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故事分享
文天祥的故事(优秀7篇)
文天祥的故事(优秀7篇)因为前几天在新会的崖山看到宋朝和元朝的最后一战的战场,对文天祥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今天看了一下文天祥的历史,记录下来,我知道北京有个文天祥祠,数次经过都没进过。
以后一定去看看。
文天祥(1236—1283),男,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自号文山,民族英雄。
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
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
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
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
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
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
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
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
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
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景炎元(1276)五月二十六日辗转到达福州,被宋端宗赵昺任命为右丞相。
文天祥对张世杰专制朝政极为不满,又与陈宜中意见不合,于是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分在南剑州(治今福建南平)开府,指挥抗元。
不久,文天祥又先后转移到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漳州、龙岩、梅州等地,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
景炎二年(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以重兵进攻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
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收容残部,退往循州(旧治在今广东龙川西)。
历史人物文天祥的故事
历史人物文天祥的故事历史人物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
下面我们来看看历史人物文天祥的故事,欢迎阅读借鉴。
早期经历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
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
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为“忠”,即为此高兴,羡慕不已。
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文天祥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
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
宋理宗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
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我以为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
”宝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
不久,他的父亲逝世,文天祥回家守丧。
开庆初年(1259年),元朝的兵队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对宋理宗说要迁都,没有人敢议论说这是错的。
文天祥当时入朝任命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
因不被采纳,就自己请免职回乡。
后来逐渐升官至刑部侍郎。
董宋臣又升为都知,文天祥再次上书一一列举他的罪行,也没有回音。
因此出外任瑞州(今江西高安)知州,改迁江南西路提刑,升任尚书左司郎官,多次遭台官议论罢职。
担任军器监并兼任代理直学士院。
贾似道称自己患病,请求退休,用以要挟宋理宗,诏令没应允。
文天祥起草制诰,所写文字都是讽刺贾似道的'。
当时起草圣旨诰命的内制沿袭要呈文稿审查,文天祥没有写,贾似道不高兴,命令台臣张志立奏劾罢免他。
文天祥已经几次被斥责,援引钱若水的例子退休,当时他三十七岁。
咸淳九年(1273年),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
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
江万里平素就对文天祥的志向、气节感到惊奇,同他谈到国事,神色忧伤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不就是在你吗?望你努力。
[总结范文]文天祥的故事
