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合集下载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练习题(上下)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练习题(上下)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练习题(上下)第三、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选择题1.收集来的信思是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就是信息( b )。

A.发布B.加工C.收集D.获取2. 小徐利用电子表格对校运会中的各项比赛成绩进行汇总并排名,这属于信息加工一般过程的哪个阶段?( B )A. 记录信息B. 加工信息C. 发布信息D. 存储信息3.下列不属于文本编辑软件的是(d)。

A.Word2000B.WPS 2000C.写字板D. Flash4.Microsoft Word 属于(c)应用软件。

A.数据库B.电子表格C.文字处理D.图形处理5. 下列软件中能够实现文字和图片混排的软件是( A )A. WordB. 暴风影音C. 记事本D. 写字板6. 制作一个电子小报应该优先选择下列应用软件中的( D )A. ExcelB. VBC. AccessD. Word7.在WORD中,插入的艺术字是( c )对象。

A、符号B、特殊符号C、图形D、文字8.在制作电子板报时,需要将图片作为文字背景,可以将图片的环绕方式设置为( d )A、嵌入型B、四周型C、浮于文字上方D、衬于文字下方9.张华把一个网页中的信息全部“复制”并“粘贴”到“记事本”中时,他发现只有( a )信息还在,其他的都不在。

A、文字B、图形图像C、表格D、文字和文字格式10. 制作电子报刊的步骤有:①设计版面,②收集与选择素材,③确定主题,④评价修改,⑤制作作品,一般情况下,较合理的流程顺序是( C )。

A、③①②⑤④B、①③②⑤④C、③②①⑤④D、③⑤①②④12.通常应用软件中的“字体”设置功能项一般不提供下列的(d)设置。

A.字体大小B.加删除线C.更改颜色D.调整行间距13.在WORD中不能处理的对象有( A )。

A. 视频B. 文字C. 图片D. 图表14.关于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练习题(上下)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练习题(上下)

第三、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选择题1.收集来的信思是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就是信息( b )。

A.发布B.加工C.收集D.获取2. 小徐利用电子表格对校运会中的各项比赛成绩进行汇总并排名,这属于信息加工一般过程的哪个阶段?( B )A. 记录信息B. 加工信息C. 发布信息D. 存储信息3.下列不属于文本编辑软件的是(d)。

A.Word2000B.WPS 2000C.写字板D. Flash4.Microsoft Word 属于(c)应用软件。

A.数据库B.电子表格C.文字处理D.图形处理5. 下列软件中能够实现文字和图片混排的软件是( A )A. WordB. 暴风影音C. 记事本D. 写字板6. 制作一个电子小报应该优先选择下列应用软件中的( D )A. ExcelB. VBC. AccessD. Word7.在WORD中,插入的艺术字是( c )对象。

A、符号B、特殊符号C、图形D、文字8.在制作电子板报时,需要将图片作为文字背景,可以将图片的环绕方式设置为( d )A、嵌入型B、四周型C、浮于文字上方D、衬于文字下方9.张华把一个网页中的信息全部“复制”并“粘贴”到“记事本”中时,他发现只有( a )信息还在,其他的都不在。

A、文字B、图形图像C、表格D、文字和文字格式10. 制作电子报刊的步骤有:①设计版面,②收集与选择素材,③确定主题,④评价修改,⑤制作作品,一般情况下,较合理的流程顺序是( C )。

A、③①②⑤④B、①③②⑤④C、③②①⑤④D、③⑤①②④12.通常应用软件中的“字体”设置功能项一般不提供下列的(d)设置。

A.字体大小B.加删除线C.更改颜色D.调整行间距13.在WORD中不能处理的对象有( A )。

A. 视频B. 文字C. 图片D. 图表14.关于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

A. 插入艺术字后,既可以改变艺术字的大小,也可以移动其位置B. 插入艺术字后,可以改变艺术字的大小,但不可以移动其位置C. 插入艺术字后,可以移动艺术字的位置,但不可以改变其大小D. 插入艺术字后,既不能移动艺术字的位置,也不能改变其大小15.对word“文本框”描述正确的是( C )。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案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案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案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采用导学式的教学策略作为整体架构,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本节知识要点。

