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现代农业发展关键举措及其经验启示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的日本实践:背景、措施与启示

乡村振兴的日本实践:背景、措施与启示

乡村振兴的日本实践:背景、措施与启示【广振按】中国与日本农业经营结构相近, 文化背景相似, 日本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积累的经验对于完善中国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对日本乡村振兴政策的分析, 试图阐明日本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和措施, 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政策建议。

一日本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二战之后, 日本在农业领域着手进行农地改革, 确立了以超小规模自耕农为主体的经营制度。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 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 城乡矛盾日益加剧, 乡村发展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二战之后, 日本为解决粮食严重匮乏问题, 加大了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和农业机械的投入, 农地生产率得到了显著改善, 粮食产量不断创出新高。

但是, 日本政府采取粮食统购统销制度, 压制农产品价格上扬, 相对于快速提升的非农部门收入, 农业相对收入下降,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1955年, 农户家庭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的比例是77%, 1960年下降到了68% (速水佑次郎, 1993) , 城乡发展不均衡成为社会主要问题。

2.农业人口快速向非农产业转移20世纪50年代, 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快速向非农部门转移。

1955年至1965年, 日本就业人口从3926万人增加到4763万人, 其中, 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77.2%。

然而, 同期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从1498万人下降到1086万人, 占比也从38.2%下降到22.8%。

青壮年劳动力的快速流失导致乡村出现人口高龄化、妇女化的发展趋势, 乡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严峻。

3.进口农产品对国内农业冲击加剧二战之后, 日本在美国的主导下, 加快了融入国际自由贸易体制的进程, 1955年成为关贸总协定正式成员。

为了促进工业产品出口, 日本采取了扩大进口农产品的贸易政策, 1959年已有43.0%的农产品品种完全开放, 196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92.1%。

日本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日本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日本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作者:杨莉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6期[摘要]日本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

日本在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通过“一改三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日本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如依法治农,加快农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撑政策,重视农业投入;建立网络庞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业科技教育推广体系等。

这对当今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如要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依法治农,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视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等。

[关键词]日本现代农业;一改三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图分类号]F331.3;F320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20现代化既是人类社会经历的一次巨大社会变革,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次重要转换,它不仅体现在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上,也体现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上。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建立现代农业的过程[1]。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政策选择,不仅需要明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清楚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应该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普适的范例,不同的历史环境、发展条件、制度背景,甚至不同的社会文化基础,都使得农业现代化过程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

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如土地制度变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劳动力转移、城乡结构的演变、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及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等进行分析、比较,对后发国家来说有借鉴意义。

日本的国土面积为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25;人口 1.27亿,相当于我国人口的 1/11。

日本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山地较多、人多地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等。

日本北海道现代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经验及启示

日本北海道现代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经验及启示

日本北海道现代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经验及启示北海道位于日本四个大岛的最北部,北纬41度到46度之间,四面濒临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太平洋。

北海道的农业在全日本处于领先地位,它是日本最大的食粮供给基地,农业产量全日本第一。

北海道的现代农业之所以如此发达,除了拥有最大最富饶的土地资源和温和的夏秋气候奠定良好的自然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北海道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人才环境。

这种投资及其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系对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北海道现代农业人力资源的现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数量逐年递减,但专业农户数所占比例大。

截至2005年,北海道拥有农户总数59千户,全日本有2838千户农户总数,北海道只占全日本的2.1%,但北海道专业农户数有27千户,日本有442千户专业农户,北海道的专业农户数占到了6.1%。

究其原因,北海道的农业就业者与其他县相比比较年轻,拥有大面积的农业用地,加上附近工厂较少等,所以专业农户比较多。

2005年时,以农业收入为主(50%以上)的农户占全农户的87.7%,远高于全国平均指数的38.4%。

二、北海道发展现代农业人力资本的主要经验1、广开门路,进行农业接班人的培养与扶持北海道是日本最大的农业区域,然后由于接班人不足等原因,弃农者在增加,故培养接班人成了当务之急。

北海道政府于1974年创建了一所农业大学,学费较便宜,学生学两年,寄宿制,学习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

毕业后,基本上都回乡接替父母务农,肩负着经营现代化农业的重担。

2004年道内新农业就业者达728人。

近年来,随着对农业及农村生活的关心程度的提高,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从其他产业转为务农的71人。

