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222
佛教的介绍
佛教的介绍佛教是一种以释迦牟尼为始祖的教派,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佛教的产生和传播不仅扩大了思想理论领域,还推动了文化和社会进步,在东方和西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三宝”,即佛、法、僧。
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印度,当时印度社会已经形成了严格的阶级制度和种姓制度,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种背景下,释迦牟尼(Siddhartha Gautama)诞生了。
他是印度一个王子,后来舍弃了一切财富和贵族地位,并离开家乡去寻找解决人生疑问的真理。
他经过长期的反思和禅修,最终获得了“菩提”(enlightenment),也就是“成佛”的境界,成为“佛陀”(Buddha)。
佛陀于公元前5世纪开始在印度传道,生平所传授的教导后来被记载下来,成为“佛经”。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在人类生活中消除痛苦和不愉快。
佛法重视个人的自我修养和内心平和,以及解脱渴求和欲望的束缚。
这并不意味着佛教不关注社区和公共事务,相反,佛教强调了慈悲、爱心和关怀他人的重要性,提倡人类关心自然环境和推动社会公平。
佛教同时也是一种宗教考察和关注各种社会问题的中介。
自佛教的起始时期以来,佛教徒一直为穷人和受压迫者的权利斗争,曾在千年的历史中建立了一个非常和平和独特的文明。
在佛教的历史中,他们对医学、科学、绘画、雕刻、建筑和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
佛教文化已经与亚洲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融为一体。
除了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受到广泛的接受和发展,佛教也在北美、欧洲、非洲、澳大利亚等地区传播开来。
佛教之所以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欣赏,是因为它不是一种“教条主义”的宗教,而是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哲学体系,允许个人和群体以自己的方式和理解去理解和接受。
佛教简介及重点词汇翻译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之后,通过与中国本土宗教儒教和道教的思想融合,得以中国化,并与儒教和道教并立,号称“三教”。
因此,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对中国历史、政治和经济都有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
1.佛教术语
佛教术语源于梵语,欧洲学者为了研究佛教史和印度史,已将梵文变为拉丁化的梵文,很多梵文已进入英语词汇,为英语国家的佛教徒和佛学研究人员所熟知。
在翻译佛教神祗的名字时,不可按中文读音来翻译,而要还原成拉丁化的梵文音译。
“文殊”来自于梵语的名称“Manjusri”,是佛教传入中国时,为了易于中国人接受而采用意译来解释菩萨名称的含义。
如果在英译中仍使用汉语拼音“Wen-shu”,就会因译名不统一而引起理解的偏差。
翻译此类佛教术语时,应采用梵语发音转化而来的英语词汇,如普贤—Samantabadra、毗卢—Vairocana、观音—Avalokitesvara。
佛教名词解释
佛:梵文音译“佛陀”的简称,过去有译做“浮屠”或“浮图”的。
佛,本是“觉者”、“觉悟者”之意,但佛教给它加上了特定的涵义,说佛不但能够自己觉悟,还能启发他人觉悟,并且这种“自觉”和“觉他“的能力都是至高无上的,十分圆满的。
因此,佛成了释迦牟尼独占的称号。
虽然后来也泛指佛经中提到的一切佛,但实有其人者仅释迦牟尼一人。
法:“法”字的梵语是“达磨”(Dharma)。
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
”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的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
菩萨:菩萨是菩提萨(Bodhisattva)的简称。
简单地解释,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究竟安乐(自度度他),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自觉觉他),这种人便叫做菩萨。
沙门:佛教出家人的另一种称号,也有译做“桑门”的。
现不常用。
施主:僧人称送财物给寺院和僧人者为施主。
居士:本指正式受过戒不出家的佛教信徒,现泛指所有不出家的佛教信徒。
男性叫优婆塞即男居士,女性叫优婆夷即女居士。
同参:僧人之间的相互称呼。
法师: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
指通晓佛法并善于讲解以及致力修行传法的僧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的。
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精通经、律、论的称为三藏法师。
三宝: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
“佛”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法”即佛教教义;“僧”指佛教出家人。
通常三宝即指整个佛教。
刹:佛教寺院的另一种叫法。
如宝刹、大刹、古刹等,刹是梵文的音译,地方的意思。
居士林:佛教在家信徒仿照僧团建立的宗教组织,成员并不限于正式受戒的居士。
居士林一般不单独组织公众性宗教活动,主要从事经籍和宗教用品的流通,协助寺院办道场等活动。
皈依:也称“三皈依”、“三皈”或“皈依”,即信仰佛教。
意思是对三宝的归顺依附、归命依靠。
超度:僧人说通过诵经拜忏,可以使死者脱离地狱之苦,故称超度。
佛教基础知识
六度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般若。 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 ,般若能度愚痴。
四摄
布施摄 爱语摄 利行摄 同事摄
六根
根是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认识,所以叫做“根”根有六种: 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产生认识,故谓眼根。 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产生认识,故谓耳根。 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产生认识,故谓鼻根。
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产生认识,故谓舌根。 五、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产生认识,故谓触根。 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产生认识,故谓意根。 此六根,又有“六受”、“六入”、“六处”等名。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上有六欲天,中有人畜所居住的 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 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想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 无色界,是色想俱无但识心住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
