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高职语文《课文解读》模块教学的文体性.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设计的体例与思路分析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设计的体例与思路分析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设计的体例与思路分析【摘要】在多达1000余种名为大学语文的教材中,虽说好不容易找到了较为符合高职院学生使用的教材,但经深究其教学模块编撰的思路和体例,仍感立意不新,编排体例老套陈旧,其系统性和科学性也不够,不太适合应用型高职生的需要。
所以我认为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按照汉语、专题、应用写作教学模块,用反思——传承——整合——创新的思路,打破文选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编撰格局,以专题的形式展现名家的名言名作,并从揭示其产生缘由和形成某种规律的基础上,经比较、评价,让学生在受到感染的潜移默化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还能反思出对错、好坏、是非、真善美,认同精美的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质,做一个举止谈吐文雅、道德品位高尚、人格完美的现代新人,从而实现语文教育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材改革思路立意反思传承整合创新体例教学模块发展规律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对语言运用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语文教改也日渐深入。
在语文教育第一线的研究者和执教者,经潜心研究和广泛、全面、具体、深入的教学实践,成果颇丰。
有人调查统计,国家图书馆里标注“大学语文”名目的藏书多达1000余种。
除了其它类型高校,仅在工科高职院实际选用的教材,就有数十种,一展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空前繁荣之面貌;若纵观其内容和体例,那可是异彩纷呈,尽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景象。
然而也明显反映出教材编撰者在大学语文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目的等指导思想的理解上,有许多不同,所以在教材选取内容和形成体例和编撰思路上,就大不一样:有的以文学作品名篇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为四大模块为内容;有的以文学史为线索,与相应文选相结合,形成文学史与文选两大模块来编排。
这类编撰模式的思路,重在体现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有的以思想性不同的文选为内容,按思想、道德、爱国、情感等模块来分,主要表明思想、伦理、道德、品质、人格、个性、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教育的多方位,以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职高语文教材说明
两个层面
► 简单,明亮与温暖 ► 隐蔽,复杂,暗淡,痛苦与决绝
两个层面
►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 ► 他无法享受“尘世”的 他无法享受“尘世”
大海,春暖花开” 大海,春暖花开”
幸福,他想改变这一切, 但是他做不到,他只能 在另一个世界里。
►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
暖花开” 暖花开”
诗人内心的秘密
► 诗人一直在追求真理,要为黑暗中行走的人
围内,因此教学上可以灵活处理,既可以单 篇教学,也可以单元教学。
► 在欣赏时要扣住新诗的特点。丰富的内容、
情感、想象、语言、韵律等等 (建议从表现 手法、修辞手法、意象和关键词入手)
“表达与交流”教学建议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
► 本单元以概括和提要的方式将普通话的相关
知识和水平测试的流程呈现出来,作为普通 话训练的依据上,也让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 试有一个概念,而它所包含的教学和训练内 容不可能在一个单元内完成。因此,教师可 根据这部分内容,配合学校的推普工作流程, 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将其分解到整个教学 和训练流程中去。
与挫折
致橡树
► 将不同的爱情观作了对比:反对那种炫耀自
己、攀附别人、没有创造与意义的爱情,而 提倡生活的意义,各自有价值的个性,以及 相互间的分担与共享。
相信未来
► 对比手法:一面是沉重压抑的现实,一面是
对理想和未来的执着
► 音乐性:回环往复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海子的诗歌理想是十分宏大的。海子认为优
诗歌单元教学建议
► 通过单元教学在学生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让
学生建立起对诗歌的感觉和认识,对现代白 话诗有相对完整的了解
► 新诗的要点: ► 现代白话诗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产生的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解读及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解读及应用1. 引言1.1 教材内容简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旨在通过系统的知识内容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审美修养、语文实用技能等方面,涵盖了文字阅读、写作技巧、修辞方法、古代文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了解语文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语文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结合了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教材内容简介的阐述,可以使学生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目标和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和应用奠定基础。
1.2 教材目标设定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目标设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教材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
教材的目标还包括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品质。
教材的目标也涉及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诗词歌赋的世界中感受美的力量,提升情感态度和审美情感。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目标是多方面的,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2. 正文2.1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内涵、结构、设计思路等方面的分析。
首先要对教材的整体框架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章节设置、知识点覆盖范围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的脉络和逻辑关系。
其次要对每个章节和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了解其背后的教学意图和内涵,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核心概念和要点。
还需要关注教材中的案例、活动设计等具体教学资源,分析其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方面的作用。
要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探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效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本解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本解读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对于文本解读的要求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育发展、文本解读的意义以及解读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育发展新课程改革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主要通过文本来传达信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要重视文本解读。
二、文本解读的意义文本解读是指通过分析、理解和解释文本中的语言内容,揭示出作者的文化背景、意图以及和社会联系的方式。
对于高中生而言,开展文本解读有以下意义。
1.培养阅读能力。
文本解读是高中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
通过解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增长知识面。
