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语文必修三训练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素材 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简介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他的父母本想让他出生在中国,不过当他父母在访问美国的时候,他提前出生了,所以,丁肇中成了美国公民。
在出生的两个月后丁肇中随父母回到中国。
由于中国那时是在战乱时期,丁肇中童年没有接受到传统的教育,直到他12岁,主要由他的父母在家里教育他。
丁肇中12岁到了台湾,经过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台北市成功中学。
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读书。
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考进台南市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由于其中一个科目被当,心有不满的他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
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69年任教授。
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
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
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2000年受聘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2005年6月18日,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
2005年6月18日,蜚声中外的物理学大师丁肇中携妻将子回到故乡山东日照寻根祭祖。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 第14课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精练精析(精品同步练习)
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1.在第二段中说“在那静静的时刻,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其中“我”遐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段在节选的这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遐想的主要内容是:水池中的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
第二段在节选的这部分中起总领作用。
2.作者设想的那个被抓出水池的鲤鱼“科学家”看到了怎样的“我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鲤鱼“科学家”看到我们这种生物一点儿也不像鱼,没有鳍,但还是能够运动。
3.请你总结一下,作者设想的鲤鱼“科学家”是怎样认识鱼池以外的世界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鲤鱼“科学家”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
(2)它们认为雨对睡莲的冲刷是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起作用。
(3)被抓出水池后认识到熟悉的自然规律不再适合于自己的世界。
4.由鲤鱼对人类世界认识的无知,你受到什么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由鱼认识外部世界的局限性,可以推知我们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局限性,我们人类对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的学习与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8题。
5.选文第二段中说“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这种记忆”是指什么?为什么会“温暖如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种记忆”是指“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
说它“温暖如春”,是因为作者一开始便被爱因斯坦的故事迷住了,阅读他的书,是为了寻找答案,童年的作者对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并享受到了求知带来的无穷乐趣。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示范教案
【讲】人教必修3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资料《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了解科学、熟悉科学。
3. 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进程与方式课前教师提出导读提示,学生自学为主,课上师生一起梳理课文内容,探讨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明确爱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 体会科学精神,培育探讨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科学、熟悉科学;并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成为一名科学家是无数有志青年的妄图,对物理的探讨更是许连年轻的学子孜孜以求的,咱们来看一下加来道雄的成长道路,或许能取得一些启发。
(板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二、明确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了解科学、熟悉科学。
2. 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3. 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明确爱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4. 体会科学精神,培育探讨精神。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
要紧高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2. 字词积存(见幻灯片)刨根究底( páo )撒手人寰( huán)湮没( yán )惊诧( chà)栅栏( zhà)畏葸不前( xǐ)五彩斑斓( lán )目眩(xuàn)鄙视( bǐ)冷嘲热讽( fěng)杜撰(zhuàn)怪诞( dàn)3. 了讲解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有时刻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4. 题记的种类及本文题记的作用题记的种类包括:阐发式、诠释题目式、点明题旨式、总领全文式、设喻寓理式本文题记的作用:提示下文是在介绍有关科学的观点5.本文的大体结构文章的题目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因此,叙述的顺序主若是历时性的。
