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的含义,理解彼此的关系;明确人生目的的意义,端正正确的人生态度。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分析和把握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深刻理解人的生命及其应有意义,使他们掌握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引导他们确立科学而高尚的人生目的。
教学重点:端正正确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践行有机地结合,避免单一的说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剧本《俄狄浦斯王》中有这样一个神话: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向路过它面前的每一个行人说出了同样的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俄狄浦斯毫不犹豫地回答了——人。于是,斯芬克斯一头扎入大海。
该谜语只是说出了人的表象,根本没有涉及人的本质。只是说出人性的一面,即人性的外在的自然属性。人之所以为人,还有着独特的社会属性的一面。
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要真正科学地领悟人生,我们首先必须从理论上认清“什么是人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
“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
1.中国古代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在我国古代,并无我们现在意义上提出的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主要就“人性”等问题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远在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代,就有人试图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列子•黄帝》中写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杨伯峻:《列子集辞》,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3页。)这时,人们只能从人的特征上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对人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而这一飞跃的产生是围绕着人性与兽性的区别而展开的。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看法,但并未赋予人性以具体内容。第一个提出人性界说的告子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章名上》。)他认为生而具有的叫做性,性的内容就是“食色”。
孟子在反驳告子的同时,提出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观点。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散,则近于禽兽。”(《孟子•腾文公章句上》。)那么,这种异于禽兽的人性是什么呢?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章名上》。)由此可见,孟子人性论的内容是指:人不同于禽兽,就在于人有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孟子和荀子,一个主张人性善,一个主张人性恶。孟子认为:“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名上》。)而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之所以出现这种对立,是由于他们对人性概念理解的差异性所致。但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或“人之所以为人者”方面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孟子认为人有仁、义、礼、智,荀子认为人有义、礼、辨。正是因为他们对人性概念的不同理解,使得他们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主张上也有一定区别。孟子主要倾向于“寡欲”、“思诚”、“内省”的方法,使仁、义、礼、智“四端”,“扩而充之”,从而达到“尽其心”、“知其性”的境地。荀子则主要
倾向于用“起礼义”、“制法度”的方法,“化性起伪”——通过人为努力转化所谓“恶”的人性,而获得所谓“善”的品质,达到“性伪合而天下治”的目的。
西汉至隋唐时期,有董仲舒提出又被韩愈发展了的“性三品”说,他们把人性分为上、下、中(善、恶、中)三等,认为性上品善,下品恶,中品可善可恶。宋元至清代,中期,有张载的“性二元”说,他认为人性可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地之性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但气质之性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的。有朱熹的“人性得自天理”说,他提出:“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并极力主张“存天理,去人欲”。有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说,他提出:“盖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则此与生俱有之理,未尝或异;故仁义礼智之理,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可谓之性”,“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2.西方思想家们对人本质的述说
(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提出,人不过是食品的通道和运河。
(2)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
(3)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则说:人是一架复杂的机器。
(4)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给人下了个定义,这就是:人是会制造、使用工具的动物,是唯一用背睡觉的动物。
(5)卡西儿:人是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
(6)苏格拉底: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7)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
(8)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汲取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批判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历史唯心论,特别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的本质理论的变革。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这一科学论断呢?
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这就是说,人的本质要到社会生产中去寻找,人是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下的人,活生生的、现实的、具体的人。研究人的本质问题,必须把人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页。),它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按照列宁的理解,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一般是盘根错节、交叉纠缠在一起的,且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每个人从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天起,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脱离人类各种社会关系,尽管他先天具有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但他绝不是具体人的本质。国外的几起狼孩、熊孩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
第三,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人的本质也不是永恒的,它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发展变化。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性”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9页。),“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42页。)。在现实上,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的本质有不同的表现。随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