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16Mn9Cu2Ni1N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研究

合集下载

各种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各种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各种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从物理冶金学原理可知,合金的化学成份决定其各种热处理状态和加工处理状态下的金相结构和组织。

以化学成份为基础,加上金相结构和组织决定着该合金材料的性能。

为了比较系统地理解众多不锈钢牌号的异同和各种合金元素对加工性能的影响,下面介绍不锈钢中主要合金元素铬、镍、硅、锰、钼、铜、铝、氮、钛、铌和碳对其金相结构、组织和性能。

一、合金元素的影响1、铬、镍、铝、为形成铁素体的元素,是不锈钢获得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合金元素。

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足够量的铬(w cr≥12%),既可使钢在氧化性介质中产生一种与基体组织牢固结合的铬铁氧化物(F e Cr)2O3的钝化膜;又能提高钢在电介质中的电极电位,从而使化学稳定性得到提高。

硅和铝同样能使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生成致密的保护膜,其中铝的作用比铬还强烈。

在奥氏体型耐热钢中,这些元素均能提高其抗氧化性。

在18-8型不锈钢中,当硅的质量分数从0.4%提高到2.4%时,钢在980℃时抗氧化性能提高22倍。

如果硅含量过高,会严重恶化稳定奥氏体型钢的焊接性,故必须严格控制硅在钢中的含量。

铝在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中,可以提高其室温和高温的强度。

2、镍为形成奥氏体的元素。

能使合金表面钝化,扩大钢在酸中的钝化范围,但不能改善其对稀硝酸的耐蚀性。

它能提高不锈钢抗硫酸、盐酸等腐蚀介质的性能,是耐蚀钢的主要合金元素,如果单独使用镍作为不锈钢合金元素,其质量分数要高达24%才能得到全奥氏体组织,但这是极为不经济的。

而在低碳铬不锈钢(w cr>17%)的基础上,只需加入质量分数为9%的镍。

即可获得耐蚀性好、综合力学性能也好的室温下稳定的奥氏体组织,既能满足钢的耐蚀性要求,又能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能,成为一种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钢种。

3、钼和铜钼是形成铁素体的元素。

在铬不锈钢中加入钼,可以提高钢在非氧化性介质中的稳定。

它的独特之处是能抵抗氯离子(Cl-)产生的点腐蚀;同时也能提高奥氏体型钢的热强性,改善奥氏体钢短时塑性和持久塑性,对焊接有利。

Cr16Mn9Cu2Ni1N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研究

Cr16Mn9Cu2Ni1N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研究
r i t e f o r m i f r s t f r o m t h e l i q u i d wh i l e t h e r e ma i n i n g l i q u i d p h a s e s a r e t r a n s f o me r d t o e u t e c t i c - a u s t e n i t e .
t h e n i t wi l l b e t r a n s f o r me d i n t o a u s t e n i t e a n d d e l t a - f e r r i t e i n t h e n u c l e u s i s r e t a i n e d . Wi t h t h e c h a n g e o f c o l l i n g r a t e , t h e s o l i d i i f c a t i o n mo d e s c h a n g e s . Ne a r t h e s u f r a c e wh e r e t h e c o i l i n g r a t e i s n o t h i g h , t h e n e a r - b a l — a n c e d d e n d it r e s t r u c t u r e c a n b e o b t a i n e d . T h e r e t a i n e d d e l t a — f e r r i t e a r e v e r mi or f i B o r o f s k e l e t o n l f a me a n d a l l a u s t e n i t e a r e t r a n s f o r me d f r o m d e h a - f e r r i t e b y s o l i d p h a s e t r a n s f o ma r t i o n . On t h e s u r f a c e wh e r e t h e c o l l i n g r a t e i s v e r y h i g h , t h e s o l i d i i f c a t i o n mo d e d e v i a t e f r o m t h e b a l a n c e ; a s p r i ma y- r p r e c i p i t a t e d p h a s e , d e l t a - f e r ・

