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鼓》案例描述
阿姐鼓
由何训田作曲,朱哲琴主唱的《阿姐鼓》唱片,被称为"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有影响的一张中国唱片"。
在全球50多个国家同步发行,是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赢得无数国际赞赏:英国《Q》杂志全年度《五张最佳WorldMusic唱片之一》。
"阿姐鼓"。
在西藏的文化传统中,意味着一面以纯洁少女的皮做的祭神的鼓:人皮鼓。
这是现代西藏早已废除了的酷刑。
歌曲《阿姐鼓》则以这个被废除的酷刑为叙事文本(背景)。
对于这个文本的处理,歌曲的创作者采取了双重立场:一方面,以西藏传统的宗教教义,即"生死轮回"观念来稀释少女牺牲的残酷;另一方面,又以现代人对这个传统的超越感来审美化地远眺这个残酷。
因此,"阿姐鼓"在歌曲中幻现出的是一个绚丽如梦的死亡历史的审美风景,在这个风景中,前现代的蒙昧残酷因为晕染了当代文化诗学的光辉而炫耀人心:悲惨消逝的阿姐在美丽的鼓声中重现了!何训田这样讲述《阿姐鼓》的由来:我姐姐十三四岁就到西藏去了,后来哥哥也去了。
他们回家的时候,总要讲述许多西藏的事情。
有一次,讲起一个“阿姐鼓”的故事:“这个鼓,用的是一张少女的皮,她本身是愿意做奉献的,所以就选中了她作这个鼓。
我听了这个故事后,觉得很震撼。
现在写的歌词是很隐讳的,如果不讲,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小姐姐不见了,妹妹就去寻找她,寻找的途中,遇见一个老人告诉她六字真言,她继续寻找的时候,天边传来了鼓声,她也明白了这件事……”《阿姐鼓》讲述了一个孤单的小姑娘失去了相依相伴的哑巴阿姐,但她不明白阿姐为什么离家,一直想到阿姐那么大,突然明白也许是梦想的幸福带走了阿姐,也许还将带走已长大成人的她。
“阿姐鼓”这三个字并不富有诗意,甚至有点血淋淋的残酷,原来“阿姐鼓”是人皮鼓,在西藏,只有圣洁的女人皮才配制鼓。
“嗡嘛呢叭咪哞”这六个字是藏传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包含了世间的万物。
在西藏人的心目中,死并不可怕,它如同诞生新的生命一样,是回归大自然。
[阿姐鼓,剖析,年代,其他论文文档]由《阿姐鼓》剖析90年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由《阿姐鼓》剖析90年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毕业论文内容提要:本文以歌曲《阿姐鼓》为对象,剖析90年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探讨在深入全面的社会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文化的可能和困惑。
主题词:《阿姐鼓》流行歌曲中国文化 90年代我们以这张唱片中的首领(主打)歌曲《阿姐鼓》为主要分析对象,以下除特别说明外,称《阿姐鼓》,即单指歌曲《阿姐鼓》。
1、从记忆到寻找《阿姐鼓》,是从”我”关于”阿姐”的记忆开始的: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因为”阿姐从小不会说话”,而且”在我记事那年离开了家”,”我”对”阿姐”的记忆就近似于无记忆。
换言之,”不会说话”和”离开了家”,作为”我”关于阿姐的记忆的全部原始材料,构成了对这个记忆本身的两个基本的否定性前提。
在这两个前提下,”我”对阿姐的记忆是1个被原始性地禁锢的人生奇点:1个没有语言而且1开始就终结了的生命。
《阿姐鼓》是90年代文化的1个隐喻。
这个隐喻暗示了1种普遍的文化心理:记忆是从无记忆开始的,记忆就是记忆的丧失。
在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从80年代进入90年代,是1个长期封闭的社会从初步进行改革开放走向改革开放的深化的进程。
虽然,”改革”仍然是1个远未完成的社会计划,并且每1次具体措施都面临着重重阻碍,但它向各层次各角度的加速延伸,已经构成了1个基本的社会动力,同时,也就构成了1个普遍的社会心理动机。
企业生产,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个体劳动,由”大锅饭”中的”铁饭碗”改变为市场经济中的”合同工”,而且,这不仅是经济生产行业改革的措施,而是全社会体制改革的总趋向──在今天,”下岗”,已经开始触击到每个在岗公民的神经。
也就是说,改革的深化,打破了已经根深蒂固的个体对集体或国家的稳定的依赖感,取而代之的是必须自足自力的”个人”观念。
另1方面,面向世界的开放,把1个无限的世界天地推到人们的面前,面对这个无限的天地,个人所获得的自由和他所面临的失落,是等值的。
改革逼使个体确立”个人化”的自我意识,开放把”个人”投入大世界的无限性中。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阿姐鼓
流行音乐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我国流行音乐发展脉络的梳理,使同学们了解我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通过对流行歌曲的鉴赏,掌握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的鉴赏、聆听,了解不同时期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角度深化学生对流行歌曲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明确对流行歌曲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到我国流行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概念、分类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对流行音乐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与辨别能力,提高同学们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思考:同学们,你们刚才都是踏着歌声进教室的,那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他是用什么形式进行演唱的?(播放《成都》引入课题)师答:“对,这首《成都》去年非常火的一首流行歌曲,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流行音乐。
”设计意图:用同学们最熟悉的流行歌曲带领同学们走进流行音乐课题。
二、新课(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1、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流行歌曲的起源?”简介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播放歌曲《送别》)在清末民初时期,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旧的科举制度,建立新型学校,当时,把这类学校就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就叫做“乐歌”,而学堂乐歌中传唱的歌曲,大都是借鉴西方歌曲的创作模式进行创作,有的甚至完全被“西化”,直接借用外国歌曲的曲调进行填词作为新的歌曲。
比如这首《送别》,就是李叔同借用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进行填词而形成的新的音乐作品。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歌声中进入本节课的知识学习,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享受音乐。
从此,便拉开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序幕。
我们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根据歌曲风格、特点的不容,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前(前期);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期(中期);改革开放——至今的21世纪(后期)。
声乐在现代音乐作品的体现
怕见月 尤其怕见月圆 月圆了不好,月圆了让人心酸 怕见花 尤其怕见花艳 花艳了不好,花艳了让人心颤 白发娘 盼儿归 红妆空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不是不爱明月 是因为 月照故乡人 是因为 月圆了 人未圆 不是不爱鲜花 是因为 鲜花如人面 是因为 人面桃花今不见 怕见明月 头上的月正圆 怕见鲜花 手中的花正艳
何训田作曲 《阿姐鼓》 朱哲琴演唱
文化释义:
“阿姐鼓”,在西藏的文化传统中,意味着一面以纯洁少 女的皮做的祭神的鼓:人皮鼓。这是现代西藏早已废除了 的酷刑。 歌曲《阿姐鼓》则以这个被废除的酷刑为叙事文本。对于 这个文本的处理, 歌曲的创作者采取了双重立场:一方面, 以西藏传统的宗教教义,即“生死轮回”观念来稀释少女 牺牲的残酷;另一方面,又以现代人对这个传统的超越感 来审美化地远眺这个残酷。因此,“阿姐鼓”在歌曲中幻 现出的是一个绚丽如梦的死亡历史的审美风景,在这个风 景中,前现代的蒙昧残酷因为晕染了当代文化诗学的光辉 而炫耀人心:悲惨消逝的阿姐在美丽的鼓声中重现了„„
欣赏:阿姐鼓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 我突然间懂得了她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阿姐啊 玛尼堆前坐着一位老人 反反覆覆念着一句话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朱哲琴: 《月出》
文化释义
《月出》是一张寻找与实践中国当代原创起点的 力作。这是一部集合多民族歌乐师和新锐音乐家 音乐演出的当代音乐作品,声乐只是串联那些丰 富的声音地途中璀璨宝石的导航;以6个民族区域 音乐大师的音乐采样为启发,联合中国新锐的当 代音乐人一起创作、制作完成的以民间采样素材 为主题,将《诗经》与民歌采样片段对照发展创 作的音乐。 在这张唱片里,真正的珍宝是航行中 预知的,她更重要的使命是如何将眼见而入的民 间音乐珍宝和新锐音乐人的美聚合,并与他们共 同探讨中国原创音乐的创作新方向。
