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点十三

合集下载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各章计算题知识点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各章计算题知识点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各章计算题知识点第二章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1.组距=上限-下限2.组中值=(上限+下限)?2 或下限+(上限-下限)?23.计算开口组组中值(即有上限无下限)=上限-相邻组的组距?2=下限+相邻组组距?2 第三章综合指标1.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总量指标数值?总体总量指标数值×12.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指标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指标数值3.比较相对数=总体中某项指标数值?另一总体的该项指标数值4.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5.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6.计划完成程度指标数值=实际完成指标数值?计划指标数值7.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实际提高(降低)百分比, ?, 1?计划提高(降低)百分比,8.算术平均数=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总体单位数 9.简单算术平均法P6410.加权算数平均法 P6511.简单调和平均法P6812.加权调和平均法P6813.简单几何平均数P7114.加权几何平均数P7115.组距数列确定众数 P7216.中位数计算P7317.全距P7818.平均差简单平均法P8019.平均差加权平均法P8120.标准差简单平均法P8221.标准差加权平均法P8322.交替标志的标准差P84 成数交替标志的平均数交替标志的标准差23.标志变异系数P86 平均差系数标准差系数 24.组内方差平均数 P8925.组间方差P89第四章时间数列1.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P1002.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P1013.相对指标和平均发展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P1044.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助其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固定期水平5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个数=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1)6.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7.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8.水平发展速度P1119.水平增长速度P114=平均发展速度-110.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方程式法P120第九章人口与劳动统计1.期末人口总数=期初人口数+(本期内出生人数-本期内死亡人数)+(本期内迁入人数-本期内迁出人数)2.年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 P2463.城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乡村)?总人口×14.城乡人口比例=城市人口?乡村人口×15.人口密度=某地区人口数(人)?该地区土地面积数(平方公里)6.性别构成指标=男性(或女性)人数?总人口数×17.性比例指标=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8.少儿人口系数=14岁以下人口数?总人口数×19.老年人口系数=65岁以上人口数?总人口数×110.总负担系数=(14岁以下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到64岁人口数×1 11.负担少年人口系数=14岁以下人口数?15到64岁人口数×112.负担老年人口系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到64岁人口数×113.初等教育就学率=小学在校人数?6到13岁人口数×114.中等教育就学率=中学在校人数?14到19岁人口数×115.文盲率(含识字很少)=与识字很少人数?15岁及以上人口数×116.人均收教育程度=?(某种学制年限×受该学制教育的人数)??受该学制教育的人数×1 17.人口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18.育龄妇女生育率(一般生育率)=年出生人数?育龄妇女年平均人数×1000‰ (15到49岁) 19.人口出生率=育龄妇女生育率×育龄妇女在总人口中的比重20.人口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21.年龄别死亡率(特殊死亡率)=,某年龄组死亡人数?该年龄组的平均人数×1000‰ 22.婴儿死亡率=未满1岁的婴儿死亡数?(2/3的本年出生人数+1/3去年出生人数)×1000‰23.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量?年平均人口数×1000‰24.人口自然增长量=全年出生人数-全年死亡人数25.人口迁入率=一定时期迁入人口数?该时期平均人口数×1000‰26.人口迁出率=一定时期迁出人口数?该时期平均人口数×1000‰27.人口总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28.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29.人口增长量=人口自然增长量+人口机械增长量=(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迁入人数-迁出人数)=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30.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迁入人数-迁出人数)=年初人口数+人口增长量31.年人口增长率=(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初人口数×1000‰=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1=(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增长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32.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33.劳动力资源平均人数=(期末劳动力资源数+期初劳动力资源数)?234.平均受教育年限=?(某一受教育年限×该年限人数)?劳动力资源总数 35.劳动力资源的平均年龄=?(各年龄组中值×该年龄组人口数)?劳动力资源总数 36.城镇(乡村)劳动力资源比重=城镇(乡村)劳动力资源数?劳动力资源总数 37.劳动力资源可利用率=?