的光彩有限。

曹昂继承了曹操的文和武,曹丕、曹植继承曹操的文多一些,曹彰继续曹操的武多一些。

曹冲继承了曹操的智慧。

曹丕,曹植是这篇文章的主角。

曹昂死后,曹丕最大。

曹丕比曹植大10岁。

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期间,这些孩子们还只是冰山一角,没有太多的故事。

当曹操封为“魏王”后,他们才走到了前台,因为有一个继承人的问题。

在财富和权力面前,大多数人都是一条虫,蠢蠢地欲动。

本人相信,如果没有曹操的某种明显的表示,曹植不会和曹丕争,曹植那种人忒萧洒,喜欢摆弄文字,对政治不一定感兴趣。

曹操用人一向是“唯才是举”,在继承人问题上肯定不会固守论资排辈。

曹操曾无数次地表现出喜欢曹植,曹植也非常聪明,这绝不是路上有一元钱你不捡的抵抗力所能克服的。

人在其中,难控自己。

曹植的拥护者是杨修、丁仪、丁翼,剩下的绝大部分人支持曹丕。

虽然曹丕的人多,但最主要的曹操占在曹植这一边。

在争储的初级阶段,曹植占优势。

以下的几件事,使曹植越来越处于劣势,最后完败:1.当曹丕得知曹操准备与大臣们商量立曹植时,慌了,冷静下来后,就请来他的支持者吴质,当时怕别人发觉,就将吴质藏入大竹筐中,用车拉进曹丕府中。

杨修在曹植立嗣的问题上太热情,经常主动监视曹丕,这事儿被杨修发现,立即报告曹操,曹操是极力反对大臣们参预立嗣事件的,就下令在曹丕门口暗中监视,曹丕知道后,马上通知了吴质这个新情况,吴质不慌不忙,告诉曹丕明天继续用车往府中运送竹筐。

三国和七有关的典故

三国和七有关的典故

在中国文学和历史中,有关三国和七的典故很多。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三国时期指的是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时期,主要是曹魏、蜀汉、东吴三国。

下面列举一些相关的典故:
1.七步成诗:
•七步成诗:蔡文姬是东汉末年刘备的妻子,因刘备三顾茅庐而成婚。

据说刘备曾七次三顾茅庐,蔡文姬为他成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表达了夫
妻深厚的感情。

2.七擒孟获:
•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次出征南蛮,最终成功擒获孟获。

这成就被称为“七擒孟获”,显示了诸葛亮卓越的谋略和军事才能。

3.七步诗:
•七步诗:诸葛亮与刘备初相见时,曾以七步成诗,表达了对刘备的赞誉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七步诗也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一。

这些典故在中国文学、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杰、忠义之士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七这个数字的独特理解。

这些故事和典故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曹植《七步诗》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曹植《七步诗》原文、译文、赏析

曹植《七步诗》原文、译文、赏析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者简介]曹植(192-233)字子建。

沛国谯(qiáoǚ今安徽亳(bó)县)人。

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诗人。

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

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

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juàn)城王。

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

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

如《白马篇》、《送应氏》等。

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浓厚的消极思想。

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

也善辞赋、散文。

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

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曹植的《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

原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时曾有人称赞:天下的才共有十斗,曹植一人就占了七斗。

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不然就要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这首诗。

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好比同胞兄弟。

豆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哭泣不已。

比喻兄长逼弟弟,十分贴切感人。

[注释]燃:烧。

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脱粒后剩下的茎,晒干后可以当柴烧。

釜:古代用作烧煮食物的无脚锅。

泣:哭。

本:本来。

同根生:豆子长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条根上出来的。

2020年小学公开课六年级语文古诗七步诗PPT课件

2020年小学公开课六年级语文古诗七步诗PPT课件
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曹子建集》 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 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其代 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 彪》、《门有万里客》等。其中《洛神赋》写洛 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
即玉文年大隐七宫子“曹
据而有)约求个馆”镜植
叠生 俪 , 夸 理 世 士 达 服 “ 遗 ) 后 游 、 镜 ” 耽 子 制 摹
动整变饰想、不了玄霸才之以侠羽机、虚问,汉
过饬《,抱建背”微道”“赞、猎子“好答假代
之的七辞负功世君子之、翼颂俊、分隐静联设枚