2022年人音版音乐八上《走进西藏》精品教案
走进西藏[教学目标]一、通过演唱、聆听有关藏族的歌曲〔民歌及创作歌曲〕. 试着参与舞蹈活动, 感受歌曲的艺术风格, 感悟藏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二、了解、感受并喜爱西藏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及藏族同胞的民族情感.[教材背景]西藏地区是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局部, 藏族同胞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西藏地域有着极其古朴的文化传承. 从音乐教学角度向学生介绍关于西藏的文化, 是我们的责任.在前一个课时要向学生介绍“关于西藏〞. 〔用《走进西藏》光盘的内容〕[中国国际播送音像出版社]引导学生记住关于西藏的以下内容:1. 我们这个星球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这里是地球的最顶峰, 藏族同胞是有人类以来, 在这里的最后坚守者. 〕2. 两种生活方式. 〔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使藏族同胞选择了游牧和农耕两种生活方式. 〕3. 三大古文明的集结地〔世界上有许多地区, 也曾有着灿烂的文化与文明, 可是后来却“莫名其妙〞地消逝了. 而西藏, 几千年来人们坚守着, 成为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的文化集结地, 进入西藏地区便可看到三种文化的影响存在. 〕4. 四种宗教崇拜:山水崇拜、动物崇拜、图腾崇拜、偶像崇拜. 〔不同的生活地区有不同的信仰, 如生活在水边的人不会打渔, 他们认为鱼是水中之神;麻尼旗麻尼堆到处可见;而活佛更是全民族的偶像. 〕5. 五种丧葬方法:天葬、土葬、水葬、火葬、塔葬. 藏传佛教认为, 一般人死后要升天, 天葬, 有罪的人要下地, 土葬, 生活在水边的人要水葬, 达官贵人要火葬, 活佛是偶像, 死后也是偶像, 要塔葬.6. 六字真言:奄嘛呢叭咪哞〔意为如意宝啊莲花, 这是藏传佛教信仰的最高境界, 人们口中在不断地念这六个字, 麻尼旗上写这六个字……〕另外, 还有如七条古道从西藏通达外界的各地, 西藏是九条江河的发源地等.这几个数字使学生很容易地记住了西藏地区的各种文化. 综合起来, 学生们就会悟出藏族人民的古朴、虔诚的性格和坚强的生存意志.[教材分析]《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把歌唱》、《北京有个金太阳》、《回到拉萨》、《珠穆朗玛》等, 有的是老歌唱家唱, 有的是老歌新唱;有的是新歌, 另有不同的唱法, 如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 不同的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都在唱同一个西藏. 这些歌曲虽然不能听全, 但仍能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唱西藏的多首歌曲的不同风格.《走进西藏》〔李娜演唱, 北京大藏艺术制作, 1997年版〕是电视剧《孔繁森》的主题歌. 歌词用非常含蓄的语言:走进西藏也许能发现理想;走进西藏也许能看见天堂;走进雪山, 走进高原, 走向阳光. 歌词虽然很少, 但是有悠远的意境. 音乐由两局部组成, 前两句慢板, 情绪深沉, 意境高远. 深沉的歌声加之音乐配器很长的背景式和音响制作上的回音手段, 一下就把听众带进一种高远、空旷的雪域高原, 会在脑海里显现出雪山、草原、蓝天、白云……间奏后的第二乐段, 乐句严整、情绪活泼, 旋律优美, 节奏鲜明, 富于舞蹈性, 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比照. 音乐创作表现出藏族人民特有的古朴乐观, 同时也采用了通俗歌曲的创作手法. 使之不仅有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 也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青藏高原》〔亚东演唱, 成都音像出版社出版, 九寨沟管理局制作〕是一首由李娜首唱的通俗歌曲, 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但又觉得好听不好唱. 学生们一般都认为自己唱不了此歌曲, 由藏族男歌手亚东演唱的《青藏高原》打破了学生对此歌“好听不好唱〞的心理障碍. 在大屏幕上看VCD有景有声有情有字幕, 学生一起在唱中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阿姐鼓》〔朱哲琴演唱, 原版〕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 歌词以第一人称讲述一个故事:“小姑娘有个阿姐, 从小不会说话, 我刚记事的那年她离开了家, 从此我天天找, 阿姐到哪里去了?一个老人在玛尼堆前反复念着六字真言, 他知道阿姐去哪了吗?等我长到阿姐那样大, 我突然懂得了她, 天边传来了阵阵鼓声, 我知道那是阿姐在对我说话. 〞这首歌有不少人都听过, 谁也不曾多想那个阿姐哪里去了, 也不曾想此歌曲名为什么叫“阿姐鼓〞, 有学生认为一定是长大的阿姐出嫁了等等.了解西藏历史的人都知道, 20世纪50年代初的和平解放西藏和20世纪50年代的平息西藏叛乱.笔者上高中时参观了北京民族文化宫的“平息西藏叛乱展览〞, 亲眼目睹了反动农奴主统治下对农奴们犯下的罪行, 家奴是奴隶, 和牛马一样, 可以被买卖, 甚至被杀. 一面人皮鼓至今历历在目. 而且我还记得做成鼓的“人〞要纯洁到一句骂人的话都没说过. ……这样我理解了,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天边传来阵阵鼓声, 那是阿姐在对我说话〞, 以及歌曲开始时那撕心裂肺的“歌声引子〞.《阿姐鼓》这首歌曲, 从歌词创作、音乐创作、演唱和音乐合成制作都极有特点, 可为上乘作品.如引子一样的开始, 是似唱非唱的“歌声〞和不断的鼓声, 以此为背景, 开始了如自言自语的歌唱, 细细道来. 那以平和的语气、直白的语调讲述的一个使人极为震撼的故事. 两段之间, 还可以隐约听到诵经的声音……第二段中“天天地找〞, 歌者冲动, 似可以看到她眼中的泪水, 最后在不断的“六字真言〞咏诵中, 在有唢呐参加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教学过程]一、听六首关于藏族内容的歌曲片段, 并唱一首《北京的金山上》. 提问内容:曲名?歌者是谁?唱法?〔自由答复〕二、思考上节课的内容《走进西藏》中的一、二、三、四、五、六……〔自由答复〕.三、仔细聆听《走进西藏》.听音响的全部内容, 感受歌曲的文化内涵, 教师注意引导方法.四、听看VCD, 跟唱《青藏高原》, 尽量调动学生跟唱.五、聆听《阿姐鼓》.1. 读歌词.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经历. 刚刚我们唱的歌中有词“把我们农奴的心儿照亮〞. 以下讲述亲历故事.3. 听《阿姐鼓》注意全部音响内容.4.“阿姐哪里去了?你们明白了吗?〞〔答案不讲〕六、即兴舞蹈.发动学生参与即兴歌舞活动〔老师也一起参加〕. 表现西藏人民如今生活幸福的情境.七、结束课.附:对《阿姐鼓》的听后分析.1. 歌词:平静地、表达式地讲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但没有“血淋淋〞的词语.2. 曲调:有引子式的起句. 旋律跳动不大, 自然的语言式的节奏, 表达性强. 高潮是“六字真言〞的诵咏.3. 演唱:似歌声非歌声的引子“撕心裂肺〞;小声的自言自语式的述说;平静的歌声中隐藏着不平静的心情.4. 音乐配器:鼓声的明显地位, 震人心扉, 与“撕心裂肺〞的歌声, 长存于背景中. 时而出现〔间奏、尾奏〕诵经的声音、唢呐的声音, 是一首精美的、引人深思的作品.[评析]这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情境化导言的设计. 课的开始:“美妙的诗, 感人的歌, 像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 时间挡不住它奔向大海的冲动, 藏族人日夜聆听的歌早已跨过时空, 飞向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我们. 它引导我们飞过高原, 飞过雪山, 到达美丽而神奇的西藏. 〞接着, 歌声响起, 这是一个高远、空旷的声音:“走进西藏, 也许会发现理想,走进西藏, 也许能看见天堂,走进雪山, 走进高原, 走进西藏. 〞歌声扣紧听者的心弦, 把人们的思绪带到蓝天、白云、高原、雪山、寺庙……这堂欣赏课的第二段创设情境的导言是:“西藏被人们称为世界屋脊,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 它与太阳的直线距离最短. 对于外界来说, 西藏的魅力无穷无尽, 魅力不仅来自于雪山、高原、宽谷和湖盆, 也不仅来自那些靠人类目前的智慧尚不能完全认识的传说, 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它那奇幻的宗教色彩. 〞可以设想, 这种极富想象力与诗化的语言配之以《青藏高原》、《走进西藏》的动人旋律, 会对学生的情感与心灵产生怎样的感染力?! 学生对歌声的体验已不仅仅是音乐本身, 而是对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的思索. 这无疑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所期望的.这堂课, 教师设计的重点欣赏曲目是《阿姐鼓》. 对这首饮誉世界的歌曲在课堂上如何进行审美定位, 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价值取向, 是需要认真思索的. 通常都是采取讲解歌词、诠释音乐的方法, 但本课的设计却走出了传统的思路, 采取了创设情境的方法, 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作品特定的背景情境之中:“一位诗人写道:‘深夜, 人们燃着酥油灯, 保持屋内的光明, 以为这样能防止恶魔的入侵. 