不同成分9Ni钢的性能和组织研究

不同成分9Ni钢的性能和组织研究

不稳 定 ,在 520 oC以下位 错 密度高 ,使得 拉伸 和屈 服 强度 都下 降 。
对 于试 样 A,从 金 相 照 片 可 以 比较 清 晰 地 分 辨 出 回火 马氏体 组织 的特 点 ,晶粒较 大 ,晶 内 比较 干 净 ,板 条状 马 氏体 经 过 回火 后 都 变 成 了类 似 大 块 状铁 素体 的组 织 ,位错 密度很 小 ,淬火形 成 的 应 力 都被 释放 ,在 晶界 上 有 细小 析 出 。而试 样 B和 试 样 C除 了少 量 回火 马 氏体 ,还 存 在 贝 氏体 或铁 素体组织。推测试 样 B和试样 c最后 回火 温度 都 在 600 oC以上 ,这 个 温 度 可 以 形成 针 状 铁 素 体 或 贝 氏体组 织 ¨m J,在 400—600 oC温 度 范 围 内 , 铁 素体 会优 先在 原奥 氏体 晶粒 内的非金 属夹 杂 物 上形核 长大 ,而 且生 长方 向具有 随机 性 ,故 形 成很 多位 向 的铁 素体 层 片 引;贝 氏体 也 可 能在 这 个 温 度 范 围形成 ,不 同 的是 贝 氏体 在 原 奥 氏体 晶 界 上 形核长大 ,形成 的铁素体层 片和原奥 氏体存 在固 定 的取 向(K.S关 系或 者 N.w 关 系 )。综 上 可 知 试 样 A的组 织为 典 型 的 回火 马 氏体 组 织 ,试 样 B 为 回火 马 氏体 +贝 氏体组 织 ,试 样 C为 回火 马 氏 体 +针 状铁 素体 组织 。 2.4 影响 9Ni钢韧 性 的 因素
采 用磁 化强 度 法 测得 试 样 中奥 氏体 含 量 ,结 果如表 4所示。可见试 样 B和 C的奥 氏体含量 略高于 A,可能与其韧性较好相关 。
表 4 试验 材料 的奥 氏体 含量 计算 结 果

一种提高1Ni9低温钢冲击韧性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提高1Ni9低温钢冲击韧性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57699.2(22)申请日 2016.09.27(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72)发明人 顾开选 郭嘉 王俊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7代理人 张文祎 赵晓丹(51)Int.Cl.C21D 6/04(2006.01)C21D 1/18(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提高1Ni9低温钢冲击韧性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1Ni9低温钢冲击韧性的方法,具体为将淬火和两相区淬火后的1Ni9低温钢以1-5℃/min的降温速率降至-140℃~-196℃,保温24小时以上,然后以1-5℃/min的速率升至室温,进行常规回火处理。

本发明将深冷处理与两相区淬火相结合,通过选择适当的深冷处理工艺参数,使1Ni9的室温和低温冲击韧性均得到提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CN 106399653 A 2017.02.15C N 106399653A1.一种提高1Ni9低温钢冲击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淬火和两相区淬火后的1Ni9低温钢进行深冷处理,然后进行常规回火处理;其中,所述深冷处理为以1-5℃/min的降温速率降至-140℃~-196℃,保温24小时以上,保温结束后以1-5℃/min的升温速率将1Ni9低温钢升至室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的温度为780-800℃,保温时间为80-100min,冷却方式为水淬。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的温度为790℃,保温时间为90min。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区淬火温度为660-680℃,保温时间为80-100min,冷却方式为水淬。

《2024年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及热老化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及热老化性能研究》范文

《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及热老化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316LN奥氏体不锈钢因其出色的耐腐蚀性、高温强度及良好的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而其优良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固溶热处理工艺的优化。

本文旨在研究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及其热老化性能,以期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及方法实验所用材料为316LN奥氏体不锈钢,经过铸态后的棒材作为研究样本。

我们采取的固溶热处理工艺为在一定的温度下对材料进行加热保温,然后进行水冷淬火。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固溶热处理后的组织进行观察和相分析。

此外,为了研究其热老化性能,我们将样本在特定温度下进行长时间的热暴露,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

三、固溶热处理组织的研究在经过适当的固溶热处理后,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固溶处理后的组织中,晶粒尺寸明显减小,晶界清晰,组织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固溶处理后的材料表面无明显缺陷,晶粒内部无明显的析出物。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经过固溶处理后,奥氏体相的含量明显增加,而其他相的含量减少或消失。

