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读书笔记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及心得(范文16篇)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及心得(范文16篇)教育名著读书笔记及心得篇1在我探索世界,寻找自我成长之路的过程中,教育名著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阅读这些名著,如同与一位智慧的老人促膝交谈,让我收获了无尽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此刻,我愿意与大家分享我的阅读心得。
首先,我选择阅读《教育漫谈》这本书,它为我揭示了教育的真谛。
我深受“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所吸引。
教育并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人性的理解,对个性的尊重。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复习的重要性,让我认识到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反复实践。
此外,这句话也让我明白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阅读《爱弥儿》时,我被书中的教育方法深深吸引。
卢梭倡导自然教育,即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发展。
这种教育方法让我认识到教育的艺术在于恰到好处地引导孩子,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发展。
在阅读《教育的目的》时,我对于教育的目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具有优异学术成绩的学生,更是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善良品质和勇于创新的人。
这种教育理念让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让我更加关注教育的本质。
通过阅读这些教育名著,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真谛在于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倡导自然教育,以及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善良品质的人。
这些理念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在教育实践中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
同时,这些名著也启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让我不断探索教育的可能性。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努力贯彻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教育。
我将尝试引入自然教育方法,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发展。
同时,我将注重教育的目的,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善良品质的学生。
《教育学》读书笔记的范文
《教育学》读书笔记的范文引言《教育学》是一本经典的教育学著作,对于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教育学》作为读书笔记的范文,通过对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旨在提供对教育学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第一部分: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本质是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身心、智力和品格。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独立自主,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合格公民。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类行为,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来影响和塑造个体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观。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学生提供道德、智慧、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其对真、善、美的追求。
第二部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教学策略。
在《教育学》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包括:1.个体差异原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2.教育适应原理:教育应根据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求进行调整和改变,以适应社会变革和个体成长的需要。
3.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这些原则和方法都是在实际教育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可以指导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决策和行动。
第三部分: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教育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社会的变革也会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个体水平上,还体现在社会层面上。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教育也可以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随着科技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传统教育模式正在面临挑战和改革的需求。
教育者需要关注社会发展的变化,积极调整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教育学读书笔记大全
教育学读书笔记大全篇一:《教育学》读书笔记《教育学》读书笔记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1806年发表的。
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
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
绪论里,赫尔巴特着重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作用。
还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目的与作用等问题。
第一编的标题是教育的一般目的 ,共分两章,第一章为儿童的管理 ,第二章为真正的教育,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问题。
第二编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 ,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 多方面性的概念 , 兴趣的概念 , 多方面兴趣的对象 , 教学 , 教学的过程 , 教学的效果。
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根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方案和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的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
这一部份是《教育学》一书的核心,也是比拟有价值的部份。
管理,教学和训育,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体系的骨干。
一、《教育学》中的主要教育思想赫尔巴特认为, 教育的最高目的 , 教育的唯一的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赫尔巴特还把儿童未来的目的分为两局部,即希望到达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所谓希望到达的目的是一个人有时可以根据自由选择而给自己提出的目的,或者说与职业选择有关的目的。
为到达这一目的,教育就必须开展人的多样的,各方面的感受性,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趣。
所谓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这是一个人在任何活动中都必须到达的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各种观念来丰富儿童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一)性恶论与管理论赫尔巴特禀承了历史上沿袭的,曾为中世纪神学所竭力鼓吹的性恶论 ,认为在儿童天性中处处都会表现出不服从的烈性。