(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劳动力资源总人数×1=经济活动人口数?劳动力资源总数×138.分年龄组(或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组(或性别)经济活动人口数/同一年龄组(或性别)劳动力资源总数×139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就业人数/劳动力资源总数×140.就业率=就业人数/经济活动人口数×1=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41.劳动力失业率=失业人数/经济活动人口数×142.劳动力资源可能潜力程度=16岁及以上在校学生数/劳动力资源总数×1 43.丧丧失劳动能力系数=丧失劳动能力人数/劳动力适龄人口数(16岁以上人口数)×1 44.劳动生产率指数=报告期劳动生产率/基期劳动生产率=生产量指数(产值指数)/劳动力人数指数45.人均指标=产量(产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人口数46.生产发展超前系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人口增长速度 (大于或等于1保持协调反之...) 47.消费发展超前系数=某种消费品支出的增长速度/平均人口增长数度 (同上) 第十章国民财富统计1.土地垦殖率(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2.耕地生产率=农产品产量或产值/耕地面积3.林木蓄积量=平均每株的材积量×单位面积上的平均株数×森林面积(立方米)4.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5.森林密度=森林覆盖面积/森林总面积×1=林木株数/相应的林地面积6.矿产资源保有量=年初保有储量/年末保有储量?年内因普查勘探重算等原因增减数-开采量-损失量-其他原因减少量7.矿产储量动态指标=年末保有储量/年初保有储量×18.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9.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产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10.固定资产磨损率(固定资产磨损系数)=固定资产磨损额(累计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1 11.固定资产有用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原值×112.固定资产动态指标=报告期固定资产原值(或净值)/ 基期固定资产原值(或净值)×1 13.固定资产利用指标=一定时期生产成果价值/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平均价值 14.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生产经营收入额/流动资产平均价值15.流动资产周转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日历日数×流动资产平均价值?生产经营收入额16.资产产值率=一定时期的生产成果/一定时期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17.在资产负债表中,(1)各机构部门之和=合计 (2)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资产负债差额 (3)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资产负债差额(自有资金)(4)项目来源合计=项目使用合计(5)国内金融资产合计=国内负债合计(6)国内对外的金融资产=国外部门负债(7)国内对外负债=国外部门金融资产(8)国民财产=非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与负债净额+储备资产=各部门资产与负债差额之和第十一章国民经济生产统计1.标准实物产量=?(实物产量×折算系数) 折算系数=某产品的实际规格或含量/标准品的规格或含量2.农业总产出(农业总产值)=种植业总产出+林业总产出+牧业总产出+渔业总产出+其他农业总产出3.农业总产出=?(某农产品当年实际总产量×该种农产品的单价) 产品法4.本期生产成品价值=自备原料生产的产品数量×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5.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6.建筑工程产值=报告期已完成施工产值+期末期初未完施工产值差额7.建筑工程已完施工产值=?[ 实际完成工程实物量×预算单价×(1+间接费率)]×(1+计划利润率)×(1+税率)8.运输产业产出=铁路运输总产出+公路运输+公路养护+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9.邮电通信业总产出=邮政业务收入+长途电信业务收入+市内电话业务收入+地方国营通信收入-市话初装费10.批发零售贸易业总产出=按销售价格计算的已销售商品价值-按购进价格计算的已销售商品价值-运输费和邮电费=本期流通费用(经营费用)+本期税金+本期利润-运费和邮电费 11.金融业总产出=营业收入+经融机构往来收入+其他收入-利息支出12.房屋开发经营企业总产出=销售收入-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13.服务行业总产出=营业收入+附营业务净收入14.总产出=劳动者报酬+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公务费+修缮费(扣除零星土建工程费)+业务费+其他费用+预算外支出+固定资产折旧15.国内总产出=农业总产出+工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非货物性服务部门=货物性生产部分总产出+货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非货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 16.国内生产总值=C+V+M C是固定资产折旧 V+M是新创造的价值17. 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之和=?(各产业部门总产出-各产业部门中间消耗)=?各产业部门总产出-?各产业部门中间消耗生产法18.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分配法19.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支出法20.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21.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付给国外的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来自国外的生产税及进口税净额+来自国外劳动者报酬净额+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净额2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23.国民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2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25.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生产净值+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26.