高中语文必修3:第14课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好奇心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
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
总之,“好”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这种意识,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何谓“奇”?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
然而,“猎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这里所指的“奇”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是伽利略对于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对于未知,我们“奇”;对于书籍,我们发现更多的“奇”。
人类在“奇”的带领下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更加知晓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
“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求品质。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一、作者连线向常识挑战的加来道雄加来道雄,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纽约市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
他是《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和《超弦导论》诸书的作者。
《超越时空》全书15篇,记述了超空间的早期历史,超空间理论可能通往爱因斯坦梦寐以求的“物理学圣杯”——统一场论,从理论上探讨通过超空间穿越时空的可能性,以及何时方能实际利用超空间理论所具有的潜在威力。
详尽而又如此通俗地讲述这种理论,在本书之前尚未见先例。
二、背景探寻童年趣事助成长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超越时空》一书记述了超空间的早期历史,从理论上探讨通过超空间穿越时空的可能性,以及何时方能实际利用超空间理论所具有的潜在威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讲解与例题
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追梦的年龄,谁没有理想?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代里,成为一名科学家也许是年轻人心中最远大的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美籍日裔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成长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学习本文,一要理解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兴趣、毅力等基本品质对人成长的作用;二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把握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情感和态度。
本文是一篇具有自传性质的科普文。
文章先概述童年两件趣事在自己成长历程中的重大意义。
接着叙述童年时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向读者展现了奇妙无比的鲤鱼世界。
对鲤鱼世界的遐想点燃了他对“高维世界”探索的强烈兴趣。
然后写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
作者决心学习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的未完成的理论,并且花了好多时间阅读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位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
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后来,作者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原子对撞机。
对鲤鱼世界的遐想和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他走上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道路。
文章语言简明生动、周密严谨、亲切自然、通俗易懂,读后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加来道雄★加来道雄,是日裔美籍理论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
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12.3.解词义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
鄙视:轻视,看不起。
五彩斑斓:形容色彩丰富、鲜艳。
截然不同:完全不相同。
高深莫测:①高深的程度无法测度。
②指无法知其奥秘。
自鸣得意:自己感到十分得意。
4.辨用法(1)神志神智①待______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
②注射剂十分灵效,立竿见影,病人立刻止住了疼痛,恢复了______。
【全效学习】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14课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含答案)
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想象力比知识重要一、语言积累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汹涌.(yǒnɡ)湮.没(yīn)荡漾.(yànɡ) 畏葸.不前(xǐ)B.困惑.(huò) 杜撰.(zhuàn)崇.敬(chónɡ) 刨.根究底(páo)C.踪.迹(zōnɡ) 斑斓.(lán)栅.栏(zhà) 惊诧.不已(zhà)D.晕.车(yūn) 怪诞.(dàn)酬.谢(chóu) 撒手人寰.(huá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漫游酒馔五彩斑澜截然不同B.嗜好浩瀚高深莫测冷嘲热讽C.遐想震惊微乎其微轻歌慢舞D.神秘反馈自名得意刨根究底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我感觉到______的自然规律不再适合于这个冥冥世界。
(2)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________的。
