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太空一日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案一. 教材分析《太空一日》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在太空中度过的这一天,向学生展示了太空的美丽和神秘,以及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对太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课文中也穿插了一些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太空这一主题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太空和科学的知识,对课文中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可能对一些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太空的奥秘和宇航员的生活。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空的美丽和神秘,以及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科学知识,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太空探索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太空中的重力、氧气供应等。

2.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细节,如宇航员的日常生活、太空站的构造等。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课文中的内容。

2.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太空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宇航员的生活,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太空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想象。

2.准备一些关于太空的科学知识资料,用于辅助学生理解和拓展。

3.准备一些太空主题的游戏或活动,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太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太空的世界,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在太空中的经历和感受。

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课文中的情景。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22 太空一日》教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22 太空一日》教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22 太空一日》教案一. 教材分析《太空一日》是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杨利伟在太空中的所见所感。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太空生活,感受科技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文章语言生动,描述细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太空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但他们对太空生活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拓宽视野。

此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空生活的基本情况,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空生活的基本情况,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难点:理解作者在太空中的感受,体会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太空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同理心。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太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教学展示。

2.教案:提前准备好教学过程的设计,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3.学具: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如课文原文、注释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空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太空生活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太空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太空生活的课文,大家猜猜作者在太空中会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情?”2.呈现(10分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讲述了作者在太空中的哪些见闻?请大家找出来,并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七下《太空一日》导学案

七下《太空一日》导学案

22、太空一日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作的方法,品味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3、感受杨利伟面对突发状况不慌乱、镇定、沉着的品质,学习伟大的抗天人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作的方法,聘为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教师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中国航天发展的历程,再导入:他是中华飞天第一人,他的飞天成功开启了中国人中国人的太空时代。

今天我们就随着他走进太空,体验太空生活。

二、知识链接: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我国神舟飞船载人航天的有关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992年9月21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2001年1月,2002年3月,“神舟二号”和“神舟三号”成功发射。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成功发射。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实现首次载人飞行。

宇航员杨利伟。

2005年10月12日—17日,“神舟六号”成功发射,搭载两名宇航员。

2008年9月26日—28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实现太空行走。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对接。

2012年6月16 日—29日,“神舟九号”成功发射,我国第一位女宇航员进入太空。

2013年6月11日—26日,“神舟十号”成功发射,首次太空授课。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

2、关于作者杨利伟,1965年生,辽宁人。

他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200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3、解题“太空一日”即在太空中一天的生活。

文题简洁,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轮廓.棉絮.模拟.舷.窗俯瞰.遨.游无虞.烧灼.负荷.脏腑..2、解释下列词语。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导学案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导学案

《太空一日》导学案(绝对原创,内含答案)【学习目标】1、预习课文,探究课文四个部分的重点内容。

2、品读文字,感受太空飞行的神奇和紧张。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英勇顽强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品读文字,感受太空飞行的神奇和紧张。

难点:按照要求,根据主人公经历写出精美颁奖词。

【预习•交流】1、走近作家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特级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2、生字正音圆弧.()炽.热()轮廓.()俯瞰.()模拟..()遨.游()烧灼.()舷.窗()无虞.()屏.息凝神()千钧.重负()【探究文本】一、整体感知:1、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2、本文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哪篇文章结构相同?二、深入探究第一部分:1、作者为什么以为自己要牺牲了?2、我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钟后,我的感觉又是怎样的?第二部分:1、从载人飞船上看地球,作者看到了些什么?2、在飞船上能看到长城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第三部分:杨利伟为什么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神秘的”?第四部分:1、请简述杨利伟返回地球的全过程(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①飞船接到“返回”指令,便()。

②接着减速进入()。

③飞船急速下降出了()④开始关键的操作——(),飞船抛开(),并迅速带出(),紧跟着把()也带出来,16秒钟后再把()带出来。

⑤距离地面5公里时,飞船抛掉(),同时主伞变成(),晃悠着落向地面。

⑥飞船距离地面1.2米,()点火,接着飞船落地。

2、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我感到紧张的原因有哪些?三、分析人物课文中展示了杨利伟怎样的形象?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拓展训练】活动:请你试着给英雄人物杨利伟写颁奖词。