除了让新务农者在农业改良普及中心接受指导外,还为他们提供务农所需要的资金贷款等方面的支援。

为了寻找和支援新务农者,1995年设立了北海道农业后继人才培训中心,在东京和大阪进行营农咨询、务农资金的贷款等的咨询。

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启示

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启示

E t 本 是 一 个 人 多 地 少 的 国家 ,不 仅 面 临 农 地 、
水 资源 、能源等制 约 ,也 曾经 出现农业环 境污染 和农
源循 环 设 施 ,充 分利 用 当地 的稻 壳 作 为辅 料 ,采 用
先进 技 术 加速 发 酵过 程 ,高效 处 理牲 畜粪 便 ,最 终 实现废 物 的高度 资 源化 、无 害化f l I 。 日本发 展农 业循 环经 济 ,主要有 以下 4种典 型模式 。 1 . 再 生 利 用型 通 过对 农 业 废 弃 物 进 行再 加 工
牲畜 3 . 6万 头 , 为 处 理 牲 畜 粪 便 ,投 资 9亿 日元
( 1 O 0日元 约 合 6 . 1 4元 人 民 币,2 0 1 3 ) ,建 设农 业 资

1 5
世孝 壤业 W0 r i d A g r i c u I t u r e
防治 病 虫 草 害 ;秸 秆 还 田 、施 用绿 肥 和 厩 肥 保 持 养 分循 环 ;合 理 耕 种 防止 水 土 流 失 ;以及 保 护 生 物 多
世棼 袭业 W0 r i d A g r i c u I t u r e
日本 发 展 农 业循 环 经 济 的 主要模 式 经 验及 启 示
何 龙 斌
摘 要 : 日本 是世 界 上 农业 循 环 经济 发 展较 为成 功 的 国 家之 一 ,主要 有 再 生利 用型 、
有机 农 业型 、立体 复合 型 和 沼 气利 用 型 4种 模 式 ,其 成 功经 验在 于 完善 法律 法规 、 提 供 政 策 支持 、重视技 术 支持 、推 行认 证制 度 以及创 新 农业 组 织。本 文 通过 总 结 日 本发展 农 业循环 经 济的模 式和 经验 ,提 出 中国发 展 农业循 环 经济的 建议 。 关键 词 : 日本 ;农业 循环 经济 ;环境 保全 型农 业 ;可持 续农业

日本农业环保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环保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环保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的农业发展基础与我国相似: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力低下,主要是以家庭为基础、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型的农业经营方式;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日本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产品产量虽然大幅度提高,但是农药残留、农产品品质降低、水质恶化等问题相继出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危机;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被提出后,日本及时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使农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日本农业环保政策的演变历程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和坏境污染问题时对现有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入反思而提出的发展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遵循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高速增长型发展模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农药、化肥、农用地膜等残留物污染、牲畜粪尿污染等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日本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按照其演变历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政策主要以提高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农业环境污染没有受到重视。

二战后日本大量使用了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和农药制品,虽然粮食等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但是农业环境遭受了严重污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这个时期的环境保护政策主要是针对工业企业的排污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噪音规则法》等。

1961年颁布的《农业基本法》是以提高衣业劳动生产率、保护农业为目标的法律,并没有涉及农业环境问题。

《农业基本法》在改善农业牛产条件,减小工农业收入差别,提高粮食供给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也导致了农产品品质下降、农药残留、水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农产品供求状况的改变、环境污染对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环境政策的影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在日本逐渐得到重视。

日本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

日本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

日本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一、日本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一)颁布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法规。

日本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生态农业发展经历了强调农产品(加工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保全,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在日本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颁布很多政策、法规,并不断进行完善。

如,1992年6月10日,日本政府在颁布的新的食品、农业、农村政策的方向中提出发展环境保护型农业,并把它作为农业政策的新目标。

其基本内容是农业不仅应稳定地提供农产品,还应与环境相协调,为保护国土作贡献。

日本将环境保护型农业定义为灵活运用农业所具有的物质循环机能,注意与生产相协调,通过精心耕作,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减轻环境负荷的可持续农业。

此后,日本政府相继颁布了四部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法律,即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可持续农业法、堆肥品质管理法、食品废弃物循环利用法。

其中, 1999年7月12日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是在对1961年实施的农业基本法进行评估后,制定的具有新理念的政策法规,该法规的核心在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振兴,确保食物的稳定供给,发挥农业、农村的多种功能,它是21世纪日本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方针。