对于本节难点报刊组版突破上运用了本人多年教学经验总结让学生先做出成品,然后再来探究细节操作。

引入环节充分考虑了学科整合的特点。

教材分析:教材采用广东版的《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本节内容是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文字处理等操作方面,能够根据具体需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着重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任务需要着手,学会从需要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和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引导学生经历创作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整体规划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尤其是手机的广泛应用,学生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

但是他们计算机的知识储备不系统,不全面。

虽然本节内容在初中和小学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涉及,但是由于地区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新的学情:两成左右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能力很强,对于本节内容已没任何难点;半数左右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部分操作内容;三成左右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报刊的一般制作过程,知道电子报刊的版面设计要点及报刊的版面结构。

2.制作电子报刊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作品的加工,从而掌握电子报刊编辑的基本技巧,并能根据评价量规对作品做出客观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以电子报刊形式表达意图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效果形式充分表达主题。

教学方法与策略①引入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采用了咸宁市旅游节间不文明现象的图片为引子来切人主题。

信息技术说课稿七篇

信息技术说课稿七篇

信息技术说课稿七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信息技术说课稿篇1今天我上的汇报内容是《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学习方法分析、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设计思想、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分析、归纳总结等八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1. 本节内容是依据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所出的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第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第二课时。

2. 本节内容主要包含“常见文本类型和常用文本加工软件以及它们的特点”,第二节主要就是常用文本加工软件的使用。

3. 常见文本类型和常用文本加工软件以及它们的特点是基本知识,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

4. 新课标对本章明确要求: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由此可见本节课的作用。

5.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本信息的加工。

2、熟悉WORD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常用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范文选择合适的软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作品的加工,从而掌握WORD的各种常用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

6.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和掌握WORD软件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什么样的加工是恰当的加工,如何利用恰当的加工软件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加工,更好地表达信息的主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首先,高一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再加上前几节课合作的基础,基本上都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其次,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基本的文本处理知识,但是掌握得不好,对WORD文字编辑能力还不熟悉。

高中信息技术 会考 知识点梳理

高中信息技术 会考 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基本概念:载体承载的内容才是信息,载体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信息与物质、能量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基本特征①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飞鸽传书);②共享性(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③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④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⑤价值相对性(信息价值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⑥时效性(老黄历看不得红灯停,绿灯行);⑦真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

二、信息技术及其影响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新华词典》)。

①微电子技术(基础);②计算机技术(核心);③通信技术(桥梁);④传感技术(感官扩展)。

2、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视电话、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专家网上会诊、网上购物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重大变革)①语言的产生和应用;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④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⑤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①多元化;②网络化;③多媒体化;④智能化;⑤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

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一、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事物本身、他人、媒体)→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分类保存)2、采集信息的方法:检索媒体(阅读书刊、收看电视、搜索网页等);与他人交流(听讲座、请教专家等);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观察、实验、调查等)。

信息技术必修复习提纲

信息技术必修复习提纲

信息技术必修复习提纲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描述信息的差不多特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进展趋势【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考点解析】1.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周围的信息,了解信息的定义,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例题1:人类赖以生存与进展的基础资源是()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例题2: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2.信息的一样特点:①传递性② 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⑤真伪性⑥载体依附性及可处理性。

能够依照具体的信息,能判定出其表达了信息的哪个或哪些特点。

例题: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史性的以31枚金牌的成绩获得金牌总数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这说明信息具有()。

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3.信息技术的定义及范畴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储备、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运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例题1: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是()A、运算机技术B、液压技术C、通信技术D、微电子技术例题2: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

那么那个地点所提到的“IT”指的是()。

A、信息B、信息技术C、通信技术D、感测技术4.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社会进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①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②文字的制造,信息的储备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刻和地域的局限③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存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④电报、、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刻与空间的限制⑤运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高高中信息技术填空题

高高中信息技术填空题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知识要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又称为“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2 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传递性和可可处理性。

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字节(Byte )1Byte=8bit(1)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裁体。

信息要借助某种方式(如文本、图像和声音等)表现出来。

我们将承载信息的文字、图像、声音和电磁波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2)时效性。

某些信息在某一时段或范围内价值很高甚至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过了这段时间,可能就没有价值了。

(3)可共享性。

信息可以被很多人无损使用、公平分享,同时也可以被一次性或多次或同时利用。

另外,信息共享有可控共享和不可控共享。

(4)价值性。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但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信息被恰当的应用之后可以增值。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5)可传递、可处理。

