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年单元测试《第7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福建省)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燃烧及其利用》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热B. 某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说明化肥一定不是氮肥C.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D. 向黑色粉末中加入一种液体,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该液体一定是双氧水2.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装置②③组合可用来制取氢气B. 装置①⑤组合可用来制取氧气C. 装置②可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D. 装置②④组合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油站严禁烟火B. 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C. 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D. 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 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5.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 CO可用于冶炼金属C. 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6.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 一氧化碳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絶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D. 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7.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A. AB. BC. CD. D8.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A. N2 B. CO2C. SO2D. H2O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用作燃料B.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C.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变化的都是化学反应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10.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C. 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 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1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 天然气B. 氢气C. 酒精D. 乙醇汽油12.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5月18日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A.纸巾B.鞭炮C.汽油D.酒精2、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A.B.C.D.3、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
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B.风能C.天然气D.石油4、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
该灭火方法的原埋是()A.隔绝氧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以上都有5、“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发电方式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太阳能发电B.风力发电C.潮汐力发电D.燃煤发电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B.煤气C.酒精D.汽油7、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8、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9、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A.减少O2消耗量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C.降低汽油着火点D.升高汽油着火点10、下列化学变化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镁与盐酸的反应 B.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11、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是()A.合理和综合利用煤和石油B.研制太阳能电池、海洋电池等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12、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22·山东淄博·二模)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B.降低着火点C.隔离可燃物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2.(2022·山东·潍坊市坊子区尚文初级中学模拟预测)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A.B.C.D.【答案】D3.(2022·新疆·沙湾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九年级期末)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如图所示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
图中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着火的组合是()A.①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③D.①②④4.(2022·湖北·云梦县实验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期末)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家用燃气着火时关闭阀门——隔离可燃物B.用水浇灭民宅火灾——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D.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档案室火灾——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5.(2022·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教育局教研室一模)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6.(2022·四川成都·一模)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7.(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电动车应利用充电桩充电,以免引发火灾B.不因好奇点燃杨絮柳絮,以免发生危险C.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立即乘电梯逃生D.避免将燃着的烟头等物品扔进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炸8.(2022·四川绵阳·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包括着丰厚的化学知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衣料中的蚕丝和涤纶都属于分解无机高分子资料B.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都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修建高楼大厦时用到的钢是纯真物D.用液化石油气替代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形成空气污染2.以下有关化学反响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反响随同着能质变化B.化学反响进程中都会发作吸热现象C.在化学反响中只要熄灭反响才干放出热量D.人类应用的能量都是经过化学反响取得的3.以下进程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水力发电 B.电解水 C.化学电池 D.太阳能供热4.如下图,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
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接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战柴,火柴末尾熄灭。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到达着火点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沛接触,从而熄灭D.火柴熄灭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5.采取正确的措施,可以防止火灾发作或增加灾祸损失,以下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构成隔离带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6.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肃清可燃物C.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7.当代社会简直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运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只要〝利〞而无〝弊〞,由于人类的生活和消费基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消费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B.只要〝弊〞而无〝利〞,由于化石燃料的熄灭发生许多有害物质,招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动力和物质,但运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效果D.〝利〞大于〝弊〞,虽然运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效果,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动力和物质资源,只需合理应用,就可以趋利避害8.强化平安看法,提升平安素养。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事故的处置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盖上锅盖B.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刻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作一氧化碳中毒,立刻转移到通风的中央救治D.假设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少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2.以下图为汽车尾气污染装置中发作反响的微观表示图,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该反响是置换反响B.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C.反响后分子总数增加D.该装置可污染汽车尾气3.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熄灭更充沛B.室内着火需求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接近空中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能够发作爆炸D.〝釜底抽薪〞是应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4.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被翻而着火时,最复杂、最好的扑灭方法是〔〕A.用嘴吹灭B.用水冲灭C.用湿抹布盖灭D.用灭火器扑灭5.建造生态文明、谐和开展的美丽毕节,需求全市人民共同努力。
