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
拔罐技术 操作方法 正确操作拔罐
根据病变部位与疾病性质,拔罐尚有不同的应用方法
(一)单罐法。单罐法即单罐独用,一般用于治疗病 变范围比较局限的疾病。
(二)多罐法。多罐法即多罐并用,一般用于治疗病 变范围比较广泛、病变处肌肉较丰满的疾病,或敏感 反应点较多者,可根据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 酌情吸拔数个至10余个。
(七)药罐法。将药物治疗和拔罐疗法结合以提高疗 效。多用于四肢关节风寒湿痹等证,可分为煮药罐法 和罐内纳药法两种。
(三)留罐法。又称坐罐法,指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 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法。留置时间一般为5~15分钟, 它可用于拔罐治疗的大部分病症,是最常用的拔罐法。
(四)闪罐法(病变反射区吸拔法)。闪罐法指罐吸 拔在应拔部位后随即取下,反复操作至皮肤潮红时为 止的拔罐方法,若连续吸拔20次左右,又称连续闪罐 法。此法适用于肌肉痿弱、局部肌肤麻木或风湿痹痛 及中风后遗症等。
正 确 操 作 拔 罐
根据罐具的种类,目前罐具常用的吸拔法有火罐法和水罐法。
点火方法
• 闪火法
用镊子夹住略蘸酒精的棉球,点燃 后立即伸入罐内闪火即退出,并迅 速将罐子在应拔部位上。 优点:比较安全,适用于各部位。 注意:点燃的酒精棉球,切勿将罐 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点火方法
• 投火法
将蘸酒精的棉球或折叠的软质白色 纸片(卷)点燃后投入罐里,将火 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此法罐内燃烧物易坠落烫伤皮肤, 故多用于身体侧面横向拔罐。
(五)走罐法。走罐法又称推罐法、行罐法或拉罐法。 操作前先在罐口或吸拔部位涂上一层薄薄的润滑油。 用闪火法吸拔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稍用力将 罐沿着肌肉、骨骼、经络循行路线推拉,反复运行至 走罐区皮肤紫红为度。
拔罐法ppt课件
拔罐法原理及适应症
拔罐法原理
通过罐内负压和温热作用,使局部毛孔、汗腺开放,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从而促 进体内废物、毒素的加速排出;同时,通过刺激体表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达到阴阳平 衡的状态。
拔罐法适应症
拔罐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头痛、风湿痹痛、腰背痛、腹痛、胃痛、泄泻、痢疾、痛经、中 风偏瘫等。此外,还可用于预防保健,如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等。
拔罐器具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前检查
使用前检查拔罐器具是否完好无 损,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消毒处理
拔罐器具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以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烫伤
拔罐时应注意火罐的温般每次510分钟即可,避免长时间拔罐导
致皮肤损伤。
03
拔罐法操作技巧与步骤
拔罐法ppt课件
目 录
• 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拔罐器具介绍与选择 • 拔罐法操作技巧与步骤 • 拔罐法在临床应用及案例分析 • 拔罐法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 拔罐法发展趋势及展望
01
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拔罐法定义及作用
拔罐法是一种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 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 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 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者的舒适度。
03
融合创新
拔罐法将与其他中医疗法和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形成融合创新的治疗
模式。例如,拔罐法与针灸、推拿等疗法的结合,可以形成综合性的治
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拔罐法创新点及研究方向
创新点
拔罐法的创新点主要包括拔罐器具的创新、 操作方法的创新、治疗领域的拓展等。例 如,开发新型拔罐器具,提高拔罐的舒适 度和安全性;探索新的操作方法,如动态 拔罐、穴位拔罐等,以增加拔罐法的疗效 和适应症;拓展拔罐法在治疗领域的应用, 如将拔罐法应用于美容、减肥等领域。
拔罐疗法名词解释