教育类读书笔记【优秀15篇】
教育类读书笔记【优秀15篇】教育类读书笔记1工作之余喜欢翻看《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这本书。
虽然有些案例已看过多遍,但每当再次拿起依然爱不释手,因为读它能给我许多教育的灵感和启示。
1,对待孩子要多一些耐心其中的一篇案例记叙了一个可爱的8岁小男孩,不爱写作业不爱静心读书,一到下课就爱跟在老师后面:“胡老师,昨天我被狗咬了”;“胡老师,李强上课踢我”。
“胡老师,我不想和赵小路坐一位了”。
看着他说个不停,他的老师总会不耐烦地对他说:“知道了,知道了。
老师很忙,今天就这样吧。
”而他并不生气,很宽容,慢慢地扭头走了。
一天,当他的老师布置完作业准备去开会,他又站了起来,没等他开口,他的老师先说话了:“又有什么事?快点,我忙。
”“我没有本子,还有……”“好了,自己想办法吧!”说完老师就去开会了。
等开完会来到办公室,这位老师便看到自己位上放着一个色彩鲜艳的小蛋糕,旁边还放着一张小纸条:“胡老师,你很忙,也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看我的纸条。
今天是我的生日,原先我想当面告诉你,让你和我分享快乐。
可你太忙了,那就请你品尝小蛋糕,好吗?”这位老师很惭愧,拨通了孩子家的电话号码,给他送去祝福,并告诉他其实老师并没有那么忙。
读后,我和那位教师一样的惭愧:曾经我也觉得自己很忙。
感觉与学生交流是浪费我宝贵的时间,有了这些时间我能改多少本作业、有了这些时间我能备多少节课。
殊不知,在自己打着“我很忙”的旗号拒绝倾听学生的心声时,丧失的是为人师的耐心、爱心、丢失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和亲密。
2,关心爱护问题学生盘圭禅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禅宗良师。
他的一名弟子却染上偷窃的恶习,当其他弟子请求盘圭禅师赶走这名偷窃的弟子时,盘圭禅师却把众弟子召来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只要你们愿意,到什么地方去学都可以。
但是这位兄弟甚至连是非都还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来教他?”这番饱含深情的话语温暖了偷窃者的心灵,也涤净了他的心灵。
教育读书笔记(10篇)读书笔记
教育读书笔记(10篇)读书笔记《教育读书笔记》教育读书笔记(一):《》读书笔记《》是一本值得父母和孩子一齐细细品味的名着。
我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读的书,看了这些故事深深感到其中的爱!书中有关于孩子、家长、老师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给我和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让我们和孩子一齐共同研究和成长。
它以日记的形式,透过看似平凡的人和事。
作为一名家长,当我看到父亲教育儿子的细节,我常常想,生活中的我好象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宽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励,多了些批评自己期望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下成长又期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孩子原本是可爱的,在其成长的路上真的需要爱的精神,,教会孩子研究,让她拥有爱心,让她懂得做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爱的真情故事啊,可见,爱,是无处不在的,家长读后感。
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和爷爷奶奶的爱。
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
爱就如空气一般,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离开了爱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
爱能够使人绝处逢生,爱能够使浪子回头,爱又能够激发人无穷的力量。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完美的人间!如同这首《明天会更好》的歌一样,只要有爱人间会变得更加完美更加温暖。
教育读书笔记(二):《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比较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
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
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导人、负责人。
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
透过研究,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
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
张文质师长教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精选5篇)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精选5篇)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精选5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11、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在机能意义中表现越强,其句法特性在简化和谓语化方面也显示得更加鲜明。
内部语言的机智能力表现得越强烈,它的句法结构的特点就越鲜明。
2、链式复合的原则。
机动地、暂时地将一些单个的环节连成统一的锁链,并通过这一锁链的一些个别环节转移意义。
3、复合思维。
构成复合思维发展中的第二阶段是将物品和物品的具体印象结合成特别的组合,这些组合在结构上非常像通常所称谓的成套收集品。
4、皮亚杰理论。
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质与他的心里本性必然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因而这种自我中心性质始终是合乎规律地、不可避免地、稳定地表现出来,不受儿童经验的制约。
5、思维和言语。
思维和言语的关系可以简略地用两个相交的圆来表示,两个相交的圆表明言语和思维的过程的一定部分是重合的。
6、思想。
思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既反映事物本身的情况,同时也包括一个人的情感与意志。
就是说,思想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一个人的主观意志。
作为表现思想的形式的语言,也就具有这样两种属性,就是说,语言具有二重性。
一是显真性。
是指它能够说明、显示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即显示真理。
二是示意性。
是说能表示出一个人的主观意图或看法。
语言的二重性体现在具体语言中,即表现了语言的两种价值,就是显真值和示意值,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比较复杂的情况。
7、语言。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
无论什么样的思想,不借助于语言,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一般来说,语言分为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图画语言、声象语言、实物语言(如雕塑)、行为语言、身体语言等。
其中,行为语言就是人们的行动,从表达思想来说,一个人的行动也是一种语言。
教育过程读后感
教育过程读后感《教育过程》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关于教育哲学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对于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在阅读《教育过程》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杜威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一观点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分数和成绩。
其次,杜威在书中提出了“经验主义”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的经验活动来学习知识,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
这一理念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启发,我意识到教育应该是一种亲身经历和实践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知识。
此外,杜威还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和民主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一观点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总之,《教育过程》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思想的好书,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对于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将牢记杜威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600字读书笔记(优秀10篇)
