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城市智慧化程度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城市各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定量衡量城市在智慧化建设方面的成果,并为后续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一个完善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含多个维度,涵盖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指标。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基础设施指标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包括宽带网络覆盖、传感器布局、智能交通系统等。
基础设施指标包括宽带普及率、无线网络覆盖率、传感器密度、智能交通系统应用范围和效果等。
2.公共服务指标智慧城市应该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
公共服务指标包括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智能化程度、交通拥堵率、智能公交系统运营情况等。
3.环境保护指标智慧城市应该注重环境保护,优化资源利用和减少污染排放。
环境保护指标包括污染物排放量、垃圾回收率、绿地覆盖率、能源消耗效率等。
4.社会发展指标智慧城市应该关注社会公平和发展机会的均等化。
社会发展指标包括失业率、教育水平、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率、数字鸿沟缩小程度等。
5.创新和创业指标智慧城市应该鼓励创新和创业,培育创新型产业。
创新和创业指标包括创新企业数量、创新投资规模、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等。
6.智慧城市治理指标智慧城市的治理能力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智慧城市治理指标包括政府数字化程度、数据开放度、市民参与度、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能力等。
以上只是一个可能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例子,实际的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具体城市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指标的权重和评分标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了解城市发展的状况和问题,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它也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帮助他们了解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努力程度,为投资和合作决策提供依据。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提升城市的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
而要评估一个城市是否达到了智慧城市的标准,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是一套用于衡量城市在智慧化发展方面的表现和水平的标准集合。
它涵盖了城市的多个领域和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环境、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可以了解城市的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为未来的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在基础设施方面,智慧城市需要具备高速稳定的网络通信设施,包括宽带网络、移动网络等,以满足居民和企业对信息传输的需求。
同时,城市的电力、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也应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供应的可靠性和效率。
相关指标可以包括网络覆盖率、网络速度、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水平等。
交通是城市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城市中的交通系统应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和调度,减少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智能交通指标可以包括交通拥堵指数、公共交通覆盖率、智能交通信号灯覆盖率、智能停车管理水平等。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评估城市交通的运行状况和智能化程度。
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考量。
城市应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相关指标如可再生能源占比、能源消耗强度、能源智能化管理水平等,可以反映城市在能源领域的智慧化发展水平。
环境质量是居民关注的重点。
智慧城市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环境指标可以包括空气质量指数、水质达标率、垃圾分类处理率、绿化覆盖率等。
这些指标能够体现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效。
公共服务是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
在智慧城市中,教育、医疗、政务等公共服务应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化。
例如,在线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远程医疗的覆盖范围、政务服务的在线办理率等指标,可以衡量公共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指标体系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指标体系智慧城市是基于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应用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家层面制定和推广智慧城市试点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试点指标体系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一、基础设施建设指标:1.信息通信网络:包括覆盖范围、传输速度、信号质量和安全性等指标,要求城市建立高速、稳定、安全的信息通信网络,为各类智能设备提供可靠的连接支持。
2.物联网设施:包括传感器、无线通信设备、云平台等指标,要求城市建设广泛分布的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城市环境、交通、能源等各个方面的感知和传输。
3.数据中心:包括数据存储、计算能力和数据安全等指标,要求城市拥有高效、可靠的数据中心,实现大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
二、智慧城市管理指标:1.政府服务:包括政府网站、政务大厅、政务服务热线等指标,要求政府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渠道,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城市治理:包括行政审批、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指标,要求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实现数字城市管理。
