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学简答论述

合集下载

教育学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简答题部分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特点主要包括哪几方面?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播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的永恒性2.教育的历史性3.教育的继承性4.教育的长期性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6.教育的生产性7.教育的民族性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几方面?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4.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四.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1.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无阶级性和无等级性(平等性)2.教育没有脱离生产劳动3.教育具有原始性五.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哪几方面?1.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阶级性3.等级性4.道统性5.专制性6.刻板性7.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六.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公立化)2.教育的世俗化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法制化)七.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国际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八.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九.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十.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化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方法与手段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一.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十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2.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十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2.环境3.教育(学校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十四.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十五.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十六.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理想十七.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1.导向作用(规范作用)2.激励作用3.调控作用4.评价作用5.选择作用十八.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十九.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1.改变教育观念2.转变学生观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十.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民族文化传统6.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二十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前制度化教育2.制度化教育3.非制度化教育二十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7.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二十三.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3.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二十四.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二十五.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二十六.教师职业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2.知识素养3.能力素养4.职业心理健康二十七.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有哪些?1.对待事业--终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二十八.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语言表达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二十九.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3.专业能力的提高4.专业自我的形成三十.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同伴互助5.自我教育三十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阶段三十二.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该做的主观努力1.善于学习2.恒于研究3.勤于反思4.勇于实践三十三.学生的特点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3.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4.学生是责权主体三十四.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那几个特点?1.可塑性2.依赖性3.向师性三十五.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表现1.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基本的表现形式2.独立性,也称自主性,这是自觉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形式3.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三十六.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三十七.学生是发展的人表现在哪几方面?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三十八.学生是独特的人表现在哪里?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十九.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表现在哪几方面?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四十.师生关系的作用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4.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四十一.师生关系的内容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四十二.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人际关系--尊师爱生2.社会关系--民主平等3.教育关系--教学相长4.心理关系--心理相容四十三.课程类型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4.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6.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7.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课程四十四.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四十五.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3.教材四十六.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4.理论与实践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7.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四十七.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的趋势2.由“双基”到“四基”的趋势3.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的趋势4.加强课程综合化与实践性的趋势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趋势6.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7.课程法制化的趋势四十八.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四十九.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五十.教学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五十一.教学过程认识的特殊性体现在哪?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认识的引导性5.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五十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3.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五十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五十四.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量力性原则8.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性)相统一原则五十五.班级授课制的特点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按课教学3.按时授课五十六.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3.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4.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5.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教育的作用6.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五十七.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过分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2.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实践性不强,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容易造成理论脱离实际3.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五十八.当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探索个别化教学五十九.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5.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六十.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教学的重难点3.课程性质和特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时间、设备、条件六十一.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哪些?1.备课2.上课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六十二.写好三种计划包括?1.学期(学年)教学计划2.单元或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即教案六十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要求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求理论联系实际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六十四.教学评价的功能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六十五.教学评价的类型1.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3.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六十六.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1.评价目的2.评价功能3.评价观念4.评价内容5.评价方式6.评价主体7.评价过程六十七.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4.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六十八.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与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六十九.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8.知行统一原则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七十.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员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七十一.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1.说服法2.榜样法3.实际锻炼法4.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5.品德评价法(奖惩法)6.品德修养指导法7.角色扮演法8.合作学习法七十二.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基本功能)2.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重要功能)七十三.班级管理的模式1.班级常规管理2.班级平行管理3.班级民主管理4.班级目标管理七十四.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七十五.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七十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艺术家)七十七.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4.建立学生档案5.操行评定6.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7.个别教育工作8.班会活动的组织9.偶发事件的处理10.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11.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知道课余生活七十八.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1.自愿性2.自主性3.灵活性4.实践性5.广泛性七十九.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1.群众性活动2.小组活动3.个人活动八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3.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4.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论述题部分一.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部分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全面发展教育不是均衡教育,更不是削弱个性的教育。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全民教育: 指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并且必须事实上接受一定程度的 教育, 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全民教育可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能力, 是社会摆 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要选择, 同时又是促进社会文明道德、 控制人口、 提高人口质量 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先决条件。