四、热老化性能的研究经过长时间的热暴露后,316LN奥氏体不锈钢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在高温下,其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经过热暴露后的材料中未出现明显的晶界腐蚀或晶内析出物。

这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老化性能。

五、结论通过对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和热老化性能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适当的固溶热处理可以显著改善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结构,提高其均匀性和致密度。

2. 经过固溶处理的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下表现出良好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

3. 316LN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热老化性能,即使在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下,其性能仍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及热老化性能研究》范文

《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及热老化性能研究》范文

《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及热老化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316LN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高温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海洋工程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固溶热处理是改善其组织和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及其热老化性能,为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为316LN奥氏体不锈钢。

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铁、铬、镍等元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强度。

2. 实验方法(1)固溶热处理固溶热处理是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再以一定的速度冷却的热处理过程。

本实验采用不同的固溶温度和保温时间,对316LN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热处理。

(2)组织观察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固溶热处理后材料的组织结构。

(3)热老化性能测试通过高温持久试验和蠕变试验等方法,测试材料的热老化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固溶热处理组织观察(1)金相显微镜观察经过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固溶热处理后,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逐渐长大,且晶界变得模糊。

(2)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固溶热处理后材料中的析出相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较高的固溶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下,析出相的数量减少,尺寸增大。

(3)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固溶热处理过程中,材料的位错密度降低,晶格畸变减小,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2. 热老化性能分析(1)高温持久试验结果通过高温持久试验发现,经过适当的固溶热处理后,316LN 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持久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材料的持久强度先增加后降低。

这表明存在一个最佳的固溶热处理工艺,使得材料的持久强度达到最大。

镍元素对低温钢组织演变及综合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镍元素对低温钢组织演变及综合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研究 展望
研究展望
成分设计的转变
生产工艺的研究
QT和QLT工艺参数
存在的问题
研究的方向
镍系低温钢研究专注于性 能提升,成分设计从单独 讨论Ni含量转变为微量合 金化对力学性能影响,添 加了对性能提升有利的元 素。
生产工艺的研究主要围绕 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及结合 成分进行深入讨论,以求 从缩减工艺环节和降低成 本出发能够得出最佳工艺 设计。
论文总结与文献
结论
QLT工艺与镍系低温钢强度韧性
镍系低温钢的性能:镍系低温钢包含C、Si、Mn、Ni 等元素,其中Ni元素至关重要,其含量增加不仅提高 使用温度,还增强强度和低温韧性。
QLT工艺与韧性提升:QLT工艺显著提升镍系低温钢的 低温韧性,回火马氏体与逆转变奥氏体是影响强度的 关键显微组织,同时低温韧性与之密切相关。
回火温度的研究
Wu等研究发现,随着回火温度提高,合金抗拉强度下降;谢 章龙等在研究9Ni钢薄板时也发现,回火温度升高导致抗拉强 度和屈服强度降低。
精准控制生产
仅凭金属学规律不够,需结合大数据精确判断产品质量;戚 桓等讨论工艺参数耦合作用,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关键生产参 数,实现精准控制。
论文总结与文献
论文总结与文献
国内外含 镍低温合 金钢的研
发历程
国内外含镍低温合金钢的研发历程
欧美日引领镍系低温钢
欧美国家和日本在镍系低温钢研 发上处于领先地位,从20世纪20 年代起,西欧国家率先研制0.5Ni 和1.5Ni低温钢,后日美德研发出 更高镍含量的低温钢。
9Ni钢突破低温存储
1.5Ni钢性能提升、5Ni和5.5Ni钢 刷新低温使用条件,9Ni钢问世用 于储存LNG,日本学者研究热处 理工艺对性能影响,2010年荷兰 和日本学者提出控轧控冷工艺。

《2024年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及热老化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及热老化性能研究》范文

《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及热老化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316LN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高温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疗、食品等领域。

其性能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微观组织和热处理工艺。

固溶热处理是改善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热老化性能则是评价材料长期稳定性的关键指标。