此三界都是众生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以跳出这三界为目的。
六根清净
六根清净,既六种感官与外境想对时,不于境中生起欢喜或不欢喜之 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中是相当 高的境界。 六根不清净
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众生莫不如此。
佛教的原素论——四大、五蕴 四大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地以坚硬主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 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都是坚硬性的地 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度性的水大;一 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导游基础知识——佛教
佛教知识001、[熟悉]三大宗教中创教最早的是佛教,公园前6—5世纪创建于古印度。
(选)002、[熟悉]佛教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教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简称释尊、佛陀、佛。
(选)003、[熟悉]释迦牟尼即是创立佛教的教主,也是佛教徒崇拜和供奉的对象。
(选)004、[熟悉]佛教第一个600年为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
(选)<1>前200年,称为根本佛教,为原始佛教阶段。
<2>后400年,公元前4世纪至1世纪,为部派佛教阶段,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
005、[熟悉]佛教第二个600年,公元1世纪至7世纪,为大乘佛教时期。
(选)<1>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3级,修行的最终目的在于成佛。
<2>小乘佛教又名上座部佛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即佛祖释迦牟尼。
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
006、[熟悉]第三个600年,7世纪至12世纪末,为密乘佛教时期。
(选)<1>密宗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传授深奥教旨,为“真实”言教,故名密教。
<2>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佛教基本上被逐出了古印度诸国境。
007、[熟悉]从世界范围来说,佛教的传播分为3条线路是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
(选)008、[熟悉]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体系。
(选)009、[熟悉]中国佛教全面继承了印度除原始佛教以外的3个时期的佛教。
(判)010、[熟悉]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在中国。
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
011、[熟悉]北传佛教是汉族地区的佛教,也称内地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三大派系之一。
(选)012、[熟悉]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汉朝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选)013、[熟悉]1998年标志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
(选)014、[熟悉]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译传、创造、融合3个阶段。
信佛的十个常识
信佛的十个常识
1.佛教来源于印度,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是一个尊重自然和平等的宗教。
2.佛教信仰重要的是福报和破灭苦难,通过修行和悟道达到自由和解脱。
3.佛教的核心观点是四谛,即赞叹苦谛、起因谛、离苦谛、道谛。
4.佛教并不相信上帝或者超自然存在,它强调人类的自我造成和自我救赎。
5.佛教的修行方法包括禅定、念佛、观想、布施、清净等。
6.佛教不推崇物质财富,而注重内在的心灵修养和正道行为。
7.佛教的经典包括《大智度论》、《金刚经》、《心经》等,是了解佛教和修行的重要参考资料。
8.佛教场所一般为佛堂和寺庙,佛像、佛诞和佛教节日都是佛教信徒们常常参与的活动。
9.佛教尊重生命和宽容,强调慈悲和平等,不说谎害人,不杀生,不淫犯。
10.佛教是一种温和宽容的宗教,其理念和方法不仅可以化解个人的苦恼,也有助于社会和谐和人类文化的发展。
佛教三家思想总结
佛教三家思想总结佛教是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它的思想体系包括了三家思想,即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密宗佛教。
这三家思想都对佛教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乘佛教是佛教中最广为人知和最有影响力的一家思想。
它强调菩萨的理念,即要超越个人的利益,以利益众生为目标。
大乘佛教认为,人们应该追求菩提心,即悟道的心智状态,以最终达到解脱和解救众生的境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乘佛教提出了种种方法,如修行菩提道、忏悔和供养等。
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觉悟和慈悲,其中觉悟指的是超越嗔恨、贪欲和无明等负面情绪,慈悲则是表现为悲天悯人的情感。
小乘佛教是佛教中的一支分支,与大乘佛教不同,它更注重个体的解脱。
小乘佛教认为,个体通过修行和解脱自己,最终达到涅槃的境地。
小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包括戒定慧三学,即持守五戒、修习禅定和修研智慧。
小乘佛教强调个体的自力和自觉,要求个体自己修行和积累善业,以帮助自己达到解脱和成佛。
密宗佛教是佛教三家思想中最神秘和特殊的一家。
密宗佛教强调修行人通过密续传授和各种咒语的念诵来实现解脱和成佛。
密宗佛教的核心教义是“身、口、意”三密,即身密指的是身体的清净,口密指的是语言和咒语的清净,意密指的是思想和心智的清净。
密宗佛教追求的是直接体验和超越世俗的境地,通过念诵咒语和进行各种仪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总结来看,佛教的三家思想都追求个体的解脱和利益众生的境地。
大乘佛教强调觉悟和慈悲,小乘佛教强调个体自力和自觉,密宗佛教则通过密续和咒语的念诵来实现解脱。
这三家思想在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中共同起到了作用,对佛教徒的修行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还是密宗佛教,它们都是佛教发展中的重要思想流派,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常见的佛学词汇
常见的佛学词汇