晨起, 人们早祷, 以为这样可以安抚已逝亲人的灵魂. ’也许, 我们知道这里有太多的迷信色彩, 但是我们仍为他们那祈盼美好、安宁生活的希望和那颗质朴的心而感动. 没有人能教会你去如何欣赏大海, 你要自己看, 自己听, 自己想, 自己悟, 方知心中的大海. 也没有人能教会你去欣赏这美好的诗和歌, 用心灵去感悟吧, 感悟那纯洁的大自然, 感悟那原始的人性和自尊. 〞显然, 在充满了鲜活的、富有人情味和生命感的情境中, 在弥漫着郁浓的艺术气氛里, 学生真正地走进了音乐: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从此我就天天天天地想阿姐啊!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我突然间懂得了她.从此我就天天天天地找, 阿姐啊!玛尼堆上望着一位老人,反反复复念着一句话,唔! 嘛呢叭咪口牛,唔! 嘛呢叭咪口牛,天边传来阵阵鼓声,那是阿姐对我说话.唔! 嘛呢叭咪口牛,唔! 嘛呢叭咪口牛.自言自语、如泣如诉、时隐时现、假设有假设无的歌声仿佛把人们带到遥远的天籁.在复听这首歌曲之前, 教师向学生讲述了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50年代末, 我曾参观过一个平息西藏叛乱的展览会. 展览会上有一只鼓, 是用人皮———少女的皮做的. 〞这真是一个点睛之笔! 学生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 目光全都凝视在他的脸上, 内心涌动着起伏难平的狂潮. 这种体验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这堂课, 整个过程充满了音乐性, 但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音乐本身. 这种融会了历史、地理、语文、政治、美术等各类人文学科知识的音乐欣赏课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 而更是一种心灵的感悟与净化, 是一种文化视野的开初一音乐教案第六单元荧屏乐声第六单元荧屏乐声一、教学目标(一) 对本单元所学电影歌曲及音乐产生兴趣, 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能主动思考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 乐于参与探讨电影音乐的特点. (二) 学唱《雪绒花》, 能以对祖国满怀深情的歌声背唱歌曲. 学习用二声部演唱, 各声部注意相互配合, 声音和谐统一. (三) 聆听《冰山上的雪莲》、《我心永恒》两首电影歌曲及电影《悍牛与牧童》的音乐. 能体验、领会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四) 能应用所学电影音乐的知识, 分组为《西游记》唐僧师徒中的一人设计选配音乐或创编配乐. 二、教材分析(一)《雪绒花》音乐剧《音乐之声》, 是美国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和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第二于1959年完成的, 演出后大受欢送. 1965年改编成同名电影. 同年, 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 《音乐之声》的故事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事情. 在萨尔茨堡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 她生性活泼、热爱生活、擅长弹吉他、喜欢唱歌. 后来, 玛丽亚到特拉普特上校家担任家庭教师, 玛丽亚用爱心与音乐和几个失去母爱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在上校离家期间玛丽亚和孩子排练了合唱. 孩子们用甜美、和谐的歌声迎接上校回家, 歌声深深打动了上校, 激发了他歌唱的兴致. 上校轻拂六弦琴, 唱了《雪绒花》, 歌曲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玛丽亚在上校家赢得了孩子们的心.上校向玛丽亚求婚了. 在他们外出度蜜月回到萨尔茨堡时, 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和家乡, 还要让他到海军去服役. 上校是个热爱祖国的军人, 不肯为敌人工作. 他和玛丽亚决计带着孩子们逃往瑞士.就在他们整装逃跑之际, 被敌人发现了, 上校伪称是去萨尔茨堡参加音乐节演出. 敌人对他们进行了严密的监视, 看守很严. 特拉普特上校家庭合唱团在这个晚会上表演的第一个节目就是《雪绒花》. 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祖国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 听众们的内心都沸腾了, 人们怀着对祖国的必胜的信念, 一齐高唱起来, 歌声使敌人感到恐惧. 《雪绒花》在剧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 第二次歌唱比第一次更令人冲动. 《雪绒花》为C大调、3/4拍, 全曲为两段体结构(即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结构方整, 带有较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 曲调朴实感人. 主题音调在全曲中先后3次出现, 赞颂祖国祝愿祖国之情贯穿全曲. A段共16小节, 节奏舒缓、旋律起伏变化较小, 亲切抒情有赞颂祖国之意. B段也是16小节, 第一句节奏变化出现了休止, 旋律也出现了五度跳进, 与A段形成比照, 表现出了对祖国的热情, 情绪较为冲动, 力度相对加强. 第三句再现A段主题, 在祝福祖国万年长青的歌声中结束全曲. 二声部主要起衬托作用, 更增加了歌曲的美感. (二)《冰山上的雪莲》《冰山上的雪莲》是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的一首插曲.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主要讲述守卫新疆边防哨所的我军指战员和边疆少数民族共同斗争, 识破敌特阴谋, 剿灭匪徒的故事. 影片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冰山上的雪莲》, 在20世纪60年代风行全国. 曲作者雷振邦(1916~1977) 作曲家, 北京人, 满族. 1939年他考入东京日本高等音乐学校学习作曲, 1943年回国任教. 1949年起他先后在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音乐创作. 他长期到各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 他的作品多运用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进行提炼、创新, 深受群众喜爱. 《冰山上的雪莲》是一首歌颂纯真友谊的歌曲. 歌曲出现在影片中爱国的塔吉克族青年卡拉到境外侦察时与被胁迫出境的受尽欺凌的塔吉克族姑娘古兰丹姆相遇的对唱. 姑娘向卡拉倾诉自己的痛苦, 卡拉表达了对古兰丹姆的同情和鼓励. 古兰丹姆从中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 决心不顾一切回国投奔解放军. 歌曲抒发了古兰丹姆的极度痛苦, 也表达了卡拉对她的劝慰鼓励之情. 歌曲用了C小调, 6/8、9/8拍, 为一段体结构(单一部曲式). 这首歌曲用新疆民歌素材创作而成, 表达出地区的民族的特色, 而6/8、9/8拍及小调性的选择, 又决定了这首歌曲的抒情特色. 第一乐句是以级进的音乐形态写成的音乐主题:它平稳流畅, 构成此歌的旋律特点, 那忧伤深情的曲调, 把人带进对亲人的倾诉与劝慰之中. 接着的音乐进行一步步高涨, 使情绪逐渐冲动起来, 第二乐句中对“雪莲〞二字的音乐处理, 既显得开朗, 又含蓄内在, 似对雪莲的感慨, 又似对光明未来的呼唤. 第三乐句的音乐转折使语气肯定, 表现出无比的冲动, 既有无比悲哀的宣泄, 又有对友人的劝慰鼓励. 而第四乐句, 由“啊〞开始拖腔把歌曲推向高潮, 最后结束在小调的主音上. 把朋友之间的信任、关心之情, 集中抒发出来. (三)《我心永恒》《我心永恒》是影片《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 影片《泰坦尼克号》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正确影片等11项大奖, 它成为历年来最受欢送的影片. 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主要表现了一对年轻恋人杰克和罗丝在当时号称“不沉之船〞的泰坦尼克号首航中初遇, 杰克不顾贫富悬殊苦苦追求上流社会的富家女子罗丝. 当这艘豪华巨轮在严寒的北大西洋与冰山相撞时, 这对年轻恋人的甜蜜恋情, 竟然瞬间变成了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 《我心永恒》在电影中贯穿始终, 屡次出现. 表达电影主题音乐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处理、不同的作用. 但歌曲中倾诉的语气、高亢的呼叫、深深的眷恋、无限的追思是一条主线. 这首歌曲为B大调, 4/4拍, 两段体结构(单二部曲式). 开始的引子冲动不安, 把人们带进一个思绪万千的意境之中, 为表达对恋人的钟情倾诉作了充分准备.第一乐段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开放性乐段, 共8小节, 接着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 第一乐句的主题开始, 向下环绕后又向上级进构成音乐主题:好似倾诉性的对话, 有点冲动, 两主音与导音的交替进行及中音与下属音的进行, 更突出抒发了这种感情. 第二乐句是音乐主题的开展, 结束在属音“5〞上, 构成乐段的开放性结束, 给人以不稳定之感, 以感慨的语气表达对恋人的真情. 而乐段的变化重复, 使这种感情进一步得到抒发. 第二乐段为复乐段结构, 8小节一个大乐句. 乐句的第一分句中出现五度、八度的大跳:造成跌宕起伏的曲调在中高音区进行, 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比照, 是全曲的高潮所在, 好似情不自禁地对恋人的高亢呼唤. 