(二)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

为鼓励农民进行生态农业投资,政府通过在全国以鼓励发展/环保型农户0为载体,从贷款、税收等方面对农民给予支持。

对拥有013km2以上的耕地,年收入50万日元以上的农户,经本人申请,并附环保型农业生产实施方案,报农林水产县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再报农林水产省审定,将合格的申请者确定为环保型农户,对这些农户银行可提供额度不等的无息贷款,贷款时间最长可达12年。

在购置农业基本建设设施上,政府或农业协会可提供50%的资金扶持,第一年在税收上可减免7%)30%,以后的2到3年内还可酌情减免税收。

[2](三)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高新农业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2017.06(总 458)地■參哀邊World Agriculture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舍胡永万1白睿2回文广1(1.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北京100125;2.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北京100125)摘要:曰本在农业资源紧张,农地私有化和小农经济等多种不利条件制约下,通过政府的主导和推动逐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笔者作为农业部青年干部代表团成员,近期专程赴曰本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曰本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工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农业国际贸易、农业生产经营等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基于实地考察调研情况,本文探讨了日本健全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工作体系保障产业安全,完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多方管理机制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农业“走出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做法经验,对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现代农业;植保植检;农业文化遗产;农业“走出去”DOI:10. 13856/. cn11-1097/s. 2017. 06. 029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农业资源较为匮乏的山地岛国,平原面积狭小,仅沿海平原地区适宜农耕[1]。

日本国土面积37. 78万km2,耕地面积约500 万hm2[2],约占国土面积的13%左右,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是世界上耕地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同时,在生产经营方式上,日本农业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经营单位较小,一般来说这种农业模式很难进行市场化改革,而它却在小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2]。

