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计算器
各种楼梯的计算公式

各种楼梯的计算公式
楼梯计算体积=踏步体积+梯板体积
踏步体积三角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 梯板净宽* 踏步个数
踏步个数= 踏宽数+1
踏宽数= 楼梯净长/踏步宽度(楼梯净长:等于踏步段水平投影净长,即扣减(墙)后的长度)
踏步高度= 楼梯高度/(踏步个数+1)
梯板净宽= 楼梯宽度扣减墙后的宽度。
梯板体积=楼梯斜长*梯板厚度*梯板净宽;
楼梯斜长= K*楼梯水平投影长度
楼梯水平投影长度=踏步净长
k=(根号(踏步宽^2+踏步高^2)/ 踏步宽)*踏步净宽
踏步净宽=踏步宽*踏步数
休息平台体积=长*宽*厚;
梯梁体积=长*宽*(高-休息平台厚)
栏板
栏板面积=栏板长度×栏板高度计算
栏板体积=栏板面积×栏板厚度计算
栏板长度是楼梯的实际长度,即斜长度
栏杆
栏杆按长度或者吨位进行计算
栏杆长度是按照楼梯的实际长度(即斜长度)进行计算的楼梯侧面
楼梯侧面装修=踏步侧面面积+梯板侧面积
踏步侧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踏步个数
梯板侧面积=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楼梯底面装修=楼梯底部面积
楼梯模板=楼梯侧模+楼梯底模;。
楼梯计算公式楼梯的计算方法

楼梯计算公式楼梯的计算方法高层建筑及建筑物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楼梯的构建,因此楼梯的计算方法十分重要。
楼梯是一种让建筑物中的人们方便地移动的重要工程,也是高层建筑和建筑物中最常用的工程。
楼梯的设计及计算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计算,这就要求建筑物设计人员必须掌握楼梯计算公式才能正确地进行楼梯的计算。
楼梯计算公式是建筑物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楼梯的参数计算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这样才能使楼梯的设计及建设得了高效可靠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楼梯的计算公式包括楼梯梯级宽度、梯级高度、楼梯梯级连接面积以及楼梯梯级与层板的连接技术等。
楼梯梯级宽度是楼梯计算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楼梯梯级的宽度不得小于400mm。
根据国家规定,楼梯梯级宽度一般按照以下公式计算:p=1.1n+0.2,其中p为楼梯梯级的宽度,单位为mm,n为楼梯的人数,单位为人。
楼梯梯级高度是楼梯计算的另一重要因素,根据国家规定,楼梯梯级高度应不低于150mm。
现行国家标准中规定,楼梯梯级高度一般按照以下公式计算:h=175zn,其中h为楼梯梯级的高度,单位为mm,zn为楼梯梯级连接技术,z=1-3根据不同的技术要求而定。
楼梯梯级连接面积是指楼梯梯级连接的外表面积,它是楼梯的计算中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楼梯梯级连接面积不得低于200mm2,根据国家规定,楼梯梯级连接面积一般按照以下公式计算:S=2x-y,其中S为楼梯梯级连接面积,单位为mm2,x为楼梯梯级的宽度,单位为mm,y为楼梯梯级的高度,单位为mm。
楼梯梯级与层板之间的连接技术也是楼梯计算中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楼梯梯级与层板之间的连接技术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者搭接等方式。
这些技术的使用都必须满足国家规定中的要求,如强度、韧性及耐久性等。
以上就是楼梯计算公式楼梯的计算方法。
楼梯计算公式包括楼梯梯级宽度、高度、连接面积以及楼梯梯级与层板之间的连接技术。
楼梯计算公式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以确保高层建筑及建筑物的楼梯得到正确地计算及建造。
旋转楼梯计算书170X600