其中休止符的运用, 加强了表现力, 第二乐句又加深了这种感情. 在最后的结束中再现了音乐主题的材料, 使全曲到达统一, 使人感到, 对恋人的爱永留记忆, 对恋人的情, 永留终身. 〔四〕《悍牛与牧童》配乐标题为“Mong Dong〞的音乐是电影动画片《悍牛与牧童》完整的配乐, 它始终配合动画片牧童驯服悍牛的剧情开展. 动画片的情节与音乐始终紧密结合. 影片开始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村野景. 音乐由人声断断续续地发出没有明确语义的声调, 飘浮不定的短笛声更衬托出山野自然的寂静、古朴. 接着影片进入中段, 众多的壮汉企图制服一头骠悍的蛮牛, 但大家使尽浑身力气却也无济于事, 悍牛依旧桀骜不驯. 音乐恰恰越加炽烈, 喧嚷的声音, 紧张的节奏, 不协和的音响, 让人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争斗、冲突是那样不谐调和剧烈. 最后, 一个小牧童, 手拿一束嫩草, 轻而易举地驯化了这头悍牛, 牧童的行为令众人惊愕不解. 当牧童骑上牛背远去, 一切又重归于自然、宁静之中. 音乐描绘了这一过程. 作品给人的启迪是:人与动物、大自然之间如何和谐而质朴地相处.作者运用了现代音乐创作技法, 在作品中将不同的人声当作乐器使用, 这样就使人声与多种乐器形成不同组合, 造成多种音色的交织与变化, 再加上打击乐器的表现作用, 使音乐与画面、情节紧密配合相得益彰. 其中人声、放牧时的吆喝声、看热闹的喧闹声, 以及特色乐器的运用, 如古琴、埙、独弦琴等, 均对场景的描绘起了重要作用, 这是作曲家精心创作与设计的结果. 此外, 音乐力度的变化比照, 也对整个动画片《悍牛与牧童》的剧情开展, 起了贯穿全局的作用. 瞿小松〔1952~〕作曲家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交响组曲《山与土风》、混合室内乐电影动画片配乐《Mong Dong》、清唱剧《大劈棺》、歌剧《俄狄浦斯之死》等. 〔五〕相关知识:电影音乐电影音乐是指为电影创作、编配的音乐, 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音乐艺术体裁, 它是综合艺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电影音乐具有音乐的一般共性, 又有其特性. 电影音乐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第一, 它的创作构思以影片的题材、内容、形式、风格为依据, 音乐要与画面内容、对白、音响效果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第二, 在影片中音乐有自身的总体构思, 但又受电影情节开展的制约, 因此, 其结构较自由, 可以是完整乐曲, 也可以是一个乐句、一个动机、一个和弦、一声打击乐音响. 第三, 电影音乐的演奏、演唱要经过录音等一系列技术处理, 最后通过放映表达其艺术效果. 电影音乐的功能主要有:第一, 突出主题作用, 概括表达影片的主题思想, 表达作者对影片内容的主观态度. 第二, 抒情作用, 抒发影片人物的感情, 塑造与刻画人物的性格及心理变化. 第三, 描绘作用, 主要用音乐渲染衬托画面的情绪与气氛, 或加强画面中的视觉形象的情绪与节奏;或用音色音响描绘画面中的自然景物. 第四, 背景气氛作用, 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特定的基调和背景气氛, 包括表现影片的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色彩、生活气息等. 第五, 推动剧情开展作用, 音乐参与影片的情节开展, 成为影片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 第六, 结构统一作用, 通过音乐的重复变化、开展, 加强影片艺术结构的连贯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关于奥斯卡最正确歌曲奖“奥斯卡金像奖〞其实是俗称, 其正式名称应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奖品是一尊高13.5吋、重8.45磅的镀金青年人像. 他的双手紧握一柄锋利的长剑, 挺立在一盘艺术化了的电影胶卷上, 透出英武豪迈、生机勃勃的气势. 奥斯卡音乐奖分最正确音乐创作、最正确配乐和最正确歌曲3个奖项. 近年来, 前两个奖项似乎有合并的趋向. “最正确音乐创作奖〞是授给为大型故事片而创作整套音乐的作曲家的. “最正确配乐奖〞不单纯指选配现成的乐曲, 而是指创造性地使用与主题有关的音乐素材的. “最正确歌曲奖〞那么是授与专为影片而创作的歌曲作者的. 三、教学建议〔2课时〕(一) 学时分配. 整个单元为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可以把重点放在《雪绒花》的欣赏与学唱上. 第二课时可以浏览性的欣赏另外3首作品, 也可以以其中一首为主加以分析. 由于教学时间紧, 创作练习可以在第一节课上布置, 第二节课结束时展示. 关于电影音乐的特点及功能不必重点讲解、讨论, 只要学生能在学唱与欣赏中有所感悟即可. 整个单元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一定要有详有略. 同时还可以结合当时学生喜欢的影片(健康向上的)选择其音乐加以介绍, 使教学更具时代感. (二) 学唱与欣赏《雪绒花》. 此曲可以先欣赏, 在听的根底上学唱, 这样很易掌握歌曲的根本情绪. 让学生先听再唱, 再听再唱, 从中体会同一首歌在电影情节开展中的作用. 在学唱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音乐, 找出曲调的重复与变化之处, 在理解的根底上调整控制自己的呼吸、音色、力度、速度. 关于二声部, 实际上只要学会即可. 但是两个声部如何配合却要下些工夫. 开始时可以让全体学生轻声唱一声部, 教师唱二声部, 让学生边唱边聆听. 然后学生唱二声部, 教师唱一声部. 再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进行练习. 切记, 要让学生聆听音乐的整体效果, 使合唱成为一个整体. 学唱之初要鼓励学生划拍唱歌. 唱会歌时要参加伴奏.。
阿姐鼓赏析
《阿姐鼓》舞蹈诗编剧:曹路生、崔巍编导:崔巍作曲:何训田舞美:孙云、朱小波首演:1997年主演:谢君、朱勇翔、张永胜、乌体也平团体:杭州歌舞团雪域春秋,古往今来蒙着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到过那里的人和没到过那里的人都想去瞧一瞧、再瞧一瞧,那雄伟奇峻的喜玛拉雅山系和带有浓郁神化意味的风土人情连同布达拉宫的万丈光芒一道绞合成股股神圣的力量。
轰然持重的钟声,急促有秩的鼓点,撼人心魄的号角在僧侣诵经的节律中齐鸣出雪域高原上千古不息的生命咏叹!《阿姐鼓》以舞蹈诗的形式,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将来自雪域上的那股柔和静谧之风吹送到观众的心间。
它就像一幅长卷描绘出青藏高原独特而迷人的风景;又如几首短歌唱诵着藏族同胞对生命的热爱一与崇敬;更恰似一串小诗,歌颂着西藏人民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
整部舞蹈诗由“序、没有阴影的家园、阿姐鼓、羚羊过山冈、卓玛、天唱、地狱天堂、转经”共八个片段组成。
大幕拉开,舞台的天幕上印满了采自藏域古格王朝的壁画形象,画上的人物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同男演员的动作姿态交相辉映。
编导特意将古格王朝的壁画搬上舞台,一方面是因为编导创作之初的许多语汇灵感来源于这些壁画当中;另外,格王朝建于公元10--17世纪,延续700多年以文化兴盛而闻名雪坷历代王者对佛教文化更是不遗余力地推重,可见编导之.意深矣。
开选是一段男子群舞,其动作上的风格极为豪迈、朴素、凝练,同趴跃而IJ的生命之神形成鲜明对比,动作感上的“神化”与“人化”从大幕拉开一瞬就已严格地区分开来,从而使宗教文化的灿烂光环横贯于整个舞蹈诗。
序的末尾是由生命之神牵引着众男子走向阿姐和她那鼓。
在舞蹈诗中主人公“阿姐”自始至终是以“鼓魂”的形象隐于天幕之后,在灯光的照射下,形成一个无比巨大的剪影,一个平面的、昏暗的舞蹈形象—以冷静、缄默的情态凝视着身前的鼓,每一褪下去都激起生命的华彩,同台上生命之神一并揣摩着生命的真缔。
第二节“没有阴影的家园”—手持烛台的老岖询楼着上体,在质朴的体态与情态的完美结合中,秉烛将光辉划亮舞台的每一个角落—天幕徐缓绽开,万丈光芒从舞台的深处直射苍弯,踩踏着“缕缕金丝”卓玛从光的尽头走来……在接下来的女子独舞中,编导一反藏族舞蹈原生态的动作语汇,果敢革新,于其中融人许多古典舞的语汇特征,并对独舞进行大量流线型的编排。
南开20秋《文学人类学概说(尔雅)》在线作业(1609、1703)
1.周策众先生对诗歌起源的突出贡献是?()A.阐释了诗歌与巫术的关系B.阐释了诗歌与劳动的关系C.阐释了诗歌与男女爱情之间的呼应D.首次将中国古代诗歌与人类学方法结合起来答案:A2.“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是谁提出的?()A.王国维B.顾颉刚C.郭沫若D.傅斯年答案:D3.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划分为哪两大世界?()A.意识和潜意识B.无意识和有意识C.清醒与混沌D.本我与超我答案:A4.关于“乱婚”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早期人类学家臆想出来的形态B.它由亨利·摩尔根所提出C.它是所谓的婚姻形态五阶段的一部分D.它广泛存在于早期的人类社会答案:D5.下列对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它否定文化的多元性B.它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C.它将不同的民族文化对立起来D.它张扬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答案:B6.神话原型批评学派的创始人是?()A.弗雷泽B.弗莱C.亨利·摩尔根D.爱德华·泰勒答案:B7.以下作品不属于川端康成的是?()A.《雪国》B.《千只鹤》C.《古都》D.《细雪》答案:D8.世界上最长的民间叙事史诗是?()A.印度的《梨俱吠陀》B.藏族的《格萨尔史诗》C.印度的《摩柯婆罗多》D.藏族的《王》答案:B9.