因此,日本现代农业发展有其独特的情况和特点。

1日本现代农业的背景尽管中国与日本农业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市场环境、拥有的资源条件和面临的具体困难不同,但与日本在农耕文化传承、气候地理条件、产品消费结构等方面又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同样面临着人口老作者简介:胡永万(963—),男,湖北江陵人,副研究员,研 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戴媛媛内容提要农业产业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继我国实行家庭承包制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和经济体制创新.战后日本在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 成功地在短期内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探寻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日本;农业产业化模式日本农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耕地面积约 500 万公顷,户均耕地不足 1.2 公顷,经营单位较小,一般来讲这种农业很难融入社会化大市场.而日本却在小土地所有制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1 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日本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1, 以工商业资本为主体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又细分为直营型,委托型两种模式.直营型即企业从农民手中购买土地,建立大型的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厂,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经营.但由于日本地价高,相比出售土地农民更愿自己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在日本的发展很受限制. 委托型即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订立合同,契约等形式,委托农户或农产主进行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对生产品种,工艺及交货时间做出规定,农户按时保质保量为企业提供农产品.但日本人多地少,户均耕地规模不大,水田, 倾斜地多,地块狭小,因此不适合发展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2, 农协(市场)+基地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日本的农业产业化更为普遍实行的是以农协为主体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 即排除工商业资本的干预,仅通过农业内部的组合来实现产业化.1 这种水平一体化主要是通过日本农协实现的.日本农协是依据 1947 年的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法成立的.农协为农民服务,主要业务内容包括购销,信用,保险和共同设施利用各方面,并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通过各级农协组织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来建立生产基地, 农家所生产的产品通过农协输送到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输送到消费者手中. 与其他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国家相比,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日本根据自身特点,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先实现水利化,生物化,化肥化, 然后再实现机械化;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规模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小的,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农业中占主体地位; 三是农户的兼业化与高龄化现象,随着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的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流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或其他行业的服务,其专业农户不断减少, 兼业农户急剧增加,农业生产者以老人和妇女为主.二,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1, 日本政府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日本这样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极差的国家,能够从传统农业发展到高度产业化的农业,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政策,扶持和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首先是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增加对农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上世纪 50 年代,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已占国民经济投资的 20%左右,以后对农业的投资呈增长的趋势,目前已超过 40%. 2 投资的重点一是农业产品价格补贴(特别是大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主要以补助金和长期低息贷款的方式进行.日本政府财政支农的另一途径是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农产品进行买卖影响市场供给,达到稳定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的目的.其主要手段有两种:对大米,烟草等实行的直接价格管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的间接管制.正是政府强有力的价格干预,保持了农产品的较高价格,保证了农民的合理收益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主要采取优惠信贷投资.早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日本政府就先后设立了"农林渔业公库资金""灾害 , 资金贷款""农业改良资金无息贷款"和"农业现代化资金贷款",为农业提供 , 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满足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同时,日本政府还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正是通过逐步建立起来的高度法制化的轨道,日本才能长期保持对农业的巨大投入.日本政府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制定了大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律.如 20 世纪 50 —60 年代,就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农业改良促进法》 , 《耕地改良法》 ,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主要作物种子法》《农业改良资金助成法》《农业协同组合 , , , 法》 , 《农业基本法》 , 《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 , 《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等法律.同时,日本政府还通过一系列的经济,行政手段来确保这些法律的贯彻和实施.完善的农业法律是日本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农协的组织保障农协组织是根据法律,依照农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农民自己的组织.日本农协通过各项业务,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农户分散,孤立的行为变成有组织的团体行为,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农协的营农指导员在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都会为农户提供帮助: 产前按专业把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农协提供的信息以及农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各农家编制生产与经营计划,并在取得信贷资金,开发引进低成本高收益的技术, 推广优良品种及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等方面提供具体帮助;产中按规划供应农药,化肥及其他生产资料,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产后接受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分级包装并运往市场. 4 此外,农协还提供农业经营委托服务,接受会员委托代为从事农田作业和农业经营管理,从收益中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其余全部归委托人.这种农业经营委托服务,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的规模效益.有些农协还自办研究所,信息中心,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农协的主要业务还是购销服务,农民通过农协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销售农副产品,繁琐的事务由农协一手包办,集合了共同采购的成本优势,避免了分散销售的恶性压价,这种批量买卖的方式让农民在价格上得到实惠,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对于农户个人无力购置的大型设施,农协还提供共同利用设施的服务,比如为农业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大型农用机械,农机具修理工厂,共用肥料配合设施,蔬菜育苗设施,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等.因此,具有浓厚的政府机构性质的农协,是引领日本农业走向社会化,规模化的有力的组织保障.农协把市场与农户紧密联系起来,简化了市场交易关系,实现了交易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5 3, "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开始与20世纪70年代的 "一村一品" 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 "一村一品"的宗旨就是以当地资源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使每个村庄都拥有独具特色的拳头或精品产品,打入市场.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不断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品,是"一村一品运动"的基本内涵. "一村一品" 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 而后在北海道, 岩手县等地广泛兴起. 日本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各地发展特色经济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分县知事亲自倡导"一村一品"运动,并由农,林,渔,商,共,工,消费者团体,金融,文教,新闻,行政等各方代表组成推动"一村一品"运动协议会,协议会负责确定方针,制定计划,县政府组织建立研究机构, 进行技术指导, 并对地方名特产品开发拨发补助金.在日本地方政府的扶植下,日本乡镇的"一村一品"运动蓬勃兴起.通过"一村一品"运动,引进和开发新技术,研制各地区的名特产品,发展附加价值高的加工业,使各地区的工业,农林水产业,商业与旅游业得到协调发展,增强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较快地脱贫致富.三,结论——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纵观包括日本在内的农业发达国家,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也决定了政府支持的必要性.战后, 日本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分散的小农经济能够纳人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主要是靠日本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 日本政府从立法, 组织, 资金, 价格,贸易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支持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扶持农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措施, 对我国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借鉴日本的经验,,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政府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建立健全农业立法,用法律法规保证政府依法调控农业②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③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④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2, 加快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在我国,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单个农户成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无法有效对接,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便成为解决这一"中介缺失"问题的关键.我国农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管自 80 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但关于合作社的法律却一直处于缺位状态,直至去年,才颁布了第一部《农业合作社法》 ,农民合作组织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日本农业发展的初始状况与我国相似,吸收和借鉴日本重视发展农协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产业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建立真正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组织.日本农协之所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日本农协是依照农民意愿建立,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日本农协有关日常经营和运行的各项法规,从制度上保证了农协能够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反观我国目前的农业组织,由农民自己组建的较少,很多组织在实际运作中较多地依赖于当地行政力量,龙头企业,工商业资本的介入,而这些力量的介入大多是为了利用和享受政府的有关优惠政策,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6 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该认真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积极推动属于农民自己的,真正为农民服务的农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其次,要拓宽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功能范围.从日本农协发展历史和组织结构可以看出, 它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简单联合,还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处于农民和政府之间的第三方机构,既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 又是政府农业政策的执行者. 不仅是连接了农户与市场, 也是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目前,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活动的范围还很狭窄,缺少管理手段和凝聚力.学习日本经验,我国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应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定的管理权限,拓展其作用空间,通过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政府管理的效果. 3,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对照我国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现状, 日本的 "一村一品" 运动不无启示. 我国当前的一个问题是各个地区发展缺乏长远计划, 往往是其他地区发展什么, 自己也盲目效仿, 不从本地实际出发, 致使地区经济结构趋同, 各地形不成特色经济. 在确定产业布局, 考察和确定产业项目等企业和农户个体力不能及的方面, 政府的作用不能缺位,同时要改变执政理念,为产业化推进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鼓励产业化经济组织的发展.日本"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开发优势项目,选择和确定产业化项目,对其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以及产业布局协调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分析.以本地区资源特色为基础,充分考虑地区特点选择发展项目,发挥地区优势, 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成功发展的关键.注释梁开竹: 《借鉴日本经验,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3 年第 1 期. 2 方志权,吴方卫: 《日本多功能性农业对建设我国都市农业的启示与借鉴》《生产力研究》 , 2007 年 24 期. 3 中国农业代表团《日本的农业政策改革及其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0 年 12 期. , 4 胡小凤: 《美日农业产业化模式启示》《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年 6 月号下. , 5 常青: 《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体系的启示——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陕西财经 , 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 年 03 期. 》 6 常青《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体系的启示——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山西财经大 , 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 年 9 月第十卷第 3 期》(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06 级硕士生责任编辑魏全平)。

