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有感

合集下载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docx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docx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其实看这本书也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让我再次认识了德鲁克,读大学时就经常听老师提起德鲁克的管理之作,但是一直就是听说而已并没有在意过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能真正抱着他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阅读。

在大学时专业选择了公司企业管理,萌萌中开始对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学时认识的管理只知道学习管理一科,管理和经济密不可分,什么是管理者的职能,什么是管理者等等而已。

当然没有谁是真正懂得管理的,管理死不断学习不断的创新的,但是管理本质是根生地固的。

当我从众同事中选择查看书籍时看到德鲁克时就豪不犹豫的选择了此书。

遗憾的是我只得到了(使命篇)阅读,有机会我一定会把责任、实务继续阅读完,这样才算完整。

因为总的来说在管理书籍中德鲁克对我的影响还是挺深刻的。

德鲁克说:“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企业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

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然而对于管理学而言管理学是经济学的深入,管理与经济密不可分。

管理学是:”组织和人”。

人们为了突破个人在“资源和能力”上的限制,追求更好或更高的目标,自然而然的选择合作的途径,建立协同关系。

然而所谓的协同关系就是有”共同的目标“和”社会性协调规则“。

所以从管理学角度来看管理,那么是管理就是”人和组织”密不可分。

提到组织理论,(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西蒙认为生命的法则是“均衡”,是保持生命体的内在平衡。

维持一个组织的生命,关键是保持“价值和贡献”的均衡。

后来人们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并认为这是企业组织中的核心命题。

德鲁克基于西蒙,巴纳德等人的“组织理论”进行了社会学意义上的改造,主张“组织”不仅要服务于人,建立和维护内部协调关系,“组织”还必须服务于社会,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

德鲁克所讲的“使命”、“社会责任”、企业的定义“是至少每一个组织机构必须回答,要使一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行,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应该做出何种贡献。

学习德鲁克管理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

学习德鲁克管理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

学习德鲁克管理心得体会学习德鲁克管理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德鲁克管理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德鲁克管理心得体会篇1按照徐董事长在《谈新时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要求,要学习借鉴优秀企业经营思路,更要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经营管理模式,在经营思想、理念和模式上,要积极向优秀企业学习。

太阳雨净水市场部组织了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学习分享会,会上每个人都简单谈了自己在阅读《21世纪的管理挑战》和《巨变时代的管理》两本书后的感受,并结合现阶段企业发展的情况,结合自身具体工作开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总体来说,经过分享会的讨论剖析,大家都能很清晰的认识到徐董事长做出学习要求的原因,对徐董事长及公司高层对企业发展及管理的焦虑及危机感也慢慢的感同身受。

基于企业快速转型的新形态下,所有人都要考虑,怎么样调整工作的思想和心态,做好自身的工作定位,继而有效的开展工作,并在部门工作中不断学习创新,是总结大家学习心得后得出的一致想法。

创造未来,忘记昨天从企业发展方向来讲,我们公司明确了“核心再造,再造核心”的经营战略,并且倡议企业员工要放下原来辉煌的包袱,以创业的心态再出发。

要想变革,首先是需要对变革的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需要一种敢于变革的魄力,找准方向,一往无前。

而对于原有的已经付出很多努力的事情,如果证明是不明智的,就需要考虑到机会成本,尽早做出决断。

在我们非理性的决策中,有很多是因为,我们无法放下昨天导致的。

找准自己在企业、工作中的定位。

企业转型中,更应该找准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位置,明白自己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什么帮助,在企业给予自己的岗位上,能做出那些对企业发展有收益的工作。

作为领导者,要认清工作的方向重点,把握管理的公平,而没必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而执行者,作为自己的管理者,则需要了解工作的目的,找到工作的方法,完成具体的工作要求。

德鲁克著作读后感

德鲁克著作读后感

德鲁克著作读后感第一篇:德鲁克著作读后感德鲁克著作读后感前段时间,通过老师的推荐书单,选择阅读了德鲁克先生于1973年出版的著作——《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一书。

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体会感受到了德鲁克教授对于“管理”一以贯之思想:管理是一种使命、责任和实务。

此本管理学“圣经”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虽然有了一定年纪但仍然充满智慧。

我在阅读过程中,受益匪浅,对于管理的真谛和有效性,有比较深刻的心得与启示。

于此同时,也激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

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所面对的条件、情况、环境都有所不同。

管理发展到21世纪,面临着新的现实;管理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境地有所区别。

鉴于以上原因,我选择了选择了德鲁克在1999年完成的著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及《德鲁克:实践在中国》作为延伸阅读的内容。

在此,我将结合这三本著作的部分内容,谈谈我的体会与感想。

一、管理的“职业性”与管理的“等级制度”在《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一书中,德鲁克先生提出的“管理具有职业性”的理论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知道,管理是一种职能、一门学科、一项要完成的任务。