文学治疗案例中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A.乐曲的节奏性B.舞蹈中的形式美C.祷词的重复性D.神灵启示上答案:C10.下列关于“悬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中国古代独有的艺术想象B.中国古代“悬普”通常在昆仑山C.它被认为最靠近神的地方D.它可以解释为“空中花园”答案:A11.壤灾仪式上最常见的表演是?()A.对天神的祭拜B.对罪魁祸首的惩罚C.对救灾英雄的赞美D.对人间苦难的演练答案:B12.商汤祷词中的句式绝大多数是什么形式?()A.反问句B.疑问句C.否定句D.陈述句答案:A13.郭沫若用哪个国家的天文材料证明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印度D.古希腊答案:A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西方对文学体裁的划分?()A.诗歌B.小说C.杂文D.戏剧答案:C15.古人认为什么事物能保持生命永恒?()A.离开大地的生物B.周期性变化的生物C.能吸取别人力量的生物D.拥有智慧的生物答案:B16.下面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描述错误的是?()A.是逐步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过程B.刚开始只是在几个西方大国之间的比较C.20世纪强调在非西方语言之外寻找比较D.与人类学的比较有广度和深度的差别答案:C17.下列关于“风”说法错误的是?()A.《毛诗序》中将其解释为教育、感化B.经历了圣化和还原两个过程C.被误解的原因是汉字的多义性D.虽然对其意见有分歧,但差别不是很大答案:D18.下列关于阿尔包歌说法正确的是?()A.是呼云唤雨的歌谣B.是哈萨克族巫师治疗各种疼痛病的咒语C.是哈萨克族巫师对付毒虫咬伤的咒语D.其本质原理是感化身体的毒虫,使其脆弱答案:C19.四重证据法的立足点是?()A.三重证据的局限性已经越来越明显B.传统国学在现代学术条件下需要创新C.方法论问题需要用实证研究进行阐释D.超越文本之外的材料不应该被浪费答案:B20.哪个地点被誉为“大禹之乡”?()A.北川B.汶川C.映秀D.都江堰答案:A21.“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是谁提出的?()A.弗洛伊德B.弗莱C.荣格D.弗雷泽答案:C22.中国学者的著作中最早使用文学人类学这一术语做书名的是?()A.《文学人类学批评》B.《文艺人类学》C.《文学与人类学》D.《文学人类学教程》答案:A23.萨满教将人得病的原因分为几种?()A.7种B.6种C.5种D.4种答案:A24.白川静认为许多甲骨铭文的第一字是“风”的原因是?()A.为了起到发语词的作用B.为了表现对君王的尊重C.为了表明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D.为了语言上的和谐对仗答案:C25.玉雕熊龙的出现表明了?()A.熊的地位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动摇B.中国文化的崇拜经历了由熊到龙的转变C.曾经出现朝拜熊与龙两种神物的时期D.熊的崇拜比龙的崇拜更早答案:B26.“昔者汤克下而正天下”出自哪一部典籍?()A.《吕氏春秋》B.《荀子》C.《庄子》D.《淮南子》答案:A27.商汤时代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是?()A.洪水B.地震C.蝗灾D.旱灾答案:C28.西方哪位思想家曾提出过与认知启悟疗法相似的观点?()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斯宾塞D.斯宾格勒答案:D29.关于太阳英雄叙事的普遍语法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归结为“阴胜阳”B.中国文学中突出了“女人祸水”的道德谴责C.语法规则是多样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D.这需要进入到深层叙事的层面答案:C30.“风,阴也,而其发为阳”这句话出自?()A.《淮南子》B.《子华书》C.《礼记》D.《庄子》答案:B31.下列关于“民族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人类学的一种作业方式B.它往往对单一案例进行深入阐述证明C.它是对一种文化的阶段性记述D.它以民族为分类基本单位答案:A32.历史学家将河西走廊以东划分为几个文化区?()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答案:B33.以下关于三星堆博物馆的出土文物说法错误的是?()A.与中原文化不是一个源头B.与甘肃南部文化有联系C.羊头龙具有神圣性D.“羽人”是一种玉器答案:D34.司马迁《五帝本纪》的突出贡献是?()A.对上古帝王神话谱系的整理B.人物传记形式的开创C.对民间传说的吸收D.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答案:C35.秦慧文王对华山的祷词是写在哪里?()A.玉上B.石头上C.金帛上D.铜器上答案:A36.人类学是一门整合性的学科。
文学人类学概说课后答案
文学是人学”是谁最早提出的?C、高尔基下列关于文学人类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跨越了两个学科人类学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B、《原始文化》有“人类学之父”之称的是?A、爱德华·泰勒“文学是人学”是哪位文学大师所说的名言?D、高尔基跨学科研究至少需要几门以上的学科的背景知识?D、4.0下列描述不符合文学人类学的学科特点的是?C、悠远传统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人类学产生于什么时候?C、19世纪后期19世纪70年代关于原始文化的研究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10文化人类学的诞生比文学批评早了很多。
×11《金枝》从宗教、信仰、风俗和神话角度解释人类文化现象,对文学影响也很大。
√1218世纪末产生的比较文学是知识全球化的一种需要×13文学人类学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
√下列对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B、它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艾略特的《荒原》受到以下哪部作品的影响?D、《金枝》以下哪项不是学习文学人类学的理由?D、挖掘丰富的经济价值关于人类学想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人类学的想象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象被喻为“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是T·S·艾略特的哪部作品?D、《荒原》艾略特在写出“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的作品时,专门指出他受到哪本文学人类学作品影响很大?D、《金枝》文化相对主义对我族中心主义者最大的启示是什么?C、文化体之间应是平等、互相尊重的在文学人类学的视野中,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C、文学在文化之中人类学是一门整合性的学科。
√10文学人类学中的“文学”与一般的“文学”含义是一样的。
×1120世纪的文学创作、甚至是艺术创作,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很多人类学的内容。
√12文学人类学很多时候是一个整合的学科。
√13文学人类学是在整合的背景下研究宏观影响问题的好方法。
×1关于《旧约民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它是部宣传基督教神学思想的著作下列关于剑桥学派说法正确的是?A、从宗教仪式中寻找文学表现的源头和模式。
朱哲琴《阿姐鼓》
这 是 我 最 早 拥 有 的那 批 唱 片 中 的一 张 ,是 我 听 的 次 数最 多 的一 张 Ⅱ昌片 。 这 一 辑 音 乐并 不 能直 接 使 人 愉 悦 ,但 它 能使 我 陷入 孤 寂 、 漾 起 愁绪 ,使 我 感 到 精 神 澄澈 ,灵台 清明 ,不知 不觉 地微 笑就 爬上 了脸 。
但 是 ,仅 就 声 音 的形 式 只 能体 验 到 这 部 作 品 的第 一 层 的精 神 , 发烧 友 若 将 这 张碟 仅作 为 音效 碟 看待 , 那 就 可 惜 了 ,尽 管 它作 为一 张 音 效碟 也 是 出 色 的。 唱 片 内 页里 ,每 一 首 曲都 有 一 两 句 哲理 深刻 却 简 单 易懂 的话 ,读 一遍 , 虽没 有 到 过 西 藏 ,也 能 使你 对 音 乐 的 体验 更 深一 层 。 也 就 是 说 ,这张 唱 片 的 内页 文 字有 助 于我 们 对这部 作 品 的欣赏 ,是 必读 的。
阿姐鼓的由来
阿姐鼓背后的故事何训田这样讲述《阿姐鼓》的由来:我姐姐十三四岁就到西藏去了,后来哥哥也去了。
他们回家的时候,总要讲述许多XZ的事情。
有一次,讲起一个“阿姐鼓”的故事:“这个鼓,用的是一张少女的皮,她本身是愿意做奉献的,所以就选中了她作这个鼓。
我听了这个故事后,觉得很震撼。
现在写的歌词是很隐讳的,如果不讲,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小姐姐不见了,妹妹就去寻找她,寻找的途中,遇见一个老人告诉她六字真言,她继续寻找的时候,天边传来了鼓声,她也明白了这件事……”《阿姐鼓》讲述了一个孤单的小姑娘失去了相依相伴的哑巴阿姐,但她不明白阿姐为什么离家,一直想到阿姐那么大,突然明白也许是梦想的幸福带走了阿姐,也许还将带走已长大成人的她。
“阿姐鼓”这三个字并不富有诗意,甚至有点血淋淋的残酷,原来“阿姐鼓”是人皮鼓,在西藏,只有圣洁的女人皮才配制鼓在西藏人的心目中,死并不可怕,它如同诞生新的生命一样,是回归大自然。
作为轮回的一部分,生与死是平等的,只有幸福吉祥才最重要。
“天边传来阵阵鼓声/那是阿姐在对我说话”歌声和鼓声在平静与激情对比中表达出面对高原严酷生存环境一切顺乎自然的平和心态。