因此,对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和热老化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固溶热处理组织研究1. 材料与实验方法本部分实验采用316LN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固溶热处理工艺,研究其微观组织的变化。

实验过程中,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对处理前后的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固溶热处理后,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微观组织发生了显著变化。

晶粒尺寸明显减小,晶界清晰,且组织均匀。

同时,固溶处理有效消除了材料中的残余应力,减少了组织缺陷。

此外,奥氏体相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强度。

三、热老化性能研究1. 实验方法与步骤本部分实验采用等温时效法,对固溶热处理后的316LN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热老化处理。

在特定温度下,对材料进行长时间的热处理,观察其组织变化和性能衰减情况。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硬度测试和金相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评估材料的热老化性能。

2.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热老化过程中,组织变化较小,性能衰减程度较低。

这主要归因于固溶热处理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此外,材料中的微量元素和合金元素在热老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抗老化性能。

四、结论通过对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热处理组织和热老化性能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固溶热处理能有效改善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微观组织,使晶粒细化、组织均匀,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强度。

2. 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热老化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性能衰减程度较低。

Cr16Mn9Cu2Ni1N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研究

Cr16Mn9Cu2Ni1N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研究

特钢技术Special Steel Techonlogy第19卷总第75期2013年第2期Vol.19(75)2013.No.2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由于降低了钢中Ni 含量,提高了Mn 含量并加入氮进行强化,适宜在承受较重负荷、耐蚀性要求不太高的设备和部件上使用。

由于成分设计差异,这类钢热加工性能与Ni-Cr 系不锈钢有所不同,热变形时表现出较差的热塑性。

尤其是在板坯粗轧时容易发生边部裂纹[1],严重影响钢的生产和质量稳定性。

通过分析铸坯中δ铁素体的形态和含量,并与热轧过程中边裂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2]。

有研究表明,如果δ铁素体的含量不超过15%,不会对奥氏体的热延性造成危害[3];而Czerwinski 等人研究发现,2%的δ铁素体就会使热轧板发生边部裂纹[4]。

连铸坯在凝固过程中,距离连铸坯表面不同位置,由于冷却速度的变化会带来凝固组织的变化[5]。

冷却速度低时,可得到接近平衡态的枝晶组织;冷却速度高时,得到远离平衡态的组织,例如容易得到共晶奥氏体[6]。

凝固模式的改变所引起的组织变化必然会影响热加工时的热塑性。

因此,研究连铸坯近表面层凝固组织变化,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低镍奥氏体不锈钢边部裂纹的产生。

1试验方法1.1试样的制取在Cr16Mn9Cu2Ni1N 铸坯上切取金相试样(试Cr16Mn9Cu2Ni1N 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研究任培东潘伟(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甘肃嘉峪关735100)摘要: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冷却模式为先析出δ铁素体,随后转变为奥氏体,晶核中的δ铁素体被保存下来。

随着冷却速度的变化,凝固模式发生变化。

在冷却速度不太快的近表面层,可得到接近平衡态的枝晶组织,残留δ铁素体为骨架形或蠕虫状,奥氏体全部为δ铁素体通过固态相变转变而来。

在冷却速度较快的表面层,凝固模式偏离平衡态,δ铁素体作为先析出相在液相中形核长大的同时,剩余的液相转变为共晶奥氏体。

cr17mn6ni4cu2n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组织及凝固模式

cr17mn6ni4cu2n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组织及凝固模式

cr17mn6ni4cu2n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组织及凝固
模式
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的组织主要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

奥氏体是一种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组织,是不锈钢的主要组织相。

铁素体则是一种具有较低机械性能和腐蚀性能的组织,在奥氏体不锈钢中主要存在于锆、钒等合金元素的添加区域。

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的凝固模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种:1. 等温凝固模式:即坯料在整个凝固过程中保持相同的温度。

在等温凝固过程中,坯料中的奥氏体和铁素体同时凝固,并在均匀的晶格结构中形成。

这种凝固模式适合于一些高合金的不锈钢。

2. 非等温凝固模式:即坯料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

在非等温凝固过程中,奥氏体和铁素体的凝固速度不同,会导致两者的相互分离。

通常情况下,铁素体在先凝固,形成较大的颗粒,而奥氏体则在后凝固,形成较小的颗粒。

这种凝固模式适合于一些低合金的不锈钢。

总的来说,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的组织主要以奥氏体和铁素体为主,并且凝固模式会对其组织结构产生影响。