以下做法不契合可继续开展要求的是〔〕A.鼎力开发运用化石动力B.迷信合理运用化肥、农药C.鼎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D.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停止规范化处置,增加污染物的排放6.燃料的不充沛熄灭所惹起的主要结果有〔〕①发生温室效应①动力的糜费①环境污染①锅炉爆炸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7.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形成的污染的方法是(填序号) 〔〕①开发氢动力;①植树造林;①带呼吸面具;①运用电动车.A. 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8.不属于新动力开发和应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9.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熄灭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清楚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0.以下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回收废旧电池,既可浪费金属资源又可增加环境污染B.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C.〝低碳生活〞倡议少量运用化石燃料,鼓舞人们多开汽车出行D.运用可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11.用以下图所示装置探求熄灭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实验只能得出熄灭需求氧气这一结论B.该实验运用了相反的可燃物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熄灭,红磷熄灭D.该实验说明熄灭需求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12.掌握一些平安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增加或防止火灾,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沼气池清算作业行停止灯火实验C.室内起火,迅速翻开一切门窗通风D.夜间发现液化气走漏,开灯停止反省13.2021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A.大理石B.小木条C.玻璃D.泥沙2、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煤B.太阳能C.石油D.天然气3、盖沙灭火的原理是()A.降低温度B.取走可燃物C.隔绝氧气供应D.降低着火点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氨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5、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焚烧废弃塑料B.重复使用塑料袋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7、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8、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10、地球上资源日渐枯竭,我们应该节约资源、合理利用。
下列资源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空气C.赤铁矿D.冰水混合物11、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1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 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1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14、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15、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A. B.C. D.16、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检测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检测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都是化学反应B.都是氧化反应C.都是化合反应D.都是放热反应2.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该混合物后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其主要原因是A.玻璃棒具有神奇的功能,可使酒精灯被点燃B.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C.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3.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装置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D.将煤炭加工成蜂窝煤,能使煤燃烧更充分4.常德市每年常出现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B.冬天用煤火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C.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尼古丁等有害物质D.驾驶员在密闭车库内发动汽车长时间运行车载空调,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5.不属于氢能源优点的是A.原料是水,来源丰富B.产物无污染C.相较于常规燃料,燃烧速度快、热值大D.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6.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烟花在空中爆炸D.矿井发生瓦斯爆炸7.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A.①②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8.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是不可再生能源B.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C.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D.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9.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是提高木材燃烧的着火点B.“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灭火的原理C.氢气燃烧容易造成烟尘污染D.面粉、煤粉与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C.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二次能源12.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应该有效地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利用率B.所有的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C.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甲烷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核心知识1. 燃烧1.如图,“纸火锅”是用纸做容器盛放汤料的火锅,点燃火锅时纸不会燃烧。
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纸不是可燃物,所以不会燃烧B.纸被水浸湿,导致纸的着火点降低C.因没有充足的空气,所以纸不会燃烧D.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2.(2022·湖北宜昌中考)“清洁能之火,让奥运之光飞扬”,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传递火炬首次用氢气作燃料。
为确保火炬在极寒和大风等恶劣条件下持续燃烧,设计火炬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是()A.持续不断地释放氢气B.温度不低于氢气的着火点C.火炬外壳隔热性能好D.氢气与空气保持充分接触3.(2021·贵州安顺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4.(2021·山东济南中考)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通常状况下可燃物有自身的着火点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核心知识2.灭火5.(2021·山东青岛中考)小明在做化学实验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这样操作依据的灭火原理是()A.移走可燃物B.隔绝氧气C.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以上原理都有6.(2022·四川内江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7.(2022·北京中考)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8.(2022·山东枣庄中考)下列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均正确的是()9.(2022·湖南益阳中考)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七单元 燃烧及利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图标中。
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2.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B.石油是“清洁燃料”C.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3.风吹灭蜡烛,主要灭火原理是()A. 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消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4.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A. 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B. 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C. 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D.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
“火要虚”的实质是()A. 散热的速度加快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6.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 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7.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A.隔绝空气B.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C.隔离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8.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A.可燃物B.氧气C.压强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9.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10.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
