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

合集下载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新规范混凝土板厚度计算示例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新规范混凝土板厚度计算示例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新规范混凝土板厚度计算示例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是公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路面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

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新规范中,混凝土板厚度的计算是一个关键步骤。

下面将通过一个示例来详细介绍混凝土板厚度的计算方法。

假设其中一道路路段要新建一条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基础土质为II类路基,交通量为1000辆/日,设计寿命为20年。

现在需要计算该路段的混凝土板厚度。

首先,根据新规范的要求,需要计算设计车辆组合的轴重、作用系数和总轴重。

1.设计车辆组合的轴重计算根据交通量和设计寿命,需要确定设计车辆组合。

假设设计车辆组合为:轿车(设计重量2t)、货车(设计重量8t)和重型卡车(设计重量10t)。

根据交通量和车辆类型,计算重型卡车的设计车辆比例:重型卡车设计车辆比例=重型卡车日交通量/总交通量=100辆/日/1000辆/日=0.1轿车和货车的设计车辆比例为:(1-0.1)/2=0.45根据设计车辆组合,计算设计车辆组合的轴重:轴重=轿车轴重系数*轿车设计重量+货车轴重系数*货车设计重量+重型卡车轴重系数*重型卡车设计重量假设轿车轴重系数为0.2,货车轴重系数为0.4,重型卡车轴重系数为0.6轴重=0.2*2+0.4*8+0.6*10=11.6t2.作用系数的计算作用系数是根据路面结构、排水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的,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作用系数。

假设该路段的作用系数为1.23.总轴重的计算总轴重=轴重*作用系数=11.6*1.2=13.92t4.混凝土板厚度的计算根据总轴重和基础土质等因素,可以使用新规范提供的表格来查找混凝土板厚度。

假设基础土质为II类路基,根据表格查找到的混凝土板厚度为35cm。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该路段的混凝土板厚度为35cm。

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板厚度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气候条件、路面结构等。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与说明一.计算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55-20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二.材料来源:1.水泥:采用萍乡中材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材”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碎石:采用上栗县金山镇南华采石场生产的碎石。

碎石按19~31.5mm :9.5~19mm :4.75~9.5mm = 30% :55% :15%比例掺配成符合规范的连续级配碎石。

3.砂:采用湖南平江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2.72。

4.水:饮用水。

5.坍落度为30~50mm,砂率为39%三.计算步骤:1、确定5.0Mpa配制强度F cf,o=K F cf,o,K=1.15×5.0=5.75Mpa2、计算水灰比(w/c)W/C=1.5684/( F cf,o+1.0079-0.3987F CEf)=1.5684/(5.75+1.0079-0.3987×7.4)=1.5684/(6.7579-2.95038)=0.41 取W/C=0.393、计算单位用水量(Mwo)Mwo=104.97+3.09H+11.27×C/W+0.61ßS=104.97+3.09×3+11.27/0.39+0.61×30=161 kg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Mco=Mw0/(W/C)=161/0.39=413kg5、计算砂石材料单位用量(Mso,Mgo)采用重量法计算:假定砼2420kg/m3Mso+Mgo=2420-161-413=1846砂率为39%Mso=1846×39%=720kg/m3Mgo=1846-720=1126 kg/m36、确定理论配合比为:水:161kg、水泥:413kg、砂:720kg、碎石:1126kg7、确定调试后的配合比采用理论配合比配制砼,调试坍落度、和易性,得最佳每立方米砼配合比为:1:0.39:1.74:2.73比例为:水泥用量砂用量碎石用量水用量413 720 1126 161比例: 1 :1.74 :2.73 :0.39四.以上计算的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按增加和减小水灰比0.03及保持砂率基本不变进行试拌,对其拌和物和易性分别进行检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做试块,标准养护,进行7天和28天的抗弯拉强度检验,详见下表:五.根据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的原则,拟定用试验编号为2的配合比为路面用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经28天强度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计算书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计算书

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计算书一、原始资料公路自然区划:Ⅳ区公路等级:三级公路路基土质:粘质土路面宽度(m): 6.5初期标准轴载:122交通量平均增长: 5板块厚度(m):0.23基层厚度(m):0.22垫层厚度(m):0.15板块宽度(m): 3.25板块长度(m): 4路基回弹模量:30基层回弹模量:1300垫层回弹模量:600基层材料性质:刚性和半刚性纵缝形式:设拉杆企口缝温度应力系数: 3.25计算类型: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计算二、交通分析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0)P6表3.0.1《可靠度设计标准》,本道路的等级为三级公路,故设计基准期为20年,安全等级为四级。

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0)P38表A.2.2《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取0.62。

,交通量的年增长率为4%。

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0)P38公式A.2.2计算得到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标准荷载累计作用次数为:Ne=Ns*[(1+gr)^t-1]*365*η/gr=912904.7次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0)P7表3.0.5《交通分级》可确定轴载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

三、初拟路面结构初拟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为:0.23m,基层选用刚性和半刚性材料,厚度为0.22m,垫层厚度为0.15m。

水泥混凝土面板长度为:4m,宽度为3.25m。

纵缝为设拉杆企口缝。

四、路面材料参数确定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0)P8表3.0.6《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可确定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为:4.5MPa。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0)P53表 F.3《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经验参考值》可确定弯拉弹性模量为29000MPa。

