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在哪里》——闵江昆2012.4.28
《力在哪里》教案
《力在哪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并学会用力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力的概念,感受力的存在,学会用力的方法。
2.教学难点: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物品受力?2.理解力的概念(1)讲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举例说明:推门、拉窗帘、踢足球等,都是力的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力有哪些作用效果?3.实验一:感受力的存在(1)准备实验器材:弹簧、钩码、直尺。
(2)进行实验:将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重物,观察弹簧的形变。
4.实验二:力的作用和反作用(1)准备实验器材:两个小车、滑轮、弹簧。
(2)进行实验:将两个小车分别放在滑轮两侧,用弹簧连接,拉动小车,观察现象。
5.力的测量(1)讲解测力计的原理: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引导学生学习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让学生分组进行力的测量实验,记录数据。
6.力的应用(1)引导学生思考: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力的应用有举重、拔河、抛物线等。
(2)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力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力的存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实验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
2.实验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力的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力的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推门、拉窗帘等,让学生初步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PPT课件(人教版)
第一节 力
神舟号为什么能 离开地球,升上天空, 实现我国的飞天梦?
手拍桌子
左手拍右手
人推车
这是人对力最 早的认识,从肌肉 的紧张感觉中得到 的.
如果没有人,是 不是就没有力的作用 呢?
推土机推土
木块将弹簧拉长 耕犁推土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左手 人
运动员
拍 推 举 作用
相互
右手 车 杠铃
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单位 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体验1N的大小: 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 力大约是1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 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1. 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
2. 力
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打台球时,力 的大小、方向、作 用点都很重要
三、力的三要素
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得越远。
——力的大小
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 离门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力的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物体 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我为什么后退?
脚好痛
这两图说明了什么?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 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
《力在哪里》教学案例
6 . 出示 奖品。 ( 苹果 ) 你知道拿起一个苹果要多大 的力吗? 我们
怎样可 以准确知道呢? 对 了, 我们科学上用一个专业 的仪器测量它 【 教学过程 】 I . 今 天老师给大家带来 了一些实验材料 , 拿 出盒 中的小纸条 就是弹簧秤 , 下节课我们就学习怎样使用 弹簧秤。
学生学 习过 的化 在新 知学 习前 “ 先 行组织 者” 多为学生 日常生 活 中熟悉 的情 际问题里才 有 了生命力 内在意义和实 际功能 , 规律才能真正活起来 。通过实 际问题的解决 , 学生在领悟 境或现象 比较 明显 的化 学实验等 , 以图片 、 文字 资料 、 多媒体或演 学 知识 、 也提高 了解 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 , 极 大 示实验 的形式呈现 。它们有 一个 共同 的特点 : 以学生 已有 的知识 到化学知识 很有用 的同时 ,