[总结范文]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的故事学习总结(1):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
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
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齐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4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3年。
宦海浮沉之后,蒙古军两路攻宋,蒙哥率西路入川,攻战成都。
忽必烈率东路,越天险长江与自云南北上潭州的另一支蒙古军合围鄂州。
南京朝野震惊,宦官董宋臣提请避兵迁都四明,以便理宗随时逃往海上。
对此。
文天祥仅以进士身分大胆上书直言:“陛下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
”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
后因蒙哥病死,忽必烈欲北归争夺汗位,才允准南宋右丞相贾似道秘密称臣纳贡后撤军。
贾似道转而谎报朝廷:“诸路大捷”,被加封卫国公,大权独揽。
继而度宗即位,耽于酒色,贾似道欺上瞒下,国事益乱。
文天祥奏疏无人理睬,只被派一闲差。
此后十几年中,文天祥断断续续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或半年或月余。
之后又因讥责贾似道而被罢官。
国难见臣忠忽必烈即帝位后,改国号为元,于公元1274年发20万元军水陆并进,直取临安。
南宋政权一片混乱,度宗死,仅4岁的赵隰即位,为恭帝。
谢太后临朝,要各地起兵“勤王”。
次年,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义军三万,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开始了戎马生涯。
义军赶往吉州,文天祥受任兵部侍郎,获令屯军隆兴待命,几经阻挠才得入卫临安。
不久出任平江知府,奉命驰援常州。
在常州,义军苦战,淮将张全却率官军先隔岸观火,又临阵脱逃,致义军五百人除四人脱险外皆壮烈殉国。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简短
1.文天祥的英雄事迹1、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2、公元1276年,南宋的谢太后带着小皇帝投降元朝,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代表宋朝出使元营,不料被元朝丞相伯颜扣留。
文天祥与近侍杜浒等十多人连夜奔走,才侥幸逃出,继续组织抗元斗争。
不久,文天祥被叛徒出卖,落入元朝大将张弘范之手。
文天祥不愿做俘虏,在北押解去见张弘范的路上吞了龙脑自杀,但没有成功。
文天祥见到张弘范,不愿给敌将行礼。
张弘范就让他写信给另一位南宋大臣张世杰,劝其归顺。
文天祥虽知张世杰不会投降,但也不愿写信,只作诗一首交差,这便是著名的《过零丁洋》。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充分表现出了文天祥舍身取义的决心,张弘范见劝降无望,将文天祥押解至元朝的大都。
文天祥在大都三年,于元朝的威逼利诱无动于衷,最后被害于菜市口。
文天祥在狱中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
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
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
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
泪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口刑场的那天。
监斩官问他:“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
”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又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2.文天祥的事迹事迹:在南宋灭亡时,元军君主欣赏文天祥的才能,于是请他去元朝做大官,但是文天祥坚决不叛国,苟延残喘在元朝,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诗句,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事迹
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事迹文天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英雄,也是著名的诗人,那么关于诗人文天祥的事迹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诗人文天祥的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文天祥的英雄事迹文天祥与张世杰、陆秀夫三人是宋末的杰出人物,其中以文天祥知名度最高,在宋元风云之际,文天祥的英雄事迹鼓舞了很多人,其品格与精神流传至今仍然可贵。
文天祥与南宋宝佑年间考取状元,和一般人印象中的“文弱书生”不同,文天祥在幼时即崇拜忠义之人,曾放出不得到忠义的谥号就枉为男子汉的豪言。
文天祥做官之后,不愿与贾似道、董宋臣等人同流合污,因此受到排挤。
不过,文天祥并未心灰意冷,在国家用人之际,他又回到了朝中。
