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电感的测量与诊断
共模电感漏感测试方法
![共模电感漏感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5d2fd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a.png)
共模电感漏感测试方法一、引言共模电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它在滤波、抗干扰和隔离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需要对共模电感的参数进行测试和验证。
其中,漏感是共模电感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共模电感在工作中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共模电感漏感测试方法。
二、共模电感漏感的定义和意义共模电感的漏感是指在共模模式下,电感之间的漏磁耦合情况。
它是共模电感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电感的性能和工作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漏感越小,说明电感之间的耦合越强,共模抑制能力越好,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也就越强。
三、共模电感漏感测试方法1. 实验设备准备需要准备一台函数发生器、一台示波器和一台测试仪器。
函数发生器用于提供测试信号,示波器用于观测信号波形,测试仪器用于测量漏感数值。
2. 连接电路将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与共模电感的输入端相连,同时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连接到共模电感的两个输出端,形成一个测试电路。
3. 设置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函数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和幅值。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个较低的频率,如1kHz。
示波器的参数设置为AC 耦合模式,选择适当的时间基准和垂直灵敏度,以便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4. 测试共模电感漏感通过函数发生器提供的信号激励共模电感,同时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
根据波形的变化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漏感的大小。
另外,还可以使用测试仪器对共模电感进行具体的漏感数值测量。
四、测试结果分析与应用通过上述测试方法,可以得到共模电感的漏感数值。
根据漏感的大小,可以评估电感的性能和质量。
一般来说,漏感越小,说明电感的耦合能力越强,抗干扰能力越好。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共模电感,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和性能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中要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和准确性,避免外界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另外,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结合其他测试方法和仪器来对共模电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共模电感s参数测试方法
![共模电感s参数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ac8f7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d.png)
共模电感s参数测试方法共模电感是一种在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用于抑制共模干扰信号。
为了正确评估共模电感的性能,需要进行S参数测试。
本文将介绍共模电感的S参数测试方法。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S参数。
S参数是指散射参数,用于描述电路中的信号传输和反射情况。
在共模电感的测试中,S参数可以用来评估其对共模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在进行S参数测试之前,我们需要准备测试设备和测试样品。
常用的测试设备包括网络分析仪、信号源和功率计。
测试样品即待测的共模电感。
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共模电感的S参数测试:1. 连接测试设备:首先,将信号源和功率计连接到网络分析仪。
确保连接正确,并根据测试要求设置好测试设备的参数。
2. 连接共模电感:将待测的共模电感连接到网络分析仪的测试端口。
注意正确连接电感的引脚,并确保连接良好。
3. 设置测试频率范围:根据测试要求,设置网络分析仪的测试频率范围。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一定的频率范围进行测试,以评估共模电感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
4. 进行S参数测试:启动网络分析仪,开始进行S参数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网络分析仪会向待测的共模电感发送一系列的测试信号,并测量其在不同频率下的散射参数。
5. 分析测试结果:测试完成后,可以通过网络分析仪上的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查看共模电感的传输和反射系数,以及其他相关参数。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评估共模电感的性能和抑制共模干扰信号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S参数测试需要进行多次测试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同时,测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持测试环境的稳定,避免外界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共模电感的S参数测试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合理连接测试设备、设置测试参数,并进行多次测试和结果分析,可以准确评估共模电感的抑制能力,为电路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共模电感漏感测试方法
![共模电感漏感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c2233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5.png)
