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和思考车辋中学刘波语文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品味着语文课本散发着清新而悠长的馨香!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1. 课堂教学评价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

当表扬鼓励在课堂中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的时候,不当的现象又随之诞生了:语言苍白。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要有情,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从而备受鼓舞。

但在课堂中有些老师评价语言单一,苍白,经常是你答的“太对了”、“真棒”“好”“了不起”。

滥用表扬。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教师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

过多的表扬会导致学生随意应付。

评价形式单一。

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

但是在课堂中多数老师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2. 小组合作讨论新课程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小组学习是体现团队精神的良好渠道,它能使学生学会参与、倾听、尊重、团结他人,但是在小组讨论运用中往往不当:讨论内容不合理。

讨论的内容没有什么含金量,没有思维的价值。

学生一听即会,但是为了老师的要求,在不值得讨论的地方开始了讨论,造成时间的浪费。

讨论时间不合理。

要么是讨论时间过少,只是蜻蜓点水,要么是讨论时间过多,造成时间过剩,讨论成了学生的休闲时间。

讨论分工不明确。

小组成员之内没有具体的分工,讨论没有组织,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

或是,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一言堂,落后者永远是听众。

老师成了旁观者。

讨论中,需要老师科学点拨,帮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

否则,其讨论必定是无序和低效的。

3 课堂活动体验新课程要求用“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活动,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使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新课改作为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谨的标准。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教学目标的设定。

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再只注重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比如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参与文学作品的改编和创作,让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新课改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鼓励学生表达的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

新课改要求我们加强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再只注重传统文学作品的传授,更要关注当代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当代文学作品,或者引入一些当代热点和问题,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加了解当代文化,更加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改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输者,更要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素质教育的实践者。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注重个人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教研讨论等方式,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困惑与对策论文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困惑与对策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对策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多困难,也产生了许多困惑,做了较多探索。

一、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1.“穿新鞋,走老路”——无奈。

面对新课程,拿到新教材,怎么教呢?除了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分析写作),归纳小结,布置作业,还有什么呢?我也曾试过用别的方法,主要是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结果呢?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成了无所事事,学生讨论成了聊天,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成了“摆设”。

这样一来,教师若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得花双倍的时间,全学期的工作任务又怎么能完成?还有,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么教?这些内容,有些是属于校外活动的,怎样去开展?又在什么时间去开展呢?而且,如果没有老师的参与,又有多少学生能真正地、认真地去做呢?最后,说去说来,可能还是只有照本宣科。

2.“带着镣铐跳舞”——尴尬。

按照新课程标准,我们的教学目标要实现“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那么,现在还需不需要考试呢?答案是肯定的——要考。

因为,从目前看来,还没有哪一种选拔方式能比考试更客观、更公正。

课程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并不是对应试教育的否定,因此,不管教育怎样改革,考试始终是少不了的。

既然要考,那么是“考什么教什么”,还是“教什么考什么”?课程虽然改革了,新课程虽然实施了,但是,通过教学和考试,我还是感到困惑。

还有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问题。

如今,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特别是老师要求的作品,就是有学生喜欢阅读的,那不是武打,就是言情。

这该怎么办?除非是你要考的。

但我们又哪里知道出题者要考什么呢?如果为了应考而去阅读,那么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呢?再有,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
新课改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改革措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对新课改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和思考。

新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这是非常好的,但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可能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对于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缺乏积极性。

我们要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改强调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能过于追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效果不理想。

我们要注意在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时,合理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亲手实践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改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求教师更多地担当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可能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新课改的要求感到无所适从。

我们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使教师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导者。

新课改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我们要认真反思和思考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语文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和教师、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因为语文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困惑和问题也经常出现。

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对语文教学的改进和提升有所帮助。

一、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困惑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许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往往存在困惑。

古诗词的语言表达和意境常常难以理解,使得学生对其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更是需要艰苦的功夫,很多学生缺乏对古诗词的积极学习态度,出现了应付式学习的现象。

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心灵的共鸣,但许多初中生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的限制,往往难以真正领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针对古诗词学习的困惑,教师和家长可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和情感出发,帮助他们建立对古诗词的情感共鸣和情感投入,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利用多媒体和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展示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生平,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从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好感。