提示:颁奖词是综合性学习经常出现的考题,写颁奖词注意以下几点:①内容简洁,概括力强。

②讲述主人公的感人事迹,表现出主人公高尚品质。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2.《太空一日》导学案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2.《太空一日》导学案及答案

22.太空一日杨利伟【积累·练字】(把下面一句话,用正楷认真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概括课文内容。

2.品读文字,跟随杨利伟的经历感受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

3.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敢于探索的科学品质。

【重点·难点】1.概括内容要点,感受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

2.品读描绘太空生活的精彩语句,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预习·交流】1.走近作家作品杨利伟,特级航天员,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天地九重》,讲述了杨利伟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个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2.背景资料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截至到2016年12月,神舟飞船载人飞行概览: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16日(乘组)杨利伟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17日(乘组)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28日(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01—17日(乘组)搭载模拟人神舟九号 2012年06月16—29日(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神舟十号 2013年06月11—26日(乘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神舟十一号 2016年10月17日—11月18日(乘组)景海鹏、陈冬3.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七年级下语文《22太空一日》导学案【精编】(有无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22太空一日》导学案【精编】(有无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 22 太空一日积 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是 ( )A.负荷.(h é) 赫.兹(h è) 瞬.间(sh ùn)B.无 虞.(y ú) 轮廓.(ku ò) 俯 瞰.(ɡǎ n)C .叮 嘱.(z h ǔ(x ún) 棉 絮.(x ù)D .(z h u ó) 遨.游( á(zh ì)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是 ( ) A.摩擦耐人寻味B .证千钧重负C 捕捉 屏气凝神 D.稠密 概率 五赃六腑3.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是( )经______,工作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

随______技术 工艺,解决了题。

在 “神舟六号 ” 飞行时,情况大______。

A.研究 改善 改进B.研究 改进 改善C.探究 改善 改进D.探究 改进 改善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是( )A .父爱像一本厚重的书,耐人.寻味. ;父爱像一杯甘醇的酒,回。

B .一般人一旦做了亏心事,自然每天惊心... ,害怕被。

C.他在落水的一瞬间醒了过来,只感觉身上有千钧重.负... ,身子径直往下坠着。

D .针对雾霾天气日益严 不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减少雾霾的产生, 而 动者发放“雾霾津贴”,这... 的行为。

5.下列各句中加点部分不属于动宾短语是 ( )A .但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动.... ,产生共振。

B .我几次努力寻.. ,但是没有结果。

C .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整..感.觉.。

D .6时 14 分,距离地面 10 公里,飞船抛.第共 4页部编版七年级下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是 ( ) A.由于我的解答,使他茅塞顿开。

B .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 C .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梦想紧 刻苦学习,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 中国梦的实现贡。

22《太空一日》导学案导学案附答案

22《太空一日》导学案导学案附答案

22《太空一日》导学案【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标注好词好句,概括故事情节。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航天员的高大形象。

【学习重点】学习航天员敢于探索,严谨勇敢,热爱祖国,勇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难点】体会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刻情感。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段感动中国颁奖词:“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

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

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他就是杨利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杨利伟的航天世界。

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弧.(hú)炽.热(chì)轮廓.(kuò)模拟.(nǐ)遨.游(áo)严禁.(jìn)稠.密(chóu)瞬.间(shùn)概.率(gài)烧灼.(zhuó)舷.窗(xián)俯瞰.(kàn)释.然(shì)确凿.(záo)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屏息凝神:暂时抑制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

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3.作者简介杨利伟(1965—),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特级航天员,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他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4.背景链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太空一日-杨利伟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太空一日-杨利伟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太空一日-杨利伟》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的生平宁成就;
2. 探讨太空探索对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意义;
3. 分析太空探索对个人的影响和启发。