拔罐疗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的一种,有悠久的历史。
拔罐疗法是以杯罐为工具,借用某种方法产生负压而使杯罐吸着于皮肤,造成局部瘀血,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拔罐疗法具有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拔罐治疗后,病变局部皮肤就会出现青紫的瘀血,说明局部经络瘀阻较重,而拔出的瘀血就越明显,严重者会出现血块,轻者仅皮肤紫红,无病变者局部皮肤无变化。
瘀血明显者多为感受风寒、寒邪凝滞、经络气血不通、瘀血痹阻而致病。
如果经过拔罐治疗,局部皮肤颜色逐渐变淡,瘀血逐渐减少,说明治疗有效,继续坚持。
如果经过多次拔罐治疗,局部瘀血仍较明显者,罐印长期不消退,说明病程较久、瘀血较重,需要服用中药调理。
拔罐法的种类
拔罐法的种类
拔罐法的种类有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等。
一、留罐法
留罐法是通过火的热把罐里边的空气排净之后,直接吸附在身体的一个部位停止不动。
二、走罐法
走罐法是用非常少量的热气把罐内部的一部分空气排出去,然后吸附在身体上一个比较平坦的位置,然后握住罐子上、下、左、右的反复推动。
如果推动过程中对这个负压掌控不好的话,可以预先在皮肤表层涂一些润滑剂,这样比较容易进行推拉。
三、闪罐法
闪罐法是拔上立刻起下,这样的动作反复多次,一直到皮肤微微泛红为止。
四、刺血拔罐
刺血拔罐法是先使用三棱针在需要拔罐的区域上放血、点刺之后,然后迅速吸附一个罐子,通过这种方法将废血排出来。
五、留针拔罐
留针拔罐法是先在所选穴位上进行针刺,然后把罐放在针上,以这个针为中心再扣上一个罐,这种方法起到针罐结合的作用。
在实行拔罐操作时,如果存在皮肤过敏,溃疡、水肿等情况不适宜拔罐。
同时建议在专业的地方进行拔罐操作,避免因操作不专业导
致皮肤局部出现起泡、破损的情况。
拔罐法的概述(适应症、禁忌症、流程、评分标准)ppt课件
18
闪罐
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 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 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多 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 证病例。
19
留针拔罐
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 法,即先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以针 为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10-15 分钟,然后起罐起针。
未溃等外科疾病亦可用拔罐法。
7
禁忌症
高热抽搐 凝血机制障碍 皮肤过敏 溃疡 水肿 大血管处 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
8
点火方法
闪火法 投火法 贴棉法
9
闪火法
用血管钳夹95%的酒精棉球,点 燃后在罐内绕1-2周再抽出,并 迅速将罐子在应拔部位上。
优点:比较安全。 注意:点燃的酒精棉球,切勿将
25
操作方法
(5)起罐: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 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 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 消失,罐子自然脱落,不可硬拉或旋动。 (6)火力大小:火力大小,也要掌握好。 酒精多,火力大则吸拔力大;酒精少,火力 小则吸拔力小。还有罐子叩得快则吸力大; 叩得慢则吸力小。
3
罐的种类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4
原理
负压原理
5
作用
温通经络 驱风散寒 消肿止痛 吸毒排脓
6
适应症
拔罐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 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 急慢性疼痛,如急性扭伤有瘀血、腹痛、背腰
痛、痛经、头痛等均可应用; 还可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胃脘
痛、眩晕等脏腑功能紊乱方面的病证。 此外,如丹毒、红丝疔、毒蛇咬伤、疮疡初期
26
操作方法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拔罐法(拔水(药)罐法)(5篇)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拔罐法(拔水(药)罐法)(5篇)篇1: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拔罐法(拔水(药)罐法)拔水(药)罐法又称为煮罐法,一般使用竹罐。
① 用物准备竹罐数个、长镊子、湿冷毛巾、用纱布包好的中药(药物可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为祛风活血的药物)、煮锅内放水。
② 操作方法◆ 煮锅内放水或放水后加入中药包。
◆ 煮沸后将完好无损的竹罐数个投入锅中,煮5~10分钟。
