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疗法

合集下载

穴位注射课件培训资料

穴位注射课件培训资料

04
观察反应
观察患者注射后的反应,如出 现异常及时处理。
保持清洁
注射后保持穴位周围皮肤的清 洁干燥。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药物渗出 或引起不适。
定期复查
根据病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评估治疗效果。
穴位注射药物选择
03
常用药物种类与作用
抗生素类药物
用于治疗感染,如青霉素、头孢 菌素等。
解热镇痛药
避免不良反应与禁忌
确保药物不会引起不良反应或与其它药物产 生禁忌反应。
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
了解药物的溶解性、酸碱度等,以确定是否 适合穴位注射。
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 服、注射等。
药物配伍与禁忌
配伍禁忌
某些药物混合使用会产生化学 反应,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不
良反应。
药理禁忌
明确穴位注射的适应症,如疼痛、 炎症等,确保患者符合注射条件。
准备器具
准备好注射器、针头、消毒用品等 器具,确保注射过程的安全卫生。
患者沟通
向患者解释穴位注射的目的、过程 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常用穴位及定位
01
02
03
合谷穴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 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足三里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
儿科疾病治疗
小儿咳嗽
穴位注射可用于治疗小儿咳嗽,通过调 节肺经穴位,缓解咳嗽症状,促进呼吸
道通畅。
小儿营养不良
穴位注射可以辅助治疗小儿营养不良, 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等症状。
小儿腹泻
穴位注射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有一定疗 效,能够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泻症 状。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
项部、躯干部穴位注射时,不宜深刺,以防 刺伤重要脏器。
孕妇下腹部及腰骶部穴位、以及对子宫有收 缩作用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次髎、内庭、 大敦等不可做穴位注射,以免流产。
年幼、老人、体质虚弱者,在穴位注射时体 位尽量采取卧位,以防出现晕针现象。
2024/1/17
19
十二、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 药物过敏:轻者局部或者全身出现药疹,重者出 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迅速应用药物进行 脱敏治疗,对过敏性休克应进行中西医抢救。
鸣、耳聋、中风、 坐骨神经痛、 慢性盆腔
痿证、支气管哮喘、 腰肌劳损、膝 急性胃肠炎、慢性 关节骨性关节 胆囊炎、风湿、内 炎等 风湿性关节炎
炎、不孕 症等 、小 儿麻痹后 遗症等。

乳痈、肠痈、 目赤肿痛、
风疹、痤疮、 咽喉肿痛、
银屑病、乳 中耳炎、鼻
腺增生、胆 炎、急性结
石症、面瘫、 膜炎
三叉神经痛、 麦粒肿
❖ (4)在操作中不可刻意强调施用手法,以免造成局部 组织附近神经,血管,肌腱等的损伤。严格消毒,针 下要避开大的神经、血管,针头刺入穴内后,应回抽 无血后方可将药液均匀、缓慢注入穴内。
2024/1/17
14
操作程序
❖ (5)注药时不可过快、过猛。如为自血注射,则应做到动 作迅速、准确,以免血液在针管内凝固。如为蜂毒等易致过 敏反应的药物,则应先进行皮试,无过敏反应者方可进行穴 注。
面神经炎带 视神经萎缩、
状疱疹
鼻炎、慢性
皮肤瘙痒症 咽炎、眼睑
下垂等
2024/1/17
6
四、常用药物
❖ 包括了可肌肉注射的绝大部分药物,如西药液体制剂、中
药液体制剂、组织液等。都可供穴位注射用。常用的药物有 以下3类: ❖ (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注射 液、人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胡注射液、 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等; ❖ (2)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l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 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 ❖ (3)其他常用药:5%-10%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 注射用水、三磷酸腺苷、辅酶A、神经生长因子、硫酸阿托 品、山莨菪碱、加兰他敏、强地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多 卡因等。 ❖ 随着临床实践的广泛应用,还增加了氧气、空气、血液、 植物油注射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穴位注射的内容。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
• 1.针刺作用:针刺的治疗作用是复杂的,大致可 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镇痛、对机体各系统功能 的调整和增强机体的防御免疫。 • (1)镇痛作用 针刺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已为国内外医学界 所公认。目前,医学界将镇痛方法分为3大类,即 药物镇痛、脑内刺激镇痛和针刺镇痛。3类镇痛方 法均可激活内源性镇痛物质。针刺镇痛则以其安 全简便,不会破坏机体的组织,也不致引起机体 其他功能的紊乱而受到医学界的重视。针刺麻醉 就是在针刺具有良好镇痛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经络的实质与原理
一般人均很自然地把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联 , 但在解剖学上未能得到充分支持。“循经感传” 速度比神经传导要慢很多。——长期在组织解 剖学层面上寻找经络物质基础的工作都以失败 告终! • 许多学者转入到生化方面的研究. 其中比较有 代表性的观点是:p物质,细胞外基质,钙离 子富集等。 • 有人试用细胞信号转导的理论揭析经络本质 • ——提出了各种假说 •
穴位注射的基本机理
• 3. 药理作用:具有该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 • 活血祛瘀法的药理作用,经现代药理研究已基本证 实的主要有:最主要的作用是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 如调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促 进纤维蛋白的溶解等作用,从而改善了血液循环, 尤其是解除了微循环的障碍,从而恢复或改善了病 变组织、器官等的血液供应,使这些组织和器官的 功能得以恢复。几乎所有的活血祛瘀药都有这方面 的作用。其他的作用如:镇痛,抗感染,抗炎,解 热,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促进增生性病变的软化 和吸收,抑制体内变异细胞的生长,抑制变态反应, 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中医学经络的作用
• 1. 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联系内外, • 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节、皮肉筋 骨等器官和组织,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 互相联系,使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 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来实现。 • 经络系统以头身的四海为总纲,以十二经脉为 主体,分散为三百六十五络遍布于全身,纵横交 错、出表入里、通达上下,将人体各部位紧密地 联系起来。