3.公共交通:包括公交车辆智能调度、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停车等指标,要求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三、智慧城市应用指标:1.智能交通:包括交通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管理、车联网应用等指标,要求实现交通信息共享和智能化交通管理,提升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2.智慧能源:包括能源监测、能源管理、智能用电等指标,要求实现城市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利用,推动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应用。
3.智慧环保:包括环境监测、废物处理、绿色建筑等指标,要求实现城市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4.智慧社区:包括社区信息化、社区服务平台、社区公共设施智能化等指标,要求营造智能化、便捷化和便于居民参与的社区环境。
四、智慧城市评价指标:1.影响力评价:包括智慧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价,要求从综合的角度评价智慧城市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智慧城市指标体系一、引言智慧城市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城市为载体,通过数据采集、信息传输、智能决策等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优化城市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多个领域和指标,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以供参考使用。
二、基础设施指标1·智能交通指标a) 道路通行能力b) 车辆识别技术覆盖率c) 交通拥堵指数d) 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2·信息通信网络指标a) 宽带覆盖率b) 移动互联网普及率c) 公共无线网络覆盖范围d) 云计算服务可用性3·智慧供水指标a) 水资源管理智能化水平b) 输水管网安全性能c) 水质监测覆盖率d) 水费及供水服务收费智能化程度 4·智慧能源指标a) 能源消耗效率b)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c) 电力网络智能化程度d) 节能与环保政策实施情况三、公共服务指标1·智慧教育指标a) 教育信息化覆盖范围b) 学校教育资源智能化利用率c) 网络教育资源开放性与共享性d) 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体系2·智慧医疗指标a) 电子病历普及率b) 医疗机构信息化程度c) 医疗资源共享水平d) 远程医疗服务普及率3·智慧社区指标a) 社区信息化建设水平b) 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网络化程度c) 社区公共设施智能化利用率d) 社区安全监控系统覆盖范围四、城市治理指标1·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指标a) 数据采集覆盖范围b) 数据质量评估体系c)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可用性d) 数据共享与开放程度2·社会信用管理指标a) 企业信用评价体系b) 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与管理c) 信用惩戒与奖励机制d)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3·公众参与指标a) 公众意见征集与参与机制b) 公众信息获取渠道覆盖率c)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与决策程度d) 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附件:1·智慧城市指标统计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智能化与信息化,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城市模式。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成为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要评估一个城市是否真正达到了“智慧”的标准,就需要一套科学、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一系列用于衡量城市在智慧化发展方面的表现和成效的标准和参数。
它就像是一把尺子,能够准确地测量出城市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那么,一个完善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通常会涵盖哪些方面呢?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城市的基石。
这包括高速稳定的网络覆盖,如 5G网络的普及程度;智能交通系统,如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化控制、智能公交的运行情况;以及能源供应的智能化管理,比如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分布式能源的利用效率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在城市治理方面,指标体系会关注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和政务服务的智能化程度。
例如,电子政务平台的便捷性和使用率,政府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的程度,以及城市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智能化应急管理能力。
一个智慧的城市应该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增强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民生服务也是智慧城市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多个领域。
比如,在线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普及情况,远程医疗的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就业信息平台的智能化匹配程度,以及社保服务的线上办理便捷性等。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评估城市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努力和成果,确保居民能够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经济发展也是衡量智慧城市的一个关键维度。
指标体系会关注城市的数字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创新创业的活跃程度,以及智慧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等。
一个智慧的城市应该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数字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智慧城市 城市运行指标体系 总体框架及指标指定要求
智慧城市城市运行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及指标指定要求:
智慧城市城市运行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及指标制定要求如下:
首先,该指标体系遵循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需求,确立了指标的制定原则,给出了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指标分类及描述、指标元数据等。