总结 出各种力 , 让他们理解力对物体所产生的一些影响 , 再让他们
找生活 中的力 , 这样可能对于孩子来说找起来就 比较有针对性。 游 和大小 的, 在这里还设计 了一个小竞答 , 调动孩子 回答 问题 的积极 在课堂调控 、 课 堂提 问的准确性等方面还显得很是稚嫩 , 如果在总
( 1 ) 我用手捏开花生 。 还 可以怎样使它裂开? 花生 为什 么会裂 戏投 乒乓球入水杯 , 先试 , 总结注意事项 , 从 中引导 出力 是有方 向
本节课 笔者运用 “ 先行组织者” 策略设计 了整节课的教学。通 究性 的实验或将抽象问题直观化 的模拟动画等。尤其对一些抽象 过实践笔者发现 : “ 先行 组织者” 策 略不 能因为字面上 的“ 先行 ” 而 的或语 言描 述效 果不好的学习内容 模 拟动画和探究实验往往具 将其片面地理解为只运 用于新知学 习前 。其实 , 它在新知学习前 、 有很强 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1/262第一篇物理治疗 (8)第一章功能评定 (8)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 (8)一、姿势 (8)二、身高与体重 (9)三、肢体长度和围度 (9)第二节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10)一、四肢关节 (10)二、脊柱关节 (11)第三节肌力评定 (12)一、徒手肌力评定 (12)二、等速肌力评定 (14)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 (15)四、肌肉耐力评定 (16)第四节肌张力评定 (16)一、手法评定 (16)二、仪器评定 (18)第五节感觉评定 (19)一、浅感觉 (19)二、深感觉 (20)三、复合感觉 (20)第六节平衡评定 (21)一、临床观察 (21)二、量表评定 (22)三、仪器评定 (24)第七节协调评定 (24)一、上肢 (24)二、下肢 (25)第八节步行评定 (26)一、步行能力 (26)二、步态分析 (26)第九节心血管评定 (28)一、心率 (28)二、血压 (29)三、心电分级运动试验 (30)四、简易运动试验技术 (31)第十节呼吸评定 (32)一、通气功能 (32)二、代谢当量 (34)三、心肺联合运动试验 (34)第十一节疼痛评定 (35)一、压力测痛法 (36)4/262第六节热疗法 (124)一、石蜡疗法 (124)二、湿热袋敷疗法 (125)三、泥疗法 (126)第七节压力疗法 (126)一、正负压疗法 (126)二、负压疗法 (127)三、正压顺序循环疗法 (128)第八节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129)第二篇作业治疗 (131)第一章作业评定 (131)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 (131)一、作业需求 (131)二、日常生活活动 (132)三、工作 (133)四、生存质量 (135)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 (136)一、手功能 (136)二、知觉功能 (138)三、认知功能 (146)第三节物理环境 (149)一、家居和社区环境 (149)二、工作环境 (150)第二章作业治疗 (152)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 (152)一、日常生活活动 (152)二、娱乐与休闲活动 (156)三、职业康复 (157)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 (162)一、功能性作业活动 (162)二、手功能 (167)三、知觉功能 (173)四、认知功能 (177)第三节环境改造与辅助 (178)一、自助具适配 (178)二、助行器使用 (179)三、轮椅选择与使用 (181)四、环境适应与改造 (184)第四节矫形器制作与使用 (185)一、矫形器制作 (185)二、矫形器使用 (186)三、压力衣制作与使用 (187)5/262第三篇言语治疗 (188)第一章听力障碍 (188)第一节评定技术 (189)一、主观测听 (189)二、客观测听 (190)第二节治疗技术 (190)一、声音察觉训练 (190)二、声音辨别训练 (191)三、声音识别训练 (191)四、声音理解训练 (192)五、助听器和电子耳蜗应用技术 (192)第二章失语症 (192)第一节评定技术 (192)一、失语症 (192)二、口面失用症 (196)三、言语失用症 (197)第二节治疗技术 (198)一、听理解治疗技术 (198)二、阅读理解治疗技术 (200)三、言语表达治疗技术 (201)四、书写表达治疗技术 (203)五、实用交流能力技术 (204)六、辅助交流技术 (204)第三章构音障碍 (207)第一节评定技术 (207)一、呼吸评定 (207)二、喉功能评定 (208)三、口唇评定 (209)四、下颌评定 (210)五、软腭评定 (211)六、舌评定 (212)七、反射评定 (214)八、言语评定 (215)第二节治疗技术 (216)一、舌感觉运动技术 (216)二、口唇感觉运动技术 (217)三、下颌运动技术 (218)四、软腭感觉运动技术 (219)五、声带运动技术 (220)六、呼吸训练技术 (220)七、发音训练技术 (221)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 (222)6/262九、交流辅助系统应用技术 (222)第四章吞咽障碍 (223)第一节评定技术 (224)一、口面部评定 (224)二、吞咽功能评定 (225)三、摄食吞咽评定 (227)四、吞咽失用评定 (229)五、录像吞钡造影检查 (229)第二节治疗技术 (231)一、颈部放松及口周肌群训练 (231)二、咳嗽训练 (232)三、门德尔松手法 (233)四、屏气吞咽训练 (234)五、吞咽反射促通技术 (234)六、电疗 (235)七、球囊扩张技术 (235)八、进食训练 (236)第五章发声障碍 (238)第一节评定技术 (238)一、发声的客观评定 (238)二、声质的评定 (239)第二节发声训练治疗技术 (239)一、基础发声训练 (239)二、发声矫治训练 (240)第六章口吃 (242)第一节评定技术 (242)一、儿童口吃评定 (242)二、成人口吃评定 (243)第二节治疗技术 (244)一、儿童口吃治疗 (244)二、成人口吃治疗 (245)第七章唇腭裂 (247)第一节评定技术 (247)一、器官结构及功能评定 (247)二、语音评定 (248)第二节治疗技术 (249)一、发声异常训练 (249)二、腭咽闭合不全训练 (250)三、构音训练 (251)第八章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252)7/262第一节评定技术 (252)一、物体操作评定 (252)二、语言发育能力评定 (253)三、语言发育相关能力评定 (254)四、交流态度评定 (255)第二节治疗技术 (256)一、事物及事物状态理解训练 (256)二、事物基本概念的理解训练 (256)三、事物的符号理解训练 (257)四、词句及句子主要成分理解训练 (258)五、句子及语法规则的理解训练 (259)第九章孤独症语言障碍 (260)第一节评定技术 (260)第二节治疗技术 (260)一、孤独症语言交流训练 (260)二、孤独症治疗技术对语言的影响 (262)8/262第一篇第一章物理治疗功能评定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一、姿势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重力、弹力》练习及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33x2’=66)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____________的力,这就是____ _.2.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___ __.3.已知物体的质量,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公式是_____,其中G表示物体的 ______,它的单位为______,m表示物体的 _____ 它的单位为_____,公式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 _____.4 . g=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重 2 N的物体放在手掌中,对物体施力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手向上运动突然停止,物体被竖直上抛,此时物体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为______.(空气阻力不计)6.一物体在月球受重力等于地球上所受重力的1/6,将12 kg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其质量是 ___ kg,重力____N.7.建筑房屋时,用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的重锤线是根据___ ____ 制成的.8.质量是10 kg的木块放在斜面上,则它受到的重力大小是_ ___ N,方向 ___9.起重机要吊起100 kg 的钢件,使其向上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__ _,若让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___10.重5 N的电灯,由灯绳吊着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电灯受__ __力和 _ __力作用,施力物体分别是_ ____和 __ 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 _____ .11.一伞兵的质量是70 kg,随身所带的全部装备总质量是20 kg,当他匀速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 __ N.12.一弹簧秤竖直悬挂时,给秤钩施力的示数为8 N,若把弹簧秤拿下来,用两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和吊环时,每只手用力8 N.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13.某一弹簧不挂物体时,长度为12 cm,受2 N的拉力时,长度为14 cm,此时弹簧伸长了_____.若受6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量_____,此时弹簧长度为_______.三、选择题(8x3’=24’)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在支持面上的物体,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B. 树上的苹果在下落时受到重力,落到地面后静止时不受重力作用C. 重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吸引D. 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15.从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它受到的力是()A. 重力和推力B. 重力C. 冲力D. 