穴位注射法疗法

穴位注射法疗法
穴位注射法 疗法
教学目标
1、掌握穴位注射的概念和 操作方法。
2、熟悉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和注 意事项。
一、定义
【定义】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的一种技术操作。将针刺及
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达到 1+1大于1的功效。
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一般每次2~4穴,不宜过多,以精为要。
6.熟悉注射部位的解剖结构避免损伤重要神经及血管。
八、操作方法
一、取药: 1.术者戴好口罩、肥皂水洗手,再以清水冲洗;亦可直接消毒啫喱干洗手。 2.核对患者名字、年龄、药物、浓度、剂量、时间、用法及过敏史。 3.从包装取出注射器时,将针头斜面与注射器刻度调节到一个水平面旋紧。 4.碘棉签消毒注射药物瓶颈,砂轮锯瓶颈后在消毒,后折断瓶颈。 5.用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药剂瓶的液面下面、左手食指、中指夹住瓶颈下缘,
在的部位、注射器的规格等选择不同的持针方式、进针方式及 进针角度。 持针方式: 1.执笔式:如手持钢笔姿势,用 拇指和食指在注射器前夹持,以 中指在后顶托扶、适用于各种注 射器的操作:
八、操作方法
三、持针方式、进针方式、进针角度
2.三指握式:以拇指在内、食指 中指在外的方法握持注射器。主 要适用于进针及进针后的提插操作。
3.掌握式:用拇指、中指、无名指 握住注射器,将食指前伸抵按针头, 小鱼际抵住活塞。主要适用于斜刺 及平刺,如背腧穴的进针可采用掌握式。
八、操作方法
三、持针方式、进针方式、进针角度
4.五指握持式:以拇指和其他四指对掌握注射器, 适用于短小或粗径注射器的操作:
进针方式:
1.单手持针:以执笔式或五指握持式握 持注射器,针尖距离穴位0.5cm,瞬间 发力刺入,是较常用的进针方式。 常用于:如肾腧、大肠腧、阳陵泉、 足三里的进针等等。