该标准适用于城市运行指标的制定,也适用于城市运行相关项目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其次,该指标体系从系统化层面构建了城市运行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有助于指导各地规划、设计更为全面、精准、有效可拓展的城市运行指标体系,呈现城市各方面的运行状态信息,实现城市运行态势感知、预测预警、智能研判、辅助决策、协同指挥,为智慧城市的顶层规划和科学建设提供依据,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撑,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
最后,该指标体系的核心元数据包括指标编码、指标名称、数据类型、计量单位、属性值、备注等,这些核心元数据为描述城市运行指标提供了基础。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城市运行指标的选取原则,包括全面性、重要性、可操作性等。
总之,智慧城市城市运行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框架,旨在指导各地规划、设计更为全面、精准、有效可拓展的城市运行指标体系,实现城市运行态势感知、预测预警、智能研判、辅助决策、协同指挥等功能,为智慧城市的顶层规划和科学建设提供依据,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撑,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评价: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满足全面性、先进性、高效能、简洁性及智慧性的要求,因此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有高标准的网络技
术和设备。
(2)智能化管理评价:智慧城市只有通过智能化才能在管理上更有
效率,从而实现了智慧城市的目标。
通过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智慧城市的
安全、高效、可持续等综合发展。
(3)服务能力评价:智慧城市需要有丰富的、便捷的城市服务,这
需要有良好的互联网技术及智能化服务体系,以支持全面的服务质量保障。
(4)公共安全评价:智慧城市的人口、财产安全必须非常严格地进
行管理,而智能化的管理能有效提高安全的效率,改善安全的水平,减少
暴力行为,提高城市安全水平。
(5)精准社会治理评价:精准社会治理通过采用信息化、智能化、
社会化和参与式技术,来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与服务,以解决智慧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达到维护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智慧化水平。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作者:司开林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年第04期常州市作为住建部的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本着先行先试的精神,大力加强立法、完善规划、设立机构、分解工作、组织实施,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常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一)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图景设计的“导航仪”智慧城市的理念、布局、建设是“有规划的社会变迁”过程,刻写的是政府、企业、组织和公民“全面互联、充分整合、激励创新、协同运作”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的“量化版”,它对城市的布局、重点、层次、结构、空间、流程、特色等都有导向性的意义。
目前,全球应用层面的智慧城市评估体系主要有:欧盟中等规模城市智慧排名指标、IBM智慧城市评价标准、上海浦东新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2.0、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智慧台湾绩效指标等,这些指标对本城市以及其他智慧城市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先驱”角色和“导航”价值。
(二)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发展样态的“度量衡”智慧城市是由城市各个组成要件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反映的是一个城市体态结构与功能的运行质量和水平。
基于不同的视角和层级,智慧城市呈现为不同的城市空间和城市意象,因而,测量的指标和维度不尽一致,如IBM认为“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侧重于现代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感知和运用;欧洲中等规模智慧城市从“智慧人群、智慧经济、智慧治理、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6个层面、31项二级指标来测量;国际智慧社区论坛(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n)把“宽带连接、知识型劳动力、创新、数字融合、社区营销与宣传”作为评价智慧城市的标尺;智慧南京走的是“智慧服务、智慧产业、智慧政府、智慧人文”的发展战略,因此,不管“智慧”邂逅“城市”耦合成怎样的面貌和样态,都需要指标体系来度量、细化和修正。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主管部门
归口单位
起草单位
备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全国信息技术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城智慧(北京)城市规划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全国信息技术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城智慧(北京)城市规划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附件
《智慧城市 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
序列 计划编号
中文名称
标 准 性
制修 采用国 订 际标准
项目周 期
(月)
1
20152352-T-469
智慧城市 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 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
推荐
制定
无
24
智慧城市 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
2 20152353-T-469 系 第2部分:分项评价指标制定总体 推荐 制定 无
推荐 制定
无
12
14
20152343-T-466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评价指 标体系
推荐 制定
无
12
15
20152359-T-348
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评价方法 第 1部分:总则
推荐
制定
无
24
16
20152358-T-348
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评价方法 第 2部分 公共汽电车
推荐
制定
无
24
17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 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 有限公司、中国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江苏省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竞争力。
然而,要评估一个城市是否达到了智慧城市的标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智慧城市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的运行和管理进行智能化的感知、分析、决策和优化,从而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行、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智慧城市涵盖了城市的各个领域,包括交通、能源、环境、医疗、教育、政务等,通过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二、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为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城市各项指标的评估,可以明确城市的优势和不足,为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参考。