共模电感漏感测试方法共模电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它在滤波、隔离和抑制共模干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共模电感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对其漏感进行测试。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共模电感漏感测试方法。
一、测试原理共模电感的漏感是指在共模模式下,电感中的漏磁通量。
漏感测试的原理是将待测的共模电感与测试电路相连,通过测量电感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得到漏感的数值。
二、测试电路共模电感漏感测试电路如下图所示:(图中是一个简化的示意图,不包含具体元件的数值和连接方式)测试电路由信号发生器、电源、电阻和示波器组成。
信号发生器提供测试信号,电源为电路提供工作电压,电阻用于限制电流,示波器用于测量电感两端的电压。
三、测试步骤1.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共模电感的一个端点相连,将另一个端点接地。
2. 将电源的正极与共模电感的一个端点相连,将电源的负极接地。
3. 将一个合适的电阻与共模电感的一个端点相连,将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4.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感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5. 根据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共模电感的漏感。
四、测试注意事项1. 确保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稳定,并且频率范围适合被测电感。
2. 电源的电压应符合被测电感的额定工作电压,并且输出电流应能满足测试需求。
3. 选择合适的电阻值,使得电流在合适的范围内,既能够得到准确的漏感值,又能保证被测电感的安全。
4. 示波器的设置应合理,确保能够准确测量电感两端的电压。
5. 测试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和短路等危险。
五、测试结果分析得到漏感数值后,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比较。
如果漏感值超出了规定范围,说明电感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
六、测试仪器和设备进行共模电感漏感测试时,需要使用信号发生器、电源、电阻和示波器等仪器设备。
这些设备应具备稳定性、精度高和可靠性等特点,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共模电感漏感测试的原理、测试电路、测试步骤和注意事项。
共模电感的测量与诊断
![共模电感的测量与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50acfd049649b6648d7478a.png)
共模电感的测量与诊断电源滤波器的设计通常可从共模和差模两方面来考虑。
共模滤波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共模扼流圈,与差模扼流圈相比,共模扼流圈的一个显著优点在于它的电感值极高,而且体积又小,设计共模扼流圈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它的漏感,也就是差模电感。
通常,计算漏感的办法是假定它为共模电感的1%,实际上漏感为共模电感的0.5% ~4%之间。
在设计最优性能的扼流圈时,这个误差的影响可能是不容忽视的。
1. 漏感的重要性漏感是如何形成的呢?紧密绕制,且绕满一周的环形线圈,即使没有磁芯,其所有磁通都集中在线圈“芯”内。
但是,如果环形线圈没有绕满一周,或者绕制不紧密,那么磁通就会从芯中泄漏出来。
这种效应与线匝间的相对距离和螺旋管芯体的磁导率成正比。
共模扼流圈有两个绕组,这两个绕组被设计成使它们所流过的电流沿线圈芯传导时方向相反,从而使磁场为0。
如果为了安全起见,芯体上的线圈不是双线绕制,这样两个绕组之间就有相当大的间隙,自然就引起磁通“泄漏”,这即是说,磁场在所关心的各个点上并非真正为0。
共模扼流圈的漏感是差模电感。
事实上,与差模有关的磁通必须在某点上离开芯体,换句话说,磁通在芯体外部形成闭合回路,而不仅仅只局限在环形芯体内。
如果芯体具有差模电感,那么,差模电流就会使芯体内的磁通发生偏离零点,如果偏离太大,芯体便会发生磁饱和现象,使共模电感基本与无磁芯的电感一样。
结果,共模辐射的强度就如同电路中没有扼流圈一样。
差模电流在共模环形线圈中引起的磁通偏离可由下式得出:式中,是芯体中的磁通变化量,Ldm是测得的差模电感,是差模峰值电流,n为共模线圈的匝数。
由于可以通过控制B总,使之小于B饱和,从而防止芯体发生磁饱和现象,有以下法则:式中,是差模峰值电流,Bmax是磁通量的最大偏离,n是线圈的匝数,A是环形线圈的横截面积。
Ldm是线圈的差模电感。
共模扼流圈的差模电感可以按如下方法测得:将其一引腿两端短接,然后测量另外两腿间的电感,其示值即为共模扼流圈的差模电感。
共模电感
![共模电感](https://img.taocdn.com/s3/m/6b4d83d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f.png)
必要因素
共模电感缺失=防EMI性能低下?这样的说法显然是颇为片面的。
诚然,由于国家的EMI相关规范并不健全,部分厂商为了省料就钻了这个空子,在整体防EMI性能上都大肆省 料压缩成本(其中就包括共模电感的省略),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主板防EMI性能极其低下;但是对于那些整体 设计优秀,用料不缩水的主板,即使没有共模电感,其整体防EMI性能仍能达到相关要求,这样的产品仍然是合 格的。因此,单纯就是否有共模电感这一点来判断主板的优劣并不恰当.
设计因素
在一些主板上,我们能看到共模电感,但是在大多数主板上,我们都会发现省略了该元件,甚至有的连位置 也没有预留。这样的主板,合格吗?
不可否认,共模电感对主板高速接口的共模干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有效避免EMI通过线缆形成电磁辐射 影响其余外设的正常工作和我们的身体健康。但同时也需要指出,板卡的防EMI设计是一个相当庞大和系统化的 工程,采用共模电感的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高速接口处有共模电感设计的板卡,不见得整体防EMI设计 就优秀。所以,从共模滤波电路我们只能看到板卡设计的一个方面,这一点容易被大家忽略,犯下见木不见林的 错误。
理论知识
计算机内部的主板上混合了各种高频电路、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它们工作时会产生大量高频电磁波互相干 扰,这就是EMI。EMI还会通过主板布线或外接线缆向外发射,造成电磁辐射污染,影响其他的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PC板卡上的芯片在工作过程中既是一个电磁干扰对象,也是一个电磁干扰源。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这些电 磁干扰分成两类:串模干扰(差模干扰)与共模干扰(接地干扰)。以主板上的两条PCB走线(连接主板各元件的导线) 为例,所谓串模干扰,指的是两条走线之间的干扰;而共模干扰则是两条走线和PCB地线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干 扰。串模干扰电流作用于两条信号线间,其传导方向与波形和信号电流一致;共模干扰电流作用在信号线路和地 线之间,干扰电流在两条信号线上各流过二分之一且同向,并以地线为公共回路。
非常详细的共模电感及滤波器的设计!