◆ 用长镊子夹住罐底,罐口朝下夹出,甩去罐中水珠。
◆ 迅速用湿冷的毛巾紧扪罐口(可降低温度,以免烫伤),立即将罐扣在所拔部位。
◆ 留罐10~20分钟,每次可拔数罐至数十罐。
篇2: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拔罐法(拔火罐法)拔火罐法① 用物准备治疗盘、玻璃罐或陶罐、竹罐(根据所拔部位,选择大、中、小罐),95%酒精棉球或纸片、火柴、止血钳、弯盘。
② 点火方法◆ 闪火法[如图所示]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用火点燃,在罐内中段绕1~2圈后,立即退出,迅速将罐扣于所选部位。
此法较为安全,是比较常用的拔罐方法。
◆ 投火法[如图所示]篇3: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放血法古称“刺络”、又称“刺血法”;今有人称之为“放血疗法”。
古今对此法十分重视,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
放血法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刺破络脉(浅表静脉),放出少量血液,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通经活络、镇吐止泻的作用。
适应范围及用物准备① 适应范围◆ 高热、中暑、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红眼病、天行赤眼)、头痛等。
◆ 昏厥、中风闭证。
◆ 顽癣、疖肿、丹毒等。
② 用物准备治疗盘:消毒盒内放三棱针或小尖刀、2%碘酒、75%酒精、或碘伏、棉签、消毒干棉球。
操作方法点刺法点刺法又称“速刺法”。
① 概念在腧穴部位迅速点刺出血为点刺法。
中国民间拔火罐疗法
中国民间拔火罐疗法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
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医术,儿童同样适用。
还称“拔罐子”。
有火罐、气罐等。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古称“角法”。
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种类(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
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
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透进空气。
临用前,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
南方产竹,多用竹罐。
(2)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圆肚大,再涂上黑釉或黄釉,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
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之。
(3)玻璃拔火罐:是中华传统医疗保健中医器具。
①制作方法:徐州是出产玻璃制品的产地之一。
有悠久的历史。
质量优,纯度高。
生产推出的玻璃拔火罐,是使用高温玻璃链炉、池炉法机制的。
拔罐疗法 ppt课件 共39页
禁忌证:高热抽搐,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皮肤过敏、
溃疡破溃处、水肿、肿瘤和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 及腰骶部等均不宜拔罐。
17
一、拔火罐法
(三)操作前准备 患者准备:患者信息、操作事宜、皮肤、体位、二便 用物准备:罐具、止血钳、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隐私保护。 操作者准备:仪表整齐、洗手、戴口罩。
近年来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拔罐疗法向国外传播应 用,并依托其特殊优势,成为了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6
二、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
中医理论对拔罐疗法的认识
拔罐疗法遵循中医理论,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的 指导下,用罐具通过吸拔病变部位或特定经络、穴位,将充 斥于体表的病灶及经络、穴位乃至深层组织器官内的风寒、 瘀血、热毒、脓血等排出体外,使邪出正复,气血疏畅。
22
一、拔火罐法
(六)不良反应及处理
1.局部不适、晕罐 局部发热、发紧、发酸、疼痛较明显时,应取下重拔; 有晕罐先兆时,应及时起罐,协助患者平卧,轻者饮温
开水,静卧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应立即做相应的处理。 2.烫伤 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待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应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出液