路基回弹模量选用:30MPa。

基层回弹模量选用1300MPa。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计算与分析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计算与分析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计算与分析农村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和分析是确保农村公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路面结构计算和分析时,需考虑交通量、车辆类型、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多个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通常由多层结构组成,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层和面层。

基层一般采用黏土、砂土等材料,底基层采用砾石或砂石料,底面层采用碎石。

在进行计算和分析时,首先需确定路面的可承受车辆荷载。

根据农村公路的交通量和车辆类型,可以确定设计车辆荷载。

常用的设计车辆荷载有ESAL(等效单轴集中荷载)和EAL(等效轴重)。

ESAL是以标准轴重为基础,根据交通量和车辆类型计算得到的等效单轴集中荷载。

EAL是以标准轴重为基础,根据轴数和轴距计算得到的等效轴重。

然后需要进行路面结构的厚度计算。

根据设计车辆荷载和材料特性,可以通过结构设计方法计算出每个结构层的厚度。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SN (结构系数)法和美国AASHTO法。

SN法根据路面结构层的材料特性、路面结构层数和设计车辆荷载,结合结构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出每个结构层的最佳厚度。

AASHTO法根据路面结构层的材料强度、设计车辆荷载和自然环境等条件,以最小化经济投资和最大化使用寿命为目标,确定每个结构层的厚度。

完成厚度计算后,还需进行路面结构的应力分析。

应力分析是评估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

通过应力分析,可以确定各个结构层的应力情况,以及各层之间的剪应力和压应力。

常用的应力分析方法有计算机模拟分析和试验方法。

计算机模拟分析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应力分析软件,模拟车辆荷载对路面结构的作用,计算出各个结构层的应力情况。

试验方法是在实际路面上进行荷载试验,通过检测路面应变情况,计算出路面结构的应力分布。

最后,还需考虑路面结构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车辆荷载、温度变化和水分侵害等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耐久性和防水性能的评估。

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终极版)

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终极版)

目录1课程设计题目 (1)2课程设计目的 (1)3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4路面厚度计算 (1)4.1交通分析 (1)4.2初拟路面结构 (3)4.3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4)4.4 荷载疲劳应力 (6)4.5温度疲劳应力 (7)4.6验算初拟路面结构 (8)5接缝设计 (8)5.1纵向接缝 (8)5.2横向接缝 (9)6混凝土面板钢筋设计 (10)6.1 边缘补强钢筋 (10)6.2 角隅钢筋 (11)7材料用量计算 (11)7.1 面层 (11)7.2 基层 (12)7.3 垫层 (13)8施工要求说明 (13)参考资料 (15)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1课程设计题目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公路自然区划Ⅱ区拟建一条一级公路,路基为粘质土,采用普通混凝土路面,双向四车道,经交通调查得知,设计车道使用初期轴载日作用次数为4500。

试设计该路面结构。

2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所学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掌握实际工程结构设计的全过程。

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知识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为进行实际的工程设计奠定基础。

要求学生课程设计之后对相关的设计规范、施工和试验规范等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综合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深入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掌握设计方法。

3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结构组合设计;(2)材料组成设计;(3)混凝土板厚的确定;(4)板的平面尺寸确定;(5)接缝设计;(6)配筋设计;(7)材料用量计算;(8)施工要求说明。

(9)设计图纸为A3路面结构详图一张(手工绘图),要求整洁、规范,图幅和数量符合要求。

(10)附参考文献4路面厚度计算4.1交通分析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一94),不同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及相应的设计基准期、可靠度指标和目标可靠度如下表:公路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设计基准期 30 30 20 20 目标可靠度(%) 95 90 85 80 目标可靠指标 1.64 1.28 1.04 0.84 变异水平等级 低低~中中中~高由表4-1知,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3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说明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说明

路面设计说明4.1、主要技术指标车行道:双车道面层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自然区划:本路段经过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IOOkN横坡:时单向坡4.2、路面结构设计水泥险路面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20cm。

调平层:级配碎石调平层,厚度4cm底基层:手摆片石,厚度16CIDO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10年,设计基准期内车道所承受的标准轴载BZZ-IOO,累计作用次数为950932次,为中交通等级,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146.2MPa,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可靠度系数为106。

基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1S=100.0(0.O1nun)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1S=310.0(0.O1mm)水泥混凝土设计抗弯(折)拉强度为4.5Mpa(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混凝土弯拉模量29GPa.水泥稳定粒料回弹模量为1500MPa,新建路基30Mpa o4.3、水泥混凝土面层组成设计设计以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产生综合疲劳损坏作为设计标准,以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综合疲劳应力不高于水泥混凝土板的弯拉强度作为控制指标,对路面厚度进行了计算。

中湿段的路面总厚度不小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冻最小厚度。

单车道路面混凝土基本板块尺寸为4.5mX4.5m(长X宽)。

水泥混凝土板厚均为20厘米,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 4.5MPa,路面面层弯拉弹性模量为Ec=29GPa,要求使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42.5号,所用石料必须满足有关规范对石料强度指标的技术要求,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0-3.5之间。

路面的抗滑以构造深度不低于0.6mm,混凝土水灰比不大于0.46,掺用的外加剂应经配合比试验应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假缝上部的槽口用切缝机进行切割。