文本的种类丰富多样,涉及到不同领域的知识,通过解读文本,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更多的社会文化信息。
3.提高思辨能力。
文本解读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多元思维。
4.培养审美情操。
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艺术性,通过解读文本,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三、文本解读的方法文本解读方法影响着学生的解读效果和解读水平。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文本解读方法。
1.细读法。
细读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文本解读方法。
学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取文本,理解每个字词的意义以及上下文的关系。
通过细读法,可以全面了解文本的内容。
2.主题审视法。
主题审视法是通过发现文本的主题或核心思想,来理解整个文章的方法。
学生需仔细分析文本的标题、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通过主题审视法,可以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意象分析。
文本中的意象是作者通过语言手法表现出来的形象。
通过分析和解读文本中的意象,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学生需要找出文本中的意象,并思考它们所代表的含义。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解读及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解读及应用引言语文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语文教材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
本文旨在解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探讨教材的应用方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指导。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特点1. 实用性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为了今后的就业和行业发展而选择这个专业,因此他们对语文的学习需求更注重实用性。
教材内容应注重结合行业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语言表达能力。
2. 多样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环境,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所不同。
语文教材需要设计丰富多样的内容和题材,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 实践性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实践性,通过相关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语文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材设计应该融合实际生活和职业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应用方法1. 关注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教材,并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融合实际职业教育教师在选用语文教材的时候,应当将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融入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同时能培养专业素养。
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案例分析以某中等职业学校的《现代实用语文》为例,该教材通过高中课程改革以及学校实际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不断地修订和完善语文教材。
该教材的特点有:1. 实用性强《现代实用语文》强调语文知识与文化零距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文化信息,注重实用性和时效性。
2. 多样性《现代实用语文》将大量的现代文学作品、语言实践活动及写作指导等融入到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
3. 实践性《现代实用语文》强调语文学习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了实际语境的模拟和情景展示。
《现代实用语文》教材完全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需求,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论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文体教学
作者简 介 :陆见珍( 9 9 ) 广东东莞人 , 16 一 , 本科学 历, 中学语 文一级教师, 任教于广东 省东 莞市职业 现
技 术 学校 。
术生涯中 , 他们首先接触的便是大量与说明文、 议论
文有关的专业技术文本 , 同时 , 写工作 日志 、 工程报
告 也 使 其 必须 具 备基 本 的记 叙 文 与散 文 写 作基 础 。
指导 , 教会学生抓住重点 , 掌握关键 , 有序安排事件
的来龙去脉 , 将所述事件说清说透。
二、 散文 的教 学
2 1 年 3月 01
语文教学通讯
Bul t fC i e e ln u g e c i g l i o h n s a g a e t a hn en
Ma.2 l r . 01
第 6 2卷 2
第 3期
Vo. 2 . 1 2 No3 6
◆教艺频 道
论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文体教学
出他们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和学习兴趣 ,因而在职
业技术教育阶段就必须在强化其中学阶段各科知识
的基础上 , 再对其进行较为高级 的专业技术教育 。 语
文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对增强学
生的综合理解领 晤能力 ,充分掌握其所学专业技术 的操作能力以及培养其职业道德都具有重要的工具
性意义。这既使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设置语文课成 为一种必要 ,同时也使职业技术教育阶段的语文教
文教 育的特殊性。
职 业技 术教 育阶 段 的语文 教育 的特殊 性 主要 表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高职高专)
演讲与辩论训练
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和辩论比赛,提高其口头表达能 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时间分配:占总课时的15%。
文学社团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组织各类文学活动,如创 作交流、作品展示等,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兴趣 和实践能力。时间分配:占总课时的10%。
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创新
情境模拟教学法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03
利用多媒体,创新形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音视频资料等,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课程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方向
现状分析
当前课程资源利用存在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优化方向
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时更新课程资源,保持与时代同步;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资源 开发,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教学观摩 教学反思 教学评估 奖励机制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促进 教学经验交流。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分析自身教学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 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定期开展教师教学评估,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多种方式, 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基础性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为学 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文 化基础。
人文性
