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民族凝聚
资本主义全球化下的民族和国家认同
资本主义全球化下的民族和国家认同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认同开始出现挑战。
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同时也更加复杂。
这种情况下,民族和国家认同变得更加容易受到威胁,需要我们对其深入思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加速大大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商业文化和社会生活。
这种影响无形之中催生了一种全球化的文化,这种文化逐步消解着传统的民族和国家认同。
全球化造成了生产力和市场渗透全球范围的进程,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模糊,使人们更多地秉持全球公民的意识,忽略了民族和国家身份的差异。
由于全球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和国际贸易导致作为经济和政治实体的国家权力受到削弱,许多国家甚至感到自己陷入了“失落国家”的境地。
这种结果导致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许多国家为了维护自身所认为的“民族利益”,不惜通过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来进行自我保护,国际关系因此变得紧张。
我们需要对民族和国家认同进行重新思考。
尽管现代世界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民族和国家认同在某些方面仍然至关重要。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认同是国家存在合法性的关键因素。
国家认同为国家提供了一种内部凝聚力,同时还向外界传达了其自我的信仰和价值。
从民族的角度来看,民族认同能够为个人的生活提供一种证明自我身份的方式,增强个人的自尊心和社会地位。
这种认同也能够使我们更容易理解自己的根源,进而为自己打造出更有意义的人生。
因此,我们需要在保留和维护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同时,也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我们需要在国际共同体的框架下,以平等和真诚的态度来推进全球化的进程。
尽管全球化存在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我们仍可以通过积极的合作和交流来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更加重视民主和和平,这是保持和平共存的关键。
我们需要共同呼吁世界各国,通过民主原则来解决各种民族问题,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以更加公正和公平的态度来面对全球化,国家和民族认同就可以和平共存,共同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挑战及我们的文化政策选择——重读《甲申文化宣言》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挑战及我们的文化政策选择——重读《甲申文化宣言》摘要:2004年发表的《甲申文化宣言》被誉为为中国文化保守主义三大宣言之一,如果说彼时《宣言》发表之时,中国文化还处于文化弱势一方的话,现今的中国却被视为西方文明的一种强大挑战力量。
在全球化不断加深又不断反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发生了许多变化,为此我们需要作出许多改变。
关键字:全球化文化保护政策选择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挑战文化好比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识,通常民族通过文化形成身份认同和民族凝聚力进而促进民族的社会发展。
主权是指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主权的内涵逐渐扩大,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领土概念,它包含有许多的成份因素在里面,如经济主权、文化主权等。
十几年前《甲申文化宣言》就对全球化对各国文化所带来的危机有着深刻的认识,指出“这一显见的世界趋势……也凸显出国家、民族、地区之间不同文明的差异、分歧和冲突。
”1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宗教、电影、文学、民主等文化和价值观念。
主权内涵的扩大在于全球化过程中外来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许多国家传统文化逐渐的衰落甚至消亡引起了许多国家的警惕。
因此,很多国家将文化视为本国的文化主权。
1.全球化带来了民族身份认同危机全球化过程我们有更多机会和途径接触到国外的文化,这些文化和文明是本国所没有的或者虽有接触但不擅长的,如科幻电影、漫画、动画篮球、足球;或者是一些制度层面,如高效的城市管理,先进的教育制度等。
然而,全球化改善生活时,人们的兴趣也逐渐的多元化,眼光更多触及世界之外,并可能由爱好某一项目而爱屋及乌的喜欢某一国家,如喜欢NBA的喜欢美国,喜欢漫画的喜欢日本等等;甚至因喜欢他国而讨厌出身国,认为与自己的国家落后、野蛮、愚昧。
比如近些年不断有新闻报道“精日”现象,侮辱国家为“支那”。
此外,香港和台湾地区,新生代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下降得很快,虽然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原因,但全球化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全球化与民族主义
2002年11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N o v.。
2002第6期Journal of N8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No.6全球化与民族主义陈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江苏南京2lool3)摘要:全球化与民族主史虽然是当代世界两种对立的潮流,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们其实渊源于同一母体——现代化及其所包含的内在矛盾。
从更深的理论层面看。
这两大潮流又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显现。
它们之阐既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又相辅相成,互为对方的发展提供刺激。
无论是全球他还是民族主义,我们都既要看到其积极方面,更要看到其盘面因素。
关麓镯;全球化;民族主义;现代化中田分类号zc913Ic9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稿号:100l一4608(2002)06一O005一08当代世界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民族主义也声势浩大。
两个潮流相互对立且都方兴来艾,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本文试对此现象作出概括分析,进而从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以及普遍与特殊对立的角度,揭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并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对立的潮流所谓全球化指全球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一体化的趋势。
民族主义则是民族意识的一种觉醒或民族对自身地位、权利和利益的一种自觉,也可以说是一种观念、精神或意识形态。
从历史的角度看民族由来已久,但作为民族主义的民族自觉意识之获得却是比较晚近的事。
对此后面再谈,这里先从全球化的种种表现谈起。
经济全球化或全球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包括国际贸易、世界市场、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分工,还有商业与金融资本的国际化等。
所有这些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经济活动,对当代社会生活均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今天的世界经济实际上巳形成一股活水,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置身于外.否则闭关锁国,死路一条。
如就中国而言,今天一个普通农民可能关心大洋彼岸的天气和收成,一个工厂劳资双方的收入可能同几千公里以外的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全球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全球化的影响是多维的,既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也影响着其思想文化、生活方式;既 摘 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 因此,不管你承认与否,愿不愿意,全球化都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影
响着中华 民族 的历 史进程 就 中华 民族凝聚力而论 ,全球化既是机遇 ,更是挑 战。 [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华民族凝聚力 ;机遇 ;挑 战 [ 作者简介 ]肖承罡,男,广 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广 东 广州 ,5 0 0 。 14 0
的现实 .一个不 以人 们意志为 转移 的时代潮 流 。
“ 只要一个国家对外开放 . 它就必然要被纳入全球 化的轨道之 中 ” … 因此 .不管你承认与否 .愿 不愿意 .全球化都以 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世界历 史 的进程 .影响着中华 民族 的历史进程 ,影响着 当 代中华 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变化 实际上 .自从改革开放起 .中华 民族就 自觉 与不 自觉地 参 与 到这 个 世 界 历 史 的进 程 当 中 20 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以后 .中华 民族就全 01
维普资讯
广 州社 会 主义 学 院 学 报
J U A A G HO S IU EO O I LS O RN LOFGU N Z UI TT T FS C A IM N
20 年第 4 ( 06 期 总第 1 期 ) 5 N . 20 (ea N . 0 06 Sr l o 5 4 i 1
响
唯其如此.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 是多维的 . 既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政治 、经济 。也影 响着其思 想 文 化 、生 活 方 式 :既 有 积极 的 一 面 .也 有 消 极
的一面 :既有利 .也有弊。就 中华 民族凝 聚力而 论 ,全球化既是机遇 .更是挑战 第一 ,从经济上看 .全球化使整个世界 “ 你 中有我 ,我中有你” .使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 紧 密地联 系在 一起 。这 就有利 于克服封 闭 、保守 、