累计完成计划百分比=自期初至报告期止的实际完成数/全期计划数×1 27.时间进度指标=自期初至报告期止的已过时期(月或年)数/计划的全部时期(月或年)数×1 28.计划完成百分比=本期实际完成数/本期计划数×129.实际增加的产量(产值)=本期实际产量(产值)-本期计划产量(产值) 30.国内生产总值价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量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31.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报告期现价国内生产总值./基期现价国内生产总值P333 P336 更多有关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公式请翻书第十二章国民经济流通统计1.商品库存保证销售天数=期初商品库存量(额)/平均每天商品销售量(额)2.商品周转次数=商品销售额/平均商品库存额3.商品周转天数=核算期天数/商品周转次数=平均商品库存额/商品销售额×核算期天数=平均商品库存额/平均每天商品销售额4.本地产品本地市场占有率=本地产品购进量(额)/全部商品购进量(额)×1= 本地产品销售量/全部商品销售量×15.外地产品本地市场占有率=1-本地产品本地市场占有率6.人均某种消费品生活消费量=某种消费品的购买量(消费量)/城乡居民平均人数7.本期全部商品购买力=本期形成的商品购买力+期初结余的商品购买力=本期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期末结余的商品购买力8.本期形成的商品供应量=本期已实现的商品供应量+(期末结余商品供应量-期初结余商品供应量)9.本期全部商品供应量=本期形成的商品供应量+期初结余的商品供应量=本期已实现的商品供应量+期末结余商品供应量10.商品供需差额=本期商品供应总额-本期商品购买力总额11.商品供需比率=本期商品供应量/本期商品购买力×112.商品供需差率=(本期商品供应量-本期商品购买力)/本期商品购买力×1=商品供需差额/本期商品购买力×1=商品供需比率-113.出口合同履约率=实际交货数/同期应交合同数×114.进出后贸易差额=出口总值-进口总值15.进出口比价指数=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0016.出口商品盈亏额=出口商品销售收入外汇×银行外汇牌价(买入价)-出口商品总成本 17.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商品盈亏额/出口总成本×118.进口商品盈亏额=进口商品国内销售收入-(进口商品外汇支出×银行外汇牌价(卖出价)+各项费用)19.进口商品盈亏率=进口盈亏额/进口总成本×120.进口1美元商品的赔赚额=进口盈亏额/进口商品国外进价(美元)21.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单位出口商品总成本(RMB)/单位出口商品外汇收入(美元) 22.对外支付的保证程度=外汇储备资产/商品和劳务进口用汇23.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外汇/当年出口商品与劳务收汇×124.按美元计算进出口值=按其他外币计算的进出口值×其他外币折合美元的折算率第十三章国民经济分配统计1.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经营转移收支净额=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2.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国民净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3.机构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 4.机构部门可支配净收入=初次分配收入(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 5.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总储蓄6.财政预算外收入额=属地方财政的预算外资金收入额+属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额+属国营企业和主管部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额7.财政预算外支出额=属地方财政的预算外资金支出额+属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支出额+属国营企业和主管部门的预算外资金支出额8.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入-财政支出9.财政收支差率=财政收支差额 / 财政收入×110.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本期财政收入/本期国内生产总值×111.财政收入的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2.财政收入的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加额/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13.财政支出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本期财政支出额/本期国内生产总值×114..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5.财政支出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加额/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16.报告期内存款周转次数=(报告期初存款余额+报告期内存款收入发生额)/报告期内存款平均余额 17.报告期内存款周转天数=报告期日历天数/报告期存款周转次数18.报告期储蓄率=报告期城乡居民储蓄增加额/报告期城乡居民货币收入额×119.报告期人均储蓄率=报告期城乡居民储蓄平均余额/报告期城乡居民平均人数 20.储蓄存款平均储存天数=本期平均储蓄余额×本期日历日数?期内储蓄存款付出总额21.贷款累计发放额=期内每日实际发放贷款累计额22.报告期贷款平均余额=报告期内每日贷款余额/报告期日历日数之和 23.报告期贷款周转次数=报告期贷款累计回收额/报告期贷款平均余额 24.贷款周转天数=报告期日历日数/报告期贷款周转次数25.报告期贷款产出率=报告期某产出指标值/报告期平均贷款余额×1 26.现金收入总额=各项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投放额27.现金支出总额=各项现金支出合计额+现金回笼额28.现金收支比例系数=期内现金支出合计额/期内现金收入合计额29.现金回笼率=(期内现金收入合计额-期内现金支出合计额)?(期初流通中的货币量+期内现金支出合计额)30.货币供应量一般被定义为3层次 M M M M=现金(流通中的货币) 0 1 2 0M=现金+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1M= M+城乡居民定期储蓄存款+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汇兑在途资金等 2131.期末市场货币流通量=期初市场货币流通量+本期现金投放总额-本期现金回笼总额 32.报告期货币流通次数=报告期社会商品零售额/同期货币平均流通量 33.报告期货币流通天数=报告期日历日数/同期货币流通次数34.现金归行次数=期内银行现金收入总量/同期货币平均流通量35.现金归行天数=期内日历日数/同期货币归行次数第十四章国民经济使用统计1.国民经济使用总量=国民经济生产总量+货物服务进口-货物服务出口-损失2.