构造物横穿公路时,构造物顶面至板底距离小于120Cm时,其顶面及两侧各6m范围内的混凝土面板采用钢筋网补强。

⑴材料要求a.水引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硫酸盐含量小于等于270(⅛g∕1,含盐量不得小于等于3500mg∕1,PH值不得小于4.5,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取值0.353100050.150.000010.22700040.150.2200058204100207255752140.91.150.0570.0653.8729414.68352695267410.8341.270.0525混凝土板长L=5m最大温度梯度Tg=95℃/m面层与基层之间竖向接触刚度κn=3000MPa/m温度回归系数bt=1.27温度回归系数at=0.834温度回归系数ct=0.052基层疲劳应力系数κf 面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综合温度翘贫混凝土基层标设计参数板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厚度h1=0.2m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hc=0.35m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弹性模量Ec=31000MPa 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标准值fcr=5MPa水泥混凝土面层泊松比v=0.15水泥混凝土面层线膨胀系数αc=0.00001贫混凝土基层厚度hb=0.2m贫混凝土基层弯拉弹性模量Eb=27000MPa 贫混凝土基层弯拉强度标准值fcb=4MPa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回弹模量E1=2000MPa贫混凝土基层λ=0.065面层疲劳应力系数κf 贫混凝土基层泊松比v=0.15标准荷载Ps=100kN接缝传荷应力折减系数κr=0.9土基回弹模量E0=58MPa 最重荷载Pm=204kN 累计当量轴次Ne=20725575214次综合系数κc=1.15水泥混凝土面层λ=0.057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结构极限判断Ex 2000hx 0.2α0.441546Et 276.9174Dc 113.3099Db 18.41432rg 0.944548σps 0.744268σpm 1.454729σbps 0.360201κf 3.872941κf 4.683526σpr 2.983396σp,max 1.505644σbpr1.940062r β0.156007ξ0.978698t 1.764513CL 0.85413BL 0.296046σt,max 1.525746κt 0.434911σtr0.663563可靠度系数r 面层疲劳应面层最大应基层疲劳应面层最大温度应力σt,max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κt 面层疲劳系数κf 基层疲劳系数κf 面层荷载疲劳应力σpr 面层最大荷载应力σp,max 基层荷载疲劳应力σbpr半刚性基层板弯曲刚度Db 路面结构总相对刚度半径rg土面层标准荷载在临界荷位产生的荷载应力σps 土面层最重荷载在临界荷位产生的荷载应力σpm 温度疲劳应力σtr温度翘曲应力和内应力的温度应力系数BL基层标准荷载在临界荷位产生的荷载应力σbps计算项目混凝土面板弯曲刚度Dc 板底地基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t结构极限判断结算结果1.274.6316373.8498652.463878计算公式1.27系数rr=1.27疲劳应力最大应力疲劳应力。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计算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计算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计算1.路面设计荷载计算设计荷载是路面结构设计的基础,需要考虑到车辆轴载、重车通行频次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量,可以选择不同的设计荷载标准,例如一般道路设计荷载为60kN,高速公路为100kN。

设计荷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路面厚度计算路面结构的主要功能是为交通提供平整、安全的行车路面,要求路面具有一定的厚度,能够承受车辆荷载并分散到下层土体中。

根据路面结构和荷载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厚度设计方法进行计算。

例如根据美国AASHTO设计方法,可以根据车辆荷载和所需寿命确定路面厚度。

3.路面材料特性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材料包括水泥、骨料、沙子和水。

这些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路面的承载能力、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

例如,水泥的选择要考虑到其强度等级和早期强度发展特性;骨料的选择要考虑到颗粒大小、形状等因素。

4.路面结构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包括基层、底基层、面层等组成。

基层的作用是分散荷载到下层土体中,可以采用砾石、碎石或者碎石混凝土进行铺设。

底基层是为了提供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可以采用砂砾混凝土进行铺设。

面层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层,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平整度。

5.路面施工工艺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设计包括路面准备、铺设和养护等步骤。

路面准备包括路基处理、基层铺设和底基层施工等;铺设包括制浆、铺浆、振捣和压光等;养护包括初始养护和维护养护等。

施工工艺需要根据路面结构和材料特性进行合理设计,确保路面质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

15
粒料层的总厚度:hx(m)= 0.2
16
回归系数:a= 0.442
17
粒料层的当量回弹模量:Ex(MPa)= 120.0
18
板底地基综合回弹模量:Et(MPa)= 80.0
19
混凝土面层的弯曲刚度:Dc(MN*m)= 52.0
20
半刚性基层板的弯曲刚度:Db(MN*m)= 1.39
21
路面结构总相对刚度半径:rg(m)= 1.058
4
层间接触状况参数:rβ(m)= 0.131
5
与双层板结构有关的参数:ξ= 0.2146源自t= 1.4187
混凝土面层板的温度翘曲应力系数:CL= 0.540
8
温度应力系数:BL= 0.225
9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αc= 1.0E-05
10
最大温度应力:σt,max(MPa)= 0.819
11
回归系数:αt= 0.837
1
7
设计轴载在面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σpr(MPa)= 3.951
8 最重轴载在面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σp,max(MPa)= 2.788