Ny -44.7 -44.7 -44.7 -44.7 -44.7 -44.7 24.7 24.7 24.7 24.7 24.7 24.7 24.7 24.7 24.7 24.7 24.7 24.7 24.7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 -2.2 -2.2 -2.2 -2.2
面荷载分布图:
4
同济大学 3D3S 软件
面荷载序号 1 分布图(实线表示荷载分配到的单元)
3.3 其它荷载
(1). 地震作用 无地震。 (2). 温度作用 无温度作用。
3.4 荷载组合
(1) 1.20 恒载 + 1.40 活载工况1
5
同济大学 3D3S 软件
4 内力位移计算结果
4.1 内力
4.1.1 最不利内力
82
合力最大 Nx最小 Ny最小 Nz最小 Mx最小 My最小 Mz最小 Nx最大 Ny最大 Nz最大 Mx最大 My最大 Mz最大
83
合力最大 Nx最小 Ny最小 Nz最小 Mx最小 My最小 Mz最小
各效应组合下最大支座反力标准值(单位:kN、kN.m) 节点号 控制 Nx最大 Ny最大 Nz最大 Mx最大 My最大 Mz最大 80 合力最大 组合号 1 1 1 1 1 1 1 组合 序号 1 1 1 1 1 1 1 Nx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Ny -44.7 -44.7 -44.7 -44.7 -44.7 -44.7 -44.7 Nz 67.3 67.3 67.3 67.3 67.3 67.3 67.3 Mx -77.6 -77.6 -77.6 -77.6 -77.6 -77.6 -77.6 My -5.3 -5.3 -5.3 -5.3 -5.3 -5.3 -5.3 Mz -5.5 -5.5 -5.5 -5.5 -5.5 -5.5 -5.5
PKPM软件说明书-楼梯说明书 LTCAD(V3.1.4)

目
录
第一部分 普通楼梯 CAD 软件 ......................................................................................1 第一章 软件功能及应用范围 ................................................................................................ 3 一、人机交互方式输入各层楼梯布置 ............................................................................ 3 二、本程序可完成的楼梯类型 ........................................................................................ 3 三、楼梯跑与楼梯梁 ........................................................................................................ 4 四、楼梯结构计算 ............................................................................................................ 7 五、绘制楼梯平面图 ........................................................................................................ 7 六、绘制楼梯剖面图 ........................................................................................................ 9 七、楼梯配筋图 ................................................................................................................ 9 八、施工图图面布置 ...................................................................................................... 10 九、层数和标准层数限制 .............................................................................................. 10 第二章 内力计算与配筋技术条件 ...................................................................................... 11 一、荷载 .......................................................................................................................... 11 二、平台板配筋 .............................................................................................................. 11 三、板式楼梯计算原则 .................................................................................................. 11 四、梁式楼梯计算原则 .................................................................................................. 15 五、楼梯梁配筋计算 ...................................................................................................... 15 六、配筋措施 .................................................................................................................. 16 七、 楼梯设计中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 16 第三章 软件操作过程 .......................................................................................................... 18 第一节 交互式数据输入 .............................................................................................. 21 一、概述 .......................................................................................................................... 21 二、总信息 ...................................................................................................................... 25 三、建立楼梯间 .............................................................................................................. 27 四、楼梯布置 .................................................................................................................. 30 五、梯梁 .......................................................................................................................... 37 六、多窗口切换观察楼梯的平、立、剖及透视图....................................................... 40 七、楼梯实时漫游 .......................................................................................................... 41 八、楼梯基础 .................................................................................................................. 42 九、楼梯复制 .................................................................................................................. 43 十、竖向布置 .................................................................................................................. 43 十一、全楼组装 .............................................................................................................. 45 十二、保存文件 .............................................................................................................. 46
楼梯踏步的计算公式