穴位注射疗法介绍PPT课件

穴位注射疗法介绍PPT课件
选取肾俞、腰阳关、命门等穴位进行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3个 月。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腰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恢复正常工作 和生活。
病例三:偏头痛的治疗
患者情况
患者为年轻女性,长期患有偏头痛,头痛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 生活。
治疗方法
选取太阳、率谷、风池等穴位进行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2个 月。
虽然穴位注射疗法使用的 药物多为局部用药,但仍 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需 要密切观察。
与其他疗法的比较
与药物治疗比较
穴位注射疗法虽然使用药物,但 药物剂量较小,且直接作用于病 变部位,相比口服或注射药物治
疗副作用更小。
与针灸比较
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了药物治疗和穴 位刺激的优点,能够更快地发挥治 疗效果,且作用更为持久。
不孕不育
穴位注射疗法在辅助治疗不孕不育方 面有一定疗效,通过调节内分泌和生 殖系统功能,促进受孕。
儿科疾病的治疗
小儿腹泻
穴位注射疗法可用于治疗小儿腹泻,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泻症状。
小儿营养不良
穴位注射疗法有助于改善小儿营养不良状况,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促进营养 吸收。
04
软组织损伤
穴位注射疗法对外科软组织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如肌肉拉伤、肩周炎等,通过 穴位刺激和药物作用,促进软组织修复。
腰椎间盘突出
穴位注射疗法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妇科疾病的治疗
痛经
针对痛经等妇科疾病,穴位注射疗法 能够调节子宫收缩,缓解疼痛,改善 月经周期。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偏头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发作频率降低,生活质 量得到提高。

3穴位注射疗法

3穴位注射疗法

三、作用及适应范围
穴位注射疗法属于针灸疗法的一个 分支, 分支,大凡针灸疗法的适应症穴位注射 疗法均可应用。 疗法均可应用。由于穴位注射疗法除了 具有针灸疗法的作用以外,还有大量中、 具有针灸疗法的作用以外,还有大量中、 西药物的化学刺激和药理作用参与其中, 西药物的化学刺激和药理作用参与其中, 加之在一定时间内,药液滞留于穴内, 加之在一定时间内,药液滞留于穴内, 使针刺感应得以更强的发挥和延续。 使针刺感应得以更强的发挥和延续。
(7)其他类:天麻注射液、地龙注 )其他类:天麻注射液、 、镇肝熄风)、芍药甘 草注射液(养血柔肝)、生脉、 )、生脉 草注射液(养血柔肝)、生脉、参麦注 射液或参附注射液(养心复脉、 射液或参附注射液(养心复脉、回阳固 脱)。
2.非特异性药物:针灸临床常用 .非特异性药物: 非特异性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非特异性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多种生理溶液、组织液:如生 )多种生理溶液、组织液: 理盐水、注射用水、 ~ 理盐水、注射用水、5~10%低渗葡萄糖 低渗葡萄糖 溶液、胎盘组织液等。 溶液、胎盘组织液等。
(6)激素类:地塞米松、氢化可的 )激素类:地塞米松、 醋酸强地松龙(泼尼松龙)、 )、苯丙 松、醋酸强地松龙(泼尼松龙)、苯丙 酸诺龙、黄体酮、丙酸睾丸素、 酸诺龙、黄体酮、丙酸睾丸素、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注射液等。 促性腺激素注射液等。 (7)其他类:利血平、胰岛素、 )其他类:利血平、胰岛素、 硝酸)士的宁注射液等。 (硝酸)士的宁注射液等。
1.中草药制剂 针灸临床常用的中草药 . 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祛风除湿类:防风、寻骨风、秦艽、 )祛风除湿类:防风、寻骨风、秦艽、 威灵仙、肿节风、木瓜( 威灵仙、肿节风、木瓜(每ml相当于生药 相当于生药 2.5g)、丁公藤注射液(每ml相当于生药 )、丁公藤注射液 . )、丁公藤注射液( 相当于生药 2.5g)等。 . ) (2)通经活络类:当归、复方当归(每 )通经活络类:当归、复方当归( ml相当于生药当归、红花、川芎各 .5g)、 相当于生药当归、 相当于生药当归 红花、川芎各0. )、 川芎(或川芎嗪)、牛膝、麝香、骨宁(复 川芎(或川芎嗪)、牛膝、麝香、骨宁( )、牛膝 )、丁公藤注射液等 丁公藤注射液等。 方)、丁公藤注射液等。

穴位注射--针灸学

穴位注射--针灸学

穴位注射--针灸学xx年xx月xx日•穴位注射的基本原理•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穴位注射的治疗效果目录•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穴位注射的研究进展01穴位注射的基本原理定义穴位注射是一种在穴位中注入药物的治疗方法,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不同名称穴位封闭、水针疗法、注射疗法等穴位注射的定义起源穴位注射起源于中国针灸学,是针灸大夫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并发展起来的。