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 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 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的是()11.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A.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B. 油库着火用水扑灭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来源:学|科|网Z|X|X|K]D. 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来源:学§科§网Z§X§X§K]12.内江市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
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最清洁的能源是 ( )A.煤B.氢气C.可燃冰D.石油2.2017年我国在可燃冰开采技术上取得了世界性的突破。
可燃冰分解出的甲烷属于()A.混合物B.单质C.氧化物D.有机物3.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石油D.煤4.有些燃料的燃烧在产生能量的同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下列燃料中,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A.煤B.石油C.乙醇D.氢气5.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6.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7.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8. 2012年5月18日开始,伦敦奥运圣火只在英国境内传递。
采集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B.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C.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料的燃烧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D.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有机物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
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0.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11.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B.关于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C.棉花和涤纶,前者是天然纤维,后者是合成纤维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13.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利用单元测试(含答案)
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相关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Cl-35.5一、选择题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
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B.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C.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可燃物就可以燃烧D.已知:3Mg+N2点燃Mg3N2,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2.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下列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器自燃用水泼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汽车自燃用灭火器灭火3.采取正确的措施,可减少损失。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B.为了节约运费,把汽油和鞭炮等物品装在同一辆车上运送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4.节能减排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下列为“中国节能”标志的是()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从燃烧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来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2019年我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为“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下列认识和做法符合主题要求的是()A.如果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如果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如果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7.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发现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B.公共场所做到人离电断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加油站、面粉厂等地严禁烟火8.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潮汐能B.煤C.石油D.天然气9.酒精灯的燃料为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
下列关于酒精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与空气接触即可燃烧B.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刻用水扑灭C.酒精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D.酒精蒸汽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10.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人教版)福州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4B.该物质化学式为C5H4C.该物质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D.该物质燃烧产物一定是二氧碳和水B解析:B【分析】由该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其化学式为C5H4。
A、由化学式可知,C5H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4)=15:1≠5:4,故错误;B、该物质的1个分子由五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化学式为:C5H4,故正确;C、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该物质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还会生成一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B。
2.化学学习中常用梳理、归纳、类推等思维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理解:①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③因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④燃烧能放热,所以放热的变化都是燃烧;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一定不变。
其中不正确的数目有A.2个B.3个C.4个D.5个B解析:B①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必须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如KCl不是氧化物,故不正确;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有可能不参加反应,故不正确;③因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④燃烧能放热,但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故不正确;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一定不变,正确。
不正确的数目有3个;故选B。
(人教版)福州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测试卷(培优)
一、选择题1.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关于实验操作中的快慢,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将红热的木炭从瓶口缓慢伸入瓶底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将点燃的红磷快速伸入瓶中并立即塞紧瓶塞C.阶梯蜡烛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快速将二氧化碳倒入装有上下两根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验证甲烷燃烧产物的实验: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C解析:CA、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有利于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此选项正确;B、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如果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瓶口附近的气体因受热膨胀而逸出集气瓶,会导致瓶中空气减少,气压减小,反应后水倒吸的多,测量结果偏大,此选项正确;C、探究CO2性质,应将CO2从下层蜡烛的一端缓慢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此选项错误;D、验证甲烷燃烧产物的实验: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有水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并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此选项正确;故选C。
2.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氧气的体积分数(即氧气的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