教育600字读书笔记(优秀10篇)教育600字读书笔记篇1《教育原理》读书笔记《教育原理》是一本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书籍,旨在为教育者、政策制定者和教育研究者提供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的深入理解。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对教育学的全面概述,还提供了对教育实践的深入思考。
这本书的主题是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类型、教育的过程、教育的环境、教育的评估和教育的未来。
每个主题都提供了深入的探讨,并引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和案例,以支持其观点。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对教育过程的理解。
它强调了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包括教师、学生和环境的影响。
它还强调了教育评估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关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估的指导。
此外,我对书中关于教育环境的观点感到非常有启发。
它强调了环境对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观点,因为它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教学,还包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然而,我也发现这本书的一些部分过于理论化,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些难以理解。
此外,它可能没有涵盖一些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趋势,例如在线教育和游戏化学习等。
总的来说,《教育原理》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为教育者提供了深入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的工具。
它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教育600字读书笔记篇2标题: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在阅读《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其独特的洞察力和前瞻性。
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教育的新理念,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方法和评估标准。
首先,我被书中的“学生中心”教育理念所吸引。
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理念颠覆了我过去对于教育的认知,让我意识到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而非以教师或者教材为中心。
其次,书中的“多元化评估”理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提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进行评估,而非单一的标准化考试。
教育读书笔记大全
教育读书笔记大全教育读书笔记大全篇1教育原理读书笔记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教育原理》的书,这本书由一个由多位学者共同编著的教育研究团队撰写。
这本书旨在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教育的本质和原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内容丰富,观点独到。
作者们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阐述了教育的基本原理,使我对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本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个人能力和价值观的形成。
作者们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考试成绩。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教育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作者们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
这使我反思,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是否充分认识到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我也注意到了这本书的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虽然书中的观点非常新颖、独特,但有些内容可能过于理论化,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
其次,书中对于教育实践的讨论相对较少,对于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些原理的指导也略显不足。
总的来说,《教育原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理解教育的重要视角。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教育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认识到教育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实践。
我建议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将这本书列为必读之物。
教育读书笔记大全篇2教育过程:一次深刻的探索之旅背景概述:《教育过程》这本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杜威所撰写。
这本书是教育理论的一次重要突破,对现代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入分析:杜威批判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他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这三个观点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应该根据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来展开,而不是被束缚在固定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中。
他强调了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之外。
教育的细节读书笔记
教育的细节读书笔记在阅读《教育的细节》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深入教育核心的探索之旅。
书中那些看似细微的教育点滴,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书中开篇就提到了“一厘米之变”的概念。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细微之处慢慢积累而成。
就像在课堂上,老师多给学生一句鼓励的话语,多一个耐心的眼神,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厘米”,或许就能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积极向上的种子,慢慢发芽、成长。
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老师不是急于批评,而是用温和的语气引导他思考正确的方向,这小小的改变可能就会让学生不再害怕犯错,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书中还强调了教育中的“习惯养成”。
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和巩固。
比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强调书写规范,还可以定期组织书写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家长也要在家中关注孩子的书写情况,形成家校合力。
从每天认真写好一个字开始,到逐渐养成认真书写一段话、一篇文章的习惯,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作者对于“教育中的等待”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希望教育能立竿见影,但教育往往需要时间和耐心的等待。