其次,它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作为城市之间比较和竞争的标准,激发城市的创新和发展动力。
同时,也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最后,它可以提高居民对城市发展的满意度。
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推动城市的发展更加贴近居民的实际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三、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智慧城市的内涵和特征。
指标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数据的采集和计算应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2、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应用服务、管理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各个指标之间应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的定义应清晰明确,数据的采集应简便易行,计算方法应简单易懂。
常州教育,助推“智慧城市”建设——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网络教学研究经验。
常州市全面提升教师 队伍素质 。 依据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 中心评估 标准 ,各辖市 ( 区)均成立教师发展 中心。分类推进事业单位 改革 ,严格 实行全 员 聘用、 岗位管 理、资格 准 入 、定期注册等制度 ,完善教师退 出 机制。健全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 ,
教育质量 。完善流动就业创业人员随
迁子女入学政策 ,公办学校吸纳比例
达9 0 % 以上 。 合理 调整 热点 学 校学 区 ,
严格控制热点学校择校 比例和班额 , 热点普通高 中统招名额分配到各初中 的比例保持 7 0 %,从 2 0 1 3 年起 ,所有 公办初中招收的择校生毕业 时不再享
逐 步 实 行城 乡统一 的 中小 学 教 职工 编
筑面积 l 8 万平方米。扩大优质资源, 省优质 中小学 占比达 8 0 % 以上 ,省四
星级高 中占比达 5 5 %以上。全市教育 集 团增加到 3 5 个。启动首批 市学前 教育示范 乡镇 ( 街道)创建工程 ,新 增省级优质幼儿 园 1 1 所、 中小学 9 所。 常州 市 深入 实施 教 育信 息化 工 程。建立激励机制与资助政策 ,鼓励 所有 学校 开展 数字化 校 园实验与 研 究 ,扶持教育技术创新与应用 ,促进 教、学方式变革。以省、市 “ 学习 试点学校为核心 ,建立 “ 技术推动学
大 致 相 当。
索男小学教师培养办法。 建立与高校、 行业 ( 企业)联合培养教师机制,完
善以 “ 双师型 教师为重点的职业学 校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新教师公开招 聘、特聘制度,探索建立兼职教师制
习 研究 中心组 ,探索 “ 学习 建设
标准 ,加强网络和平板 电脑环境下 的 课程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
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
因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主要是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等5个维度,包括19个二级指标、64 个三级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 3 个二级指标,8 个三级指标。
1.1 宽带网络覆盖水平。
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覆盖比例。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建设方案智慧城市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城市创新发展模式,旨在提高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来评估城市的智慧化水平。
下面就是一份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建设方案,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评估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1.全面性:希望所选的指标能够覆盖智慧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
2.可衡量性:智慧城市指标应该是可度量、可统计、可计算的,能够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3.可比较性:指标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可以通过对各种城市指标数据的比较来确定各城市的智慧城市水平差异。
4.指向性:所选指标应该具有一定指向性,即能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以及对开展工作具有一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二、指标分类1. 智能交通:指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安全性、舒适性、智能化水平等。
2. 智慧环保:指城市空气质量、水质量等环保指标,以及城市建筑节能和新能源的推广等。
3. 智慧旅游:指利用信息技术推广本地旅游资源,增加游客数量,提高游客满意度等指标。
4. 智慧医疗:指医疗资源共享、医疗服务快速响应等指标。
5. 智慧教育:指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打造生态型教育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教育服务等。
三、指标具体细化1. 智能交通1.1 平均通勤时间1.2 拥堵指数1.3 公共交通可达性1.4 交通事故率1.5 交通智能化水平2. 智慧环保2.1 空气质量2.2 水质量2.3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2.4 垃圾处理效率2.5 建筑节能率3. 智慧旅游3.1 旅游观光率3.2 旅游消费水平3.3 旅游体验质量3.4 旅游服务满意度3.5 线上旅游平台使用率4. 智慧医疗4.1 医疗资源共享率4.2 医疗服务响应速度4.3 医疗设备智能化程度4.4 医疗信息化率4.5 医疗信息安全程度5. 智慧教育5.1 学校教育水平5.2 优秀教育资源数量5.3 家长满意度5.4 教育信息化应用程度5.5 教育资源共享率四、指标分值和权重的赋值1.给出每个指标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明确分值上限和下限。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一、智慧城市概述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管理的智能化。
智慧城市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实现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1.1 智慧城市的概念与特点智慧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仅关注技术的应用,更注重技术与城市发展需求的深度融合。
智慧城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度互联:城市中的各种设备和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