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社会集团零售额)+农民自给性物品消费+居民生活服务部门的营业收入+自有住房折旧费3.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城镇居民本期全部收入-城镇居民本期非消费支出4.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本期纯收入+各种再分配收入-(各种再分配支出+各种积累性支出) 5.政府消费支出总额=行政事业部门总产出-(售给企业等单位用于生产过程的产品收入+售给居民等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收入)6.政府消费支出总额=[(行政管理费+国防经费+科教文卫经费+社会福利经费+城市维护经费)-其中用于固定资产购置的投资性支出]+行政事业单位转移性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虚扣折旧7.消费率=最终消费总量/国民经济最终使用量×1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总额/平均人数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品购买(消费)量=购买量/平均人数 10.农村居民消费的购买性程度=购买性商品消费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1 11.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生活消费总支出金额×112.期末在建项目个数=期初在建项目个数+本期新开工项目个数=本期竣工项目个数 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建筑工程投资完成额+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完成额+其他投资完成额14.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建筑安装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购置累计完成投资额+属于增加固定资产价值的其他投资(应分摊部分)累计完成额 15.投资供给量?投资使用量?投资形成量?投资财产形成量16.投资使用率=投资使用量/投资供给量×117.投资形成率=投资形成量/投资使用量×118.投资财产交付使用率=投资财产形成量/投资形成量×1第十五章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1.供求差率=经济存量总需求/经济存量总供给×1-12.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工业平均增长速度/全部工业平均增长速度3经济结构年平均转换率P4404.最总产品率=社会最终产品产值/国内总产出价值×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总产出×15.资金产出弹性系数=资金平均增长速度/GDP平均增长速度6.产业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该产业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7.产业生产率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投入增长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投入增长率8.经济增长率=(报告期GDP-基期GDP)/基期GDP=GDP发展速度-19.实际经济增长率=(1+名义经济增长率)/国民经济物价总指数-110.平均经济增长率 P44411.需求拉动贡献度=(报告期最终需求量-基期最终需求量)/基期国内生产总值×1 12.需求拉动贡献率(拉动率)=需求拉动贡献度/经济增长率×1=最终需求增加量/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13.宏观经济效益=产出量/投入量14.中间投入率=总产出(元)/中间投入(亿元) 正指标15.中间投入率=中间投入(元)/总产出(亿元) 逆指标16.中间投入产出率=国内生产总值(元)/中间投入(亿元) 正17.中间投入产出率=中间投入(元)/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逆18.社会成本净值率=物质生产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元)/物质生产部门总成本(百元) 19.社会成本利税率=物质生产部门上缴利税总额(元)/物质生产部门总成本(百元) 20.社会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或总产出)/就业人员年平均人数21.社会生产物质消耗=国内生产总值/物质消耗总额(或固定资产折旧)22.资金产值率(或资金利税率)=国内生产总值(或全社会上缴利税额)(元)/(全社会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百元) +全社会流动资金平均余额(百元))23.投资效果系数=报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元)/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百元) 24.投资系数=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报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25.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报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元)/(报告年固定资产增长额元+ 报告年流动资金增长额元)26.国民经济效益总评价分数=?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得分27.国民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某项经济效益指标报告其数值/该项指标的全国标准值×权数]?总权数、28.单项功效系数=(指标的实际数值-该指标不允许值)(该指标满意值/-该指标不允许值)×40-60 29.国民经济综合功效系数=?(单项功效系数×该指标的权数)/权数总和 P458 45930.经济效益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指标数值-固定基期指标数值31.经济效益逐期增长率=报告期指标数值-前一时期指标数值32.经济效益序时平均数=各时期产出指标的平均数/各时期投入指标的平均数=分子数列的平均数/分母数列的平均数33.经济效益指标的发展速度=报告期经济效益指标数值/基期经济效益指标数值=产出的发展速度/投入的发展速度 P461 34.经济效益的平均发展速度 P46135.中间投入产出率=中间投入率×国内生产总值占总产出的比重36.中间投入产出率指数=中间投入率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占总产出的比重指数37.社会成本利税率=社会总产值/总成本×物质生产部门GDP/社会总产值×物质生产部门利税总额/物质生产部门GDP=社会总成本总产值率×物质生产部门GDP占社会总产值比重×物质生产部门的利税总额占GDP得比重38.社会成本利税率指数==社会总成本总产值率指数×物质生产部门GDP占社会总产值比重指数×物质生产部门的利税总额占GDP的比重指数39.社会劳动生产率=劳动技术装备程度×固定资产利用率=固定资产原值/就业人数×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原值。