发展动态:日本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做法和启示

发展动态:日本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做法和启示

发展动态:日本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做法和启示2017年初,日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农业竞争力强化支援法案》等7项法案,试图革除积弊、多管齐下提高农业竞争力。

中国和日本同为东亚小农的典型代表,人多地少的农业发展条件基本相同。

目前我国正面临重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艰巨任务,日本实行高度支持保护政策留下的教训、提高农业竞争力积累的经验,能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应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邀请,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赴日本进行了调研,形成了一些初步认识。

一、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突出问题经过半个多世纪努力,日本农业已实现现代化,农户收入水平超过城市家庭,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相差无几。

但受资源禀赋、过度保护等因素影响,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并非完美。

(一)农业生产萎缩、食物自给率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把促进农业增产放在优先位置。

1961年《农业基本法》颁布后,农业生产总体水平仍在提高,以1960/64为100,1985/89达到134,但此后持续萎缩,2000/04仅为115。

从具体产品看,麦类、豆类和薯类生产从1960/64的100,分别持续萎缩至2000/04的40、46和53;大米生产从1960/64的100,提高到1965/69的107,此后一路下滑至2000/04的70;蔬菜和水果生产从1960/64的100,分别提高至1985/89的147和194,此后逐步下滑至2000/04的121和150;畜产品生产从1960/64的100,提高至1990/94的313,此后也逐步下滑至2000/04的286。

受生产萎缩、消费增加影响,日本按热量计算的食物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一路下滑至2015年的39%。

(二)土地规模经营进展缓慢、农户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日益严重为铲除军国主义复活的土壤、防止土地再次兼并,1951年和1952年美国占领军先后推动出台了《农业委员会法》和《农地法》,对农村土地买卖、租赁做出严格限制。

日本现代农业模式及借鉴

日本现代农业模式及借鉴

日本现代农业模式及其借鉴意义摘要: 日本现代农业水平在世界上处于前列, 通过介绍日本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做法, 总结出其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日本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和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 因此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有许多启示, 许多经验可以借鉴。

关键词: 日本; 现代农业; 模式借鉴; 启示日本战后农业经历了 60 多年的发展, 在农业自然资源极为不利, 农业规模较小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走了一条极富开创性的现代农业路子。

目前, 日本现代农业水平在世界上处于前列, 日本现代农业之路颇值得我们重视与借鉴。

1 日本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容与措施1.1 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1946~ 1948 年, 战后的日本为了生存和发展, 进行了农地改革运动。

