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称象》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称象教案设计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象、曹、称、登、站、秤、赶、造、看、说”等15个生词。
(2)能正确读写“曹操、大象、装满、称象、赶来、站好、秤钩、下来、公平、两千”等词语。
(3)能读写“有一天、很大、办法、快乐、还是”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1)会读写“曹、称、造、说”等4个字。
(2)学会用“快乐”写句子。
(3)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重点:1. 认识生字,能读写“曹、称、造、说”等4个字。
2. 能读写“曹操、大象、装满、称象、赶来、站好、秤钩、下来、公平、两千”等词语。
三、教学难点:1. 能读写“曹、称、造、说”等4个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2. 启发式教学法3. 朗读教学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我们班的小动物朋友都来说说自己的本领,你们欢迎吗?(生: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2)小动物们纷纷来说自己的本领,大象说:“我会……”,小猴说:“我会……”,小熊说:“我会……”(3)师:小动物们都说自己的本领,你们知道谁的本领最大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称象》,看看曹冲的本领到底有多大。
(板书课题:称象)2. 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交流反馈,认读生字。
3. 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停顿等。
4. 学习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段①指名读第一段。
②引导学生理解“装满、称象、赶来、站好、秤钩、下来、公平”等词语的意思。
③讨论:为什么要把大象赶上船?(2)学习第二段①指名读第二段。
②引导学生理解“两千、很大、办法”等词语的意思。
③讨论:曹冲为什么要把大象赶上船?(3)学习第三段①指名读第三段。
②引导学生理解“快乐”的意思。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称象》教学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称象》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
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及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影片及实验模拟物。
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第一课时一、谈话式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板书:称。
人们称一件东西是想知道什么?(想知道那件东西有多重。
)你们见过别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
(板书:象)二、初读课前同学们读过课文,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希望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
(被指定的学生读后,其他同学给他正音)三、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1.在看象的时候,曹操为什么要大家想办法称象呢?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
(适机板书:议论)2.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便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请你们看第三自然段,跟我学读这一句。
(教师读,学生跟着读,自己读。
)3.曹操提出这一问题后,官员们是怎么议论的?(指板书上的“议论”,指导读官员们说的话)思考:(1)官员们议论的两种办法是怎样的?(2)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办法后是什么态度?四、演示称象过程,体会xx的聪慧1.师过渡:官员们提的两个办法都不好,曹操不同意,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2.xx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生:(读书、画序号、讨论)师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全过程。
(1)这四句话里的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读第一句,老师板书:上船、画线)在哪画线?用投影片演示。
(让一个学生指投影片上的船舷)(2)在船舷的什么地方画线?再仔细读这一句。
此外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我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的能力。
《称象》教学反思
《称象》教学反思
引言概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反思和调整。
本文将对《称象》教学进行反思,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定不够明确
1.1 学生对于《称象》的理解不够深入
1.2 学生缺乏对于称象的实际运用能力
1.3 学生对于称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教学内容设计不够生动有趣
2.1 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和活动
2.2 缺乏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设计
2.3 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结合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不够灵便多样
3.1 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法
3.2 缺乏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
3.3 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客观
4.1 缺乏全面细致的评价指标
4.2 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4.3 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和评估
五、教学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5.1 缺乏适合称象教学的教学资源
5.2 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设备和工具
5.3 缺乏对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管理
结论:
通过对《称象》教学的反思,我们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灵便多样的教学方法,科学客观的评价方式,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希翼教师们能够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称象》教学反思15篇
《称象》教学反思《称象》教学反思15篇《称象》教学反思11、多样识字,理解词语。
教学中我采用随文识记“曹、底、岁、站”等生字,看图识记“称、杆、秤”,偏旁识记“柱”等方法认读本课的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换近义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才、直、议论、果然”等词语的意思,再运用让学生开火车读、领读等方法巩固学习生字。
2、朗读品味,引导说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教学中我采用对比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围绕“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指导他们生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用课件演示、实物模拟等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
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有条理地说清楚曹冲称象的步骤,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3、拓展延伸,创新思维。