拔罐疗法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牟善芳 主任护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罐法概述 第二节 拔罐法
2
教学目标
1. 了解罐具种类及拔罐疗法的分类。 2. 掌握拔火罐法。 3. 熟悉负压吸罐法和平衡火罐法。
3
罐法概述
一、拔罐疗法的源流
【古代】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 晋代医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用牛角制罐拔脓
中国风中医护理八大基本操作之一拔罐疗法PPT课件
体控制。
10
拔罐疗法的作用及原理
三 ︑ 不 同 罐 法 不 同 作 用
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选用部位的不同,可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不同的拔罐法也 有其特殊的作用。 如留罐主吸拔阴寒痼冷,故治疗风湿痹痛,可在局部留罐,以出现紫痕为宜,可 隔二、三日连续拔罐,至不出现紫痕为止;闪罐主祛风舒筋,故治疗面瘫,可在面部 闪罐,以宣通气血;走罐具有与按摩疗法、刮痧疗法相似的效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 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 围血液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加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并可 加速静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 量及贮备的分布情况。
11
拔罐疗法的作用及原理
三 ︑ 不 同 罐 法 不 同 作 用
拔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如能与别的治法如温和灸、帖敷、按压等结合起来,
那么临床作用和治疗效果必将大大加强,其应用范围也将大大扩展。
12
3
拔罐的操作方法
13
拔罐疗法的操作流程
操
作
流
程
1、定穴:
根据病情选择拔罐部位和拔罐方法。
14
操作流程
9
拔罐疗法的作用及原理
二 ︑ 整 体 调 节 作 用
拔罐法的整体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加上温热的基础之上的,任何疾病过程都 是其整体性的反应,局部病理改变总是整体性疾病过程的一部分,属于现象与本质的 哲学范畴,二者是辨证统一的。祖国医学根据二者的辨证关系,通过局部治疗,由现 象到本质使机体整体得到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也即通过局部调整实现整
拔 罐 法 古 称 角 法 ︐ 又 名 火 罐 气 ︑ 吸 筒 疗 法 ︐ 是 以 罐 为 工 具 ︐ 利 用
拔罐法-针灸学
常见罐具
一、罐的吸附方法
(一)火罐法
火罐法是指通过燃烧加热罐内空气,利用罐内空气冷却时形成的 负压,将罐吸附于体表的方法。临床常用以下3种方法。
闪火法 投火法 贴棉法
1.闪火法
用止血钳或镶子夹住95%乙醇 棉球,点燃后在火罐内旋绕数圈 后抽出,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 此法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是 最常用的拔罐方法。注意操作时 不要烧灼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第三节 拔罐法
目录
罐的吸附方法 拔罐的操作方法 起罐的方法 拔罐的作用与适用范围 拔罐的注意事项
拔罐法也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 利用加热、抽吸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 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甚至瘀血,以调整 机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最早以兽角为罐具, 现已逐步发展为竹罐、金属罐、陶瓷罐、玻璃罐、抽气罐、 多功能罐等多种材质的罐具,操作方法也有改进和发展, 治疗范围逐渐扩大,成为针灸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之一。
(二)拔罐的适用范围
拔罐的适用范围较广,常用于腹痛、颈肩腰腿痛、关节痛、软组 织闪挫扭伤等局部病证,也可用于伤风感冒、头痛、面瘫、咳嗽、 哮喘、消化不良、泄泻、月经不调、痛经等病证,以及目赤肿痛、 麦粒肿、丹毒、疮疡初起未溃等外科病证。随着现代多种罐具的 问世,以及对拔罐法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中拔罐法与 其他多种疗法结合使用,使得拔罐法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也成 为常用的保健疗法。