因此,管理者就是完成这种职能、实践这门学科的职业人员。

管理者是否同时又是所有者,已经变得无关紧要。

即使他同时也是所有者,那也只是他作为管理者这一主要职能的附带事件。

在今天的社会中,太多的人已经忘记了管理者的职业性。

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都把管理者作为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例如,有些管理者盛气凌人,对于员工颐指气使。

其实,这些都已经超出了管理本身的职业范畴。

对于某项管理任务,管理者有权推进,但整个过程中,其地位应与被管理者相同。

管理只是一种工作、一种职业,因此,管理者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管理并不是什么高人一等的事情,管理者同样只是进行自己的工作而已。

这样的理论引发我的思考,鉴于管理的“职业性”,是否应该终结管理的“等级制度”呢?其实则不然,因为任何机构,大至国家,小至班级小组,都要有能拍板的负责人,这个人是可以做出最终决策的,同时也可以要求其他人遵守这些决策。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其实看这本书也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让我再次认识了德鲁克,读大学时就经常听老师提起德鲁克的管理之作,但是一直就是听说而已并没有在意过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能真正抱着他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阅读。

在大学时专业选择了公司企业管理,萌萌中开始对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学时认识的管理只知道学习管理一科,管理和经济密不可分,什么是管理者的职能,什么是管理者等等而已。

当然没有谁是真正懂得管理的,管理死不断学习不断的创新的,但是管理本质是根生地固的。

当我从众同事中选择查看书籍时看到德鲁克时就豪不犹豫的选择了此书。

遗憾的是我只得到了(使命篇)阅读,有机会我一定会把责任、实务继续阅读完,这样才算完整。

因为总的来说在管理书籍中德鲁克对我的影响还是挺深刻的。

德鲁克说:“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企业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

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然而对于管理学而言管理学是经济学的深入,管理与经济密不可分。

管理学是:”组织和人”。

人们为了突破个人在“资源和能力”上的限制,追求更好或更高的目标,自然而然的选择合作的途径,建立协同关系。

然而所谓的协同关系就是有”共同的目标“和”社会性协调规则“。

所以从管理学角度来看管理,那么是管理就是”人和组织”密不可分。

提到组织理论,(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西蒙认为生命的法则是“均衡”,是保持生命体的内在平衡。

维持一个组织的生命,关键是保持“价值和贡献”的均衡。

后来人们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并认为这是企业组织中的核心命题。

德鲁克基于西蒙,巴纳德等人的“组织理论”进行了社会学意义上的改造,主张“组织”不仅要服务于人,建立和维护内部协调关系,“组织”还必须服务于社会,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

德鲁克所讲的“使命”、“社会责任”、企业的定义“是至少每一个组织机构必须回答,要使一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行,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应该做出何种贡献。

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读书笔记

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读书笔记

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读书笔记{绪论从管理热潮到管理绩效}第1章管理学的举起【员工型社会】时至今日,在各发达国家中,市民一般都是员工,至少在为其中某个机构工作,并把诸如此类的机构看成是自己的衣食之源,是自己的机会所在,是自己获得社会地位并发挥作用的阶梯,是实现自我和个人成就的场所。

“管理”(management)这个词是极难理解的。

首先,它是美国人特有的一个单词,很难翻译成其他语言,甚至很难准确地翻译成英国的英语。

它表明一种职能,但同时又指执行这一职能的人。

它表明一种社会地位和层级,但同时也指一门学科和一个研究领域。

管理是现代机构的特殊器官。

正是这种器官的活动与绩效,最终决定了特定机构的生存与绩效。

【管理的职业性】管理是一种职能、一门科学、一项要完成的任务,而管理者则是实践这门学科、执行这种职能并完成这种任务的职业人员。

第2章管理热潮及其经验与教训【发展中国家的管理】把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从发达国家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去的任务,迅速地推动和开发企业家精神和管理能力以便能满足发展中世界的期望的任务,依旧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管理热潮的终结】管理热潮虽然已经结束,但它却永久地改变了世界的经济面貌和社会面貌。

世界再也不会回到不懂管理、不顾管理和不知管理的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管理热潮以前的时期了。

最重要的是,把管理看成是一种力量、一种职能、一种责任、一门学科的认识将会保留下来。

这就是管理热潮的永恒成果,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成果。

【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在过去的这25年时间里,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呢?我们所学到的第一件事是:作为社会机构中,特别是工商企业中领导、指挥和决策的器官,管理是一种一般职能,在每个国家中,实质上在每个社会中都面临着同样的基本任务。

管理阶层必须为它所管理的机构指引方向,必须深入思考本机构的使命并为之制定目标,必须为实现本机构所必须做出的贡献而配置资源。

实际上,管理就是赛伊(J.B.Say)所说的“企业家”,要负责为本机构的愿景和资源配置提供指引,并使其有利于取得最大成果和做出最大贡献。

德鲁克读后感(精彩5篇)