按信息传递流向的不同划分,有单向传递、双向传递;按信息传递时信息量的不同划分,有集中传递和持续传递;按信息传递范围或环境关系的不同划分,有内部传递和外部传递。

信息可以处理:可以压缩、存储、有序化、转换形态;信息处理的类型:分类、比较、综合、研究、编制。

3、信息技术组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核心是计算机技术。

4、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有五次信息技术革命:(1)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第二次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4)第四次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5)第五次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3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3

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PPT遮罩动画的制作【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内容为依据拓展开来讲授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PPT的“遮罩动画制作”。

作为拓展课,着重于学生对遮罩动画的原理理解以及制作简单的遮罩效果动画,进一步提升学生动画制作技能水平。

【学情分析】由于新教材上没有专门安排遮罩动画的这一章节,但是学生前面已了解了四种基本动画类型,但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拓展需要,学生在掌握了解PPT动画分类之后,渴望创新应用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动画效果。

本课学生通过学习PPT遮罩动画的制作原理及基本应用,培养学生深入学习PPT动画的兴趣以及动手探究实践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明确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

利用遮罩知识,学会遮罩动画的制作。

过程与方法借助两个实例对比以及两张纸模拟遮罩过程,分析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掌握遮罩制作的步骤。

通过制作遮罩实例,加深对遮罩原理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遮罩效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创作,让学生体验运用PPT软件创造动画作品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深入学习PPT动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遮罩动画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遮罩的原理,明确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

【教法分析】抛锚式教学法:通过两种探照灯效果的实现方法的问题分析,深入理解遮罩动画原理。

任务驱动:通过基础任务和进阶任务递进的实践,学会遮罩动画的制作。

分层教学法:通过基础任务和进阶任务,参考选题和主拟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适合自己的实践探究活动。

学案导学+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法分析】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展示遮罩实例,创设一个探究情境——联系生活中遮罩“原型”并重现,让他们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实现学以致用。

自主学习:通过微课视频和学案导学实现个性化学习。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完整版PPT课件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完整版PPT课件
形式和风格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其加工制作过程通常都经过五个阶段,如 图3-3所示:
图3-3 报刊一般制作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第一节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内容 一、加工信息是为表达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在加工信息之前,要明确以 下问题。
图3-1 信息加工前需明确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第一节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3.1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基础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第一节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课程内容标准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 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 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二、了解常见的文本类型。 例如:信函、报告、杂志、报纸…… 按文本组织形式的复杂程度,我们可把文本信息的加工分为日常文本信息的
加工与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两类。
三、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观摩实例,评价作品。
四、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电子报刊是电子板报和电子刊物的合称,根据表现主题和内容不同,其表现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知识梳理】二、信息的基本特征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自学探究]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2.信息技术的组成: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技术类型功能计算机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

通信技术具有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微电子技术可以低成本、大批量地产生出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微电子结构模块。

传感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

3编号发展阶段产生了哪些信息技术主要特点1 第一次语言的产生和应用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2 第二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信息的传递和存储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3 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进一步加快和扩大了信息交流范围。

4 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 第五次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信息处理速度和传递速度空前提高。

4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5.信息技术的影响(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第⼀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定义:A⾹农(信息论的奠基⼈),从通信⼯程的⾓度认为信息是“⽤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的消息。

B、维纳(控制论的奠基⼈),认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C、钟义信(我国信息论学者),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式”。

2、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源) (信息传递) (信宿)A、从信息的发出⽅来看,利⽤⽂字、符号、声⾳、图形、图像等形式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为信息。

B、从信息的接收⽅看,接收信息后,对各种形式的信息形成印象,经过分析、判断和理解,把它变为⾃⼰的知识或引发相应的⾏动,这样,信息便发挥了作⽤。

3、信息的基本特征:A、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B、共享性:信息作为⼀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同⼀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C、依附性和可处理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于⼀定的媒体介质才能表现出来,为⼈们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处理和存储。

信息经过⼈的思考、分析、处理,往往会产⽣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D、价值相对性:信息价值的⼤⼩是相对的,取决于接收者的需要以及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的能⼒。

E、时效性:信息有“⽣命周期”,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就会降低;F、真伪性:信息有真假,根据形成原因分为:认识伪信息、传递伪信息、⼈为伪信息。