自考2015版国统简答论述复习资料

自考2015版国统简答论述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简述统计学的性质。

(1)统计学研究的客观现象包括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

(2)统计学研究的是总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规律。

(3)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二、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的联系:理论统计学所提出的科学的数量方法为应用统计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条件,而应用统计学的发展又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发展理论统计学所提出的数量方法。

正是这两方面的不断深入发展,才推动了统计学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三.样本的特点:(1)样本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取自于总体的内部。

(2)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个不同的样本。

总体是唯一确定的,而样本则是不确定的,一般情况下,从一个总体中能抽取许多个容量相同的不同样本。

(3)样本是总体的代表。

(4)样本的随机性。

四.简述变量的特征:(1)变量是用于研究总体和个体具有属性变异与数值变异的量化概念。

(2)变量是一个具有量化性质的概念或名称,它不是指具体的数字。

(3)变量的取值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时间上取值;二是在空间上取值。

五.试述变量的分类。

(1)变量按其取值是否可用数字表示,一般分为属性变量与数字变量两种(2)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3)变量按其变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4)变量按其在因果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因变量与自变量。

(5)变量按其是否由研究对象体系范围内决定,可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6)变量按其取值是否具有客观性,可分为实在变量和虚拟变量。

六、论述测度计量尺度的分类和各自的特征:(一)定类尺度,特征:是最简单、计量层次最低的个体特征测度计量尺度,主要用于对个体品质特征的测度计量。

(二)定序尺度,例如,评酒师通过对酒的品尝,可以对其质量给出上等、中等、劣等不同等级的评分。

各个等级之间有好坏次序关系,但没有数量大小关系。

特征:定序尺度虽然比定类尺度精细,但是相邻顺序等级之间的差距却并不一定相等。

(三)定距尺度,例如,一天中各个不同时刻相对于0°C的气温,可以用温度计精确地测量得出。

2015年04月自学考试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真题

2015年04月自学考试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真题

全国2015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某市人口总数138。

5万人 B.某地区机动车总数25万辆C.某商品平均价格280元/件 D.某企业总销售额l200万元2.将统计指标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的依据是【】A.数据的内容不同 B.计量单位的特点不同C.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D.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3.下列搜集资料的方法中,属于询问法的是【】A.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 B.电话调查法C.直接观察法 D.实验法4.某连续变量数列,最末组为开口组,其下限为1000,相邻组为900--1000,则最末组的组中值为【】A.950 B.1000 C.1050 D.11005.甲、乙两地收入水平不同,若要比较两地收入差异的大小,最适合采用的指标是【】A.平均差 B.方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6.某地区l0家企业的利润数据如下(百万元):72,63,54,54.3,29.1,26.9,25,23.9,23,20。

则中位数是【】A.25.0 B.26.9 C.28.0 D.29.17.某企业2011年产值为500万元,2014年产值为800万元,则与2011年相比,该企业2014年产值发展速度的算式是【】A.f800—500)/3 B.(800—500)/4 C.800/500—1 D.800/5008.将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反映对象的范围不同 B.指数的形式不同C.指标的性质不同 D.对比的基期不同9.己知某企业近4年销售额的月度资料,若采用3项移动平均法测定其长期趋势值,所得新数列的项数是【】A.45 B.46 C.47 D.4810.从某面粉厂随机抽取l0袋面粉,计算获得平均每袋重量是10.01公斤,该平均重量属于【】A.总体 B.样本 C.总体参数 D.统计量11.抽样调查应遵循【】A.灵活原则 B.方便原则 C.随机原则D.随意原则12.下列关于抽样组织形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简单随机抽样使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中B.等距抽样是按照随机的间隔在排好序的总体单位中抽取样本C.类型抽样要求在各组内以相同比例进行抽样D.整群抽样需要在抽中的每个群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13.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夕=o+如,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a>0表示变量x和Y之问具有正相关的关系B.a<0表示变量x和Y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C.b>0表示变量x和y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D.b<0表示变量x和Y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14.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用于对国民经济生产与使用进行全面系统核算的是【】A.资金流量表 B.资产负债表C.投入产出表D.国内生产总值表15.已知某地区2013年年末人口数为20万人,2014年年末人口数为20.4万人,则该地区2014年平均人El数是【】A.20.1万人 B.20.2万人 C.20.3万人 D.20.4万人16.某地区人口总数1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8万人,女性人口8.2万人,则该地区的性比例指标的值为【】A.95.12 B.0.9512 C.105.13 D.1.051317.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森林 B.铁矿 C.石油 D.煤炭18.国民生产总值等于【】A.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之和B.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净收入之和C.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折旧之和D同内肚声凸信鸟困琳再素腑入海辅岁和19.若某地区名义经济增长率为13%,国民经济物价总指数为l04.5%,则该地区实际经济增长率是【】A.4.5% B.8.1% C.8.5%D.13%20.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y=A+αK+βL中,L表示【】A.资本 B.劳动力C.资本投入增长率 D.劳动力投入增长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5年新版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各章节重点笔记

2015年新版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各章节重点笔记

2015年新版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各章节重点笔记第一章绪论1-1. [领会]简述统计学的概念和性质?1-2. [识记]简述总体、个体和样本的概念及其关系?1-3. [领会]总体的类型有哪些?1-4. [识记]样本的特点有哪些?1-5. [识记]简述变量的概念和特征?1-6. [领会]简述变量的分类?1-7. [识记]简述统计指标及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1-8. [领会]简述指标的四种测度计量尺度?1-9. [领会]简述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10. [领会]绝对数指标的分类有哪些?1-11. [领会]简述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1-12. [领会]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1-13. [识记]使用强度相对指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14. [领会]简述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1-15. [领会]简述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1-16. [领会]简述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第二章数据的调查与整理2-1. [领会]简述数据调查的概念、要求和程序?2-2. [简单应用]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制定?2-3. [领会]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统计数据的调查方式有哪些?2-4. [领会]拟定调查项目应注意哪些问题?2-5. [领会]调查抽样的方式有哪些?2-6. [简单应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2-7. [简单应用]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有哪些?2-8. [领会]调查观测的方式有哪些?2-9. [识记]调查问卷的设计技术有哪些方面?2-10. [领会]简述数据分类的功能和意义?2-11. [识记]简述数据分类的原则?2-12. [领会]简述单值分类和组距分类的方法与应用?2-13. [识记]简述统计表的结构?2-14. [识记]编制统计表时应遵循哪些规则?。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讲义(2015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讲义(2015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学的性质及分类一、统计学的性质(一)统计学的概念(识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或推断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对所研究对象做出判断或者决策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二)统计学的性质(领会)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及其变动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例题.单选题】统计学的性质不包括()。