终身教育: 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 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 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 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消除专制、 封闭、灌输等不民主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民主化的教育。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 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包括教育 制度、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教育观念 现代化是核心。

简答和论述:1. 简述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 .(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发展 的方向 ;(2)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以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 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 ;(3) 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4) 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2. 简述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1) 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 ( 2)教育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名词解释:1. 2. 3. 4. 5. 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 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 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教师是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 社会活动。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综述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综述
3、简单应用:贯彻落实学前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
1、识记:A什么是学前儿童体育;B学前儿童体育的意义。
2、领会: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
3、简单应用: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
4、综合应用: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原则。
第三节学前儿童智育
1、识记:A什么是学前儿童智育;B学前儿童智育的意义。
2、领会:学前儿童智育的目标。
2、领会:近代学前教育由家庭走向社会的必然性。
3、简单应用:A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B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C裴斯泰洛的学前教育思想。
4、综合应用:A分析和评价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B分析和评价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现代的学前教育
1、识记:A有准备的环境;B最近发展区;C南京燕子矶幼稚园;D“五指活动”。
3、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4、简述陈鶴琴的“活教育”思想。
四、论述题
1、评述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2、评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五、材料题
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当代中国未来发展目标和实现: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主目标
指标
幼儿在园人数单位
万人2009年
2658
74.0
65.0
50.92015年
3400
3、简单应用:A2010—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划目标;B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工作。
4、综合应用: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实现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划目标。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略)
二、名词解释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母育学校》预成论欧文的幼儿学校
三、简答题
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理论

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理论

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学前教育理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幼儿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

幼儿园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学前教育理论,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1. 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理论的基础,主要包括蒙特梭利教育法、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等。

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幼儿自主学习和环境创设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是积极主体,通过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对幼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幼儿教育目标幼儿园教师需要根据学前教育理论确定幼儿教育的目标。

幼儿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身体发展、智力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情感发展和艺术美育等方面。

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3. 教学方法与手段学前教育理论指导着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游戏、故事、歌唱等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幼儿园教师还应注重与家长的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4. 评估与反思学前教育理论要求幼儿园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评估与反思。

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的表现,了解其发展水平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进步。

同时,幼儿园教师也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效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总结:学前教育理论是幼儿园教师的指导性理论,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学前教育理论,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学前教育简答题必背50道

学前教育简答题必背50道

《学前教育简答题必背50道》一、考情纵览章节概览高频考点考查频次第一部分:学前卫生学1.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2.简述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要求3.简述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4.如何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5.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餐饮习惯6.简述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第二部分:学前教育学1.学前教育的原则2.简述陈鹤琴的主要教育思想3.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4.我国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与问题5.简述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6.简述家园合作的意义7.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原则8.简述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9.幼小衔接的方法与策略10.为什么说幼儿园在学前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1.论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12.简述游戏在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13.简述实施幼儿美育应注意的问题14.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15.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第三部分:学前心理学1.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趋势2.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简述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4.简述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5.简述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6.简述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7.简述学前儿童想象的培养8.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第四部分:幼儿教育心理学1.如何促进幼儿的学习迁移2.幼儿学习动机的培养3.幼儿创造性的培养4.简述幼儿教师应如何实施适宜性教学5.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第五部分: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1.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把握哪几个方面2.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教育的目标3.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4.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5.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教书育人”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要求☆☆☆☆☆☆☆☆☆☆☆☆☆☆☆☆第六部分:学科专业知识1.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2.简述儿童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内容3.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创编的原则4.简述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5.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6.简述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7.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8.幼儿学习科学的基本特点9.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特点10.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11.简述儿童美术活动的指导☆☆☆☆☆☆☆☆☆☆☆☆☆☆二、简答大集锦1.简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参考答案】(1)生长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2)幼儿生长发育具有不均衡性①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均等②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均等③各系统的发育不均衡(3)生长发育具有程序性(4)生长发育具有个别差异性2.简述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要求(原则)【参考答案】(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3)经常吃适量的鱼、禽、瘦肉(4)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5)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量高的饮料(6)进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正常体重增长(7)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8)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必背知识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指关于0-6岁儿童发展、教育和幼儿教育实践的学科。