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等技术。

2、信息技术包括四⼤技术:A、计算机技术;B、通信技术;C、微电⼦技术;D、传感技术;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信息技术变⾰第⼀次,语⾔的产⽣和应⽤;第⼆次,⽂字的发明和使⽤;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与应⽤;第五次,电⼦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知识梳理】二、信息的基本特征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自学探究] 1.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23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知识补充: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组成:运算器 控制器存储器ROM 、RAM 、软盘、硬盘、光盘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 软件系统: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CPU (中央处理器)【知识梳理】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18)3.采集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5.计算机中常见的信息存储格式(P22):6.常用下载工具(P29):网际快车(flashget)、web迅雷、网络蚂蚁、cuteftp、影音传送带等。

7.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P25表2-7):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在线数据库8.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的区别(P26):目录类搜索引擎:按目录检索,利用分类目录逐级查找,只能找到相关的网站,而不是这个网站上某个网页的内容。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混合引用
混合引用是指单元格的行号或列号前加上”$”符号,当公式 单元格因复制或插入而引起行列变化时,公式 的相对地址部分会 随之改变,而绝对地址仍不变化.
例: 求”合计”时用相对引用,而求”比例”时则必须使用 混合引用.
2、需求分析
(1)想一想:需要处理哪些数据? (2)想一想:如何进行处理和比较?
3、选择软件
可采用何种工具软件来处理?
08.03.2021
整理ppt
需要处理的数据包括:
各班每周的“纪律分”、 “卫生分”、“礼仪分”
采用“二维表格”的形式进行 管理和统计,再利用图表的 形式将数据之间的对比情况 直观地展示出来,配上文字 说明,以简短的分析报告, 提出建第设三性章 信意息见的或加工结与论表。达(上) 3
、行标、全选按钮、窗口水平、垂直滚动条和工作表
区工作域行表等号标组:签成用。阿拉伯数工字作表1~标65签53控6制来按表钮示。
水平拆分条
08.03.2021
整理ppt
5
3.2.2 建立表格
1、启动 Excel 程序
开始
所有程序
2、建表 示例
返回 Microsoft Excel
08.03.2021
整理ppt
(3)单元格引用和公式复制
公式的复制可避免大量重复输入公式的工作,当复制公式时, 若在公式 中使用单元格或区域,则在复制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 情况使用不同的单元格引用。单元格引用分相对引用、绝对引 用、混合引用等。
相对引用
Excel中默认的单元格引用为相对引用。相对引用是当公式在复 制或移动时会根据移动的位置自动调节公式中引用单元格的地 址。
08.03.2021
整理ppt
12

报刊类信息加工与表达(上)教学设计

报刊类信息加工与表达(上)教学设计
《报刊类信息加工与表达(上)》教学设计
教师 于淑杰 学校 昌邑市文山中学
摘要:本节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给 学生真实的、比较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同时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主动式任务驱动法),以此带 动教学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每 一个同学都体验到完成作品的成功与喜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这是制作电 子报刊的第一节课,电子作品的制作最少要三节课来完成。第一节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知道电 子作品有哪些要素,如何来加工相关要素,对作品的制作流程清晰。第二节,搜集材料,整理材料、 规划版面。第三节完成作品交流评价作品。 本节课以生动的案例观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导入新课。然后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任务需求, 教 学 设 计描述 学生分四大组,每大组分若干小组(3—4 人为一小组),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学习作品创作过程中, 学习 Word 软件的基本操作,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同时在不断的尝试中使知识得到升华与 提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引导作用。在自主、 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发展与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 用能力也得到加强。 教学资源说明: 对学生的基本技术要求:学生应能进行文字输入,对 word 的基本操作要熟悉。 硬件:局域网 软件:Windows 操作系统 素材:老师给出部分素材 教材采用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节内容是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 教材 分析 用方面,能够根据具体需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操作对 Word 的功能基本掌握。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提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文字处理等操作使 (上),利用工具软件(如 Word)加工和处理电子报刊类的信息,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 Word 的基本 Word

高中信息技术 表格数据图形化教学设计 沪教版必修1 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 表格数据图形化教学设计 沪教版必修1 教案

第3章信息加工与表达第一节信息的加工数据信息的加工一、基本说明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某某息技术基础(必修)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某某科技教育4)所属的章节:第3章第1节第3小节第2课时5)学时数:45分钟(多媒体网络教室)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数据信息的加工》是某某科教高某某息技术教材(必修)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第一节信息加工中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信息加工需求确定与文本信息的加工。