A.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B.统计学研究的是总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规律C.统计学研究的是个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规律D.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正确答案』C二、统计学的分类(领会)(一)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理论与实践统计理论与方法都是在实践中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反过来这些理论与方法又被不断地应用于实践。

从统计学理论方面来看,人们在认识数量方面时,常常受到研究方法的制约,这就需要应用相关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数学原理,寻求研究客观现象数量方面的具体方法,并从理论上对其加以科学论证,使其真正成为科学的方法论。

从统计学应用方面看,统计学又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科学。

在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中都能不同程度地找到统计方法的应用。

例如,统计方法在国民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了国民经济统计学;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了生物统计学;在人口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形成了人口统计学;等等。

所有这些都属于应用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统计学所提出的科学的数量方法为应用统计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条件,而应用统计学的发展又可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发展理论统计学所提出的数量方法。

(二)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统计方法统计学按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描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对客观现象的数量进行计量、观测、概括和表述。

描述统计学是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其内容包括统计指标及其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图表、集中趋势测度、离散程度测度、统计指数和时间序列常规分析等理论方法。

(财务知识)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识记领会最全版

(财务知识)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识记领会最全版

(财务知识)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识记领会《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大纲第壹章总论(壹)统计的意义1.识记:(1)统计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2)统计的特点:1数量性—基本特点,2总体性。

(3)统计的作用:因为统计具有认识事物数量性的特点,且且能够从大量的现象中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所以,统计不论是从宏观管理上仍是微观分析决策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宏观上见,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2,从微观上见,统计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依据;3,日常生活中,统计能够宣传群众、教育群众;4,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领会:对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关系的认识: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可见,统计工作是基础,若没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就无从谈起,统计学也就不能形成和发展。

(二)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领会: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1政治算术—社会经济统计(1、17世纪中叶,英国的威廉配第《政治算术》,约翰格朗特《对死亡表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2、19世纪中叶以后恩格尔法则3、1790年美国第壹次人口普查)2概率论—数理统计(三)社会经济统计学和其它哲学的关系;1.领会:(1)社会经济统计学和哲学的关系:哲学对统计发挥认识工具的作用,具有极为中国要的指导意义。

(2)社会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后者对其有指导作用。

(3)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学、数理统计学的关系:离开数量就不成为统计,没有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难以消化。

(四)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1.识记:国民经济的概念: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总和。

2.领会:(1)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全部国民经济活动,包括生产统计、流通统计、分配统计、使用统计、劳动力资源统计、国民财富统计和国民经济综合分析统计等。

(2)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特点:1范围的广泛性2探讨问题,超重从宏观角度出发。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考点整理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考点整理

第一章1、统计学(名词、选择):是一门研究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及其变动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2、统计学的性质(简答、选择):1.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2.总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规律;3.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统计学的分类(选择):1.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理论和实践);2.描述统计学(是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的第一步)和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4、总体/统计总体(名词、选择):构成统计活动研究对象的全部事物所组成的整体。

5、个体(名词、选择):总体中的每个个体事物。

6、总体容量(名词、选择):总体中全部个体事物的数量。

用N表示。

7、样本(名词、选择):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出出来,作为其代表的那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子集。

8、样本的特点(简答、选择):1.样本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取自于总体的内部;2.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个不同的样本;3.样本是总体的代表;4.样本的随机性。

9、变量的分类(选择):1.属性变量和数字变量(按取值是否可用数字来区别);2.离散变量(不会出现小数如人数、设备台数等)和连续变量(会有小数出现如身高、收入等)(按取值是否连续来区别);3.确定性变量(方向性如职工人数、设备台数等)和随机性变量(偶然性如价格水平、基本面等)(按变动是否具有确定性来区别);4.因变量(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支出)和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变化如收入)(按因果关系位置来区别);5.内生变量(研究范围体系决定农产品供应量需求量价格等)和外生变量(体系范围外决定并影响内生变量如资源、天气、投资等)(按是是否由研究对象体系范围内来区别);6.实在变量(实际存在的)和虚拟变量(人为规定的数字如合格为1不合格为2等)(按取值是否有客观性来区别)。