温度应力计算
1
最大温度梯度值:Tg(°C/m)= 87
2
板长:L(m)= 4.5
3
面层与基层之间竖向接触刚度:kn= 4599.4
7
面层材料泊松比:v c= 0.15
8
路床顶综合回弹模量:E0(MPa)= 60
9
基层材料回弹模量:E1(MPa)= 2000
10
基层材料厚度:h1(m)= 0.2
11
基层材料泊松比:v c= 0.2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28+20+20)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28+20+20)

7 8
设计轴载在面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σ pr(MPa)= 3.951 最重轴载在面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σ p,max(MPa)= 2.788
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应力计算 最大温度梯度值:Tg(° C/m)= 87 板长:L(m)= 4.5 面层与基层之间竖向接触刚度:kn= 4599.4 层间接触状况参数:rβ (m)= 0.131 与双层板结构有关的参数:ξ = 0.214 t= 1.418 混凝土面层板的温度翘曲应力系数:CL= 0.540 温度应力系数:BL= 0.225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α c= 1.0E-05 最大温度应力:σ t,max(MPa)= 0.819 回归系数:α t= 0.837 回归系数:bt= 1.382 回归系数:с t= 0.038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kt= 0.187 温度疲劳应力:σ tr(MPa)= 0. 可靠度系数:γ r= 1.21 在设计轴载作用下: 在最重轴载作用下: γ r*(σ pr+σ tr)= 4.967 γ r*(σ p,max+σ t,max)= 4.364
综合疲劳应力小于面层混凝土设计弯拉标准强度值ƒr=5.0MPa,能够满足使用 要求。
2
二 1 2 3 4 5 6
荷载应力计算 荷载应力:σ ps(MPa)= 1.524 最重荷载应力:σ pm(MPa)= 2.786 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kr= 0.87 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kf= 2.591 材料疲劳指数:λ = 0.057 考虑计算理论与实际差异以及动载等因素影响的综合系数:kc= 1.15 1
路面计算书

02.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

02.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

JJ0504c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1、计算初步配合比混凝土设计强度(f c u.k ) MPa 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 u.o)= MPa计算水胶比(W/B) = 1)水和外加剂及胶凝材料用量:选定单位水量 = kg/m3 选定水胶比(W/B) = 外加剂的减水率(%) =加外加剂后用水量 = kg/m3 计算单位浇筑用量 = kg/m3 选定砂率 = % 计算单位砂用量 = kg/m3 计算单位粉煤灰用量 = kg/m3 坍落度= mm 计算单位石用量 = kg/m3 计算单位掺合料用量 = kg/m3外加剂1单位用量 = kg/m3 外加剂2单位用量 = kg/m3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粉煤灰:掺合料:水:外加剂1:外加剂2 = : : : : : : :水胶比 =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 L,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 = kg 粉煤灰 = kg水 = kg 掺合料 = kg砂 = kg 外加剂 1= kg石 = kg 外加剂 2= kg2)调整工作性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

坍落度测定值为mm,粘聚性和保水性亦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3)提出基准配合比经过工作性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石:粉煤灰:掺合料:水:外加剂1:外加剂2 = : : : : : : :水胶比 =3、检验强度及确定试验室配合比绘制28d强度与灰水比关系图:配制强度所对应的灰水比值 =按强度修正后各材料单位用量:水 = kg/m3胶凝材料 = kg/m3砂 = kg/m3石 = kg/m3计算混合料湿表观密度= kg/m3实测混合料湿表观密度= kg/m3按实测湿表观密度修正后各种材料用量 :水泥 = kg/m3 外加剂 1= kg/m3砂 = kg/m3 外加剂 2= kg/m3石 = kg/m3 掺合料 = kg/m3水 = kg/m3 粉煤灰 = kg/m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水泥 : 砂 : 石 : 外加剂 : 外加剂2 : 掺合料 : 粉煤灰 = : : : : : :水胶比 =记录编号:试验室名称:试验:审核:日期:年月日记录编号:试验室名称:试验:审核:日期:年月日。

水泥路设计计算书

水泥路设计计算书

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计算书一、原始资料公路自然区划:Ⅱ区公路等级: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3.0.1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面结构破坏可能产生很严重后果时,可提高-级安全等级。

非等级,参照四级。

路基土质:低液限粘质土路面宽度(m): 4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13交通量平均增长: 5板块厚度(m):0.2基层厚度(m):0.1垫层厚度(m):0.115(红砖)-0.3(素土)板块宽度(m): 4板块长度(m): 5路基回弹模量:120基层回弹模量:300基层材料性质:刚性和半刚性纵缝形式:不设拉杆平缝或自由边温度应力系数:0.53计算类型: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计算二、交通分析非等级公路,参照四级,故设计基准期为10年,安全等级为三级。

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P35表A.1.3两轴六轮及以上车辆交通量的车道分配系数取1,P89A1.4交通量的年增长率取5%。

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P37公式A.2.4计算得到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标准荷载累计作用次数为:η见下表Ne=Ns*[(1+gr)^t-1]*365*η/gr=32228次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P6表3.0.7《交通荷载分级》可确定轴载等级为:中等三、初拟路面结构面层: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黑国土资发【2012】3号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中关于田间道路面厚度的规定,砼路面厚度18~20cm,本次设计砼路面厚20cm。

基层: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P10表4.4.2.1、表4.4.2.2基层及底层材料类型,田间道1、田间道8由于为土路修缮,下设水泥含量5%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其余田间道由于为红砖路修缮,下设5%水泥稳定碎石层10cm。