2.投火法
将易燃纸片或95%乙醇棉球点 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于应 拔部位。此法由于罐内有燃烧物, 容易落下烫伤皮肤,故适宜于侧 面横拔。
3.贴棉法
用直径1~2cm的95%乙醇棉片 贴于罐内壁,点燃后迅速将罐 扣于应拔部位。此法也多用于 侧面横拔,注意避免乙醇过多, 滴下烫伤皮肤。
拔罐常识拔罐的吸拔方法与运用(2024)
全身反应
拔罐后,患者可能感到全身轻松 、舒适,精神状态有所改善。
2024/1/29
29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 2 3
皮肤破损
若拔罐力度过大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皮肤破损 。应立即停止拔罐,并对破损皮肤进行消毒处理 ,避免感染。
晕罐
部分患者拔罐过程中可能出现头晕、恶心、面色 苍白等晕罐现象。应立即停止拔罐,让患者平卧 休息,适当补充水分。
拔罐后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 暖,避免受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主,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避免感染。
2024/1/29
27
07 效果评估与风险 防范
2024/1/29
28
效果评估标准
症状缓解程度
拔罐后,患者的症状应得到一定 程度的缓解,如疼痛减轻、肿胀
消退等。
皮肤反应
拔罐部位可能出现红色、紫色或 黑色的瘀斑,以及局部发热、瘙 痒等反应,这些反应通常会在短
2024/1/29
19
05 拔罐疗法适应症 与禁忌症
2024/1/29
20
适应症范围
呼吸系统疾病
如感冒、咳嗽、哮 喘、支气管炎等。
妇科疾病
如月经不调、痛经 、乳腺增生等。
2024/1/29
疼痛类疾病
如颈肩腰腿痛、便秘等。
其他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 、神经衰弱等。
17
穴位选择与功能
肺俞穴
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 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鼻塞
等病症。
2024/1/29
中脘穴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 4寸。主治胃痛、腹胀、呕吐等消 化系统疾病。
足三里穴
拔罐的方法有哪些
拔罐的方法有哪些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表面制造负压,将内部的热气排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详细介绍。
1. 干罐法:干罐法是最常见的拔罐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在进行干罐法时,首先将罐子内壁涂上一层火柴头、棉椎、草纸等易燃物质,然后将其点燃,迅速将罐子按压在拔罐部位上,等待一段时间后,将罐子迅速取下。
这种方法利用了火焰燃烧时形成的热胀冷缩的原理,从而产生负压,达到拔罐的效果。
干罐法适用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病症。
2. 车刮法:车刮法是一种利用拔罐器具进行拔罐的方法。
在车刮法中,首先将车刮器上涂抹一层温开水,然后将器具迅速按压在拔罐部位上,并将其上移和旋转,从而形成负压。
车刮法适用于疏通经络、舒筋活络,对神经性疼痛、关节炎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民间自制拔罐法:民间自制拔罐法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拔罐方法,其制作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安全。
在进行民间自制拔罐法时,首先需要准备一个空酒瓶或玻璃罐,并在罐底部放入适量酒精或酱油,用火点燃罐底的酒精或酱油,然后迅速将罐子按压在拔罐部位上,等待一段时间后,将罐子迅速取下。
这种方法不仅具备了一般拔罐法的作用,还能通过燃烧的热量,有助于促进经络的通畅,起到镇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4. 真空吸力拔罐法:真空吸力拔罐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拔罐方法,使用专业拔罐器具进行操作。
在进行真空吸力拔罐法时,首先需要准备一个专业的拔罐器具,如硅胶杯、防爆杯等,将器具放在拔罐部位上,通过压力机械或手动泵等设备,将器具内部空气抽出,形成负压。
真空吸力拔罐法适用于治疗深层的肌肉、关节等部位病变,如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5. 吸火罐:吸火罐是一种将拔罐器具与火烧结合使用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拔罐疗法的效果。
在进行吸火罐时,首先在拔罐部位上点燃一根火柴或棉线,然后将拔罐器具按压在火源上方,等待一段时间后,将器具迅速取下。
拔罐法
• • • • •