二、课前预习:
1. 阅读《太空一日/杨利伟》相关资料,了解杨利伟的成就和经历;
2. 思考太空探索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
3. 准备一份关于太空探索的简短演讲,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教室导学:
1. 观看《太空一日/杨利伟》纪录片,了解杨利伟的太空之旅;
2. 分组讨论,探讨太空探索对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影响;
3. 小组展示,分享对太空探索的看法和感悟;
4. 分析杨利伟的成就和精神风采,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发扬太空精神。

四、课后延伸:
1. 撰写一篇关于太空探索的读后感,总结自己对太空探索的理解和感悟;
2. 收集关于太空探索的资料,了解最新的太空科技和探索计划;
3. 参与太空科技展览或讲座,深入了解太空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五、评判方式:
1. 参与教室讨论和小组展示,积极表达观点和想法;
2. 完成课后延伸任务,展现对太空探索的深入思考和独立见解;
3. 参与太空科技展览或讲座,积极进修和探索太空科技的前沿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太空探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对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热情和探求欲望。

通过讨论和分享,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和科技发展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未知领域,为人类的未来作出贡献。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太空一日》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太空一日》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太空一日》导学案导学案【课堂导引】同学们,大家好!在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杨洪基的《那一天》一课,我们通过歌曲了解了唐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并体会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

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十三课《太空一日》,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将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了解到太空旅行的奇妙之处。

【课堂导学】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标题《太空一日》,以及插图,谈谈你对这个题目和插图的理解(可以自由发挥)。

二、预习课文1.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文中有哪些重要的人物?(3)人们怎么进出太空?2.阅读课文《太空一日》,回答以下问题:(1)太空站有哪些功能?(2)为什么太空行走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3)太空人生活在太空站上是什么感觉?【课堂探究】一、学习生词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出以下生词,并列出词义及拼音。

1. 威力拼音:2. 舱室拼音:3. 行星拼音:4. 灵活拼音:5. 标识拼音:6. 研究拼音:二、整体理解1.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太空站有哪些功能?(2)太空行走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为什么?(3)太空人生活在太空站上是什么感觉?2.请从课文中找出下列句子,并分析其含义:(1)带队的科学家立即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2)最后,太空船在宇宙飞行4327公里的路程后,到达了预定的地点。

(3)宇航员们忙前忙后,在这个小家里过着快乐而有规律的生活。

【课堂巩固】一、课文理解请同学们以太空人的视角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你愿意成为一名太空人吗?为什么?(2)在太空中生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二、个人思考1.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有诸多影响,请你列举一些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改变。

2.科技发展带给人们很多好处,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隐患,请你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一些思考。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十三课《太空一日》,通过阅读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太空站的功能和太空人的生活,体会到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改变。

提出有关《太空一日》的问题 太空一日问题及答案

提出有关《太空一日》的问题 太空一日问题及答案

提出有关《太空一日》的问题太空一日问题及答案【篇一】提出有关《太空一日》的问题人教版七下《太空一日》导学案及答案 22.太空一日杨利伟【积累·练字】(把下面一句话,用正楷认真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概括课文内容。

2.品读文字,跟随杨利伟的经历感受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

3.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敢于探索的科学品质。

【重点·难点】1.概括内容要点,感受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

2.品读描绘太空生活的精彩语句,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预习·交流】1.走近作家作品杨利伟,特级航天员,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2022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天地九重》,讲述了杨利伟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个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2.背景资料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截至到2022年12月,神舟飞船载人飞行概览:神舟五号 2022年10月15—16日(乘组)杨利伟神舟六号 2022年10月12—17日(乘组)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 2022年09月25—28日(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八号 2022年11月01—17日(乘组)搭载模拟人神舟九号 2022年06月16—29日(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神舟十号2022年06月11—26日(乘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神舟十一号 2022年10月17日—11月18日(乘组)景海鹏、陈冬 3.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太空一日(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太空一日(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太空一日》导学提纲(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2.体会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学习重点】3.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导学流程】一、复习导学1、复习上节课内容,回答:杨利伟在航天进程中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是如何克服的?这体现了他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二、深入学习。

