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竞培中心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竞培中心12月月考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竞培中心12月月考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竞培中心12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25题,总分50分)1.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A.“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 B.“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C.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 D.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2.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一书中认为:“自秦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水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A.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C.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2012年北京大学曾出台了自主招生政策,拒绝不孝敬长辈的学生。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古代的孝廉。

以孝廉为标志选拔人才的制度,这种制度是:()A.世官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八股取士制4.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这两种制度" 的后者指的是:()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议政王大臣会议5.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人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文武百官罪行的报告。

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A.丞相 B 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6.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考试时间:7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结盟国D.联姻国2、李斯说“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的建议,其治国策略的实质是( )A.推行郡县制实现国家统一B.重赏功臣以缓解内部矛盾C.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D.平衡诸子之间的权力之争3、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

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 西汉的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B. 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C. 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D. 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4、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1.A 2.C 3.D 4.A 5.C 6.C 7.B 8.D 9.C 10.C 11.A 12.D 13.B 14.D 15.C 16.C 17.D 18.B 19.A 20.A 21.B 22.B 23.D 24.B 25.D 26.C 27.D 28.B 29.B 30.A 31.(1)目的:呼吁美国遏制苏联。

影响: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2分)(2)(2)原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盟力图恢复自己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抵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

(4分)(3)特点: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两极格局解体后,一方面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

(4分)原因:苏东剧变或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2分)32.(1)原因:政治、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

(3分)(2)表现:城市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在民众服饰等方面突破封建等级限制);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等。

(4分,任意4点即可)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增加;经济重心的南移。

(3分,任意3点即可)(3)特点:专业化城市发展: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分)品质:勤俭致富;乐善好施;坚持诚信;注重信誉等。

(任意2点即可,共2分)33.(1)原因: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人热衷传播天主教。

(3分)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进步;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冒险精神(2分)(2)影响:提高了人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促使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4分)(3)垄断组织。

(1分)影响:促进了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安徽省阜阳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 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________B. 纺织家黄道婆改进的新式纺车C. 《诗经》关于养蚕缫丝的记载________D. 《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2. 宋哲宗元祐元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这段材料说明A.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C.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3.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

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

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

”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________B.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________D. 市场与政府干预相结合调节经济4. 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

这一现象A.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人________B. 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C. 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________D. 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5.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 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

…… 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A.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 清政府积极开拓世界市场C. 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6. 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

【历史】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历史】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二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由此可知A. 汉代庄园本质是一种地方割据B. 庄园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高C. 均田制下农耕生产水平有进步D.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很发达【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庄园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方式,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地方割据”,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均田制是国有土地制度,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不是小农经济,D错误。

2.《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

”《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

”《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

”上述记载A. 表明了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B. 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 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D. 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答案】B【解析】材料“工之子恒为工……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承,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反映技术的世代传承,故C错误;仅仅凭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各项能够体现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特征的是①经济作物发展迅速②开始出现手工业中心③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④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成为国家的经济重心;农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经济作物的种植,故①符合;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发达,如纺织业、冶铁业、制瓷业等,但手工业中心在明清之前就出现了,排除②;明清时期,我国商业繁荣,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③符合;明清时期,我国江南某些地域某些行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即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故④符合。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二调考试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6小题,每题1.5分,共计54分。

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因为此时正值秋收冬藏之际,农忙结束,女家才肯让女儿出嫁。

这反映出()A.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社会习俗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D.古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2.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C.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D.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3. 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商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经常面临着威胁。

唐朝时商人为降低财产安全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将经营货款存放于柜坊B.通过邸店借贷货款C.求助于政府开办的市舶使D.通过十三行转运货款4.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5. 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黄金梦”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增加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受阻——商品价格猛涨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6. 下表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发展状况表,这种状况( )①源于海外市场的扩大②导致贸易中心的转移③是对外殖民掠夺所致④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7. 据统计,在1850到1857年间,德国(普鲁士)共成立了94家工业股份公司,其中铁路、采矿、冶金股份公司59家,占工业资本总额81.6%;纺织工业股份公司仅有10家,占投资总额的9%。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考试时间:70分钟(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同志”的基础是A. 宗法制B. 分封制C. 结盟国D. 联姻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中说,德在上文中的的那个年代有图腾“生性”之意,故“同性则同德意,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意为相同姓氏相同血缘的人崇拜相同的图腾有同样的生性,因为生性相同血缘相同故而心性想法相同,因为有同样的心性想法,才会有相同的志向。