楼梯踏步的计算公式计算楼梯踏步是建筑与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一项技术,也是装饰设计的基础工程。
楼梯踏步的计算原理与标准在我国被广泛使用。
楼梯踏步的计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而是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
楼梯踏步的计算公式有很多种,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
楼梯踏步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一个楼梯台阶的数量、宽度和深度的公式。
根据设计需要,可分为普通楼梯、斜坡式楼梯和人字形楼梯等不同类型。
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计算公式,但是其中普通楼梯的计算方式最为常见:台阶数、宽度和高度假定分别为n,w,h,踏步长度则为l,则楼梯台阶的公式为:n = (h+w/2) / l其中h为楼梯的台阶高度,w为楼梯的台阶宽度,l为楼梯的踏步长度。
踏步长度的标准计算公式是:l = (w + h)/2其中w和h的取值分别为楼梯的宽度和高度。
根据这两个公式可以得到一个楼梯台阶的数量和踏步长度。
在楼梯踏步的计算中,还必须考虑到楼梯台阶的倾斜角度。
一般来说,楼梯台阶的倾斜角度应该在15度至45度之间,倾斜角度越大,台阶的爬行性能越高,但也会消耗更多的空间。
因此,楼梯台阶的倾斜角度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精确计算的一个重要参数。
楼梯踏步的计算还要考虑到台阶的型号、材料和施工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楼梯台阶要采用较为结实的材料,例如水泥或砖石材料等,以确保台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此外,台阶的型号也很重要,不同型号的台阶有着不同的尺寸、重量和使用年限,这也是计算楼梯踏步的一个重要参数。
楼梯踏步计算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楼梯结构的刚度。
楼梯结构的刚度是指楼梯台阶和侧墙的剪切刚度。
一般情况下,楼梯台阶的剪切刚度一般比侧墙的剪切刚度要大,因为楼梯台阶的重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大于侧墙的重量。
楼梯台阶的剪切刚度和侧墙的剪切刚度的计算公式同样受到台阶的型号、材料和施工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加以准确计算。
楼梯踏步的计算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楼梯的性能,而且还影响到楼梯台阶和侧墙的刚度。
经典楼梯计算(手算)详细版

楼梯结构设计计算楼梯的平面布置,踏步尺寸、栏杆形式等由建筑设计确定。
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是最常见的现浇楼梯,宾馆和公共建筑有时也采用一些特种楼梯,如螺旋板式楼梯和剪刀式楼梯(图8-1)。
此外也有采用装配式楼梯的。
这里主要介绍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的计算机构造特点。
(a)剪刀式楼梯(b)螺旋板式楼梯图8-1 特种楼梯楼梯的结构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 根据建筑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楼梯的结构型式和结构布置;2) 根据建筑类别,按《荷载规范》确定楼梯的活荷载标准值。
需要注意的是楼梯的活荷载往往比所在楼面的活荷载大。
生产车间楼梯的活荷载可按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小于3.5kN /m(按水平投影面计算)。
除以上竖向荷载外,设计楼梯栏杆时尚应按规定考虑栏杆顶部水平荷载0.5kN/m(对于住宅、医院、幼儿园等)或1.0kN/m(对于学校、车站、展览馆等);3).进行楼梯各部件的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4) 绘制施工图,特别应注意处理好连接部位的配筋构造。
1.板式楼梯板式楼梯由梯段板、休息平台和平台梁组成(图8-2)。
梯段是斜放的齿形板,支承在平台梁上和楼层梁上,底层下端一般支承在地垄墙上。
板式楼梯的优点是下表面平整,施工支模较方便,外观比较轻巧。
缺点是斜板较厚,约为梯段板斜长的1/25—1/30,其混凝土图8-2 板式楼梯的组成图8-3 梯段板的内力用量和钢材用量都较多,一般适用于梯段板的水平跨长不超过3m时。
板式楼梯的计算特点:梯段斜板按斜放的简支梁计算(图8-3),斜板的计算跨度取平台梁间的斜长净距'n l。
设楼梯单位水平长度上的竖向均布荷载qgp+=(与水平面垂直),则沿斜板单位斜长上的竖向均布荷载αcos'pp=(与斜面垂直),此处α为梯段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图8-4),将'p分解为:αααcoscoscos''⋅==pppxαααsincossin''⋅==pppy此处','y x p p 分别为'p 在垂直于斜板方向及沿斜板方向的分力,忽略'y p 对梯段板的影响,只考虑'x p 对梯段板的弯曲作用。
旋转楼梯的计算公式和讲解