本课程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通过经典文 本的解读和赏析,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命运、思考 人生价值。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0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
职高语文教案二:文学名篇解读与欣赏2
职高语文教案二:文学名篇解读与欣赏2文学名篇解读与欣赏文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文学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些人的消遣,但事实上文学的魅力永不减弱。
因此,在职业高中教育中,语文教育也将文学名篇的解读与欣赏纳入到了教学范畴中来。
一、文学名篇解读的重要性文学名篇是一种极具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艺作品,它们不仅代表了作者个体的艺术素养和文学观念,也代表了一个特定时期和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
解读文学名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艺作品的内在精神和深刻内涵,增强学生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同时,解读文学名篇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解读文学名篇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兴趣,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二、文学名篇欣赏的意义欣赏文学名篇可以帮助学生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和意义,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通过文学名篇欣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文化和生活,培养人文关怀、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操,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在教学方法上,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学解读能力。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
2.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者的文学观念。
3.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增加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量。
4.通过精筛、重构叙述艺术和文学创意的方式,展示文学作品的较深层次,拓宽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
5.发挥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在文学解读和欣赏方面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四、实例解析:《红楼梦》的解读与欣赏《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高职语文》课程标准》
《高职语文》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性质:《高职语文》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必修的职业通用能力课程。
它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基础课程。
2、作用:①高职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成为合格社会公民首要条件,是一个人贡献社会的基础。
通过高职语文的学习,逐步由文学知识、语言修养、美感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升华为个人人生的高雅志趣;通过高职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使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潜力巨大的企业员工。
②高职语文能够夯实从业实力,并为转换职业提供必要的条件。
高职语文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适应、自我发展能力,使高职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表达能力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满足社会岗位工作需要,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高职语文课程是终身教育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为根本任务的高职语文是一般专业学科的基础,起到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基的作用。
本课程的前期课程为:“高中语文”;后续课程为《应用文写作》。
(二)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通用能力为核心,体现职业性。
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任务相结合,理论指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拓展与职业能力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职业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1245”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
即:一个目标: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两个一体化:教学与实训一体化;实践与研究一体化。
四种实践:校内实训、实地调研、社会服务、技能竞赛。
五种教学组织:任务化的学习内容、项目化的实训指导、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过程化的学习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解读及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解读及应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并应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
一、教材结构解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导学案、课文和学案。
其中,导学案是对教材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概括;课文是教材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文言文、现代文、诗歌和散文等;学案是对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以上三个部分的结合使得教材的内容既系统又全面,既涵盖了基础知识又包含了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内容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主要分为语言文字部分和职业实践部分两个方面。
其中,语言文字部分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和修辞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进行职业实践所必需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职业实践部分则主要以实际职业情境为背景,选取相关的文本材料,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写作和思考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职业文化、职业规则和职业要求等。
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掌握所需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三、教材应用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真实的职业案例分析,探讨职业规则和行业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难度适当的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应用需要教师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将其转化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解读及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解读及应用1. 引言1.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重要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工具,通过教材的内容,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教材,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