“同志”的基础是相同姓氏相同血缘的人,因此选择A。

B主要事分封诸侯的制度;C项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李斯说“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的建议,其治国策略的实质是A. 推行郡县制实现国家统一B. 重赏功臣以缓解内部矛盾C. 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D. 平衡诸子之间的权力之争【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可知当时已经实现了国家统一,故A错误;材料“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表明“安宁之术”的直接目的为通过重赏诸子功臣的方式以缓解内部矛盾,故选B;达到协调统治集团内部关系并不是直接目的,排除C;题目中的“重赏”的对象为“诸子功臣”,故D错误。

3.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

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 西汉的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B. 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C. 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D. 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答案】D【解析】由统计图表中“中央辖郡”和“王国辖郡”可以看出都有“郡”,所以意味着A的说法不对;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西汉,实行郡县制还是封国制,是由中央政府或者皇帝来决定的,所以C 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图表中中央政府所辖郡的数量和人口数均远远少于王国,而这是西汉初年由政府设立郡国并行制的情况,所以不能说明中央政府已为王国势力控制,中央政府受到王国势力的威胁是在西汉中期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央所辖郡的数量是王国所辖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人口数却是王国所辖的二分之一。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竞培中心竞一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竞培中心竞一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竞培中心竞一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1.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周朝打破“部落政治”的重大举措是实行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宗法制 D.世卿世禄制2.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

他指的制度是指()A. 秦朝的御史大夫制B. 唐代的三省制C. 明代的内阁制D. 清代的军机处制度3.汉初郡国并行制度与元朝时期的行省制度的主要相同点是A. 是地方行政制度B. 都分封了皇族监督地方官员C.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D. 都起到了巩固统一国家的作用4.宋朝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

元丰改制后,御史台的职责是:“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

谏官的职责是:“凡朝政阙失,大臣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

这反映了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是()A. 御史与谏官事权分明B. 谏官的谏诤由大臣转向皇帝C.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 出现了“台谏合一”的态势5.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6.下列是对共产党民主革命奋斗历程进行概括性的一组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B. 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日出东方C. 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进京赶考D. 日出东方---灯塔指引—力挽狂澜—星火燎原—进京赶考7.“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竞培中心竞一年级周考历史3.9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竞培中心竞一年级周考历史3.9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 学年下学期竞培中心竞一年级周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计50 分)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

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2.《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3.《吕氏春秋》有言:“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下列选项与题中所述“事末”相关的是:( )A.“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B.“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C.“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

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D.“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

” 4.“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5.汉代《盐铁论·水旱》中说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材料说明汉代:( )A.农民具有少劳作也必须多收获的意识B.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C.灌钢技术加速了铁农具的推广普及D.铁农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6.西汉时期,盐业官营的形式,是在产盐区设置的盐官备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放。

铁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铁区设置的铁官采冶铸造,发卖铁器。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高一年级下学期周考历史试题0227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高一年级下学期周考历史试题0227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高一年级下学期周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

这反映了()A. 农耕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B. 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 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 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3.《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管理度量衡的“质人”。

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4. 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根本因素是()A.皇权专制 B.等级观念 C.自然经济 D.社会习俗5.中国古代有谚语说:“千年田,八百主。

”清人钱泳说:“俗语云‘百年天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D.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6.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率天下……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C.贵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7.《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竞培中心竞二年级周考历史3.10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竞培中心竞二年级周考历史3.10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竞培中心竞二年级周考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 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据此可知,三人都A.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B.承认和信奉仁义之道C.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D.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2.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

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3.下表是有关孔子诞辰的记载,据此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推论是A.“纸上之材料”应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B.《公羊传》成书最早最可信C.《史记》记载最详细最可信D.海昏侯墓葬文物是地下最新发现最可信4.王良曾师从王阳明,创立了泰州学派。

他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 “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

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泰州学派与心学无关联性B.圣人之道与百姓日用不具相似性C.泰州学派背离了传统儒学D.“百姓日用”是检验“道”的参照5.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

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

这些主张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6.“智者们关心的是如何运用他们精彩美妙的演讲来使他们的听众获得实际的效用,他们的演讲并非真理性的,而是效用性的,在他们光辉伟大的形象背后,却埋藏着深刻的危机。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考试时间:70分钟(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结盟国D.联姻国2、李斯说“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的建议,其治国策略的实质是( )A.推行郡县制实现国家统一B.重赏功臣以缓解内部矛盾C.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D.平衡诸子之间的权力之争3、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