旋转楼梯的计算公式和讲解旋转楼梯是一种具有良好美感和空间利用率的楼梯形式,常用于高档住宅和公共场所的设计中。
旋转楼梯的计算公式和讲解如下:1. 旋转楼梯的类型旋转楼梯分为直线式旋转楼梯和曲线式旋转楼梯两种类型。
直线式旋转楼梯的旋转角度为180度,每级台阶的长度相等;曲线式旋转楼梯的旋转角度为90度或更小,每级台阶的长度不等。
2. 旋转楼梯的基本参数旋转楼梯的基本参数包括楼梯高度、楼梯宽度、旋转半径、旋转角度、每级台阶的高度和长度等。
这些参数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际场地条件和使用要求进行考虑。
3. 旋转楼梯的计算公式(1) 直线式旋转楼梯的计算公式:楼梯高度 = 台阶数×每级台阶高度台阶数 = 楼梯高度÷每级台阶高度楼梯长度 = 台阶数×每级台阶长度旋转半径 = 楼梯长度÷ (2 ×π)(2) 曲线式旋转楼梯的计算公式:楼梯高度 = 台阶数×每级台阶高度台阶数 = 楼梯高度÷每级台阶高度旋转半径 = (楼梯长度× 2 + (每级台阶长度 - 每级台阶高度) ×台阶数) ÷ (2 ×π)每级台阶长度 = 旋转半径× (π÷ 2) ÷台阶数 + 每级台阶高度4. 旋转楼梯的设计要点旋转楼梯的设计要点包括:(1) 确定旋转半径和旋转角度,保证楼梯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2) 设计合适的台阶高度和长度,保证楼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应根据实际场地条件和使用要求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旋转楼梯类型和参数。
以上是旋转楼梯的计算公式和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楼梯踏步计算公式

楼梯踏步计算公式楼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建筑构造,它们连接了不同层的房间,使得我们能够方便地上下楼梯。
楼梯的设计中有许多要素需要考虑,其中之一就是踏步尺寸的设计。
踏步尺寸的合理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楼梯的使用舒适度,还可以保证楼梯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楼梯踏步计算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楼梯设计。
一、楼梯踏步的尺寸楼梯的踏步是我们上下楼梯时脚落在上面的那一块平面,踏步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我们上下楼梯的体验。
如果踏步尺寸太小,我们的脚容易踩空,会增加摔倒的风险;如果踏步尺寸太大,上下楼梯的时候就会感到累。
所以,踏步的尺寸应该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一般来说,踏步的深度应该在28厘米到32厘米之间,踏步的高度应该在16厘米到19厘米之间。
二、楼梯踏步计算公式在设计楼梯踏步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楼梯踏步计算公式。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楼梯踏步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
1、踏步数量的计算公式踏步数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楼梯的总高度和踏步高度来计算的,公式如下:踏步数量=楼梯总高度/踏步高度例如,如果楼梯的总高度是3.5米,踏步高度是17厘米,那么踏步数量就是:踏步数量=3.5/0.17=20.59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楼梯的踏步数量应该是21个。
2、踏步深度的计算公式踏步深度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楼梯的总长度和踏步数量来计算的,公式如下:踏步深度=(楼梯总长度-踏步数量×踏步高度)/踏步数量例如,如果楼梯的总长度是5.5米,踏步数量是21个,踏步高度是17厘米,那么踏步深度就是:踏步深度=(5.5-21×0.17)/21=0.26米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楼梯的踏步深度应该是26厘米。
三、楼梯踏步的设计要点在设计楼梯踏步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踏步的深度和高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保证上下楼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踏步的深度和高度应该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来说,踏步深度和踏步高度的比例应该在2:1到2.5:1之间。
课程设计爬楼梯

课程设计爬楼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爬楼梯问题中的数学建模方法,理解其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2. 引导学生运用整数、分数和小数进行爬楼梯问题的计算,加强对数学运算的熟练度。
3. 帮助学生理解爬楼梯问题中的数列概念,掌握数列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技巧。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器、编程软件等)辅助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
2. 增强学生面对困难时的信心和毅力,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
3. 通过爬楼梯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爬楼梯问题为载体,结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爬楼梯问题引入:通过生活中的爬楼梯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实质。
教材章节:《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章“分数与除法”及第五章“小数的初步认识”。
2. 数学建模:介绍爬楼梯问题中的数学建模方法,建立楼梯与整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章节:《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及第七章“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数列概念:讲解爬楼梯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列概念,让学生了解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章“数列的初步认识”。
4. 计算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整数、分数和小数进行爬楼梯问题的计算,巩固数学运算知识。
楼梯踏步尺寸计算公式图纸