奥氏体不锈钢的分类

奥氏体不锈钢的分类

奥氏体不锈钢的分类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

它是在高铬不锈钢中添加适当的镍(镍的质量分数为8%~25%)而形成的,具在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

奥氏体型不锈钢以Cr18Ni19铁基合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随着不同的用途,发展成图1-2所示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系列。

奥氏体型不锈钢一般属于耐蚀钢,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钢,其中以18-8型不锈钢最有代表性,它是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便于进行机械加工、冲压和焊接。

在氧化性环境中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耐热性能。

但对溶液中含有氯离子(CL-)的介质特别敏感,易于发生应力腐蚀。

18-8型不锈钢按其化学成分中碳含量的不同又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含碳量(Wc≤0.15%)低碳级(Wc≤0.08%)和超低碳级(Wc≤0.03%)。

例如我国国家标准中的1Cr18Ni9Ti、0Cr18Ni9、00Cr17Ni14M02三种钢板分属上面三个等级。

世界许多国家都感到镍储量的紧缺。

为了节省镍,早在四、五十年代世界上就开始用锰和氮取代18-8型不锈钢中的部分镍。

研制并列入国家标准的钢板牌号有1Cr17Mn6Ni5N和0Cr19Ni9N等。

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质量问题及对策摘要:分析了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存在的质量问题,从奥氏体不锈钢接头的耐蚀性、热裂敏感性、接头脆化倾向及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的气孔倾向四方面,探讨了铬镍奥氏体锈钢焊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质量问题的改进途径。

结果表明,提高接头的耐蚀性和抗热裂性能的主要冶金措施是,选用焊缝为超低C、含有少量δ相(3%~5%)、含有稳定化元素Nb的焊接质量的主要工艺措施是,采用焊接能量集中的焊接方法,工艺参数选择应遵循尽可能加快接头冷却的原则,工艺措施应有利降低焊接残余拉应力,必要时可以采用稳定化退火或固溶处理。

防止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气孔的根本措施是,限制气体来源和改善熔池中气体逸出条件。

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焊接结构以其优良的耐蚀性、力学性能等综合性能,优先在化工、石油和动力、核能等工业部门获得应用,并迅速向汽车、电子、仪表、冶金、交通、食品、轻纺、医药、装饰及供水等部门推展,其钢材的年消耗量在不锈钢中所占比例不仅最大,而且逐年递增。

奥氏体不锈钢层错能的理论研究

奥氏体不锈钢层错能的理论研究

学号:1205101032计算机在材料中的应用奥氏体不锈钢层错能的理论研究姓名:徐敏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二〇-六年-月摘要层错能是材料塑性变形中的重要本征参数,对材料的脆性-韧性转变有着重要影响。

常温下材料最常见的两种塑性变形方式是位错滑移和孪生,位错的滑移和孪生导致了滑移带和孪晶的产生。

虽然滑移带和孪晶引起晶格的畸变量较小,但是层错能的高低,尤其是本征层错能(γisf)和非稳定层错能(γus),却影响着位错的形核、运动、束集、交滑移和分解。

降低材料的层错能有利于进-步激发位错的滑移和孪生,从而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N和Ni是奥氏体不锈钢中主要的合金化元素,对不锈钢的组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尽管实验上己有不锈钢γisf的值,但是测量过程对实验设备要求很高,并且只能获得γisf,且实验测得的γisf偏差较大。

而计算材料科学的发展刚好弥补了实验上的不足,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A1、Fe、Cu、Ni等材料的层错能的研究。

本论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性原理,从原子层次上研究了Ni对奥氏体不锈钢层错能的影响。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Ni对奥氏体不锈钢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Ni固溶后都能够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稳定性,Ni的占位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