- 数据驱动:城市运行和管理依赖于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
- 智能化服务:利用智能技术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公共服务。
- 可持续性: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
1.2 智慧城市的构建要素智慧城市的构建需要考虑多个要素,包括但不限于:- 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交通系统、能源供应等基础建设。
- 信息平台:集成各类信息资源,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服务。
- 智能技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 安全保障:确保城市信息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是衡量智慧城市建设成效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工具。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促进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
2.1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性:指标应覆盖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确保评估的全面性。
- 系统性:指标之间应相互关联,形成有机整体。
- 可操作性:指标应易于量化和测量,便于实际操作。
- 动态性:指标体系应能适应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需求。
2.2 评估指标体系的分类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经济指标:反映智慧城市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如GDP 增长率、产业增加值等。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智慧城市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集成应用,改进城市管理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智慧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全面评价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效果,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基础设施指标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支撑其发展的基石。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基础设施:评估城市信息化水平,包括互联网接入速度、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各类传感器的分布等。
2. 运输基础设施:评估城市的交通系统,包括道路拥堵程度、公共交通的智能化程度、停车位管理等。
3. 能源基础设施:评估城市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
4.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评估城市的医疗、教育、公安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二、治理能力指标智慧城市的治理能力是保障城市运转和改进的核心。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管理:评估城市对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能力。
2. 决策支持:评估城市决策机构的决策制定和执行能力,包括数据驱动的政策制定、风险管理等。
3. 服务效率:评估城市政务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包括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
4. 城市安全:评估城市的安全保障能力,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应急管理等。
三、创新能力指标智慧城市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城市环境。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科技创新:评估城市科技创新的水平,包括研发投入、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等。
2. 创新环境:评估城市的创新氛围和创新载体建设,包括科研机构和孵化器的数量和质量。
3. 创新应用:评估城市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情况,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应用。
四、可持续发展指标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保护:评估城市的环境质量、废物处理和资源利用情况。
2. 社会公平与包容:评估城市的社会公平和包容性,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性。
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指标体系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为了衡量和评估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展与成效,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一、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运营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它通过整合城市各类信息资源、优化城市发展规划和运营流程,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二、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全面性、稳定性、实用性和可比性。
科学性要求指标选取应符合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全面性要求指标体系应涵盖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和要素;稳定性要求指标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应稳定不变;实用性要求指标应具备一定的操作性和可操作性;可比性要求指标应具备可比较性,以便进行跨地区和跨城市的横向比较。
三、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指标体系的内容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指标体系应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信息技术应用指标、数据资源管理指标、城市管理服务指标、居民生活指标等方面的指标。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物联网设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等;信息技术应用指标主要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普及率;数据资源管理指标主要考察城市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和安全性;城市管理服务指标主要包括公共安全服务、交通运输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等;居民生活指标主要关注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等方面。