就像一颗种子,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中慢慢生长,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时候,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可能需要时间去消化,老师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
每个学生的成长速度不同,有的可能在短期内就能取得明显的进步,而有的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而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耐心等待他们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书中提到的“细节处的尊重”也让我感触颇深。
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想法,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一。
老师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和标准去要求学生,而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
比如,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到活动的策划中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0篇)
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0篇)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篇1通过本次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使我在思想上,教育理论及业务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许多的收获。
我深切地认识到为了胜任新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不断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本人也充分地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素质过硬,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老师。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多为学校做一些工作,为此我积极了中继教的一切培训和活动,圆满地完成了2019年度的中继教学习任务,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形成了自己新的教师素质,现将一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师德修养方面:本学年,本人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学习班活动,认真摘抄学习笔记,及时关注中国感动人物的事迹,诚恳地向优秀老师学习,一年来本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学方法得到了改进。
二、在学科学科培训方面:本年度,我积极地参加各种学科掊训。
按时参加教职工大会,聆听校长们对教学的安排,意见及对老师的建议,并且认真地作好笔记。
在教师远培活动中和专家们的网上交流,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的教育技术知识,特别是利用构建主义的思想来建设网络化的学生过程学习评价平台,通过自己的摸索可以进行安装使用,但具体的实施过程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我认识到,要搞好学科教学,必须与其他老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绝不能固步自封,否则不能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性主义教育界的需要。
三、在教育技术培训方面:本年度,学校组织教育技术培训,我认真地参加公开课活动,去观摩别人运用教育技术的情况,与时俱进,发现不足,予以弥补。
作为政治老师,我意识到必须掌握新的多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教师中继教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
我学习了“phtoshop”等软件,并与计算机老师学习,制作音频和视频,学会了制作简单的课件。
四、在专业学习方面:本人作为一名新高中教师,在教学时明显感到知识不够用。
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学习培训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接触到更多的理念,才能对教学作更多的思考,获得新的启示。
《教育走向生本》内容提要
--读书笔记-----《教育走向生本》内容提要在教育中我们必须怀有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上篇一、两种教育体系(学习时间:2016年9月14日)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夸美纽斯让儿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儿童的内部自然来进行教育或教学。
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变得简单。
——克莱恩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丰花硕果“为教师的设计”就是“为学生的设计”吗?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
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
学生是一个个生命实体。
教师的意志就是学生的意志吗?除了主观意志,学生还有自身的自然规律所反映的自然意志。
自然意志连主体自己都不能察知,它就更不屈从于外部压力了,只要你的做法违背了人的自然,人的自然就要加以报复,并且表现为一种隐性而长期的过程。
厌学,污染等。
孔子的“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强而弗抑”抛秧的启示——尊重人的内部自然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他们合理的主观意志和自然意志,也就是儿童的天性。
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则是尊重被教育者的设计。
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奥修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
无所谓者有所为——忘我的境界,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
我们的任务是,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建立促使人回归人的自然的教育。
教师的认识规律就是学生的认识规律吗?好看的课不一定是好课,而不好看的课不一定是差课。
成人的演绎为主律与儿童的归纳为主律:儿童认识的基本走向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是归纳的。
截流式教学与源流式教学截流式教学培养的人是较难以从实际出发进行思考的,有可能是书之奴隶。
教育学读书笔记4篇
教育学读书笔记4篇本文是关于教育学读书笔记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育学》是1930年佛学书局出版的图书。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
教育学读书笔记内容如下。
教育学读书笔记:“开山祖”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18发表的。
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
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1) 赫尔巴特试图将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将现实社会的要求与未来社会的召唤统一起来,从而培养既能立足现实,又能面向未来的人才。
(2) 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人们只能理智地把这种服从同儿童本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并只能把这种服从作为一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真正的教育的结果来期待得到","一个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权,而这种权力既不是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又不是被学生承认的,那么他将完全自毁于此。
"(3)《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学论。
第一,赫尔巴特从其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其教学论的理论依据,试图将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
这是赫尔巴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贡献。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四段教学法"的提出。