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 西汉的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B. 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C. 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D. 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4、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B.伦理教化逐步加强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5、古代雅典学者曾言:“这些观众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政治的人,自己被深深的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此判断()A、戏剧公演成为了雅典人生活的一部分B、戏剧公演有助于雅典人形成身份认同C、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成年男性的民主D、观戏津贴调动了雅典公民的政治热情6、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

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高一年级下学期周考历史(竞培)3.23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高一年级下学期周考历史(竞培)3.23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高一年级下学期周考历史试题(竞培)3.23一、单项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3分,共78分)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A.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B.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C.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D.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2.《齐民要术》记载,中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比同时期的西欧高出很多。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重农抑商 B.精耕细作的耕作方 C.曲辕犁的使用D.水利工程的修建3.唐代经济学家陆贷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

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出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因不立矣。

”下列历史现象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秦汉推行“重农抑商” B.北魏至唐推行均田制C.明代出现“计日受值” D.明清实行“田赋证银”4.北宋时,“苏、湖、常、秀等州出米浩瀚,常饱数路,漕输京师。

白杭、睦以东衢、婺等州,谓之上乡,所产微薄,不了本土所食。

里谚云:‘上乡熟,不抵下乡一锅粥。

’盖全仰苏、秀等州商旅贩运以足官私之用。

”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扩大C.粮食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D.重农抑商取得明显效果5.宋代民户买卖田地、房屋、牲畜、车船等,凭契约赴官府纳税加盖官印,称为印税;另收牙契税,否则即是无效的白契。

宋代官府这样的征税方式A.大程度上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B.既扩大税源又提供了合法保障C.便利了部分民众的偷税漏税 D.体现了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支持6.黄仁宇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写道:明朝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

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

2018-2019安徽省阜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安徽省阜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竞培)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A. 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B. 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表述错误,传说神话也是一种二手史料,具备一定的史料价值;B选项表述错误,传说可以作为史料,但是并非直接证据,直接证据多为一手史料;C选项符合题意,因为该传说从一定程度折射出了中国在神话时代就已经重视农耕,故正确;D选项,传说史料的史料价值有限,真实程度有待考证,使用时候需要其它史料相互验证,并不能够直接证明炎帝的真实存在。

2.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 中央集权弱化B. 流民问题严重C. 土地兼并缓和D. 自耕小农衰退【答案】D【解析】宋代“不抑兼并”,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成为兼并的对象,判断D项正确。

北宋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A;宋代土地兼并激烈,排除C;B项是土地兼并的结果之一,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3.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它”指的是A. 民营手工业B. 官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个体手工业【答案】B【解析】“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表明“它”主要是供应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不投入市场,而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供应政府以及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不以市场为目的,故B正确;ACD均与“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无关,排除。

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 28题,共计56分)1.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的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的进步D.海外贸易的发展2.下列材料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政策的是()A.“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C.“乡农卖丝争赴市,客船大贾米行商”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抑议之”3.《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春秋时采用铁器和牛耕技术 B.私田主人的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C.私田数量急剧增加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4.明清时期的“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这一说法中的“富室”是()A.地主 B.资本家 C.商邦 D.官僚5.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图片资料,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铁制农具的发展演变B. 小农经济的重要因素C. 江南经济的迅猛发展D. 精耕细作的不断扩展6.明朝时,松江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女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值。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松江绝大多数劳动者成了雇佣劳动者 B.卖袜店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变成了资本家C.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表明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7.《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

”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传统观念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 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C. 外来棉纺织品的竞争力强D. 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8.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0. 哥伦布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历史人物。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二调考试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6小题,每题1.5分,共计54分。

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因此时正值秋收冬藏之际,农忙结束,女家才肯让女儿出嫁。

这反映出A. 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B. 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 社会习俗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D. 古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因为此时正值秋收冬藏之际,农忙结束,女家才肯让女儿出嫁。

”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古代自然经济占主导,女儿也是劳动力之一,故农忙结束,女家才让女儿出嫁,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妇女地位的问题,A错误;据材料“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信息可知,是“大多”,不是“全部”,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C错误。

2.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 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C. 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D. 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答案】D【解析】材料“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说明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逐步超越官营占据主导,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雇佣关系,A错误;B说法显然不符事实;C中破产说法错误。

3.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商人的人身财产经常面临着威胁。

唐朝时商人为降低财产安全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 经营货款存放于柜坊B. 通过邸店借贷货款C. 求助于政府开办的市舶使D. 通过十三行转运货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唐朝时商人为降低财产安全的风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故A正确。