垫层:田间道1、田间道8为土路修缮,设20cm素土垫层,其余田间道为红砖路修缮,不设垫层。

水泥路面计算书

水泥路面计算书

2.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一、交通量计算表1轴载分配及换算二、确定交通等级板的平面尺寸选为宽4.0m,长4.5m ,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横缝为不设传力杆的假缝。

取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

由于该路为双车道,取方向分配系数为0.5,车道分配系数取1.0。

车道系数=车道分配系数⨯方向分配系数=1.0⨯0.5=0.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

不同轴-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按式《规范》JTGD40-2006(3 .0 4-1)换算为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161100ni s i i i P N N δ=⎛⎫= ⎪⎝⎭∑ 《规范》JTGD40-2006(3.0.4-1) 30.432.2210i iP δ-=⨯ 《规范》JTGD40-2006 (3.0.4-2 ) 或50.221.0710i iP δ--=⨯ 《规范》JTGD40-2006 (3.0.4-3 )或 80.222.2410i iP δ--=⨯ 《规范》JTGD40-2006 (3.0.4-4 )式中:Ns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Pi ——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 级轴载的总重(KN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iN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iδ——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iδ=1;单轴-单轮时,按式《规范》JTGD40-2006(3.0.4-2)计算;双轴-双轮组时,按式《规范》JTGD40-2006(3.0.4-3)计算;三轴-双轮组时,按式《规范》JTGD40-2006 (3.0.4-4)计算。

使用初期设计车道标准轴载次数:)d /(381276245.0次=⨯=s N 设计使用年限内临界荷位处标准轴载的累积作用次数:ηγγ⋅⋅⨯-+=s tN Ne 365]1)1[( 《规范》JTGD40-2006 (3.1.7)式中:Ne ── 设计年限内一个方向上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次); t ── 设计基准期(a )t=20年;Ns ── 使用初期设计车道每日通过的标准轴载次数(次/日); y ──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y=5%.η——车轮轮迹横向分布系数,按《公路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表A.4.4选用,η=0.2 次7201061.135.0381205.0365]1)05.01[(⨯=⨯⨯⨯-+=Ne查《规范》JTGD40-2006 3.0.5属重交通 三、初布拟定道路结构层及力学计算由《规范》JTGD40-2006 表3.0.1知,相应于安全等级三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

实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

实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

1.路面类型的选择确定本设计为二级公路,位于四川地区,公路自然区划为Ⅴ区,路基土为粘性土,设计路段碎石、砂砾、石灰、水泥供应丰富,拟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交通组成表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 -100表示。

① 轴载换算:161100∑=⎪⎭⎫⎝⎛=ni i i i s P N N δ式中 :s N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i P —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双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 级轴载的总重KN ;i N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i δ—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1=i δ;单轴—单轮时,按式43.031022.2-⨯=ii P δ计算;双轴—双轮组时,按式22.051007.1--⨯=i i P δ;三轴—双轮组时,按式22.081024.2--⨯=i i P δ计算。

轴载换算结果如表7-2所示。

表7-2 轴载换算结果②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查《路线设计规范》得三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20年,安全等级为三级,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轮迹横向分布系数η是0.54~0.62取0.54,075.0=r g ,则:[][]6201026.354.0365075.01)075.01(808.3813651)1(⨯=⨯⨯-+⨯=⨯-+=ηr t r s e g g N N查《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水泥混凝土路面所承受的轴载作用,按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所承受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分为4级,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大于1×106 时,属于重交通等级,故本设计属于重交通等级。

2.基层、垫层材料参数确定(1) 基层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冰冻地区应具有一定的抗冻性。

拟选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为基层。

配比为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1:3:12,查《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得回弹模量a MP E 13001=。

水泥混凝土路面计算书

水泥混凝土路面计算书

的计算如下:
t
th
t͸‹t
h͸ h ͸ h͸ h th ͸
t
h͸ h ͸

thht
h͸ h thh͸
͸t ͸h 혀 ͸t hh 혀
t
h/t
ht͸h
ht͸h
͸t ͸ t ͸t h h/t h㤶
(3)荷载应力
计算标准轴载和极限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
thhh혀
ht㤶 h t t

ht
͸ th㤶
ht㤶 h t ͸t h
基层、厚度为 0.20m 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和厚度为 0.15m 的级配砾石垫层,可以承受计算基
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以及最大轴载在最大温度梯度时的一次作用。
取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为 0.28m。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
1 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原则
(1)路面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因素,密切结合本地区实践 经验,将混凝土路面板按重要工程结构的要求完成设计,首先应保证工程的按质量与耐久
性。基层、底基层、垫层设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当地材料修建。
(2)在满足交通量与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遵循因地制宜、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 资原则进行方案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方案。
N th 㤶 th t h͸
(1)交通参数分析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高速公路设计使用年限 30 年,
安全等级一级,可得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η t͸,年增长率 htt率。
表 1 标准轴载换算次数
车型
车轴
轴轮数
Pi(kN)
交通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地基模量的精确计算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地基模量的精确计算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地基模量的精确计算方法一、引言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结构设计中,下地基模量的精确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下地基模量的精确计算可以保证路面板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也可以节约施工成本。