当时的南宋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北方的元朝大军正向江南步步逼近。
文天祥率领义军转战东南,攻守之间异常艰辛。
公元1276年,南宋的谢太后带着小皇帝投降元朝,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代表宋朝出使元营,不料被元朝丞相伯颜扣留。
文天祥与近侍杜浒等十多人连夜奔走,才侥幸逃出,继续组织抗元斗争。
不久,文天祥被叛徒出卖,落入元朝大将张弘范之手。
文天祥不愿做俘虏,在北押解去见张弘范的路上吞了龙脑自杀,但没有成功。
文天祥见到张弘范,不愿给敌将行礼。
张弘范就让他写信给另一位南宋大臣张世杰,劝其归顺。
文天祥虽知张世杰不会投降,但也不愿写信,只作诗一首交差,这便是著名的《过零丁洋》。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充分表现出了文天祥舍身取义的决心,张弘范见劝降无望,将文天祥押解至元朝的大都。
文天祥在大都三年,于元朝的威逼利诱无动于衷,最后被害于菜市口。
文天祥乃一介文人,但力主抗敌,多次身犯险境而志不改,正是“威武不能屈”的典范,连元人编修的《宋史》也赞曰:谁说科举不能出伟丈夫呢?文天祥的字是什么古人称谓繁多,光父母取的名字和官家给的封号、谥号就够多的了,偏偏古人还爱给自己改改名、字,取个“号”什么的,所以导致几百年后的现代人有点犯晕。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简介(精选5篇)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简介(精选5篇)文天祥的爱国事迹简介精选篇1文天祥生于战火弥漫的南宋末代,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他作战英勇,指挥有方,曾使胡人闻风丧胆,振威沙常但大宋不是他文天祥的,朝廷的腐败,最终使宋朝灭亡了,文天祥不甘做元朝的大臣,便要求把他杀了。
山河破碎使他惆怅,他爱国,却没有国家,愁中之愁就是亡国,他热爱的祖国灭亡了,他能不愁吗?他要用自己的赤胆忠心来谱写历史,他要自己的热血献给自己的国家。
忽必烈很佩服他的忠心,派很多人劝他称臣元朝,文天祥大骂说客,他不甘做亡国奴,要以身殉国。
不仅如此,他还大骂忽必烈。
这下可好了,他自己求死,忽必烈也不客气,马上押刑场那天正值夏至,骄阳似火。
文天祥被也同样敬畏他的侩子手押着,他拖着沉重的锁链,一脚腕伤痕累累,一步一个血迹;他头上还铐着铁枷锁,但他一步一步挺着腰,头向天,目中放射出两股怒火。
而在一旁的侩子手却昏昏沉沉,大汗淋漓,拖着沉重的步子。
忽必烈见状大喝:"文天祥,你可知罪?"他一撇头,沉默。
这把皇帝气坏了,说:"我可以满足你死前的。
一个要求。
"他怒视皇帝,说:"帮我解锁,我国在南方,我要先朝南方拜。
"说罢,他向南磕了三个响头,在场人无不畏敬。
他接着说:"我要面向南死,侩子手不能从我后砍,我要看清元朝的刀如何落在我身上,死后也要把我的遗体运到你南方。
快动刑!"他的正气在刑场上空回荡。
忽必烈震惊了,手中令牌"啪"一声扔了出去,但侩子手迟迟难以下刀,天空变得"黑云翻墨"了,刽子手挥刀下去,热血顿时飞溅,两股正气直冲九霄天突然下起了雨,老天在为他哭泣,在场的人皆为之感动,这种忠心,人间难有,天神感到惋惜,雨越来越大了,侩子手害怕了"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简介精选篇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故事英雄事迹
1.科举高中:1256 年,21 岁的文天祥参加科举考试,洋洋洒洒一万多字的答对论策一气呵成,考官王应麟看到试卷后赞叹其忠肝义胆好似铁石,宋理宗选拔他为进士第一。
2. 官场直言:文天祥为官后忠耿不阿,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因此遭到贬斥,数度沉浮,37 岁时辞官。
3.起兵抗元响应勤王:1275 年,蒙古大军压境,长江上游告急,朝廷号令天下兵马勤王。
时任赣州知府的文天祥捧诏痛哭,之后捐尽家资作为兵饷,召集万余志士,踏上保家卫国之路。
当年四月领兵下吉州,八月抵达临安,驻兵西湖以护卫朝廷。
出使元营:1276 年,元军扫荡至临安城外三十里的皋亭山,宋军投降,宰相逃走,危难之际,朝廷急任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令他身入元军大营议和。
文天祥临危不惧,认为“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毅然领命出使,希望借议和稍缓时间,给朝廷以转移之机。
4.逃脱后再战:文天祥在元营被扣留,后趁夜从镇江逃走,重召旧部,再举义旗,率领义军收复了不少城池,威名震动江南。
5.拒绝劝降:1278 年,文天祥在五坡岭遭元军袭击被俘,被押送到元将张弘范处拒不跪拜,张弘范以优礼相待,他亦毫不动心。
张弘范令文天祥写信招降宋军将领张世杰,文天祥抄录《过零丁洋》一诗以示之。
后被押往大都,一路上绝食求死未成功,被囚禁在兵马司的大牢里,还写下《正气歌》。
6.英勇就义:1282 年,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诱以中书宰相之位,文天祥愤而拒绝,忽必烈问他想要什么,文天祥慨然答道:“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次日慷慨就义,临刑前向着南方拜了又拜,然后从容殉国,时年47 岁。
其衣带中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的遗言。
爱国诗人文天祥故事大全
爱国诗人文天祥故事大全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名云孙,字宋瑞,江西吉州庐陵人。