德鲁克读后感(精彩5篇)

德鲁克读后感(精彩5篇)德鲁克读后感篇一虽然这位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已经离我们远行了,但他的理念、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组织中,每个知识工作者都可以成为一名管理者,他可能会被推上负责的岗位,凭借着自身的地位或知识,为真正改善组织的运作能力并获得成果做出自身的贡献。

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

与目标管理紧密相关的是绩效考评,在某种程度上,绩效考评完全可以视为目标管理的一部分。

如果光有目标而没有每阶段的绩效考评,那这个目标可能永远不会有实现的一天。

要真正实施目标管理,就必须以绩效考评为后盾。

”通过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管理,也有了清晰的概念和认知。

尤其是在管理的目的和责任方面。

我觉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动力,使他们有工作激情,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自信,找到自我,让他们爱上自身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为组织作出贡献,这就是管理者对大的目的和责任,我认为管理者不但要为自身、为组织负责,更要为我们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身边的社会人负责。

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时刻重视自身的言行,做到外圆内方。

通过我对德鲁克关于资料的查询,深刻的了解到德鲁克对世界管理学的贡献。

很多资料对德鲁克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通过德鲁克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描述,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还要培养一种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养成不急不躁的心理,这样才能考虑长远利益;其次,要有一颗包容心,这样才能不至于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全局利益,有一颗包容心,才能让他人充分发挥他人的长处,容他人之短处;坚持才是卓越之道。

其实,这本书留给我们待以挖掘的东西还有太多,以上所讲的这些不过冰山一角。

认真去读、去身体力行,必定会有收获。

德鲁克读后感篇二花了4个多月时间,这本书算是读完了。

这本书收录了德鲁克近30多年中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13篇文章。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第一篇:《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最近一直和同事们学习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受益的同时更多的是看到了他背后的功力,此书充分的表达了作者的智慧、知识、艺术、和经验,有很强的理论知识。

不仅有与环境无关的普通知识描述和与环境有关的知识,更清晰的阐释了特定环境下的知识,把商业社会的管理特性勾勒的淋漓尽致。

这本书只对功能而言我认为和佛学很像,佛学开悟对自然规律的理解,自然界万物的存在和活动状态,本书发表了管理的环境和规律,描绘了管理世界的存在和活动状态。

自03年读过人力资源管理师以后,开始技术性的用了很多年,在不同的公司做过《人员编制分析》、《部门职能说明书》、《职位说明书》、《人力资源规划》《绩效与考核》《薪酬与福利》等人力资源六大模块,但看完此书,我终于明白做这些东西的内涵,准则,书中的精神如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灵魂,让人力资源生动起来。

本书的第五部分详细的说明了《人力资源规划》及《职位说明书》、《部门职能说明书》,《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第七部分详细的描述了《人力资源规划》,其实就内容而言他的其它书中是有提到很多同样的思想,但这次感觉是对以前论著的总结、梳理、概括和升级。

我想特别提一下感受比较深的,可能是我的主要注意力放在了书中的部分,作者称其为“关键活动”,是我思想的“关键活动”点。

架构:①此书让我看到了很多管理思想的源头,也看到了按源头管理的准则。

以前作组织架构图的时候我更多的是在想什么样的架构会产生顺畅的管理运作,虽然想到了不顺畅的架构会产生内耗,但从没想到不科学的架构是公司前进的瓶颈,严重点说决定企业生存的年龄。

②以前喜欢清晰架构,认为这是保证组织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在我明白了:组织的一条基本规则就是使用权组织层次尽可能少、指挥线路尽可能短,同时我也知道了组织中一个问题刚刚被认为已经“解决”了,它立即又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发生其中的症结点是结构不当;③机械的构建组织,而不是有机地构建组织的结果,就会让企业关键人员的注意力放在不恰当的、不相关的次要问题上,而不是放在重大企业决策、关键活动和绩效与成果上。

2022《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有感

2022《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有感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有感企业是什么?是盈利本事?还是利润最大化?盈利不是企业和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的一种约束因素。

利润是对企业活动的检验。

企业的主要职能一是营销,创造顾客;二是创新。

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

要满足客户的要求,简单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是不能创造价值的,仅有依靠企业的创新。

如何实现创新,仅有依靠管理者的管理和员工主动性的发挥。

管理不是一件由许多体力劳动者从事的工作,而是一件需要由具有想象力和受过教育的人员进行理性分析和概念思考的工作。

我们习惯上将管理者和员工看成根据指示行事、没有职责、不作出决策的人,这只能消除企业的精神和创新。

如何检验管理和创新的成果?不是知识,而只能是业绩和成就。

那种试图向管理人员颁发许可证,没有专门学历的人员不能从事管理工作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和专业。

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或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创新和成长。