阿姐是谁?儿时的亲人?为什么从小就不说话?我自认为她是一名来人间传递佛教神意和教导藏族民生生息生存的天上神诋。
她不说话,是因为她看尽了人世间的沧桑苦难与变迁。
所以后来“我突然间懂得了她”,这个“突然”其实就是佛教中特为强调的“顿悟”。
立地成佛,捻花一笑。
当然,这种“顿悟”不是谁都能够达到的,有多少人苦苦追求一生也一无所获。
没有缘分的人是很难开启这扇神秘而遥不可及的大门的。
另有说明说的是阿姐是一个哑巴,她在自己成熟时,开始寻找生命的真谛。
那就是爱。
我到了阿姐年龄的时候,也有了对生命真谛追求的渴望。
阿婆年复一年的唱着祝福的歌。
这是女人的使命,就是孕育新的生命。
阿姐鼓就是孩子踢母亲的肚子发出的声音。
遥远,幸福。
我从很远的天边听到阿姐孩子踢阿姐肚皮的声音。
何训田《阿姐鼓》的分析和演唱研究
)2011 4
THE NEW VOICE OF YUE—FU(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
薛莲[1]
[内 容 提 要《] 阿姐鼓》唱片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训田先生历时三年
之久,亲赴西藏完成的一部心灵巨作。该唱片于 1995 年在 56 个国家和地区同
步发行,成为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全球发行的华语唱片,它将迷人的东方情调与
人文的真善美主题完美融合,赢得无数国际赞赏。《阿姐鼓》的巨大成功体现了
其深邃的音乐价值,本文以主打歌曲《阿姐鼓》为例,对其音乐价值及音乐创新进
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
]
/
//
/
:J642.1
:A
:1001-5736(2011)04-0166-2
,
,
[2] 武 凯. 朱哲琴访谈录 [J].音乐天地 ,1998(1)
,
。
[3] 苏摩. 风格是自己真正的源泉 ——何训田访谈[J].书城
三、歌曲《阿姐鼓》所具备的世界性
2003(3)
1.创作动机的世界性
(责任编辑 张宝华)
、
,
。
。
,
。
,
,
《
》,
,
,“
”,
. All Rig。h《ts Re》served.
,
:“
90
,
”
“
。”
,
。《
》
,
。
,
。
《
》,
。
一、创作思路的分析和研究
1.音乐创作者一贯坚持独创的创作风格
《阿姐鼓》案例描述
《阿姐鼓》案例描述《阿姐鼓》案例描述李存1.一、案例背景《阿姐鼓》讲述的是一件发生在西藏的故事。
西藏位于我们祖国的西南部,那里生活着一群特殊的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与宗教信仰。
从整个世界角度看,西藏也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
1.西藏地球离太阳最近的地方2.藏民以游牧和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3.那里又是亚洲三大古文明的集结地:中国、印度、巴比伦4.四大崇拜:图腾、动物、宗教、山水5.五种丧葬方式:天葬、土葬、火葬、水葬、塔葬6.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唻吽这是李老师对西藏总结出的六个特点,充分说明李老师在上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了大量有关西藏民俗风情的资料。
这节课之所以能够感动所有的人,这背后是李老师不仅在这些知识上投入了很多精力,而且更多的投入了情感,也表现出李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阿姐鼓》的故事发生在我国西藏,李老师的课从西藏本土文化出发,围绕西藏藏民的生活方式来选材,强化学生对西藏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对学习西藏音乐的主动性,深入了解这个故事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引发了学生对西藏文化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如何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的思考。
以下是对这堂课的描述。
二、情景描述这节课的题目是“走进西藏”。
老师问学生都知道哪些西藏的歌曲?对西藏地区的了解有多少?是否知道西藏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了解西藏的历史?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议论和思考,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从一首藏歌出发,开始走进西藏。
老师播放了才旦卓玛演唱的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这首作品是用藏文演唱的,我们听着她的歌声,配以MTV的画面,似乎亲身来到了西藏的大山下,看到了藏民们辛勤劳动的身影。
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但李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给学生播放这首,他选用的是一个男声用藏文以原生态的方式演唱的版本。
李娜演唱的那个版本高亢嘹亮,歌颂了西藏大山巍峨的气质,古老的文化。
而这首作品在用这样的方式演唱,另有一番风味,更加贴近藏民的生活,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阿姐鼓-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阿姐鼓-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一、背景介绍阿姐鼓是广东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粤剧中最具特色的乐器之一。
它被称为“广东的口琴”,是作为配合戏曲表演而产生的。
近年来,花城版阿姐鼓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广东音乐的代表之一。
与传统阿姐鼓相比,花城版阿姐鼓的演奏形式显得更为自由,更强调个人的表现力。
在它的伴奏下,整台戏剧的节奏明朗有力,气氛热烈,感染力非常强。
本教案将以花城版阿姐鼓为重点,系统地为大家介绍这一优秀的广东音乐。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阿姐鼓的音乐鉴赏教学,学生将会:1.了解阿姐鼓的演奏特点和历史渊源。
2.掌握花城版阿姐鼓的演奏技巧。
3.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了解不同类型的广东音乐。
三、教学内容1. 阿姐鼓的历史渊源阿姐鼓是广东音乐传统音乐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
它是乐味淳朴、韵律较为简单的一种打击乐器,也是粤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
始于清代,流传至今已有近三百余年的历史。
据说,阿姐鼓最初是早期呼麦艺人们自己图案制造和演奏的一种“简易口琴”。
它的演奏方法源自粤东的“配角鼓”,并且受到广西的“牛鼓”、“牛角琴”和湖南的“秧歌鼓”、“九子鼓”等打击乐器的影响。
后来,阿姐鼓被引入广东各地的民间戏曲中,演奏技巧、演奏形式、乐曲曲调都逐渐得到了改变和发展。
2. 花城版阿姐鼓的演奏特点花城版阿姐鼓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广东音乐的代表之一。
与传统阿姐鼓相比,花城版阿姐鼓的演奏形式显得更为自由,更强调个人的表现力。
花城版阿姐鼓不仅保留了传统阿姐鼓的音乐特色,而且还吸收了华丽的表演形式。
同时,花城版阿姐鼓的演奏技巧十分独特,强调稳健、气势、增强兼容性、避免了单调的节奏和音高。
因此,它成为了现代广东音乐的代表作。
3. 阿姐鼓的演奏技巧阿姐鼓的演奏方法较为简单,只需按下和弹开口音,可以同时发出两组不同的音色。
为了能够更好地演奏出阿姐鼓的特点和韵味,演奏者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掌握,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
如何运用舌头在口中抵住阿姐鼓的口里漏出口气,保持气息和音调的稳定,如何灵活调节嘴唇肌肉器官完成相应的音符,如何应用传统的节奏技巧和音乐元素等等。
阿姐鼓-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阿姐鼓-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内容与目标内容本教案主要是讲解阿姐鼓花城版的音乐鉴赏,包括以下内容:•阿姐鼓花城版的历史介绍•阿姐鼓花城版的音乐特点与乐器演奏•阿姐鼓花城版音乐的形式结构•阿姐鼓花城版音乐的节奏与节拍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阿姐鼓花城版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认识其中的特点和魅力;•学习阿姐鼓花城版乐器的演奏方法,了解其音响效果;•加深对阿姐鼓花城版音乐的形式结构的认知,能够从更高的层次上欣赏阿姐鼓花城版音乐;•能够听懂阿姐鼓花城版的节奏,掌握其节拍。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阿姐鼓花城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其古老而独特的特点和魅力;2.阿姐鼓花城版乐器演奏方法,了解其表现力和音乐特点;3.阿姐鼓花城版音乐的形式结构,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其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阿姐鼓花城版音乐的节奏与节拍,获取其特殊的韵律感受;2.给学生展示阿姐鼓花城版音乐现场演奏,真正了解其音乐效果。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方法1.教师讲解+学生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阿姐鼓花城版的历史和特点;2.实物展示+演奏视频播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阿姐鼓各乐器的演奏方法、表现力、音响效果等方面;3.教师分析、学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阿姐鼓花城版音乐的形式结构和表现方式;4.演奏现场展示+学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阿姐鼓花城版音乐的韵律感受。
