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 闭关锁国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三十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闭关锁国练习题十四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练习题十四第1题【单选题】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此港是( )A、漳州B、宁波C、云台D、广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C、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D、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 )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语)A、文化专制B、重农抑商C、与外界隔绝D、对外交往【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美国汉学家费正淸在谈到中国清朝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他评论的政策是( )A、对外开放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汉化政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清朝与唐朝相比,缺少的是( )A、盛世的局面B、开放的胸怀C、昌盛的文学D、国家的统一【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A、北京B、广州C、苏州D、泉州【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商业发达B、天朝物产丰富C、外国人滋扰生事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继续发展的表现有( ) ①手工工场分工更加细密②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增多③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增多④对盐、茶等重要商品实行专卖制度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清朝政府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
”这说明清朝实行什么政策( )A、禁言B、禁海C、禁烟D、禁商【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如图描述了一对夫妇经营丝织业机房的情景。
七年级历史下册16课闭关锁国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16《闭关锁国》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清明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A.广州B.漳州C.宁波D.云台山2.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一通有无,”只不过“天朝”所产的茶叶、瓷器、丝巾是西洋各国必需的,所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让洋人的日常所用得益于“天朝”的“余润”。
以上材料表明[] A.清朝绝不允许外国人来中国B.清朝绝不允许中国对外贸易C.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清朝封闭关口,固守疆土3.清政府特许的统一经济管理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广州十三行C、宣政院D、理藩院4.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错误的是[]A、中国落伍了B、有一定的自卫作用C、巩固了统治D、严格杜绝对外贸易5.清朝统治者的观念是[]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B、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D、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6.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消极影响是①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②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④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有首要条件。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种历史现象给中国带来的影响[]A.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C. 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D.进一步使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8.清政府特许的统一经济管理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广州十三行C、宣政院D、理藩院一、问答:清朝前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消极影响?我国现在采取的与“闭关锁国”完全不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清朝前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对外开放政策;作用: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有利于引进外资,引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闭关锁国复习特训九十三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复习特训九十三第1题【单选题】观察下边漫画,请为该漫画选择一个最佳主题( )A、大清盛世B、闭关锁国C、和谐社会D、自给自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闭关政策B、社会风貌C、民族关系D、君权强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果你在明清时去做生意,你带的货币一般是( )A、铜钱B、白银C、黄金D、纸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是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C、坚持重商抑农政策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明朝嘉靖年间,法令严格禁止人民“与外洋番人贸易”。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唐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王朝,它们采取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有何影响?(2)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有何影响?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对外政策?(3)从唐朝和清朝的对外政策的不同影响中,你能得到什么感想?【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材料一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材料三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
……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材料四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1) 材料一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该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 根据材料二,举出唐朝出现的一个盛世时期,(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 根据材料四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答案】:【解析】:第8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 闭关锁国华师大版拔高训练第十五篇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闭关锁国华师大版拔高训练第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
再三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的清朝皇帝是( )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此港是( )
A、漳州
B、宁波
C、云台
D、广州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793年清乾隆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不需要外国人的货物,也不需要与国外进行贸易)。
”在这种心态下,清朝对外实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个主题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
对此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康乾盛世和前代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闭关锁国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五十三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材料三】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
A、完全禁止海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只是禁止对英贸易
D、对外自由开放
【答案】:
【解析】:
到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 )
A、1亿
B、2亿
C、3亿
D、4亿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玄奘西行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帝请完成:1)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要到哪里求取佛经?2)材料二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是哪里?其中的“道艺”指什么?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的特点?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 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代中国落后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清代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了?