精 描 细 绘 , 而 流
发 》 散 体 笔 势 为
采 瑰 丽 , 气 势 慷
。 篇 制 宏 大 , 铺
诗今骨占南的具今笔造》学 家古气八朝丰有存力诣、家 堪,奇斗宋富“《雄而《, 称卓高”文多情曹健将白建 “尔,的学样兼子和他马安 仙不词评家,雅建词与篇文 才群彩价谢使怨集采曹》学 ”。华。灵他,》画操《的 者”茂《运在体为眉、七代 ,王,诗有这被宋见曹哀表
曹植(192年-232年12月 27日),字子建,沛国谯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 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 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 号“思”,因此又称陈思 王。
立 业 的 政 治 态 度
而 灭 勋 ” 的 积 极
子 不 遁 俗 而 遗 名 ,
“ 从 子 而 归 ” ,
至 隆 ” 的 功 绩 ,
“ 国 富 民 康 ” 、
帝 霸 世 ” 、 “ 举
“ 圣 宰 ” ( 即 曹
公 子 之 奇 节 异 行 ,
宫 馆 、 声 色 之 妙
类 铺 叙 肴 馔 、 容
居 大 荒 ” 的 行 为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解释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解释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注释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

曹植后期的诗歌实际上是他的痛苦培育出来的,大多是慷慨悲壮之音。

现存有《曹子建集》。

2、漉:过滤。

3、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

4、萁:豆茎。

5、釜:古代一种煮食器。

6、煎:一种烹饪方法。

[题解]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曹丕在争当太子的过程中战胜了曹植,做了皇帝。

有一次,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作不成就要杀头。

曹植应声而作《七步诗》,曹丕听了之后十分尴尬。

此诗是对曹丕企图加害同胞兄弟的控诉,曹植没有被兄长的淫威吓倒屈服,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这首诗,巧妙地运用豆和萁的特殊关径流,无情地嘲讽了曹丕的卑鄙行径。

诗中“泣”字,用得十分惨痛,诗人内心的痛苦跃然纸上,感人至深,结尾两句揭示全篇主旨。

这首诗从形式上很像寓言诗,诗中的豆不仅会泣而县城能诉,诗中句句咏豆、萁,无不带有象征意义。

[诗译]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总结]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词语注释:1.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2.闲:安静。

3.时:时而,偶尔。

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曹植的七步诗是什么

曹植的七步诗是什么

曹植的七步诗是什么曹植的七步诗是什么《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1、羹:(gēng)2、漉:(lù)3、萁:(qí)翻译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

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

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赏析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担心弟弟曹植与他争夺皇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

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作者简介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

七步诗

七步诗
七 曹 zhǔ dîu rán dîu qí zài fù zhōng qì 豆 在 釜 中 泣 。 běn shì tïng gēn shēng 本 是 同 根 生 , xiāng jiān hé tài jí 相 煎 何 太 急 。
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 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 不然就要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 这首诗。豆和豆秸是同一个 根上长出来的,好比同胞兄弟。豆 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 哭泣不已。比喻兄长逼弟弟,十分 贴切感人。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 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 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 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 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 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三国时魏国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 子建,为曹操之子。 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 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 操的宠信,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 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 子。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 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建安 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 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 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七 曹 zhǔ dîu rán dîu qí 步植 煮 豆 燃 豆 萁 , 诗
dîu zài fù zhōng qì 豆 在 釜 中 泣 。 běn shì tïng gēn shēng 本 是 同 根 生 , xiāng jiān hé tài jí 相 煎 何 太 急 。
豆萁: 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本:原本,本来。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曹丕欺负曹植。 何:何必。 燃:燃烧。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 汁来做成羹。豆萁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我本 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何必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曹植的七步绝句 曹植的七步诗原文诗句

曹植的七步绝句 曹植的七步诗原文诗句

曹植的七步绝句曹植的七步诗原文诗句
有人曾经对古今不同时期的人才数量做过统计,发现三国时代有一种难以解释的社会现象,在战事纷争、民生凋敝的情况下,竟比历朝历代更人才辈出。