惯性力16.一只鸡蛋的重力接近于(),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A. 5B. 50 NC. 500 ND. 0.5 N17.一个铁球沿斜面滚下,铁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A. 沿斜面向下B. 垂直于斜面向下C. 竖直向下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18.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B. 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常数g成正比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是一回事不必加以区别D. 不同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比值是不相等的19.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B.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 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D.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20.在弹簧秤的吊环上安装一挂钩,把弹簧秤倒过来悬挂,对新安的挂钩上施加5 N的拉力,则弹簧秤示数()A.大于5 N B.等于5 N C.小于5 N D.不能确定21.在下列物体中,重力约是1 N的物体是 ( ) A.一只小狗 B.一个小学生 C.一袋方便面 D.一枝铅笔四、作图和实验题(2x5’=10’)22.斜面上物体的质量是5 kg,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23.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是20 N,试画出物体所受的力.答案:1.吸引,万有引力2.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作用3. G=mg,重力,牛顿(N),质量,千克(kg),地球表面附近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G。
力在哪里
《力在哪里》教案设计响水县南河中心小学乔春教学目标:1、能够搜集事例,感受到生活中的力无处不在2、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3、会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4、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1.认识力有大小和方向。
2.体验力的普遍存在教学准备:塑料尺、弹簧、玻璃球、橡皮泥、弹簧秤、钩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核桃。
同学们,这里有一个核桃,要想吃到里面的核桃仁你有哪些办法?生回答:2、不管是用锤子敲还是用钳子夹,都对核桃施加了力。
那么力是什么样的?力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力的问题。
力在哪里?板书课题《力在哪里》。
3过渡:力是无形的,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它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课件出示)二、寻找力,体验力无处不在1、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做一做、体验一下力在哪里?可以和同桌的同学小声的交流。
2、学生按小组开展研究,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想法。
3、交流:你找到力了吗?请学生展示自己所找到的力,并请学生给这种力起个名字。
(4)看来,在我们周围到处有力的存在。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仔细观察,看看这里面有没有力的存在?(课件出示)出示图片1:姚明灌篮。
出示图片2:压健身球出示图片3:自行车刹车出示图片4:帆船前进出示图片5:气球飘上天在我们身边到处有力,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板书:无处不在)三、研究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过渡:我们刚才看到了那么多的力,发现力是多么神奇呀!那么力到底有多少本领呢?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
1、游戏规则:①让静止的玻璃球动起来。
②让运动的玻璃球滚动得更快一些或让它停下来。
③让玻璃球拐弯。
(一步步出示,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醒学生注意不要让弹子滚得到处都是)(小组派人领取2个玻璃球,分组进行实验。
)2、汇报活动过程,要求:汇报的时候尽量不重复,看哪个小组方法特别?学生汇报并上展示台演示。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典型例题及答案
【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B. 武术运动员在训练时,用力冲拳和踢腿,并没有受力物体,说明力可以没有受力物体C. “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D. 两个力都是5N,这两个力一定相同解析:有力产生就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A正确,B、C错误。