楼梯踏步尺寸计算公式图纸楼梯是建筑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着一个建筑物的重要价值,一出错就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因此,在设计楼梯时,对踏步尺寸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图纸上的踏步尺寸计算公式是根据国家规定而定,可以有效地帮助设计者准确地计算出踏步尺寸,从而保证楼梯的使用安全。
这个图纸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楼梯踏步尺寸的计算公式,二是踏步尺寸的定义,三是楼梯踏步尺寸的计算过程,四是楼梯踏步尺寸的计算结果。
首先,从图纸的楼梯踏步尺寸的计算公式部分来看,首先要说明的是踏步尺寸,它是指楼梯踏步和上扶手之间的距离,是用来衡量楼梯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安全管理规定,楼梯踏步距离必须是同一楼层内其他楼梯等效踏步距离的85%到95%间。
图纸上提供的楼梯踏步尺寸计算公式如下:楼梯踏步尺寸:T=L*(85%-95%)其中,L为楼梯踏步和上扶手之间的距离,T为楼梯踏步尺寸,需要按照实际情况选择85%或95%,以确保楼梯的安全使用。
接下来,看图纸的踏步尺寸的定义部分。
定义将踏步尺寸分为三个等级:A类楼梯踏步尺寸为230mm,B类楼梯踏步尺寸为180mm,C 类楼梯踏步尺寸为100mm,其中A类楼梯踏步尺寸是较宽的,适用于步行楼梯,体育场馆等公共楼梯;B类楼梯踏步尺寸稍小一些,适用于住宅楼梯,大厦内部楼梯;C类楼梯踏步尺寸最小,一般适用于阳台、屋顶等只供少量人通行的地方。
接下来,看图纸的踏步尺寸计算过程部分,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如何使用以上提供的楼梯踏步尺寸计算公式来计算出楼梯踏步尺寸。
首先,要确定楼梯踏步和上扶手之间的距离L,一般可以看现场实测。
接下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85%或95%,计算楼梯踏步尺寸T,T=L * (85%-95%),最后,根据得出的楼梯踏步尺寸T,确定楼梯所使用的踏步尺寸等级A,B,C,以确保楼梯的安全使用。
最后,看图纸的楼梯踏步尺寸的计算结果部分,以实际的踏步尺寸T和踏步尺寸等级A、B、C的比较表格为例,如下。
楼梯踏步尺寸计算公式和视

楼梯踏步尺寸计算公式和视楼梯是连接楼层的通道,其设计和构造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安全和舒适度。
楼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踏步尺寸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楼梯踏步尺寸的计算公式和视。
首先,楼梯的踏步尺寸可分为踏步面积和踏步高度两个方面。
踏步面积的计算公式为:踏步面积=楼梯长度/楼梯宽度其中,楼梯长度是楼梯的总长度,包括水平段和下垂段的长度;楼梯宽度是指楼梯每一级踏步的宽度,一般要符合人们踏步的实际需要,通常在280mm-350mm之间。
踏步高度的计算公式为:踏步高度=总楼层高度/楼梯级数其中,总楼层高度是楼层之间的垂直距离,通常为3000mm-3600mm;楼梯级数是指楼梯的踏步总数,包括水平段和下垂段的踏步数。
此外,楼梯踏步面积和踏步高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系,即踏步高度和踏步面积的乘积应在4200mm²-5000mm²之间。
如果乘积超过5000mm²,则会增加下肢肌肉负担,不利于行走;如果乘积小于4200mm²,则会导致舒适度不佳。
在视觉方面,楼梯的设计要考虑到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安全需求。
以下是一些关于楼梯视觉设计的建议:1.颜色对比:楼梯踏步面的颜色与楼梯梯级的颜色应有足够的对比度,以便人们清晰地辨认踏步位置。
2.标识标志:在楼梯的入口或附近,可以设置标识标志,用以提醒人们楼梯的存在和方向。
3.照明设计:楼梯应有良好的照明设计,以确保人们在行走时有足够的光线,减少摔倒的风险。
4.不滑溜材料:楼梯踏步的材料应该是防滑的,以防止人们在行走时因为材料滑溜而摔倒。
5.扶手设计:楼梯的两侧应有扶手,以便人们在上下楼梯时保持平衡。
综上所述,楼梯踏步尺寸的计算公式和视觉设计都是楼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合理的踏步尺寸和视觉设计能够保障人们的安全和舒适度,因此,设计师在进行楼梯设计时应根据人体工程学和安全需求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
楼梯