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至t1时间段氧气含量的变化是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B.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物质的种类和总质量均不变D.t3时反应结束,集气瓶中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B解析:BA、从开始至 t1 时间段氧气含量的变化是因为蜡烛燃烧消耗氧气,故A选项错误;B、在 t1至 t2时间段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基本不变,说明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故B选项正确;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由于发生了化学变化,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物质总质量不变,故C选项错误;D、根据图像可知,t3 时反应结束,集气瓶中的气体不仅有二氧化碳,还有少量氧气剩余,故D选项错误。
(人教版)福州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完全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所以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B.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D.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A解析:AA、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则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C、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2.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4B.该物质化学式为C5H4C.该物质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D.该物质燃烧产物一定是二氧碳和水B解析:B【分析】由该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其化学式为C5H4。
A、由化学式可知,C5H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4)=15:1≠5:4,故错误;B、该物质的1个分子由五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化学式为:C5H4,故正确;C、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该物质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还会生成一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B。
3.中国正在准备建设空间站,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K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这套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不可以循环使用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光C.燃料电池水电解系统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作为燃料使用D.水电解系统中的溶液采用KOH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A解析:AA、由图可知,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时又能生成水,故水在电解时作为反应物,在燃烧时又成为生成物,可以循环使用,选项A错误;B、由图可知,光电转换器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光,选项B正确;C、燃料电池水电解系统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为燃料使用,选项C正确;D、水的导电性很差,KOH溶液的导电性很强,故水电解系统中的溶液采用KOH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选项D正确。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
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2.氢气是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①燃烧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A.水能分解B.纸不是可燃物C.没有和氧气接触D.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A.①③B.②③C.④⑤D.②⑤5.“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6.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点燃火柴的时候要将火柴头向下倾斜,燃烧会很顺利,如果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请你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A.火柴梗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B.火柴梗没有接触氧气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7.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8.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所引起的主要后果有()①产生温室效应②能源的浪费③环境污染④锅炉爆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2015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年单元测试《第7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福建省).docx
2016年单元测试《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福建省)一、选择题1.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A.液化气站B.煤矿的井下通道C.农产品批发市场D.电影院等娱乐场所2.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3.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的是()①氢气;②汽油;③面粉尘;④氦气;⑤天然气;⑥氮气.A.①②③④ B.④⑤⑥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4.最近“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5.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4CO2+2SO2+6H2O,则X是()A.C4H12S2B.C2H6S C.C2H6O2D.C2H67.最近,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披露: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其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我国石油总量的一半.“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C.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8.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A.室内发生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C.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D.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9.当前,大气污染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秸秆燃烧会导致雾霾天气的发生,因此综合利用秸秆已成为热点问题,将秸秆制成可以燃烧的沼气,能有效的防止污染,沼气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氧气10.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12.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闪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1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下列选项中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促进作用的是()A.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B.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C.农村中有大量天然的井水,不经过消毒杀菌便可直接饮用D .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14.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其运载火箭的常规燃料是四氧化二氮(N 2O 4)和偏二甲肼(C 2H 8N 2),飞船的低温燃料是液氧和液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 2O 4属于氧化物B .C 2H 8N 2属于有机物C .液氢作燃料时发生反应为2H 2+O 22H 2OD .液氧变成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二、非选择题(共9题,共58分)15.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另一个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的现象是 .(2)如图1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 ,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如图2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 ,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16.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实验1 ,实验2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 .17.“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天然气属于(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填字母序号);a.煤 b.石油 c.氢能(3)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能,而CH4﹣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的装置;(4)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的分子数之比为.18.在我省文昌建成的航天基地发射卫星的火箭将使用液氢作为燃料.请回答:(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使用氢能的一个优点;(3)为了研究氢气的爆炸极限,需要收集不同纯度的氢气.如何收集﹣瓶纯度为80%的氢气?[V(H2):V(空气)=8:2] .19.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②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 .20.化学实验中常常使用火柴,已知火柴头含有硫、氯酸钾、二氧化锰等,火柴盒侧面含有红磷、三硫化二锑等,试回答以下问题:(1)锑的元素符号是Sb,则三硫化二锑的化学式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火柴盒侧面使用红磷而不使用白磷,其原因之一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填“高”或“低”).火柴划燃后时会产生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21.莱芜市2014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是:实现各乡镇“镇镇通天然气”,将改变乡镇居民以燃煤为主的供能方式.