2、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

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例: 1)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感受不适的时间,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2)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体现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客观的描述,是科学态度的体现。

【出处:】(4)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没有结果。

“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嘱咐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

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表现了作者客观的科学态度。

(5)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

(6)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

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

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

【名师部编版】初中人教版七级语文下册22.太空一日导学案

【名师部编版】初中人教版七级语文下册22.太空一日导学案

导学案课 题 太空一日22 课时安排 1课时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2.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 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难点 学习本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语言的通俗化相结合的特点。

导 学 流 程复备或笔记 导入:1.大漠长空,天高地阔,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秋色斑斓。

待发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静默在发射塔架。

全世界的目光,都跨洋过海穿山越岭,投注在中国西北部这片大漠深处,聚焦在广袤旷野中这巍峨耸立的塔架上。

接着,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来为我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

2.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 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宇航员的飞行历程。

3.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当时有怎样的反应?4.杨利伟最终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你看到了杨利伟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有什么感想? 5.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

22、太空一日 导学案

22、太空一日  导学案

动。”
②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
③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
再也没出现过。
④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
⑤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
正确排序是 ④⑤②③①

2.给下列句子提出修改意见。
在距离地面 300 多公里左右的高度上,俯瞰时有着很广阔的视
野,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修改意见: 删去“左右”

3.仿写句子。 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
示例:外面寒冷,不怕!从沙砾上飞过,不怕!
4. 阅读有关资料,写出你的感受。 杨利伟说:“航天飞行要面临两个最大的环境挑战,就是超重和
失重。训练时事先会告诉我们,如果承受不了可以按报警电钮,不能 强忍着,我们的手就放在那个红色按钮上。尽管无数次经历痛苦的煎 熬,但那个按钮却一次也没有被按响过。我算是超重耐力比较好的, 仍感到难以忍受,那些耐受力不如我的战友,其痛苦可想而知。但我 们航天员没有一个人主动按过这个按钮。”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22.太 空 一 日
1.理解、积累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借助小标题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培养提炼主要信息的能 力。 3.激发兴趣,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一课时 ◉重点:借助小标题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培养提炼主要信息 的能力。
“神舟五号”飞船是我国第 1 艘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载 人飞船,载有 1 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了 1 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 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 发送回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此次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 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打破了由美国和前苏联(俄罗斯) 在载人航天领域的独霸局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太空一日导学案

太空一日导学案

22、《太空一日》导学案(教师用)课型:精读主备人:王艳杰课时:两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重、难点)3、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预习法、快速浏览法、讨论法、归纳法。

【导学流程】一、自主预习(第一课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搜集资料,拓展视野。

1、查找有关“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视频资料观看。

(注:教师也下载一份视频材料以备上课使用)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杨利伟及本文写作背景。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大学文化程度,身高米,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弧()蚀()炽热()负荷()轮kuo( )俯瞰()稠密()烧灼()ao( )游无虞()本末倒置()屏息凝神()()2、解释词语。

炽热:极热俯瞰:俯视无虞:不用忧虑。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千钧重负: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比喻很沉重的负担。

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除了这些字词,我认为有些字词也很重要,如:(二)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关键词句。

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提示:浏览时,可以一目十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太空一日》导学提纲(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2.体会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学习重点】3.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导学流程】一、复习导学1、复习上节课内容,回答:杨利伟在航天进程中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是如何克服的?这体现了他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二、深入学习。

2、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

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例: 1)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感受不适的时间,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2)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体现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客观的描述,是科学态度的体现。

【出处:】(4)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没有结果。

“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嘱咐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

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表现了作者客观的科学态度。

(5)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

(6)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

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

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

太空一日导学案

太空一日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导学案1.易错字负荷(hè)载人(zài)屏息凝神(bǐng)无虞(yú)炽热(chì)弧度(hú)轮廓(kuò)俯瞰(kàn)模拟(mó)遨游(áo)稠密(chóu)烧灼(zhuó)千钧重负(jūn)(fù)舷窗(xián)2.多音字荷载屏模重3.形近字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侧重强调“忍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注视着。