文天祥是著名的南宋政治家,爱国人士,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出生日期:1236年6月6日去世日期:1283年1月9日生活年代:南宋末年民族族群:汉族所立官职:右丞相、少保所著作品:《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文天祥栽树的故事文天祥少年时候,有一次跟父亲到侯城书院去。
一进大门,只见对面墙上挂着几幅人物画像。
“这是谁呀?”文天祥指着一幅画像问。
“欧阳修。
”父亲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读过他的文章!”文天祥兴致勃勃地说,“那篇《醉翁亭记》,写得妙极了!”“这是本朝初期的一位大忠臣,名叫杨邦义,”父亲沉思片刻,又指向另一幅画像,“他被金兵俘虏后,坚贞不屈,宁死不降。
金国大将张真怒无可奈何,只得把他杀了,还挖出了他的心……”“太惨了!”文天祥眼睛里喷射出怒光。
“这边两幅画像,分别画的是周必大和胡铨。
他们也都是本朝很得民心的人物。
”父亲深情地介绍着,每一言每一语都强烈地撞击着文天祥纯真的心灵。
文天祥决心学习欧阳修的文章道德,周必大的气度学识,杨邦义、胡铨的气节忠勇,长大了报效国家。
为表达这种雄心壮志,他当即从附近的山坡上找来五棵柏树苗,栽在书院门前。
前四棵柏树,象征欧阳修、周必大、杨邦义、胡铨,第五棵尾梢入士,兜根朝上,代表自己。
后来,这五棵柏树不仅全成活了,而且长得格外苍翠。
清代著名诗人胡友梅还写过一首《吊侯城书院古柏》的五言古诗呢!可惜,由于战乱,先后有三棵古柏被大火焚为灰烬。
幸存的两棵,现已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接受人们的凭吊。
我要面向祖国而死公元1275年,元军侵略南宋。
元军在元朝统帅伯颜的率领下,离南宋的都城临安只有30里路。
大兵压境,南宋朝廷无计可施,决定求降。
伯颜声明,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资格与他谈判。
这时,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闻讯逃跑了,朝廷只好让文天祥为右丞相,去和伯颜谈判。
文天祥的故事通用15篇
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的故事通用15篇文天祥的故事1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十分著名的一个爱国英雄人物,无论敌人怎样的威逼利诱,他都坚决不会出卖自己的国家,所以,他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于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名人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爱国故事,学习他的伟大爱国精神。
文天祥,宋理宗宝佑四年举进士第一,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
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
受俘期间,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宋理宗时期,奸相贾似道把朝政弄得一团糟,元世祖忽必烈便加快了兼并南方、统一全国的步伐。
宋理宗死后,他的儿子赵禥(qí)即位,就是宋度宗。
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贯似道手中.到了公元1274年,宋度宗生病死了,四岁的赵显(xiǎn)登基,成为宋恭帝。
第二年,元朝大将伯颜率大军威逼临安,形势危急,朝廷急忙下诏,要各地派兵勤王.可是各地几乎没有人响应,只有文天祥立即召募了义军一万余人。
文天祥,号文山,少有大志,博览群书,二十岁中进士,被宋理宗钦点为状元,主考官王应麟称赞他“忠肝如铁石。
”开庆年间,蒙古军队侵宋,文天祥屡次上书,主张抗敌,斥责权贵们惑主误国,竟遭猜忌和迫害,不得不在三十七岁正当盛年时就正式退休.当时有朋友劝他:“你这一万多乌合之众,去同蒙古兵打仗,正像羊入虎口,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文天祥激昂慷慨地回答说:“我岂能不知,但我这样做了,天下义士忠臣就会闻风而起,奋勇保卫国家。
”但文天祥带兵到临安后,因投降派的刁难,终于未能上前线抗敌,却被朝廷派到蒙古兵营,去与伯颜谈判投降之事。
当时宋恭帝年幼,朝廷大事都由他的祖母谢太后作主,谢太后见蒙古大军兵临城下,朝内又无抵挡的兵力,就派人到伯颜军营求和投降,伯颜是元朝的丞相,他提出他只能与宋室丞相等级的人谈判。
文天祥小故事
文天祥小故事文天祥小故事导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
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天祥小故事,欢迎阅读!宁死不屈的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天祥。
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
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后,他又改字宋瑞,后号文山。
公元1275年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
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
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
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