本文将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地基模量的精确计算方法,包括计算公式、计算步骤、计算注意事项等。

二、计算公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地基模量的精确计算方法需要用到以下公式:1.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弹性模量公式:E = 57.7 × f_c^0.5其中,E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弹性模量,f_c为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下地基模量的计算公式:k = E × (1 - μ^2) / (π × (1 + μ) × (1 - 2μ))其中,k为下地基模量,μ为水泥混凝土的泊松比。

三、计算步骤下面将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地基模量的精确计算步骤:1. 确定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测定,也可以通过实测得到。

在确定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时,要注意选取代表性的样本,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 根据抗压强度计算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弹性模量根据公式E = 57.7 × f_c^0.5,可以计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弹性模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f_c是指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3. 确定水泥混凝土的泊松比水泥混凝土的泊松比可以通过实测得到,也可以根据国家标准进行估算。

在确定水泥混凝土的泊松比时,要注意选取代表性的样本,保证估算结果的准确性。

4. 根据公式计算下地基模量根据公式k = E × (1 - μ^2) / (π × (1 + μ) × (1 - 2μ)),可以计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地基模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μ是指水泥混凝土的泊松比。

四、计算注意事项在计算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地基模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泊松比时,要选取代表性的样本,并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混凝土路面计算公式

混凝土路面计算公式

混凝土路面计算公式 混凝土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类型。

在设计混凝土路面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来确定所需的材料和施工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混凝土路面计算公式。

1. 路面面积计算公式 混凝土路面的面积是确定所需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基础。

路面面积计算公式如下:路面面积 = 路面长度 × 路面宽度2.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的计算是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需求量的基础。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混凝土用量 = 路面面积 × 混凝土厚度3. 水泥用量计算公式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比例计算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水泥用量 = 混凝土用量 × 水泥比例4. 砂浆用量计算公式 砂浆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比例计算砂浆用量。

砂浆用量计算公式如下:砂浆用量 = 混凝土用量 × 砂浆比例5. 碎石用量计算公式 碎石是混凝土中的骨料,也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比例计算碎石用量。

碎石用量计算公式如下:碎石用量 = 混凝土用量 × 碎石比例6. 水用量计算公式 水是混凝土中的掺和剂,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含水率和工作性能计算水用量。

水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水用量 = 混凝土用量 × 含水率7. 强度计算公式 混凝土路面需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计算混凝土的强度。

强度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而有所不同。

8. 施工时间计算公式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时间需要根据工期和工程量计算。

施工时间计算公式如下:施工时间 = 总工程量 / 日平均工作量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混凝土路面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确定所需的材料用量、施工工艺和施工时间。

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还可以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正,以保证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

JPCP砼路面结构设计计算

JPCP砼路面结构设计计算

综合温度翘曲应力和内应力作用的温度应力系数,根据L/r值查 图
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 考虑温度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 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面层的温度翘曲应力 可靠度系数,根据目标可靠度及变异水平等级查表确定
代号
Ns γ t Ne h
h fr Ec h1 E1 h2 E2 E0
Ex Dx hx a b Et r sps Kr Kf Kc spr
Tg L L/r Bx stm Kt str rr
单位
数据


m 轴次
% 年 轴次
20 313441
四级 四级 80% 0.84
中 m MPa 4.5 MPa 29000 m MPa m MPa MPa
4.00 100
1.00% 交通等级:中等
0.39
0.20
相当于C30砼
0.1 4.5%水泥稳定碎石 1300
全面核对!如果您确认全部可选
0.64
参数无误,您就可以按照设定的 参数出图啦!
1.13
设计基准期内的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的应力
MPa
4.41
设计弯拉强度要求为4.5MPa
某公路 —— JPCP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计算


交通分析、路面结构拟定
路面宽度
初期标准轴载(100kN)日作用次数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设计基准期
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公路等级 安全等级 目标可靠度 目标可靠指标 变异水平等级 混凝土面层厚度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俗称抗折强度) 面层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 基层厚度 基层回弹模量 底基层或垫层厚度 底基层或垫层回弹模量 路基回弹模量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Et计算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回弹模量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弯曲刚度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厚度 与Ex/E0有关的回归系数 与Ex/E0有关的回归系数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 标准轴载Ps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 因纵缝拉杆平缝,取应力折减系数 考虑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 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 标准轴载Ps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 温度疲劳应力计算 最大温度梯度 混凝土板长

混凝土路面设计

混凝土路面设计

(一) 设计资料公路自然区划为V 区,四级公路。

交通年增长率为7.5% 路基土为低液限黏土,路床顶距底下水位2m ,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设计标准轴重BZZ100KN ,最重轴重P m =1.50KN (1) 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

N s =∑δin i=1N i (P i100)10(2) 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由表4.0.1 t=10年 gr=7.5%η取0.55N e =N s [(1+gr )t −1]×365N e=320.405[(1+7.5%)10−1]×3657.5%=90.995×104中交通荷载等级。

(3) 初拟路面结构施工变异水平取中级,属于中交通等级荷载。

由规范表4-3初拟混凝土面层厚度为h c =0.21m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四级公路设计车速取20KM/h 单向路幅宽度为2x3.25m 。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0.20m 。