三是注重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朗诵和演讲,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从而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二、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困惑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古代文学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包括了诸多名著和名篇。

许多学生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常常出现困惑和不理解的情况。

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情节与现代生活有较大的距离,许多学生难以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古代文学作品常常涉及到历史和文化的背景,学生由于对古代历史和文化了解不足,也就很难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学生由于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限制,往往无法深入体会古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感和深度,使得文学作品的阅读成为一种痛苦和负担。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语文课改中遇到的困惑(1)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语文课改中遇到的困惑(1)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语文课改中遇到的困惑初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的探索中。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新课改,让教学更精彩。

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误区与困惑,其中困惑之一就是: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

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

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

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

语文教师应增强课标意识。

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语文课标,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

教学中,一定要有强烈的课标意识,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本教材搞教学的局面。

困惑之二就是:字词积累、病句修改之类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当如何进行?我在教学中发现,我所任课的七年级班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远未达到新课标中规定的“(5~6年级)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学段目标要求:有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认不全也读不准《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声母和韵母,亦不能熟练地使用字、词典等工具书,写起作文来更是病句连天,让人哭笑不得.显然,他们的语文基本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中又以词汇的积累严重不足表现的尤为突出。

而且,由于这种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更多问题的连锁产生,如学生的朗读能力很差,一段很短的现代文在给了相当长的时间预习后仍然读得结结巴巴,动笔写字就是“别字大全”,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也曾希望从一些市、区两级的公开课中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但令我失望的是从这些公开课中似乎也未看到诸如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困惑之三就是: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有待提高。

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实践中的初中语文教学困惑与解决方案

实践中的初中语文教学困惑与解决方案

实践中的初中语文教学困惑与解决方案实践中的初中语文教学困惑与解决方案随着2023年高中课改的全面推进,初中语文教学也受到了很多关注和挑战。

尤其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就这些教学困惑探讨一些解决方案,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学生语文素养缺陷随着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学生接触的文字材料越来越少,甚至基础的古文阅读都难以上手。

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缺陷,无法达到正常的语文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给学生更多的语文阅读机会,启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课本外阅读,例如安排每周阅读一篇相关的文章,然后课上与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另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词和陌生词汇,在这里教师需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并讲解其意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理解错误。

二、教材与知识点难度把握随着课程的改革,许多课程教材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有些知识点的难度仍然过高或过低。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古文,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高,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课前讲解,丰富相关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了解度。

另外,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教材的内容和难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来调整教材和知识点的难度。

例如,对于一些比较薄弱的知识点,可以适当增加练习量,加强学生的巩固能力。

三、课堂氛围和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十分重要。

在这里,除了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还需要积极采取一些教学方法,例如合作学习、游戏学习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更容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让学生仿写、模仿名篇,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四、学生个性差异和差异化教学学生个性差异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差异化教学的方式。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任鹏昌一、困惑1、为了实施新课标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建议,我们力图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时间,课堂上活动多多,形式多多,很多老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力求通过创设热闹、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来实现新课程的改革,一段时间以后,问题来了:“繁华”落尽,学生的课堂收获却少之又少,纷繁的活动形式吸引了他们更多的注意力。

2、为了“重视语文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联系实际,谈谈感悟”等环节,力图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之余,通过谈自己,谈人生,谈社会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谁知,问题又来了:政治老师向我们提出了“抗议”,认为我们力图占据他们的阵地,抢了他们的“饭碗”,而我们自己也感到语文课堂变味了,意境没了,语文味淡了,课上得没劲了。

3、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我们在课堂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相关信息,我们让学生信马由缰,畅所欲言,对他们能想别人所不能想,说别人所不能说大加赞赏。

对每一篇课文,我们让他们把握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内容,他们的理由就成了我们课堂的“标准答案”,都能得到教师的赞扬和认可。

甚至有时,教师还会被学生的与课堂风马牛不相及的观点牵着走,盲目讨论,结果背离了教学目标和思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而字词标点、重点句段的具体分析,文学创作手法及规律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渐渐隐退了。

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同样出来了:学生的作文中别字、病句比比皆是,一学期下来,他们分不清什么叫表达方式,什么叫写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的结构与顺序有什么区别。