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
元军占领了临安,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
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
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后辗转到达福州,成为宋端宗的右丞相。
公元1277年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
公元1278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兵败被俘。
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元将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
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
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
1283年,文天祥遇害。
文天祥的小故事
文天祥的小故事文天祥的小故事起兵勤王咸淳十年(1274)七月,度宗病死。
贾似道抑长立幼,扶四岁的赵显继位,即宋恭帝。
九月,二十万蒙古铁骑由丞相伯颜统领,分两路进攻南宋。
淮西制置使夏贵不战而逃;而辞官十多年的江万载却毅然不顾朝庭反对毅然自组义军节节抵抗蒙元。
十二月,州失守,都统程鹏飞归降。
各地宋军将官在铁骑压境时纷纷叛变,黄州、州(今湖北春南)、江州(今江西九江)、德安(今湖北安陆)、六安等地相继失陷,南宋兵败如山倒。
宋恭帝即位后,蒙古陷州,京师震动,理宗的妻子谢道清下了一道《哀痛诏》,述说继君年幼,自己年迈,民生疾苦,国家艰危,希望各地文臣武将、豪杰义士,急王室之所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朝廷将不吝赏功赐。
不知为何各地将官大都观望不前。
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响应《哀痛诏》,召集兵马,起兵勤王。
宋庭危难之际,不得不承认了一直抗元的.江万载义军的合法地位。
进军临安文天祥起兵后,积极要求奔赴前线阻击蒙元,妄图扭转战局。
但遭到朝廷中主和派权臣的阻挠,还有人诬告勤王军在乐安、宜黄一带抢劫。
文天祥愤而上书抗辩,社会舆论普遍支持他,连太学生也上书抨击投降派。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朝廷终于颁旨召文天祥领兵入京。
德祐元年(洋历1275年)八月,部队到达临安,一路秋毫无犯,文天祥声望大增。
文天祥不仅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也是一个政治家。
他认为南宋的危机主要在内部而非外部,因此积极要求改革。
他批评大宋“守内虚外”(即镇内媚外)的方针,要求加强地方力量以抵御外侮。
同时提出革除祖宗专制之法,通言路、集众思、从众谋,发挥中书枢密院的作用,主张用人必须举贤授能,收用君子,起用直言敢谏之士。
常州之役十月,常州(今江苏常州)告急,朝廷命文天祥率军保卫平江,又派张全率两千兵增援常州。
文天祥从大局出发,派义军重要将领尹玉、朱华、麻士龙率三千人归张全节制,增援常州的兵力。
但张全卑自私,当三位将领与蒙元苦战时,隔岸观火,坐视不救,在战斗中又乘夜逃跑,陷义军于孤立无援之地,遂使战斗失利。
文天祥的故事(通用10篇)
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的故事(通用10篇)南宋著名宰相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元朝皇帝对他许以高官,但文天祥不为所动,直到死也没有改变心意。
人们对文天祥的死感到惋惜,文天祥拒绝降元的史实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天祥的故事,欢迎阅读参考!文天祥的故事篇1风雨飘摇的南宋末年,造就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在元军大举南侵之际,文天祥率领军队与元兵苦战于江西一带,终因众寡悬殊,兵败被俘。
文天祥被押解到燕京后,元朝当局因知他文武全才,深孚人望,便软硬兼施,甩了各种办法,企图用高官厚禄收买他。
文天样虽身陷囹固,却坚贞不屈,志不可夺,宁死也不出卖自己的灵魂去做侵略者的鹰犬,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文天祥有一个弟弟叫文溪山,当时还在惠州做官,他看着宋室江山大势已去,不思振作,却甘心媚颜事敌。
就在文天祥被俘后的次年5月,他投降元朝,后即赴燕京,骑马招摇于市。
文天祥在燕都狱中,听到这个消息,捶胸跌足,放声痛骂,大骂他的弟弟文溪山没有骨气。
哭毕,援笔写诗一首:去年别我施出岭,今年汝来亦至燕。
兄弟一囚一骑马,同父同母不同天。
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
三仁生死各有志,悠悠白日横苍烟。
文天祥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文天祯,宝祜年间乡举,也曾做过官。
后因弟文天祥死节,于是再也不愿为官,隐居山林。
同是一母所生,兄弟三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却大相径庭,是和他们不同的道德信仰的人生追求分不开的。
文天祥的故事篇2公元1283年十二月初九,即元世祖至元十九年的一月九日,是南宋名相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日子。
这一天,已经被历史铭记,被后人刻在心中。