它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认知能力、语言习得、社会情感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幼儿达到全面发展。

2.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道德和社会方面。

通过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和活动,培养儿童的兴趣和探求精神,促进他们的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发展,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3.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学前教育,儿童可以接触各种知识和技能,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4. 学前教育的实施原则有哪些?学前教育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 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性和需求,关注他们的发展特点。

- 综合发展:促进儿童身心、智力、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

- 教育与教学相结合:以教育为中心,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儿童学习。

- 循序渐进: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制定有序的教育计划和活动。

- 情感关怀:给予儿童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关爱,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教育环境。

5. 学前教育的评价方法有哪些?学前教育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式。

- 定性评价侧重观察和描述儿童的行为表现、情感状态和交往能力等,通过记录和分析来评估儿童的发展状况。

- 定量评价侧重使用标准化的测评工具和量表,对儿童的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以获取更具客观性的评价结果。

结语学前教育作为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必背知识,有助于教师、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更好地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支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学前教育学的努力,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充分关爱和培育,迎接美好的未来。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简答论述题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简答论述题
9.艾里克森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1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
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10.在学前教育方面,皮亚杰强调(简答)
1活动的重要性
2兴趣与需要的重要性
3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批判力
11.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
3整体性,a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结果,体现出整体性的特征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表现在生理成熟与心理发展的统一协调上,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是遗传素质基础上,伴随着生理成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备条件。生理各系统的成熟水平都会影响到心理发展。
2连续性与阶段性:a.儿童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儿童发展是一种连续渐进的过程。例如思维的发展遵循着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顺序。b.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发展具有连续性,同时每一个时期又有相对固定的特性。儿童发展造成量的变化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出现质变,于是发展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心理学上把个体发展在各个年龄段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
3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方法的使用,文化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在学前教育上影响着师生关系的认识,由此决定了人们不同的教育方法的选择。西方强调个人本位,强调教育中个性的张扬,在教学中强调儿童为中心,自主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突出社会本位,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本题知识扩展)
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人为代表。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本性的需要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

学前教育学(第一讲)

学前教育学(第一讲)
详细描述
学前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技能、身体协调能力以 及情感发展。通过实现这些目标,学前教育旨在帮助儿童在各个领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做好准备。同时,学前教育还强调培养儿童的兴趣和特长,激发他
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发展。
02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
政策支持
政府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 度逐渐提高,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措施,推动早期教 育的普及化。
教育资源的丰富
随着早期教育普及化的推 进,各类教育机构、幼儿 园等纷纷涌现,提供了丰 富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综合素质教育
个性化教育
学前教育不再仅仅关注知识传授,而 是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包 括品德、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培养。
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为儿 童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包括丰富的教具和适宜 的设施,以激发儿童的学 习兴趣和好奇心。
蒙台梭利教育法认为教具 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工具, 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 展阶段选择合适的教具, 帮助儿童逐步发展和提高 各项能力。
蒙台梭利教育法认为教师 的作用是观察儿童的需要 和兴趣,为儿童提供适当 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儿童 自主地发展和成长。
学前教育学(第一讲)
目录
• 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 •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 • 学前教育的实践方法 • 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 学前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01 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
学前教育的定义
总结词
学前教育的定义是指针对0-6岁儿童的教育,旨在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激发学习兴趣。
详细描述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要点一
总结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关注儿童内在的心理动力和需求 ,强调早期经验和无意识过程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学简答论述

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学简答论述

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学简答论述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简答论述题汇总第一章1. 简述教育的主要功能。