(3)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不可看见的各种________。
A.熟习必须振动B.熟悉必需振动C.熟习必需震动D.熟悉必须震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2012年贺岁大片《龙门飞甲》3D效果突出,现场感极强,片中人物打出的飞镖,常常会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躲来躲去。
B.在油气、电力、移动通信等公共服务行业,大型国企的垄断地位根深蒂固....,为企业利益不惜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C.入世十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也许并不是显得那么泾渭分明....,但它在改变国人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D.自从甘肃校车出事后,全国范围内校车事件就像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样地发生,规范校车运营,已刻不容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共有13所中学获得了2011年度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共有21个推荐名额。
人教新课标高一必修三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人寰:人间。
畏葸:畏惧。
第四单元
3.辨析词义
惊诧 惊讶
“惊诧”着重于吃惊,感到十分奇怪,很诧异。“惊 人
教
讶”着重于吃惊,感到奇怪而发出感叹声或流露出惊异的 版 语
表情。
文
例句:惊诧:这个结果是必然的,你不要感到惊诧。
惊讶:人们对他的这一举动感到非常惊讶。
贪婪 贪心
第四单元
“贪婪”着重于贪得无厌,强烈的贪欲表现于状貌或
正常人不屑一顾的。
D.“在水底的鱼群里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中 的“可能”一词不能删去,它说明作者并未武断下结论, 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第四单元
【答案】
C( 提 的 问 题 表 示 小 孩 儿 具 有 强 烈 的 好 奇
人 教
心。)
版 语
文
第四单元
强化作业
(讲读第三部分)
1.吃透文本
人
第三部分写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与学习研究。
的两个小事例,主要起补充和衔接的作用。
历险故事加深了作者对多维空间的想象,激发兴趣; 而阅读统一场理论书籍,既表现了高中阶段作者求知的热 情,也衔接起由理论到实验的探究过程。
第四单元
3.随堂练习
①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人
教
A.模.糊(mó) 模.具(mó) 模.子(mú)
版 语
文
B.湮.灭(yān) 畏葸.(sī) 慰藉.(jiè)
C.怪诞.(dàn) 蜿蜒.(yán) 垂涎.(yán)
D.厚薄.(bó) 杜撰.(zhuàn) 人寰.(huán)
第四单元
【答案】 D(A项“模具”中的“模”应读mú,B项
人 教
“畏葸”中的“葸”应读xǐ,C项“垂涎”中的“涎”应读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十四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第4单元第十四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1一、双基夯实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遐.想(xiá)怪诞.(yán)踪.迹(zōnɡ) 栅.栏(zhà)B.杜撰.(zhuàn) 浩瀚.(hàn)畏葸.(sī) 人寰.(huán)C.偏裨.(pí) 便.利(pián)贪婪.(lán) 模.糊(mó)D.湮没.(mò) 目眩.(xuàn)可怖.(bù) 潜.心(qián)【答案】D(A项,“诞”应读“dàn”;B项“葸”应读“xǐ”C项“便”应读“b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一如继往渲泄一诺千斤大跌眼镜B.出其不意发轫蛛丝马迹一副对联C.人情事故精萃悬梁刺股工程竣工D.九州方圆蜇伏脉搏微弱英雄气概【答案】B(A.一如既往,宣泄,一诺千金;C.人情世故,精粹;D.蛰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黄昏时分,浩瀚无际的天水之际,两个太阳不即不离....地跳跃了几下,很快就融合到了一起。
B.信息时代发展迅速,信息更新飞快,如不抓住时机,及时见报,这则消息将成为明.日黄花...。
C.北大“方正”享誉中国后,其商标图案也颇受厂商“青睐”,雷同的品牌和商标俯.拾即是...。
D.领导干部,对小问题也要采取积极负责的态度,否则,滴水穿石....,小问题也会变为大问题。
【答案】B(“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符合语境,不可作“昨日黄花”。
A“不即不离”应该是“若即若离”。
“不即不离”表示保持着相当距离;“若即若离”,表示虽有一定距离,但似乎又很靠近,“若”有推测的意思,词义远没有“不即不离”深。
C“俯拾即是”指多得非常容易得到,应改为“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错在望文生义。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单元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同步练习
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刨.根究底()撒手人寰.( ) 湮.没( ) 惊诧.( ) 棚.栏( )畏葸.不前( ) 五彩斑斓.() 目眩.( ) 鄙.视( ) 冷嘲热讽.( ) 杜撰.( ) 怪诞.()2.解释下列词语。
(1)细枝末节:(2)自鸣得意:(3)在所不辞:(4)遐想:(5)杜撰:(6)怪诞:(7)畏葸:二、整体感知。
3.本文题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文章通过记述作者在自己成长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的两件童年趣事,说明了他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
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4.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
阅读全文,说说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
三、合作探究5.“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6.作者相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7.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问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8.作者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参考答案1.刨根究底(páo)撒手人寰(huán) 湮没(yān) 惊诧(chà) 棚栏(zhà)畏葸不前(xĭ ) 五彩斑斓(lán) 目眩(xuàn) 鄙视(bǐ) 冷嘲热讽(fěng)杜撰(zhuàn) 怪诞(dàn)2. (1)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2)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3)决不推辞(4)悠远的思索或想象(5)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6)荒诞离奇古怪(7)畏惧,害怕3.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