语文教材还承载着国家的语文教育方针和政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和应用,探讨其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及作用。
通过分析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特点和特色,探讨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期为教师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和学生们更有效的学习途径。
本文还将围绕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展开讨论,探究教材编写者在设计教材时所考虑的因素和原则,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语文教材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解读,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教学重点,探讨教材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契合度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探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展望,旨在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特点和特色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教材编写者在设计教材内容时会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职业技能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注重与实际工作内容的结合。
教材内容会更加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工作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题研究论文: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赏析探索
81619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赏析探索引言高职语文作为一门较为基础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文学素质,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随着我国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当中。
语文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与表达能力,特别提高了学生对难以表述的复杂涵义进行解释的基本能力,以满足学习过程中的基本需求。
目前,计算机网络载体文学的流行,对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现代社会文化中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解构,这对语文教学造成的冲击,新的载体和快速的更替取代了深度化的纸质阅读,取代了传统的文学鉴赏阅读,这一现状向高职语文教学的文学鉴赏生存空间提出了挑战。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的意义与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语文教育模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高职语文更是关联其他学科的重中之重。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标准的出现,使语文教学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更提倡发掘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以及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语文教学的知识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文学素养是每一个学生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做好自身工作的基本要求与重要前提。
所以语文教学对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意义重大。
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与讨论,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获取更好的文学素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校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也越来越关注。
与此同时,利用语文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高职语文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分析和内涵领悟,并进行文学再创造的过程就是文学作品赏析。
高职语文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均为文学中的经典著作,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功底并开拓其视野,进而保证能够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学作品的赏析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引导学生放慢节奏地品读,通过感悟使其在看待人生事物过程中保持豁达的态度。
浅谈职中语文的文体教学与文学教学
浅谈职中语文的文体教学与文学教学
语文文体教学是指以文体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即通过阅读、写作、翻译、改错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语文文体的特点,掌握文体表达的规律,学会使用文体表达。
语文文学教学是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分析、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学习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探索文学作品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职中语文教学中,文体教学和文学教学都是重要的内容,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文体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文体表达的规律,提高表达能力;文学教学则是让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只有结合文体教学和文学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解读及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解读及应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教学教材,相对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材来说,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强调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工作的结合。
下面我将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进行解读,并提出一些应用的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在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材中的课文涵盖了各个职业领域的文本,如应用文、职业技能文档、职业规范等,学生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了解各种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材中的课文不仅包含了各种职业领域的文本,还包括了一些生活实用的文本,如购物、旅游、交流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与人沟通合作。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教材中的课文不仅涵盖了职业技术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一些人文关怀和社会热点的文本,如传统文化、社会现象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可以了解到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人文关怀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关注,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教材中的课文除了阅读学习外,还提出了一些课堂活动和实践性的任务,如小组讨论、实地考察、信息采集等。