而D中力的方向不知,故两个力不一定相同。
应选A答案:A点评:应深刻理解力的物质性,牢记力是有方向的物理量。
[例2] 如图所示,一饮料杯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A. 一直下降B. 一直上升C. 先升后降D. 先降后升解析:由于杯中水不断流出,剩余水的重心不断下降,而杯的重心不变,故开始一段时间内,两者共同的重心将下降;当水流出一定量以后,剩余水的重心继续下降,整体的重心可采用极限法分析:当杯中水即将流尽时,水的重心在最底层,但水的质量很小,两者的重心位置接近于杯的重心位置,故重心先降后升。
答案:D点评:不要认为两物体共同的重,C在两者各自重心连线的中点上,因为两物体的质量是不一样的,即整体的质量分布不均匀。
[例3]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圆球,其重心不在球心O 上,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则平衡时球与地面的接触点为A,若将它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则平衡时(静摩擦力足够大)球与斜面的接触点为B,已知 AB的圆心角度数为60°,则圆球重心离球心O的距离是。
解析:如图所示,当小球在斜面上处于静止时,小球的重力作用线一定通过B点,又知小球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球与地面的接触点为A,则其重力的作用线与OA重合,综上所述,球的重心应位于过B点的竖直线和OA线的交点C,由几何关系知,∠CBO=30°,由此得,圆球重心距球心O的距离为:ROC=Rsin30°=2R答案:2[例4] 请在图中画出杆或球所受的弹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配套练习册10. A 11. B 12.力押tl形仓13. /jMtt川魏舉9力IWtl川点"* in向〔向卜• 6⑴弹"丿川⑵9"⑶詢体所"力眾它的质MlAiF比16・略17. «第八* h9运动1. 牛輪鋼一定律惯性1. I)2. I)3. I) ».(' 5. B 6・ A /•”& I' 9. (' 10. B 11. 1 4 ;tf的XtffV保持腹粟的运劝状态1?・略13•①汽q•加速込动②向朴拐序③汽4加連仏动④汽卞减連込动14. (1)惯性⑵0.6-0. 7 s A1IM内的均止編(3)汽4的"钱谁度(4)剣古天・逍路较淆・汽4所受的■擦力较小•住相同4速的情况卜••汽丰■車・・«的跆离变K・汽乍刹乍较昨停卜%•为安全起见・15. 脚由¥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叨体的上乩由f /iffllH ««持原来的运动状态.is.第一张纸片被短促吹动•开治运动•停止吹气后纸片因惯动•它对前方的空气有一推力•便空代运动。
空n运动版•在推力停止作用时因惯件空代仍向前运动•吹动第二张纸片•这样依次循环卜哇•述处的址片也■之运动总耒.2. 力的平衡1. A 2. C3. D I. A 5. C 6. A 7. D 8.「9. I)10. B 11. C 12. B 13. C 14. C 15. I) 16. A 17. 550 \ 忙仇向118. 30 N Fi 19. 100 竖血向卜.20.等F 相反21. 0.5 0.6 22.相等将木块转动一个角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却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23. F|=110 N.F:«70 N 24.略3.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D 2. D 3. B4. B5. I)6. C7. C8.I) 9. C 10. B II. D 12. I) 13.小尸f 14.足球受列巾力作用15. 略学习评价L I)2. I) 3. C 4. A 5. I) 6. D 7. C 8. C 9. A10.I)11.29.4登富向上29.4豎於向上12. «冰靑水远代.动&来・. 非冇人推他13•后前 "泡1(.I EF方炸弹离开E机丽与飞机尊速15 •他的方案不能实现・这楚因为花球升空誼与堆面保持相对0止•升空. 山于惯性仍然9地面保持相对弊止.所以小明设计的方崇无法赏现* *16. (1) 30 000 N (2) 2 000 N 17」&略19.6Z.12 7 20. «1.压强1. I)2.I)3. I) 压强5- C & I) 7.塔大&境大域小10.域小堆大物理•八年级下册(配教育科学版) 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压力大小受力面积&〜17.略1& (1) 1.5X103 kg/m 3;(2) 900 Pa;(3) 4 块。
苏教版小学科学《力在哪里》
苏教版小学科学《力在哪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力无处不在。
当我们推开门、提起书包、踢足球时,都在与力打交道。
那么,力究竟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教版小学科学《力在哪里》这一课程,来探索力的奥秘。
力,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比如,我们用力拉开抽屉,这是拉力在起作用;用力按压桌面,能感受到桌面给手的反作用力。
当我们行走时,脚蹬地,地给我们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让我们能够前进。