(2)从电子层次上探索了Ni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的影响:Ni固溶于奥氏体不锈钢后改善了Fe和Cr原子周围的电荷分布,加强了Cr原子和Fe原子之间的成键能力(3)研究了Ni对奥氏体不锈钢γus、γisf的影响:Ni含量的增加,提高了位错滑移所需克服的势垒,增加了位错滑移的难度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层错能,镍,第-性原理1.Cr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作用Cr是奥氏体不锈钢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的获得主要是由于Cr促进了钢的钝化并使钢保持稳定钝态的结果,但是不锈钢中的Cr含量高于12%时其耐腐蚀能力才比较优越,因此不锈钢中的Cr含量都大于12%。

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凝固模式的开题报告

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凝固模式的开题报告

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凝固模式的开题报告题目: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凝固模式的研究摘要:低镍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特殊的钢种,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低温强度,因此在航空、核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究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特点以及凝固模式,进一步了解其性能及应用。

在实验中采用样品制备、金相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拉伸试验等方法,对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微观组织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凝固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关键词: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特点,凝固模式,性能,应用。

研究背景: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低温强度,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核工业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航空、核工业等行业的发展,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研究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特点和凝固模式,进一步了解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特点和凝固模式,进一步了解其性能和应用。

通过实验,研究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微观组织结构,并分析凝固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深入了解其性能和应用场景。

研究方法:1. 样品制备:选择合适的低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作为实验样品,采用熔模铸造、立方体铸造等方法制备不同形状的样品。

2. 金相显微镜观察: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结构,分析其组织特点。

3. 扫描电镜观察: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微观形貌,分析凝固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4. 拉伸试验:采用标准拉伸试验仪对低镍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其力学性能。

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实验研究,预期得到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特点和凝固模式的详细描述,深入了解其性能及应用场景。

同时,还预期得到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为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Cr16Ni2MoN钢组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1Cr16Ni2MoN钢组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1Cr16Ni2MoN钢组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1Cr16Ni2MoN钢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在航空航天、化工、海洋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组织、成分和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其性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1Cr16Ni2MoN钢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究其性能差异的原因,为其应用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1、1Cr16Ni2MoN钢的组织表征和显微组织分析;
2、1Cr16Ni2MoN钢的机械性能测试;
3、1Cr16Ni2MoN钢的耐腐蚀性能测试;
4、分析不同因素对1Cr16Ni2MoN钢性能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
1、利用金相显微镜对1Cr16Ni2MoN钢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
2、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1Cr16Ni2MoN钢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机械性能指标;
3、采用电化学法测试1Cr16Ni2MoN钢的耐腐蚀性能;
4、将样品分别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

五、预期成果
1、得出1Cr16Ni2MoN钢的显微组织分布规律和性能表现;
2、分析不同因素对1Cr16Ni2MoN钢性能的影响;
3、提出优化1Cr16Ni2MoN钢性能的建议,为其应用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六、研究意义
1、加深对1Cr16Ni2MoN钢组织和性能的认识,为在不同领域中更好地应用该钢提供科学依据;
2、为钢铁制造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钢技术Special Steel Techonlogy第19卷总第75期2013年第2期Vol.19(75)2013.No.2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由于降低了钢中Ni 含量,提高了Mn 含量并加入氮进行强化,适宜在承受较重负荷、耐蚀性要求不太高的设备和部件上使用。

由于成分设计差异,这类钢热加工性能与Ni-Cr 系不锈钢有所不同,热变形时表现出较差的热塑性。

尤其是在板坯粗轧时容易发生边部裂纹[1],严重影响钢的生产和质量稳定性。

通过分析铸坯中δ铁素体的形态和含量,并与热轧过程中边裂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2]。

有研究表明,如果δ铁素体的含量不超过15%,不会对奥氏体的热延性造成危害[3];而Czerwinski 等人研究发现,2%的δ铁素体就会使热轧板发生边部裂纹[4]。

连铸坯在凝固过程中,距离连铸坯表面不同位置,由于冷却速度的变化会带来凝固组织的变化[5]。

冷却速度低时,可得到接近平衡态的枝晶组织;冷却速度高时,得到远离平衡态的组织,例如容易得到共晶奥氏体[6]。

凝固模式的改变所引起的组织变化必然会影响热加工时的热塑性。

因此,研究连铸坯近表面层凝固组织变化,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低镍奥氏体不锈钢边部裂纹的产生。