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老一辈医疗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穴位注射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穴位注射的起源和发展药物注入穴位后,可直接刺激穴位,产生针刺样效果,从而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穴位注射的作用机制刺激作用药物在穴位内吸收后,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发挥药物的疗效,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药理作用穴位注射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

综合作用02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选取药物根据病情需要,选取适合的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确定穴位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确定穴位位置。

确定注射器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器,一般为1毫升或2毫升注射器。

准备工作操作步骤用碘伏或酒精对穴位周围进行消毒,避免感染。

消毒刺入穴位注射药物拔出针头用针刺入穴位,感到酸胀或麻感。

将药物缓慢注入穴位,一般每个穴位注入0.1-0.3毫升药物。

注射完毕后,用棉球按住针眼,迅速拔出针头。

注意事项注射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感染。

注意消毒注射时要注意深度,避免刺入过深或过浅。

控制注射深度注射的药物的剂量和浓度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掌握药物剂量和浓度注射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不适。

注意后续护理03穴位注射的治疗效果穴位注射的治疗范围穴位注射对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痛、神经炎等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穴位注射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和骨关节疾病等。

穴位注射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

穴位注射--针灸学ppt

穴位注射--针灸学ppt

适应症和禁忌症
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
02
常用器具
穴位注射一般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包括5号、6号、7号针头,注射器容量为1-5ml。
常用药品
一般采用水溶性维生素、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药物。
常用器具和药品
操作步骤准备器具和药品: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确认针头型号和药品类型。选取穴位:根据病情需要,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注射。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棉球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进针:用已消毒的注射器针头刺入穴位,深度根据穴位位置和患者体质而定。注射:推动注射器活塞,将药液注入穴位。拔针: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压迫穴位,防止出血。
孕妇
对于孕妇的常见疾病,如妊娠呕吐、胎位不正等,可以采取穴位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穴位的选取和操作方式,避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可以通过穴位注射来改善身体状况,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取和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的穴位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处理
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穴位注射的研究和发展
05
穴位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穴位注射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穴位注射的常用药物
临床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进展
要点三
穴位注射的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神经反射、免疫调节、内分泌调节等方面。
要点一
要点二
穴位注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穴位注射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注意事项
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
03
治疗原则
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证型,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操作

穴位注射操作
穴位注射操作
演讲人
目录
01
穴位注射原理
02
穴位注射方法
03
穴位注射的疗效
04
穴位注射的安全性
1
穴位注射原理
穴位与经络的关系
03
穴位与经络相互关联,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02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穴位是气血汇聚、输布的场所。
01
穴位是经络上的关键点,具有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04
穴位注射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3
局限性:部分穴位注射可能引起疼痛,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04
优势:可结合其他疗法,提高疗效
05Biblioteka 局限性:部分穴位注射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需注意观察
06
疗效评价方法
01
临床观察: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变化
03
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的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等变化
02
实验室检查:检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免疫功能等变化
05
观察: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06
注射后的注意事项
01
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避免感染
03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02
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
04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了解治疗效果
3
穴位注射的疗效
临床应用效果
01
缓解疼痛:穴位注射可以有效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肠炎、便秘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穴位注射疗法》课件