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变得更加紧密。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并对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进行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流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悠久、深入人心的文化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的参与和关注。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播使得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例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国际节庆活动,吸引了海外华人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参与。
这不仅促进了中外民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使得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的传统书画、武术、茶道等艺术形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学习。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迷恋中国字画的神秘与美感,开始学习书法和绘画;武术在国际上的推广也使得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走向世界。
通过这些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多的传承和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与影响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和推广,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影响。
首先,全球化的文化冲击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影响使得部分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例如,西方电影、流行音乐等大量的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下,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其次,全球化时代的商业化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商业活动和市场需求使得传统文化逐渐趋向于商品化和浅薄化,在一些商业化的文化产品中,传统文化元素受到了过分夸张和改造,丧失了原本的内涵和价值。
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商业化的浪潮中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和深度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我们在世界舞台上立足的根基。
那么,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呢?首先,我们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一种对祖国深厚的情感和责任感。
在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开放、包容、理性的爱国情怀。
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国家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和经验,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要加强民族团结,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还是在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团结一心都能让我们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崇高追求。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我们要继续发扬勤劳勇敢的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拼搏,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
我们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不满足于现状,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断超越自我。
其次,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将其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中。
通过历史、语文、思想政治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魅力。
爱国主义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
爱国主义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爱国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爱国主义,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全球化给爱国主义带来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全球化促进了人员的跨国流动,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在不同国家之间工作、学习和生活。
这种跨国经历可能会使一些人对自己的国家身份产生模糊感,甚至对爱国主义产生质疑。
其次,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各种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对本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一些人可能会盲目追求外来文化,而忽视了本国文化的价值,从而削弱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全球化也加剧了国际竞争,一些国家可能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民族尊严,这也给爱国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然而,全球化并不意味着爱国主义的终结,相反,它为爱国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全球化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国家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所在。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同时,全球化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资源,只有热爱自己的国家,积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发展爱国主义呢?首先,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途径。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承担起这一责任,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让人们从小就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培养对国家的深厚感情。
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讲述国家的辉煌成就,也要让人们了解国家曾经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要注重教育方法的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深入人心。
其次,要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源泉。
我们要保护和传承好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绽放光彩。
论民族凝聚力【精品范文】
论民族凝聚力论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发展力,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软实力,它制约着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实力的发展。
因而,研究如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华民族凝聚力系统的良性运动,必须要有公正、民主、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
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公正、民主,不会出现和谐,社会不和谐又何来真正的稳定。
从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善良、热情的优良传统上我们可以领略传统文化的风范,从过去的争取民族解放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到今天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我们可以找到传统文化的身影。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人才流动性大大增加,同一民族的人可以属于不同的国家,所以我们突出提高民族凝聚力而不是爱国主义正在于此。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和腐朽文化。
坚持用先进思想占领文化阵地,抵制腐朽文化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增强民族凝聚力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又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推动力量。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进一步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保证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首先,民族凝聚力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然而,经济实力又是一个民族内部各种力量赖以凝聚的物质利益基础。