【答案】:
【解析】:
A、愚昧无知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闭关锁国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六十三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闭关锁国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六十三](https://img.taocdn.com/s3/m/f75974599b6648d7c1c746c3.png)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六十三第1题【单选题】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
这反映了清朝(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该规定说明清朝? ( )A、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C、加强思想控制D、鼓励商业发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到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 )A、1亿B、2亿C、3亿D、4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8世纪英王派使者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乾隆皇帝回复:“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反映出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B、重农抑商C、对外开放D、休养生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康乾盛世后不久,一方面“无业游民,数百万计居于川楚深山老林”,另一方面“地主田虽买,无人为耕”这段话反映了( )A、人口剧增B、耕地面积增加C、土地兼并恶性发展D、重农抑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鸦片战争中,数千武器落后的清军死在战场上,而英军阵亡不足百人,中英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这场战争中暴露无疑。
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清朝统治者长期对外推行( )A、对外开放政策B、八股取士制度C、重本抑末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梁启超针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说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
他指的是明清时期( )A、重农抑商B、闭关锁国C、君主专制的加强D、八股取士【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清朝的海禁政策对中国发展造成的影响是( ) 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②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③堵塞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④造成了中国与西方力量对比的逆转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它是清朝近300年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但自乾隆以后,它犹如落日余晖,黯淡无光,清王朝也进入了离乱之秋。
华师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闭关锁国同步练习题B卷

华师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闭关锁国同步练习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清朝蓝鼎元的《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窘迫)。
”该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 戚继光闽广抗倭B . 明朝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C . 郑成功收复台湾D .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 (2分)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消极影响是()①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②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④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3. (2分)20世纪初年,素有“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的山西祁县,这里的乡民只有靠垦种上岭下坡活命。
可是,三年一次大灾害后又赶上连续三年大旱,天天有人成为饿殍,民不聊生。
于是,男人们背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
那么,《走西口》主要描写的是哪一商帮的历史()A . 徽商B . 晋商C . 鲁商D . 豫商4. (2分)据考证,“南海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应该是()A . 越窑的青瓷B . 邢窑的白瓷C . 哥窑的冰裂纹瓷器D . 景德镇的青花瓷5. (2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 .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 .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 .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6. (2分)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错失了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导致中国错失“第一次重大机遇”的政策是()A . 重农抑商B . 盐铁官营C . 八股取士D . 闭关锁国7. (2分)下图是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A .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 . 被迫开放五口通商C . 坚持重商抑农政策D . 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8. (2分)清代前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A . 严格限制对外交易B . 封闭关口,严守疆域C . 不许外国人来华D . 禁止中国对外交往9. (2分)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 . 中国工商业发达B . 天朝物产丰富C . 外国人滋扰生事D . 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10. (2分)清朝与唐朝相比,缺少的是()A . 盛世的局面B . 开放的胸怀C . 昌盛的文学D . 国家的统一11. (2分)“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 闭关锁国华师大版课后

【答案】:
【解析】: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A、苏州人口众多
B、苏州商业繁荣
C、苏州地价上涨
D、苏州农业发达
【答案】:
【解析】:
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最严重的后果是( )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的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
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西方影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ຫໍສະໝຸດ 【解析】:——《中国历史十五讲》
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推行这一事件目的?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说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谈你对我国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闭关锁国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四十七
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过许多政权,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做出了贡献。下列不属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的是( )
A、北魏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解析】:
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解析】:
纵观中国历史,清朝前期是封建社会的又一次太平盛世;横看世界历史,清朝前期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闭关锁国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九十七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九十七第1题【单选题】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断绝中外贸易往来C、厉行重农抑商政策D、禁止官员出海经商【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能够从根本上抵挡西方的入侵D、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鸦片战争前,一位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能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国的文化落后B、中西方人种的差异C、长时期闭关锁国D、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经济现象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 )A、一些地方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B、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C、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D、一些手工业行业技术分工很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明代丝织业的中心是( )A、苏州B、景德镇C、北京D、南京【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汉唐、宋元时期,我国对外交流十分活跃,大批外国学者来到中国,或经商致富,或学习求成。