楼梯1.楼梯可通过定义楼梯梯段或绘制踢面线和边界线,在平面视图中创建楼梯。
可以定义直跑梯、带平台的L 形楼梯、U 形楼梯和螺旋楼梯。
也可以通过修改草图来改变楼梯的外边界。
踢面和梯段会相应更新。
在多层建筑物中,可以只设计一组楼梯,然后为其他楼层创建相同的楼梯,直到楼梯属性中定义的最高标高。
一个楼梯梯段的踏板数基于楼板与楼梯属性定义的最大踢面高度之间的距离确定。
绘图区域中将显示一个矩形,表示楼梯梯段的迹线。
(1)通过绘制梯段创建楼梯绘制梯段是创建楼梯的最简单方法。
绘制梯段时,将自动生成边界和踢面。
完成绘制后,将自动应用扶手。
“梯段”工具会将楼梯设计限制为直梯段、带平台的直梯段和螺旋楼梯。
①打开平面视图或三维视图。
②单击“建筑”选项卡➤“楼梯坡道”面板➤“楼梯”。
③单击“修改| 创建楼梯”选项卡➤“构件”面板➤,默认情况下,“线”工具处于选中状态。
如果需要,请在“绘制”面板上选择其他工具。
④单击以开始绘制梯段。
⑤在达到所需的踢面数后,单击以定位平台。
⑥沿延伸线拖曳光标,然后单击以开始绘制剩下的踢面。
⑦单击以完成剩下的踢面。
⑧单击“完成编辑模式”。
第一梯段已创建9 个踢面,还剩9 个踢面未创建垂直于原始梯段的附加梯段带有自动创建的楼梯平台的已完成草图(2)通过绘制边界和踢面线创建楼梯可以通过绘制边界和踢面,而非使Revit自动计算楼梯梯段来定义楼梯。
绘制楼梯的迹线时,通过以下方法可以更好地进行控制。
①打开平面视图或三维视图。
②单击“建筑”选项卡➤“楼梯坡道”面板➤“楼梯”,绘制一个楼梯并自动生成踢面。
③在属于“创建楼梯”的状态下选中刚绘制的楼梯,单击“转换”。
④单击“修改|创建楼梯”选项卡➤“工具”面板➤“编辑草图”。
⑤在“绘制”面板中单击“边界”,使用其中一个绘制工具绘制边界。
⑥再单击“踢面”,使用其中一个绘制工具绘制踢面。
⑦单击“完成编辑模式”。
使用边界和踢面工具绘制的楼梯(3)为新楼梯指定扶手类型绘制新楼梯时,可以指定要使用的扶手类型。
楼梯装饰计算公式图解

楼梯装饰计算公式图解楼梯是连接不同楼层的重要构件,在室内装饰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楼梯的设计与装饰不仅要考虑美观性,还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楼梯装饰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楼梯的尺寸、材料、结构等因素,其中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楼梯的设计与装饰需要根据具体的空间和需求来进行,因此在进行计算公式图解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情况。
下面将分别介绍楼梯的尺寸计算、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的计算公式图解。
一、楼梯的尺寸计算。
1. 楼梯的台阶高度计算公式:楼梯的台阶高度应根据人体工程学来设计,一般情况下,台阶高度应控制在17-18厘米之间。
计算公式为,台阶高度 = 楼层高度 / 台阶数。
2. 楼梯的台阶宽度计算公式:台阶宽度的设计应考虑到人的脚步长度和舒适度,一般情况下,台阶宽度应控制在28-30厘米之间。
计算公式为,台阶宽度 = 楼梯宽度 / 台阶数。
3. 楼梯的踏步长度计算公式:踏步长度的设计应考虑到人的脚步长度和舒适度,一般情况下,踏步长度应控制在60-65厘米之间。
计算公式为,踏步长度 = 楼梯长度 / 台阶数。
通过以上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楼梯尺寸要求来进行设计,保证楼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二、楼梯的材料选择。
楼梯的材料选择对于装饰效果和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楼梯装饰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
以下是常见的楼梯材料选择计算公式:1. 木质楼梯材料选择计算公式:木质楼梯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到木材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楼梯的尺寸和使用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木材。
计算公式为,所需木材量 = 楼梯长度楼梯宽度楼梯高度。
2. 金属楼梯材料选择计算公式:金属楼梯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到金属的强度和耐久性,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楼梯的尺寸和使用要求来选择适当的金属材料。
计算公式为,所需金属材料量 = 楼梯长度楼梯宽度楼梯高度。
通过以上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楼梯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保证楼梯的稳固性和美观性。
楼梯计算小软件,很好用哦~