四、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指标体系的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指标体系的应用主要包括评估和监测两个方面。
评估是基于指标体系进行全面评价和排名的过程,旨在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情况和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监测是通过指标体系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 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层面,旨在全面评估城市的智慧化水平。
首先,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高速稳定的网络覆盖是关键。
这包括宽带网络的普及率、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和速度等指标。
一个城市如果大部分地区都能享受到快速的网络服务,无论是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是企业的运营,都将更加便捷高效。
交通系统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拥堵是许多城市面临的难题,因此在指标体系中,智能交通管理的相关指标不可或缺。
比如,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化控制程度、公共交通的实时信息提供准确性、道路拥堵情况的监测和预测能力等。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城市在交通管理方面的智慧化水平,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在能源管理方面,智慧城市应注重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指标可以包括能源消耗的监测和分析能力、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智能电网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推动城市向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公共服务是智慧城市的核心之一。
教育、医疗、政务等领域的智慧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在线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使用便利性、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完善程度、政务服务的在线办理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城市在公共服务领域是否能够借助科技手段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城市的治理能力也是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
包括城市应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社会治安的监控和预警能力等。
一个具备强大治理能力的智慧城市,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济发展也是衡量智慧城市的重要维度。
科技创新企业的数量和发展状况、数字经济的规模和增长速度等指标,可以反映出城市在推动经济创新和转型升级方面的成效。
在环境方面,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水资源管理的智能化等指标能够体现城市在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然而,要建立和应用这样一套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 ,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指标体系一级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目标属性指标(1)网络接家庭 300 兆,商务楼宇 1000 兆,高端预期入速率能功能区和重点企业性1.网络传力10 千兆输第三代移动通信及(2)无线网预期其长期演进技术一、基络覆盖率性( 3G/LTE )全覆盖础网全市家庭宽带普及络(3)家庭宽率达到 95%,城市预期2.网络接带普及率区域光纤入户率达性到 70%以上入(4)高清交高清交互数字电视预期互数字电接入率达到 90% 以性视接入率上(5)基础空1:500、1:2000 公共约束二、数间数据库GIS 底图全覆盖性3.数据库据建(6)人口基户籍及流动人口入建设库率≥ 95% ,数据约束设础数据库性动态更新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目标属性指标(6)法人基注册法人入库率≥约束95%,数据动态更础数据库性新(7)宏观经指标体系 100% 覆约束济基础数盖国家统计指标性据库(8)城市建城镇化区域建筑物部件化率≥ 80% ,约束筑物数据并入库管理,数据性库动态采集更新4.数据交(9)综合支90%以上政府部门约束撑平台接接入珠海智慧城市换性入率综合支撑平台(10) 综合公路、铁路、航空、5.综合交水运、口岸“五位三、智交通运输约束通运输一信息服务一体”的交通运输性慧的体化覆盖率信息服务覆盖率达交通到 100%运输6.城市交(11) 全市达到 95%以上约束通管理与道路和高性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目标属性指标服务速公路的综合监控比例(12) 交通城市核心城区交通约束信号灯联信号灯 100% 联网性网控制控制(13) 网络手机移动终端、停交通出行车场站诱导屏等多约束信息服务模式交通信息服务性实现率实现率达到 100%(14) 交通城市交通系统整体预期系统效率运行效率提高 30%性提升率(15) 智能公交运营约束达到 100%调度的覆性7.公共交盖率通(16) 公交主要公交站点和站约束站牌电子场站牌电子化达到性化率70%以上一级指标四、智慧的产业支撑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目标属性(17)使用电子商务预期的规模以达到 50%以上性上企业比8.企业网例络运营(18) 实现关键业务预期信息化的80%以上性规模以上企业比例(19)企业信息化投预期入占主营达到 0.5%左右性业务收入9.企业创比例新发展(20) 运用信息化手约束段实现节达到 80%性能减排的规模以上一级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指标企业比例(21) 旅 游星级饭店能够提供在线预订10. 旅 游 服服务比例 务智能化(22) 旅 游景点提供智能服务的比例目标 属性预 期100%性预 期80%性道路交通、城市景11.城市规 (23) 数 字 观、建筑物 100% 基 约 束 化城市规于城市规划“一张 划管理性五、智 划应用率图”、“三规合一”慧 的 进行推演和管理城 市 (24) 地 下水、电、气、通信、管理排污地下管线数字 约 束12. 城 市 运管线数字化覆盖率达到 80% 性行管理化率以上(25) 城 市 城市化区域城市和 约 束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目标属性指标网格化管社会网格化管理覆性理覆盖率盖率达到 100% 以上,数字城管实现100%过程监管、100%问题上报(26) 安全生产重点基本实现 100% 覆约束行业领域盖性网络监管13.城市安覆盖率全监管(27) 重点单位的消约束防智能监达到 95%左右性控网络覆盖率(28) 环境约束智能在线达到 95%以上15.城市环性监测率境监管(29) 建筑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约束能耗智能智能监测率达到性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目标属性指标监测率 95%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 常州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部 司开林
常州市作为住建部的第一批智慧 城市试点城市,本着先行先试的精神, 大力加强立法、完善规划、设立机构、 分解工作、组织实施,有力地支撑和 推动了常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 可持续性发展。