《穴位注射疗法》课件
骨折与关节脱位
穴位注射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外 科疾病,有助于促进愈合,减轻疼 痛。
妇儿科疾病的治疗
月经不调
穴位注射治疗月经不调、 痛经等疾病,能够调节内 分泌,缓解症状。
小儿疳积
穴位注射治疗小儿疳积、 消化不良等疾病,能够促 进消化,改善营养状况。
小儿脑瘫
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等 疾病,能够改善神经功能 ,促进康复。
历史
穴位注射疗法源于中国古代的针灸疗 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成 为一种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法。
原理与特点
原理
穴位注射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调节 人体内部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药 物注入穴位后,可以发挥药物的直接作用,进一步增强治疗 效果。
特点
穴位注射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特点, 尤其适用于一些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此外,穴位注射 疗法还可以与其他中医疗法结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穴位注射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有 助于发现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案。
国际推广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成熟,穴位注射疗法将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 的推广和应用,为全球患者带来福音。
THANKS
消化系统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胃炎、 胃溃疡、腹泻等疾病,有 助于调节胃肠功能,缓解 症状。
心血管系统
穴位注射治疗高血压、冠 心病等疾病,能够调节血 压,改善心肌供血。
外科疾病的治疗
软组织损伤
穴位注射治疗肌肉、韧带等软组 织损伤,能够缓解疼痛,促进康
复。
颈肩腰腿痛
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 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引起的疼痛,能 够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POWEPOINT
1、禁止空腹注射 2、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适、用合于谷简约等清穴新不及宜相用关穴类别位演注示射,以免引起流产。年老 、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或刺激性强药物不宜采用。凡能引起过敏反 应的药物,必须先做皮试,结果为阴性者方可使用。
• 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 )、哮喘等
• 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鼻炎等
适应症和禁忌症
禁忌症:
POWEPOINT
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适用度于简紧约清张新时及相。关类别演示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3.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
4. 对注射药物过敏的患者。
4、要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注入的深度,每穴注射的药量,一般为1~2ml,胸背部可注 射0.5~1ml,腰臀部通常注射2.5ml,肌肉丰厚处甚至可达10~20 ml。
5、药物不可注入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在注射。患者有触电感 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
6、操作前应检查各无菌物品有无过期,注射器包装有无漏气等情况,用后物品处理符 合消毒隔离规范。
穴位注射疗法
1
概念和原理
2
适应症和禁忌症
3
操作方法和流程
44
注意事项
3 5
6
概念和原理
概念 :
POWEPOINT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 适用于简约清新及相关类别演示
注入人体有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原理 :
穴位注射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现代医学肌肉注射方法 相结合的产物,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物 渗透,将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 其综合效能。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
合适的注射角度
04
注射速度:根据病 情和治疗需要选择
合适的注射速度
注射剂量控制
01
剂量要准确:根据病情和穴位
选择合适的剂量
02
注射速度要慢:避免注射过快
导致疼痛和组织损伤
03
注射深度要合适:避免注射过
深或过浅影响疗效
04
注射部位要准确:避免误伤神
经和血管,造成不良后果
注射后护理
A
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避 免感染
2
穴位注射疗法的适应 症
常见疾病
01
颈椎病
02
腰椎间盘 突出症
03
关节炎
04
肩周炎
05
头痛
06
失眠
07
便秘
08
胃痛
09
痛经
10
鼻炎
● 风湿性关节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强直性脊柱炎 ● 骨关节炎 ● 颈椎病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肩周炎 ● 网球肘 ● 腱鞘炎 ● 滑膜炎
特殊疾病
预防保健
02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穴位是气血汇聚、输布的 场所。
穴位是经络上的关键点, 具有调节人体气血、阴阳 平衡的作用。
注射药物的选择
01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穴位的生理功能和主治疾病进行选择。
02
药物的剂量和浓度应根据穴位的深浅和注射部位进行选择。
03
药物的剂型应根据穴位的生理功能和主治疾病进行选择。
04
药物的注射时间应根据穴位的生理功能和主治疾病进行选择。
注射方法的应用
A
穴位注射:将药物注射到 穴位,达到治疗效果
B
穴位选择:根据病情选择 合适的穴位进行注射
C

穴位注射的名词解释

穴位注射的名词解释

穴位注射的名词解释穴位注射是中医学中一种特殊的疗法,它利用针刺穴位的方式,将药物注射到特定的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通常被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病、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和疼痛症状。

穴位注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学的针灸疗法。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体表部位有一些特定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平衡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而传统的针灸疗法主要使用针刺的方式,而穴位注射则是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注射药物,以取得更快、更直接的治疗效果。

在穴位注射中,医生会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药物进行注射。

穴位的选择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通常会结合经络理论、病症分析和临床经验来确定。

药物的选择则根据具体病情和治疗目的来决定。

一般情况下,注射的药物主要有中草药提取物、维生素、抗炎药或镇痛药等。

穴位注射的治疗效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首先,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穴位上,药物可以更快速地被吸收到血液中,从而更快地传递到需要治疗的部位。

其次,穴位注射可以刺激穴位周围的组织和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细胞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加速疾病的康复过程。

此外,穴位注射还可以通过调节和平衡人体自身的生理功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注射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常被用于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患有疼痛的病症。

穴位注射还可用于治疗面瘫、卒中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此外,穴位注射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消化系统疾病等。

它也可辅助治疗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

尽管穴位注射在治疗疾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穴位注射有些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医生仔细判断和把握。