(2006-10)(2011- 10)(2013 - 01)P22. 简述家庭教育的主要特征(2008-10)(2012-10)P43. 简述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4. 简述机构教育的主要特征5. 简述蒙特梭利的主要著作(2011-01 )(2012-01)P236. 论述:试述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2009-10)P18【有标准答案】7. 论述:试述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特点。

(2011-01 )(2013 - 01)P298. 论述: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试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2006-10)P24 P25【论述: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2009-10)(2013 - 01)P24【有标准答案】】9. 简述教育的种类10. 简述陶行知,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11. 简述学前教育的性质12. 西方学前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时期各主要人物的学前教育思想内涵第二章13. 简述儿童观的三种形态14. 简述儿童观的三个层面上的结构15. 简述科学的儿童观的内涵16. 论述:从古到今,中西方的儿童观发展经过了哪些变化历程?试谈谈你的看法(2008-10)(2010-10)P39【简述儿童观的演变(2012-10 )】17. 简述如何正确认识学前教育价值观与学前教育目的观18. 简述当前教育观的主要论点(2009-10)P47,P48【有标准答案】19. 论述:试述当前教师观的主要观点。

(2006-10)P51第三章20. 论述:试述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特性。

(2007-10)P6721. 简述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及作用22. 简述社会生态环境的结构及作用23. 简述如何正确运用人类发展生态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四章24. 简述法国学前教育目标(2007-10)P8925. 简述日本学前教育目标26. 简述美国学前教育目标27. 简述苏联学前教育目标28. 简述学前教育目标的不同结构(2009-10)(2013- 10)P79【有标准答案】29. 简述学前教育目标的意义30. 简述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31. 简述《奏定蒙养陆军章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32. 简述1996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内涵第五早33. 简述体格体能发展的原则。

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选择题:(10*2=20分)名词解释(5*3=15分)简答(5*5=25分)论述(2*13=26分)案例分析(1*14=14分)1、什么是学前教育学是以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学前教育活动的功能或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学前教育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学前教育的儿童社会发展价值:通过服务于家长从而间接影响社会发展;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间接影响社会发展(1)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儿童发展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备了间接影响力(2)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对未来社会政治的发展产生间接影(3)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产生间接影3、学前教育基础性的内涵: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奠基性的特征。

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整个教育链条的起点。

4、学前教育公益性的内涵及其准公共产品性质的体现指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性质。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于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学前教育公益性体现在其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上学前教育不是完全的私人产品,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

所以,公益性就是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学前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

5、学前教育的任务a、肩负着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促使他们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任务。

b、作为教育事业的发端,承担着为儿童后续学习做好准备的任务。

c、承担着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与保障家庭幸福的任务。

6、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专著夸美纽斯《母育学校》7、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瑞吉欧幼儿教育主要有七个方面的特点:①社会和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事。

②学校管理风格是民主与合作。

瑞吉欧教育系统是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联盟,一个教师和儿童都可同样获得“家一样感觉”的。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涉及对幼儿发展规律、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理论知识点:
1. 幼儿发展阶段:了解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习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3.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理解俄国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特别是“最近发展区”和“更有知识的他人的引导”概念。

4. 教育目标:确立学前教育的目标,如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力、社交能力和道德观念。

5. 教育内容:制定适合幼儿的教育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和社会学习等领域。

6. 教育方法:掌握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如游戏化学习、探索式学习、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等。

7. 环境创设:了解如何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物理和心理环境,包括安全、舒适、刺激和包容性环境的要素。

8. 家园合作:强调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9. 观察与评估: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评估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以及如何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育策略。

10. 教育法规与伦理:熟悉相关的教育法规和伦理标准,确保教育实践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这些理论知识点是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们为有效实施学前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学前教育学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简答题
1.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答:从教育的起源看,它是在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学会制作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在从事劳动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着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人与人也发生着性质不同的和多向的交往关系,并形成着一定的社会习俗和风尚,这一切都需要向新生一代传递,这些传递的活动便是人类社会的教育。