将罐迅速扣下。 ②部位:适用于呈水平穴位的竖拔。 ③吸力:吸力强。 ④罐内是否有火:有。 ⑤注意事项: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 火架撞翻。 • 总之,以上拔罐方法除了闪火法以外,其 余罐内均有火,所以要注意安全,不要烫 伤皮肤。
• • • •
2、水罐法 一般采用竹罐,利用煮水的热力排去空气。 3、气罐法 一般采用抽气罐,用注射器从橡皮塞中抽 出瓶内空气。
痤疮的治疗:大椎、肺俞扣刺。扣刺前用2%碘酒 消毒、用75%酒精脱碘、用梅花针扣刺后拔罐。
五、起罐方法
• 手法要轻缓,切不可硬拉活旋动。先用手 夹住火罐,再用另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 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子即能脱下。
六、注意事项
• ①高热、抽搐、痉挛、皮肤过敏或溃疡破 损处、有自发性出血的患者等,均不宜使 用本法。 • ②拔罐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 位,若局部皮肤有皱纹、松弛、疤痕、凹 突不平或体位移动,则火罐容易脱落,所 以,肌肉瘦削或骨骼凹突不平以及毛发多 的部位、大血管分布部位、孕妇腰骶部及 腹部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 炎、诸神经痛、软组织损伤、丹毒、急性 乳腺炎、淋巴腺炎、静脉炎、带状疱疹、 痤疮等病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石学 敏院士学术思想简述 ) • 附2:拔罐穿刺法 • 本法是拔罐与放血相结合的外治新法。先 在所选穴位或某一部位进行拔罐,取罐后 在隆起部位用三棱针或皮肤针浅刺几针, 再行拔罐,吸出恶血与黄水,以达到改善 气血运行,治疗疾病的目的。
• 多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 骨骼凹突的部位。其特点是奏效快、疗程 短、简便易行,病人无痛苦,没有危险性。 • 根据临床验证,在肺大叶穴或肺小叶穴用 此法施治,对肺痼疾、咳喘病有显著疗效; 在第一胸椎或胸椎棘突肩肋骨内上缘之间 进行拔罐穿刺,对白脉黄水病引起的肩背 拘急、颈项强痛、肘臂麻木等,有显著疗 效。 (蒙医药)
第十九期:拔罐法
第十九期:拔罐法对于参加考试的同学,现在只有40多天了,时间紧迫!拔罐方法1.闪罐法①选取适宜体位,暴露腧穴。
②选用大小适宜的罐具。
③用镊子夹95%的酒精棉球一个,点燃,使棉球在罐内壁中段绕1~3圈或短暂停留后迅速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再立即将罐起下。
④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
⑤拔至施术部位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
注意事项:动作连贯,手腕放松,火力适中,吸附力适中,避免烫伤。
2.留罐法(坐罐法)①选取适宜体位,暴露腧穴。
②选用大小适宜的罐具。
③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95%的酒精棉球,点燃,使棉球在罐内壁中段绕1~3圈或短暂停留后迅速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④留罐时间:一般10-15分钟。
⑤起罐:一手握罐,一手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周围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罐体脱下。
3.走罐法①选取适宜体位,暴露腧穴。
②选择大小适宜的罐具。
③在施术部位涂抹适量的润滑剂,如凡士林等。
④先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施术部位上,然后用单手或双手握住罐体,在施术部位上下、左右往返推移。
走罐时,可将罐口的前进侧的边缘稍抬起,另一侧边缘稍着力,以利于罐子的推拉。
⑤反复操作,至施术部位红润、充血甚至瘀血为度。
⑥起罐时,一手握罐,另一手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周围的皮肤,使之凹陷,空气进人罐内,罐体自然脱下。
4.刺血拔罐法(刺络拔罐法)①选取适宜体位,暴露腧穴。
②选择大小适宜的罐具。
③戴消毒手套,用碘伏消毒施术部位,持三棱针(或一次性注射针头)点刺局部使之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出血。
④用闪火法留罐,留置10~15分钟后起罐。
⑤起罐时不能迅猛,避免罐内污血喷射而污染周围环境。
用消毒棉签清理皮肤上残存血液,清洗火罐后进行消毒处理。
5.留针拔罐法(针罐法)①选取适宜体位,暴露腧穴。
②选择大小适宜的罐具。
③毫针直刺到一定深度,行针、得气、留针。
④用闪火法以针刺点为中心留罐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
⑤起罐后出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罐的部位
感冒:大椎 咳嗽:肺俞 胃痛:胃俞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血海 腰痛:腰阳关 肩痛:肩髃、肩髎
复习思考题
1.何为拔罐法? 2.拔罐法的临床应用有哪几种?