由感性的想像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撷珍 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素材点说日裔美籍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童年时就对爱因斯坦的事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并没有只让自己的兴趣停留在浅层,他让兴趣做主,把自己的终生志向和兴趣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此后一直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不懈奋斗,并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点说确立志向、选择职业时,有几人是让兴趣做主的呢?多数人考虑的是所谓现实的谋生问题。
于是乎,以后为之“奋斗”之时,坚持不了多久,就会生出种种不满与抱怨。
消极混日者有之,不断跳槽者有之……终日忙碌,却无所成就,原因何在?没有让兴趣做主,奋斗时没有热情,没有全力以赴。
正如那个故事所说,把盖房子当做苦差的只是工匠,把盖房子当做事业的会成为工程师,而把盖房子当成乐趣与需要的人,则终究要成为伟大的建筑家。
所以...............................。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为了让工作充满热情与快乐,请不妨让兴趣做主评说天下“一个人的合影”背后的孤寂坚守2014年6月18日《北京青年报》日前,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张“一个人的毕业照”,并附文“只是需要有一张来装个正经”,“合影哦”,引发了网友关注而走红。
据其所毕业的北大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介绍,“这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
差不多是每个年级有一个人,还有的年级是零人。
”薛逸凡同学也在社交网站写道,“我作为该专业的第四任,可能是唯一一个始终由元培培养出来的本专业学生。
”前几天,也有一张大学毕业合影在网上走红,这就是武汉某高校2014届毕业生在学校操场上围成半径45米的圆弧进行毕业合影的照片,参加合影人数共计4500人左右。
这样的合影,利用高超的“鱼眼型”广角镜头技术可以实现360度无缝链接,因此,4500人出现在一张照片上也就有了可能。
一边是一个人的专业、一个人的毕业照,一边是4500人的大合影,这样的对比让人感慨良多。
笔者认为,一个人的坚守,更能体现一些原始的大学精神,是一种对于孤寂的坚守,是对学术教育的负责;而无底线的扩招,虽然是“人人共享”教育成果,但却充斥着各种浮躁与不堪。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1:第14课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基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遐.想(xiá) 怪诞.(yán) 踪.迹(zōnɡ) 薄.弱(bó)B.杜撰.(zhuàn) 浩瀚.(hàn) 畏葸.(sī) 栅.栏(zhà)C.偏裨.(pí) 便.利(pián) 贪婪.(lán) 崇.敬(chónɡ)D.斑斓.(lán) 目眩.(xuàn) 可怖.(bù) 湮.没(yān)[答案] D[解析]A项“诞”读dàn。
B项“葸”读xǐ。
C项“便”读biàn。
2.下列词语中地,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畅游陶醉奇形怪状困惑不解汹涌不息B.波澜阑尾其妙无比截然不同刨根究底C.露洞神秘微乎其微冷嘲热讽在所不辞D.耗掉欣慰自明得意撒手人寰细枝末节[答案] A[解析]B项其—奇。
C项露—漏。
D项明—鸣。
3.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________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2)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________的。
(3)我感觉到________的自然规律不再适合于这个冥冥世界。
(4)在躲避风雨之时,我想弄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将会以怎样的形式________在鲤鱼们的眼中。
A.纵然必需熟悉呈现B.纵然必须熟习呈现C.虽然必需熟习呈献D.虽然必须熟悉呈献[答案] A[解析]“纵然”,即使,表假设关系。
“虽然”,表转折关系。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
“必须”,表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熟悉”,知道得很清楚。
“呈现”,显出,露出。
“呈献”,把实物或意见恭敬地送给集体或敬爱的人。
(同步)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同步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9题;共19分)1. (2分)(2017·天津模拟)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 勾结/勾当扫除/扫帚咽气/狼吞虎咽兴奋/兴高采烈B . 奔跑/投奔空气/空闲累赘/罪行累累丧礼/丧心病狂C . 栏杆/竹竿侪辈/肚脐投缘/不容置喙俘虏/饿殍遍野D . 宣布/渲染凄怆/呛人旺盛/矫枉过正假装/久假不归2. (2分)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舸舰迷津上出重霄B . 衡阳之浦鱼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C . 失之东隅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D . 俊采星驰萍水相逢落霞孤骛云霄雨霁3. (2分) (2015高二上·济南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 . 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他的儿子却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归案。
B . 在庆功会上,两位队员举案齐眉,互相敬酒,祝贺对方在这次全运会上获得金牌。
C . 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D . 某省领导仅在一年之内就贪污公款上千万,这件事实在耸人听闻。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近日,日本在其《中国安全保障报告2012》中声称,对中国军队及政府就海洋安全保障进行政策调整的中枢部门“国家边海防委员会” 表示关注。