1. 佛教:佛陀创立的宗教。
2. 四谛:佛教中最重要的教义,分别为苦、集、灭、道。
3. 四圣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佛教所遵循的根本教义。
4. 禅修:指在寺庙或荒野中静坐冥想,寻求心灵的净化和启示。
5. 三宝:指佛、法、僧三个方面,是佛教学习中的重要依靠。
6. 业力:人类行为中积存下的力量,会影响人类未来的生命轮回。
7. 菩提:指超脱苦难,达到精神解脱和自我觉醒的境界。
8. 因果:是指人类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果报,因果报应该互相联系并且正确解释。
9. 涅槃:指避免无或有之苦难的状态,达到长久和完整的安宁。
10. 福报:由以往的行为所带来的福气。
11. 解脱:从生命轮回中解脱出来,人们不再受苦,这是佛教永恒的目标。
12. 中道:佛教思想的主要原则之一,指在一切极端之外,寻找到安身立命的正确道路。
13. 正见:指寻求真理和追求正确的见解,以建立心灵上的稳定和成熟。
14. 安住:指学习禅修的基本要素之一,意味着在此时此刻的实际生活中保持安静。
15. 轮回:人类生命无限循环的状态,包括生、老、病、死和在此之后的新的生命开始的遭遇。
佛教中英词汇对照
AKUSHALA 2 恶业 3 ALAYA 4 阿赖耶5 ALMSGIVING6 布施7 AMITABHA8 阿弥陀佛9 AMITABHA SUTRA 10 阿弥陀经 11 ANAGAMIN 12 阿那含13 ANNUTARA-SAMYAK-SAMBODHI 14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5 ARANA 16 阿兰那17 ARHAN 18 阿罗汉 19 ARHAT 20 阿罗汉21 ASURA 22 阿修罗 23 AVALOKITESVARA 24 观世音菩萨25 AVATAMSAKA SUTRA 26 华严经 27 BHAISAJYAGURU 28 药师佛29 BHIKSU 30 比丘 31 BHIKSUNI 32 比丘尼33 BODHISATTVA 34 菩萨 35 BRAHMIN 36 婆罗门37 BUDDHA 38 佛 39 BURNING LAMP BUDDHA 40 燃灯佛41 CHAN 42 禅 43 CHARITY 44 布施45 CONDITION 46 缘 47 CONTEMPLATION 48 观想49 DIVINE EYE 50 天眼 51 DEVOTION 52 精进53 DHAMMAPADA 54 法句经 55 DHARMA 56 法57 DHARMA-WHEEL 58 法轮 59 DVADASHAMUKHA SHASTRA 60 十二门论61 EFFORT 62 精进 63 EIGHT DIVISIONS OF GODS AND DRAGONS 64 天龙八部65 EIGHT NEGATIONS 66 八不 67 EIGHT SUFFERINGS 68 八苦69 EIGHT WINDS 70 八风 71 EIGHTEEN DIFFERENT CHARACTERS 72 十八不共法73 EIGHTEEN FIELDS 74 十八界 75 EIGHTFOLD PATH 76 八正道77 EMPTINESS 78 空 79 ENDURANCE 80 忍辱81 ENERGY 82 精进 83 ENLIGHTENMENT 84 觉悟85 EVIL TIME OF FIVE TURBIDITIES 86 五浊恶世 87 EXTINCTION 88 灭度89 FIVE BASIC AFFLICATIONS 90 五根本烦恼 91 FIVE BHIKSHUS 92 五比丘93 FIVE CATEGORIES OF UNTRANSLATED TERMS 94 五不翻 95 FIVE COMMANDMENTS 96 五戒97 FIVE EYES 98 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 99 FIVE FORMS OF DECAYING 100 五衰101 FIVE MESSENGERS 102 五使者 103 FIVE OFFENCES 104 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105 FIVE PRECEPTS 106 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107 FIVE SKANDHAS 108 五蕴109 FIVE VEHICLES 110 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 111 FIVE WISDOMS 112 五智113 FLOWER ADORNMENT SUTRA 114 华严经 115 FOREMOST PARAMITA 116 第一波罗蜜117 FOUR ASPECTS (OF BUDDHIST DHARMA) 118 四法 119 FOUR FEARLESSNESS 120 四无所畏(佛四无所畏,菩萨四无所畏)121 FOUR FRUITION 122 四果 123 FOUR GREAT BODHISATTVA 124 四大菩萨125 FOUR GREAT ELEMENTS 126 四大 127 FOUR GREAT VOWS 128 四弘誓愿129 FOUR HOLY REALMS 130 四圣道 131 FOUR IMMEASURABLE MINDS 132 四无量133 FOUR NOBLE TRUTHS 134 四圣谛 135 FOUR PHALA 136 四果137 FOUR RELIANCE (TO LEARNING BUDDHIST DHARMA) 138 四依 139 FOUR SEALS 140 四法印141 FOUR UNLIMITED MIND 142 四无量心 143 FOUR VIRTUES 144 四德145 FOUR WAYS (OF LEARNING BUDDHIST DHARMA) 146 四法 147 FOURFOLD ASSEMBLY 148 四众149 GIVING 150 布施 151 HEAVENLY EYE 152 天眼153 HINAYANA 154 小乘 155 HSU YUN 156 虚云157 HUA TOU 158 话头 159 HUI NENG 160 惠能161 IGNORANCE 162 无明 163 JATAKA 164 本生经165 KARMA 166 业 167 KSATRIYA 168 刹帝利169 KUSHALA 170 善业 171 LAW 172 理173 LAW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174 缘起法 175 LOTUS SUTRA 176 妙法莲华经177 MAHAMAYA 178 摩诃摩耶夫人 179 MAHA-PRAJNA-PARAMITA-SUTRA 180 大般若经181 MAHASATTVA 182 摩诃萨 183 MAHAYANA 184 大乘185 MAITREYA 186 弥勒菩萨 187 MANJUSRI BODHISATTVA 188 文殊菩萨189 MANTRA 190 咒 191 MARK 192 相193 MATTER 194 色 195 MEDITATION 196 静虑197 MIDDLE PATH 198 中道 199 MIDDLE WAY 200 中道201 MORALITY 202 持戒 203 NAGARJUNA 204 龙树菩萨205 NINE REALMS 206 九界 207 NINE STAGES OF LOTUS FLOWERS 208 九品莲花209 NIRVANA 210 涅槃 211 NIRVANA OF PURE, CLEAR SELF-NATURE 212 自性涅槃213 NIRVANA WITH RESIDUE 214 有余涅槃 215 NIRVANA WITHOUT RESIDUE 216 无余涅槃217 NIRVANA OF NO DWELLING 218 无住涅槃 219 NO STRIFE SAMADHI 220 无诤三昧221 ONE BUDDHA VEHICLE 222 一佛乘 223 PARAMITA 224 波罗蜜多225 PARINIRVANA 226 圆寂 227 PATIENCE 228 忍辱229 PRATYEKA-BUDDHA 230 辟支佛 231 PRAJNA 