政治家如曹操、刘备;军事家如诸葛亮、周瑜、陆逊;名士如管宁、华钦,还有孔融、陈琳、王粲、刘桢、徐干、阮瑀、应玚等“建安七子”,但群星灿烂,仍没有掩住一个人的光辉,此人就是曹植。

东晋谢灵运可谓才高气傲,对曹植却推崇备至,豪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人将此演绎成一则典故,用“才高八斗”盛誉人的才华。

《三国志》载:“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词赋数十万言,善著文……。

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

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这是正史的记录。

因才华颇受曹操赏识,差点危及曹丕的皇储之位,也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民间所传曹植的七步诗,《魏书》中没有记载,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只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并不完整。

《世说新语》有载:文帝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将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忻色。

《世说新语》成书于南朝宋,相距曹魏仅200余年,此说当有根据。

曹丕为什么命令曹植走七步必须作出诗

曹丕为什么命令曹植走七步必须作出诗

曹丕为什么命令曹植走七步必须作出诗曹丕为什么命令曹植走七步必须作出一首诗曹丕为命令曹植走七步必须作出一首诗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

众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什么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本诗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

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认定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

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

”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体现兄弟感情的诗,但是全诗不能出现兄弟二字。

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

”“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

”曹植胸有成竹地说。

“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原文)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

若你要杀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是不能瞑目的呀。

”曹丕听了,被驳得无话可说。

七___步___诗

七___步___诗
煮豆持作羹(gēng) , 漉(lù)菽(shū)以为汁。
萁在釜(fǔ)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jiān)何太急?
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诗。 2、根据古诗,想象当时故事发生的情景, 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编写成 一个完整的故事。
曹植悲愤填膺,在七步之内吟 成了七步诗,使曹丕当众出丑,不 得不封曹植为陈王,实则软禁。曹 植多次上书请求任用,终未如愿, 最后忧郁而死。
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
一尺布,
相煎何急。
尚可缝;
一斗粟(sù),
尚可舂(chōng);
同胞兄弟何不容?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
【三国·魏】 曹 植
•菽 豆 • 萁 豆杆
•釜 锅 • 煎 煎熬 • 急 急迫
七步诗
【三国·魏 】 曹 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渣而留下豆汁做羹。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
七步诗
【三国·魏】 曹 植
亲如手足 情同手足 手足兄弟 手足相残 同室操戈 兄弟反目
煮豆燃萁
七步诗
【三国·魏】 曹 植
曹操
字孟德,汉 献帝时官拜 丞相,后被 封为魏王。
曹植
字子建,曹操 之子,曹丕的 亲弟弟。
君臣
亲兄弟 曹丕
字子恒,曹操之子,与曹植为一 母同胞,曹操死后即位称文帝, 废汉建魏。善军事,也喜文学。
曹植,字子建,曹操 第四子,著名诗人。少年 时就很有才华,得到曹操 的喜爱,欲立他为太子, 结果未成。因此受到他的 哥哥曹丕的猜忌。曹操死 后,曹丕继位,很忌恨曹 植。相传有一次,曹丕命 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 首诗,否则就将其处死。

七步成诗的文言文翻译

七步成诗的文言文翻译

七步成诗的文言文翻译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惭色。

译文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作不出的话, 就要动用死刑。

曹植应声便作成一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听了深感惭愧。

文帝:魏文帝曹丕,字子桓,三国魏文学家。

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合称"三曹"。

东阿王:曹植,字子建,封为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大法:大刑,重刑,这里指死刑。

应声:随着(命令的)声音,立即……。

煮豆持作羹:煮熟了豆子做豆羹。

羹,有浓汁的食品。

漉菽以为汁:滤去豆渣做成豆羹汁。

漉,过滤。

菽,豆类的总称。

箕:豆秸。

釜:锅。

然:同"燃",烧。

故事写魏文帝曹丕称帝后为了加害亲弟弟曹植,不惜下令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那么"行大法"(即判死刑),可见曹丕是多么狠毒。

但曹植"应声便为诗"诗中既有凄苦含泪的抱怨,又有对皇兄的讽喻,读来实在感人肺腑!所以,连心胸狭隘,残忍自私的曹丕听了这诗以后,脸上也露出了羞耻的表情。

曹操死后长子曹丕继位。

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 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

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

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那么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

曹植不假思索,立即脱口而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

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