在选择穴位和药物时,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因素。

总的来说,穴位注射作为一种特殊的疗法,为更好地应对慢性病、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和疼痛症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

穴位注射课件PPT课件

穴位注射课件PPT课件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穴位注射的作用 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 科学的依据。
创新研究方法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创新穴位注射的研究方法, 提高研究水平。
拓展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推动穴位注射的国际化发 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患者李先生长期从事计算机工作,患有颈椎病多年,曾尝试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不佳。经过穴位注射治疗,李 先生的疼痛明显减轻,颈部活动度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案例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总结词
穴位注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可减轻疼痛、促进炎症消退和加速康 复。
详细描述
患者王女士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选择穴位注 射。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王女士的疼痛明显减轻,腰部功能逐渐恢复,能够正常生活
注射步骤与注意事项
定位
确定穴位,使用手指按 压寻找敏感点,并做好
标记。
消毒
对穴位周围的皮肤进行 消毒,预防感染。
注射
将药物注入穴位,注射 时应缓慢,避免过快或
过深。
注意事项
注射过程中应避免损伤 神经和血管,同时注意
药物的过敏反应。
注射后的护理与康复
01
02
03
04
休息
注射后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
05 穴位注射的未来发展
穴位注射与其他疗法的结合
穴位注射与针灸结合
穴位注射与拔罐结合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再结合穴位注射 药物,可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
拔罐可以祛除体内湿气,缓解肌肉疼 痛,与穴位注射结合,可增强治疗效 果。
穴位注射与推拿结合