![非常详细的共模电感及滤波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b7af2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72.png)
⾮常详细的共模电感及滤波器的设计!看点1 ⼏个简单的实例测验与分析!01 这是⼀个共模电感,如下测量,你觉得测得的电感量是多少?可能有⼀部分会答错。
下⾯来说明⼀下我们知道共模电感的绕法有两种,1 双线并绕,2 两组线圈分开绕。
我们知道共模电感的绕法有两种,1 双线并绕,2 两组线圈分开绕。
1 双线并绕2 两组线圈分开绕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0mH,下图所⽰。
⼀楼所⽰的测量和如下测量⼀致。
如仍有怀疑,可找个电感测量⼀下便知。
可以理解成两个电感并联,事实上就是两个电感并联,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是⼀样的。
两种绕法有何特点?1 双线并绕有较⼩的差模电感有较⾼的耦合电容有较⼩的漏感2 两组线圈分开绕有较⼩的耦合电容有较⾼的漏感因此要根据实际应⽤情况选择绕法。
02 再看看这样测量出来的电感量是多少?为什么?有的⼈可能会回答0mH,有的⼈可能会回答20mH,有的⼈可能会回答10mH。
不过很遗憾都不是,正确的答案L=40mH。
如下图,按右⼿法则已标上电流⽅向和磁通⽅向,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线圈的磁通的⽅向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磁通是增加的不是相互抵消。
根据磁环电感量计算公式式中:N = 圈数, Ac = 截⾯积,分母 Mpl = 磁路长度。
注意 N 有平⽅的,⼀组线圈的圈数是N,则两组线圈的圈数是 2N,将2N代⼊到公式中分⼦有4N²,也就是说电感量为 4 倍。
本例则为 40 mH。
03 再看看这样测量得到的电感量应该是多少?这样测得的是什么电感量?这个估计很多⼈都知道是0mH,没错,理想状态下就是 0mH。
实际共模电感总有漏感、或差模电感成份,因此按此连接测量得到的数值就是漏感或者叫差模电感。
共模电感中漏感和差模电感是⼀回事,可以称漏感也可称差模电感。
⼀般做得好点的漏感在1-2%左右。
但有时候会特意将差模电感和共模电感做在⼀起,这时候的差模电感量就按实际需要做了。
看点2 共模电感“Z”字形符号是代表什么?共模电感的这个符号应该很常见吧,但是符号中的的 “Z” ⼀样的符号该怎么读?估计很少有⼈知道。
共模电感测量方法原理
![共模电感测量方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8061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8.png)
共模电感测量方法原理共模电感是一种在特定频率下工作的电子元件,其作用是在电路中减少共模干扰。
本文将介绍共模电感的测量方法原理,包括定义与公式、磁芯材料、线圈设计、误差分析、测试设备、温度影响、可靠性验证和应用领域等方面。
1.定义与公式共模电感定义为在两个输出端子上具有相同电压极性的电感。
在测量共模电感时,我们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其值:L_cm=(mu*N^2*A)/I_cm其中,L_cm是共模电感的值,mu是磁导率,N是线圈的匝数,A 是线圈的面积,I_cm是流过线圈的电流。
2.磁芯材料共模电感的磁芯材料选择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磁芯材料包括铁氧体、坡莫合金和硅钢等。
铁氧体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较低的矫顽力,因此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特性。
坡莫合金具有较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较低的矫顽力,因此在较大的磁场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性能。
硅钢具有较低的损耗和较高的磁导率,因此在较高频率下具有较好的性能。
3.线圈设计共模电感的线圈设计对其性能也有着重要影响。
线圈的形状、圈数、距离等参数都会影响其性能。
一般来说,线圈的形状应该是紧密围绕磁芯的,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磁芯的利用率。
线圈的圈数和距离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以实现最佳的滤波效果。
4.误差分析在共模电感测量过程中,误差可能来自于多个方面。
其中包括测量设备的误差、线圈设计的误差、磁芯材料的误差等。
对于测量设备的误差,可以通过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来减小。
对于线圈设计的误差,可以通过优化线圈的设计来减小。
对于磁芯材料的误差,可以通过选择高质量的磁芯材料来减小。
5.测试设备在共模电感测量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测试设备来进行测量。
常用的测试设备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示波器可以用来观察信号的波形,信号发生器可以用来产生测试信号,接地电阻测试仪可以用来测试接地电阻。
这些设备的使用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温度影响温度对共模电感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aecq200认证共模电感外观检验要求
![aecq200认证共模电感外观检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fd64d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9.png)
aecq200认证共模电感外观检验要求
外观检验是AEC-Q200认证共模电感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
1. 外观缺陷检查:检查共模电感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氧化、脱落、变色等缺陷。
应确保表面光洁平整,没有明显的损坏或污染。
2. 尺寸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例如卡尺或显微镜,对共模电感的尺寸进行测量。
关注外观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参数。
3. 弯曲性检验:对共模电感进行弯曲性检验,以确定其强度和韧性。
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变形或裂纹,应保持结构完整性。
4. 焊接质量检查:检查共模电感的焊接质量,例如焊接点是否饱满、没有明显的虚焊或冷焊现象。
确保焊接点牢固可靠,不会因高温环境或振动而脱落。
5. 标识和标签检查:共模电感上的标识和标签应清晰可见,包括产品型号、批次号、生产日期、规格等信息。
确保标识完整、无模糊,方便识别和追溯。
外观检验是AEC-Q200认证共模电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具体检验标准可以参考AEC-Q200认证标准中的要求。