根据教材及学生情况,我将本节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EXCEL表格数据的统计,要求掌握数据的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数据统计方法。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在第一课时已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掌握用EXCEL进行表格数据图形化的信息加工方法,提高信息处理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图表的特点,能够根据表格数据,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针对不同的信息需求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之间的蕴涵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变化规律,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2、能够团结合作的利用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并以图形化的表格数据直观表示,体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3、教学重点:(1)、表格数据图形化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数据标志的选择。

(2)、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加工表格信息,并对图表加以说明。

4、教学难点:(1)、根据不同的表格数据信息选择不同的图表类型。

(2)、图表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设计1、设置分层任务: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容易地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在做完基础题后,还设置了两个思考题,调动不同基础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小任务,以此提高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2、小组分工合作:以3人为一小组,通过任务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任务的方法,采用自主尝试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主动地探求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建构。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PPT课件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PPT课件
方法:( )
①逐个使用函数计算②逐个使用公式计算
③使用填充柄复制函数(最为快捷)
如上图所示,分别计算二、三、四班的总 分,最快捷的操作方式是
A.逐个使用函数计算 B.使用计算器计算 C.使用填充柄复制函数 D.逐个使用公式计算
在工作表操作中,可以将公式 “=B1+B2+B3+B4”转换为( )
<Home>键:将光标移至行首<end>键:将光标移 至末
<Ctrl>+<Home> 将光标移至文首 < Ctrl >+<end> 将光标移至文尾 <Ctrl>+空格 中英输入法切换 <Shift>+<Ctrl> 输入法间切换
如何锁屏? 按住windows键后,再按L键,这样电脑就直接锁 屏了,这样就不用担心电脑的资料外泄
式是
A.框架结构 B.分栏排版 C.图文混排 D.纵横混排
图表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三 章 第二节
二、表格的信息加工(P49)
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
明确任务
建立表格
分析数据
形成报告
表格的数据处理: EXCEL中几个常用函数: ①Average:平均值 ②Sum:总和 ③ Count:个数 ④Max:最大值 ⑤Min:最小值 计算高一一班的总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小明编辑了一个电子贺卡(如图所 示)他对贺卡中处的文字进行的修
饰,它们分别是( )

1.如图3所示,文稿中文字的环绕方 式为
A.衬于文字下方 B.上下型 C.浮于文字上方 D.四周型 2.如图3所示,文稿中标题应用了 A.字体效果 B.艺术字 C.自选图形 D.上下标 3.如图3所示,该文稿采用的排版方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梳理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基本概念:载体承载的内容才是信息,载体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信息与物质、能量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基本特征① 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飞鸽传书);② 共享性(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③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④ 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⑤ 价值相对性(信息价值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⑥ 时效性(老黄历看不得红灯停,绿灯行);⑦ 真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

二、信息技术及其影响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新华词典》)。

① 微电子技术(基础); ②计算机技术(核心); ③通信技术(桥梁);④ 传感技术(感官扩展)。

2、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视电话、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专家网上会诊、网上购物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重大变革)① 语言的产生和应用;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④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 ⑤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①多元化;②网络化;③多媒体化;④智能化;⑤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

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一、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事物本身、他人、媒体)→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分类保存)2、采集信息的方法:检索媒体(阅读书刊、收看电视、搜索网页等);与他人交流(听讲座、请教专家等);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观察、实验、调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课标要求】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2.初步体会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3.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第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学习目标:1.了解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

2.会熟练使用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3.掌握常见文本类型。

二、知识网络:版面设计正文式样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要点文字效果添加图片页面设计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输出文本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三、知识要点:加工是为表达服务的,所以加工的目的要明确。

如右图。

I.常见文本类型(一)信息加工及其必要性1.信息加工的概念: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目的:挖掘信息的价值、方便用户使用。

信息加工既是一种工作过程,又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信息加工是信息利用的基础,也是信息成为有用资源的重要条件。

2.信息加工的必要性(1)大量的原始信息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错误和虚假信息,必须进行判别、筛选,以去伪存真。

(2)原始信息是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必须进行分类、排序,才能有效使用。

(3)通过信息加工,可创造出新的信息,使信息具有更高的价值。

(二)熟识几种常见、常用的文本信息加工软件1.加工软件Wps、Word等是我们常用的字处理软件,它们都具有简单易学、功能丰富、变化迅速但易于迁移等特征。

我们应该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字处理软件:简单的文字处理可以使用“记事本”和“写字板”;Word是功能强大的字处理软件,具有良好的国际通用性;Wps是我国金山公司自主开发的优秀字处理软件,更符合中文用户的使用习惯;Dreamweaver、FrontPage 适用于制作网页文件、PowerPoint适用于制作演示文稿。