连呼吸都不敢呼吸,看的集中“屏息凝神”;注意力高度集中,“聚精今神”。

聚精会神集中。

原指集思广益。

后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侧重强调精神非常集中。

5.词语释义无虞:不用忧虑。

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炽热:①温度极高,极热;②感情和情绪热烈。

轮廓:①名词,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②(事情的)概况。

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

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味。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概率:表示某事在某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作概率。

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文题解说】“太空一日”是指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一天,使我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天津市滨海新区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太空一日导学案新人教版

天津市滨海新区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太空一日导学案新人教版

太空一日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积累字词句。

2、了解“神舟五号”飞船升空、遨游太空、回归地球的不凡过程。

3、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

重点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难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对祖国、科学的热爱。

学习内容知识链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

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导入飞向太空,漫步太空,一直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梦想。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屈原呵壁问天……人类用口耳相传诉说着对神秘太空的向往。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英雄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飞行过程中他又遇到哪些惊险呢?今天就让他来为我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

自主学习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

)2.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宇航员的飞行历程。

(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起飞阶段(2)我看到了什么——太空飞行过程中所见(3)神秘的敲击声——太空飞行过程中所闻(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返回阶段个案补充课外了解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近况及相关知识。

质疑交流1、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当时有怎样的反应?2.杨利伟最终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你看到了杨利伟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有什么感想?3.你认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及返回对我国有怎样的重大的意义?个案结合课文,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

(课后第三题)补充达标训练1、正字正音:弧( ) 炽热( ) 轮廓( ) 俯瞰()模拟( )遨游( ) 稠密( ) 概率( ) 五脏六腑( )千钧重负()耐人寻味( ) 屏息凝神( ) 2、词语解释千钧重负:比喻很重大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
课题22 太空一日
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2.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习本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语言的通俗化相结合的特点。

导学流程复备或笔记导入:
1.大漠长空,天高地阔,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秋色斑斓。

待发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静默在发射塔架。

全世界的目光,都跨洋过海穿山越岭,投注在中国西北部这片大漠深处,聚焦
在广袤旷野中这巍峨耸立的塔架上。

接着,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来为我们讲述我
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

2.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他是中国培养
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
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
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4年9月15
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
2.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宇航员的飞行历程。

3.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当时有
怎样的反应?
4.杨利伟最终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你看到了杨
利伟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有什么感想?
5.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

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
严谨、科学的态度。

二、合作探究
(学生:对子交换导学案检查,尝试解决独学中的疑难问题;对子对疑难进行讨论,并对议出的
结果进行整理,议而不决的标注后提交小组解决,并做好预展)
(教师:关注每组互学时的参与度、投入度、积极性、有效性及知识生成性;适时参与各小组的讨
论、点拨,再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作好记录)
1、两人对子通过(对答案、对方法、对过程等办法)解决自主学习中的困难。

2、三人组解决对学过程中没能解决的问题。

3、六人组准备展示内容,并形成预展。

三、展示提升
(一)探究性学习展示(学生:展示内容为独学部分知识生成,展示时,展示者要注意展示的规范,听展者要认真倾听,待展示完后进行点评、质疑、补充,并作好记录。

对上展示板进行大展示时要求做到快速、安静、规范)
(教师:认真关注展示者展示情况以及倾听者的点评、质疑与补充,并及时进行点拨)
(二)巩固、发展展示(学生:结合具体情况安排,可以在展板上完成,对上展示板进行成果运用大展示时要求做到快速、安静、规范)
(教师:待学生成果展示完成后并适时进行评改与点评,诱导学生进行质疑,然后再进行点拨、补充与延伸)
四、达标检测
①抄写生字、词语。

②熟悉课文情节并思考课后练习。

总结反馈
(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教师点评与补充)
知识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堂教师评价:教研组长评价:使用日期: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