政府采取强硬措施, 购买地主的土地转卖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户, 1950年,政府颁布了《农地法》 , 规定了农户拥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都、府、县3 公顷, 北海道 12 公顷)和出租土地的最高限额(1 公顷), 超出的土地必须低价经政府转卖给其他农户。

为了防止土地再次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农地法》严格限制土地所有权流转, 规定自有土地在 3公顷以下的农户才有买地权, 土地买卖必须经都、道、府、县知事严格审查批准才能进行。

1959~ 1960 年, 根据当时的矛盾, 日本政府组织专门机构对农业问题进行了全国调查, 结论认为, 农业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占有过于分散, 未来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放宽《农地法》对土地占有和流动的限制, 扩大经营规模, 扶持“中心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推进现代农业。

1961 年, 日本政府颁布了《农业基本法》 , 明确地把以调整土地经营规模为中心的所谓“结构政策”摆在农业政策的首位。

在农地政策方面强调放宽对农地占有的限制, 鼓励农地向“中心农户”集中。

1962 年, 日本政府又对《农地法》进行修改, 修改的主要内容是: 放宽户有农地上限, 在自家劳力耕作的情况下, 所有土地可以超过 3 公顷: 设立农业生产法人制度, 具有一定条件的农业生产法人( 包括从事农业的农事组合法人、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或合股公司)有取得农地的权力。

日本协同推进环境保全型农业的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协同推进环境保全型农业的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协同推进环境保全型农业的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日本协同推进环境保全型农业的举措在多方合作、科技创新、政府支持、农民参与和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包括加强各方合作推动环保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政府加大支持政策引导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意识参与环保农业、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

环境保全型农业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日本经验有助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国农业应朝着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方向努力,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日本农业现状、环境保全型农业概念引入、对我国农业的启示、多方合作、科技创新、绿色生产、政府支持、政策引导、农民参与、意识提升、农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环境保全型农业的重要性、日本经验、我国农业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日本农业现状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农业传统的国家,农业在日本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日本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据统计,日本的农村人口逐年减少,农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农业生产面临着土地资源稀缺和劳动力短缺的困境。

日本农业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会造成土壤退化、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对日本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日本开始推进环境保全型农业。

环境保全型农业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利用效率,采用科技手段和创新方法改善农业生产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引入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概念,日本农业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环境保全型农业概念引入环境保全型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这一概念的引入对于日本农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从传统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模式向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转变。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农村经济 中国经贸导刊 ○责任编辑○曹 敏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日 本 国 土 面 积 37.8 万 平 方 公 里,相当于我国的 1/25;人口 1.27 亿,相当于我国人口的 1/11。日本资 源匮乏,耕地面积有限,2010 年全国 耕地面积 6890 万亩,农业就业人口 261 万人,农业对 GDP 贡献率 1.5% 左右。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 进 口 国 之 一 ,2010 年 粮 食 自 给 率 41%,美国是其最大的食品供应商。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日本立足本国农 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稻米和蔬菜产 业,去年全国大米自给率达到 96%, 蔬菜自给率 79%。日本已经实现农 业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利 化、良种化和信息化水平居世界前 列 ,标 准 化 、产 业 化 、组 织 化 程 度 很 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 完善健全,农户收入、农村基础设施 与公共服务与城市没有差别。
(四)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 为了保护有限的农地资源,日本 将全国农地划分为不同的农业保护 区和农业综合开发区,建立了严格的 农地占用许可制度,坚决排除非耕作 用途获取农地权利。尽管实行土地 私有制,但为保护农业经营者的权 利,日本严禁个人买卖农地,对农地 权利变更进行严格管制,对土地流转 实行严格限制。同时,日本针对每一 类农地在不同时期都制定了专门法 律,使得农地法制化管理更为精细化 和具有针对性,实现了有限农地资源 的有效保护与高效利用的统一。土 地改良也是日本农地制度重要内容 之一,《土地改良法》 先后被修改 11 次,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土 地改良,推进了日本农田基本建设和 土壤改良。 (五)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二战结束后,日本满目疮痍。
(三)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 全建设
农产品安全关系人类健康与发 展。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 立健全,不仅得益于完善的法律法规 体系、完备的质量认证监督机构、完 整的农业生产组织,还得益于全社会 对农产品质量的道德认知和安全教 育。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刚 刚开始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 全,再加之监管不严、教育不够,因此 发生了一些农产品安全事件,对人民 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产品竞争力都造 成不利影响。建议进一步加大农产 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投入,加快完善 法制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社会 诚信。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做法和启示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年度计划处供稿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24期日本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1/25;人口1.27亿,相当于我国人口的1/11。