可以说,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在科学课上,我们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来感受力的存在。
例如,用磁铁吸引铁钉,这是磁力在发挥作用。
我们能明显地看到铁钉被磁铁吸引过去,这就是力产生的效果。
还有,把气球吹起来,然后松开手,气球里的气喷出,气球会向相反的方向飞去,这是因为气球喷出的气体产生了一个反冲力。
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比如,我们提东西,东西越重,我们需要用的力就越大;推一个箱子,如果想要改变它的运动方向,就要在不同的方向上用力。
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来测量,测力计上的刻度能够告诉我们力的数值。
力还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当我们用力挤压一个海绵球时,海绵球会被压扁;用力拉一根橡皮筋,橡皮筋会变长。
这些都是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而且,力不仅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还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可能会运动起来;一个运动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或者方向可能会改变。
在生活中,力的应用随处可见。
起重机利用拉力吊起重物;汽车的发动机产生动力,使汽车能够行驶;运动员用力投掷标枪,标枪会飞得很远。
甚至我们的身体内部也有力的存在,比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让我们能够完成各种动作。
了解力的知识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工程师需要考虑力的作用,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固;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掌握好力的运用,可以提高运动成绩。
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力的概念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力的定义及三要素
力的定义及三要素《力的奇妙世界》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力这个神奇的玩意儿。
力啊,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能让物体动起来或者改变状态的神秘力量。
就好像你推一辆小推车,你用力一推,嘿,它就跑起来啦,这就是力在起作用。
力有三个特别重要的要素呢。
首先就是大小。
力的大小就像你使多大劲儿一样。
你轻轻推一下小推车,它慢悠悠地走;你要是使大劲推,它就“嗖”地一下跑老远。
这就好比你吃饭,吃一小口不咋饱,吃一大碗就撑得慌,力的大小就是这么个道理。
再来说说方向。
力的方向就像你走路要往哪儿走。
你往前推小推车,它就往前跑;你要是横着推,它就横着走啦。
就像你出门,你决定往东走,那就不会往西去,力的方向就是这么明确。
还有一个要素就是作用点。
这可有意思啦!作用点就像是你推小推车的地方。
你要是在车把那推,它就正常走;你要是在车后面推,搞不好它就翻啦!这就好像你挠痒痒,挠不同的地方感觉可不一样呢。
咱生活中到处都有力的存在呀。
你走路,那是你的脚和地面之间有力;你拿东西,你的手和东西之间也有力。
就连你呼吸,那也是肌肉在用力呢。
我记得小时候玩弹弓,那就是利用力把小石子射出去。
你得掌握好拉弹弓的力度、方向和作用点,不然石子可就不知道飞到哪儿去啦。
还有拔河比赛,两边的人都用力拉绳子,比的就是谁的力大,谁的方向对,谁的作用点好。
力这东西啊,看着简单,其实奥秘多着呢。
它能让物体运动起来,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还能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想想看,如果没有力,那所有东西都不会动,那多无聊呀。
所以啊,力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东西。
它就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
我们要好好理解力的定义和三要素,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思。
不管是小小的推一下东西,还是大大的工程建设,力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一起感受力的奇妙,在力的世界里快乐地玩耍吧!。
《力的存在》PPT课件
择合适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弹簧秤。
3.会放:正确放置弹簧秤
使弹簧能沿着其轴线方向自由伸 缩.使用前先将指针调零。
4.会看:正确看准数值
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5.会读:正确读出数值
待指针稳定时再读数。
弹簧秤读数练习
弹簧秤的读数
红色指针所指的读
数是:
2.4N
力的存在
一、力的大小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牛顿 简称:牛,单位符号:N
这个名称是为了纪 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而 命名的.我国也用牛顿 作为力的单位.
你拿起两个鸡 蛋所用的力,大约 就是1N.