其次,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改革开放使各民族地区充分、合理地利用地方经济优势,与经济发达地区建立起互补互利的关系,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在新的基础上以经济优势与资源互补替代了传统的农牧互补,从而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对中华民族的亲和力无疑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文化认同如何增强民族凝聚力
文化认同如何增强民族凝聚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石。
而文化认同,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一个民族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文化认同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首先体现在它为民族成员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伦理准则和价值追求。
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如同灯塔,为民族成员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让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生选择时,能够遵循相同的准则和标准。
比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倡导“仁爱”“诚信”“和谐”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
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都会自觉地践行这些价值观,从而增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文化认同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的历史记忆。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民族的兴衰荣辱和发展轨迹。
通过文化传承,如传统节日、民间故事、历史遗迹等,民族成员能够了解到自己民族的过去,感受到先辈们的智慧和奋斗精神。
这种对历史的共同记忆,能够激发民族成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为了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以春节为例,这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春节,无论人们身在何方,都会想方设法回家团聚,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等。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让人们在传承中铭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再者,文化认同能够促进民族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契合。
语言、艺术、文学等文化形式是民族成员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当人们共同欣赏一首优美的诗词、一幅精美的画作,或者聆听一段动人的音乐时,他们能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亲近和温暖。
这种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增强民族内部的团结和和谐。
浅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浅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引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团结、友爱、勇敢的民族。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共同创造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奋斗和团结的结晶。
在当今世界变化无常的大环境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浅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路径和方法。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1.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尊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让中国人民有共同的目标和使命感。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种文化交流和冲突也时有发生。
只有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中保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建设和谐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和共生是中国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础。
只有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同民族才能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建设一个和谐的中国社会。
3. 提升国际竞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市场潜力。
只有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人民才能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实现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崛起。
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可以让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地区稳定,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1. 加强教育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需要在教育中加以引导和弘扬。
当前,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在教材编写上,要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观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从小就明白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全球化对民族认同与社会凝聚力的影响
全球化对民族认同与社会凝聚力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现象。
随着科技和传媒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文化、人员流动等多方面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和广泛。
然而,全球化的发展却对民族认同和社会凝聚力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为民族认同带来了挑战。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人们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和文化产品。
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媒介成为了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全球化的浸淫,过多的国外文化产品涌入市场,使得本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忽视的风险。
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开始追求外来的文化符号,导致了对本土文化和传统的淡忘。
这对于民族认同来说,无疑是一种冲击。
然而,全球化也为民族认同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当全球化使得社会和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时,人们的交流和互动也变得更加便捷。
尤其是在一些多元文化的地区,增加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与认同。
全球化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不仅仅限于民族,而是涉及到更广泛的全球公民身份。
这种全球公民意识可以促进各个社会群体更好地融合,形成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社会。
其次,全球化对社会凝聚力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负面的一面。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融合也变得更加深入。
这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一种积极的变化。
然而,由于全球化的推动,一些人也开始感受到了文化冲击和经济压力。
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本土产业和就业市场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
这种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得一些社会群体感到被边缘化和失去认同感,从而对社会凝聚力形成一定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凝聚力的维系变得尤为重要。
全球化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们需要寻找一种共同身份和归属感。
在实践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强社会凝聚力。
首先,教育政策可以加强对本土文化和民族认同的教育,培养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2000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2000字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一体化和民族团结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
