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五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5章资本主义生产(1)
c
v
m1 m2
提高技术之前
之后
三、剩余价值规律
1.含义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 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原因: 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所有环节 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历史趋势
三、剩余价值规律
2.现代生产自动化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仍是工 人剩余劳动创造的。 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自动化机器代替不了人的劳动。 制造和使用自动化机器的工人劳动是复杂劳动。 率先使用自动化机器的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工 作 日(小时)
0
4
8
4小时
m' =
=100%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4小时
工 作 日(小时)
0
4
8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4小时
m' =
=100%
4小时
4
2
0
4
必要劳动时间
8 10
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 m' =
=150%
4小时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含义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 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ຫໍສະໝຸດ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一
劳动过程及价值增殖过程
二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三
剩余价值率
一、劳动过程及价值增殖过程
(一)劳动过程
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雇佣劳动 特点: 1)工人在监督下按资本家意志进行劳动;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一、劳动过程及价值增殖过程
(二)价值形成及增殖过程
三、剩余价值率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社会资本: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
单个资本所组成的总和,即社会总资本。
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甲: G-W<APm…P…W′-G′
社
会 乙:机器,丙:燃料,丁:原料,戊:建筑商
总
资
工人:工资,资本家:m
本
A:食品,B:纺织品,C:鞋子,D:服装, E:日化
(二)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运动的关系
实现条件:
基本实现条件:Ⅰ( v + m ) = Ⅱc 两个派生条件:
Ⅰ(c + v + m ) = Ⅰc + Ⅱc Ⅱ(c + v + m ) = Ⅰ( v + m ) + Ⅱ(v + m )
实现条件的含义
1. 基本实现条件: Ⅰ(v+m)=Ⅱc
在价值上,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
在实物上,第一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在扣除本
部类的需要后,要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相 等。
这一实现条件,体现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
在联系。只有这样,两大部类产品的交换才能实现,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如果Ⅰ(v +m) 大于或小于Ⅱc,都会使一部分产品无法实现, 从而使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遇到困难。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不变资本价值 可变资本价值 剩余价值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
3.why?
社会总产品中既包括了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 又包括了用于个人生活的消费资料。因此,只有 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才 能体现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和内容。
4.考察的直接对象:商品资本的循环
政治经济学孙跃纲-05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PPT课件
2021/4/8
8
思考
抛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 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就是 抽象劳动,对吗?
所有生产劳 动产品的劳动都 具有二重性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1/4/8
9
辨析思考:
1、自家种的粮食由于可以拿出去换钱, 因此是商品。
2、劳动产品和商品中都凝结有无差别的一般 人类劳动,所以,劳动产品和商品中都包含有 价值。
3、自家种粮的劳动过程,由于包含有 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是人的脑力和 体力的付出,因此,包含有抽象劳动。
红色是重点,你记下来了吗?
2021/4/8
3
缝衣、织布、砍材……尽管具体的形式不同, 但抛开这些具体的形式,它们都是人的大脑、 筋肉、神经、骨骼在运动,归根结底,都是人 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或消耗。
做人小提示:
学会概括、总结、归纳、分析、抽象; 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中提取本质 的、关键的东西——透过现象看本质——这 是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2021/4/8
4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 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形式 上看、表面上看)是与其他劳动不同的 具体劳动,另一方面(从本质上看)又 是与其他劳动相同的抽象劳动。
2021/4/8
5
4、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 关系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2021/4/8
14
缝衣、织布、砍材……(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动 作、不同的劳动对象、不同的生产目的、不同的劳 动产品)——具体的形式不同。
2021/4/8
2
2、抽象劳动——生产商品时抛开了具体形 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生产商品 时人们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或消耗。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五章
— 28 —
二、相对人口过剩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在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还有一些属于赤贫,需要社会救济的人们。他们由三部分人组成:
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低下的人;
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及其子女;
流浪者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产资料和劳动力,需要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 本。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 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10 —
二、资本积累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驱使资本家进行扩大再生产出于两重原因:
第一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因,人口过剩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
潜在的过剩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
1
2
3
— 27 —
二、相对人口过剩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一类是因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化 而发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人口,
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 中,还存在着其他 两类的失业人口:
— 31 —
一、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1.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含义
伟大的马克思
无产阶级贫困是指无产阶级由于不占有生产 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这种经济地位。
马克思将无产阶级的贫困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 两种表现形式: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是指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在国 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 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 级经济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