再从人类的个体来看,作为人的个体,必然有着成长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纯自然的生长,而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接受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广泛的影响和教育,渐渐成长、成熟,人从出生到成人的成长过程比任何动物都要漫长,这标志着人类成熟水准绝对地超过了任何动物,这使人的个体成长、成熟的过程充满教育。

教育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它与动物界中代与代间看似“教”和“学”的现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老猫教幼仔捕捉老鼠,老鸭教小鸭游水之类的动物界现象,是一种为适应环境、为维持生命、为独立生存的亲子本能行为的传递,是自发的本能行为,只存在一个短暂的时期,而且是简单不变的重复,没有任何发展,更没有不断丰富与创新。

这些动物界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决然不可同日而语,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类的教育从一开始便是一种为了社会、具有社会性的活动,教育的社会性表现为教育同社会共存、共发展,并渐渐成为推助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笔记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笔记

论述题:1、论述蒙台梭利教育法基本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并谈谈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一、基本教育思想:(1)发现儿童;(2)吸收的心智;(3)自由的原则。

二、教育方法:(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2)做到三点:观察指导、示范、准备;(3)教具、活动材料。

三、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引起儿童的兴趣和自由活动,在活动中儿童成为一个生活集体,从这个集体中培养出真正的儿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启示我国在学前教育时,要强调探索儿童的心灵,尊重热爱儿童,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精心设计了各种教具材料,促使儿童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发展,注重学前教育的科学性。

2、结合实际论述幼儿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1)创设游戏环境;(2)指导和促进游戏的开展;(3)观察和评估游戏。

3、举例说明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做法一、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本条件:(1)真诚,即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权威的面具,而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2)接纳与信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儿童都当作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关心爱护他;(3)深切的了解,良好的学习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因为只有深切真诚的了解,才可能产生师生间心灵的沟通,给予他们以温暖和鼓励,并真诚地热爱他们。

二、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本做法:(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教师要以亲切的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的语气同幼儿进行交谈。

而且对于新入园的幼儿要尽力帮忙让他们熟悉幼儿园。

(2)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中小班幼儿往往因为发展的不成熟,对于友谊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有些幼儿更是把和蔼可亲与软弱可欺混为一谈。

(3)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主张教师在付出自己爱的同时,也要得到相应的回报。

也就是说,教师与幼儿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支持。

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实施鼓励法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选择所要表扬鼓励的行为;2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表扬鼓励;3表扬鼓励要具体明确,突出表现或具体进步。

学前教育学的基础

学前教育学的基础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现状
互动式学习
采用游戏和探索性学习,促进 儿童的积极参与。
讲故事
通过讲故事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和语言能力。
户外活动
提供丰富的户外体验,促进儿 童的身体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教学模式
1
以儿童为中心
针对儿童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教学活动。
2
合作学习
鼓励儿童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共同学习。
3
探究式学习
学前教育学的基础
学前教育学是指研究0-6岁儿童的教育学科,包括定义、历史、理论基础、发 展现状、教学模式、实践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学的定义
儿童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学关注儿童的身心、社会、情感、认知等全方面的发展。
早期教育
学前教育学专注于儿童0-6岁这个早期阶段的教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前教育学研究和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给教师和探究发现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教育学的实践案例
1 课程设计
2 家庭教育
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课程, 鼓励儿童参与和探索。
提供家长教育课程和资 源,帮助家长支持儿童 的发展。
3 评估方式
采用全面的评估方式, 包括观察、记录和与家 长交流。
学前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数字化教育
利用科技工具和在线教育平台改进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的历史
20世纪初 20世纪中期 20世纪末
学前教育学开始发展,关注儿童早期教育 提出了儿童中心教育思想 学前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社会文化理论
儿童学习和发展受到文化和 社会环境的影响。
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特定的 阶段和特征。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幼儿进行的一种教育形式,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学前教育学作为研究学前教育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儿童发展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等几个方面。

一、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帮助我们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从而指导学前教育的实施。

在儿童发展理论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较为著名的一种。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和具体操作期等不同阶段。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学前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