2.常见文本文件类型如:奥运.doc、奥运.wps、奥运.htm、奥运.html、奥运.ppt、奥运.txt。

3.日常文本有哪些?标语、广告、通知、信函、报告、文章等4.日常文本的特点是什么?主题、内容相对单一,结构相对简单5.我们日常最典型的文本是“文章”。

II.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要点(以word2000字处理软件为例)要求:上机熟练掌握各加工要点的方法。

1.设置版面规格点击菜单【文件】->选择【页面设置】以调整页边距、纸张、版式、文档网络页边距的调整技巧:点击菜单【视图】->选择【页面】,然后直接调节左方、上方标尺的白色部分。

2.设置文本正文主体样式点击菜单【格式】->选择【段落】/【字体】以调整行距、段距、字距、字体、字形、字号等设置样式的技巧:点击菜单【格式】->选择【样式和格式】,选中要更改样式的文字,然后在样式窗口中选择所需样式,若样式中没有你想要的,可以按下“新样式”按钮以编辑新的样式。

3.对需要强调的文本内容添加相应的显示效果,如各级标题字的设定等点击菜单【格式】对文字大小、字形、字体、颜色等进行设置。

4.配合主题表达的需要,添加辅助图片、图案、背景等修饰,增强文本的表现力点击菜单【插入】->选择【图片】可插入剪切画、来自文件的图片、自选图形、艺术字等点击菜单【格式】->选择【背景】可添加填充颜色、填充效果(包括过渡、纹理、图案、图片等)、水印效果(包括图片水印和文字水印)等。

5.设置多页文本添加页面提示信息点击菜单【插入】->选择【页码】可在每页插入页码点击菜单【视图】->选择【页眉和页脚】可设置页眉和页脚6.输出文本点击菜单【文件】->选择【打印】设置打印范围、打印方式、打印份数和打印质量等点击菜单【文件】->选择【发送】->选择【Microsoft Powerpoint】可输出为PPT 格式(演示文稿)点击菜单【文件】->选择【另存为web页】可输出为网页格式(二)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后的评价及其要素1.文本表达的主题、意图是否鲜明?(主题明确)2.样式是否符合阅读对象特征及应用场合?(易于接受)3.内容、布局与结构是否合理匀称、清晰?(大方,合理、顺眼)4.软件选择是否恰当,运用是否熟练?(技术使用合适)5.能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直观、最好是鲜明、能留下印象)(三)日常文本加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确定文本正文主体格式。

方法:选中文本,通过“格式—段落/字体”设置行距、段距、字距、字体、字形、字号等,也可通过样式进行设置。

2、对需要强调的文本内容添加相应的显示效果,如各级标题字的设定。

方法:通过“格式”菜单对文字大小、字形、字体、颜色等进行设置。

3、配合主题表过的需要,添加辅助图片、图案、背景等修饰,增强文本的表现力。

方法:通过“插入—图片”,可插入剪贴画、来自文件夹的图片、自选图形、艺术字等;通过“格式—背景”可插入填充颜色、填充效果(包括过渡、纹理图案、图片等)、水印效果(图片水印和文字水印)等。

III.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过程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常常把文本信息加工成电子报刊形式。

1.什么是电子报刊呢?电子报刊是图文并茂的混合型文本,是电子板报和电子刊物的合称。

2.电子报刊的特点是什么呢?一个最突出特点是要进行版面设计。

3.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过程,一般来说,通常经过五个阶段,如下图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1)确定主题电子报刊是信息的一种呈现形式,它应该主题明确,内容健康。