"四段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划分得很清楚,且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注意到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特别考虑到不同的教学阶段所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摘抄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摘抄一、导言读书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和学习的过程。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获取智慧。
然而,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往往会记住很多片段和句子,却很难将它们有效地应用到生活中去。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读书笔记摘抄,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长,我们应该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全面发展。
五、建立积极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还取决于教育的生态环境。
建立积极的教育生态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校园中,我们应该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去学习和成长。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家校合作,让教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和推动的事业。
六、教育要与时俱进教育是一个不断变革和进步的领域,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与时俱进。
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提升自我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工作中,阅读教育类书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理论,还可以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阅读《教育漫话》一书的心得体会。
二、读书笔记《教育漫话》是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三卷,主要阐述了教育的目的、方法和原则。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1. 教育的目的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公民。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品德、智慧、身体和劳动能力。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指出:“教育应该培养一个具有良好品德、健康身体、丰富知识和劳动能力的人。
”2. 教育的方法洛克认为,教育方法应以自然、自由、合理为原则。
具体方法包括:(1)观察法:观察是教育的基础,通过观察,教育者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
(2)诱导法: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进行学习。
(3)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惩罚法:在教育过程中,适度运用惩罚,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3. 教育的原则洛克提出以下教育原则:(1)尊重学生的个性: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2)注重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者应将品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3)培养良好习惯:良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注重身心健康: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心得体会1. 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教育漫话》,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根本途径,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牢记教育的使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教育的方法与原则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对当今的教育工作仍有很大的启示。
我们要注重观察、诱导、实践和惩罚等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品德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和心得(精选8篇)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和心得(精选8篇)教育专著读书笔记和心得篇1《教师的挑战》他用精妙的笔触把我们带到一个又一个课堂上,让我们在“教学事件”中去观察、去体会、去发现、去回味。
看到了一个教育学者对教师、对学生深沉而理智的关切。
他就是佐藤学教授,一位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位亲临一万多间教室的扎扎实实的实践者。
在书中作者聚焦课堂教学实践,以现场速描的方式真实再现了教师们多样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们多彩的学习生活。
谈谈令我感受颇深的三点:一、关注课堂中的“小事”作为东京大学的一位教授,佐藤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虽然是个教育学者,但他似乎并不把高深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重心,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关心发生在教室里的“小事”。
跑学校、进课堂成了他最大的爱好。
这样的大学教授似乎让人不可理解,但他对此有自己的主张。
在《教师的挑战》的后记中,他说: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漠视教室中的“小事”,但教育改革不正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吗?“小事”不正是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吗?害怕数学连书都不翻的芳树,今天在敏子和秀树的合作学习中虽然偶有失误,但毕竟开始做练习题了。
总是闭着嘴,躲开他人视线的良子,今天穿着绣着小花的裤子来上学了。
这里的每一件小事都支持和促进着每一个孩子学习,对教师来说这比“大规模”改革重要得多。
他所追求的是每个孩子的点滴成长。
这些在别人看来似乎不值一提,在他看来却弥足珍贵。
佐藤学在书中介绍的教师是在任何学校都可以遇到的寻常教师。
每一位普通教师的小小挑战与教室中的孩子们才是开拓未来的教育改革者。
二、尊重与信赖佐藤学提倡的是一种宁静、润泽的课堂氛围,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不恐惧、不紧张的心态是他们安心学习的前提。
滨野老师的课堂正是这样。
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来朗读,他们在喜欢的段落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读完课文他们互相讨论着,自自然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是快要下课了,他们仍然意犹未尽,想要继续讨论。
佐藤学认为,滨野老师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于他对每一位儿童的尊重。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事业,关乎着人类的未来和社会的进步。
在阅读了众多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后,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思考和感悟。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天赋和学习方式。
作为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去衡量和教育所有的学生。
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潜能。
比如,对于擅长逻辑思维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学习数学、物理等学科;对于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在艺术、文学方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和乐趣,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育漫话》让我认识到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原则。