10、统计指标(名词):用来测度研究对象某种特征数量的概念。

11、测度计量尺度(简答、选择):1.定类尺度(按类别划分如性别,不能用数值和等级顺序计量的);2.定序尺度(按顺序或分等划分如产品的优良中差等级、满意度等,不能直接用数值的);3.定距尺度(按特征的差距划分如海拔、温度等,数值间不存在比例关系);4.定比尺度(按绝对数量大小划分如产品产量等,具有绝对零点,数值间存在比例关系)。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名词简答论述重点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名词简答论述重点

国民经济核算: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对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及特定时点上的结果和各重要总量指示及其组成部分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测定,以跟踪、描述一国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全貌。

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机构单位在某一时点拥有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存量及金融资产和负债关系的平衡表,它是由机构单位和资产负债项目纵横交叉组成的矩形阵。

国民经济流通:指经过生产环节之后出现的社会产品从商品的生产者向商品的使用者转移的过程,从广义的角度来考察,国民经济流通泛指一切生产成果的流通,从狭义的角度来考察,国民经济流通仅指有形产品货物的流通。

商品流通的特征:商品流通必须是物质产品的转移。

2、商品流通必须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3、商品流通必须是改变所有权的商品转移。

最终消费核算统计必须遵行的原则:1、使用和生产范围相一致的原则。

2、消费支出和货币支出区别开的原则。

3、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原则。

4、耐用品消费原则上应采用分期分摊的原则。

国民财富:一国或一地区在特定时点上拥有的所有财富的总额,它是衡量国家国情国力及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

国民财产,指一国拥有的历年积累的社会产品的总和,它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但不包括自然资源。

社会产品:一定时间内社会生产劳动的有效成果,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个概念包括以下特征:社会性、生产性、劳动性、有用性、时期性。

国内总产出: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的常住单位所生产的所有货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和,它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被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服务产品的价值以及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以市场价格计算一个国家和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宏观经济指数:反映宏观经济综合运行情况的综合指数,它是以增加值为权数对各行业景气指数进而加权计算而得到的综合指数。

国民经济效益:以全社会或国民经济运行对对象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生产的生产要素消耗水平。

2015年1月全国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一)

2015年1月全国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一)

2015年1月全国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相关系数r的取值区间应为()A. 0<r≤1B. -1≤r≤0C. 0≤r≤1D. |r|≤1【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功效系数法中的加权几何平均法所计算的国民经济综合经济效益分数,取值范围应为()A. 0≤D≤100B. 60≤D≤100C. 50≤D≤100D. 50<D<100【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如果某农场1~2月份的平均生猪存栏数为800头,3~6月份的平均生猪存栏数为700头,7~9月份的平均生猪存栏数为1 000头,10~12月份的平均生猪存栏数为1 100头,则该农场该年的平均生猪存栏数的计算过程可表述为()【正确答案】 D第4题国民经济效益与产出量的关系是()A. 反比B. 零相关C. 正比D. 不定【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性误差C. 代表性误差D. 登记性误差【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下列买卖行为中,属于最终商品流转的是()A. 生产者将商品卖给批发经营者B. 生产者将商品卖给生产资料消费者C. 批发商店将商品卖给零售商店D. 生产者将商品卖给个体商贩【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国民经济效益是指()A. 微观经济效益B. 物质生产活动效益C. 中观经济效益D. 宏观经济效益【正确答案】 D第8题已知各时期的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初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A. 用水平法B. 用累计法C. 两种方法都不能计算D. 两种方法都可以计算【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国民账户体系将社会产品分为()A.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B. 实物产品和价值产品C. 货物和服务D. 消费品与投资品【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回归直线方程:y^=a+bx上,则x与y的相关系数为()A. -1≤r≤0B. |r|=1C. r=0D. 0<r≤1【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效果系数为0.56,则投资系数为()A. 1.7857B. 0.44C. 0.2464D. 0.12【正确答案】 A第12题如果要调查某市500家商场的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500家商场B. 每一家商场C. 500家商场的平均销售收入D. 每一家商场的销售收入【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3题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两者相比较()A. 是生产概念B. 是收入概念C. 前者是收入概念,后者是生产概念D. 前者是生产概念,后者是收入概念【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财政作为管理经济的工具,其本质是()A. 国民收入的生产B. 国民收入的消费C. 国民收入的分配D.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5题下列表述中哪一个符合时点指标的特点()A. 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的长短无关B. 指标数值可以相加C. 指标数据反映一定区间的现象特征D. 指标数值必须连续登记【正确答案】 A第16题如果已知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合适的方法是()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简单几何平均法D. 加权几何平均法【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7题因素分析法的依据是()A. 指标体系B. 指数体系C. 派氏体系D. 拉氏体系【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8题贷款累计发放额指标()A. 是指某一时点上银行发放贷款的累计额B. 等于期内每日实际发放贷款累计额C. 包括期初贷款余额D. 不包括已到期的贷款额【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9题统计调查方案中规定的调查时间是()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 调查工作的期限C. 调查登记的时间D. 调查资料上报的时间【正确答案】 A第20题人口类型划分中的年轻人口型是指()A. 老年人占5%以下,少年儿童占50%以上B. 老年人占5%以下,少年儿童占40%以上C. 老年人占5%~10%,少年儿童占50%以上D. 老年人占10%以下,少年儿童占50%以上【正确答案】 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13)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13)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13)
1、国民经济分配
 简称国民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即通过对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形成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和居民的最终收入,用以购买货物和服务,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成果的最终使用。