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收效甚微。

4、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扣住课本每单元之后的综合性学习,上起了语文活动课,一节课吹拉弹唱、小品相声、辩论竞赛,热闹红火,学生喜欢,老师得意,可听课的人心中起了疑惑:这莫不是班会课?语文活动课等同于班会?就这样,新的问题同样产生了:综合性学习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难道新课改的诞生竟意味着语文学科知识的没落?二、再认通过对课改初期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我们的思路渐渐明晰起来:语文课改首先需要的是革新教学观念。

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对策-2019年精选文档

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对策-2019年精选文档

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对策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探索的逐渐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伴随着新理念的成长,在实施和交流过程中,新的困惑逐渐浮现,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困惑之一:教师知识与教材有矛盾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的开放性,教材的难度看起来是降低了,但对教师的要求却高了,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教法上既要注意过程和方法,还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能力的要求使多数教师难以适应,力不从心。

教师的转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和磨和,教师中还存在着差异性。

我认为教材编排者高估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困惑之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无实质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我听过许多“新课改的公开课”、“新课改展示课”、“研究课”,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不管这些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

本来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偏偏要合作,只把其当成了课堂教学的插花去点缀,以显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表面气氛的热烈。

在课堂上我们却常常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规则,乱哄哄一团,“小组讨论”成了课堂上的“放羊”,讨论没有实质性,而流于形式。

往往是学生还来不及形成完整的答案,就被教师止住而又安排下一项内容。

其实是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权利,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这种实际的学习效果,有违合作学习的初衷。

困惑之三:教师不敢放开手脚实施新课程考试评价与课改的要求不统一,是当前严重制约课改深入的主要“瓶颈”。

许多教师依然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惟一的标准。

因为教育部关于“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的精神目前在本地区无法得到真正落实,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既不能应试教育,又不得不应试教育,要为学生减负,但往往又“后果自负”,所以在新课改中,这些教师根本不敢放开手脚去实施新课程,仍然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为主流,即使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论所描绘的美好境界十分向往,也不敢置学生的考分于不顾,更不敢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只好应付行事。

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在慢慢地摸索,期间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现就自己在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中所面临的困惑及思考,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困惑一: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我可以把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状况概括为“三多三少”。

阅读快餐文学的学生多,阅读经典文学的学生少;让孩子做试题的家长多,让孩子看课外书的家长少;社会上不规范的小报刊亭小书屋及网吧多,学校有像样的阅览室及图书馆的少。

也许这就是影响学生正常、有序、有效的课外阅读的因素。

记得一次语文测试,有一道课外阅读方面的仿写题,以四大名著之一为开头仿写,大部分学生仿写得较生硬,有的根本仿写不出来。

仿写尚且如此,更谈不上阅读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了。

困惑二:新教材对文体的淡化,对语法的忽视,会不会对学生的写作和文言文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困惑三:怎样才能引导大班额师生的互动?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这给师生们指明了方向,但目前初中段的大班额问题却给教学实施出了难题。

大班额班级学生人数多,程度不一,师生交流很难顾及全体。

不管教师如何鼓励学生“善思质疑,挑战教师”,如何组织生生互动,大班额班级中总会有少数学生很难动起来,他们或重理轻文,或性格内向,或口头表达能力弱,在课堂学习中老是甘做旁听者。

比如分组讨论,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成绩差的学生“袖手旁观”。

困惑四: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怎样才能走出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误区。

很多教师为了顺应合作探究学习的潮流,在课堂上往往是随意组成学习小组,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进行讨论。

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好像离不开讨论,一堂课没讲多少,没读几句,小组合作学习就达三、四次,一个问题一讨论像炸了锅,看似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实则是虚假繁荣。

合作学习还没有进入状态,没有探究到问题的深处难处,就因时间所限只好草率收兵;这就使讨论成了形式,根本没有让学生思维得到训练。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作者:王玉霞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02期一、存在的困惑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面对当前的新课改及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产生困惑。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面对新课改,课堂互动该怎么办?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确实让学生耳目一新、热情高涨。

但是,在课堂上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只是少部分个性张扬、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有部分学生始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

而且,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

2.面对农村学生,阅读空间该如何拓展?阅读能力提高带来的影响就是学生的阅读空间将更广阔。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所需求的阅读信息是成正比的。