通过有效的外观检验,可以保证共模电感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价值。
共模电感感值测试方法
![共模电感感值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79928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7.png)
共模电感感值测试方法
共模电感是一种用于衡量电路中共模信号抑制能力的重要参数。
共模电感的测试方法通常涉及使用测试仪器和相应的电路连接来测
量其参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共模电感测试方法:
1. 差模输入法,这种方法通过将差模信号输入到电路中,然后
测量共模信号的输出来测试共模电感。
差模信号是指同时施加到两
个输入端的信号,而共模信号则是同时施加到两个输入端的信号。
通过比较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差异,可以计算出共模电感的数值。
2. 开路短路法,这种方法通过在共模电感的两个端口之间施加
开路和短路信号来测试其参数。
首先,将共模电感的两个端口短路
在一起,然后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差异。
接下来,将两个端口断开,再次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差异。
通过这些测量结果,可以计
算出共模电感的数值。
3. 串联法,这种方法涉及将共模电感与其他电感串联在一起,
然后测量整体电路的参数。
通过比较串联电路和单独电感的参数,
可以计算出共模电感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多用表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设计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测试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信号的频率、幅度和环境噪声等因素,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脚共模电感测量方法
![四脚共模电感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0a968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2.png)
四脚共模电感测量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四脚共模电感的测量方法。
这玩意儿啊,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小盒子,得用对方法才能打开它的秘密呢!你想想看,四脚共模电感就像是一个有个性的小精灵,要想知道它的本事有多大,那可得找对路数。
首先呢,咱得准备好一些工具,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有称手的兵器一样。
比如说,一个精准的万用表,那可是咱的得力助手。
然后呢,就开始测量啦!把万用表调到合适的挡位,就像是给它穿上了合适的战甲。
接下来,小心翼翼地把表笔接触到四脚共模电感的引脚,这时候可不能毛手毛脚的呀,得温柔点,就像对待宝贝一样。
嘿,你说这四脚共模电感的引脚,不就像是它的小脚丫嘛,通过测量这些小脚丫之间的数值,咱就能了解它的一些情况啦。
如果测量出来的数值怪怪的,那是不是就像一个人走路姿势不太对劲呢?咱就得好好琢磨琢磨,是不是哪里出问题啦。
有时候啊,测量的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就像走在路上会遇到小石子一样。
但咱可不能轻易放弃呀,得耐心点,多试几次,说不定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啦。
你看,这测量四脚共模电感不就跟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似的,充满了新奇和挑战。
每一次测量都像是一次小小的冒险,要是能准确地得出结果,那心里得多有成就感啊!咱还可以换不同的方法去测量,就跟走不同的路去一个地方似的,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呢。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咱还能学到好多知识呢,什么电感值啊、电阻值啊,这些可都是很有用的东西呢。
总之啊,测量四脚共模电感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情,得用心,得有耐心,还得有那么一点点技巧。
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电感,它在电子世界里可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呢!咱要是能把它测量得明明白白的,那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呀!所以,朋友们,加油吧,去探索四脚共模电感的秘密吧!。
共模电感感值测试方法
![共模电感感值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443a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1.png)
共模电感感值测试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共模电感是一种电子元件,常常用于消除电路中的共模干扰。
在设计和测试电路时,我们往往需要准确地测量共模电感的感值,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关于共模电感感值测试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共模电感简介共模电感是一种特殊的电感,其主要功能是抑制共模噪声及干扰。
在电路设计中,常常会采用共模电感作为部分滤波器或者其他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
共模电感通常由绕线圈和铁芯材料组成,其构造和参数与普通电感有所不同。
二、共模电感感值测试方法1. 通用测试方法传统上,共模电感的感值一般通过使用LCR测量仪来测量。
LCR测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电路中电感、电容和电阻等参数的仪器。
在测量共模电感时,通常需要调整仪器的测量范围和频率,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将被测共模电感连接到LCR测量仪的测试夹具中。
通过设置合适的测量范围和频率,可以得到共模电感的感值。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过程中要避免外界干扰,并确保测量稳定和准确。
2. 自制测试装置除了使用传统的LCR测量仪外,还可以采用自制的测试装置来测量共模电感的感值。
自制测试装置一般由信号源、示波器和计算器等组成,通过搭建电路和设置参数来实现对共模电感的测量。