管理本质上是依据目标、业绩和职责进行的管理。

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仅有职责上的差别。

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授权,而是来自所承担的职责。

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标准在于时间。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

管理者需要在此刻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

因为管理本事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越是高层管理者越是应当集中与组织长远目标。

管理者必须在多种目标、此刻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读后感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读后感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读后感本篇文章将介绍一本被誉为管理经典的书籍《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笔者读后感受颇深,下面将围绕该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简介和背景介绍《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是由知名管理学者汤姆·皮特斯创作的一本管理学著作。

该书于1996年首次出版,其内容着重讲述了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和责任感对于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该书融汇了作者多年的开创性经验,结合实际案例,包含了许多精辟的理论和实践性建议,在管理界广受欢迎,被誉为管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二、个人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企业使命与责任感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企业成功的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要时要放弃眼前的一时利益,思考长远发展,明确企业的价值观,确立企业的使命,将这些理念贯穿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并引导员工在不断追求高质量的同时,真正关注客户的利益,把他们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让企业持续发展和壮大。

三、文章或书籍的重要性《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的重要性在于它强调了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它告诉我们,企业的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其业务的规模和利润的高低,而是由企业所具有的使命、责任感、价值观、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因此,企业必须思考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树立自己的使命,确保其经营活动符合道德和社会伦理的标准,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企业要长远发展,仅靠一己之力并不可行,社会和环境应该作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来考虑,并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创新的思考和观点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很多让人产生深刻思考的观点和思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的使命和责任感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虽说很多企业都在标榜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感,但是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则少之又少。

因此,作者极力倡导企业要以行动证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感,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将社会责任、环保、品质等与企业价值观一一融入到每一个环节,确立全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更加稳定和持久的基础。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我们不仅需要管理好自己,还需要管理好团队和组织。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让我对管理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管理者的使命是要为组织的发展和壮大负责。

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管理者需要具备战略思维和远见,要能够为组织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计划。

作为管理者,我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问题,更要考虑到组织的长远利益和发展。

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有全局观和长远眼光,这样才能为组织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管理者的责任是要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使命。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强调了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要能够有效地激励和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让他们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组织的目标努力。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关注团队的发展和壮大,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团队氛围,让团队成员能够积极地合作和协作,共同实现组织的目标。

另外,管理者还有责任去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员工管理的重要性,强调了管理者需要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关注员工的需求和问题,要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成长和满足感。

最后,管理者还有责任去关注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强调了管理者需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要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关注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环保行动,让企业能够成为社会的责任企业,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通过阅读《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作为管理者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关注组织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成长,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环保行动,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管理者,为组织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在阅读了《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于管理使命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管理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生的指南。

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管理者应该如何履行使命责任,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及如何在管理实务中不断提升自己。

首先,书中强调了管理者的使命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者不仅仅是一个组织中的领导者,更是一个责任重大的角色。

他们需要对组织的发展负责,对员工的成长负责,还需要对社会负责。

这种责任感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更是一种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只有当管理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才能更好地领导团队,推动组织的发展。

其次,书中提到了管理者应该如何在实务中履行使命责任。

作者指出,管理者需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要坚持诚信、正直、公平、公正的原则。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使命责任。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还需要注重团队建设,激励员工,培养人才,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使命责任,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管理者在履行使命责任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管理是一门艺术和科学,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管理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更好地履行使命责任。

通过阅读《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管理者的使命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当管理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才能更好地履行使命责任,推动组织的发展。

我也意识到了管理者在履行使命责任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学习和进步。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自己的使命责任,不断提升自己,为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引言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管理者的使命和责任变得越来越重要。

管理者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团队,还要承担起对员工、公司和社会的责任。

本文将从管理使命、责任和实务的角度出发,探讨管理者在履行责任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管理使命1.1 确定组织的愿景和目标管理者应该清楚地了解组织的愿景和目标,明确自己的管理使命是什么。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效地领导团队实现目标。

1.2 塑造组织文化管理者应该在组织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

只有建立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才能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1.3 培养领导力管理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学会有效地沟通、协调和激励团队。

只有具备良好的领导力,才能有效地实现管理使命。

二、责任2.1 对员工负责管理者应该关心员工的成长和福祉,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只有关爱员工,才能建立稳固的团队。

2.2 对公司负责管理者应该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负责,制定正确的战略规划和决策。

只有为公司创造价值,才能实现自身的管理使命。

2.3 对社会负责管理者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关注社会责任,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

三、实务3.1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管理者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只有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才能实现团队的目标。

3.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管理者应该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员工之间相互协作、互相支持。

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实现团队的协同效应。

3.3 不断学习和创新管理者应该不断学习和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

四、总结管理者的使命和责任是重要的,需要认真对待。

只有明确自己的管理使命,承担起对员工、公司和社会的责任,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在实践中,管理者要注重实务,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不断学习和创新,实现管理使命和责任的最终目标。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标题: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引言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管理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肩负着管理使命和责任。