明清以后,中外交流一改前朝,逐渐冷落。
导致这一现象出的重要原因是( )A、闭关政策的推行B、民族压迫政策的推行C、中国政局动荡D、航海事业衰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清朝中期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根本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政策B、清政府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政策C、西方国家发展迅速D、清朝社会制度的落后【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代的建筑工程]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四十四篇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代的建筑工程]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四十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e9b84c03d8ce2f006623ab.png)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代的建筑工程]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四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为了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如下图)。
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中,曾翻译过西方科技著作的是( )A、玄奘B、鉴真C、徐光启D、宋应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
京剧形成于( )A、康熙年间B、乾隆年间C、雍正年间D、同治、光绪年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A、布达拉宫B、长城C、故宫D、少林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的科学家是( )A、贾思勰B、李时珍C、宋应星D、徐光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是钱文忠教授对我国古代某一历史的评价,钱教授评价的这一历史可以从下列哪部作品中找到蛛丝马迹( )A、《汉书?张骞传》B、《徐霞客游记》C、《马可?波罗行纪》D、《西游记》【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梦溪笔谈》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B、黛玉重建桃花社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D、曹操煮酒论英雄【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了以下几幅图,准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可能探究的主题是( )A、昌盛的秦汉文化B、辉煌的隋唐文化C、灿烂的宋元文化D、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化【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本草纲目》是明朝时期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
七年级历史下册 316《闭关锁国》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

第16课“闭关锁国”【内容标准】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一、学习目标1. 知道明、清“海禁”、闭关政策、清王朝自大封闭心理的基本概况。
2. 了解清乾隆后期出现由盛转衰,面临内乱外患深重危机的原因所在。
3. 使学生明确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
二、学习要点1.重点:“闭关锁国”政策。
2.难点:分析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
三、导学过程1.学生自学课文,完成下面的学习笔记:闭关锁国限制通商明朝:年间实行“”洪武以后,海禁松弛。
时,厉行禁海;平息倭患后,允许。
清朝:清初实施。
台湾统一后,设四个通商贸易。
1775年清廷传谕外商,以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
闭关锁国原因:清统治者对外界懵然无知。
对西方殖民者深怀和。
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导致中国,2.问题探究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有哪些?造成的影响怎样?3.感悟历史对比郑和下西洋与闭关政策的不同后果。
谈谈自己的想法。
(1 吸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教训,应广泛交往; 2 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3今天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四、本课小结: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却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致使中国近代与世隔绝、迅速落伍。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五、闯关比赛一、选择题1.“海禁”开始于()A.洪武年间B.嘉靖年间C. 康熙年间D.乾隆年间2.清前期,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是()A.上海B.宁波C.青岛D.广州3.小明对.清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不理解,请帮他选择()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C.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增设关税,加强管理4.一次枪答比赛中有一道题难到了很多同学,请帮助他们:符合下列一组的关键词是()①禁海政策②统一经营③海外贸易的城市是A. 扬州B.广州C.南京D.北京二、材料说明题5.阅读下列材料: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以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谒见乾隆皇帝,要求通商。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 闭关锁国华师大版习题精选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闭关锁国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五十九第1题【单选题】明代时,丝织业中心是( )A、松江B、苏州C、南京D、北京【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明代引进南美洲的农作物新品种的是( )A、玉米B、甘薯C、葡萄D、花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汉唐、宋元时期,我国对外交流十分活跃,大批外国学者来到中国,或经商致富,或学习求成。
明清以后,中外交流一改前朝,逐渐冷落。
导致这一现象出的重要原因是( )A、闭关政策的推行B、民族压迫政策的推行C、中国政局动荡D、航海事业衰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清朝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的信函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朝统治者采取的对外政策是( )A、禁止对外贸易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禁海政策D、重本抑末政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A、发展海外贸易B、推行垦荒政策C、发展手工业D、改进生产工具【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清初地主、商人“以末敛之,以本守之”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农民贫困B、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限制D、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
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符合下列一组关键词的城市是( )①禁海政策②统一经营③海外贸易A、扬州B、广州C、南京D、北京【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清初实施严厉的海禁,以隔离______的抗清武装,并将______的沿海居民内迁。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闭关锁国同步测试(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16课闭关锁国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A、中西方文化差异B、长期实行闭关政策C、中西方人种差异D、中国文人的偏见2、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B、不能充分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C、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D、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3、清朝始设四海关通商贸易是在()A、统一台湾后B、《尼布楚条约》签订后C、雅克萨之战后D、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4、学了明清历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做演讲,你认为下列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5、下列措施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①科举制的设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6、下列不属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A、统治者妄自尊大B、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C、自卫的产物 D中国国富民强7、造成中国和西方世界力量对比大逆转的因素不包括()A、中国采取避关锁国政策B、清朝统治者自恃地大物博,盲目自大C、西方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D、郑和下西洋8、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A、三国鼎立B、楚汉之争C、唐代的开元盛世D、明代的戚继光抗倭9、佛教传入我国后,尽管影响很大,但始终未能占据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A、统治者的压制B、道教等中国本土宗教的反对C、无神论思想家的批判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稳固10、下列内容中,与道教无关的一项是()A、以“道”为最高信仰B、东汉末年传入我国C、宣传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D、源于古代民间信仰、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 闭关锁国华师大版拔高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闭关锁国华师大版拔高训练第六十篇第1题【单选题】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 )A、明朝初期B、清朝初期C、清朝中期D、明朝中期以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代前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 )A、严格限制对外交易B、封闭关口,严守疆域C、不许外国人来华D、禁止中国对外交往【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