竞争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动因。资本家为 在竞争中击败对手,必须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第二 扩大生产规模用以增强资本实力。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目录CATALOGUE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与展望01CATALOGUE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政治经济学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政治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等。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01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02社会形态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
03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域,社会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发展路径可能会有所不同。
02CATALOGUE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010203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形成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及其特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形式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资本主义剥削的形式:工资、利润、地租等剩余价值学说与利润平均化趋势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利润平均化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利润平均化趋势及其影响利润平均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本积累的过程和机制资本积累的内涵和实质资本积累的源泉和机制: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01 02 03资本集中的过程和形式竞争和信用在资本集中中的作用资本集中的形式和特点:股份公司、垄断组织等垄断的形成和发展垄断的形成过程: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垄断的实质和特征垄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0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0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03法人资本所有制和资本社会化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全球化、信息化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表现: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传导机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等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特点和影响03CATALOGUE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历史背景与过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探索01020304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和发展历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性与过程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特点转型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01020304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回顾0102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与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与挑战030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分析02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03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有利条件04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策略与措施当前我国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04CATALOGUE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发展中国家现状、问题与挑战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差异巨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另一些国家则陷入贫困和落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
3、继续完善我国的市场价格目标模式
• 过去,我国实行的是计划价格。改革的目标, 就是将这一模式改革为三类主体定价: • ①国家定价领域 • 主要是对于有关国家经济命脉、关系国计民 生、垄断以及最大宗的商品的定价。 • ②生产者和经营者定价领域 • 中小企业以及广大非国有经济的商品定价。 • ③生产者、经济者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的定 价领域。
2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择的必然性
1、市场经济体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 求 由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生产目前只 能是商品生产,因此经济形式也只能是市场经 济形式。 • 2、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发展深化的结果 过去,我们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实 践证明,这种理论是错误的。市场经济只是一 种经济体制,不是社会形态。 3
• 一、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微 观经济活动主体 • 1、企业的概念 • 企业是产品及劳务的生产经营单位,是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经济组织。可以 称作国民经济的“细胞”。
8
企业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①它必须是该组织内各当事人经济权利的 集合,即所有者权利、经营者权利的集合, 即“法人” • ②这种经济权利的集合是在一定制度安排 下实现的 • ③它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独立 承担财产责任与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企改革 • 1、国企改革的重要性 • 国有企业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 节,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提高国有企业的 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发挥国有企业在 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 重要作用
14
2、如何实现国有企业制度改革
• 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 ①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推进 资产合理流动与重组,增强国有经济的控 制力 • ②国有大中型企业要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 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 ③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政治经济学课件第五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二、相对过剩人口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一方面造成了对劳 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又出现了 劳动力对资本供应决定增加的趋势,其结果必 然在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部门出现大量的失业 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
原因:(1)由于技术进步和机器被广泛使用,
生产操作对劳动者体力的要求降低,导致大量 妇女、儿童加入了劳动大军;(2)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使小生产日益分化,大批农民与 手工业破产,加入了雇佣劳动者队伍;(3) 资本积累基础上形成的激烈竞争使中小资本家 破产,也需要另谋职业。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 律和 趋势
一、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指资本
积累必然要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 两极分化:在资产阶级一极是财富的积 累,而在无产阶级一极则是贫困的积累。
三、资本扩大的形式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来 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即本质意义的资本积累
2、资本集中是通过竞争中大资本兼并小资本,或 者通过若干资本联合成为股份公司的办法,把 原来分散的资本合并成更大的资本。
3、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第一,资本积聚表现为资本“增量”,由
资本构成的总趋势是不断提高:
资本家为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 取得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工人所 使用的生产资料增加——生产资料比使用它的 劳动力相对增加了——技术构成的这种变化反 应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 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小——资本的有机构 成必然会不断提高,即: C : 不断提高二、扩大再生产