232 般若233 PURE LAND 234 净土 235 PURE LAND OF ULTIMATE BLISS 236 极乐世界/净土237 RAHULA 238 罗候罗 239 RAKSA 240 罗刹241 REALM OF FORM 242 色界 243 REALM OF FORMLESSNESS 244 无色界245 REALM OF SENSUOUS DESIRE 246 欲界 247 RECOGNITION 248 想249 RENUNCIATION 250 舍 251 RIGHT ACTION 252 正行253 RIGHT CONCENTRATION 254 正定 255 RIGHT EFFORT 256 正精进257 RIGHT LIVELIHOOD 258 正命 259 RIGHT REMEMBRANCE 260 正念261 RIGHT SPEECH 262 正语 263 RIGHT THOUGHT 264 正思维265 RIGHT UNDERSTANDING 266 正见 267 RIGHT VIEW 268 正见269 RUPA 270 色 271 SAHA LAND 272 娑婆世界273 SAKRADAGAMIN 274 斯陀含 275 SAMADHI 276 三摩地277 SAMANTABHADRA BODHISATTVA 278 普贤菩萨 279 SAMSARA 280 轮回转世281 SAMSKARA 282 行 283 SANJNA 284 想285 SARIPUTRA 286 舍利弗 287 SATYASIDDHI SHASTRA 288 成实论289 SENSATION 290 受 291 SEVEN GEMS 292 七宝【金、银、琉璃、玛瑙、珍珠、玫瑰、砗磲(一种贝壳);或金、银、琉璃、水晶、琥珀、红珍珠、玛瑙】293 SHAKYAMUNI 294 释迦牟尼 295 SHATIKA SHASTRA 296 百论297 SIDDHARTHA GOUTAMA 298 乔达摩·悉达多 299 SINGALOVADA SUTRA 300 善生经301 SIX CONSCIOUSNESS 302 六识 303 SIX DIRECTIONS OF REINCARNATION304 六道轮回305 SIX DUSTS 306 六尘 307 SIX ENTRANCES 308 六入309 SIX EXTERNAL BASES 310 六外处 311 SIX FIELDS OF SENSES 312 六尘313 SIX FULFILMENT 314 六成就(佛经开卷的内容:如是、我闻、说法的时间、说法人、地点、听众) 315 SIX GUNAS 316 六尘317 SIX HEAVENS OF DESIRE 318 六欲天 319 SIX INDRIYAS 320 六根321 SIX INTERNAL BASES 322 六内处 323 SIX PARAMITA 324 六波罗蜜多,六度325 SIX PATHS 326 六道 327 SIX PERIODS OF DAY AND NIGHT 328 六时329 SIX PLACES 330 六根 331 SIX PSYCHIC POWER 332 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333 SIX ROOTS 334 六根 335 SIX SENSE-ORGANS 336 六根337 SIX STATES OF EXISTENCE 338 六道 339 SIXTEEN CONTEMPLATIONS 340 十六观经341 SPHERE OF NEITHER-PERCEPTION-NOR-NON-PERCEPTION 342 非想非非想天343 SPHERE OF NO-THING 344 无色天345 SPIRITUAL GHOST 346 鬼神 347 SRAVAKA 348 声闻349 SROTA-APANNA 350 须陀洹 351 STUPA 352 塔353 SUDDEN ENLIGHTENMENT 354 顿悟 355 SUDDHODANA 356 净饭王357 SUDRA 358 首陀罗 359 SUKHAVATIVYUHA SUTRA 360 无量寿经361 SUMERU 362 须弥山 363 SUTRA 364 经365 TAKING PRECEPTS 366 持戒 367 TEN DHARMA REALMS 368 十法界369 TEN DIRECTIONS 370 十方 371 TEN GOOD DEEDS 372 十善373 TEN GREAT DISCIPLES OF SKAKYAMUNI BUDDHA 374 十大弟子 375 TEN GREAT KING VOWS 376 十大愿王377 TEN MERITORIOUS DEEDS 378 十善业 379 TEN PARAMITA 380 十波罗蜜381 TEN POWERS 382 十力 383 TEN STAGES OF BODHISATTVA 384 十地菩萨385 TEN TITLES OF BUDDHA 386 十佛名号 387 TEN VEHICLES OF MEDITATION 388 十乘观389 TEN WHOLESOMENESS 390 十善 391 THIRTY-TWO FORMS 392 三十二相393 THREE CLASSIFICATIONS 394 三科 395 THREE DELUSIONS 396 三惑397 THREE DOGMAS 398 三谛 399 THREE ENLIGHTENMENTS 400 三觉401 THREE EVIL PATHS 402 三恶道 403 THREE GOOD PATHS 404 三善道405 THREE JEWELS 406 三宝 407 THREE MEDITATIONS OF ONE MIND 408 一心三观409 THREE OBSTACLES 410 三障 411 THREE PERIODS OF TIME 412 三世413 THREE POISONS 414 三毒(贪、嗔、痴) 415 THREE REALMS 416 三界417 THREE ROOTS 418 三根 419 THREE SEALS 420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421 THREE SHASTRA 422 三论 423 THREE STUDIES 424 三学(戒、定、慧)425 THREE SUFFERINGS 426 三苦(苦苦、乐苦、不苦不乐苦) 427 THREE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S 428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429 THREE UNIVERSAL TRUTHS 430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431 THREE VIRTUES 432 三德433 THREE WISDOM 434 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435 THREEFOLD BODY OF A BUDDHA 436 三身(法身、报身、化身)437 TIEN TAI SECT 438 天台宗 439 TRAILOKYA 440 三界441 TRIPITAKA 442 三藏(经、律、论) 443 TWELVE BASES 444 十二处445 TWELVE LINK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446 十二因缘 447 TWELVE NIDANAS 448 十二因缘449 TWELVE PLACES 450 十二处 451 TWO DEATHS 452 二死453 TWO FORMS OF DEATH 454 二死 455 TWO OBSTACLES 456 二障(烦恼障、所知障)457 UNCONDITIONED DHARMA 458 无为法 459 VAISYA 460 吠舍461 VAST AND LONG TONGUE 462 广长舌相 463 VEDANA 464 受465 VIGOR 466 精进 467 VIMALAKIRTI-NIVDESA SUTRA 468 维摩诘经469 VIPASYANA SUKHAVATIVYUHA SUTRA 470 观无量寿经 471 VISVABHADRA