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3 通向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3 通向

4.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教学目标:
1.利用“人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和“人口与资源”、“人口与污染排放的关系”数据图表,阐述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2.依据不同问题情境,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为选择。

3.依据图表说出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则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等已有知识基础,欠缺的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采取的措施和途径。

三、教学难点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调整自身行为。

自身行为的调整受到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往往会在处理具体问题时,采取错误的行为。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分析法、讨论法、问卷调查法)
“人类与环境关系”虽不是课标要求的内容,但它是本单元的核心和理论支撑点。

透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分析,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学生可以在探究过程中,对具体问题进行正确的社会行为选择和评价,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社会责
六、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中图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中图版必修
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主要选取了教材中的图4-1-1《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此图看起来更为直观,文字内容主要选取了与三大地理环境有关的成因、危害等内容;对于教材中的玻璃温室臭氧层对地球大气的保护作用等图,在本节课中舍掉了,原因是考虑到在必修一中已经讲过,可以等到学业水平考试之前进行专题复习。
二、教学目标: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难点:理解主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用课件展示漫画:《企鹅的悲哀》及文字材料
(2)问学生:为什么卡斯特罗说:“有一个重要的物种正在灭亡,那就是人类”
观察漫画,阅读文字材料并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初步思考
授课活动
1.自主学习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一的内容
(2)自主学习二展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三大环境问题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完成表格的成因和危害两部分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防治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读图,完成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并分类
读教材文字材料、阅读模块材料、观察幻灯片播放的图片,归纳总结完成表格中三大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危害;通过分析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内外结合,小组合作,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归纳出人类面临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起学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四章-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复习学案(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四章-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复习学案(含答案)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复习学案【基础知识回顾】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对自然环境的索取大于再生,产生和,排放大于自净,产生(二)、环境问题的类型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

(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

(1)产生原因:人们长时期地和开垦草原。

(2)后果:导致生态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

(三)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辐射污染等。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1.人类社会发展早期(1)生产力水平:极为__________。

(2)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______________适应环境。

(3)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对大自然是一种敬畏的态度。

2.农业社会时期(1)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有了____________发展。

(2)对人地关系认识:出现古代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的观念,进而出现天人相关论和思想,人地关系理论萌芽。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1.工业社会时期(1)生产力水平:极大地提高。

(2)对人地关系认识:进一步深化,出现了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生态论等理论。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对人地关系认识:谋求人地和谐,出现了_______________ 。

(2)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强调社会经济发展要与人口、、环境相协调。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背景:①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____________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

②若沿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____________、生态失调、____________而陷入绝境。

2、行动纲领:_________________。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概念:它既满足________的需求,又不对________满足其自身发展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学案必修二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学案必修二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编者:张园班级:姓名:学号:【预习目标】1、掌握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4、了解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其可持续利用措施。

【自主预习】1、环境问题是由于或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污染问题:、水体污染、、生物污染等。

由环境污染烟花而来的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3、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维护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例如,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辐射污染等。

4、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和,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合作探究】1、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和理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变,由到,由到。

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与深化。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思想和追求的目标分别是什么?【典例评析】1、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A.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新的耕地B.捕捉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C.积极围湖造田种粮,增产粮食D.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状况点拨: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行为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 D2、读“树木与环境”示意图,回答问题:(1)说出该图所示森林有三方面效益、、。

(2)此外森林对城市环境还有、等作用;对农业生产还有、等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优化方案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案 湘教版必修2

优化方案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案 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习目标思维导图1.结合人口数量的增长与资源供给量间的矛盾,了解环境问题的含义和类型。

2.结合案例,分析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3.探讨生态环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4.探讨治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知识点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学生用书P76]1.什么是环境问题(1)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产生的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主要类型表现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演化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提示:两者都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图表导读]读教材P86图4-1 大气污染图4-2 固体垃圾污染,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大气污染物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2)大气污染会导致哪些不良后果?(3)城市是产生固体垃圾最多的地方,固体垃圾的堆放会产生哪些问题?提示:(1)工业废气。