在这个全球化、多元化、数字化的时代,保持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更加凸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倡导“中国梦”的理念,其中之一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建设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国家。
无论是夏、商、周三代的王朝,还是秦、汉、唐、宋等伟大的朝代,都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和力量。
正是这些伟大的文明成就,使得中华民族可以在文化上自信,对于建设我们的现代化国家具有信心和勇气。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需要从现实的角度来思考。
在当代社会,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社会的分化、地区的差异、族群的冲突等等,都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提出了重大的考验。
只有通过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繁荣。
同时,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才能够为我们的国家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需要从价值观的角度来思考。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正是我们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
例如,孝道、仁爱、诚信、勤奋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只有通过弘扬这些传统价值观,才能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繁荣。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新时代中为这些传统价值观寻求新的诠释和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其次,教育部门需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将其纳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
关于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于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一个中国意识的集体认同,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基础,能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传承、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等多个角度探讨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与策略。
一、历史文化传承1.加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通过加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学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同时积极创建传统文化展示的场所,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接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一步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二、国家建设1.提高国家公民意识国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象征和代表,提高国家公民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公民教育,使每个公民都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树立公民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2.建设和谐社会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
政府应该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
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让每个公民都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
三、社会发展1.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常重要。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并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了解,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和谐。
最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范文1000字以上
最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范文1000字以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了当下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凝聚民族精神和力量,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建立起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精神支柱。
我们要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身份和定位,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始终坚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理念,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和谐。
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进步,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繁荣富强、和谐稳定的目标。
另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需要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灿烂的文化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我们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广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尊重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赢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同。
总的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只有不断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让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途径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途径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在长期融汇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团结,维系和支撑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把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确保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斗志不衰,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今时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尤其是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对世界各民族的冲击,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要求,面对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的态势,如何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认为,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壮大经济实力,打牢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经济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其中经济实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它是每个民族提高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的最基本的支撑点.一个民族如果经济实力雄厚,它在国际社会中就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就能赢得让别人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从而大大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反之,经济实力不强,物质基础不雄厚,民族凝聚力也会大受影响.由此看来,要想增强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想方设法把国家经济实力搞上去.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必将进一步增强.(二)健全制度机制,打牢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政治基础.政治因素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当一种进步的,成熟的政治力量在政治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时,它所产生的凝聚力的力度是十分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正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形式,同时也创造了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从而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当前,要凝聚全国人民的意志就必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冲击.