学生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方法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和职业相关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结合购物场景,设计购物对话,让学生模拟购物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篇以具体职业为主题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分析,了解这个职业的特点、发展前景等。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本解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本解读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文本的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文本的选择与解读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探讨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中语文文本解读。
首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育强调文本选择的个性化和多样性。
传统上,高中语文的教学主要围绕经典文本展开,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然而,在新课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文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当代作家的作品,如余华、莫言等,这样不仅可以提供不同风格和形态的文本,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当代作家对社会、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其次,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本解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语文教育更加注重文本的解读和背诵,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在新课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理论思维。
在文本解读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文本的外部环境出发,探究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语境等因素对文本的影响,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并超越文本所传达的信息。
其次,学生可以关注文本的内部结构,探究作者在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手法,从而理解并分析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最后,学生可以从自身的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与文本进行比较和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意义。
此外,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文本解读还应该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过去,高中语文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科内部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融。
然而,在新课程中,鼓励学科整合的思维和方法,语文教育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跨界合作,例如历史、哲学、社会学等,以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维度,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
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赏析教学模式的实践
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赏析教学模式的实践
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赏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文学赏析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由于高职学生具有实际性强、专业性强等特点,传统的文学赏析教学模式在应用上存在一些困难。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赏析教学,我在实践中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我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相结合,选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我选取了与学生学习的专业相关的科技类文学作品《爱因斯坦传》进行赏析。
通过对这篇文学作品的赏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技方面的知识。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元素、情感表达、艺术形式等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受情感的表达,理解文学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和主题,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式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这样的赏析过程,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赏析活动,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我鼓励学生多读多写,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比赛,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创作潜力。
论高职语文教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于高职生的人文意义
论高职语文教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于高职生的人文意义中国要尽快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之后备军高职生的人格素质和专业素质同等重要,而现阶段这些学生的人格状况令人担忧,在高职院校推行人文教育优先的理念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实现人格重建,高职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学作品因其是中国五千年思想文化积淀的成果,故可在学生的人格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标签:高职生;语文;古代文学;人文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民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数量可观的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千千万万处于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近几十年来国家不断地加大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以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量多质优的后备军,此处的“质优”之质应当包括专业素质和人格素质两个方面,过硬的专业素质、完善的人格素质,职校生只有同时插上这两只翅膀才能更好更快地飞向职业生涯的成功和生命的和谐美好,国家也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现代化。
既然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状况与专业知识水平同等重要,那么现如今这些学生的人格状况如何呢?有学者用“四无主义”形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心态,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
究其原因,一则源于高职院校领导的短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为了在同类院校中具就业上的竞争优势以便争取更多生源这些短期目标,领导层中存在着“重专业轻文化、重职技轻人文”的心理。
领导层策略如此,也就难免有些教师会因此懈怠于学生的人格建设,致使现阶段高职生的人格状况不尽如人意。
二则源于国人对职业教育和“劳动”、“劳力者”的错误认知,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3条已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国人心中又有几人不把它当作无法进入普通教育领域后无可奈何的次选呢?这种视职业教育为低于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的思想使得职校生人格尊严受损,使得他们产生了“低人一等”的自我认知和“边缘人”心态。
试论高职语文《课文解读》模块教学的文体性