一些常见的力的大小
一些常见的力 蚂蚁的拉力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力 成年男子右手的拉力 马的拉力 大型拖拉机的牵引力 内燃机车的牵引力
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
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 C) A、偏大Fra bibliotekB、不变
C、偏小 D、无法确定
4、观察下左图所示的弹簧秤,该弹簧 秤所示的力的单位是____牛____,没挂 重物时,指针____是____(填不或是)在 零刻线,每小格表示____0._2___N,每 大格表示____1____N,量程是 ____5____。加在弹簧秤上的力如果超 过了____5___N会损坏弹簧秤。
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①使用前先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②观察弹簧秤的刻度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 多少牛顿?量程是多少? 称量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③弹簧秤要正确放置,使弹簧能沿着其轴线 方向自由伸缩。(弹簧秤沿力的方向放置)
④读数时,视线需与指针相平
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1.会认:正确识别弹簧秤
八年级下册《力》同步练习及答案
题型一 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
例1 如图11-36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发生改变.知识点 力的作用效果闯关点拨 力的作用效果是:(1)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体积的改变;(2)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解 人用力拉拉力器,使拉力器弹簧变长了.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运动员用头顶球,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 形变 运动状态例2 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C .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D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知识点 考查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即力的产生条件、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 闯关点拨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要包括两点:(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说到力必能找到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没有哪个物体只对其他物体施力而不受力,也不管是否有无生命或有无动力,只要两个物体间有作用,就一定有力的作用,因此A 和B 选项是错误的;要判断是否有力的作用,必须判断两物体间有没有发生作用,而不是看它是否接触.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C 也是错误的;力的作用一定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即要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D 是正确的。
答 选D例3 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B .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小车C .腾空而起的火箭D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知识点 运动状态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闯关点拨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是指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的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均不变。
力的作用点一般在哪
力的作用点一般在哪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力的存在。
在物理学中,力的作用点是指力的作用点坐标,即力的作用在物体上的具体位置。
力的作用点不同,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哪个位置呢?力的作用点并不固定,它取决于力的来源以及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讨论力的作用点一般在哪。
1. 重力的作用点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大型物体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向下拉的力。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的作用点通常被认为在物体的质心。
物体的质心是物体内各个点的质量加权平均值,即整个物体质量似乎全部集中在该点。
2. 弹簧力的作用点
弹簧力是同向作用于一端约束物体,并倾向使其回复到本身尺寸或形状的力。
对于一个弹簧,其作用点在弹簧两端的连接点。
3. 摩擦力的作用点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作用点取决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情况,可以在两个物体接触的表面任意点产生。
4. 浮力的作用点
浮力是一种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往上的支持力。
浮力的作用点通常在物体的底部,沿物体下沿的垂直方向。
5. 抛体运动中的作用点
在抛体运动中,通过某个力(如重力)作用在物体的影响,抛体运动中力的作用点可以在物体的路径上不停地变化。
总的来说,力的作用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而变化。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力的作用点是根据不同的力和情况而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需要理解不同类型力的作用点及其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物体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效果。
人体内是有气压的,从少林弟子双掌吸住易拉罐,与大象拔河说起!
人体内是有气压的,从少林弟子双掌吸住易拉罐,与大象拔河说起!网上有一段,少林武僧用双掌吸着易拉罐,与大象拔河的视频,确实拉动了大象,但最后还是输了。
这里面展示出来的力量,超过了大家的认知,因此很多人认为是假的。
有人问我的看法,我看了视频,觉得不像是假的。
之所以认为假,一是因为没见过,二是因为不能理解其原理。
先说见识。
掌心吸物的事,并不新鲜。
2010年11月25日,功夫小子魏威,用手掌吸物拉汽车,与另外一名选手PK,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吉尼斯中国之夜》表演,凭着这项绝活,拿到了英国吉尼斯世界记录证书。
这样的事,还有不少,不一一列举了。
再说原理。
掌心里这么大的吸力,从哪里来呢。
其实就是气压的作用。
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实验,就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这是马德堡市市长,在1654年亲自做的实验。
这个实验怎么做的呢?用两个半球,把里面的空气挤压干净,再合在一起就是真空,这样两球就吸得非常紧实,再用马来拉,16匹马的拉力,才将这两个半球分开。
人的掌心,有轻微的凹陷,易拉罐的底部,也是凹陷的,掌心和易拉罐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简易版的马德堡半球,这是掌心能够吸物的基本原理。
这些都好理解,问题在于,人的掌心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吸力吗?如果经过长期的训练,且训练方法得当,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练武之人,分为外家和内家。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长期练气的人,体内的气非常充足,这些气就可以产生气压,有气压自然就可产生吸力。
不但掌心可以产生吸力,全身很多地方,都可产生吸力。
比如肚子,我打坐时,用手贴住肚子,时间长一点,可以感觉到,手掌与肚皮之间,明显有一股吸力。
再比如舌头。
气足以后,舌抵上腭时,舌头可以被吸住,并且吸得很紧,有时松下来还会啪一声响。
这些都是气压的作用。
只不过我才开始练,没有那么多的气。
到不了他们那种程度。
如果体内气足,然后又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不但可以掌心吸物,还可以脚底生根。
有一门功夫,叫做千斤坠,马步扎稳后,双脚与地面紧紧吸住,怎么都拔不动,似千斤坠地,因此而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在哪里》教学设计
大莫古镇太平哨小学闵江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的第一课《力在哪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事例,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的变化及人的感受说明生活中力的存在。
2、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3、能够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科学知识:
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和形状发生改变。
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认真倾听,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力有大小和方向。
难点:体验力的普遍存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行车、弹簧秤、橡皮泥、玻璃珠、香蕉。
【学具准备】分组配备玻璃珠、橡皮泥、弹簧秤、香蕉、一小瓶矿泉水、一个空书包、一张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
2、在这首儿歌中,我们那些事物知道了春天的到来?