B . 据相关人士透露,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将加快扩大到全国所有县(市、区),努力减少和预防出生缺陷现象的发生。
C .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公务员平均工资仅为33869元/年,月工资2830.75元,加上各种津贴、福利等收入,平均实际收入在5000元/月上下。
D . 《功夫熊猫》中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有风度。
高中语文 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3一、双基夯实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遐.想(xiá)怪诞.(yán)踪.迹(zōnɡ) 栅.栏(zhà)B.杜撰.(zhuàn) 浩瀚.(hàn)畏葸.(sī) 人寰.(huán)C.偏裨.(pí) 便.利(pián)贪婪.(lán) 模.糊(mó)D.湮没.(mò) 目眩.(xuàn)可怖.(bù) 潜.心(qián)【答案】D(A项,“诞”应读“dàn”;B项“葸”应读“xǐ”C项“便”应读“bià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一如继往渲泄一诺千斤大跌眼镜B.出其不意发轫蛛丝马迹一副对联C.人情事故精萃悬梁刺股工程竣工D.九州方圆蜇伏脉搏微弱英雄气概【答案】B(A.一如既往,宣泄,一诺千金;C.人情世故,精粹;D.蛰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先辈既然..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范,那么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日益推进的今天,领导干部应如何去做呢?B.奥运安保部门指出:对于安全保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C.我们只要认真思考才.会发现,既然血管堵塞了,如果通过单纯的吃药方式治股骨头坏死,是不太现实的。
D.长期以来,社会上都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以及教师的硬性指标,尽管..中央一直反对这样做。
【答案】D(A句中关联词的位置不对,“既然”应该放在“先辈”的前面;B句中错用“和”造成逻辑错误,“存在安全隐患”无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和”应该改为“而”;C句“只要”搭配“就”。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数学把理性思维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单元测试
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波澜斑斓谰言春意阑珊B.蒹葭遐想闲暇瑕不掩瑜C.椽子城垣潺湲撒手人寰D.混乱混浊混淆混水摸鱼2.下列词语字形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漫游杜撰五彩斑澜困惑不解B.期图湮没高深莫则惊诧不已C.遐想震惊微乎其微冷嘲热讽D.浩瀚神密自名得意撒手人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豆制品是蔡家洼工业园区的特色产品之一。
前来参观的游客不仅亲眼目睹了豆制品的生产流程,还津津有味地品尝起豆浆、卤水豆腐、豆皮等特色食品。
B.2月18日,哈尔滨迎来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中国冰雪运动员在这个灯火阑珊的夜晚放飞冬奥梦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开始在这时享受运动健身之乐、和谐交流之美。
C.牡丹居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
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
D.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对“八荣八耻”荣辱观,不仅要耳熟能详,更要使之成为公民的行为准则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美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
B.国际大体联技术官员珍妮特·马丁等在考察过大冬会冰壶比赛场馆后认为,场馆的灯光、制冰及冰壶等竞赛设施,已经达到了冬奥会标准,本场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冰壶场地之一。
C.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D.奥运村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先进的循环系统和朴素的建筑外观,一旦完全投入使用,奥运村每年的碳排放量可减少8 000吨。
二、课外阅读朋友和同事眼中的爱因斯坦多年来,许多和爱因斯坦有过直接交往的人在各种访谈或出版物中讲述他们对爱因斯坦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鱼鳍.(qí)目眩.(xuàn)怪诞.(dàn) 贪婪.(lán)B.人寰.(huán) 刨.子(bào)鄙.视(bǐ) 对撞.(chuàng)C.浩瀚.(hàn) 湮.没(yān)畏葸.(xǐ) 潜.心(qiǎn)D.后裔.(yì) 谰.言(lán)亚.原子(yà) 要挟.(xiá)解析:B项“撞”应读zhuàng;C项“潜”应读qián;D项“挟”应读xié。
答案:A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畅游陶醉奇形怪状困惑不解汹涌不息B.波澜阑尾五采斑斓截然不同刨根究底C.露洞神秘微乎其微冷嘲热讽在所不辞D.耗掉欣慰自明得意撒手人寰细枝末节解析:B项,采—彩;C项,露—漏;D项,明—鸣。
答案: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频频出台,给其下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连锁反应,建材行业在产业调整、竞争加剧中________了不平凡的一年。
(2)近段时间,江西生活________品价格走势继续呈现涨多跌少的态势。
(3)华仔是一个奇迹,他的演技历久而精湛,他的歌不因时光________而褪色,他的人气不因时代变迁而减弱,岁月磨不去他的魅力。
A.渡过必须消逝B.度过必需消逝C.度过必需消失D.渡过必须消失解析:“度过”常用于时间方面,指时间上过了一段时候;“渡过”常用于空间方面,有时也用于渡过困难、难关、危机等。
句(1)中应为“度过一年”。
必须:副词,表示必要,带有强制性,可加强语气,可修饰动词、形容词。
如:学习必须努力。
必需:动词或形容词,指一定要有的、不可缺的。
如:生活必需品。
因此句(2)应用“必需”。
句(3)中与“时光”搭配应用“消逝”。
答案:B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分析家认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需要在所不辞....,才能达成一个明确统一的新协议。
B.多年以来,中国足球界一直在“本土教练”“外籍教练”谁更适合担任国足主帅的问题上摇摆不定....、争执不休。
C.“通过海底隧道的高速铁路,从韩国首都首尔出发,两个小时就可以到中国,4个小时就可以到北京。
”这样的说法中国人听起来很新奇,但在韩国,这一构想并非高深莫...测.。