在当前条件下, 积极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政治保证. (三)高扬核心价值,打牢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为此,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40豳2011年第3期(幽逵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念和信心;坚揣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人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励志图强,创造崭新业绩的实际行动;坚持不懈地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引导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四)倡导和谐文化,打牢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基础.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加公民道德建设,以此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和中心环节,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着眼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善于总结和发现各方面先进典型,特别是来自普通群众,平凡之中见伟大的典型,广泛开展向道德楷模学习活动,让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对待问题,处理矛盾,努力在融洽人际关系,形成良好风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取得实效.(五)建设精神家园,打牢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基础.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精神依归,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亲和力.中华文化的崇尚统一,追求和谐,注重道德,张扬自强高尚人格,讲求厚德载物气度,主张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等优秀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悠久历史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要积极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有益价值,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要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广泛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组织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 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六)加强政党建设,打牢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领导基础.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应该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一个民族有了坚强的政治核心,才能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那么,中华民族凝聚力就一定能不断增强.总之,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只要我们不断发挥好人民群众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主体作用,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注重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那么,中华民族凝聚力就一定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尽快实现.(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责编:杨安2011年第3期蜀4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世界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世界意义1. 介绍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日益紧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构建和谐、包容的国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发展和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的格局和未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在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与进步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 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大家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共同体记忆。
这些共同体记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更是凝聚和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源泉。
3. 共同体意识的世界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意味着加强中华民族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
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的发展和繁荣,更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将为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提供有力支持,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应有贡献。
4. 文章总结在当今世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世界意义日益凸显。
这不仅是我国发展进步的需要,更是世界发展进步的需要。
只有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内部的团结与凝聚,才能更好地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我国智慧和力量。
5.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世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对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努力加强共同体意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通过以上深入、全面、详实的探讨与分析,相信你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世界意义。
希望本文能为你提供启发与帮助,指引你更深入地思考这一重要课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世界意义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部分。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我国为核心的人民统一战线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其主要特征是我国领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支撑。
明确“三个为什么”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明确“三个为什么”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三个为什么”指的是为什么要实现民族复兴、为什么要战胜困难、为什么要取得胜利。
明确“三个为什么”的意义是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力,促进国家进步和人民幸福。
为什么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是一个悠久的文明古国,但在近代以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遭受了很多的屈辱和挫折。
因此,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实现民族复兴也是中国在世界上保持自身地位和增强实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不断发展经济、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加强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努力。
为什么要战胜困难?实现民族复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特别是当前国际局势和国内环境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如发展不平衡、资源短缺、高污染、贫困等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战胜困难,才能迎来真正的发展。
同时困难之处也在于这条路上必须一路佈满荆棘,在面临各种形式挑战时不能丧失信心,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敢于献身奉献的精神。
为什么要取得胜利?取得胜利不仅意味着实现民族复兴,而且意味着构建强大、富有活力和具有影响力的国家。
胜利还可以启发和鼓舞国民的爱国精神和对于实现多种国家目标的信心和能力。
同时,胜利也是一种肯定,对于从艰苦环境中崛起并最终达成目标的人民和领袖来说,胜利可以彰显英勇与无畏。
总之,明确“三个为什么”不仅可以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力,还可以激发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和实现目标的信念。
面对挑战和压力,坚定信仰、攻坚克难,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和国家的共同使命。
丰富的文化遗产对社会有何重要性?