返回
返回
投火法
将折叠的软质纸 卷(或95%乙醇棉球 ),点燃后投入罐内 ,迅速将罐扣在施术 部位。本法民间多用。
架火法
取一不易燃烧及 传热的物体,上置 95%乙醇棉球,放在 应拔的部位上,点燃 后迅速将罐扣上。
吸拔方法
2.水吸法
利用沸水排出罐 内空气,形成负压, 使罐吸附在皮肤上的 方法。一般用竹罐
吸拔方法
罐的种类主要有
竹罐
玻璃罐
陶罐
抽气罐
竹罐
在民间应用较 广。
玻璃罐
临床较普遍 使用。
陶罐
现在临床极 少使用。
抽气罐
优点:可随意调节吸附 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 缺点:无温热刺激。
吸拔方法
二、拔罐的方法
操作要领: 轻、快、准、稳 1.火罐法 原理: 利用燃烧时的热力,排除罐内部分空气,造 成负压 ,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皮肤。 常用方法: 闪火法
3、闪罐法 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 次地拔住起下,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 瘀血。 适宜于顽固难愈的痛点;局部皮肤麻木、 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于小儿、 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 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 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 拔于点刺的部位。 多用于丹毒、扭伤、乳痈等。 注意调节出血量,勿在大血管上刺血拔 罐。
5、留针拔罐法 此法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注意胸背部的穴位不宜用此法。
四、起罐方法
医者双手配合,一 手拿罐,另一手用拇指 或食指轻轻按下罐口边 缘的皮肤,或将罐特制 的进气阀拉起,空气进 入罐内后罐即落下。若 罐吸附过强时,不可力 猛拔,以免损伤皮肤。
五、 注 意 事 项
1.选择体位:体位要舒适,拔罐时不要随意移动 体位,以防罐 具脱落。
3.抽气法
先将抽气罐的瓶底 紧扣在穴位上,用 注射器或抽气筒抽 出罐内空气,使其 产生负压,即能吸 附。
三、临床拔罐运用方法
1、留罐法 又称坐罐法,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 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 然后将罐起下。 多用于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 变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
2、走罐法——具有刮痧效应 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 涂上一层凡士林、液体石蜡等润滑剂, 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底, 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 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 左右来回推拉,反复数次。直至皮肤红 润、充血或瘀血。 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
拔罐法
教 学 目 标
1.掌握常用的拔罐操作方法。 2.熟悉拔罐适应证和拔罐的注意 事项。
定 义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 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 使之吸附施术部位,而产生刺激,使 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 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无痛无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特 点
一、罐的种类
2.拔罐部位:应选择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处。 .禁忌部位:皮肤有毛发、皱纹、溃疡、疤痕、 骨骼凹凸、水肿、过敏处。外伤骨折部位,大血 管分布部位,五官部位,孕妇的腹部、腰骶部。 4.禁忌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 等有出血倾向疾病,传染性皮肤病,高热、抽搐 等。
4.操作时必须动作迅速,准确,注意安全。不能 灼伤 或烫伤皮肤。使用多罐时,罐距不宜太近,以 防互相牵拉产生疼痛或脱罐。刺络拔罐时,出血量 不宜过多。 5.拔罐后局部呈红晕或紫绀色为正常现象,1~2 天即自行消退。若烫伤或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 处理,防止擦破,任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消毒 针具刺破放出水液,涂以甲紫药水,敷上消毒纱布, 以防感染。
贴棉法
投火法
架火法
闪火法
用镊子挟住95%乙醇 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部 绕1~2圈,迅速退出后拔 在施术部位。闪火法不受 体位限制,吸附力大,较 为安全,临床最为常用。
贴棉法
将大小适宜的95%乙醇棉球,贴在 罐内壁下1/3处,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 施术部位。注意棉球上的乙醇量要适, 以免滴下烫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