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等质量的甲烷和碳完全燃烧时有关信息如下表:物质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g物质完全燃烧甲烷产生二氧化碳g,放出热量112kJ碳C+O2CO2产生二氧化碳7.33g,放出热量64kJ(1)请填写完整表格中的内容.(2)分析上表,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22.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23.燃烧含硫的煤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SO2,导致酸雨的发生.某种小型电厂平均每天燃烧含硫0.8%的煤2000t,若不加处理,该电厂平均每天会向空气中排放SO2多少吨?2016年单元测试《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福建省)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A.液化气站B.煤矿的井下通道C.农产品批发市场D.电影院等娱乐场所【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物标志,容易引起火灾,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A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容易引起火灾,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B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C正确;D、图是电影院等娱乐场所逃生的安全通道,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解答】解: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环境温度降低,但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不能降低,故A错误;B、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故B正确;C、该反应生成了水,形成的水蒸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减少,从而减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故C正确;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的是()①氢气;②汽油;③面粉尘;④氦气;⑤天然气;⑥氮气.A.①②③④ B.④⑤⑥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可燃性的气体及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根据上述爆炸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及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①氢气是可燃性的气体,所以正确.②汽油蒸汽是可燃性的气体,所以正确.③面粉粉尘是可燃性的粉尘,所以正确.④氦气不是可燃性气体,所以错误.⑤天然气是可燃性的气体,所以正确.⑥氮气不是可燃性气体,所以错误.①②③⑤是可燃性气体,接触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爆炸的有关知识,充分理解爆炸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最近“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解答】解:A、纸张是可燃物,故A错误;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降低,故B错误;C、加热时,水蒸发吸热,达不到纸的着火点,纸不会燃烧,故C正确;D、加热时,空气充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燃烧的条件问题.5.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解答】解: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A错误;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B错误;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错误;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D正确.故选:D.【点评】增大燃烧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会使燃烧更充分,更旺.6.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4CO2+2SO2+6H2O,则X是()A.C4H12S2B.C2H6S C.C2H6O2D.C2H6【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元素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的关系.【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各原子的数目之和等于反应后各原子的数目之和,据此可推断X的化学式.【解答】解:反应后生成物4CO 2、2SO 2、6H 2O 中,共有4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18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2X+9O 2中已有18个氧原子,2X 中应含有4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12个氢原子,则X 的组成为2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6个氢原子,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此类试题的解题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只要能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不难解决.7.最近,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披露: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其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我国石油总量的一半.“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 4•H 2O ).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B .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C .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D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考点】海洋中的资源;物质的元素组成;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A 、根据水不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B 、根据现有的能源种类进行分析,C 、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进行分析,D 、根据固态水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解:A 、可燃冰可以燃烧是因为含有甲烷,水不具有可燃性,故A 错误,B 、现在利用的化石燃料已经接近枯竭,可燃冰的使用将开辟新的能源种类,故B 正确,C 、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可以看出,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C 错误,D 、固态水中含有氧氢元素,而可燃冰中含有碳、氢、氧元素,所以可燃冰不是固态的水.故D 错误,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对需要研究的物质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结合考查的知识点进行逐一的判断.8.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A.室内发生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C.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D.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提供充足的氧气会使燃烧更旺分析;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火花可能会爆炸分析;C、根据人体的电的导体分析;D、根据地震时所处的位置选择逃生方法;【解答】解:A、当火灾发生时,如果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火势更加厉害,所以此做法错误;B、煤气泄漏时,如果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可能会因电火花发生爆炸,所以此做法错误;C、发现有人触电时,用手把触电者拉开,因人体是导体,可能会使施救者间接触电,所以此做法错误;D、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是正确的,因为距离短,有逃生的时间,所以此做法正确;故选D.【点评】当遇到危险时,我们必须会正确处理身边的危险情况,不能着急,要沉着冷静,运用所学知识化险为夷.9.当前,大气污染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秸秆燃烧会导致雾霾天气的发生,因此综合利用秸秆已成为热点问题,将秸秆制成可以燃烧的沼气,能有效的防止污染,沼气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氧气【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常见燃料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氢气,故选项错误.B、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一氧化碳(煤气的主要成分),故选项错误.C、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项正确.D、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乙醇的制取方法考虑;B、根据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考虑;C、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考虑;D、根据可燃冰的优点考虑.【解答】解:A、乙醇可通过粮食发酵制得,所以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说法正确;B、化石燃料的燃烧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C、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C说法正确;D、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所以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乙醇的制取方法,促进燃烧的方法,可燃冰燃烧的产物.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可燃性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C、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即达到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解答】解: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该A说法不正确;B、可燃冰不是干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该B说法不正确;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可以通过粮食发酵等方法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该C说法不正确;D、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以防发生安全事故,该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12.