日本资源匮乏,耕地面积有限,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6890万亩,农业就业人口261万人,农业对GDP贡献率1.5%左右。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2010年粮食自给率41%,美国是其最大的食品供应商。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日本立足本国农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稻米和蔬菜产业,去年全国大米自给率达到96%,蔬菜自给率79%。

日本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和信息化水平居世界前列,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很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完善健全,农户收入、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与城市没有差别。

一、日本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做法(一)全方位的政府支持日本在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跨越,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强农惠农措施,推动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

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已占农业GDP的20%左右,并逐年保持增长态势。

21世纪初,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已超过农业GDP的40%。

二是金融政策支持。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就先后设立了“农林渔业公库资金”、“灾害资金贷款”、“农业改良资金无息贷款”和“农业现代化资金贷款”,为农业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

同时,国家对银行涉农贷款的损失给予一定补偿,用于鼓励银行向农业领域提供信贷支持。

三是价格支持。

日本70%以上的农产品在价格上受到政府的支持和管理。

其中对大米、烟草等实行直接价格管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间接管制,政府强有力的价格干预,使得农产品能够保持较高的价格,保证了农民的合理收益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日本政府根据不同时期农业发展需要,通过立法将相关政策和经济措施法律化,推动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学习日本农业政策与经验,使我国农业尽快实现现代化

学习日本农业政策与经验,使我国农业尽快实现现代化

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农协是日本农业经营体制的
一大特色和骨干力量,在现代日本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中,占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值得我国农村学习。在我国,以农户家庭
承包经营的制度已经确立,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户的经营潜 力,也需要建立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形 成对各级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约束,从而有效地抵制各种坑农、 害农和乱收费等行为的发生。 (四)把重视粮食的安全放在首位 日本一直把稳定粮食供给作为发展农业最重要的原则放
近年来,日本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正在从价格 支持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能力支持转变,既促进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又
没有放弃政府应有的职能。而我国目前对农业保护政策中,价 格支持占了很大的比重,也存在着调整保护方式等一系列问 题,急待提高和完善。 (三)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制度的创新 在日本农村,农户的经营组织就是农协。农协把千家万户 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组织起来,发挥了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了抵
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的变迁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业政策所确定 的农业发展目标,也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
强调有效供给的增加,到目前的增加农民的收入等一系列措 施,说明了我国政府一直都在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目前所 采取的提高农民收入、农业生态功能、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生态 文明、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方针,都反映出这一规律。由此可 见,农业发展的三大目标不可偏废,不可相互代替。只有这样, 我国的农业才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农村的条件才能够得到 改善,农民的收入才能够得到提高。 (二)坚持市场导向。适时调整农业保护政策
万亿日元,超过当年农业生产GDP的总额。 (三)强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多功能的发挥创造 条件 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调整农业生 产结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农业经营类型;大力保护利用 耕地,推进集约化经营;保护农村环境,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建设;大力培养农业人才和新型农业劳动者,提高农业技术水 平和经营管理能力;鼓励妇女和老年人参加农业生产;积极发 挥中央和地方研究机构、大学、民间三支农业研究队伍的作用, 加强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重新评价和改革农协,实施体制 改革、经营方式改革和财务改革,完成农协内部各部门的独立 核算;要求农产品价格正确反映供求状况和品质标准,并稳定 农产品价格;实施减少农业灾害损失的政策;合理组织生产、流 通,降低农用生产资料成本等。 (四)振兴农村,促进不同地区城乡协调发展 为实施城乡协调发展的农业振兴计划,El本政府采取措 施,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卫生、教育、文化等基础

日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举措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举措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举措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宁波市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赴日培训团编者按: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在进入全面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之前,经历了典型的石油农业阶段。

该国农业发展历程,可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作者从日本农业考察实践出发,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可供参与。

11月下旬,我市组织有关专家赴日开展了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培训。

在日期间,大家实地考察了日本农业和农村,与有关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有机农产品法定认证机构等生态农业专家开展了面对面地交流,听取了专家的培训与讲座。

通过上述活动,对日本生态农业的发展背景、管理理念、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及今后发展趋势有了新的认识。