另外,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专门发展区域”的概念。

他认为儿童在适当的成年人指导下,能完成超过他们自身能力的任务。

这一理论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指导,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引导幼儿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对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和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行为主义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刺激和反馈的作用下形成的,强调通过刺激和奖励来引导儿童的学习。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励和奖励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社会认知理论则强调环境和社会互动在儿童学习中的重要性。

根据该理论,学前教育应提供丰富的社会互动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指导。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追求的结果和目标。

学前教育的目的主要包括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培养综合素质和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等。

教育原则则是学前教育实施的基本准则。

其中,个别化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原则。

个别化原则要求教育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综合性原则要求教育要全面培养幼儿身心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活动性原则要求教育以幼儿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实践为中心。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儿童在成人指导和帮助下所能完成任务的水平与儿童现实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学前教育:广义上泛指一切形式、一切场合的学前教育,包括机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

狭义上主要指机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

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这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与规律的科学。

儿童观: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态度。

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

教育观:主要指学前教育观,是指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教师观:指对教师的看法、态度。

体格:是指人体外表可观察或测量个体的形态、结构。

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和比例(体型),以及身体的姿态等。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技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智能:也称智力或智慧,它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

智能:也称智力或智慧,它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

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类发展基本的就是智能的发展,传统的智能测验并不能反映大多数人的智能水平,智能是由相对独立的功能性领域组成的,并提出了八种不同的智能:言语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作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博物智能。

社会性:是人得一种心理行为特征,它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及道德准则,进行自我控制及表现其他社会行为时的心理行为特征。

社会行为:是指依社会情境而转移的个体行为,其基本表现形式有表情、姿态、言语、活动等。

社会行为可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其区别在于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否有利。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论述题:1、试论述蒙泰梭利教育理论的要点。

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贝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

她的教育理论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她视教育委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的自由活动,反对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对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对传统的班级教学统一,允许幼儿个别的学习。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

她认为,幼儿的发展离开适宜的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要具有以下特点:a、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b、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的生活。

c、一个生机勃勃的环境,幼儿在那里充满生气、欢乐、和可爱,毫不疲倦的生活,精神饱满的自由活动。

d、一个愉快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都是为儿童设置的,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

(3)教师的作用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教师为幼儿精神设计环境和学习材料,提供必要的发展手段,保证幼儿能展开自由的学习。

教师通过“全神贯注的观察”去发现幼儿巨大的个别差异,对幼儿的不同需要做出恰当的反应,提供必要的帮助。

(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给予幼儿自由和教师对作业的组织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

她说,理想的作业组织给予了幼儿自我发展的可能性,给予幼儿发泄能量的机会,才使每个幼儿获得了满足。

没有作业组织的自由将是毫无效益的。

没有作业手段、被放任自流的幼儿将一事无成。

因此她认为,教师在为幼儿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当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

(5)重视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

她认为3-6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她设计了一套教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04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简答论述题汇总第一章1.简述教育的主要功能。

(2006-10) (2011-10) (2013‐01)P22. 简述家庭教育的主要特征(2008-10)(2012-10) P43. 简述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4. 简述机构教育的主要特征5. 简述蒙特梭利的主要著作(2011-01)(2012-01) P236. 论述:试述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2009-10) P18【有标准答案】7. 论述:试述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特点。

(2011-01) (2013‐01)P298. 论述: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试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2006-10) P24 P25 【论述: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2009-10)(2013‐01)P24【有标准答案】】9. 简述教育的种类10. 简述陶行知,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11. 简述学前教育的性质12. 西方学前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时期各主要人物的学前教育思想内涵第二章13.简述儿童观的三种形态14.简述儿童观的三个层面上的结构15.简述科学的儿童观的内涵16.论述:从古到今,中西方的儿童观发展经过了哪些变化历程?试谈谈你的看法(2008-10)(2010-10)P39 【简述儿童观的演变(2012-10)】17.简述如何正确认识学前教育价值观与学前教育目的观18.简述当前教育观的主要论点(2009-10) P47,P48【有标准答案】19.论述:试述当前教师观的主要观点。