在课堂的'结尾处,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类文链接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
有的学生提出用人代替石块的方法,这就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称象》教学反思2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本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这时,学生动手又动脑,兴趣极浓,思维正处于活跃状态,学生才能够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样称出来的。
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在课上学生在讨论中被7岁曹冲巧妙地想出称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仅仅认识到了曹冲的智慧,而且还激起了自己更为丰富的创造力。
一位学生在曹冲称象方法的基础上,又做起了一种设想:曹冲的父亲曹操手下有百万兵将,如果曹操下令让士兵充当石头,省去搬运石头的人力和物力,不是更好吗?又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用士兵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万一船上装满了人可还不到不了划线的位置怎么办?与其这样,不如弄来一群小象,没有小象可以弄来一群牛,让它们充当士兵,因为一头小象或一头牛的重量会比几块石头或几名士兵重量的`总和要重。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称象》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称象》教案《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
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的故事。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教学难点:1.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的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影片及实验模拟物。
一、导入。
出示一杆秤。
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板书:秤)它是做什么的?(称东西的)噢,它是用来称东西重量的。
秤是由秤盘、秤砣和秤杆组成的。
怎么称才行呢?咱们来试一试称一称苹果。
现在我知道了苹果的重量了,怎么样?秤杆平了。
提起秤,指着秤杆问:这叫什么来着?板书杆仔细看看老师手中的秤,在认真观察一下杆字,你发现了什么?读秤杆。
它能称大象吗?(贴象的图片)古时候,就有人提出来要称大象的重量,到底是怎么称的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称象(板书:称象)二、初读课文,注意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注意带拼音的字,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问同学和老师。
)2.用最快的速度数一数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刚才同学们说不能称大象,为什么?象很大,看看书,这头象有多大?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
《称象》教学反思
《称象》教学反思引言概述:《称象》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它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对《称象》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正文内容:1. 教学目标的设定1.1 清晰明确的目标教师在使用《称象》教学方法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数学概念。
目标应该具体明确,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
1.2 个性化目标的设定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不同,因此在使用《称象》教学方法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学习需求,设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1.3 目标的分步实现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将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并逐步引导学生逐步实现。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概念的认知框架,提高学习效果。
2. 教学资源的选择2.1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在使用《称象》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选择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实物、图片、视频等,以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2 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2.3 教学资源的更新与创新教师应该及时更新和创新教学资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交流教学经验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的设计3.1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使用《称象》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2 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二年级语文称象教案设计和课后反思
二年级语文《称象》教案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象、曹、称”等10个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操称象的故事。
(3)会写“象、曹”等10个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3)学会分段,能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2. 学会分段,能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片中的动物是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曹操要称象?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生词:(1)学生自读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词的理解。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5. 小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学习语文。
课后反思: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给父母讲述曹操称象的故事。
(2)让学生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词。
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等与曹操相关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称象》教学反思
《称象》教学反思称象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比喻和类比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我教学生称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味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称象的优势1.1 激发学生的兴趣称象作为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在教授数学中的函数概念时,我使用了比喻的方法,将函数比喻为一台自动售货机,学生们通过这个形象化的概念,更加容易理解函数的定义和特点。
1.2 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称象能够匡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