汽车尾气、生活废气等。

(2)全球变暖、酸雨、光化学烟雾等。

(3)占用耕地、污染水源、污染大气等。

材料一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影响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最初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与环境是相互协调的。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直至造成今天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

右图为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示意图。

(1)结合材料探究:①说明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

必修2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

必修2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

必修2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学科地位】本章教材是在学完高中地理必修Ⅰ、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后,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做一个总结,从而在理论上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学习必修Ⅲ的区域地理奠定基础,因此本章在整套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考预测】目前,困扰人类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

协调好发展问题,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因此,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始终是高考所关注的重点和焦点,这既符合高考“能力立意”与“关注社会现实”的指导思想,又符合“学习有用地理”的地理教学要求。

【学习指导】本章以“环境与发展”为线索,以历史记载为背景,揭示人地关系思想发展史的演变过程,以人地协调为基本出发点,科学阐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认识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因此,学习时要从身边的事例入手,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搜集典型的环境问题案例,并进行全面剖析,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自主学习】回顾教材所学的内容,思考下面问题:1.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是什么?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3.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4.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目标和基本内涵?5.我国控制人口规模的具体策略有哪些?6.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有什么?【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109“双语学习”,回答:1.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哪些?2.石油泄漏和酸雨对环境会产生什么危害?3.针对以上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什么防治对策?【巩固训练】1.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②人类与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④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和稳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下列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全球环境的是()A.德国境内莱茵河水的污染B.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C.北美洲西部草原的荒漠化D.华北平原的土地次生盐碱化读下图,图中显示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3~4题。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学案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学案 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课标要求】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习目标】1.古代人地关系的产生和现代人地关系的发展(识记)2.环境问题概念与类型(识记)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理解)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理解)5.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途径【学习重点、难点】1.环境问题2.可持续发展【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堂笔记】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概念: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或,从而危害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问题。

当人类向环境排放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时,就会出现污染环境问题。

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压力:人口持续,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最终超出环境和的能力。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超过其能力、不合理开发引起;不合理开发加速其枯竭。

(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以牺牲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带来环境问题。

4、环境问题的分类(1)按性质划分:和生态破坏。

(2)按地理空间划分:环境问题、区域环境问题;、局部环境问题。

(3)按环境要素划分:污染、水体污染、污染等。

(4)按生产类型划分:工业环境污染、污染、生活环境污染。

5、主要环境问题6、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1)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

(1)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

原因: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和的双重压力;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工业的。

二、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古代人地关系的产生①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人地关系是一种依赖和恐惧的关系。

②农业革命发生以后:有较大发展,出现了各种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认识深化,出现了和的思想。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最新整理)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最新整理)

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基础全面梳理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由于错误!人类活动或错误!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类型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也往往引发生态破坏。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身价值、地位的认知.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背景①错误!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错误!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错误!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错误!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②若沿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错误!资源枯竭、错误!生态失调、错误!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2)行动纲领:《错误!21世纪议程》。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错误!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错误!社会公正和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错误!资源和错误!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发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

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五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1)目的:减轻人口对错误!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阶段综合实践教学案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阶段综合实践教学案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①②③④⑤答案①农业文明阶段②核心思想③基本内涵④控制人口⑤合理利用资源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图表方略]1.常见类型地理关联示意图是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图形。

循环经济关联图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产生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一种图示。

主要呈现形式有三类:一是体现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关联图(如图一);二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关联图(如图二);三是工业园区工业部门间关系或产业关联、生产流程关联图(如图三)。

图一中字母的含义: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b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表示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供给人类消费,为消费活动;d表示废弃物排放。

图二中符合该循环系统的①②③④⑤的含义分别是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该农业科技园的核心是畜禽养殖,商品率高是其突出特点。

图三所示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该生态工业园实现了清洁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2.读图流程(1)把握主题,梳理过程如图二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图中展示了该生产模式的资源投入、生产过程、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部过程。