选题时还要开阔视野,树立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良好意识。

(2)收集与选择素材要围绕着主题内容收集和选择素材,素材类型包括文本、图片等。

获取素材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前面已学习了多种方法。

收集来的素材通常比较繁杂,需要进行筛选,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加工。

(3)设计版面电子报刊的版面是指对各构成版面的元素进行编排所形成的整体布局,形成一定的风格特色,配合突出主题。

版面中各个元素(如文字、图片、图案、色彩等)的合理搭配,能令人赏心悦目,留下深刻印象。

设计时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这样可以使作品具有艺术性、思想性和创造性。

通常先绘制出版面布局草图,再进行制作。

<1>版面设计的要点:①确定版面尺寸大小和页边距;②确定主次版面(多版面);③确定版面的表现形式和风格④确定版面结构。

<2>报刊的版面结构:①报头:要醒目,有分量。

包括报纸的名称、刊号、出版单位、出版日期、责任编辑等。

②报眉:有装饰版面和划分栏目的作用。

③标题:是版面的眼睛,也是正文的摘要。

④正文:是版面的主体,以宋体和楷体为主,字号用五号或小五号为宜。

⑤图片:起到美化的作用,使版面图文并茂、更具层次感。

⑥装饰图案:花边、框线、纹样,起到装饰版面的作用。

(4)制作作品:制作的关键是利用各种方法有效地表达作品的主题。

在报刊类作品制作过程中通常运用到下面一些方法,以更有效地表达作品的主题。

①艺术字的使用。

标题是版面的眼睛,通过艺术字与图形的组合加工,使标题形状、大小和位置有所变化,增加版面的美感。

②文本框的使用在编排报刊类文档时,经常用到能在版面中灵活放置文本的工具--文本框。

它可以实现横排或竖排,通过与空格的结合使用,可排出不同形状效果。

③图形对象的组合排版时通常需要把若干的图形对象、艺术字、文本框等组合成一个大的对象,以方便整体的移动等排版操作。

操作方法时按住Shift健不放,单击要组合的各个对象,单击鼠标右健,选择【组合】按钮,将选中的内容组合到一起。

④设置图形对象的移动步长排版时通常会碰到要把图形对象移到适当的地方却移不到位的情况,这时可以通过打开【视图】->【工具栏】里的【绘图】工具,修改【绘图网格】对话框里【水平间距】与【垂直间距】的参数,设置精确的移动步长。

作品加工制作的方法还有很多,但制作时不是使用的方法越多越好,关键是能有效地表达作品的主题。

(5)评价修改一个作品做下来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反复地进行自我评价或与同组的同学讨论交流,找出存在的问题,反复修改完善。

评价的标准可从: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技术性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

并且,也要关注作品的特色和不足。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为了迎接七月一日党的生日,高一(2)决定在班上征集稿件并制作成报纸,下列那一个软件可以帮助他们完成排版工作?()A.Word B.Flash C.CoreDraw D.写字板2.下列哪个软件是中国自主开发的()。

A.Word B.WPS C.Photoshop D.Flash3.我们常用的办公软件office是()。

A.操作系统软件 B.高级语言编译软件 C.系统软件 D.应用软件4.我国第一个汉字操作系统是( ) 。

A.Excel B.Word C.WPS D.CCDOS5.文本信息加工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一种信息加工类型,下列不属于文本信息加工的是()。

A.制作电子贺卡 B.制作一份电子报刊C.对图片进行处理 D.写一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6.如果你只需要保存一个软件的序列号或仅保存一段文本(如软件说明书),使用方便且占用空间小的应用软件是()。

A.WPS B.Word C.永中Office D.记事本7.王林想把自己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给全班同学做一下演示,他选择下面哪个软件比较合适()。

A.WPS B.Word C.PowerPoint D.记事本8.在网络中,用网页形式制作的作品可以发布,以Word、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的作品()。

A.不能在网上发布B.通过“另存为Web页”转换为网页的格式,然后发布C.用网页形式重新制作,再发布D.只能在本机上发布9.存储32ⅹ32点阵的一个汉字字型需要()个字节。

A.32 B.72 C.128 D.28810.下列不属于文本编辑软件的是()。

A. Word 2000B. WPS 2000C. 写字板D. Flash11.在word中进行文本移动操作,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本被移动到新位置后,原位置的文本不存在B.文本移动操作首先要选定文本C.可以使用“剪切”、“粘贴”命令完成该操作D.用“剪切”、“粘贴”命令进行文本移动时,被“剪切”的内容只能“粘贴”一次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学习目标1.会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2.能利用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并学会利用多样性的表达方式表达表格数据蕴涵的意义,进一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3.学会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透视等处理。

4.能够实现数据的图形化表示。

5.在整理、挖掘、提炼和分析数据的信息活动中,形成高质量地表达意图的分析报告的态度,增强信息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