1、定义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值作为追加资本投入生产过程,从而 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产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理论
20
2.生产资本的循环(p111) 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和复归点的循环。
P … W´ — G´• G — W … P
特点:清楚表明生产过程是一个连续 不断的再生产。
21
3.商品资本的循环(p111) 以商品资本为起点和回归点的循环运动。
W´ — G´• G — W … P … W´
50
五、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和不变资本 与可变资本划分的区别(即生产资本两种 划分的区别): (p116) 生产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 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而 来,生产资本的价值量与货币资本量相等。
51
生产资本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 资本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 的资本叫可变资本,所以生产资本可以 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依据价 值周转方式不一样,生产资本又可以分 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所以生产资本 会有两种划分方式。
33
资本的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处于生产领域中 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与非劳动时间,劳动时 间是劳动者为生产产品而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 劳动对象进行生产的时间,非劳动时间包括原 材料的储备时间、自然力独立发挥作用的时间 和劳动过程正常的中断时间。 (p114)
34
劳动时间
资本的生 产时间 非劳动时间
原材料的 储备时间
自然力独立发 挥作用的时间 劳动过程正常 的中断时间
35
资本周转时间的构成: 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 劳动时间 非劳动时间 流通时间
购买时间 生产资料 与劳动力 相结合的 时间
原 材 料 储 备 时 销售时间 间、正常停工 时间、自然力 独立发挥作用 的时间
36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能反映资本 的周转速度。资本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 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资本周转 一次所需的时间越短,资本的周转速度 越快,周转时间与周转速度呈反向变动 关系。(p113)
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五章 资本的运动过程
首先,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其次,货币职能转变为资本职能最重要 的条件是购买劳动力。
最后,货币表现为资本的 一种职能,其原因在于一定的 社会经济条件。
政 治 经 济 学 第 五 章 资 本 的 流 通 过 程
生产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形式存在的资本 ② 生 产 资 本
首先,职能是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
其次,生产资本的两个要素——生产资料
和劳动力之所以成为资本,是由于两者特殊的
结合方式和它们所起的特殊的作用决定的。
最后,生产资本两个要素的区别及资本家对 它们采取的不同态度。
政 治 经 济 学 第 五 章 资 本 的 流 通 过 程
商品资本是指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
③ 商 品 资 本
⒈ 资 本 循 环 的 三 个 阶 段
①购买阶段 公式: G — W 内容和职能、要求、性质 ②生产阶段 公式: W 内容和职能、地位、性质 ③销售阶段 公式: A
A
Pm
… P … W′ Pm
W′— G′
内容和职能、性质、地位
政 治 经 济 学 第 五 章 资 本 的 流 通 过 程
2.产业资本的三种形式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与流通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政 治 经 济 学 第 五 章 资 本 的 流 通 过 程
第一节 资本循环与周转
投放在工业、农业、采掘业和建 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中的资本
政 治 经 济 学 第 五 章 资 本 的 流 通 过 程
一、资本的循环过程
首先,职能是通过对商品的销售,收 回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第五章 中观经济运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节 产业经济活动
一、 产业的划分
产业划分是按一定的标准把具有不同特征的产业进行 分类,以便进行产业管理和产业研究。 两大部类划分法(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区分为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社会的生产部门相应地分为生 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 三次产业划分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A部门(农 业产业)、I部门(工业产业)和S部门(服务产业),简称 “AIS分类法” 。
第三节 区域经济活动
一、 区域经济层级及其特征
4. 省域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中国幅员辽阔,各个省份之间 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省域经济以特定的省级行政区划 为地理空间,以省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 源,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省域经济 具有以下特征: (1) 省域经济的特殊性。 (2) 省域经济的独立性。 (3) 省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
第三节 区域经济活动
二、 区域经济布局
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1.自然因素。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4.科技因素。
第三节 区域经济活动
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根据特定区域中各个因素条件和可 能的发展趋势,对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内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中带有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决定性的问题所做的总体 部署和筹划,以达到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腾 飞的目标。
第一节 中观经济的内容和意义
一、 中观经济的提出
中观经济学可以被定义为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 之间,以区域经济活动、产业经济活动和地方政府的 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学。
中国中观经济研究虽然形成了一系列的重要的理论 成果,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明确了基本的理论范 畴,在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 作用。但不管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运行实践来看,中 观经济的研究仍比较薄弱。
政治经济学 第五章 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
四、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 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不同? 1.划分的依据不同 2.划分的内容不同 3.划分的目的不同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的划分依据和划分内容
按在剩余价值生产 中的作用不同划分 资本的各个部分 按资本价值周转方 式不同划分 固定资本
不变资本
厂房、机器、设备、 工具等 原材料、燃料、辅 助材料等
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假定 ⊿c:追加的不变资本 ⊿v:追加的可变资本 m/x: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 ② 实现条件
Ⅰ(c + v + m)=Ⅰ(c + ⊿c)+Ⅱ(c + ⊿c) Ⅱ(c + v + m)=Ⅰ( v +⊿v + m/x) + Ⅱ ( v + ⊿ v + m/ x )
3.生产资本的构成 ① 固定资本 ● 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 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折旧费用=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 折旧率=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② 流动资本 ● 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 式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③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2.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 ①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② 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整个部门、个 别企业) ③ 不变资本的节省
④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四、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 ●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反而较高 ●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反而较低