在自制测试装置中,需要首先通过信号源来激励被测共模电感,并通过示波器来观察电路中的信号波形。
通过观察波形的变化,可以得到共模电感的感值。
通过计算器来计算和记录测量结果。
自制测试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制测试装置的精度和稳定性可能不如专业的LCR测量仪,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处理。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共模电感感值测试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1.保持测量环境稳定,避免外界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和频率,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3.检查测量仪器和测试装置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共模电感电桥测试方法
![共模电感电桥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d7bd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e.png)
共模电感电桥测试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电桥测试仪器,这通常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流源和一个测量仪器。
接下来,我们将被测电感连接到电桥
电路中。
然后,我们需要调节电桥的平衡,这可以通过调节电桥中
的电阻或电容来实现。
一旦电桥平衡,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桥中的
电流或电压来确定被测电感的数值。
在进行共模电感测试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防止外部干扰,因
为共模电感通常会受到外部干扰的影响。
因此,在测试过程中需要
采取一些屏蔽和隔离措施,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试频率和电压范围,因为共模
电感的特性可能会随着频率和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测试时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参数。
总的来说,共模电感电桥测试方法需要使用电桥测试仪器,注
意防止外部干扰,选择合适的测试参数,并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调节,以确保得到准确的共模电感数值。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理解共
模电感电桥测试方法。
热插拔电路 共模电感 电感量
![热插拔电路 共模电感 电感量](https://img.taocdn.com/s3/m/f7ebbf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5.png)
热插拔电路共模电感电感量
热插拔电路是指在电路运行过程中,可以插入或拔出电子元器件而不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
这种电路通常用于需要动态更换元器件的场合,比如USB接口、热插拔硬盘等。
热插拔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插拔时的电压、电流变化以及防止插拔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等问题。
共模电感是指在电路中,两个电感同时受到相同的磁场影响而产生的电感。
共模电感通常用于滤波器和抑制共模干扰。
在设计共模电感时需要考虑电感的匹配性、磁场耦合以及电感线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因素。
电感量是指电感的大小,通常用亨利(H)作为单位。
电感量取决于线圈的匝数、线圈的形状和材料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合适大小的电感量,以达到所需的电感效果。
综上所述,热插拔电路、共模电感和电感量都是电路设计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不同的电路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电路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以及性能要求,来合理选择和设计热插拔电路、共模电感和电感量。
共模电感测试方法
![共模电感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b5b9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0.png)
共模电感测试方法共模电感是指在一对差模信号中,信号相同的那部分电感。
共模电感测试方法主要是为了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大的共模电感、共模电源噪声以及共模信号的影响。
常见的共模电感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1.零差模测试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在电路中的幅度差异来判断共模电感的存在。
首先,将待测电路连接到差模信号发生器和共模信号发生器,调节差模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并保持共模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不变。
然后,通过测量差模信号在待测电路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幅度差异,计算出共模电感的值。
2.零差分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共模信号在待测电路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幅度差异来判断共模电感的存在。
首先,将待测电路连接到共模信号发生器,并保持共模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不变。
然后,通过测量共模信号在待测电路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幅度差异,计算出共模电感的值。
3.干扰抑制法:该方法是通过在待测电路中加入一个共模电感抑制电路来降低共模电感的影响。
首先,将待测电路连接到差模信号发生器和共模信号发生器,并通过一个共模电感抑制电路将共模电感的影响降低。
然后,通过测量待测电路输出端的幅度差异,计算出共模电感的值。
4.哈特利测试法:该方法是通过在待测电路中加入一个哈特利电流源,然后测量哈特利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来判断共模电感的存在。