通过将知识与形象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教授英语中的生词时,我会使用动画和图片来形象地展示单词的意思和用法,学生们通过这种视觉化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记住单词,还能够理解其暗地里的含义。
1.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称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与学生一起进行比喻和类比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比如,在教授物理中的电路原理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比喻来解释电流的流动和电阻的作用,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运用自己的创造力来理解和解释这些抽象的概念。
二、称象的不足2.1 依赖于学生的想象力称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否则可能会产生误解或者理解偏差。
有些学生可能无法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比喻和类比,导致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浮现问题。
因此,在使用称象教学方法时,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灵便调整教学策略。
2.2 时间和准备成本较高称象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比喻和类比材料,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对于一些抽象和复杂的知识,可能需要更多的准备工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教学效果的同时,无非分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
2.3 有时可能过于简化称象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有时可能会过于简化知识的复杂性。
最新北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公开课优秀教案(称象)及教学反思
公开课教案:《称象》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题——称象2.开火车读生字词。
3.读文,回顾: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二、品味课文(一)指名朗读一段师: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官员、曹冲)(二)指名朗读二段1.师: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 出示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体会“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2.师:官员们议论什么?“到底”什么意思?(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
) 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又……又……到底”过渡语: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称这头大象。
(三)指名读三段1.官员们想的第一个称象办法是什么?(砍一棵大树做秤杆称)[板书:造秤]这个办法好不好?(这个办法不好,因为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2.官员们想的第二个称象的办法是什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板书:宰象] 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这个办法也不好,因为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大象活不成了。
)3.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板书:称不出伤害象] 指导朗读:读出“反驳”“直摇头”的感觉。
(四)指名读四段 1.师:这段写什么?(曹冲想出称象办法) 2.放映动画片——演示称象过程 (象上船——船下沉——画线;象下船——船浮起——装石子——船沉到画线处——称石子)师: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 3.出示小黑板:曹冲说的话 ①画批:按称象步骤用…画出有关动词(赶、沉、画、赶、装、沉、称)示意图——板演称象过程:②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过程。
板书:船称石头石头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③出示小黑板:(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 )到船上,看船身下( )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一条线。
语文北师大二年级下册《称象》教学反思
........试题试卷《称象》教学反思《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
本文的重点是三、四自然段,于是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
即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把学习的焦点直接放到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再在比较中发现曹冲的办法好,从而自然的进入第四段的学习。
在此,我先让学生在读、想、说的一级教学活动中初步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接着,我让学生进入二级教学活动,那就是观看动画课件,使学生直观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边想象边读课文,再说,这即是三级教学活动。
而四级教学活动则是在找关键词,完善语言表达中进行的。
这样立体化、多层次的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都理解了曹冲称象的办法,使同一个学生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理解也会更深。
这一点我觉得预想的效果达到了,因而重点突破是成功的。
难点的突破这一环节,首先回到第三段,在分角色读完后让学生说官员们的办法有何缺点。
然后设计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别人在议论的时候,曹冲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说:“在想、在看、在听。
”接着我又追问“在想什么?”学生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竟然说出了在想怎样保护大象。
随后我把学生的思维归结到“代替”二字上,这样学生在潜意识中就知道了曹冲的办法和官员们的办法是有联系的。
他是在认真看,仔细听,积极动脑的基础上才想出这样的好办法的。
就课堂效果来说,虽有波折,但总算做到了。
本节课遗憾也不少,首先是学生的思维没有拓展,即没有在课堂上说出在当时还有什么称象的好方法。
其次是语文中的字词训练也只做到了理解,没做到说话。
最后回味整节课似乎只注重了读什么,而轻视了怎么读。
《称象》课堂反思总结
《称象》课堂反思总结《称象》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称象》课堂反思,希望大家喜欢!《称象》课堂反思篇1学习《称象》一课时,学生在讨论中被7岁曹冲巧妙地想出称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仅仅认识到了曹冲的聪慧,更可贵的是激起了自己更为丰富的创造力。
一位学生在曹冲称象方法的基础上,又做了一种设想:曹冲的父亲曹操手下有百万兵将,如果曹操下令让士兵充当石头,省去搬运石头的人力和物力,不是更好吗?又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用士兵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万一船上装满了人可还到不了划线的位置怎么办?与其这样,不如弄来一群小象,没有小象可以弄来一群牛,让它们充当士兵,因为一头小象或一头牛的重量会比几块石头或几名士兵重量的总和要重。
”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回荡,赞赏的目光一次次地投向发言的学生,这是何等的激动!这是多么大的推动力!在这节关于称象方法的新设想中,我发给两位学生各一份证书:新设想奖。
当我看到学生双手捧着证书那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激动时,我的内心受到震撼,与此同时我真诚地为他们喝彩。