穴位注射--针灸学

穴位注射--针灸学

穴位注射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缓解神经痛
穴位注射可以缓解各种神经痛 ,如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
等。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对于神经损伤或病变引起的功能障 碍,穴位注射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 恢复。
调整神经系统状态
穴位注射可以调整自主神经系统和 内分泌系统的状态,从而改善神经 系统功能。
穴位注射对其他疾病的治疗效果
注射技巧与操作方法
选穴定位
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并确定注 射部位。
消毒
用碘伏或酒精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
注射
将针头插入穴位,回抽无血后注入药 液。
Hale Waihona Puke 拔针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轻轻按 压注射部位。
穴位注射的深度与角度
深度
根据穴位的部位和患者的体型,确定针刺的深度。一般来说,四肢肌肉丰满处的 穴位注射深度为1-1.5寸,而头面胸腹等处的穴位注射深度为0.3-0.5寸。
进一步深入研究穴位注射的作用 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探索穴位注射与其他针灸技术的 结合,以产生更多的协同效应。
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以评估穴 位注射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和安全性。
THANK S感谢观看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促、休克 等,需要及时处理。
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与预防措施
术前准备
在实施穴位注射前,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如保持放松、避免剧烈运动等。
严格消毒
穴位注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消毒规定,确 保无菌操作。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避免 使用过敏药物或刺激性强的药物。
常见安全性问题
在穴位注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淤血等安 全性问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宜注射 眼区穴位注意角度和深度,亦不宜提、插、捻、转 药物不能注入血管、神经干、关节腔、脊髓腔等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肿瘤的部位不宜注射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疾病 桡神经麻痹 曲池、合谷、外关、手三 里 腓总神经麻痹 足三里、解溪、阳陵泉、 阳辅、悬钟 选穴 使用药物 维生素B1、B12, 复方丹参注射液
疾病 桡骨胫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选穴
列缺、阳溪
使用药物 当归注射液、 醋酸氢化可的松
强的松、利多卡因、 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 射液 654-2注射液、 强地松龙
肱骨外上髁炎 曲池、手三里 腱鞘囊肿 阿是穴
疾病 肩关节周围炎
选穴
使用药物
维生素C、B1、B12注射液、 肩髃、天宗、阿是穴、肩 利多卡因、当归注射液、 贞、肩前、曲池、合谷、 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外关、阳陵泉 地塞米松 骨宁、丹参、当归、人参 犊鼻、阳陵泉、肾俞、阳 注射液、地塞米松、维生 陵泉、阴陵泉 素B1、B12 当归、骨宁注射液
经官能症)、腹泻、痢疾等。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
道感染)、哮喘、肺痨等。
(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
心绞痛)、高血压等。
(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
病穿孔、肠梗阻、胆石证、胆道感染)、淋证(尿路 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
梨状肌综合征
骨科常见疾病的治疗
疾病 颈椎病
颈部夹脊、阿是穴、大椎、(神经根型治疗效果较好) 风池、内关、外关、曲池 维生素B1、B12、当归注 射液、脉络宁注射液、丹 参注射液 退行性脊柱炎 肾俞、夹脊 复方当归注射液、威灵仙 注射液、骨宁注射液、普 鲁卡因
选穴
使用药物
腰椎间盘突出
普鲁卡因、维生素类、强 阿是穴、夹脊、环跳、秩 的松龙 边、承山、委中、肾俞、 命门、腰阳关、阳陵泉
及封闭用长针头。
常用药物
(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板蓝根、
威灵仙、徐长卿、雷公藤、鱼腥草、银黄注射液等多 种中草药注射液。
(2)维生素制剂:如维生素B1、B6、B12,维生素C、
K3等。
(3)其他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
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 许多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也可考虑作小剂量穴位注射。
维生素B1、B6、B12, 地塞米松
周围神经炎
上肢:肩髃、曲池、合谷、B族维生素, 手三里 士的宁
下肢:足三里、丰隆、条 口、解溪
疾病 肋间神经痛
选穴 期门、肝俞、膈俞、华佗 夹脊、厥阴俞
使用药物 当归注射液、元胡注射液 普鲁卡因
坐骨神经痛
维生素B1、B12 环跳、委中、秩边、昆仑、当归注射液、夏天无注射 承山、阳陵泉、悬钟 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醋酸氢 化泼尼松 环跳、秩边、阿是穴 地塞米松、利多卡因 维生素B1、B12、 当归注射液
作用
调理阴阳
扶正祛邪 疏通经络
止痛作用
防御作用 调整作用
用具
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
射器和针头。
常用的注射器为1ml(用于耳穴和眼区穴位)、2ml、
5ml、10ml、20ml。
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
肾俞、委中、环跳、夹脊、 阳陵泉
老年性关节炎
腰椎骨质增生
防止意外的方法
晕针
处理:立即停止注射,将针迅速抽出,让患 者平卧,头稍低,松开衣带。轻者静卧片刻,饮温水 或糖水一杯即可渐渐恢复;重者配合捏或针刺人中, 内关,足三里,或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处理:立即停止注射,如果是因患者体位改 变所致,应让患者恢复原位,若因肌肉过度紧张,嘱 患者肌肉放松,然后顺着弯曲的方向将针慢慢退出。
适应症
范围较广,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
(1)运动系统疾病:痹证(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
腰腿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扭伤 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不寐、口眼歪斜、痿证、 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
(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
炎等。
(8)妇产科、小儿科疾病:阴挺(子宫脱垂、催产;
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等。
(9)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穴位注射施行针麻的在
五官科中用的最多,用穴有体穴、耳穴,用药有生理 盐水,维生素B1注射液及洋金花等中药制剂。
注意事项
对于过于紧张,疲劳,饥饿的患者不宜立即注射
——高沁源
定义
即水针疗法 利用针刺作用和药物作用相结合来治疗疾病的方 法,可根据所患疾病按照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药物的药 理性能,选择相应的腧穴和药物 ,发挥其综合效应,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特点
操作简便
实施安全 节约药物
效果明显
关键:采用各种针具,对人体经络腧穴进行良性刺激,
激发脏腑机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弯针
断针
临床很少发生断针现象,但注射前仍应仔细 检查针具。 处理:局部小瘀块,可自行消退。若瘀肿较大, 疼痛较剧者,先冷敷止血,再热敷促进瘀血消散吸收。
处理:若感染较轻,局部消炎处理;若感染较 重,局部消炎同时服用消炎药;若感染严重,请外科 医生协助治疗。
血肿
感染
创伤性气胸
处理:立刻采取卧位休息,轻者可对 症处理,密切观察,给予抗菌药防止感染,一般休息1 周左右即可痊愈。若症状严重时,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行胸腔穿刺抽气减压,吸氧,抗休克。
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应采取卧位,且刺激不宜过强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严格检查穴位注射工具,注射器漏气,针头有钩,生
锈等不能使用
严格用药。注意药物作用,计量,禁忌,试敏,毒副
作用,有效期等
躯干部穴位不宜过深,腰骶部穴位,合谷、三阴交、至阴等穴位
未避免上述意外发生,在实施穴位注射时,一定要掌
握进针深度、角度、方向。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