本文将从责任的角度出发,探讨管理者在实务中如何履行责任,以及责任的具体内容。

一、责任的内涵1.1 个人责任在管理岗位上,个人责任是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管理者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始终以身作则。

1.2 团队责任管理者还要承担团队责任,他们需要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建立协作关系,共同实现团队目标。

1.3 社会责任管理者作为组织的代表,应当具备社会责任感。

他们需要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责任的履行方式2.1 有效沟通管理者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上级和下级进行有效的沟通。

通过沟通,管理者能够明确责任范围和目标,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监督和评估管理者需要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他们履行责任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监督和评估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2.3 激励和奖惩管理者应当善于激励团队成员,鼓励他们履行责任。

同时,对于不履行责任的行为,管理者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奖惩,以维护团队的纪律和秩序。

三、责任的具体内容3.1 任务完成管理者要确保团队成员按时完成任务,保证工作的高效进行。

他们应当明确任务目标,分配工作,协调资源,解决问题,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3.2 风险管理管理者应当具备风险管理的能力,能够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他们需要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3 绩效管理管理者要进行绩效管理,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他们应当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及时进行评估,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以促进团队成员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四、责任的挑战与应对4.1 多重角色冲突管理者常常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如员工的领导、团队的协调者等,这可能导致角色冲突。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标题: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引言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管理者的使命和责任是推动组织发展和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管理使命、责任和实务的角度出发,分析管理者在履行责任方面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实务方面的建议。

一、管理使命的重要性1.1 使命定义和内涵- 使命是组织或者管理者所追求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 使命的内涵包括明确的愿景、核心价值观和长期目标。

1.2 管理使命的作用- 管理使命为组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凝结员工的共识和动力。

- 管理使命能够塑造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为员工提供归属感和认同感。

1.3 管理使命的实践- 管理者应该与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和明确管理使命,并注重使命的传播和贯彻。

- 管理者应该通过激励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推动组织朝着使命的方向前进。

二、责任的重要性2.1 责任的定义和内涵- 责任是管理者对组织、员工和社会所承担的义务和担当。

- 责任的内涵包括管理者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员工的发展和社会的贡献。

2.2 管理者的责任- 管理者应该对组织的目标和绩效负责,确保组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 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 管理者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问题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2.3 责任的实践- 管理者应该建立和贯彻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确保责任的层级和分工明确。

- 管理者应该注重沟通和协作,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并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

- 管理者应该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预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实务中的责任3.1 责任与决策- 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应该承担责任,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管理者应该注重风险管理,对决策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3.2 责任与团队管理- 管理者应该对团队的目标和绩效负责,确保团队的协作和高效运作。

- 管理者应该注重员工的发展和激励,提供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发展机会。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读书笔记引言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管理者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管理使命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的使命和目标,责任则是管理者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本文将从管理使命、责任的概念入手,结合实务,探讨管理者在责任层面上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管理使命1.1 组织使命与管理使命- 组织使命是组织的核心目标和价值观,管理使命则是管理者在组织中的使命和目标。

- 管理使命需要与组织使命相一致,同时也需要具备管理者的个人特质和追求。

1.2 管理使命的重要性- 管理使命能够激发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使其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责。

- 管理使命能够为组织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 管理使命还能够提升管理者的影响力和领导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引领团队。

1.3 塑造管理使命的方法- 理清个人的价值观和职业追求,将其与组织使命相结合,形成个人的管理使命。

-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履行管理使命。

- 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意识,以更好地实现管理使命。

二、责任的概念2.1 管理者的责任- 管理者的责任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 管理者的责任包括对组织、员工、客户以及社会的责任。

2.2 管理者责任的重要性- 管理者的责任是管理者职业道德的体现,也是管理者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表现。

- 管理者的责任能够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组织的声誉和竞争力。

- 管理者的责任能够促进员工的发展和壮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3 培养管理者责任的方法-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将责任融入到个人的管理使命中。

-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机制,确保责任的履行和落实。

- 倡导和培养企业文化中的责任意识,使责任成为组织的共识和行为准则。

三、管理责任的实务3.1 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和指标- 管理者应当根据组织的使命和战略,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和指标。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读后感在阅读《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这本书之后,我对企业管理中的使命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阐述了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实务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被书中呼吁的企业社会责任所打动。

在当今社会,企业不仅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更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员工、环境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这使我意识到,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要看其财务表现,还要考量其对社会的回馈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其次,书中对领导者承担使命责任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来影响员工和组织的文化。

他们应该明确企业的使命和愿景,并为员工树立正确的目标和信念,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领导力在实现企业使命责任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

企业不仅要关注股东和员工的利益,还要积极满足客户的需求,保护环境并与社区建立良好关系。

只有在多方利益的协调中,企业才能实现长期发展和社会共赢。

这让我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各利益相关者的良好沟通与合作。

最后,书中提到了实现使命责任的策略和方法。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定位和愿景,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计划。