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闪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A、根据物质充分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温度等因素来分析燃烧是否充分;B、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C、根据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分析回答.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解答】解:A、将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在燃烧,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而不是为了延迟煤燃烧的时间,故A错误;B、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故B错误;C、由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C正确;D、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而不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及灭火的现象,明确常见的做法是否有利于充分燃烧,并注意在生活中做到燃烧充分及合理利用能源.1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下列选项中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促进作用的是()A.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B.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C.农村中有大量天然的井水,不经过消毒杀菌便可直接饮用D.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水的净化.【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对新农村建设中从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控制来源就能保护好环境解答本题.【解答】解:新农村建设环境污染主要来源有:1)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2)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3)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农村中有大量天然的井水,井水中含有较多的细菌、病毒,需要对其杀灭后饮用.否则会严重影响农民的健康.。
福州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练习卷(培优练)
一、选择题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解析:C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错误;B、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D、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发光发热,错误。
故选C。
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C.点燃H2和O2的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物也可能发生爆炸D.化学变化伴随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的现象,所以有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解析:CA、金属能导电,但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是非金属,也能导电,故错误;B、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成分,所以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错误;C、可燃物与助燃物的混合气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可能发生爆炸,CH4为可燃物,O2为助燃物,在其爆炸极限范围之内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故正确;D、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无色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3.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A.制取少量蒸馏水B.探究MnO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比较酒精灯火焰不同层温度D.探究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B解析:BA、对水加热蒸发得到水蒸气,水蒸气冷却得到蒸馏水,A正确。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燃烧及其利用》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热B. 某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说明化肥一定不是氮肥C.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D. 向黑色粉末中加入一种液体,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该液体一定是双氧水2.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装置②③组合可用来制取氢气B. 装置①⑤组合可用来制取氧气C. 装置②可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D. 装置②④组合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油站严禁烟火B. 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C. 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D. 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 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5.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 CO可用于冶炼金属C. 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6.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 一氧化碳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絶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D. 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7.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A. AB. BC. CD. D8.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A. N2 B. CO2C. SO2D. H2O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用作燃料B.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C.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变化的都是化学反应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10.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C. 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 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1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 天然气B. 氢气C. 酒精D. 乙醇汽油12.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5月18日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人教版)福州市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33051]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反应Ⅰ为分解反应,反应Ⅱ为化合反应②只有反应Ⅰ能说明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③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④反应Ⅰ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1B.2C.3D.42.(0分)[ID:13304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A.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B.硫在氧气中燃烧C.对比空气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大小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0分)[ID:1330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B.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C .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4.(0分)[ID :13303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能燃烧B .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 .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5.(0分)[ID :133025]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在发展锂电池领域做出贡献的三位学者。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22Li MnO LiMnO .+=已知2LiMnO 中锂元素化合价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锂电池使用时,释放能量B .2MnO 是反应的催化剂C .2LiMnO 为新型的氧化物D .反应后锰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 6.(0分)[ID :133019]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红磷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准备)在完成整套装置气密性检查后按图所示装配仪器和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干燥管内充满了N 2,K 1、K 2均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步骤)①打开K 1,打开K 2,从a 端通入O 2;②关闭K 1,打开K 2,点燃酒精灯;③关闭K 1,关闭K 2,熄灭酒精灯,直到干燥管冷却至室温;④维持上一步骤操作不变,点燃酒精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单元测试《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福建省)
一、选择题
1.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A.
液化气站
B.
煤矿的井下通道
C.
农产品批发市场
D.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
2.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3.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①氢气;②汽油;③面粉尘;④氦气;⑤天然气;⑥氮气.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