纵缝为设拉杆平缝。

横缝为设传立杆平缝。

(4) 路面材料参数确定由表3.0.8,面层混凝土的弯拉应力取4.5MPa 砾石粗集料的热膨胀系数αc =11×10−6/℃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与泊松比为29GPa 0.16 低液限黏土的回弹模量取80MPa低液限黏土距底下水位2m 的湿度调整系数可取0.8(查表E0.1-2)路床顶综合回弹模量取为E 0=0.8x80=6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弹性模量取2000MPa ,泊松比取0.21板底地基回弹综合模量 E x =∑ℎi 2n i=1E i ∑ℎi2n i=1⁄=3000MPa ℎx =∑ℎi =0.2m ni=1α=0.26ln (ℎx )+0.86=0.26ln (0.2)+0.86=0.442E t =(E x E 0)αE 0=(200064)0.442×80=366.28MPa板底地基综合回弹模量E t 取365MPa混凝土面板的弯曲刚度D c D C =(E C ℎ3c12(1−V c2))=29000×0.21312(1−0.162)=22.968MN .m半刚性基层的弯曲刚度D C D b =(E b ℎ3b 12(1−V b 2))=2000×0.2312(1−0.212)=1.39MN .M路面结构总相对刚度半径 r g =1.21(D C +D bE t)13=1.21(22.968+1.39366.28t )13=0.490m(5) 荷载应力设计轴载和极限荷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σps=1.45×10−31+D b DC⁄r g0.65ℎc−2P s0.94=σps=1.45×10−31+1.3922.968⁄0.4900.65×0.21−2×1000.94 =1.492MPaσps=1.45×10−31+D b DC⁄r g0.65ℎc−2P m0.94=σps=1.45×10−31+1.3922.968⁄0.4900.65×0.21−2×1500.94=2.184MPa面层荷载疲劳应力,面层最大荷载应力:σpr=k r k f k cσps=0.88×2.186×1×1.492=2.870MPaσpmax=k r k cσpm=0.88×1×2.184=2.870MPa其中:应力折减系数k r=0.88,四级公路综合系数k c=1.0,疲劳应力系数k f=Ne v=(90.995×104)0.057=2.186(6)温度应力最大温度梯度取88℃/m综合温度翘曲应力和内应力的温度应力系数B LK n=1(ℎCc+ℎbb)−1=12(0.2129000+0.20)−1=4662.4Mpamrβ=(D C D b(C b)n)14=(22.968×0.495 (22.968+0.495)4662.4)14=0.10 mξ=−(K n r g4−D C)rβ3 (K n rβ4−D C)r g3=−(4662.4×0.4904−22.968)0.1013 (4662.4×0.1014−22.968)0.4903=0.094t=Lg=5=3.367C L =1−(1)sinh(3.367)cos(3.367)+cosh(3.367)sin(3.367)()()()()C L=1−(11+0.094)×(−0.083)=1.076其中3.367转化为角度制等于192°54′63″sinh(x)=e x−e−x2cosh(x)=e x+e−x2B L=1.77e−4.48(ℎc)C L−0.131(1−C L)B L=1.77e−4.48(0.2)1.076−0.131(1−1.076)=0.787(7)面层复合板最大温度应力σtmax=σc E c h c T g2B L=11×10−6×29000×0.2×882×0.787温度疲劳应力系数K t:K t=f rσtmax[a t(σtmaxr)b t−C t]=4.52.20[0.871(2.24.5)1.287−0.071]=0.564a t=0.871b t=1.287 C t=0.071σtr=K tσtmax=2.20×0.564=1.24MPa(8)结构极限状态校核三级安全等级,中等变异水平条件下,可靠度系数Υr取1.05Υr(σpr+σtr)=1.05×(2.87+1.24)=4.32≤f r=4.5MPaΥr(σpmax+σtmax)=1.05×(2.2+1.922)=4.32≤f r=4.5Mpa满足结构极限状态要求,所选的普通混凝土面层计算厚度0.21m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轴载荷载和温度梯度的综合疲劳作用,以及最重轴载在最大温度梯度时的一次极限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设计内容: 新建单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变异水平的等级: 中级
可靠度系数: 1.13
行驶方向分配系数0.5 车道分配系数0.75
轮迹横向分布系数0.55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6 %
设计轴载100 kN
最重轴载104.3 kN
路面的设计基准期: 20 年
设计车道使用初期设计轴载日作用次数: 412
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上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e: 3042500
路面承受的交通荷载等级:重交通荷载等级
混凝土弯拉强度 5 MPa 混凝土弹性模量31000 MPa
混凝土面层板长度 5 m 地区公路自然区划Ⅱ
5
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88 ℃/m 接缝应力折减系数 0.87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10 10-6/℃
初拟基(垫)层类型----新建公路路基上修筑的基(垫)层
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4m ,石灰土层厚度为0.18m ,级配碎石层为0.3m 路基回弹模量取30 MPa
层位 基(垫)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材料模量(MPa) 1 水泥稳定粒料 200 2000 2 石灰稳定粒料 300 1500 3 新建路基 30
板底地基当量回弹模量 ET= 140 MPa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计算公式如下:31
0⎪⎪⎭
⎫ ⎝⎛=E
E E ah E x
b x t (7-15) 2
2
212
2
2121h h E h E h E x ++=
(7-16)
31
12⎪⎪⎭
⎫ ⎝⎛=x
x
x E
D h (7-17) ()1
221
12
213
2
23
1
1114
12-⎪⎪⎭⎫ ⎝⎛++++=h E h E h h h E h E D x (7-18)
⎥⎥⎦