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如图所示的防夷措施。
材料反映清政府( )A、严格限制外商贸易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断绝中外经济交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符合下列一组关键词的城市是( )①禁海政策②统一经营③海外贸易A、扬州B、广州C、南京D、北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在评论中国明清时期的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他们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他评论的是( )A、关注民生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禁绝对外贸易政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
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闭关锁国复习特训第四篇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复习特训第四篇第1题【单选题】右图为鸦片战争前,清朝某个城市的面貌,从来来往往的外国船只中,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城市是( )A、上海B、福州C、厦门D、广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 )A、闭关锁国B、开放五口通商C、重商轻农D、君主专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再三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B、雍正C、乾隆D、嘉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一定规模B、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C、分工精细,生产有序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这一规定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大机户兼并小机户现象严重C、政府扶植手工业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阻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严格地限制海外贸易。
外国人来华贸易的唯一合法口岸是( )A、广州B、天津C、北京D、厦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对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A、只许五口通商B、排斥一切洋务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严禁一切对外贸易【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历史叙述有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方式。
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闭关锁国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三
十
第1题【单选题】
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
”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
A、棉纺织业基地出现
B、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C、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某班举行辩论会,四位同学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明清时期的特征( )
A、帝国中兴
B、短暂繁荣
C、盛世危机
D、政权并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8世纪英王派使者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乾隆皇帝回复:“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反映出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对外开放
D、休养生息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 )
A、明朝初期
B、清朝初期
C、清朝中期
D、明朝中期以后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者自大
B、中国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C、自为的产物
D、中国富强,无需同外国交往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商品经济的出现
B、手工工场的出现
C、手工作坊的出现
D、城市的出现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清朝后期只设一地与外通商,此地是( )
A、广州
B、香港
C、厦门
D、澳门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清政府推行了近二百年的“ ”政策,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在整个封建社会前中期,封建政府对人口的控制非常严格,不允许随意流动,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一旦随意流动而丢掉户籍,被政府捉到,就被罚做官府的奴婢。
那为什么到明朝中叶以后,人口流动性增大了?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不同的经济政策,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与后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
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做奴隶。
——华师版七上教材材料二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地“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机构。
——北师版七下教材材料三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人教版七下教材材料一出自商鞅变法。
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政府怎样的政策取向?其直接效果怎样?(3)材料三表明清代将奉行什么政策?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不同?说明其造成的历史后果。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藩市”“藩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三: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通有无”。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材料二中导致“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出现跟四大发明中哪项发明有关系?
材料三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远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乾隆帝的话在现实中演化成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在客观上有何积极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材料三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材料一中宋朝征收海外贸易关税的机构是什么?
""
材料二中“惊人的远征”主要由谁领导,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材料三中面对倭寇的骚扰,明政府派谁进行抗倭?
""
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历史必修2》材料二(一)限制通商口岸。
……(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
……(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请回答:
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实行于何时?其基本内容和目的如何?
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简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
【答案】:无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6年,清政府送给英国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富。
无所不有,原不藉外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嘉庆皇帝颁布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货物哉”。
结合材料谈谈清政府此时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一政策对我们今天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有什么借鉴或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小亮以“中国的发展”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请运用资料展开探究。
资料一中“帝国”是近代中国的哪个政权?马克思对该政权发展趋势的预测是什么?马克思是基于当时怎样的世界和中国形势作出这一预测的?
""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