丰富的文化遗产对社会有何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整个人类共同的财富。
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因此对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丰富的文化遗产对社会的重要性。
一、传承历史记忆1. 持久的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历史记忆。
历史是人类前进的眼睛,文化遗产如同一面镜子,让后人能够了解前辈们的智慧和努力,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
2. 古建筑、艺术品、传统工艺等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比如古老的城墙、寺庙和民居,每一块石头、每一寸木料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3.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可以帮助人们真实地了解过去的社会形态、文化风貌和人民生活状况,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促进民族认同与凝聚力1.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激发了民族认同感。
例如,中国的长城被誉为“万里长城”,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本国文化遗产可以加强民族凝聚力。
当人们欣赏、学习和传承自己独特的文化,自然会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并为继承创新自己民族文化作出贡献。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旅游业1. 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游客可以通过游览文化遗产,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体验独特的民俗风情,从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2.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可以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促进经济发展。
比如,建设文化旅游区、推出文化创意产品,都能为当地经济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3. 合理规划和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投资。
四、提升文化软实力1. 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可以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名片。
它代表着一种文明层次和综合国力。
2. 借助文化遗产的辐射力和传播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
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民族文化发展现状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因素综合体现的结果。
它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来源,对于民族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如今,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下,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全球化给民族文化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更加频繁和紧密,人们容易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和产品。
这一方面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和交流,但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冲击,导致一些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丧失传承。
其次,现代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科技、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进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导致传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显得越来越边缘化。
很多年轻人更加关注时尚和流行文化,而忽视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然而,与此同时,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转变中寻找自己的新的途径。
随着人们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加大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教育、社会活动等方面鼓励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
例如,在学校中设置了民族文化课程,组织了民族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鼓励年轻人参与到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中去。
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松地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可以更方便地传播自己民族的文化。
很多年轻人利用互联网平台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传播,使得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总之,民族文化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面临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
然而,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参与。
我们应该继续加大保护力度,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播,使得民族文化可以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发扬光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民族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更远的地方,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国民教育水平、科学研究水平与现代 化建设的要求基本适应,并在全国处于 领先地位;群众性、地域性文化蓬勃发 展,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 文化消费水准、内容、结构达到全国先 进水平。
6 具有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文化名人辈出, 拥有全国一流的各类优秀文化人才;融思想 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文化精品创作 源源不断,并时有群众喜闻乐见、体现当代 学术和艺术水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作 品产生,文化的原创能力不断增强。
建议如下两点 1.产业转移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而世界产业结构的开放性是产 业转移国际化的前提条件.信息产业的成 熟和低成本竞争局势的形成,使当前的产 业转移国际化呈现新特征.作为中国经济 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省份,广东应该顺应产 业转移国际化的新趋势,将产业结构调整 升级臵于国际国内产业双循环中.
•3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占据思想文 化领域的支配地位,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的主旋律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 发展,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众文化与高雅艺术和谐共生,共同营造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的文化格局,推动社会文明的进 步。 •4 文化硬件建设达到普及性和先进性的双重标 准。在全省范围内,普及图书馆、文化馆、博 物馆、科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同时在中心 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城镇(村),因地制宜,配 备建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国际化水准的各 种现代文化设施;
以往对于广州城市的发展,主要侧重于广州的的综 合经济实力,以及广州在国内城市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在中国加入WTO的条件下,我们有必要把广州臵于 全球化及其影响下的世界城市体系的背景中进行系统考 察,在国际比较中进一步开拓思路,以新的理念思考广 州在国际舞台中未来的走向。 全球化对城市经济及空间组织的影响及其政策应用, 思考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广州的国际竞争力
广州文化优势
• 1 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 2 多姿多彩的文化类型 • 3 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
广州文化面临的问题
1. 文化生产、传播、消费之间的发展落差
2.来自香港、北京、上海及自身因素的制约
•广东的文化市场,深受香港文化的浸润。地域 相邻,语言相通,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这些 为香港文化的传播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础。以电 视市场为例,香港电视的收视率一向居前,珠 江三角洲居民收看香港电视的比率高达70%以 上。央视、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州电 视台和各省卫视五大境内军团在广东地区所占 的市场份额总和一直在40%到60%之间徘徊。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自身的文化建设虽然有所 发展,但与已有40年发展历史的香港文化相比 明显滞后,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营销策略上, 都步入香港文化的后尘。大众文化的强烈需求 由于自身生产体系的不成熟,反而进一步刺激 和推动香港文化深入和广泛的传播,它推动广 东大众文化的兴起,但同时又以优势竞争束缚 了它的发展。
从中你们获得广州在文化面临问题?