公元1278年,元至正十四年,文天祥在广东沿海被元朝将领张弘范俘虏,于次年送至京城大都。
元世祖忽必烈对文天祥的事迹早有耳闻,想要让他投降,于是在宫中召见了这位南宋官员。
当时,元朝宫廷礼仪是下跪,而南宋的礼仪则是作揖。
文天祥见到忽必烈,只是按照南宋的礼仪作揖,却不肯下跪,忽必烈也没有强求。
忽必烈让文天祥投降,表示只要文天祥肯投降,原有的官职待遇可以维持不变。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6篇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工作方案、条据文书、讲话致辞、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report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work plans, policy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文天祥的英雄事迹6篇事迹材料应当真实反映出人物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事迹材料是有助于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的,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文天祥的英雄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简短
文天祥的爱国事迹简短1.文天祥的英雄事迹1、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2、公元1276年,南宋的谢太后带着小皇帝投降元朝,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代表宋朝出使元营,不料被元朝丞相伯颜扣留。
文天祥与近侍杜浒等十多人连夜奔走,才侥幸逃出,继续组织抗元斗争。
不久,文天祥被叛徒出卖,落入元朝大将张弘范之手。
文天祥不愿做俘虏,在北押解去见张弘范的路上吞了龙脑自杀,但没有成功。
文天祥见到张弘范,不愿给敌将行礼。
张弘范就让他写信给另一位南宋大臣张世杰,劝其归顺。
文天祥虽知张世杰不会投降,但也不愿写信,只作诗一首交差,这便是著名的《过零丁洋》。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充分表现出了文天祥舍身取义的决心,张弘范见劝降无望,将文天祥押解至元朝的大都。
文天祥在大都三年,于元朝的威逼利诱无动于衷,最后被害于菜市口。
扩展资料文天祥在狱中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
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
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
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
泪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口刑场的那天。
监斩官问他:“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
”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又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天祥。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6篇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文天祥的英雄事迹6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事迹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
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天祥的英雄事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1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号文山、浮休道人,生于公元1236年,去世于公元1283年,是南宋末年著名文人、爱国大诗人、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状元及第,此后在仕途上几经沉浮,最终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
别的不说,光说他能高中状元,便可以知道他的确是一个有实才之人。
他一生沉沦,写下无数诗句,留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这样写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虽然古代圣人说了这样一句话,而古时之人将圣人之言看作真言,但是能真正做到舍生取义之人,并不是很多。
本文的主人公文天祥,可以算作此列。
文天祥《过零丁洋》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确是青史留名,被后世之人敬仰,成为著名的民族英雄,忠义之人的典范。
他青史留名并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少于国家有益之事,亦或者获得了多少的成就,他之所以能留名青史便在于他舍小义而取大义,不在乎生死,而坚持了自己的心中大义。