Discussion on Literary Style of Module Teaching on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xplanation
and Reading of Text
作者: 李晓芳
作者机构: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外国语学院,浙江东阳322100
出版物刊名: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10-11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高职语文 课文解读 文体性 教学
摘要:教师对高职语文《课文解读》模块,应从文体性角度作深入分析,实施文体性教学。
诗歌重在分析构思、意境及语言,从中见课文之诗意美;散文重在分析笔法、结构及内容,从
中见课文风格之美;小说重在分析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从中见课文艺术典型之形
象美。
若能如此,课文解读教学工作便会做得更好些,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
高职应用语文教程
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摘要:1.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概述2.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的目标与任务3.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的内容与特点4.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5.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的评价与反思正文:一、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概述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针对学生实际应用语文能力需求而编写的一套教材。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提高沟通、表达和思考能力。
二、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的目标与任务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其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任务包括:1.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汉语,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熟练运用各种应用文体进行写作。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
三、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的内容与特点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应用文写作和口语表达等方面。
其特点如下:1.内容实用性强:教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需要的。
2.体系完整:教程涵盖了语文应用能力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3.注重实际操作:教程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针对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和策略应注重以下几点:1.采用案例教学,将实际应用场景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加强实践教学,多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应用能力。
3.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意识。
五、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的评价与反思对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的评价和反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评价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和技能。
2.反思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3.关注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程内容,使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赏析教学模式的实践
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赏析教学模式的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议题,文学赏析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赏析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内容难度适配性不高、学生兴趣不浓等。
深入研究和实践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赏析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高职语文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赏析教学模式的实践,以期为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提升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比较,寻求出更加适合高职语文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文学赏析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赏析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以及评估该模式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语文水平方面的有效性。
通过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改进和优化措施,以期为高职语文教学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赏析的重要性和意义,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研究和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本研究目的在于全面探讨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赏析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和意义,为推动高职语文教学的创新和提升贡献力量。
2. 正文2.1 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中也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高职学生的入学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文学素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死记硬背和机械应试为主,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成效有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论高职语文《课文解读》模块教学的文体性陈选玲(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外国语学院,浙江东阳322100)摘要:教师于高职语文《课文解读》模块,应从文体性角度作深入分析,实施文体性教学。
即:诗歌重在分析构思、意境及语言,从中见课文之诗意美;散文重在分析笔法、结构及内容,从中见课文风格之美;小说重在分析环境描写、故事性节及人物性格,从中见课文艺术典型之形象美;议论文重在分析论证、特别主论点、论据、结论三者间关系,从中见课文逻辑论证之力量美。