(学生发言)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力在哪里?同学们有兴趣吗?(教师板书课题)
二、感知力的无处不在
1、老师看看同学们准备的怎么样。
你们的课本在哪里?拿给老师看看。
你们的文具盒在哪里?给老师看看。
2、同学们准备得很充分,那我们这节课找“力在哪里”,把“力”拿给老师看看。
3、不像刚才那么好拿,那做几个有“力”动作老师看看。
(学生做动作或用语音描述)
4、同学们说的很好,那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力的存在呢?(鼓励学生发现到处都有里的存在。
)
5、续写诗歌:你看得见力吗?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
当时,
我知道那里有力。
……
6、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力”有什么认识?
(引导学生概括出:力是无形的,力无处不在)
三、探究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
1、力对物体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来捏一捏橡皮泥。
2、教师出示橡皮泥,它现在是什么形状的?
3、咱们来比赛,给你们一分钟时间,用它捏自己最满意的一个小玩意。
4、学生展示自己的小玩意,引导学生感知橡皮泥形状发生的变化。
5、出示弹簧、气球等物品,对其施加力,让其形状发生变化。
6、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对“力”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概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四、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1、同学们,骑过自行车吗?我来看一看从自行车中我们能够发现些什么。
2、请一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引下,让自行车轮从静止到加速,再到停止的过程。
3、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力可以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可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
4、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对“力”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概括:力可
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
1、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同学们在小组内玩一次弹玻珠的游戏。
2、教师出示游戏规则并示范。
3、找小组当中获得高分的同学谈谈体会。
(怎样获得高分?你是这样做的?)
4、从学生的体会中强调在游戏中要注意用力的方向和大小。
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力的要素:方向和大小。
5、要精确地测量力的大小,只能利用仪器了。
(出示弹簧秤)
6、学习怎样使用弹簧秤,先让根据已有经验学生说一说,教师再出示使用方法,介绍力的单位。
7、用弹簧秤测一测提起一些物体所需要的力,把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测量,汇报交流。
8、同学们刚刚学会测量提起一些物体所需要的力。
那么,提一根香蕉所用的力和在桌面上慢慢拉一根香蕉所用的力一样大吗?(边说边演示,并要求匀速拉动,多测几次,使测量结果尽量精确。
)
学生测量,汇报。
指出:拉动香蕉所用的力与桌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桌面光滑,用的力小,桌面粗糙,用的力大。
问:现在你们能比较提香蕉所用的力和拉香蕉所用的力的大小吗?
小结:用的力不一定相等。
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出示图片:
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运动中的帆船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
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在书上用箭头标出物体的受力方向。
2、同学们,课本上还有一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请看!
(课本40页的4个问题)
3、出示图片:
讨论:箱子后面的人如果推箱子,箱子的移动可能会怎样?
箱子后面的人如果拉箱子,箱子的移动可能会怎样?
4、出示故事(天鹅、梭鱼和大虾)图片:
问:船为什么没动?(它们用力的方向不一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团结,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
七、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