广东拥有发达的大众传媒系统和活跃的文化市场,尤 其是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 四大集团为首的报业系统,在全国首屈一指。作为我 国第一家报业集团试点单位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目 前拥有12家子报、3家刊物、1家出版社、1个网站和7 家公司,拥有国内印刷速度最快、亚洲最先进、世界 第一流的印务中心;日均发行量达到163万份, 1999 年固定资产达36亿,2000年广告总收入13亿人民币, 连续8年位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但与此不相 适应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广东作为文化产 品的生产、制作基地,其影响力和市场控制份额呈现 明显的减退现象,尤其表现在作为娱乐文化三大块的 电影、电视、音乐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作为。除 了传媒业(报业)一枝独秀之外,其它部门的实力都 不可同日而语。文化发展明显呈现不均衡的矛盾,即 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文化消费之间的矛盾。
全 球 化 与 民 族 凝 聚
力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商品、服务、人、货币、技术、 信息、思想观念、文化等物质与精神要 素流的迅速、大规模、非均衡的跨国流 动与整合。 自从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信 息革命的深化, 全球化走向更快、更宽、 更远。
全球化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贸易,商品和服务的贸易迅速增加。 第二个特点是投资,主要是指金融,资本的流动, 主要表现在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和扩大,大家都知道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接受了五千多亿美元的直接 投资,量非常大,去年增长的规模大概是六百多亿美 元,今年这个数量还仍然非常大。 第三个特点是技术不断在全球领域的扩散。
这三个特征导致了一个结果,各个 国家相互依存度迅速提高,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 全球化的一个定义,我觉得这个定义有 它的优点,比较简洁,特征说的比较清 楚,但是也有问题,问题在哪儿呢?主 要是忽视了当今世界出现的一些很重大 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全球性的问题。
在全球化下,广州的国际竞争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应对广州文化的策略
• 1 岭南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发展欣欣向荣, 并辐射全国;基本奠定在国内甚至国际市 场中举足轻重的文化地位;形成与京沪相 竞争——抗衡——超越的文化实力。 • 2 基本形成功能强大的大众传媒系统,实 力雄厚的文化工业体系,完备高效的文化 产业管理和运行机制,健康活跃繁荣的文 化市场;形成生产、科研、流通、咨询服 务和战略研究的完整结构,文化产业的发 展步入均衡有序的发展轨道。
经济方面
广州经济全球化
文化方面
经济方面面临的问题
经济国际化已被确定为广东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作为 一种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广东经济国际化呈现出经济 要素流动的国际化发展较快但经济体制的国际接轨较慢、 不同经济领域的国际化程度深浅不一、不同地区的经济 国际化程度差异大、克鲁格曼痕迹比较重、跨国公司未 成主角、国际化的格局呈现明显的单向性以及倚重香港 因素等特点,在今后的国际化进程中广东还要面对贸易 摩擦、技术空洞化、制度转换滞后、生态失衡、港化痕 迹过重以及人才匮乏等的障碍,作者最后就如何进行思 路转换,加快推进广东国际化进程,提出了几个有针对性 地建议.
2.广东参与国际转移产业要有助于广东经济的 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产业转移所带 来的相对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不能忽视国际 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产业级差、技术 级差的固定化或者扩大化,以致陷入比较优势 陷阱.更为重要的是加剧原有结构的偏差,甚至 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产业受让国的产业安全甚至 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带来外资企业和民族企 业的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