BODHISATTVA 472 普贤菩萨473 VOLITION 474 行 475 WAY 476 道477 WHEEL OF LAW 478 法轮 479 WISDOM 480 智慧481 WORLD HONOURED ONE 482 世尊 483 YAKSA 484 夜叉485 YASODHARA 486 耶苏陀罗 487 ZEAL 488 精进489 ZEN 490 禅 491 BRAHMA-VIHARA 492 四梵住行493 UPEKKHA 494 舍 495 MUDITA 496 喜心497 KARUNA 498 悲 499 METTA 500 慈501 BODHISATTA 502 菩萨 503 MAGGA 504 八正道505 BOJJHANGA 506 七觉支 507 BALA 508 五力509 INDRIYA 510 五根 511 SA-UPADISESA-NIBBANA 512 有余(依)涅槃513 ANUPADISESA-NIBBANA 514 无余(依)涅槃 515 ANICCA 516 无常517 ANATTA 518 无我 519 ANAPANASATI 520 安那般那念, 安般念, 入出息念521 ANAGAMI 522 不来, 阿那含 523 AKUSALA 524 恶,不善525 AKALIKA 526 即时的, 不迟滞的, 不受时间限制的, 不待时节 527 AKALIKO 528 即时的, 不迟滞的, 不受时间限制的, 不待时节529 ADHITTHANA 530 决定,决意,受持,依处,摄持。
佛教名词术语及常识
佛教名词术语及常识导言:佛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源于古印度,并迅速传遍世界各地。
佛教信仰的核心是追求解脱和觉悟。
为了更好地理解佛教,我们需要了解其中的一些重要名词术语和常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佛教名词术语以及与之相关的常识。
一、佛陀佛陀是指佛教的创始人,也称为释迦牟尼。
他在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生活并传授了佛法。
佛陀意为“觉者”或“觉醒者”,他通过禅定和从头到尾的修行实现了内心的觉醒,并找到了超越生死轮回的道路。
二、菩提树菩提树是佛陀达到觉醒的地方。
佛陀在印度的波陀伽城附近的一棵菩提树下禅坐并觉醒。
这个地方被称为菩提伽耶,现在是佛教朝圣地之一。
三、佛陀的四圣谛佛陀的四圣谛是佛陀教导的基本教义。
它们是:1. 苦谛:生命中的痛苦和不满意是普遍存在的。
2. 集谛:痛苦的原因是欲望和执着。
3. 灭谛:通过摧毁欲望和执着,可以消除痛苦。
4. 道谛:通过遵循八正道,可以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地。
四、八正道八正道是佛陀定义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痛苦和实现觉悟。
八正道包括:1. 正视:正确的理解和思考。
2. 正志:满怀善良和正向的意愿。
3. 正语:说真话,避免谎言、恶语和闲言。
4. 正业:以正确的行动谋求生计,避免伤害他人。
5. 正命:生活中不损害生命,尽量保护生命。
6. 正精进:努力学习和修行。
7. 正念:保持对当前经验的觉知和集中注意力。
8. 正定:培养冥想和内心平静。
五、佛像佛像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佛像是佛陀的形象,用于代表佛陀和佛法。
佛像常见的形式包括坐像、卧像和立像。
人们通过礼拜和冥想来表达对佛教的敬意和虔诚。
六、佛经佛经是佛教的重要文献,记录了佛陀的教导和智慧。
佛经分为三藏,即戒律、经典和论文。
其中最重要的是《大乘经》,它包含了佛派教义的核心内容。
七、旋转经轮旋转经轮是佛教中的一种传统仪式。
它是一个装有佛经文本的圆筒,人们通过旋转经轮以示虔诚和祷告。
旋转经轮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持咒和诵经来获取利益和福报。
佛教的名词解释观点有哪些
佛教的名词解释|观点有哪些佛教的名词解释: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意思是“觉者”。
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佛教的观点:否定宿命论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
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
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
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
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
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缘起论《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
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
那么,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
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
当因缘具备的时候,事物就存在;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
缘起论是般若思想的基础。
般若重视“缘起”。
《佛说造塔功德经》里有一个偈语:“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堪布慈诚罗珠:佛教的定义
标签: 文化 分类: 佛法无边
按:本博文章《佛教到底是无神论还是有神论?》引起了读者们的热烈讨论,讨论的范围大体上涉及到了佛教的总体性定义,发现很多人认识很混乱。还有在希热多吉居士的相关博文中也有类似探讨,如:《佛教只是在“教人向善”吗?》《佛不是给人来拜的,佛是让人来学的》。今天在勇士与公主师兄的博客上看到其转来的大德慈诚罗珠堪布的开示《佛教的定义》,觉其见地甚深,我等佛门弟子应该经常阅读(尤其是第二、第三部分),特转来与大家分享,愿与大家共同学习,厘清认知。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智慧与大悲。所谓的成佛,就是指断尽所有的贪嗔痴烦恼之后,所显现出的原本具备的如来藏之所有智慧与大悲。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宁玛巴的高僧荣森班智达曾说过:佛教永不改变的定义,就是智与悲。除此之外,没有其它任何解释可以完整地表达佛法的内涵。
他还认为:学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个方法都行。譬如净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禅宗的打坐参禅也是一种方法,但不能认为除了念佛以外,其它的方法都不算是学佛;同样,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这是两种方法。不能认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认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但这并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不修气脉明点也可以成佛。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无,佛教并没有限定非用哪一种方法不可,但唯一不变的精华,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与大悲,就不能成其为佛法。虽然这是荣森班智达的论点,但却是显密都认同的。
佛教是宗教吗?