我想,尽管学生的创新求异有时是不成熟的,或是可笑的,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给予学生掌声与喝彩,少责难与批评,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且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称象》课堂反思篇2《称象》的重点在于称象的过程。
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我把烧杯当船,放在河里(透明的塑料盒),把大象(8只大砝码粘在大象图的后面)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红色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一只只法码),石头一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再把船上的石头拿下来称一称。
把石头重量加来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在一堂课上抓住文中的重点:称象过程,通过实验演示情境的方法,吸引学生,在观察称象的过程中,找到冲称象的合量性和科学性。
学生观看实验演示时的一边串问号,都在演示成功后一一化解。
二年级语文称象教案设计和课后反思
二年级语文称象教案设计和课后反思二年级语文称象教案设计和课后反思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展的详细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收集的二年级语文称象教案设计和课后反思,欢送查看!1.学会本课“称、曹、议、论、秤、砍、块、沉、线、止、然、量”12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
3.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曹冲称象的方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方法之间的联系。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称象》(板书课题),“象”就是我们在公园、电视中看到的大象。
“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样称的,称出来了吗等)这些问题,同学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1.了解课文内容。
2.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分组,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4.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分析字形。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曹冲)曹冲是曹操的儿子。
曹操是什么人?(古时候的大官)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
(2)读第1句话,答复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3)读第2、3句,答复:人家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快乐,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第2段,思考并答复:象是什么样子?官员们怎么做的?(使学生了解本段主要写了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的重量)。
(2)读第1句,看图答复:从哪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详细认识象的高大。
(3)再读课文,从中体会象很大。
(4)读第2句话,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再答复:从官员们议论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象很重,官员们很想知道象有多重)。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称象》教学设计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称象》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就教学价值而言,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看象—议象—称象”展开叙述,很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孩子在故事中把握事件发展的顺序,并初步养成把握文章脉络的习惯。
教学时,我抓住“曹冲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这个思维生发点,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倾听,如何动脑思考。
【教学要点】一、导入——连词成句,构成故事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称象》。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2.复习词语:又高又大四根柱子议论反驳摇头画线装石头称重量果然微笑设计意图:虽然已是第二课时,但仍然要注重低段的识字教学。
此处把词语分成几类进行复习,当学生把这些词语串起来后,会发现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这不仅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文本的中心,也为后文的复述和概括主要内容作了铺垫。
二、观象——以读代讲,读出象“大”1.默读第1、2自然段,画出描写大象的句子。
2.出示句子: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壮),腿像四根柱子(粗)。
同学们都见过大象,你能用朗读表现大象的高、大、壮、粗吗?3.这可是曹操收到的礼物啊,他心情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三、议象——表演体会,理解“议论”1.官员们是怎么议论的呢?读第3自然段,画出官员们“议论“的话语,然后读一读。
(1)课件出示:“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2)官员的反驳。
2.表演读:教师扮曹操,学生扮大臣再现议论的场面。
3.想想曹操为什么“直摇头”。
设计意图:新课标第一学段目标指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此环节结合上下文,通过表演读、再现、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到“议论”的意思。
四、称象——理解过程,“解说”过程1.默读第4、5自然段,想想曹冲想了个什么办法。
2.请学生上台扮演曹冲,运用道具进行解说。
其他学生可以发表意见,教师相机点拨。
3.试着用“先……再……然后……最后……”复述称象过程。
设计意图:事先的建议得到验证,就是果然。
《称象》教学反思
《称象》教学反思《称象》教学反思《称象》教学反思1一、谈话导入,课题处质疑教学中,我利用图片直观地引导学生认识“称”,通过对“鸡”、“羊”、“牛”的互换,间接推出牛的重量。
然后导入课文:“同学们,在古时候,没有今天的这么先进的科学技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甚至更重的东西却是一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的故事——《称象》。
”接着我板书课题,这个导入,很快抓住了学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问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很踊跃,他们纷纷发言:“我想知道这个故事中讲谁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用什么方法来称?最后真的称出来了吗?”我的导语也就成了学生的质疑的前提条件。
从这个教学环节来看,我是成功的,我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目标。
二、有的放矢,向四十分钟课堂要质量在教学《称象》这篇课文时,我先指导孩子多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先……再……然后……”理解曹冲称象的几个步骤。
其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强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冲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到底”“果然”,这些词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