首先,将待测电路连接到差模信号发生器和共模信号发生器,并通过一个哈特利电流源向待测电路注入共模电流。
然后,通过测量哈特利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计算出共模电感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共模电感测试时,要保证测试环境的电磁兼容性,避免外界电磁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和测量方法,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共模电感测量方法
![共模电感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0bf56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e.png)
共模电感测量方法共模电感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其电感值对于电路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共模电感的性能满足要求,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测量。
本文将介绍共模电感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确定测量环境、放置共模电感、初步测试、数据分析、验证测量结果和调整设计参数等方面。
一、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在测量共模电感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测量仪器。
通常选用LCR电感/电容测试仪进行测量,该仪器能够测量电感、电容和电阻等参数。
确保所选的测量仪器具有足够的精度和量程,以满足共模电感的测量需求。
二、确定测量环境测量共模电感的周围环境需要无磁场干扰,以减小误差。
将测量设备放置在一个远离磁场干扰的环境中,如将仪器放在一个金属屏蔽盒内,以减少外界磁场对测量的影响。
三、放置共模电感将待测量的共模电感放置在测量仪器的测试台上,确保放置稳定。
然后连接电源,为共模电感提供所需的激励信号。
四、初步测试使用测量仪器对共模电感进行初步测试,记录下仪器显示的测试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电感值、品质因数和阻抗等参数。
初步测试的目的是了解共模电感的初步性能指标。
五、数据分析根据初步测试所记录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可以使用测量仪器自带的分析软件或自行编写程序进行数据处理。
计算出共模电感的实际电感值和其他相关参数,例如磁导率和直流电阻等。
将这些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评估共模电感的性能。
六、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求平均值。
这种方法可以减小由于随机误差或仪器误差所导致的测量误差。
如果多次测量的结果一致,则可以认为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七、调整设计参数根据实际的测量结果,可以对共模电感的设计或优化参数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测试结果显示电感值偏低,可能需要增加线圈匝数或改变线圈的绕制方式;如果品质因数较低,可能需要优化磁芯材料或减小磁芯的孔径尺寸。
通过对设计参数的调整,可以提高共模电感的性能和一致性,使其更好地满足电路的需求。
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测量
![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23d6af3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6.png)
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测量共模电感是指在差模信号下,两个绕组之间所产生的电感。
差模电感可以用来衡量电路中的共模干扰水平,因此对于差模感的量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测方法。
在实际电路中,常常会有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同时存在。
共模信号是指同时作用于电路两个输入端的信号,而差模信号则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差值。
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测就是要确定在差模信号下,共模电感的大小。
为了量测共模电感的差模感,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差动电压法。
差动电压法通过将信号源的信号分别连接到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然后测量电路输出端的差动电压来确定共模电感的大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信号源的信号分别连接到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并保持差模信号不变。
2. 测量电路输出端的差动电压。
差动电压是指电路输出端的两个信号之间的差值。
3. 根据测得的差动电压和已知的差模信号大小,可以计算出共模电感的大小。
差动电压法的原理是,当差模信号存在时,共模电感会对电路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输出端的差动电压不为零。
通过测量差动电压的大小,可以间接得到共模电感的大小。
除了差动电压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用来量测共模电感的差模感。
例如,可以使用差模电流法来测量差模感。
差模电流法是通过测量电路输入端的差模电流来确定共模电感的大小。
另外,还可以使用差模电阻法和差模电容法来进行差模感的量测。
共模电感的差模感量测是电路设计和故障排查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适的量测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共模电感的大小,从而评估电路的共模干扰水平。
这对于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保证信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差模感量测方法。
逆变焊机共模电感测量
![逆变焊机共模电感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560b0ad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6.png)
逆变焊机共模电感测量
1、直流电阻测量法: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天线线圈、振荡线圈、中周,输入输出变压器线圈的直流阻值,可以判断这些电感类元件的好坏。