“宗教”这个词是从西方传来的,如果从宗教的英文字religion本身的涵义来解释的话,则佛教也不能算是宗教,因为religion的字义中含有承认上帝存在的意思,西方有些人不认为佛教是宗教,就是由于佛教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而过去佛教的一些高僧大德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说佛教不是宗教。我认为佛教也不是西方人所下定义的“宗教”,因为佛教向来都不承认上帝的存在。
什么是佛教
一、。
创始者是谁?
所谓佛教,狭义的说,是指佛的言教,或者也可称为佛法。
但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都是从广义上去理解的。
广义的佛教,就是由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一种宗教,它包括由信奉佛的言教,按照佛的教导去实践的信徒所组成的宗教团体;包括佛的言教内容以及论述、发挥佛的教义思想的宗教经典;信徒所信奉的宗教仪式等。
按佛教所说,则包括佛、法、僧三宝。
佛即指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
法指佛教所教导的教义,即佛法。
僧即信奉佛教的信徒。
三宝具备,才构成完整的佛教。
佛教起源于古代xx。
创始人“xx”
佛的意思是觉,即觉悟了人生真谛的意思。
佛教基本教义有“四谛”“十二因缘”等。
“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即指“苦、集、灭、道”。
苦―――人生充满痛苦,集―――造成痛苦的原因,灭―――按佛教真理教导修行,就能脱离苦海,达到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境界,道―――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一定的宗教修行。
二、“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生公――晋宋年间僧人xx。
1/ 1。
佛教
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泰国约在12世纪左右。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宣布奉佛教为国教。
派系
中国藏、蒙等地区佛教都奉行说一切有部律,有些寺庙还订立清规。如格鲁派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 色拉寺),都有自家的清规,它们设有“堪布”(相当于汉地丛林的“住持”)、“翁则”(负责领众念诵修持, 相当于汉地丛林的“维那”)、“格贵”(蒙族佛教叫“格斯贵”,俗称“铁棒喇嘛”,监察僧众勤惰,相当于 汉地丛林的“僧值”)、“涅巴”(管家,职掌库房财务等)、“强佐”(管理扎仓行政事务和财产)等职分司 各事。
主要节日
主要节日有佛诞节(亦称浴佛节)、成道节(亦称佛成道日、腊八节)、涅槃节、观音节(中国汉族地区于 农历二、六、九三个月的十九日为纪念观音菩萨的节日)、世界佛陀节(亦称卫塞节,即南传佛教将释迦的诞生、 成道、涅槃并在一起纪念的节日)、驱鬼节和跳神节(藏族地区佛教节日)、泼水节(傣族佛教节日)、佛牙节 (斯里兰卡的佛教节日)等。其中有些节日已成为民俗。
教义与经典
基本教义
经典
基本教义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公历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陆续出现一批 阐发大乘思想的经典,在理论上发挥了空、中道、实相、六度的学说,对教义有所发展。其中主要的有无住涅槃、 缘起性空和唯识说。
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上有许多创新。主要的有三谛圆融、一念三千以及顿悟、十玄、六相和三观等。
派系
佛教传播到每一个地区以后,由于受到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形式和内容都有相应的变化,形成许 多宗派。
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佛教是一种东亚和南亚主要信仰和文化体系,也称为佛陀教或佛教教义。
它是源自印度的一种宗教和哲学体系,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目前在亚洲地区拥有大量信徒。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佛教的基础知识。
一、佛教的历史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印度,它起源于摩揭陀国的悉达多王子,他在离家出走后苦行了六年,并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
佛教在印度发展了约1500年,发展出了大量的流派。
传入中国的佛教流派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和密宗佛教。
南传的佛教主要传入斯里兰卡和东南亚,而大乘佛教则在中国发展出了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等许多分支。
二、佛教的教义佛教的教义中,最基本的核心属于“四谛”和“八正道”。
四谛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指生命由苦、集、灭、道这四个方面组成,通过正确的认识这四个方面,才能让生命得到解脱。
八正道则涵盖了正确的看法、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是达到解脱的方法之一。
三、佛教的实践佛教的实践包括禅修、礼佛等方面。
禅修是佛教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实践方式,通过长时间的冥想,让人们达到一个状态,使之感受到“真正”的自我。
礼佛则是佛教中传统的仪式礼拜方式,庄严、神圣而有内涵,通过礼佛,人们能得到心灵的安慰和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加平静。
四、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佛教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们心理健康和道德建设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佛教教义中的谦卑、厚道、高尚等价值观,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在繁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也通过佛教的禅修和冥想,以及礼佛等仪式来寻求安慰和平静,使心态更加平和,更加适应复杂的现代社会。
五、佛教应用佛教在应用上有很多方面,譬如说在医学上,佛教的禅定和冥想已经得到临床上认可,成为了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
在生活中,佛教则为人们提供使心灵安静,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感的助力。
在商业上,佛教的价值观也可以应用到很多商业活动中,无论是道德观念,还是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是引导企业合理经营的指南。
总结佛教精髓
总结佛教精髓佛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宗教体系,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它的核心教义中包含了许多智慧和教诲,对人类的修行和觉醒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佛教的精髓,包括佛教的基本概念、佛教的修行方式以及佛教的核心价值观。
佛教的基本概念佛教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三宝和四圣谛。
三宝指的是佛、法和僧,即佛陀、佛法和修行人。
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他通过开悟而达到无上的境界,成为了世间人所敬仰和追随的对象。