若能如此,课文解读教学工作便会做得更好些,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文解读文体性教学Discussion on Literary Style of Module Teaching on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xplanation and Reading of TextChen Xuanling(Economic and Trade of Foreign Language Dept. 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ongyang 322100, Zhejiang) Abstract: Teacher should make the thorough analysis from the angle of literary style on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xplanation and Reading of Text, implement the teaching of literary style. Namely, the poetry should be in the analysis of idea, the ideal condition and the language, sees poetic sentiment of the text to be beautiful; the prose should be in the analysis of writing technique, the structure and the content, sees the text style to be beautiful; the novel should be in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description, the plot and the character disposition, sees image of the text art model to be beautiful; the argumentation should be in the analysis of proof, the special main argument, the argument, the conclusion among them, sees strength of the text logic proof to be beautiful. If can so, teaching work on explanation and reading of the text will be able to be done better and promoted to be a higher level.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xplanation and reading of text; literary style; teaching高职语文属于大学语文范畴,是大学语文的一个分支。
既是大学语文,高职语文的教学,就不可停留在对课文作“文章分析”的学科性层面,而应从文体性角度作深入分析,实施文体性教学,使学生对各体课文文体个性有更为切实的把握,并从中受到人文性的教育,进行实践性的训练,把高职语文教学提升到更高层面,为学生未来成就其事业,写好各体特别是学术论文等专业性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文体性,即课文的文体属性,文章性质的所在,文章的体裁,也即体制。
具体说来,文章体裁即许许多多文章所共同显示出来的种种整体性的状貌,文章于约定俗成或法定使成过程中所演化出来的为众人所公认的各种模样,即文章的样式。
对此,古人早有所论,且很有成就。
金人王若虚关于“大体须有,定体则无”之说,元代乔梦符关于“龙头、猪肚、豹尾”之法,就都是从文章“体性”及“作法”的角度上说的,且对后人很有启发。
我们所以能提出高职语文教学文体性的命题,并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其中,就既有前贤的一再“启发”,也有个人的反复“领悟”,是这些使于此就此所论成为可能。
收稿日期:2007-08-23作者简介:陈选玲(1954-),女,浙江丽水人,大专,中学高级,主要从事语文教材教法方面的研究。
1诗歌教学的文体性诗歌是一种运用极为凝炼和富有音乐美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抒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其特点可概括为:(1)高度的艺术概括。
与其它文学样式相较,诗歌对社会生活艺术概括的程度更高。
它要在极为短小的篇幅里概括尽可能多的生活内容及思想感情,达到以片言而明百意。
作者往往选取客观事物的“一点”乃至“几点”,作精心刻画,绘景抒情构境,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挖掘出最本质的意义来,达到情理独具地言志。
真可谓容量大、刻画精、挖掘深。
(2)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抒情。
想象是诗歌的翅膀,于诗歌中显得特别活跃,它对作者超越时空,与“无限”直接联系;捕捉具体形象,构成诗歌艺术形象;淋漓尽致抒情,创造诗歌意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联系地说,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诗歌的本质专在抒情;只是说,于抒情诗抒情较为直接,而于叙事诗则比较的间接。
(3)精炼和谐的语言。
诗歌语言要求作者作更多的艺术加工,既富有音乐美,又富于感染力,是最高级的文学语言。
据上所述,高职语文诗歌的教学,在注重学科性讲解的同时,还应注重文体性分析,使学科性与文体性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1.1 分析构思,把握诗歌脉络诗歌贵在构思。
精巧的构思构成诗歌充实而又美妙的意境,达到诗画合璧,给人以峰回路转,叠象横生的美感,带来美妙的艺术享受。
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构思就非常精巧。
词人在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中纵横驰骋自己的想象,把过去、眼前及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字展开描写,上阕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的起伏;下阕写梦中的悲喜与梦后的喟叹。
全词时合时分,层层推进,把情感抒发得委曲宛转,波澜起伏。
又如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此词妙就妙在它断断续续,似接非连的语言结构。
如上阕前三句写梦外,后二句写梦里,看似不接,实则紧紧相接;写梦后的“不耐五更寒”,既突出了梦后内心的悲凉,也为梦景的描写作了铺垫;既然梦醒之后如此痛苦,那还不如长梦不醒;身为南唐的亡国君,大宋的阶下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享受那片刻的欢乐。
这样的构思确实高明。
可见,于诗歌教学中,将构思分析透彻了,课文脉络也就为学生所把握了。
1.2 分析意境,领略作者情思意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超然笔墨之外的联想和感受,使精神得到愉悦和陶冶。
如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此词意境壮阔高远。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图卷。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
“接”及“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画面感、立体感皆备,境界、气氛全出。
又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二)》,诗人构建了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身无车马案牍之劳,心无沉浮得失之累,多有桑麻鸡犬之乐,偶有风雨霜雪之惧,活脱脱一幅世外桃源的胜景。
从中抒发了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喜悦情怀。
同时,也间接地揭露了当时官场的黑暗,暗示出诗人不愿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诗歌意境作为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其中有作者之情之志,很能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教师要作侧重分析,尽可能给学生以形象而生动的人文关怀,使他们透彻地领略作者情思,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1.3 分析语言,感染学生情怀诗歌语言是最高级的文学语言。
为此,作者常常采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这不仅使语言形式整体有致,具有美感,读来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歌的整体内容。
如郭沫若“五四”时期所写《炉中媒》“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等诗句。
这“炉中煤”和“年青的女郎”是形象的比喻,充分抒写了诗人怀念祖国的炽热而深切的感情。
而且,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亲切、温柔而又深情的呼唤起句,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教师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
整齐、精练、和谐、押韵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是高职语文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在语言修炼方面狠下功夫追求语言美,并从中收到感染学生情怀的教学目的。
2散文教学的文体性散文是一种以短小灵活形式,敏捷地反映丰富多彩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一般说来,散文篇幅短小,题材广泛。
它文短字少,一般两三千字,短者仅几百字,甚至百余字。
其题材可大可小,可整可零,可古可今,而又以现实生活中“小”“零”题材见长。
一个片断、一个场景、一朵思想的火花、一曲感情的波澜,等等,都是散文的好题材。
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
它种类繁多,“是个大家族”。
主要有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等三个大的类别。
它使用无韵脚、无格律、无特别限制的散体语言,叙述、描写、抒情及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比喻、拟人、对偶及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笔调活泼。
散文散而不乱,情文并茂。
“散”言其形。
乍看,它很散,仿佛作者在东拉西扯,古今中外,海阔天空,漫漫地道出繁多的内容。
“不乱”言其神,其实,它所有笔墨都是扣题、循线、向意的,为严谨结构所严密组织起来的,故曰“形散而神聚”。
特别是,它长于直接抒写作者真挚而浓郁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