同时,要注重组织的内部管理和团队的协作,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以推动实现使命责任的落地。

这让我认识到,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企业才能有效地实现其使命责任。

总的来说,《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这本书对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思维之窗。

它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企业,我们不仅仅要追求经济利益,更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我们的员工、环境和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需要注重领导者的角色和责任,通过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来引导组织的发展。

只有在多方利益的协调中,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企业才能实现长期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自学总结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自学总结

《管理》实务篇-自学总结通过对彼得的著作的阅读,很多在之前的一些疑惑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书中通过大量的例证,阐明了作者的观点。

从实际的企业运作情况来进行分析,对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各个环节的关键内容,以及涉及的关键因素进行总结。

而作者一直都在强调,所能提供给读者的其实是一种达到理想状态的分析方法,而没有答案本身。

在管理这方面我们国家的经济组织形式与西方存在很多文化方面的差异,在我们的管理中也存在较之本书中很多观点的不同之处,然而,随着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现代化的公司管理制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一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就目前的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来讲,全国的工程机械厂商有60多家,代理商200多家,到“十二五”结束时预计市场规模达到9000亿元,如此大的市场给我们画了一个大大的“饼”,而同时危机也在暗暗滋长。

单就挖机行业,面对本年30%以上的市场下滑,很多厂商傻了眼,很多代理商更是措手不及,很多行业资深人士通过对西方成熟市场的研究,通过行业在危机中的一次次洗牌,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品牌就只有十来家,那就意味着将近75%的厂商最终会被淘汰。

如何在市场洗礼时保持竞争能力和持续的发展能力?答案将决定着成败,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将至关重要。

曾有专业人员做过一些数据分析,截止2011年的过去10年间,工程机械经销商正赶上我国发展的机遇期,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因此当经销商在低于20%的增长发展时,实际上增长是被动的,证明提升的空间是有的,公司的管理还做的很不够。

《管理》分为使命、责任、实务三篇,从表面看这三者是各自独立的,但是经仔细研读实务篇内容,实则三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管理而言,人是执行管理的主体,而管理人员同时兼具了使命感、责任感,实务地进行管理的实施才能够进行,在文章中,作者用印度长达200年英国管辖作为实例,这些从英国派遣过来的地区管理人员因怀有一种敬畏感,始终以使命感来鞭策自己,因此在没有多少专业知识下的区域管理还基本算是有声有色。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 责任 实务-使命篇》读书笔记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 责任 实务-使命篇》读书笔记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读书笔记现在,我们知道:管理必须使个人、社团和社会的价值观念、渴望的目标和传统更富有生产率,而且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生产率目标。

如果管理不能成功地使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特殊文化遗产发挥作用,那么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就不可能事先。

当然,这是日本的伟大经验----在19世纪,日本就能够设法做到使其社会传统和人的价值观念为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新目标服务。

这一事实可以表明产生以下问题的原因:为什么日本获的了成功,而为什么所有其他的非西方国家到目前位臵都失败了。

因此,必须把管理看成是一门科学,又将其视为一种人文艺术;既是一种能够进行客观检验和验证的各种发现的概括,同时,也是一种信念和经验系统。

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渴望的目标转化为组织的动力和绩效。

管理者还必须是一个创业家。

他必须把各种资源从低收益或收益逐渐降低的领域转移到高收益或收益逐渐增加的领域中来;他必须抛开过去,放弃已经存在和已经知道的东西,而去努力创造未来。

效果是成功的基础—效率则是成功之后求的生存的最低条件。

效率涉及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效果涉及的则是做正确的事情。

效率就是把正在做的事情做的更好一些。

管理人员的第一项经营工作就是使那些能够产生效果的活动能产生效果。

管理人员的第二项经营工作是:使企业能够更接近于充分发挥其潜力的最优化状态。

在工商企业中,创业精神的特殊任务是:使当前的企业能够创建未来,能够把自己创建成一个不同的企业。

对于正在持续经营中的企业而言,创业精神的这项特殊任务是:使目前已经存在的---特别是目前已取的成功的企业在未来能够持续存在并取的成功。

任何企业都必须从界定自己的使命和宗旨入手,进而确定自己在一些关键领域中所要实现的目标。

同时,企业还必须使这些目标相互平衡,并在相互竞争的当前需要和未来需要之间求的平衡。

企业也需要把各项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战略并把资源集中于这些具体的战略上。

最后企业还必须深入考虑其战略规划,即会创建出未来企业的当前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有感关于德鲁克,从学习管理的一开始就不断的被提到,凡是熟悉管理的人几乎都能耳熟能详。

比尔盖茨说:“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无论给予他多么高的评价,都不如自己去拜读大师的书,亲身感受他思想的伟大之处。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大师,但是却也不能阻止人们对于人类伟大思想的学习和吸收,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也不失为一种阅读经典的方式。