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农村初中非常有限的阅读条件和相对闭塞的信息渠道已严重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遇到资源不足的情况,伤了不少脑筋。

但最后带给我们的,依旧是一次次遗憾。

3.面对弱势群体,我们该怎么做?新课标在学习方法上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但由于同班学生存在智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在课堂交流活动中,那些性格内向、生性胆怯、基础差的学生表现得很不主动,学习动机明显不强。

久而久之,成为课堂活动中的旁观者。

这样就出现比传统教育更为严重的两极分化,弱势群体增多。

而对这些弱势群体,我们该怎么做?4.面对新课改,作文教学怎么教?一提起作文,老师们就感到头痛,目前,学生害怕作文,一布置写作文就愁眉苦脸,于是编造作文、抄袭作文现象较为普遍,加之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基本功较差,写出的作文内容干瘪,语句平淡,没有一点真情实感。

老师们也尝试许多方法,如:积累好词好句好段、范文引路、讲解写作技巧、开展活动等。

采用这些方法,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对少数特困生收效甚微。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呢?老师们还在进一步探究。

二、思考以上困惑,是我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真切感受,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所遇到的新课程要求与现实情况的距离。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初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不断反思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结合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一些反思和思考。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语文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创作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校和教师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会损害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中,我们需要反思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更多地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实际的语文学习和创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不再追求满分和应试,而是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校和教师仍然以考试分数为唯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

这种情况造成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恶和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在新课改中,我们需要反思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修养。

教师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和家庭也需要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机会。

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强调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校和教师仍然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依然以灌输知识为主。

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交流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甚至会产生沟通障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1. 引言1.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可能面临一些困惑,如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合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程内容难以理解、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性教学等问题。

这些困惑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为了解决这些困惑,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改进。

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合理是导致课堂困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教师可能过于注重传统的讲授方式,缺乏互动和引导,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游戏化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一些学生可能缺乏学习动力,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如通过设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奖励机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课程内容难以理解和评价方式单一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简化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项目展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缺乏实践性教学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教师可以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如实践活动、实地考察、实验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2. 正文2.1 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合理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合理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于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

他们可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

一些教师可能缺乏灵活性,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有些教师过于严厉或过于宽容,无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氛围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教师教学方法不合理的问题,建议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着各种困惑和难题。

这些困惑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困惑,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生学习动机是促使他们进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而语文学习本身需要学生付出较大的心理和体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会有所下降,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这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对策:1. 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教师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收获。

2.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设置学习激励机制。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二、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不足文学鉴赏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积累和鉴赏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出现困难和挫折。

1. 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接触,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文学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 丰富多样的鉴赏活动。

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学鉴赏活动,如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书面表达能力不足语文学习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础能力不足,导致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有所欠缺。

1. 细化语言表达教学。

教师可以从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进行细化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困惑、思考与对策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困惑、思考与对策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困惑、思考与对策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实施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通过课堂实践、与同事对话探讨、与学生座谈交流,感受颇多。

我将发现或搜集的我校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困惑,并我的思考呈现出来,供同行在应对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时做一些参考。

※困惑与问题一:用新理念上课的进度太慢了,该如何处理教材?思考: 当下大家都熟悉一句时髦的话,语文课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如果把教材丢到一边,或者把教材当个摆设,那用什么教呢?教材只是例子,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通过例子让学生学有所得,注重一课一得或一节课突出一点足矣。

一节课一课书只有突出一点,真正让学生学到手,累积起来就是很大的收获。

面面俱到,什么都学,结果什么都学不会,学不好。

◎对策:1、七年级上册美文多,但大多篇幅较长,要上好此类课文应让学生把握好以下几点:一、应多读(初读:整体感知;品读:揣摩文句与文意)二、要重探究体验,用好文后“研讨”题;三、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与形式特点自然拓展延伸。

2、大胆取舍,敢于放手,突出方法。

我在上《盲孩子和影子》时就这样处理:在重朗读基础上,突出“主题多角度探究”,着眼一点,让学生说,再总结可从哪些角度探究;但有一条要记住:该夯实的基础要夯实,该积累的必须积累。