⎢⎢⎣
⎡⎪⎪⎭

⎝⎛-=-45
.0051.1122.6E E a x (7-19) 55
.00
44.11-⎪⎪⎭
⎫ ⎝⎛-=E
E b x
(7-20)
式中:t E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MPa ; 0E ——路床顶面的回弹模量,MPa ;
x E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回弹模量,MPa ,按式(5)计算;
1E 、2E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回弹模量,MPa ; x h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厚度,m ,按式(6)计算;
x D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弯曲刚度(MN-m ),按式(7)计算;
1h 、2h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厚度(m ); a 、b-——与
E E x
有关的回归系数,按式(8)和式(9)计算;
由以上计算公式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2
2
212
2
2121h h E h E h E x ++=
=2
22
215.018.015.0150018.02000+⨯+⨯=1795.08 (MPa )
()1
22112
21
3
2
23
111
14
12-⎪⎪⎭
⎫ ⎝⎛++++=h
E h E h h h E h E D x =()1
2
3315.01500118.020001415.018.01215.0150018.02000-⎪⎭⎫ ⎝⎛⨯+⨯++⨯+⨯
=5.16
31
12⎪⎪⎭
⎫ ⎝⎛=x x
x E
D h =308.179516.512⨯=0.326(m ) ⎥⎥⎦
⎤⎢⎢⎣
⎡⎪⎪⎭

⎝⎛-=-45
.0051.1122.6E
E a x
=⎥⎥⎦⎤⎢⎢⎣⎡⎪⎭⎫
⎝⎛--45.03008.179515.1122.6=5.09
55
.0044.11-⎪⎪⎭
⎫ ⎝⎛-=E
E b x
=55
.03008.179544.11-⎪


⎝⎛-=0.85
31
00⎪⎪⎭
⎫ ⎝⎛=E
E E ah E x b
x t =31
85.03008.179530326.009.5⎪⎭⎫ ⎝⎛⨯⨯⨯=230.35(MPa )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按公式计算得 3537.0t
c
E E h r ⨯==335.2303100024.0537.0⨯⨯=0.67(m )
②荷载疲劳应力
2-=h P Ar n m Ps σ
式中: P ——标准轴载,KN ; H ——混凝土板厚度,m ;
R ——混凝土板的相对刚度半径,m ;
A ,m ,n ——与轴型有关的回归系数,见下表。

表7-15 荷
载应力公式中的回归系数
则 标准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为:
260.0077.0-=h r Ps σ=260.024.067.0077.0-⨯⨯=1.05(MPa )
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接缝传荷的应力折减系数r k =0.87,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积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f k =v
e N =057.06)103.0(⨯=2.34,根据公路等级,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c k =1.20。

按公式 ps c
f r pr k k k σσ= (7-21) 式中:pr δ——标准轴s P 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MPa ;
ps σ——标准轴s P 在四边自由板的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MPa ;
r k ——应力传荷系数;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时,r k =0.87-0.92(刚性和半
刚性基层取低值,柔性基层取高职);纵缝为不设拉杆的平缝或自由边时,r k =1.0;纵缝为设拉杆的企口缝时,r k =0.76-0.84;
计算得到荷载疲劳应力为:
ps c f r pr k k k σσ==05.12.134.287.0⨯⨯⨯=2.56(MPa )
③温度疲劳应力
查表可知Ⅱ区最大温度梯度取88(℃/m )。

板长5m ,L/r=5/0.707=7.07,查图,得普通混凝土板厚h=0.24m ,x B =0.64。

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计算为:
x
g
c c tm B hT E 2
ασ=
=
03.12
88
24.0310001015⨯⨯⨯⨯⨯-=2.09(MPa ) (7-22)
式中:tm σ——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MPa ; c 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1/℃),通常可取为/1015-⨯℃; g T ——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
x B ——综合温度翘曲应力和内应力作用的温度应力系数,可查图得到;
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g T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t k ,由公式计算得:
⎥⎥⎦
⎤⎢⎢⎣⎡-⎪⎪⎭⎫ ⎝⎛=
b f
a f k c r tm
tm r t σσ=⎥⎥⎦⎤⎢⎢⎣⎡-⎪⎭⎫ ⎝⎛041.00.509.2828.009.20.5323.1=0.53 (7-23) 式中:a 、b 和c ——回归系数,按所在地区的公路自然区划查表确定
表7-17 回 归 系 数 a 、b 和 c
再由公式计算温度疲劳应力为:
tm
t tr k σσ==0.53⨯2.09=1.11(MPa ) (7-24)
查表,二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三级,相应于三级安全等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目标可靠度为85%。

再由查的的目标可靠度和变异水平等级,查表确定可靠度系数r γ=1.13。

表7-18 可 靠 度 系 数
由公式()
tr r p r σσγ+=()11.156.213.1+⨯=4.15 MPa≤r f =5.0MPa (7-25) 式中:r f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MPa ;
r γ——可靠度系数,依据所选目标可靠度及变异水平等级确定; pr σ——行车荷载疲劳应力,MPa ; tr σ——温度梯度疲劳应力,MPa ;
因而,所选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0.24m )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