有评论这样说到:“然而在我看来,其伟大之处倒不是他涉猎甚广的知识、博学多闻的独到见解,而是其面对现实、关注实践、不拘一格、大胆思想的理念、态度和思维方式,而这正符合了管理的基本特征和真谛,也是我们阅读管理著作以及学习和践行管理的基本路线。

”作为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给世界到来丰厚的著作。

他一共出版发表了39部著作和数百篇文章,他的许多著述已经被翻译成37种语言,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现代企业组织及管理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德鲁克把“管理”的适用性扩展到了非常广泛的范畴。

组织类型从企业商业延展到了几乎所有的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如政府部门、大学、军队、医院、非盈利性组织等,只要有组织的地方就需要“管理”;同时,只要需要做出决策,那就需要管理者了,管理者的存在不是为了显示特权和不平等,管理者没有光环与虚荣,而以责任为基础,以卓有成效为目标,致力于带领整个组织或者团队穿过不确定性的海洋走向成功的彼岸。

这本书一如既往的贯穿着德鲁克的思想:“管理是一种使命、责任和实务。

”德鲁克的名言就是“管理就是实践。

”这本书他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先进的管理理念,作者系统地探讨和揭示了企业使命、企业责任、员工责任、员工资产、知识工作者、目标管理、管理分权、组织设计、规模、多元化、多国公司、成长和创新型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德鲁克以他的真知灼见引经据典,以他的超凡预见性预测重大事件。

同时他也启发了一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从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和微软的比尔·盖茨, 到中国海尔的张瑞敏, 乃至《财富》500强中的许多优秀管理者, 都深受其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的影响。

那管理是什么样的一种实践?管理者怎么去做?我们为什么要去管理?德鲁克认为管理者不需要做不是管理的事情,虽然有很多事全都是必须要做的而且必须做好,但是不属于管理者工作的事就不用去做,会授权,不必事事躬亲。

管理者应该“应用科学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来分析管理人员的工作,区别出哪些工作应该由管理人员来做,把这些工作分解成各项作业。

管理者可以通过改进这些作业活动来提高其工作绩效。

”所以管理者需要承担五项基本职能:制定目标、进行组织、激励和沟通、进行衡量和培养人才(包括管理者自己)。

但是“能够制定目标,不一定就能够成为一个管理者”。

要真正实现好以上五个工作责任,德鲁克认为“每一项工作都要求有不同的品质和资格”,即分析和综合能力、坚持公正和正直的品格、社会方面的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使它们(五项基本职能)成为活生生的、具体的、有意义的工作”。

尤其是“有一项品质是无法学到的,有一项资格是管理人员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得但必须具备的——那不是天才,而是正直的品格。

”那么管理人员具有什么样的管理职务呢?德鲁克认为管理人员的职务只有一项是真正需要的,那就是为企业做出显而易见的贡献,并帮助企业取得成功。

所以管理人员在企业中存在的价值唯一的原因就是企业需要他,需要他来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前面提及到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目标制定,决定具体的目标并能够告知有关人员去达成目标。

显然从一开始管理人员的重点就放在组织或者团队的工作上。

这些目标始终以企业的总体目标为依据,对不同领域的人员规定相应的目标使各个领域充分发挥他们各项职能和专业,而管理人员不需要自己在每一个目标上都做出直接的贡献。

正如德鲁克强调的:“企业的成果往往取决于各个领域的共同努力和成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平衡。

”有趣的是管理人员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上级收到的管理人员报告中总会提出各种莫名其妙的目标和标准,每当他问题时,得到的答案总是“您不记得了吗,这是您去年春天同我一起乘电梯下楼时讲的。

”这所要说明的问题是首先管理人员制定的目标要反映企业的客观需要而非个人的想法,盲目地凭直觉靠经验制定的目标都是错误的。

管理人员需要全面的收集这样的信息:企业的最终目标、期望员工做什么、为什么对他产生这样的期望、衡量人员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衡量。

而这些都需要管理人员从员工那里获取信息。

德鲁克这样提醒管理人员:“必须要付出特别的努力,不仅是确定共同的方向,还必须消除错误的指导。

单靠向下沟通、单靠谈话时不恩能够达到相互了解的,还必须有向上沟通。

既要求上级愿意听取下级的意见,又要有一套特别设计的工具,使得下级管理人员的意见可以被听取。

”显然,目标的制定必须经过这样的努力才能保证管理人员做出准确的令人信服的决策,来决定和要求下属做什么。

看起来作者似乎都在讨论企业的管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道出了一些同样令人思考的话来:“在这些公共服务机构中,提高绩效和士气的第一步——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设计恰当的管理职务。