测天线线圈、振荡线圈时,量程应置于R×10Ω档;测中周及输出输入变压器时,量程应放在R×10Ω或R×100Ω档;
测得的阻值与维修资料及自己日常积累的经验数据相对照,如果很接近则表示被测元件是正常。
如果阻值比经验数据小许多,表明线圈有局部短路;如果表针指示阻值为零,则说明线圈短路;
2、通电检查法:对电源变压器可以通电检查看次级电压是否下降,如次级电压降低则怀疑次级(或初级)有局部短路。
当通电后出现变压器迅速发烫或有烧焦味、冒烟等现象,则可判断变压器肯定有局部短路了,这个时候是不适合测量的。
3、仪器检查法:可以使用高频Q表来测量电感量及其Q值,也可用电感短路仪来判断低频线圈的局部短路现象。
用兆欧表则可以测量电源变压器初、次级之间的绝缘电阻。
共模电感 额定电流 测试方法
![共模电感 额定电流 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3392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6.png)
共模电感额定电流测试方法共模电感是一种特殊的电感器件,用于滤除或抑制电路中的共模干扰信号。
它主要用于电源线滤波、通信线路滤波、信号线滤波等电路中,起到抑制共模干扰的作用。
额定电流是指共模电感器件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值,也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
为了确保共模电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能够满足电路的工作需求,需要进行额定电流测试。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
准备好测试设备和材料。
需要一台电流源、一台电压源、一台万用表、一根导线和一个额定电流值表。
确保测试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
接下来,按照电路的设计要求,将共模电感器件正确连接到电路中。
确保连接的稳固可靠,不会产生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然后,将电流源和电压源分别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根据设计要求设置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值,并保持稳定。
同时,设置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值,保持稳定。
接下来,使用万用表测量共模电感器件两端的电压值。
将万用表的测试头分别连接到共模电感器件的两端,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然后,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共模电感器件的额定电流值。
根据欧姆定律,额定电流等于测量到的电压值除以共模电感的电阻值。
将计算得到的额定电流值与选型表中的额定电流值进行比较。
如果计算得到的值小于或等于选型表中的额定电流值,说明共模电感器件能够满足电路的工作需求。
如果计算得到的值大于选型表中的额定电流值,说明共模电感器件无法满足电路的工作需求,需要重新选择合适的型号。
在进行额定电流测试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测试环境应保持稳定和静止,避免外界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 测试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电流过大造成设备或人员的损坏。
3. 测试结果应记录并保存,以备将来参考。
总结一下,共模电感的额定电流测试是确保器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步骤。
通过正确连接测试设备,测量电压值并计算额定电流,可以判断共模电感器件是否能够满足电路的工作需求。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稳定性,并及时记录测试结果。
共模电感器的直流电阻
![共模电感器的直流电阻](https://img.taocdn.com/s3/m/16d18d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1.png)
共模电感器的直流电阻
共模电感器的直流电阻是指在其工作过程中,信号绕组和反馈绕组之间的直流电阻值。
直流电阻的阻值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共模电感的性能。
一般来说,如果直流电阻值过大,会导致共模电感的信号传输效率降低;如果电阻值过小,则会导致共模电感的信号干扰增加。
共模电感的直流电阻测量方法一般有使用万用表测量和其他专业测量方法。
使用万用表测量时,将万用表的两个表笔分别连接到共模电感的两个端子上,然后调整万用表到合适的电阻档位,即可直接读取电阻值。
在实际应用中,共模电感的直流电阻值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共模电感。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模电感的测量与诊断作者: 照明工程师社区来源:照明工程师社区时间:2003-06-25关键词:电源滤波器的设计通常可从共模和差模两方面来考虑。
共模滤波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共模扼流圈,与差模扼流圈相比,共模扼流圈的一个显著优点在于它的电感值极高,而且体积又小,设计共模扼流圈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它的漏感,也就是差模电感。
通常,计算漏感的办法是假定它为共模电感的1%,实际上漏感为共模电感的 0.5% ~ 4%之间。
在设计最优性能的扼流圈时,这个误差的影响可能是不容忽视的。
漏感的重要性漏感是如何形成的呢?紧密绕制,且绕满一周的环形线圈,即使没有磁芯,其所有磁通都集中在线圈“芯”内。
但是,如果环形线圈没有绕满一周,或者绕制不紧密,那么磁通就会从芯中泄漏出来。
这种效应与线匝间的相对距离和螺旋管芯体的磁导率成正比。
共模扼流圈有两个绕组,这两个绕组被设计成使它们所流过的电流沿线圈芯传导时方向相反,从而使磁场为0。
如果为了安全起见,芯体上的线圈不是双线绕制,这样两个绕组之间就有相当大的间隙,自然就引起磁通“泄漏”,这即是说,磁场在所关心的各个点上并非真正为0。
共模扼流圈的漏感是差模电感。
事实上,与差模有关的磁通必须在某点上离开芯体,换句话说,磁通在芯体外部形成闭合回路,而不仅仅只局限在环形芯体内。
如果芯体具有差模电感,那么,差模电流就会使芯体内的磁通发生偏离零点,如果偏离太大,芯体便会发生磁饱和现象,使共模电感基本与无磁芯的电感一样。
结果,共模辐射的强度就如同电路中没有扼流圈一样。
差模电流在共模环形线圈中引起的磁通偏离可由下式得出:式中,是芯体中的磁通变化量,Ldm是测得的差模电感,是差模峰值电流,n为共模线圈的匝数。
由于可以通过控制B总,使之小于B饱和,从而防止芯体发生磁饱和现象,有以下法则:式中,是差模峰值电流,Bmax是磁通量的最大偏离,n是线圈的匝数,A是环形线圈的横截面积。
Ldm是线圈的差模电感。
共模扼流圈的差模电感可以按如下方法测得:将其一引腿两端短接,然后测量另外两腿间的电感,其示值即为共模扼流圈的差模电感。