(2)分析演变,寻找突破图二中①与水源、技术同属于作物种植的区位条件,②是种植业为畜禽养殖提供的饲料,③④分别是农业对沼气、沼渣的利用,⑤是沼气生产的原料来源。

因此,此图的突破点是按照箭头顺序理清循环经济“投入—产出”的过程。

(3)增添信息,验证关系把要添加的信息依次填入图二循环经济模式图中,重新理顺一遍,按照“资源—产品—再生产”的流程验证物质和能量在循环经济中的合理性。

(4)联系理论,表述意义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因其以资源减量化、再生化为原则,以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的,所以对于此类循环经济模式图的意义分析,可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进行:①生态上,节约资源,减轻生态环境问题;②经济上,减少成本,增加产出,提高收入;③社会上,安排就业,提高生活质量。

必修二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学案

必修二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学案

【考纲要求】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知识导读】第一节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2)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1)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产生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产生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1)人口增长过快(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超然中学地理组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超然中学地理组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教师点拨】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问题包括①人口的过快增长或者过慢增长带来的问题②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等问题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资源问题包括①资源短缺②资源浪费;环境问题包括①环境污染②生态破坏。

但资源问题很难和环境问题区别的清楚,资源短缺会引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也会引起资源短缺,所以人教版把资源问题也归入到环境问题。

即环境问题包括三个方面——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我们在考试时遇到某一经济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时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发展中国家较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发达国家较经,以环境污染为主。

4.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往往由自然原因引起,人类活动可能加剧或减轻某些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往往由人类活动引发。

但环境问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所以我们在考试时遇到某一经济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时,如果分值较多,除了要回答带来的资源、污染和生态三大问题外,还要答出引发的灾害。

高中地理《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一、选择题1、大量燃烧煤炭会A、森林资源减少B、大气污染加剧C、地面下沉D、臭氧层破坏2、从能源资源来看,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世界能源消费量A、逐年下降B、基本不变C、翻了两番D、翻了一番3、下列物种数目最多的是A、鸟类B、淡水鱼类C、两栖类D、哺乳类4、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最主要的是A、偷猎B、栖息地的丧失C、外来物种入侵D、其他原因5、下列重要资源预期寿命最短的是A、铁B、铝C、锰D、银6、下列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是A、矿产资源破坏B、臭氧层破坏C、土壤污染D、土地荒漠化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请回答7~9题。

7、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8、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料9、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10、按目前煤炭产量来看,大约可开采A、200多年B、220多年C、240多年D、250多年11、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是A、植物种类B、物种数量C、自然保护区面积D、动物类型12、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①生活污水②工业废水③农药④植被破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3、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时期是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革命以来D.近20年以来14、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下列言论中蕴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盛世兹丁,永不加赋C.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5、著名地理学家P.白兰士是A、法国人B、德国人C、英国人D、美国人16、目前,人类创导的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①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的产值和利润的增长②充分认识环境及其资源的自身价值,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保护资源和环境③快速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以促进环境保护④要考虑到经济增长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给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征A、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B、高投入、低消耗、高污染C、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D、低投入、高消耗、高污染18、下列行为可能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的是①核电站排出的冷却水排入海洋②沿海地区农民喷洒杀虫剂农药③大面积围海造田④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下列对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影响、改造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在不断提高B、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地理环境能为人类提供无限的物质和能量D、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环境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意志发展20、下列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B、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出现于改革开放以后C、中国已制定出国家级《21世纪议程》,这是继巴西后的世界第二部D、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并不紧迫二、综合题21、下图表示发生在某些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下列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代码限填一次).( )生存条件恶化(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 )土地生产力下降( )人均资源减少( )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人均收入减少(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谈薄(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22、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候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2.通过读图分析学会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的方法。
3.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本章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教学时应充分利用相关图片、录像等资料增强感性认识;还应分小组实地考查家乡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集体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适时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课时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课时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课时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课时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从容说课
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一方面,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资源和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枯竭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三)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危及人类健康。讲述这部分内容要通过举例来使学生理清环境问题的各种类别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章规划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在本章,我们将分析当代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教学重点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2.人类面临的主要பைடு நூலகம்境问题。
教学难点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阅读材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2.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