3、要突破传统教法。

如《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重点就让学生改编短剧,让学生表演,通过活动让评价人物,领悟寓意,再续尾想象。

再如教学《山中访友》时就要注意这几点:一、初读整体感知。

二、品读发现美表达美并教一点品评的方法。

三、对比找特色学特色写一写诸如《古隆中访友》《家乡访友》等。

4、文言文要把积累(特别是实词)放在第一位,但也要注意学法教法。

※困惑与问题二:新课堂,学生活了,课堂火了,但往往容易流于乱,如何让课堂“活而不乱”?思考: 在新课程观念下,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一个好的课堂?首先是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丰富的智力生活的背景,就是创造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自由表现的学习情境,一个相互支持、互相欣赏、彼此接纳的和谐氛围,学生可以率真地袒露自己的心扉,表现出最本真的一面。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文学知识和语言基础的训练,而新课程标准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这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多元文化的传播和探索。

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设计更多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师生一对一的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

而新课改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教师需要更多地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和表达。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学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答题技巧和成绩考核,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

而新课改中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更新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反思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促使我们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更能够推动学校和教育部门进行更为深入的教育改革,让中学语文教学更贴近时代、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社会。

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够在新课改中有更大的收获,也希望我们的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2000字】。

初中语文课改反思

初中语文课改反思

初中语文课改反思一、引言语文课作为学生繁重课业中的一门主科,在中学阶段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初中语文课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重的书面表达训练、传统的诗词文学理论灌输以及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课进行反思与改革,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二、问题分析1. 过重的书面表达训练目前的初中语文课以作文和阅读理解为主要形式,使用的教材和训练材料多以文言文和古代文学作品为主。

这种做法导致学生过分追求文字表达的华丽与正确,而忽视了思维的发展和实际生活的体验。

2. 传统的诗词文学理论灌输传统的文学理论是初中语文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这些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使得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度降低,甚至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3. 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接触到的大部分内容与课本所讲授的文学作品和诗词并无太大关联,这导致学生对课堂上的内容产生了距离感和学习的动力不足。

三、改革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初中语文课改革中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实践与体验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我们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加入更多实践与体验的元素,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感受语文的乐趣。

例如,组织学生去参观相关文化活动、展览、剧院演出等,让他们能够通过亲身经历理解课本中的文化内涵。

2. 培养综合素养语文不仅仅是一门文字表达的课程,它还涉及到对人文思考和价值观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引入社会热点、伦理道德等内容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社会和人生的关系。

3. 鼓励创新与表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而不仅仅注重文字的正确和格式的规范。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写作工作坊、组织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才能。

4. 引入多元化的文学作品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文学作品,包括现代文学、当代小说、影视作品等。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当前的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深化和调整当中。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对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深入反思,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本文将对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一些思考和反思。

我们应该反思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

当前的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强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我们也需要反思当前教学内容的实际效果。

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否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

我们也需要关注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

当前社会对语文能力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这都是我们需要反思和调整的问题。

我们需要反思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当前的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

我们也需要反思当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际效果。

教师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是否真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感受中学习,在体验中提高?这都是我们需要反思和改进的问题。

我们也需要关注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符。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当前的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和调整的问题。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体系和个性化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语文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真正从中受益。

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在新的课改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力支撑。

【2000字】。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革。

与此同时,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

其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和解决方案。

问题一:知识与价值的关系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很少探究文本背后蕴含的人文价值。

这导致学生对文化价值的了解较为薄弱,难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理解和运用文化知识。

而在课改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知识与价值的关系,引导学生从中感受文化精神的魅力。

解决方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名著、名诗、名篇等文化经典,引导他们去探究文本的文化背景、文化价值等相关内容。

此外,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比如参观博物馆、写作文、作诗文等,从而让学生与文化融合在一起。

问题二:知识和能力的平衡在课改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平衡。

但现实中,传统的教学往往将知识的传授放在首位,让学生背分类,而这并不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并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

解决方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注重“全面、综合、创新”的培养。

比如,在阅读中不仅要求学生去理解文本表层的意思,还应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同时,在写作中,不仅仅是写得对与错,而是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问题三: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少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往往采用单一的授课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令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还影响了语文的教学效果。

解决方案:在课改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实物等,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独立探究、讲授和演讲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