2、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保障。

财政支出是指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3、可支配收入
 表示经过收入分配之后由一国或一个部门拥有的可能用于消费或投资的收入总额,有可支配总收入和可支配净收入两个指标。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12)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12)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12)
1、国民经济流通
 是指在生产环节之后出现的社会产品从生产者向使用者的转移过程,它反映了社会产品实物形态的运动。

从广义的角度考察,国民经济流通泛指一切
生产成果的流通;从狭义的角度考察,国民经济流通是指有形实物产品即货物
的流通。

2、商品流通
 是指作为商品的物质产品通过买卖行为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


3、离岸价格
 是指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把出口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以后的价格,它包括货价、货物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和爱他劳务费用以及出口关税。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重点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重点

2.资本生产率
考点 23:利率统计 ① 商业银行利率:a.存款利率;b.贷款利率; c.转贴现利率。 ② 中央银行利率:a.中央银行存款利率;b. 再贷款利率;c.再贴现利率。 ③ 金融市场利率:a.银行同业拆借利率;b. 各种债券利率;c.民间借贷利率。 考点 24:个体指数 个体物价指数 Kp,个体物量指数 Kq、个体 价值指数 Kv 分别为:
3
3
非随机抽样的方式主要有下列三种:任意 抽样、立意调查、配额抽样。 考点 7:观测个体的分类的原则 (1)互斥性;(2)完备性 考点 8:次数分布的概念 观测变量的各个不同数值及每个不同数值的 出现次数的顺序排列,称为变量的次数分布。
考点 9:次数分布理论模型的概念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三 种,即概率分布表、概率分布图和概率分布函数。 考点 10: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两点分 布、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考点 11: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1.均匀分布;2.正态分布;3.指数分布;4.卡 方分布;5.t 分布;6.F 分布。 考点 12:算数平均数计算方法 1.简单算术平均数: 设某一变量 x 的不同取值为 x1,x2,…,xn, 1)绝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①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其计算公式 为:
3.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一 100% 考点 20: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1.生产法
②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其平均 发展水平的方法有两种:
2
2.收入法 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
2.加权算术平均数: 设 x1,x2,…,xn 代表各组的变量值,f1,f2,…, fn 代表各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也称权数,则加 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第三章考点手册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第三章考点手册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第三章次数分布012 次数分布的概念(★三级一般考点,一般为单选)1.观测变量的各个不同数值及每个不同数值的出现次数的顺序排列,称为变量的【次数分布】。

2.列出观测变量的次数分布是展示统计活动所取得数据的分布状况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描述观测数据状况的首要方法。

3.观测变量的次数分布包含了观测变量在所研究总体或所取得样本中取值的全部信息,因此,列出观测变量的次数分布就是进行统计分析推断的基础。

013 次数分布表及其编制(★★★一级考点,一般为单选、简答)1.单值分组次数分布表用每一个不同的取值代表一个组的变量值,并计算出各组变量值出现的个数即各组次数,然后顺序列在次数分布表中,这样的次数分布表称为单值分组次数分布表。

2.组距分组次数分布表将观测变量的整个取值范围依次划分成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作为一个分组,并计算出每个分组区间上观测变量的变量值的个数,然后依次将各个分组区间和各分组区间上变量值的个数在一个统计表中顺序列出,就得到了观测变量的组距分组次数分布表。

(1)确定组数:采用组距分组方法对变量的取值进行分组,各组的区间长度可以相等(等距分组),也可以不等(异距分组)。

(2)确定组距:组距分组中,每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距离称为组距。

(3)确定组限:组距分组中,每组的最大值称为该组的上限,最小值称为该组的下限。

上限不在内原则。

(4)计算各组的次数(频数):每组所分配的变量值的个数也就是该组的次数(频数)。

(5)列出组距分组次数分布表。

3.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1)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数列(2)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曲线4.变量数列分布图(1)柱状图:用顺序排列的柱状线段的高低来显示各组变量值出现次数的多少货频率高低的图形。

(2)直方图:用顺序排列的各区间上的直方条表示变量在个区间内取值的次数或频率的图形。

(3)折线图:在直方图中将各直方条顶端中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并在最低组之前和最高组之后各延长半个组距,将所连折线再连接到横轴上,所形成的图形就称为次数分布折线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2015年自考请访问:/zikao/
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2015年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点十三
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它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之分。

3、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

4、统计指标:是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

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也是一种观察调查法。

也称卫星遥感统汁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

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