通过这几个环节,学生对这一难点基本上突破了,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说话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读文质疑,合作解疑,课件突破难点阅读课的教学是语文科教学的重点,《称象》这篇课文就是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筋,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然后,梳理学生的问题,循着学生的'问题,逐个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四、不足之处,认真总结反思《称象》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样一个道理。
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但他们在生活中能否养成爱观察,思考的习惯呢?由于这节课安排了比较多的重点词语和口头表达训练,所以,在拓展的环节,我做得显然是仓促的,不深入的。
《称象》教学反思
《称象》教学反思引言概述:《称象》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1 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开始前,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知识。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2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学生知道他们将学到什么,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效果。
1.3 结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我们需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相结合,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教育部门的要求相符。
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2.1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们需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和训练。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2 创设情境和场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和场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2.3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实践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3.1 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如提问、问题解决等,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2 调整教学节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这有助于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3 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该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称象》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理解“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
能
用“一边…一边…”说话。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及想出称
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影片及实验模拟物。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式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板书:称。
人们称一件东西是
想知道什么?(想知道那件东西有多重。
)你们见过别人称大象吗?今
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
(板书:象)
二、初读
课前同学们读过课文,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
希望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
(被指定的学生读后,其他同学给
他正音)
三、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
1.在看象的时候,曹操为什么要大家想办法称象呢?请大家读第
二自然段后回答。
(适机板书:议论)
2.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便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请你们看第三自然段,跟我学读这个句。
(教师读,学生跟着读,自己读。
)
3.曹操提出这个问题后,官员们是怎么议论的?(指板书上的
“议论”,指导读官员们说的话)
思考:(1)官员们议论的两种办法是怎样的?
(2)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办法后是什么态度?
四、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师过渡:官员们提的两个办法都不好,曹操不同意,曹冲听
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生:(读书、画序号、讨论)
师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实行演示曹冲称象全过程。
(1)这四句话里的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读第一句,老师
板书:上船、画线)在哪画线?用投影片演示。
(让一个学生指投影片上的船舷)
(2)在船舷的什么地方画线?再仔细读这个句。
【教学反思】
1、学习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提出,虽然在以往的教学中也有所渗透,但从来没有明确过。
本课是明确的
提出并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实行提问,能够使用哪些词语实行提问。
在本课书教学中,我首先就从题目入手,教学生就题目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第一课时教学时,出示课题并让学生齐读完课题后,问学生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对这个课题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能
够是你不明白,也能够是你想知道的。
”学生经过思考后问“为什么
称象?”“怎么称的象?”“是谁称的象”“最后称出来了吗?”然后让
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课文。
通过自读课文其中“为什么称
象?”“是谁称的象”“最后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这几个问题学生
都能够解决,而“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学生还不是很明白,于是把这
个问题留作第二课时学习时解决,而此问题也恰恰是本课书要解决的
一个教学难点。
这个问题使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所以学生在解决起来
就更有兴趣、更积极。
此外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我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的水平。
在分步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问学生
“读读这句话,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词语?”老师的提问具有明确的指
向性,即直接指向句子中的词语,使学生明确地知道了自己要从哪个
角度提问。
于是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疑惑的词语。
如:船舷、沿着、
下沉等等。
通过这样的提问、解答使学生对文中的句子理解更加深入,更加透彻。
2、为了协助学生突破本课时的难点,即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知道这个方法好在哪儿,我首先让学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曹冲称象的
部分,并通过标注句子序号的方法,使学生一眼就看出曹冲称象共分
了四步。
一步一步地了解了文字表面的意思后让学生说说曹冲是怎样
称象的。
至此学生仅仅通过文字的描述大致理解了曹冲称象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此方法,看到船身上浮、下沉的变化,创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