文天祥一直都坚持抗元,这一点在南宋还没有投降元朝之时就已经存在。
当时元军南下,进攻京师,长江上游告急,朝廷诏令天下勤王。
这之前的文天祥“性格豁达豪爽,平生衣食丰厚,声伎满堂。
”本来是一个身家富有,生活富足的公子哥儿,但是在听到国家危急之时,他痛心的贬谪自己,并且将自己的全部身家用来捐资募军,上京勤王。
当时文天祥的大半友人都劝他不要去,毕竟时局危急,打仗是一个会丧命的活计。
但是文天祥却坚持领兵抗元,表现了自己的民族大义。
宋代清官文天祥的故事
宋代清官文天祥的故事宋代清官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祐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
他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宋代清官文天祥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宋代清官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
曾驻今杭州众安桥。
理宗宝佑四年举进士第一。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
次年即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今浙江杭州)被围,南宋朝廷将官降的降、逃的逃,几乎全成汉奸。
太皇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收拾残局时被扣留,不久就向蒙古投降。
而文天祥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
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是“宋末三杰”之一。
文天祥从政后,就以勤政廉洁为百姓称颂。
景定四年(1263),他到瑞州(今江西高安)出任知州时,采取一系列整顿措施,安定社会秩序,营造宽惠廉洁的政治环境。
但对目无法纪和残害百姓的地痞恶霸却毫不手软并予以严惩。
民间曾流传有“文大人巧破盗布案”、“瑞州除刘虎”等传说。
他还修复和重建了三贤堂、碧落堂、翠微亭、竹庵、野人庐、松风亭等名胜古迹和园林建筑,被人们称为治理瑞州的一大功绩,得到老百姓的热烈拥护。
南宋德祐元年(1275),元军渡过长江占领鄂州时,文天祥接到朝廷诏书疾速起兵。
但当时各地守将大多已无抗元决心,一时无人响应。
在此国家存亡紧急关头,文天祥挺身而出招募义军,决心舍命救国,还在战袍上绣了“拼命文天祥”五字。
又在家中清理家产,把田契、房契及母亲妻子的首饰等全部变卖并捐献,作为急需粮饷。
此举具有极强的号召力,不久他就在江西组织一支万余人义军,开赴临安。
为挽救国家危亡,以“英雄未肯死前休”的气概进行了百折不饶的苦斗,他的忠贞气节和爱国精神为一代又一代人敬仰,历久不衰。
文天祥的历史故事
文天祥的历史故事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文襄,号拱明居士,是中国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将领、政治家、文学家。
他以忠诚、坚定的爱国情怀和激昂的文学才华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为大家讲述文天祥的历史故事。
一、抗元忠臣的诞生1236年,文天祥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世家之家。
他自幼聪明好学,勤奋向上,为人正直,拥有高尚品德和较高的声望。
为了阻击蒙古的入侵,当时统治中国的南宋政府拟任命他出任留守杭州的职位,然而他却主动请求调动到临安。
二、临安之战的英勇表现文天祥奉命担任临安知府后,面对着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立即开始加强城防工事的修筑,组织民兵,严厉整顿军纪。
在临安之战中,他指挥部队英勇抵抗,不惧严寒,带领士兵坚守阵地,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华。
三、拒绝投降的誓言由于南宋统治集团的背叛和内讧,文天祥最终投降的压力逼得他几次露出动摇的迹象。
然而,在他最为困顿的时刻,他坚定地宣布:“生不能仕,死当难求。
吾欲天下壮士之有,义不可背。
”他的这番铮铮誓言使南宋统治集团主动放弃对他的迫降,并由此让他充分获得了最高统治集团的支持。
四、文天祥的慷慨就义元军进攻南宋的局势日益严峻,最后南宋统治集团不得不选择和元军签订了辱国投降的条约。
然而,文天祥始终拒绝接受这样的条件,坚决主张为国捐躯,表现出了伟大的爱国情怀。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亲手拿起宝剑,向蒙古军挥剑而去,宁死不屈。
五、表现出的思想和精神文天祥的历史故事表现出了他高尚的品德、坚定的爱国情怀和激昂的民族精神。
他不仅是一名卓越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有着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者。
他的抗元精神激励着后人,成为了后世爱国志士学习的楷模。
六、文天祥的文学成就除了他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卓越才华,文天祥在文学方面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过零丁洋》等著名作品被誉为爱国诗的经典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以慷慨悲壮、情感深沉为特点,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抗争的坚定决心。