1试验方法1.1试样的制取在Cr16Mn9Cu2Ni1N 铸坯上切取金相试样(试Cr16Mn9Cu2Ni1N 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研究任培东潘伟(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甘肃嘉峪关735100)摘要: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冷却模式为先析出δ铁素体,随后转变为奥氏体,晶核中的δ铁素体被保存下来。

随着冷却速度的变化,凝固模式发生变化。

在冷却速度不太快的近表面层,可得到接近平衡态的枝晶组织,残留δ铁素体为骨架形或蠕虫状,奥氏体全部为δ铁素体通过固态相变转变而来。

在冷却速度较快的表面层,凝固模式偏离平衡态,δ铁素体作为先析出相在液相中形核长大的同时,剩余的液相转变为共晶奥氏体。

关键词:凝固组织;δ-铁素体;研究中图分类号:TG14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71(2013)02-010-05Study on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of Cr16Mn9Cu2Ni1N Low Nickel Austenitic StainlessRen Peidong ,Pan Wei(Jiuquan Iron &Steel Corp.Ltd,Jiayuguan 735100,China)Abstract:During the cooling process,ferrite is the first phase to precipitate in low nickel austenitic steel,then it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austenite and delta-ferrite in the nucleus is retained.With the change of colling rate,the solidification modes changes.Near the surface where the colling rate is not high,the near-bal⁃anced dendrite 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The retained delta-ferrite are vermiform or of skeleton frame and allaustenite are transformed from delta-ferrite by solid phase transformation.On the surface where the collingrate is very high,the solidification mode deviate from the balance;as primary-precipitated phase,delta-fer⁃rite form first from the liquid while the remaining liquid phases are transformed to eutectic-austenite.Keywords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Delta-ferrite ,Study收件日期:2013-5-23作者简介:任培东(1972-),男,199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系,一直从事现场生产技术及产品研发。

供职于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天风不锈钢公司技术科。

Tel:(0937)6711707;Email:renpeidong @样的化学成分见表1)。

其中铸坯的窄面和宽面不做任何加工处理,保留表面氧化皮。

取样如图1所示,试样尺寸20mm×20mm×20mm。

试样1的上表面和右边面仍保留氧化皮;试样2在铸坯的中间部位切取。

对铸坯表面不同位置试样金相组织进行观察,腐蚀液采用FeCl 3、HCl、CuCl 2及C 2H 5OH 的混合溶液,腐蚀时间:10~15s。

对已腐蚀试样进行电子探针分析。

1.2金相组织图2、3分别为Cr16Mn9Cu2Ni1N 宽面和窄面金相显微组织。

图1取样示意图Fig.1Sketch of sampling表1钢的化学成分/%Table 1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teel/%图2宽面金相组织Fig.2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at the wide side of the casting blank元素含量元素含量C 0.090Ni 0.991Si 0.309Cr 15.259Mn 9.203Cu 1.540P 0.027N 0.1244S 0.001--2013年第2期任培东潘伟:Cr16Mn9Cu2Ni1N 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研究··11特钢技术第19卷第2期由金相组织照片可看到窄面和宽面距离铸坯表面相同位置处的金相组织没有明显的差别,随着距离表面的位置不断变化,金相组织的变化也基本上是一致的。

因此可以把窄面和宽面上的凝固组织视为相同的。

随着冷却速度的变化,凝固组织变化很大。

铸坯表面的冷却速度最大,晶粒以柱状晶形式迅速生长,晶粒尺寸较小。

稍微远离表面、冷却速度较慢的区域开始出现骨架型的δ铁素体以及δ铁素体枝晶间较亮的条状共晶奥氏体。

冷却速度越小,δ铁素体越分散,共晶奥氏体含量越多。

中间部位的铸坯均为多边形的奥氏体组织。

1.3电子探针对不同的冷却速度下铸坯表面不同位置试样进行电子探针线分析测试。

图4为Cr16Mn9Cu2Ni1N距铸坯表面d<1mm、d=5mm、d=8mm及铸坯中间部位电子探针分析图。

2分析讨论Cr16Mn9Cu2Ni1N 钢在高温下的凝固模式可分为A、AF、FA、F 四种。

L→δ+L→δ→γ+δ(F 模式),L→δ+L→L+δ+γ→δ+γ→γ(FA 模式),L→γ+L→L+γ+δ→γ+δ→γ(AF 模式),L→γ+L→γ(A 模式)。