板长跨(mm) 2700 板自重(kN/m) 2.5 as 0.0222 TL1 梯梁跨度(m) 2.7 梯梁自重 2.616
板短跨(mm) 1270 恒载标准值(kN/m) 4.3 rs 0.9888 梯梁静跨(m) 2.5 平台板荷载标准值 4.3 梯段恒载标准值 9.58 as 0.0992 Vu(kN) 51.86 p
面层自重(kN/m3) 1.4 荷载设计值(kN/m) 10.06 选筋
抹灰自重 0.4 短跨/长跨 0.47 ○8间距 251.33 箍筋fy 210 梯梁恒载标准值 24.02 梯梁活载标准值 9.05
b(mm) 1000 短跨弯矩系数 0.125 ○10间距 318.09 h0 365 恒载控制 41.29 活载控制 41.49
fc(N/mm2) 14.3 长跨弯矩系数 0..174 实配As(mm2) 251
抗弯配筋 抗剪配筋
Mu(Mpa) 37.81 Vc(kN) 73.07 TB π 梯段跨度l0 (m) 3.9 fc(N/mm2) 14.3 梯板自重(kN/m) 6.56 Mu(MPa) 24.93 标准组合Mk(Mpa) 19.89 rf 0 ρ te 0.0112 间距d 200 150 150 150 200
板厚度(mm) 100 恒载控制 9.235 As 71.22 梁高h(mm) 400 平台板跨度(m) 1.27 梯段跨度(m) 3.9 rs 0.9476 Asv/S 0.0000
h0(mm) 80 活载控制 10.06 As,min 200.00 梁宽b(mm) 200 恒荷载传导值 2.73 恒荷载传导值 18.67 As(mm2) 303.63 ○8面积 50.3
利用手机APP快速测量电梯平衡系数

西部特种设备 第3期利用手机APP 快速测量电梯平衡系数卢 鹏 刘 洋 刘 殊(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 四川成都 610036) 针对曳引驱动电梯定期检验中平衡系数的试验特点,提出了快捷的测量方案,同时设计出智能手机APP(应用程序)进行辅助计算,通过同传统手绘电流负荷法比较,可以得出本方法能有效提高曳引驱动电梯定期检验中平衡系数试验的精度和效率。
曳引驱动电梯 ;平衡系数;APP摘 要关键词平衡系数是曳引驱动电梯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其取值直接影响到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节能降耗等重要方面,《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以下简称曳引电梯检规)中第8.1条明确规定只有当电梯平衡系数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检规中8.2项至8.13项的检验,由此也可以看出平衡系数的检测是曳引式电梯检验中一个关键项目。
根据电梯平衡系数计算公式:K=(W 1 -W 2)/Q其中:K 是平衡系数 ,Q 是表示电梯额定载荷(kg) ,W 1表示轿厢重量(kg) ,W 2表示对重重量(kg) 。
由此公式可知,平衡系数K 就是对重的质量与轿厢自重质量之差与额定载重量的比值。
曳引电梯检规(含第2号修改单)中要求曳引电梯平衡系数应当在0.40~0.50之间,换言之,平衡系数小于0.40或大于0.50都不合格。
利用此特点,笔者以某台额定载重量1 600 kg 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定检为例介绍传统手绘法与利用智能手机APP (应用程序)快速测量平衡系数的比较过程如下:(1)轿厢分别装载额定载重量40%和50%的砝码,进行上、下全程运行,当轿厢和对重运行到同一水平位置时,用钳形电流表记录电动机的电流值。
(2)用传统方法将测得的电流值绘制电流-负荷曲线,以上、下行运行曲线的交点确定平衡系数。
表1 不合格的电流-负荷表通过对两组电流值特征分析及曲线显示在40%载荷和50%载荷之间无交点,可以得出该电梯平衡系数结果小于40%,不符合要求。
楼梯踏步的计算方式