D.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制造”这一广告做到全世界去了,就义正词严....地说世界各国人民离开“中国制造”日子就过不下去。
解析:A项,“在所不辞”指处于某种情况,决不退缩、推辞。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本句应用“精诚合作”。
B项,“摇摆不定”比喻心意犹豫不决,来回变化,符合语境。
C 项,“高深莫测”指水平、程度深得令人无法揣测,根据语境,此处应为“痴人说梦”。
D 项,“义正词严”是道理正当,措辞严肃。
与上下文语意不符。
答案:B5.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____,____,____,____,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A.③①④②B.③②①④C.①③④②D.②①③④解析:排序首先要分析内容上的衔接,其次注意语句结构上的联系及关联词语的搭配。
从语段的基本内容来看,讲的是想象力的重要性。
再从四个要排序的语句来分析:①④句是想象力的“作用”,应连在一起;④句“并且”有递进之意,自然不能放在最前面。
②句表原因,其前必有一句表明基本观点,即③句。
也可用排除法。
“他说”之后,一般应先表明观点,用③句,排除C、D两项;从其余三句来看,②句表原因,内容未讲完,不能用在语句的结尾处,可排除A项。
答案:B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细菌刘易斯·托马斯①我们至今认为,人类疾病的肇事者,是一群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魔鬼。
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
我们断定,它们干起坏事来该是饶有兴致的。
它们到我们身上逐利,它们数目太多,疾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人类就这么个生活条件,没法子。
假如我们成功地剿灭了一种疾病,总会有一种新的疾病伺伏在一旁,等着取代它的位置。
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来都只是那个庞大的细菌王国相对漠不关心的对象。
细菌致病并非常规。
疾病通常是为共生而进行的谈判无结果造成的,是因为共生双方中的一方越过了边境线。
③有些细菌只是在产生外毒素时才是对人类有害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只是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
白喉杆菌和白喉链球菌只有在受到噬菌体侵袭时才产生毒素。
为毒素的产生提供密码的是病毒,未受感染的细菌是没有获得密码通知的。
我们染上了白喉,那是种病毒感染,但病毒感染的不是我们。
我们卷入的不是一场跟毒素的直接对抗赛,而好像是无意中撞入了他人的麻烦。
④有些微生物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如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疟原虫等。
但从进化论的意义上讲,它们能引起疾病或死亡,这对它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对大多数细菌来说,引起疾病也许是它们的祸事,它们要冒的生命危险比我们的危险更可怕。
一个人带上了脑膜炎病原菌,即使不用化学疗法,致命的危险也不大。
相比之下,脑膜炎病原菌运气不好碰到人身上,它们的生命危险可就太大了。
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只停留在人体的表面,在鼻咽部呆着。
脑炎流行时,大多数带菌者身上、鼻咽部就是病原菌呆的地方。
一般说来,它们在那儿对人是无害的。
只有在原因不明的少数人身上,它们才越过了界线。
这时人菌两方就一块儿遭殃了,而大多数时候,更遭殃的是脑膜炎病原菌。
⑤大多数细菌一门心思在吃喝,它们不断改变着有机分子的结构,这样,这些分子便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
总的说来,这些细菌相互之间不可分离,以相互依赖的群落的形式生活在土壤或海洋中。
有一些细菌在更专门、更局部的关系中成了更高级生物的共生者,作为工作零件活在其组织中。
如果没有根瘤菌,豆科植物的根瘤就不会形成。
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成了动物营养系统的一部分。
当然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在生物体内都是正式居民。
⑥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
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进行繁衍,有一些会到达我们肌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
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
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比入侵者还要大。
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
⑦是细菌带来的信息让我们受不了。
我觉得,我们的大多数疾病很可能都是这样得的。
有些时候,滥杀的机制是有免疫作用的,但我们因一些信号就把自己撕毁成碎片,我们在这些信号面前非常脆弱,比在任何食肉兽群面前还脆弱。
实际上,我们在受着自身的五角大楼的摆布。
大多数时候是这样。
(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有删改) 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总称。
6.结合全文,简要说明首段的作用。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内容上,说明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和态度;②结构上,引出下文对细菌和人类疾病二者关系的说明与分析。
(4分,每点2分)7.请阐释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细菌的毒素并不是为了危害人体而产生的(2分),人类得病是细菌遭到噬菌体侵袭产生毒素所致(2分)。
8.下列各句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1)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1分),把脑膜炎病原菌作为头脑灵活的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它们选择安全部位来生存的能力(2分)。
(2)运用比喻手法(1分),将细菌比喻为旁观者、流浪汉和陌生客,形象地说明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澄清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2分)。
9.《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至今畅销不衰。
请根据本文,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内容与人们自身的生命、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起普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