(2006-10) P51 第三章20.论述:试述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特性。

(2007-10) P6721.简述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及作用22.简述社会生态环境的结构及作用23.简述如何正确运用人类发展生态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四章24.简述法国学前教育目标(2007-10) P8925.简述日本学前教育目标26.简述美国学前教育目标27.简述苏联学前教育目标28.简述学前教育目标的不同结构(2009-10)(2013‐10) P79 【有标准答案】29. 简述学前教育目标的意义30.简述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31.简述《奏定蒙养陆军章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32.简述1996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内涵第五章33.简述体格体能发展的原则。

(2006-10) P103 【简述学前儿童体格、体能发展教育的原则。

(2007-10)(2011-10)(2012-01) P103—105】34.论述:试分析学前儿童体格,体能发展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011-01) P10635.简述体格发展和体能发展的关系36. 简述学前儿童体格发展的基本特征37. 简述学前儿童身体素质的发展特征38. 简述学前儿童体格,体能发展教育的目标39. 简述学前儿童体检,体能发展教育的内容第六章40.学前儿童智力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2007-10)(2011-10) P127—130 【论述:结合实际谈谈学前儿童智能培养应注意的几个方面(2012-10)】41.简述学前儿童智能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2008-10) P127 【简述幼儿智能培养的目标。

(2011-01)(2013‐01)P127】42.论述: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2010-10)(2011-10)P127-129 【论述: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2013‐10)】43.简述儿童智能的年龄特点44.简述儿童智能的性别特征45.简述影响智能发展的因素46.简述婴幼儿期智能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第七章47.简述社会性教育的指导要点。

(2011-10) P132自学辅导P46(1)社会性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社会性教育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佳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48.简述当前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的特点(2009-10)见自学辅导P46-47【有标准答案】1,强调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社会性教育过程中的儿童主体性功能。

2,重视在儿童的一日生活中渗透社会性教育。

3,强调良好的社会性教育环境的创设。

4,强调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5强调社会性情感的培养。

49.简述对学前儿童实施社会性教育的意义(教材P133)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强调社会性教育,是对幼儿“非智力” 心理特征的全面关注,是确保幼儿真正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

学前阶段是进行社会性教育的重要的时期,幼儿的许多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要在这一时期形成并发展,为终身的社会性发展打下基础。

学前期是幼儿社会性发蔚县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如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缺乏足够的社会信息,缺乏符合社会要求的规范的引导,幼儿的心理过程就难以得表表现和发展。

同时,这个时期又是最容易塑造和施加影响的时期,个体的许多习惯、行为于这一时期形成,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开展社会性教育。

50.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的目标(2010-10)(2012-10) P133-134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要引导幼儿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及诚实、勇敢、守纪律、不怕挫折等品质;使幼儿初步形成自我控制及应变的能力。

引导幼儿观察、接触和关心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社会事件及社会成员。

培养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愿望,指导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规则,使幼儿初步掌握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基本的社会技能。

引导幼儿逐步适应并喜欢集体生活,使幼儿关心集体,逐渐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引导幼儿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物,乐于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

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并初步萌发幼儿热爱世界和平的情感。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民族和世界优秀文化,并激发幼儿热爱民族的和世界的文化的情感。

51.简述自我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教材P134-143)1自我认知。

(是指幼儿对自身的特点、特征睥认识,这种特点和特征及生理、心理及社会诸方面。

)2自我概念。

(是幼儿自我认识的结果,是幼儿关于自身特点和本质的反映,是幼儿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

) 3自我评价。

(是人体对自己特性的判断,自我评价或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

) 4自我控制。

(接纳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主行为。

) 5独立性。

(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

常常把独立性放在与依赖性处于单一行为连续体的对立的两极上。

依赖性高,自然独立性就低,反之亦然。

)52.论述:谈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应该注意的方面。

(2011-10)教材P1431.根据幼儿的心智水平和知识积累水平,设计和组织一些多种形式的有利于幼儿认识自己身体外形特征的活动。

这类活动可以涉及相对稳定的相貌特征上,也可涉及发展变化着的身高、体重等特征;既可涉及可视的附属性特征,如衣服、鞋帽等,也可涉及不可视的附属性特征,如年龄、姓名等。