其中,L、δ和γ分别表示液相、δ铁素体和奥氏体。

图2(a )铸坯表面的金相组织,其对应的电子探针线分析为图4(a)。

图4中,a处对应的Cr和N稍微偏高,Mn稍微偏低,为δ铁素体。

各元素整体变化较为平缓,成分偏析不太明显。

铸坯表面冷却速度非常大,晶粒以柱状晶迅速生长,组织较细小,成分比较均匀。

距离铸坯表面约1mm 处开始有骨架型δ铁素体和发亮的条状共晶奥氏体出现。

而且随着距离图3窄面金相组织Fig.3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at the narrow side of the casting blank··12(a)d<1mm 电子探针分析(b)d=5mm 电子探针分析图4电子探针分析Fig.4Electron probe analysis(c)d=8mm 电子探针分析(d)铸坯中间电子探针分析的增大,共晶奥氏体占的比例越大。

图4(b)、(c)穿过共晶奥氏体和δ铁素体进行电子探针线分析。

a 点位于枝晶处,为δ铁素体;b 点位于共晶奥氏体区,为共晶奥氏体。

图4(c)各元素也具有相同的变化特征。

由图4(b)、(c)可判断,液体中先析出枝晶状的δ铁素体。

铁素体生长速度较快,枝晶比较发达,把Mn,Ni,N 和Cu 等元素排挤到枝晶间的液体中。

当凝固快结束时,这部分液体在铁素体枝晶界处发生包晶-共晶反应形成奥氏体。

冷却速度越慢,枝晶界处的Mn,Ni,Cu 向液体扩散也充分,偏析越严重。

由于共晶奥氏体本身对杂质元素的溶解度比δ铁素体要低;同时在温度下降过程中再也不发生固态相变,无法对杂质元素的偏析重新分配:另外,它后于δ铁素体析出,在δ铁素体凝固的过程中会排出杂质元素,会使剩余液相的杂质元素的含量升高。

所以产生热裂纹的倾向很大,这是Cr16Mn9Ni1N 轧制过程中开裂的主要原因。

Cr16Mn9Ni1N 钢在凝固过程中存在γ+δ的两相区,热应力作用下两相界面上易产生热裂纹。

随着钢坯温度下降,在δ相向γ相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相当大的体积收缩(0.22%),亦会产生较大的组织应力,也会导致裂纹产生。

此外,Cr16Mn9Ni1N 钢导热系数小,传热慢,膨胀系数大,导致在结晶器中坯壳过早收缩,易使坯壳厚度不均匀,容易产生板坯凹陷、凹坑、裂纹等缺陷,因此连铸二冷水必须采用弱冷的模式,而且铸坯矫直时表面温度要在900℃以上,同时要保证二冷水的均匀性,这样才能保证较好的板坯质量。

3结论(1)对于低镍奥氏体不锈钢Cr16Mn9Cu2Ni1N,冷却模式为先析出δ铁素体,随后通过固态相变转变为奥氏体。

但连铸坯近表面层上冷却速度的差异,使凝固模式发生了变化。

在冷却速度不太快的近表面层,如距表面25mm 处,可得到接近平衡态的枝晶组织,残留δ铁素体为骨架形或蠕虫状,奥氏体全部为初凝δ铁素体通过固态相变转变而来。

在冷却速度较快的表面层,如距连铸坯表面10mm 左右处,凝固模式偏离平衡态,δ铁素体作为先析出相在液相中形核长大的同时,剩余的液2013年第2期任培东潘伟:Cr16Mn9Cu2Ni1N 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研究··13特钢技术第19卷第2期相转变为共晶奥氏体。

残留δ铁素体为蠕虫状或侧板条,奥氏体一部分为初凝δ铁素体通过固态相变转变而来,另一部分为液相转变为共晶奥氏体,这种共晶奥氏体组织容易产生较大的杂质偏析,这是Cr16Mn9Ni1N轧制过程中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