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反映的是一个城 市体态结构与功能的运行质量和水平。 基于不同的视角和层级,智慧城市呈 现为不同的城市空间和城市意象,因 而,测量的指标和维度不尽一致,如 IBM 认为“互联网 + 物联网 = 智慧的 地球” ,侧重于现代科学技术和通讯技 术的感知和运用 ; 欧洲中等规模智慧城 市从“智慧人群、 智慧经济、 智慧治理、 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6 个 层面、31 项二级指标来测量 ;国际智 慧 社 区 论 坛(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n)把“宽带连接、 知识型劳动力、 创新、数字融合、社区营销与宣传”作 为评价智慧城市的标尺 ;智慧南京走 的是“智慧服务、 智慧产业、 智慧政府、 智慧人文”的发展战略, 因此, 不管“智 慧”邂逅“城市”耦合成怎样的面貌 和样态,都需要指标体系来度量、细 化和修正。 (三)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纵横比 较的“方位器” 目前,智慧城市的推进模式主要 有三种 : 一是市场主导型,即市场和企 业对智慧资源的研发、推广和运用享 有支配权, 而政府只是协调者、 协作者, 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美国和西欧 ; 二是 政府主导型,即政府是智慧城市构建 的主要推动力量,从规划、配置到实 施都由政府主治,如上海、北京、深圳、 常州等; 三是市场 + 政府型, 即把市场、 企业的科技力量与政府的规制力量有
体系及实际操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 着评价结果的公信力。所以,选用指 标时必须注重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保 证指标体系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的比 较优势和鉴别品质,同时在指标选取 上注重把不可比要素转化成可比要素, 并尽量与国际通用的指标相统一,以提 高智慧城市评价的国际性。同时,适应 区域和区段的特殊性,智慧城市的建 设也有其特色和个性,指标体系的设 置和赋权也应相应变动、修正和发展。
二、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 系构建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这是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最 基本原则,要保证指标体系配置的科 学性 :首先,明确指标体系设计的理 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既要论证理论预 设的合理性、可行性,又要根据经济 社会、信息化水平发展和创新,对智 慧城市的丰富内涵、框架构成、基本 特征、目标愿景、层次结构、发展动态、 规律趋向等有科学认知和全面测量 ; 其 次,指标的名称、内涵、口径、范围、 适用要有精准的界定和目标导向,指 标选择与层次划分要合乎自然逻辑和 标准尺度, 不能有内容重复、 标准不一、 越界划分、顺序混乱等错误。 (二)系统性原则 智慧城市是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 系统,因此,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
2014.8.18 10:59:39 AM
信息化城市管理 Informationization of City Administration
构建原则,把相关领域纳入系统整体, 正确调适和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基层与 政府、行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信息 量得到充分反映,体现指标群的独立 和完善,从各个角度、不同层次彰显 被评价对象的特征和实态,而且还要 体现对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智慧城 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指标选取、分 值赋权上,要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核 心要素,注重各个部分、要素的关联,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以保证评价的全 面性和可信度。 (三)导向性原则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全面反 映智慧基础设施、 智慧规划、 智慧人群、 智慧政务、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 慧产业、智慧家居、智慧意象、智慧 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从发展的视角集 中展示了智慧城市的最新理念、未来 愿景、建设目标、内在逻辑、架框体系、 感知能力等核心要素,必须具备强大 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力量,能起到指导 和牵引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预测智慧 城市趋向、推动智慧城市提升的作用。 (四)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不仅 是一项理论研究课题,而且是一个重要 的实践工具,要充分利用其进行实践 分析,对现有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进 行评价,这才是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 因此,指标体系的拟设计要充分考虑 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 其一,数据获取的简易性和精确性 ; 其 二,数据的可综合性和可分解性; 其三, 经济成本的低廉性和可承受性 ; 其四, 测量手段和工具的明细化和量态化。 (五)可比性与发展性原则 可比性是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一、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 系构建的意义
(一)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图景设 计的“导航仪” 智慧城市的理念、 布局、 建设是“有 规划的社会变迁”过程, 刻写的是政府、 企业、组织和公民“全面互联、充分 整合、 激励创新、 协同运作”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的“量 化版” ,它对城市的布局、重点、层次、 结构、空间、流程、特色等都有导向性 的意义。目前,全球应用层面的智慧城 市评估体系主要有 : 欧盟中等规模城市 智慧排名指标、IBM 智慧城市评价标 准、上海浦东新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2.0、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 标体系、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台湾绩效指标等,这些指标对本 城市以及其他智慧城市建设无疑具有 重要的“先驱”角色和“导航”价值。 (二)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发展样 态的“度量衡” 智慧城市是由城市各个组成要件
机衔接起来,共同推进城市的智慧化 治理,如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 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各具千秋,这些根 植于民族、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特 色和优势,更能反映城市治理变革和 进步的个性,而与之相契合的指标体 系就是智慧城市 “胎动成型” 的方位器, 其理念与图景、机制与体制、路径与 战略、规模与层次、重点与布局都洋 溢着自身的特色、定格自身的方位。
Hale Waihona Puke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630001)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司开林。 收稿日期:2014-06-20 作者简介:司开林(1979-)男,安徽安庆人,硕士,讲师。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4
65
正文cs3.indd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