”这又不得不得提出这样一种工具,那就是目标管理。

管理职务和目标管理是想通的。

组织通过每个员工的目标以及他们的实现程度来衡量,也就成为了绩效,最重要的在于,无论组织怎么去衡量员工的绩效,都必须与员工的业务有关,要知道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职能和不同的专业对企业的贡献都不尽相同。

反过来,目标管理能够使得人们了解与自己业务有关的目标,并能够引导人们把专注力和努力放在正确的方向上。

目标管理是德鲁克提出的一种为了使管理能够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并实现企业目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采用以自我控制为主导思想,以结果为导向的激励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一种创新的组织管理方式,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管理哲学。

目标管理能够使员工在企业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这种“自由”不是脱离企业控制之外的自由,而是企业通过激励的方式让员工采取行动。

在现有的环境和条件里,员工自主决定和行动,也就是成为了不受外部控制而是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自由人”。

企业的目标内化为员工自己的目标,体现出对个人的一种关注,它需要建立在个人的行动、行为和激励的概念上才能完成,德鲁克说:“它可以保证一定能够取得杰出绩效,而这正是真正的自由”。

显然,现代企业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管理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和智慧,具备必须完成任务的责任心、“能够统一各种见解和努力、能够组建团队和集体协作、能够协调个人目标和公共利益目标的管理原则。

”“组织的目标在于使平凡的人有能力从事不平凡的工作。

”精英总是少数的,而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要使得员工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利用他们的长处提高他们的绩效,并最终为组织做出杰出的成果,组织就面对着一个考验“绩效精神”。

德鲁克的绩效精神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重点必须放在一个人的长处上,放在他擅长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

”我认为德鲁克的精明之处就在于,这个绩效精神提倡管理者更多的关注员工能做什么,他做正确了吗,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或者批评他做不好、不会做、不能做什么。

真正的管理者不是让组织内部人心惶惶,也不需要他擅长裁员,而应该是独具慧眼的,能够挖掘掩埋的金子,给予组织精神上的关注,做到道德决策,认识的安排和晋升必不可少,做个政正直的管理者。

为什么组织需要这样的精神,因为同样需要鼓舞组织的“士气”,这种鼓舞士气的方法我就是以上所提高到的。

它不仅体现了怎么样管理人还体现了如何用人。

在绩效精神的实践中管理当局会遇到诸如“但求无过”、员工忠诚维护的两难、缺乏正直的性格这样的问题。

我们不能避免员工在岗位上产生的失误,德鲁克认为如果一个人从没犯过错误,也从未有过过失,这种人反而是“决不可信任的,他湖综合是一个弄虚作假者,或者只做稳妥可靠地琐事”,而他很赞赏“一个犯的错误越多”的人,这样“就越有好处——因为(这说明了)他尝试做的新事情也就越多”。

但是管理者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员工们的错误,不重视就是胆怯指出员工的错误,而如果一个人在某个岗位上为取得什么突出的业绩,管理当局可以考虑自己是不是没有安排对口的岗位。

因为员工的绩效成果非常重要的意味着管理者做出了错误的人员安排工作。

任何管理当局在实现“使平凡的人有能力从事不平凡的工作”的目标过程中,必定要坚持正直的品格。

因为只要正直的品格,管理者才能克服——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而不考虑别人做什么,只有正直的品格,管理者才能把组织的目标更多的机会上而不是过多的放在问题上,只有正直的品格,管理者才能不会轻易的解雇一个对组织忠诚了几十年的员工,才不会给员工的绩效和精神、公司的信誉造成损害,最后也只要正直的品格,正直的品格是伟大的,“如果组织精神是伟大的,那一定是由于组织的高层管理者的精神是伟大。

如果它腐化了,那是由于高级管理阶层腐化了。

”因此,正直的品格从组织的顶层创造出来,就能至上而下成为组织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对于组织来说是个极大的财富。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深受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影响,甚至吸取了德鲁克的管理方法后,使得很多年前年轻的海尔转亏为盈。

他说给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管理很好的企业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当时中国的所有企业都想方设法在企业活跃一种激动人心的气氛。

而仔细想想,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企业里的大多数事情都应该例行而做,后来海尔创造了“今日事今日毕”的管理方法,迅速使海尔小厂转亏为盈,摘取了中国冰箱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张瑞敏不仅自己读德鲁克的书,他还会买一些德鲁克的书送给公司的高管。

对于管理者来说,读德鲁克的书不仅仅是为了成为别人的CEO,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总的来说,这本书最突出的风格就是作者看似简单朴实的语言表达却饱含发人深省的道理,书中的表现形式直接明了,一个题目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篇幅的叙述,让人很好的理顺内容把握方向,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外国人的表达形式和外国名著中不太好读的翻译腔。

由此我非常敬佩这位管理大师广博的知识和创新的见解,至少没有教科书那样的说教,反而语言简单深刻,却能够拉近了读者与大师的距离,我们能够与大师探讨问题、交流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