手段1.介绍阿姐鼓花城版历史的PPT演示;2.现场演奏的视频和录音;3.视频教学片段;4.精美的教学图片。
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上课前介绍教学目标,让学生预先了解今天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一、教师讲解讲解阿姐鼓花城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介绍其作为广府文化代表艺术形式的传统技艺,引导学生体验曲艺性和深层结构。
二、实物展示采用现场呈现阿姐鼓的方式,给学生展示阿姐鼓主要乐器及其鉴赏与欣赏方法,较直观地让学生感知其音响效果和形态美。
三、电子视频教学以阿姐鼓花城版演奏视频为例,让学生加深对其音乐特性和形式结构的认知,并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展示其魅力与美感。
音乐欣赏教学,情感共鸣是关键--歌曲《阿姐鼓》教学与思考
音乐欣赏教学,情感共鸣是关键--歌曲《阿姐鼓》教学与思考韩萍
【期刊名称】《教育研究与评论》
【年(卷),期】2022()9
【摘要】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容,让学生“听见”音乐。
从《阿姐鼓》的音乐欣赏课收获的教学启示有:渲染作品背景,让学生在丰富的感知中捕捉音乐信息;凸显作品主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形成对音乐的深刻感悟;分析作品元素,让学生在比较想象中达成情感升华。
【总页数】3页(P91-93)
【作者】韩萍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谈音乐欣赏情感的体验与共鸣教学
2.基于情感共鸣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3.音乐欣赏教学中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策略
4.基于情感共鸣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
5.试论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共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也谈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希望——从《阿姐鼓》的成功说开去
也谈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希望——从《阿姐鼓》的成功说开去张耿
【期刊名称】《视听界》
【年(卷),期】2002(000)0S1
【摘要】听众朋友,下面播送音乐专题节目:《也谈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希望——从阿姐鼓的成功说开去》。
【朱哲琴《阿姐鼓》起渐弱在95年最炎热的季节即将来到的时候,由何训田作曲,朱哲琴演唱的作品集《阿姐鼓》掀起了一场音乐风暴。
这张不属于流行音乐的专辑,给流行音乐市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发行仅仅半个月,高价位的激光唱片销量已达20万张,在各地的电台电视台的中文歌曲排行榜上,《阿姐鼓》和朱哲琴的名字都位居前
【总页数】1页(P)
【作者】张耿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2
【相关文献】
1.做好"五行"文章广西大有希望 --从程思远老人的一席话说开去
2.由“矛盾”概念含义说开去——谈对矛盾普遍性绝对性和矛盾是事物发展原因的理解
3.从"以已之长克人之短"说开去--兼谈重视发展战略研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4.淡谈综合化办电大由科学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说开去
5.从“娃哈哈”的成功说开去——谈攻占演出市场的空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走进西藏教学案例
人音版音乐教材第15册第二单元雪域高原欣赏系列之《走进西藏》教学案例年级:八年级教学内容:1、藏族歌曲欣赏;2、《阿姐鼓》欣赏。
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课外知识的收集,使学生对藏族民俗风情有所了解;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够对西藏自治区的民间音乐感兴趣,进而上升到喜爱各民族的音乐,并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
2、知识目标:了解藏族民歌的特点,体会节奏在表达歌曲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阿姐鼓》的欣赏及其节奏体验。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cai课件、大堂鼓。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展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背景。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西藏的知识呢?”生:“西藏人民最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生:“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生:“布达拉宫是西藏人民最宏伟的建筑。
”生:“西藏最珍贵的野生动物是藏羚羊。
”二、西藏风光欣赏师:“今天,教师就带大家走进西藏,去欣赏那里的优美风光……”课件依次展示:1、中国地图。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西藏的地理位置。
2、视频风光片《走进西藏》。
3、“西藏风情”图片系列20幅。
师:“欣赏了这么美丽的风光、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请用一句话要概括一下西藏在你心目中的印象!”生:“西藏的天空格外蓝,西藏的河水格外绿,西藏的草原无边无际!”(掌声)生:“好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西藏!”生:“西藏的人民显得非常纯朴、善良!”……4、展示美术作品——陈丹青油画《西藏风情》,让学生从美术角度赏析作品。
师:“作品中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些什么?”生:“画中画了一位藏族妇女骑牦牛在夕阳中回家的情景,我想牛儿一定吃饱了,妇女正唱着歌儿回家呢!”生:“这幅面的金黄色的暖色调给人特别温暖的感觉,丝毫不觉得高原地区的寒冷。
”生:“夕阳照在妇女和牦牛的身上,就好比党的光辉带给藏族人民无比的温暖!”(台上台下响起掌声)点评: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西藏的形式是多样的,从风土人情走进、从地理位置走进、从美丽的风光走进、从美术作品走进……知识面很广,学生抱以极高热情,这一点正体现了综合课的本质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姐鼓》案例描述
李存
1.一、案例背景
《阿姐鼓》讲述的是一件发生在西藏的故事。
西藏位于我们祖国的西南部,那里生活着一群特殊的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与宗教信仰。
从整个世界角度看,西藏也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
1.西藏地球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2.藏民以游牧和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3.那里又是亚洲三大古文明的集结地:中国、印度、巴比伦
4.四大崇拜:图腾、动物、宗教、山水
5.五种丧葬方式:天葬、土葬、火葬、水葬、塔葬
6.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唻吽
这是李老师对西藏总结出的六个特点,充分说明李老师在上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了大量有关西藏民俗风情的资料。
这节课之所以能够感动所有的人,这背后是李老师不仅在这些知识上投入了很多精力,而且更多的投入了情感,也表现出李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阿姐鼓》的故事发生在我国西藏,李老师的课从西藏本土文化出发,围绕西藏藏民的生活方式来选材,强化学生对西藏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对学习西藏音乐的主动性,深入了解这个故事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引发了学生对西藏文化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如何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的思考。
以下是对这堂课的描述。
二、情景描述
这节课的题目是“走进西藏”。
老师问学生都知道哪些西藏的歌曲?对西藏地区的了解有多少?是否知道西藏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了解西藏的历史?