佛法是佛陀教导的教义,包含了解脱苦难的方法和智慧的教诲。
僧众是修行者,他们通过遵守佛陀的教诲,努力修行并传播佛法。
四圣谛是佛教中关于苦、集、灭、道的核心教义。
苦指的是世间生活的各种苦难和痛苦,认识世间苦难的存在是解脱的前提。
集指的是苦难的原因,即贪欲、嗔恨和无明等烦恼和执著。
灭指的是消除苦难的方法,即通过修行和觉悟来抛弃烦恼和执著,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道指的是达到解脱境界的路径,即通过八正道来实现心灵的和谐和平静。
佛教的修行方式佛教的修行方式主要包括禅定和般若。
禅定是通过冥想来培养专注和平静的心态,以觉察和觉醒的心理状态来超越纷扰和繁杂的世间。
禅定的修行可以帮助人们消除杂念和烦躁,培养内心的平和和清明。
般若是指智慧,它是佛教修行的一个关键要素。
般若的修行可以帮助人们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从而超越表面的现象和执着,达到心灵的自由。
般若的修行需要通过学习和思考佛法的经典教义,提升对事物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此外,佛教的修行也强调慈悲和善良的行为。
修行者通过给予和关爱他人,培养慈爱和普度众生的善心。
慈悲与智慧并重,只有智慧的觉悟和慈悲的心态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
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三学、四慈、六波罗蜜和十善业。
三学包括戒、定、慧,即修行者要持戒遵守佛陀的教诲,通过冥想来培养专注和觉察的心态,以及通过学习佛法来提升智慧。
四慈包括慈爱、悲悯、喜舍和平等。
慈爱是指对一切众生怀有无条件的友爱和关怀;悲悯是指对众生的痛苦和苦难感到同情和怜悯;喜舍是指对众生的快乐和幸福感到喜悦和乐于分享;平等是指对一切众生视为平等和包容。
初三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佛教,作为世界四大宗教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在初三的学习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关于佛教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三学习的佛教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佛教的起源和创始人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Siddhartha Gautama),也被称为佛陀。
佛陀出生在尼泊尔现境内的兰菲尓地区,他的成佛经历是一个寻求解脱的过程,最终他在菩提树下达到了觉悟,并传授了佛法。
二、佛教的核心教义1. 四谛: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谛,分别是生老病死、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终结和通向终止痛苦的道路。
四谛表达了佛教对于人类存在的认知和对于解脱的追求。
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陀在《大论》中提出的修行方法。
它包括了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意念、正确的语言、正确的行为、正确的生计、正确的努力、正确的念和正确的集念。
通过八正道的修行,人们可以走向解脱和成就涅槃。
三、佛教的佛教经典佛教经典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用于学习和研究佛教知识。
以下是一些初三学习的佛教经典:1. 罗马尼林是初四课程中介绍的一部佛教经典,其中记载了佛陀的教诲和经验。
2. 《心经》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强调了般若智慧的重要性。
3.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最长的一部,内容涵盖了诸多佛教教理和修行方法。
四、佛教的流派和寺庙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分化出了多个流派和教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教义和修行方式。
以下是初三学习的一些佛教流派和寺庙:1. 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地,其代表性教派有上座部派。
2. 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其代表性教派有禅宗、净土宗和华严宗等。
佛教寺庙是佛教信仰和修行的重要场所,其中一些寺庙也成为了旅游景点。
例如中国的少林寺和泰国的大皇宫。
五、佛教的影响和现代价值佛教作为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佛学是一种源自于古印度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
它包括了佛教、道教、密宗等多个流派,也渗透到了许多东亚国家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佛学常识和名词众多,以下按类别进行介绍。
一、佛教基础知识1. 佛:又称为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开创者和教主。
2. 佛教:一种通过修行来达到超越人生苦难、解脱轮回的宗教信仰。
3. 法:佛学指导人们实现解脱的指导原则和教义。
4. 僧:指修行佛法、供养法师和传承佛法的人。
5. 奉行五戒、常住恶行和积攒善行是基于佛教信仰和原则下的履行。
6.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7. 四圣谛:痛苦存在、痛苦原因、痛苦停止、痛苦停止方法。
8. 十二因缘:指人一世到下世、生、受、想、爱、取、有、生、老、病、死的循环再生。
二、修行方法及流派1. 禅修:通过打坐等方法,消除烦恼,达到心灵的平静。
2. 念佛:一种对佛、对法、对僧的虔诚信仰和慈悲心。
3. 淨土:以信、愿、行来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
4. 观修:通过思考及练习感官及心灵的观察与反省,达到解脱境界。
5.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瓦解贪嗔痴等烦恼。
6. 台密法:追求超越自我、化身佛性的方法,以神秘的仪式实现。
7. 禅宗:流传于中国的一种佛教流派,注重提高修行者的宁静、专注、觉知之能力。
8. 淨土宗:强调以一心念佛、朝西禅定为修行方法,以建立实相世界为目标。
三、佛教名词1. 因果报应: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观念,指善恶行为必定有相应的结果。
2. 菩提:意为“觉悟”,指悟道成佛之意,同时也指实现无上解脱的目的。
3. 佛性:指人身上的潜在潜质,是心性无尽、本具智慧、真实自在的特性。
4. 境界:指修行者达到的各个阶段,如修行思想、行为、修持等。
5. 缘起:佛教哲学的中心思想,指万事万物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
6. 觉悟:指人们在人生过程中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世界的真实认知和理解。
7.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佛教重要的对五种感觉与心理现象的分类。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学习本文的主旨:一、学习这节课,改变了你哪些错误的想法?你以前是怎样认为的?假如你身边也有人和你过去一样,你打算怎么帮助他?二、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必要性?前言:1、依止上师是为了闻思修法。
2、利用网络闻思修。
一、怎么样做一个居士?1、家庭责任。
P206一、二、三段:不要与他们同流合污,多体谅他们的情绪。
2、工作责任。