结语: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和政治家,他的忠诚于国家、对抗元的坚定意志、拒绝投降的慷慨就义,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天祥的故事分享 文天祥 (1236 年 6 月 6 日-1283 年 1 月 9 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 浮休道人。
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政治家、文学 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以下是文天祥的故事 分享,欢迎阅读。
岳飞死后一百余年, 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再次面临覆灭之灾, 在这一次站出 来的爱国英雄之中,有一位叫作文天祥。
文天祥来自一个文脉深厚的家族。
早在西汉时期, 其先祖文翁就以兴办学堂、 发展教育而闻名天下, 此后历代更是出现了大量以学问著称的族人。
千余年的家 学相传之下,文氏家族培养出了一种以正直、忠义为核心的家风,这也是中国古 代读书人的一种普遍气质。
此后,无论文氏族人迁徙何处,都能传承这种家风, 并用以教化子孙后代。
如文天祥的父亲文仪,学识渊博,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一生未能出来为官, 却始终怀有书生救国的理想, 并将这种理想化为一种期望, 寄托在对子孙的教导 上。
在这种教导下成长起来的文天祥,自幼便立下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他儿时 的偶像,也尽是那些历朝历代为国尽忠的英烈。
在少年时代的一次游历中,他看 到当地人所祭祀的欧阳修等宋代名臣都有“忠”的封号, 这让他很是激动, 并立 下誓言要成为其中一员。
他也有那个能力。
虽是书生, 但文天祥不是只会写诗作赋的类型, 在南宋面临强大外来威胁的 情况下, 他与那个时代的许多书生一样, 思考与学习的重心都放在如何爱家卫国 上。
在二十岁的进士考试中,他从中国传统哲学出发,着眼于危亡局势,一口气 写下一万多字的富国强兵之策,看得考官大为惊异,称为忠肝义胆之作,连昏聩 老朽的皇帝宋理宗看后也为之一振,亲自点他为第一名。
第一名又有何用? 此时朝中当道者,乃是权臣贾似道,用什么样的人为官,要看与他的关系如 何。
对于文天祥而言,贾似道可绝不是一个正直忠义之人,即便其一手遮天,文 天祥也不会去巴结。
更妙的是, 在贾似道让文天祥按照他的意思写一些朝廷公文 时,后者以自己的才华和操守,写出来一些暗讽这位权臣的文章。
文天祥的种种 建议根本不可能得到采纳,他也在贾似道的打击下,没过多久便离开了官场。
1/6
不为官,不代表忘记国家命运。
当北方新兴的蒙古帝国大举南下之时,当贾 似道一类的权臣带着大军不战而逃之时, 当南宋都城告急之时, 这位年仅四十的 书生,不仅响应朝廷号召,再度出山为官,还作出一个决定:毁家救国。
他变卖了所有家产,募集了数万人的兵马,去为南宋都城解围。
这种舍小家 救国的壮举,在当时引来一些朋友的质疑,有人劝他:“连朝廷的正规军都敌不 过蒙古军队,你这些临时募集的人马又有何用呢?” 文天祥的回答是:“国家养育我等这么多年,到危急之时,竟然没有一人一 马前去相救,这让我感到十分痛心!所以我要以身殉国,用死来唤起天下义士的 报国之心,那样的话,或许局势还可以挽救。
” 看来当时文天祥的同道中人一定很少,那么他是一个孤独的爱国者吗? 不是, 他从不孤独。
忠义报国, 本就是文家的风尚。
家人一直在默默支持他, 哪怕失去家业,也在所不惜。
他的兄弟文璧更是长期与他并肩作战。
无奈蒙古帝国正当上升之时, 其军队横行欧亚大陆无敌手, 与之对抗是一件 胜算很小的事情。
南宋王朝若有英武之君, 拼尽全力, 利用长江天险与水战优势, 或许还有回天的机会。
但问题是南宋王朝末代的皇帝,要么无能,要么年幼,连 当一个太平帝王都够呛,更别指望他们能在此时力挽狂澜了。
一些家风不正的人, 在这个时刻都很“机智”地选择了开门投降, 然后掉过 头来当敌人的急先锋。
这些败类之中,不乏文天祥曾经的上司,如南宋丞相留梦 炎;以及文天祥曾经的部属,如他的副将吴浚。
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可没有殉 国的念头,而是忙着选准时机投降。
文天祥不降。
跟随在他身边的许多人也不降,屡败屡战,从几万人打到几千人,再打到几 百人,他们一直在奋战。
直到全军覆没。
此时蒙古帝国已经建立起名为元朝的政权, 其皇帝忽必烈有心招揽汉人中的 英杰,以安抚人心,稳固统治秩序。
而已经名震天下的文天祥,就是忽必烈首要 的招揽对象。
在被押到北方去见忽必烈的路上, 文天祥在一个夜晚, 目睹了退守于海上的 南宋残余力量最后之死战。
被关押在元军战舰上的他, 所见到的是二十余万南宋 军民在英勇抵抗之下,或战死,或投海,或自焚„„尽数殉国。
他应该也看到了南宋末代皇帝,年仅八岁的赵昺,一个孩童,由左丞相陆秀 夫背负着,投海自尽。
那一刻之后,他不想死。
死有何难?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毫不动摇, 才是极难之事。
他不能在海上 殉国,那就要在忽必烈的面前,不怕淫威,不贪一死,顽强地活下去,彰显读书 人的傲骨和文家的忠义家风。
忽必烈关了他三年, 劝了他三年, 结果是劝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正气歌”。
三年之后的一个冬天,飞雪之中,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2/6
3/6
4/6
5/6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