组织这类教育活动应注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认识目标逐步具体,要求逐步提高;要通过比较、对照进行认识,加深幼儿对自身特征的了解,可以是幼儿之间的比较,如两个幼儿比较小手有什么不一样,可以将幼儿不同时期的特征比较,通过对各个年龄的照片、各个年龄曾穿过的衣服、鞋子进行比较,从而知道自己的现实状况及发展过程,还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同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作比较。

2。

引导幼儿形成自我概念,尤其是心理的社会层面的自我概念。

要给幼儿提供描述自己特征的机会,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愿望,要让幼儿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了解合理的行为方式,对于一些明显不正确的行为方式要及时予以纠正,并使幼儿知道不正确的原因。

3。

帮助幼儿形成正确自我评价的态度和方法。

幼儿的自我评价较多地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具有自我评价的他律性的特点,所以要使幼儿正确地评价自己,成人首先应该正确评价儿童。

对儿童评价必须恰如其分,不能过高或过低评价儿童,尽可能少地把幼儿与同伴作比较性评价,而应更地注重幼儿当前的行为或水平与过去的行为或水平比较。

成人的评价应避免儿童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和伤及幼儿的自尊,致使幼儿认为自己无能,没有希望,因而失去进一步学习的信心。

要引导幼儿尤其是大班幼儿学会分析自己的行为的原因,使评价更为深入和有效。

4.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制定合理的行为规则,使幼儿内化这些规则,自觉地按规则行动;让幼儿处于有规律的较为稳定的生活环境之中;避免使幼儿经常牌极度兴奋的状态,对于长时间情绪极度低落的幼儿及时给予疏导;让幼儿掌握一些解决问题、冲突的方法和技能,以使儿童及时找到行为策略,避免进入无序和混乱状态。

当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与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是一致的、协调统一的。

5.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要正确看待儿童及儿童的发展,把幼儿的独立性看成是幼儿主体性的表现,尊重幼儿独立性的萌芽,不要过多的包办代替,给予儿童独立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儿童的独立行为,鼓励儿童发表自己的见解。

53.简述家庭认知的内容(教材P149, 150)知道家庭的主要成员、称呼、姓名、家庭成员与自己的关系、与邻居的关系及社会的关系。

知道家庭的主要设施及作用,能说出一些常见生活用具的名称,懂得爱惜财物。

知道家庭的地址、电话、学会自我保护。

54.简述社会规范认知的内容(教材P153)1,文明礼貌的知识和习惯的认知。

2.公共规则的认知。

3.集体规则的认知。

4.集体规则的认知。

5基本道德准则的认知。

6交往规则的认知。

55.简述社会规范教育应该注意的方面。

(2006-10)(2012-01)(2012-10)教材P157 【简述在对学前儿童实施社会规范的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013‐10)】(1)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规则体系对于学前儿童的生活、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

(2)应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避免儿童在同一行为上遵循不同的要求,避免幼儿形成双重人格,造成心理矛盾。

(3)确定了的规则必须坚决加以执行,教师应避免以临时的指令代替规则,尤其是避免以与规则要求相悖的指令代替规则。

(4)对各种公共规则,尤其是道德规则,成人必须以身作则地遵守。

(5)对于一些儿童执行起来有困难的规则,一方面应审视规则本身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应设计一些游戏化的,生动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理解规则,使幼儿乐意执行规则。

56.简述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教材P160)1)社会性微笑。

2)母婴依恋。

3)陌生人焦虑。

4)分离焦虑。

57.简述如何对学前儿童实施自我意识的培养与教育(教材P143-145)1根据幼儿的心智水平和知识积累水平,设计和组织一些多种形式的有利于幼儿认识自己身体外形特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