P206四、五、六段:对同事以慈悲心。
3、修行责任。
P207一、二、三段。
修行也要善始善终,要有面对的能力、准备、方法。
具足各种善巧方便。
讨论:家庭、工作、修行该怎样结合,是以出离心或是菩提心来对待。
二、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1、学习佛法。
2、修行佛法。
3、传播佛法。
P208三段:~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就是教法与证法。
教法是学习经律论三藏,证法就是修持戒定慧三学。
对此各个寺院都应具足,不能将佛法只停留在烧香拜佛的层面上。
P208四段:就是学习佛法、修行佛法、传播佛法。
讨论:居士们到寺院做什么?是烧香拜佛或是闻思修法?三、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1、人格贤善,p210四段:上师如意宝在<教诲甘露明点>中讲具足人格,心很善良,人很正直,这样才不会做很多坏事。
从出家人讲,则戒律清净、品行稳重。
2、具足智慧,p210五段、p211第一、二、三段:有智慧做很多事不容易搞错、有智慧别人会服从,对弘扬佛法有利。
3、利他心重。
P211四段:大乘佛法就要大慈大、普利群生悲。
四、佛教徒应当具备哪些素质?1、信心~p212二、三段:如果没有信心,诚如佛经中所说,就像种子被火烧焦而不能发芽一样,善法的功德苗芽是不会产生的。
信心是入门的津梁。
2、悲心~p213一、二段:大乘佛弟子对众生必须要有悲心和菩提心。
3、智慧~p213三、四、五段:对密法的法本不在乎,跨越法本,跨越僧衣,<入菩萨行论>、<前行>中讲过,至少要恭敬三宝的所依,应当把法本当成佛一样。
凡是出家人的三衣,哪怕一个碎片,都要恭敬顶戴。
佛教简介
佛教简介佛教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就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历无数人的弘扬提倡,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民间。
佛教的哲理部份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交融,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如建筑、诗歌、绘画等艺术门类中,就有大量以佛教为题材的,佛教中国化后思想,为后世文化的创新长生了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
在诗歌方面,六朝隋唐以后,中国的诗歌深受佛教的影响,受佛教影响的诗歌多偏向于自然流畅,与口语接近,这种语言文字风格正是有佛教所提倡的审美理想与生活情趣相吻合。
佛教在中唐以后越来越趋向于依靠“自力”的救赎方式,所谓“平常心”一语中,也包含了它的心寄空冥的宇宙哲理、冲远平淡的生活态度和自然朴素的语言取向。
佛教对中国诗词及对作家本人,都有深刻地影响。
例如王维“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晚年唯好静”,从中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王维政治态度的影响。
又比如陶渊明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
王安石“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凝神结思,物我两忘。
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日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如流水,相皆共着此明月”。
这些诗无不富有禅意的审美趣味,它与平淡清远的艺术风格溶为一体。
在建筑方面,我认为佛教的传入只是佛学的传入并没有给中国建筑带来很大的影响。
唯一传入的当时印度佛家特色的是塔,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
寺院、石窟、经幢、石灯等都是具有佛家建筑特色,传入中国后,以中国土木建筑的本土风格以及道教的建筑模式综合而成的形式,广为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什么是佛教
佛教究竟是什么呢?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
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
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
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疑问就会消除。
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
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
由这些称呼,我们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就宗教而言,上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
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
我们与菩萨是前后期的同学,菩萨是我们的学长,此事一定要弄清楚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
‘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
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
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
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上过我的课,没有指导过我。
‘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这里。
代表和尚教学的老师称作‘阿阇黎’。
阿阇黎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可以做我们的模范,我们可以跟他学习。
这些称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
由此可以证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从佛教道场的组织(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
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
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二、三千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
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
‘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
和尚下面有三位帮助他的人,佛家称为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
名称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主管的事务跟现代学校里面的教务、训导、总务没有两样,可知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学校。
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
我们从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可见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这一事实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然后才知道我们到底在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