楼梯踏步的计算方式楼梯踏步是一种非常常见而且有效的运动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腿部肌肉、增强心肺功能,并且还有助于减脂。
楼梯踏步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调整,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楼梯踏步的计算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楼梯踏步的计算方式主要包括楼梯的高度、步数和时间三个要素。
楼梯的高度指的是每一级楼梯的垂直高度,一般以厘米(cm)作为单位;步数是指我们在踏上楼梯后向上迈出的步伐次数;时间是指我们完成整个踏步过程所用的时间,一般以分钟为单位。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每一步踏步的高度。
这可以通过将楼梯的总高度除以步数来得到。
例如,如果楼梯的总高度是300厘米,步数是60步,那么每一步的踏步高度就是300/60=5厘米。
当然,实际上我们可能无法保持每一步的踏步高度完全相等,但这个计算方式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完成楼梯踏步所需的时间。
这可以通过将楼梯的总高度除以每分钟的踏步高度来得到。
例如,如果楼梯的总高度是300厘米,每一步的踏步高度是5厘米,那么完成楼梯踏步所需的时间就是300/5=60分钟。
同样地,我们可能无法保持每分钟的踏步高度完全一致,但这个计算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大致的估算。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楼梯踏步是一种相对较高强度的运动,对身体的消耗也比较大,因此在进行楼梯踏步运动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你是初学者,建议你从较小的楼梯开始,将计算方式应用于实践中,并逐渐增加步数和时间。
同时,要定期休息,以避免过度疲劳。
如果你有任何心脏病、关节问题或其他健康状况,请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而言之,楼梯踏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锻炼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腿部肌肉、增强心肺功能,并且有助于减脂。
通过计算楼梯的高度、步数和时间,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和控制自己的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但是在进行楼梯踏步运动时,要注意身体的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坚持楼梯踏步运动,相信你会获得良好的运动效果和健康成果。
梯步计算方法公式

梯步计算方法公式梯步计算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计算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计算梯步的数量和高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计算梯步的情况,比如设计楼梯、建造台阶等。
因此,掌握梯步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梯步计算方法的公式及其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梯步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一般情况下,梯步的数量和高度是成比例的,即梯步的数量乘以梯步的高度等于总的爬升高度。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梯步的数量和高度:梯步数量 = 总的爬升高度 / 每步的高度。
梯步高度 = 总的爬升高度 / 梯步的数量。
其中,总的爬升高度是指从梯子的起点到终点的垂直距离,每步的高度是指每一步的垂直距离。
通过这两个公式,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梯步的数量和高度。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梯步计算方法的应用。
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楼梯,总的爬升高度为300厘米,每步的高度为15厘米。
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公式来计算出梯步的数量和高度:梯步数量 = 300厘米 / 15厘米 = 20步。
梯步高度 = 300厘米 / 20步 = 15厘米。
因此,我们可以设计出20个高度为15厘米的梯步,从而满足总的爬升高度为300厘米的要求。
除了上面的基本公式外,梯步计算方法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比如,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梯步数量为小数的情况。
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整或者四舍五入处理。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形状的楼梯,比如螺旋楼梯、弧形楼梯等,梯步计算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之,梯步计算方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数学计算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计算梯步的数量和高度。
通过掌握梯步计算方法的公式及其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楼梯设计和建造。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楼梯踏步的计算方法

楼梯踏步的计算方法楼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构件,而楼梯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踏步的计算。
正确的踏步计算可以保证楼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楼梯踏步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的参数,包括楼梯的总高度、踏步的深度和踏步的高度。
楼梯的总高度指的是从楼梯的起点到终点的垂直距离,踏步的深度指的是楼梯台阶的水平距离,踏步的高度指的是楼梯台阶的垂直距离。
这些参数是计算楼梯踏步的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相关的建筑规范来确定踏步的标准数值。
一般来说,踏步的深度在280mm到320mm之间,踏步的高度在150mm到180mm之间。
这些数值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和建筑安全性的要求来确定的,可以保证人们上下楼梯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楼梯的踏步数量,踏步数量 = 楼梯总高度 / 踏步的高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楼梯所需的踏步数量。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楼梯的实际情况,比如楼梯的总高度可能会受到楼层高度的限制,踏步的深度和高度也会受到楼梯的设计和使用要求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调整,以确保楼梯的设计和施工符合实际需求。
除了踏步数量的计算,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楼梯的坡度和转角的设计。
楼梯的坡度和转角也会影响到楼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因此在计算踏步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楼梯的坡度和转角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
总之,楼梯踏步的计算是楼梯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踏步计算可以保证楼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楼梯踏步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