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

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新课改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不可否认,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惑。

首先,教学目标的设定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

这无疑是全面而有益的,但在具体操作中,如何平衡这些目标,如何确保每个目标都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得到有效落实,成为了一大难题。

比如,在一堂语文课上,既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又要引导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还要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往往感到顾此失彼,难以面面俱到。

其次,教材的变化也给教学带来了挑战。

新教材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更加注重时代性和多样性,纳入了许多新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体。

这固然丰富了教学资源,但也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新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重点。

同时,由于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较快,一些经典作品的篇幅有所减少,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

再者,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一个困惑。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主体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何避免讨论流于形式,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的问题。

有些时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不足,小组讨论变成了少数学生的“表演”,大多数学生只是旁观者。

而且,在追求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传统的讲授法是否应该完全摒弃,也是值得思考的。

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是新课改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虽然新课改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但目前的考试制度仍然主要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为了应对考试而侧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在慢慢地摸索,期间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现就自己在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中所面临的困惑及思考,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困惑一: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我可以把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状况概括为“三多三少”。

阅读快餐文学的学生多,阅读经典文学的学生少;让孩子做试题的家长多,让孩子看课外书的家长少;社会上不规范的小报刊亭小书屋及网吧多,学校有像样的阅览室及图书馆的少。

也许这就是影响学生正常、有序、有效的课外阅读的因素。

记得一次语文测试,有一道课外阅读方面的仿写题,以四大名著之一为开头仿写,大部分学生仿写得较生硬,有的根本仿写不出来。

仿写尚且如此,更谈不上阅读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了。

困惑二:新教材对文体的淡化,对语法的忽视,会不会对学生的写作和文言文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困惑三:怎样才能引导大班额师生的互动?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这给师生们指明了方向,但目前初中段的大班额问题却给教学实施出了难题。

大班额班级学生人数多,程度不一,师生交流很难顾及全体。

不管教师如何鼓励学生“善思质疑,挑战教师”,如何组织生生互动,大班额班级中总会有少数学生很难动起来,他们或重理轻文,或性格内向,或口头表达能力弱,在课堂学习中老是甘做旁听者。

比如分组讨论,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成绩差的学生“袖手旁观”。

困惑四: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怎样才能走出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误区。

很多教师为了顺应合作探究学习的潮流,在课堂上往往是随意组成学习小组,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进行讨论。

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好像离不开讨论,一堂课没讲多少,没读几句,小组合作学习就达三、四次,一个问题一讨论像炸了锅,看似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实则是虚假繁荣。

合作学习还没有进入状态,没有探究到问题的深处难处,就因时间所限只好草率收兵;这就使讨论成了形式,根本没有让学生思维得到训练。

有的老师上课放得很开,但收不拢;学生天马行空,谈天说地,活动样式多多,就是学生读书太少;有的课堂上看似活跃,唯独语言文字功底的训练没着半点边际。

以上的困惑,是我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真切感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值得深刻思考:
新课程让我们感受到的最直接的变化莫过于教材的变化。

与过去的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浓郁的人文气息,选文的精美时尚,编排体系的别具一格,都深深吸引了我们的老师和学生。

但是新课程的高能力要求,绝不可能通过有限的教材训练来达到。

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自主提高的过程。

因此,课外阅读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

所要达到的目标,无论是阅读的信息量,还是课外阅读所达到的能力要求都要提高许多。

作为农村初中,提供阅读的条件有限,作为农村初中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有限,这是我们一线教师不争的事实。

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办好学校图书馆,还有利用好电脑室,除此之外,教师无论是接受信息的渠道,还是接受信息的时间较之学生有更大的优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如果教师能根据阅读教学的需要,给学生以适量的阅读信息补充,那样会更直接,学生收效会因其较强的针对性而更大些。

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针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认为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认识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老师在教学中提出讨论、探究的问题要值得商榷讨论。

合作学习的次数要适当,合作前要给学生留有单独思考的时间,讨论时要注意讨论的过程和效果,不要过多过滥和匆忙展开,草率收场,讨论中小组成员间要有分工,教师要及时在讨论方法与分析思维上给予指导。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既有成绩,也存在不少困惑,我坚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迎来一个百花竞艳的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