共模扼流圈综述滤波器设计时,假定共模与差模这两部分是彼此独立的。
然而,这两部分并非真正独立,因为共模扼流圈可以提供相当大的差模电感。
这部分差模电感可由分立的差模电感来模拟。
为了利用差模电感,在滤波器的设计过程中,共模与差模不应同时进行,而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做。
首先,应该测量共模噪声并将其滤除掉。
采用差模抑制网络(Differential Mode Rejection Network),可以将差模成分消除,因此就可以直接测量共模噪声了。
如果设计的共模滤波器要同时使差模噪声不超过允许范围,那么就应测量共模与差模的混合噪声。
因为已知共模成分在噪声容限以下,因此超标的仅是差模成分,可用共模滤波器的差模漏感来衰减。
对于低功率电源系统,共模扼流圈的差模电感足以解决差模辐射问题,因为差模辐射的源阻抗较小,因此只有极少量的电感是有效的。
尽管少量的差模电感非常有用,但太大的差模电感可以使扼流圈发生磁饱和。
可根据公式(2)作简单计算来避免磁饱和现象的发生。
用LISN原理测量共模扼流圈饱和特性的方法测量共模线圈磁芯(整体或部分)的饱和特性通常是很困难的。
通过简单的试验可以看出共模滤波器的衰减在多大程度上受由60Hz编置电流引起的电感减小量的影响。
进行此项测试需要一台示波器和一个差模抑制网络(DMRN)。
首先,用示波器来监测线电压。
按如下方法从示波器的A通道输入信号,将示波器的时间基准置为2ms/div,然后将触发信号加在A通道上,在交流电压达到峰值时会有线电流产生,此时滤波器效能的降级是意料中的事情。
差模抑制网络(DMRN)的输入端连接到LISN,输出端用50的阻抗进行匹配且与示波器的B通道相连。
当共模扼流圈工作在线性区时,在输入电流波动期间,B通道监测到的发射增加值不超过6—10dB。
图1为此测试在示波器上显示的结果,上面的曲线为共模发射;下面的曲线为线电压。
在线电压峰值期间,桥式整流器正向导通且传送充电电流。
图1 示波器上显示的由于60Hz充电电流引起的共模扼流圈的降级如果共模扼流圈达到饱和,那么在输入浪涌增加时,发射将会增加。
如果共模扼流圈达到强饱和,发射强度与不加滤波器时的情况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很容易达到40dB以上。
这些实验数据可用其他方法来解释。
发射最小值(线电流为0的时候)是滤波器无偏置电流时表现出来的效果。
峰值发射与最小发射的比率,即降级因子,用来衡量线电流偏移量对滤波器实际效果的影响。
降级因子较大表明共模扼流圈磁芯完全没有得到恰当的使用,较好的滤波器的“固有降级因子”差不多在2—4之间。
它是由两种现象产生的:第一,60Hz充电电流引起的电感减小(如上所述);第二,桥式整流器的正向及反向导通。
共模发射的等效电路由一个阻抗约为200pF的电压源、二极管阻抗和LISN的共模阻抗组成,如图2所示。
当桥式整流器正向偏置时,在源阻抗、25和LISN共模阻抗之间会产生分压现象。
当桥整流器反向偏置时,在源阻抗、整流桥反偏电容、LISN之间产生分压现象。
当二极管整流桥反向偏置电容较小时,对共模滤除有一定效果。
当整流桥正向偏置时则对共模滤除没有影响。
图2 共模辐射等效电路由于产生了分压,固有降级因子的预期值为2左右。
实际值的变化相当大,主要取决于源阻抗和二极管整流桥反向偏置电容的实际大小。
在Flugan发明的一个电路中,正是应用这个原理来减小镇流器的传导发射的。
用电流原理测量共模扼流圈饱和特性的方法如果测试人员相当谨慎,那么就可以采取类似MIL-STD-461中的测试装置来检测共模扼流圈的饱和特性。
这个原理的应用如下:测试时采用两只电流探头,低频探头监测线电流,高频探头仅测量共模发射电流。
线电流监视器作为触发源。
不过,使用电流探头的一个隐患是差模电流衰减是管芯内绕组导线对称性的函数。
如果精心合理安排绕线布局的话,30dB左右的差模电流衰减是能够得到的。
即使达到这个衰减值,测得的差模分量也可能超过预期的共模分量值。
可用如下两项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将一只6kHz转折频率的高阶高通滤波器与示波器串联(注意应用50的终端阻抗进行匹配)。
第二,在每只10μF的电容与电源总线之间接入一根导线。
为了测量共模辐射,电流探头应夹在这些载有极小线电流的导线近旁。
共模扼流圈内存在的差模与共模磁通为了快速且浅显地介绍共模扼流圈的作用,可考虑采用以下论述:“共模扼流圈管芯两侧的磁场相互抵消,因此不存在磁通使管芯饱和。
”尽管这种论述对共模扼流圈作用的直觉叙述具体化了,但实质上并非如此。
参考以下围绕麦克斯韦方程所进行的讨论:* 假设电流密度J产生磁场H,那么就可得出结论:附近的另一个电流不会抵消或阻止磁场或者是由此而产生的电场。
* 同样一个相邻的电流可以导致磁场路径的改变。
* 在环形共模电感的特殊场合中,每条引线中的差模电流密度可假定是相等的,且方向相反。
所以由此而产生的磁场必定在环形磁芯周边上的总和为0,而在其外部则不为0!磁芯的作用就好象它在线圈绕组的间隙处裂为两半时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一样。
每个绕组在环形线圈一半的区域内产生磁场,意指穿过空气的磁场必定会形成自封闭回路,图3是环形磁芯和差模电流磁路的示意图。
图3 共模环形磁芯中差模磁路示意图漏感综述共模扼流圈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是由于μcm比μdm大好几个数量级的缘故,因为共模电流通常很小,可以通过使L/D保持在较低值来获得更小的μdm。
为了得到共模电感,同时又要使差模电感最小,最好是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磁芯绕制成多匝线圈。
采用较大的螺旋管磁芯,也并非一定要这样的磁芯,可在共模扼流圈内并入有效的差模电感。
因为差模磁通是远离磁芯(环形结构)的,因此可能会产生极强的辐射。
尤其是滤波器安装在PCB板上的情况下,这种辐射可以耦合到电源线,使传导发射增强。
当磁性材料被带到场内时(例如,环形磁芯放置在铁壳里),差模磁导率就可能会显著地增加,从而由于差模电流而导致磁芯的饱和。
无辐射共模扼流圈结构为了实现有效的滤波器设计,磁通离开磁芯引起的辐射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其办法有是将差模磁通限制在磁性结构物体中(壶形铁芯),或者是为差模磁通(E形铁芯)提供一条高磁导率的路径。
壶形铁芯结构如果共模扼流圈采用壶形铁芯结构,那么就需两个绕轴。
图4示意出了壶形铁芯窗格里的两组线圈及其产生的磁通路径。
同时也表明了同一结构条件下的差模磁通路径。
图4 共模壶形铁芯电感中的磁路注意第一组,所有的磁通均在铁芯内部。
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从铁芯外表面到其中心垂直隔板间的空气隙长度决定了纯磁阻的大小。
使用磁导率大于10的垫圈后,就可以通过改变垫圈(其值等于空气隙长度)内外半径的大小来控制纯磁阻。
壶形铁芯的差模电感、共模扼流圈可按如下公式计算:具体尺寸如图5所示。
图5 壶形铁芯计算差模电感时的具体尺寸减小差模路径上的磁阻将使差模电感增加。
使用这种共模扼流圈的最显著的优点就在于壶形铁芯具有固有的“自屏蔽”特性。
E形铁芯结构另外还有一种共模扼流圈,它比环形磁芯线圈更易绕制,但比壶形铁芯线圈的辐射更厉害,E形铁芯线圈如图6所示。
图中表明,共模磁通将外部引线上的两组线圈都联系在一起了。
为了获得较高的磁导率,在外部引线上应没有空气隙。
另一方面,差模磁通将外部引线和中心引线联系起来。
差模路径中的磁导率可以通过使中心引线彼此隔开来取得,中心引线是产生辐射的主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