借贷货款不是邸店的经营范围,故B错误。

市舶使主要负责海外贸易,故C排除。

“十三行”是清朝出现的负责对外贸易的机构,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唐朝商业【名师点睛】唐朝国家统一、强盛;农业发展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条件;交通发达,为商业提供便利条件;市场较前代发达;对商业虽有限制,但对商业较开明,对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各民族经济交流频繁;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开元通宝成为通用的货币。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7页,27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二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由此可知A. 汉代庄园本质是一种地方割据B. 庄园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高C. 均田制下农耕生产水平有进步D.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很发达【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庄园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方式,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地方割据”,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均田制是国有土地制度,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不是小农经济,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能治田”“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 “闭门成市”“资至百万”,结合所学汉朝庄园经济的特点分析解答。

2.《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

”《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

”《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

”上述记载A. 表明了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B. 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 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D. 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答案】B【解析】材料“工之子恒为工……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承,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反映技术的世代传承,故C错误;仅仅凭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工之子恒为工……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承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题,共计56分)1.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A. 坊市制度瓦解B. 土地集中加剧C. 农业技术进步D. 海外贸易拓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很明显的给出“主要”二字,说明本题只针对最重要的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只有生产力得到提高,经济中心南移才能最终实现。

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坊市分离和海外贸易是商品经济的一种体现,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故A、D选项不选;土地问题一直是封建社会的重要问题,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因此B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经济中心南移2. 下列材料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策的是A.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B.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C. “乡农卖丝争赴市,客船大贾米行商”D.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政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

A主张“工商皆本”;C反映了商业的发展,D反对抑商;B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意思是只有重视农业,抑制商业,老百姓才能富裕、才能安居乐业。

故选B。

3.《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春秋时采用铁器和牛耕技术B. 私田主人的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C. 私田数量急剧增加D. 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的大意是:耕种集体所有的土地,耕者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耕种私田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竞培中心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 )A.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2.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3.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它”指的是:(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个体手工业4.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5.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

这一举措客观上:( )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6.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7.据统计,1493—1600年,世界的银产量是23000吨,其中新大陆美洲生产的是17000吨。

而从1550年到1645年,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有14000吨,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的近10倍。

材料说明:( )A.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8.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死亡和衰落。

”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资产阶级发起“实业救国” C.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D.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挤压9.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冲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林洋市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懒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懒洋电灯入中国,而治业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材料说明列强的商品输出:( ) A.对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生活影响很小 B.使中国传统的经济迎来了发展机遇C.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D.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10.李福明办的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件事表明:( )A.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 B.外国资本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发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D.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1.1912——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D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12.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的援建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许多新兴项目先后投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偏重沿海地区、內地稀少的状况。

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建设:( )A.完全由苏联援建 B.调整了工业布局C.形成了合理的工业结构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3.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B.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C.抵制“大跃进”的错误D.政治运动干扰生产活动14.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

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

据此可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 B.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C.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15.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这主要表明我国:( )A.商品供求矛盾突出B.政府放弃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C.商品价格完全市场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16.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

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 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B.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C. 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D. 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17.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的人文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传播天主教18.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

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

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

这种现象:(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19.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有31000吨运抵欧洲。

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

材料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C.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 D.欧洲加大了对亚洲的资本输出20.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

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这一材料主要说明:()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21.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22.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导致了生活方式变化 B.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C.冲击了原有社会关系 D.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23.1911年,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

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C.经济全球化 D.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24.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25.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工业所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楼阁和作坊。

”他所描述的现象反映了:()A.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B.垄断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C.国家全面干预科学研究 D.技术来源于工匠经验第Ⅱ卷(50分)二、主观题(26题18分,1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

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

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

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以(明清)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

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

……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

……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徽商的消费去向并说明原因。

(12分)(2)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富商大贾不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

”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学者的观点。

(6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15世纪,运抵欧洲的东方商品比原价涨了8~10倍。

16世纪,西班牙的物价上涨四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2.5倍。

材料二:拿破仑曾嘲笑英国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

然而,这个“小店主”用制造业和航海雇佣了整个世界,将资本、生产、销售和市场联成商品经济的巨手,当光荣革命打开了民主和自由的大门之后,这只巨手只是轻轻一送,就把英国推进了一个新天新地。

———《大国崛起·英国》材料三鸦片战争替英国商业开辟了中国市场。

厦门地区在1845年即因洋布的输入而使“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浙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