儿童就像幼苗,需要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生长,而不是被过度束缚和修剪。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负担。
要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玩耍、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好奇心。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习惯,让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生活习惯,这将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让我深受触动。
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而应与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中的点滴都蕴含着教育的契机,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比如,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学习科学知识;通过与他人交往,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到了教育的终身化。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
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终身学习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离开学校后依然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断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变化。
另外,教育教学中评价方式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教育读书笔记高三上册
教育读书笔记高三上册高三上册教育读书笔记一、序言《高三上册教育读书笔记》是我在高三上学期期间认真阅读教育类书籍并做的读书笔记。
通过读书的过程,我深感教育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的定义、目标、方法、困境和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有意识地对人进行某种知识、技能和品德的培养,使其具备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素养。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社会和个体共同肩负的任务。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思想、个性、能力和品德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育、审美和情感等多个方面。
除了培养人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育还应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塑造健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
教育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研究法等多种形式。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学科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同时,教育方法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育的困境教育目前面临着很多困境。
首先,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导致教育质量的差异。
其次,应试教育的盛行导致学生只注重应试技巧而忽视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次,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缺乏素养和礼貌。
此外,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是当前教育的一大问题。
六、教育的发展为了解决教育困境,教育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教育应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高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应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外,应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最后,教育机构应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七、总结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和做读书笔记,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方法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但教育也面临着很多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过程》读书笔记
通过学习,我有如下心得
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为容易。
学习为将来服务有两种方式:特殊迁移(即通过它对某些工作的特定适应性)和非特殊迁移(即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培养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的态度。
断言和证明法:先由老师讲述,然后由学生加以证明,这样来找出通则。
发现法不必只限于在数学和物理学这样高度形式化的学科中使用。
教授学科基本结构的论点: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涉及人类记忆;领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通向“训练迁移”。
科学通论:在所有各门自然科学中都有某种反复出现的观念。
如果在一门学科中把这些观念概括地学好了,就会使得在别的科学中以不同的形式再来学习它们时,容易得多。
应该估量什么样的态度或启发的方法最具普遍性和最有用
支持教授一般原理和一般态度,并注重它们之间的联系。
如生物学学得好的学生,知道把这个问题提得越来越细,并把越来越多的事物同它联系起来。
评价的结构化:如果考试强调的都是琐碎的方面,这样就会鼓励无连贯性的教授和机械式的学习。
考试题的设计应该着重于理解该学科的一般原理,即使考试琐碎的知识,也能按照要求学生理解具体事实之间的联系的那种方式去做。
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有效地交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儿童的智力发展: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
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某门学科,其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
以上论断成立的前提是:任何观念都能够用学龄儿童的思想方式正确地和有效地阐述出来,而且这些初次阐述过的观念,由于这种早期学习,在日后学起来会比较容易,也比较有效和精确。
儿童的智力发展分为: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三个阶段。
儿童的智力发展不是象时钟装置那样,一连串事件相继出现;它对环境,特别对学校环境的影响,也发出反应。
因此,教授科学概念,即使是小学水平,也不必奴性地跟随着儿童认知发展的自然过程。
向儿童提供挑战性的但是合适的机会使发展步步向前,也可以引导智力发展。
学习包括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方面。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常常有一连串的情节,每个情节涉及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
外来奖励和内在奖励之间的平衡问题。
一个人越是具有学科结构的观念,就越能毫不疲乏地完成内容充实和时间较长的学习情节。
应该编制螺旋式课程。
任何科目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获得的主要启示:
1.学习的目的要促进学习者的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2.在教学中使用发现法可以让学生发现观念间的以前未曾认识的关系和相似性的规律而产生的对本身能力的自信感。
在设计课程内容或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它。
3.除了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的结构化,我们也要设计支持结构化知识检测的测试题。
4.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但不能固守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要在此基础上灵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