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议论和思考,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从一首藏歌出发,开始走进西藏。
老师播放了才旦卓玛演唱的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这首作品是用藏文演唱的,我们听着她的歌声,配以MTV的画面,似乎亲身来到了西藏的大山下,看到了藏民们辛勤劳动的身影。
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但李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给学生播放这首,他选用的是一个男声用藏文以原生态的方式演唱的版本。
李娜演唱的那个版本高亢嘹亮,歌颂了西藏大山巍峨的气质,古老的文化。
而这首作品在用这样的方式演唱,另有一番风味,更加贴近藏民的生活,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从这首歌曲中我们对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MTV中有他们畜牧和种青稞这样的画面,这就是他们的两种生活生产方式。
李老师又给我们播放了第三首作品《打青稞》,表现了藏族人民在望果节农耕生活的场景。
什么是望果节?在这里老师告诉我们,望果节就是藏族人民希望丰收果实的节。
连MTV画面里的细节都不放过,李老师能把课备到这么一丝不苟的程度,治学严谨的态度令人佩服,令人惊叹!
接下来给我们播放的是第四首音乐作品《在那草地上》,反映畜牧生活的人们的节日场面,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藏族人民的生活。
接下来李老师给我们讲解,曾经的南荒地区,现在《翻身农奴把歌唱》。
接着提问:为什么叫“翻身农奴”呢?过去的西藏是什么样的?
这令我们想到西藏的历史,在解放前西藏一直是农奴制,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文明时期已经两千多年了,在西藏地区却依然实行着原始野蛮的农奴制,人民依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铁链与枷锁的桎梏下苦不堪言。
试想一下在这样压迫下生活的悲惨农奴,解放后他们能不“把歌唱”吗?
这一部分李老师选用的材料都是最接近原生态的,最贴近西藏人们的真实生活。
这些都是李老师对这节课主题的引入,让学生对西藏的人文习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为对后面的作品《阿姐鼓》的深刻了解提供了可能。
下面引入正题欣赏音乐作品《阿姐鼓》。
这首作品虽然是一首通俗歌曲,似乎不能进入学生的音乐课堂,而且李老师也曾一度反对流行音乐进课堂,但是这首却是李老师亲自选的作品,一定有其特殊的闪光点。
歌词: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在我记事的那天离开了家,从此我就天天天天天天的想啊,阿姐啊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我突然间懂得了她,从此我就天天天天天天的找啊,阿姐啊
玛尼堆前坐着一位老人,反反覆覆念着一句话,唔嘛呢叭咪唔嘛呢叭咪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在我记事的那天离开了家,从此我就天天天天天天的想啊,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我突然间懂得了她,从此我就天天天天天天的找啊,阿姐啊
天边传来阵阵鼓声,那是阿姐对我说话,唔嘛呢叭咪唔嘛呢叭咪
这首歌曲,演唱者似唱非唱、似说非说,似乎在讲一个故事,自言自语,如诉如泣。
如果没有反复的聆听反复的琢磨,只看歌词,一定不会深入的理解这首作品,更不会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听完作品后,李老师给学生解释歌词的意思,衬词“唵嘛呢叭唻吽”,反映了藏族人民的一种宗教信仰,那里的人们是相信轮回的,衬词的意思是“求指引”。
老师设问:阿姐哪里去了?
在这里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大家讲了一个他多年前的一个经历。
多年前去参观一个展览,那里陈列的是西藏农奴时期的刑具,一件件锈迹斑斑,一件件触目惊心。
突然他的一个同伴就指着一件物品问他,他才注意到那是一面鼓,一面特殊的鼓。
讲解员告诉他们,那是一面人皮鼓,藏族的人们都认为用最纯洁的人的皮制作的鼓才能发出最好的声音,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最纯洁的人呢?也就是没有说过脏话的人,这种人只有从没说过话的人。
这时老师把话题引回歌曲,歌词中说“阿姐从小不会说话······”,说到这里我们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阿姐哪里去了,作者在找啊找,这个答案已经有了。
第二段歌词“天边传来阵阵鼓声,那是阿姐对我说话······”悲惨消失的阿姐在隆隆的鼓声中重现了
“阿姐鼓”这三个字并不富有诗意,甚至有点血淋淋的残酷,原来“阿姐鼓”是人皮鼓,在西藏,只有圣洁的女人皮才配制鼓。
“嗡嘛呢叭咪哞”这六个字是藏传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包含了世间的万物。
在西藏人的心目中,死并不可怕,它如同诞生新的生命一样,是回归大自然。
作为轮回的一部分,生与死是平等的,只有幸福吉祥才最重要。
可是世俗的说,人都没了,哪里还来的幸福吉祥?何况那还是个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命如草芥般的一个哑巴女农奴。
老师继续问大家,阿姐哪里去了?
在每一个人都明白的时候,却张不开嘴。
“同学们都不用说,把答案放在心里。
”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时所有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痛恨农奴制的惨无人道,悲泣阿姐苦难的命运。
似乎一种悲哀弥漫了整个教室,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个人都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表的悲痛之中。
李老师把这个血淋淋的故事就这样呈现给了大家。
到这里,真真切切的看到了西藏农奴的悲惨命运的时候,我们似乎更加能够真真切切的体会到西藏农奴翻身后的喜悦和幸福。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这才是音乐与人的灵魂最紧密的靠近,只有这样由外及里的深层理解,才能感受到这首音乐作品带给人们的心灵的震撼。
1.三、分析与思考
这是一堂生动的音乐欣赏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究,认真听完李老师的这堂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由表及里,层层揭示主题
一节课的成功程度,导入部分是一个关键环节。
在课堂导入部分李存老师在选材上十分讲究,他先后选用了《北京的金山上》、《青藏高原》、《打青稞》、《在那草地上》和《翻身农奴把歌唱》五首歌曲,虽然有些歌曲有家喻户晓的版本,但是他对每首作品都尽可能选用最接近“原生态”唱法的歌曲,这样才能更加“原汁原味”,拉近遥远的西藏,贴近藏民们真实的生活状况。
由这几首音乐作品,归纳出了西藏的六个特点,这六个特点就为这节课的主题音乐作品《阿姐鼓》的深入理解做了充分的准备。
2.学科综合,贯穿音乐主线
2011版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有一项就是“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李老师的这堂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在音乐的欣赏中学习了解有关西藏地区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宗教知识以及藏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而这些知识的习得反过来又会促进对歌曲《阿姐鼓》的理解。
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习得是为理解这首音乐作品服务的,音乐的主线贯穿了始终。
在一个没有获得对西藏这些人文知识的人去听赏《阿姐鼓》的时候,他不会有这么深的理解,更不会有心灵的触动,他听到的也许就是音乐表面的一些东西,而只有当一个人真正了解了有关这首作品的背景、环境以及人文内涵时,这首音乐作品才会对他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1.巧妙设计,突出音乐审美
这节音乐欣赏课之所以能够这么精彩,反映出李老师在课下是做了大量工作的,做了精心的构思设计,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的同时提高了我们的音乐审美素养。
李老师的课堂设计是这样的,在课堂引入部分,用5首音乐作品从各个角度展示了西藏的地理、历史、文化、宗教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这是课堂主题的准备阶段,是为主题的展开铺垫的。
接下来引入了本节课的主题歌曲《阿姐鼓》,然后层层展开。
先是听赏,在听赏时老师会做适当讲解。
听完作品后,提出问题:“什么是阿姐鼓?”“阿姐去哪里了?”引发学生思考,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
然后通过一个血淋淋的故事启发学生,给出了答案。
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在被音乐感化了的同时他们被震撼了,音乐通过这种方式给了他们教育,发挥了音乐的教育作用,提高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