一、日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主要举措(一)石油农业逐渐势微,微生物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世界各地农业广泛依赖石油加工副产品(包括化肥、农药、农膜和柴油等),这种农业形态简称为石油农业,过去的日本农业也不例外。

而根据国际权威机构分析,全球石油资源可能将在2050年就会枯竭。

为改造石油农业带来的诸如土壤盐碱化、河水富营养化等弊端,逐步降低对石油农业的依赖度,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他们迫切地寻找新的、能替代的非化学合成农业投入品,是日本发展生态农业的初衷。

目前,与微生物结合起来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日本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包括生物菌肥、生物农药以及生物酵素制剂等研究工作亦已提到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开展植物成分中抽取树液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居一定的领先水平。

(二)能量循环是生态农业的核心,以能量评估方法衡量农业行为的可持续性在日本有一个抽象的经典案例,以说明物质的存在与持续性,讲的是印地安人为了生存追捕兔子的事例。

经核算,印地安人在追捕过程中所付出的与捕到兔子后所获得食物的能量差值,若为负数,则印地安人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持续地生存下去;反之,若干年后印地安人将会消失。

其分析方法(EPR评估方法)是能量循环。

日本的产品生产也大多采取这一方法,以此分析本国内生产的必要,否则考虑国外采购的方式(粮食生产因涉及国家安全战略考虑不在其中)。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启示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启示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启示唐 芳(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科学系,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农业支持政策,农业科教体系和农协是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我国应在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日本;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916(2010)01 0059 03The experience of Japan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and enlighten m entTANG Fang(D ept .ofM anage ment S ci en ce ,X i nyang Agricultura lCo ll ege ,X i nyang 464000,Ch i n a)A bstract :T he per f ec t agr icu lt ure legal framewo rk and agr i cultural support po li cy ,three i n one comb i nati on s agr i cultura l sc i ence and educati on syste m and the A g ricu lture Co operati ves are the successful exper i ences of Japan ag ricu lt ure m odern i zati on .W e shou l d i nsist on countrysi de fam il y jo i nt producti on responsib ilit y syste m ,develop t he cooperati ves e cono m ic organ i za ti on and tra i ns the hi gh qua lity agr i culture ta l ented person to rea lize Ch i nese agr i culture m odern ization .K ey words :ag ricu lt ure modern i zati on ;Japan ;exper i ence ;en ligh ten m ent1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及特点1.1 进程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大体上经历了四个时期:(1)从明治维新到1900年。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几点启示_王振锁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几点启示_王振锁

非 “

,
地价 年 年 暴涨 ,
使 土 地 的 资 “ 产价 值 ” 远 远超 出其 “ 收益 价
值” 。 例如 东 京 近郊的农村 , 一平 方 米土 地 1 9 60 年才 4 0 多 日
元 , 到 19 79 年 涨到 30 万 日元 , 地 价 与农 业 收益 之 间的 差 距越 来
越大 。 每 ro 公 亩 土地 的 地价 , 19 51 年为 2. 9 万 日元 , 19 60 年 为
农 ” ) , 使 自立 经营农 户 成为 日本农 业 生产 的主 力 , 提高农 业 劳动 生产率, 使他们只 依靠农业 收人便可 达到城市工人的生 活 水平,
一句话 , 就是 要解决 农 民兼业 的问题 。
但是 , 事 与愿违 , 基 本法所 体 现 的农 业 政策 在生 产 、 收人 、 价
格政 策 方 面 收效 可谓 不 小 , 唯 独 以 扩 大 经 营规 模为 主要 目的 的
盛 时期 , 同时 也是 农业 机 械普 及最 快 的 时期, 原 因就 在于 此 。
第二 , 兼业化 缩 小 了工 农差别 和 城乡差 别 。 战前农 民平 均
目 木 农 业 珑代 化的 几点 启 示
生 活水 平只相 当于城 市居 民 的一半 。 到 19 72 年 , 农 民生活 水平
便 超 过 了城 市 , 如果 以 19 7 5 年 城 市 家庭 生 活 消 费水 平 为 10 0 ,
一 、 日本农 民 兼 业 化的思 考
所 谓农 民兼 业 化 , 是 指农 民 除 了从 事农 业 劳动 之外 , 还在 农 外部 门从 事劳 动和 工作 这种 跨行业 劳 动 的普遍 化 . 在农 村家 庭
日 本 学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