生产 资本有 部门 机构成 m/ m 商品 p / 价值 30% 20% 10% 平均 利润 率 20% 20% 20% 平均 生产 利润 价格 20 20 20 120 120 120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 ppt课件
14
(三)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1.价值形成过程
指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过程。 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生产资料转移旧价值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15
2.价值增殖过程
(1)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 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量,资本家购 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差额。由于 工人劳动力的使用权属于资本家,因此, 资本家不仅要求工人在一定劳动的必要劳 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要 求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在剩余劳动时 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5
2.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在于说 明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1)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中。等价交 换不可能产生价值增值;不等价交换中,一方 之所得,正是另一方之所失,也不可能产生价 值增值。
(2)剩余价值产生又离不开流通。离开流 通,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发生关系, 劳动产品是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用来交 换,资本也就无从实现价值增殖。
第二,价值增殖过程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实现的,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了。
第三,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是既在流通 中又不在流通中进行的,是在流通领域和生产 领域中完成的。
18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资本的实质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 价值。 2、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 在的资本,其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 价值量 。
1.资本总公式:G—W—G’。 2.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本 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当货币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时,它才转化为资本。 3.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三)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经过两次交换后 资本价值发生了增值,这与价值规律要求的 等价交换原则在形式上是矛盾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第5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文档资料
•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 ▲了解资本运动所要经历的阶段、采取的形式和要完成 的职能; •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 ▲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 ▲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 •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 二、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 产业资本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货币 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 环形式。 • 1、货币资本循环 • ①货币资本循环的含义:货币资本循环是从货币 资本开始,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 实现资本价值增殖,又回到货币资本的运动过程。
(三)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销售阶 段
(三)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销售阶 段 • 5、产业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三个阶段的统一 • b、产业资本循环也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 一。 • C、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生产过程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因为价值和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 中创造出来的,流通过程只使资本的价值形态发 生变化,并不引起价值增殖。
(三)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销售阶 段
• 4、资本循环的含义:产业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 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 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 5、产业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三个阶段的统一 • a、产业资本只有顺利地依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地变 换三种职能形式,才能正常地进行循环运动。产业资本 循环如果在购买阶段遇到障碍,货币资本就会因不能转 化为生产资本而闲置起来;如果在生产阶段停顿下来,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就不能实现资本主义的结合,因而不 能生产出商品,也不能生产剩余价值;如果在销售阶段 受阻,商品就积压在仓库里,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 余价值就不能最终实现,甚至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政治经济学 第五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运作特征的演变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
一、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更迭
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与经济制度——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 社会?
二、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条件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演变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建立-19世纪70年代,分散竞争 二、从竞争到垄断 垄断的形成:技术进步与资本集中(兼并)——竞争力的集中 缺陷:(以效率为标准)
生产过剩现象日益严重(市场问题) 垄断企业控制市场,使得小企业成为垄断企业的附庸 阻碍了要素在市场上的自由流动,降低配置效率 抑制技术革新,降低经济活力
资本积累(资本势力与资本主导)
资本主义的萌芽。 重商——交易——分工——生产率提升——利润——资本积累
(15-17世纪的欧洲国家)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对外:殖民掠夺 对内:重商主义的国家政策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
时间:17世纪60年代-19世纪30年代的 形式:宪政运动或暴力革命 目标:自由与平等——权利 结果:私人产权(第三等级)的界定和保护——资本积累与大规模投
资——工业革命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 本质:生产资料私有制,本质特征是通过雇佣劳动力占有与剥夺。(私有财 产神圣不可侵犯—法治;保证了有效组织生产要素的基本条件。) 前提条件:自由平等的交易关系:劳动力的人身自由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独资企业 股份制企业(资本的社会化-优化) 法人股份制企业——法人机构的交叉持股 国有资本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是100多年以前的事,当时的生产结构主 要是两大部类 100多年以后,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社会经济结构与以往差距很大 现在更多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背景知识:“三次产业分类法”
1、产业划分 2、中国产业划分 3、WTO 4、GATS
第二节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一、简单再生产的地位
抽象 3、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马克思对扩大再 生产的研究是分析外延扩大再生产。即, 假设生产技术不变、有机构成不变、劳动 生产率不变
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为了实现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的部分
必须转化为资本,以追加可变资本和不 变资本:
⊿c m m—— x ⊿v 社会总产品中 含有追加生产资料 和消费资料部分
/
即: Ⅰ(c+v+m)= Ⅱ(c+⊿c)+ Ⅰ ( c+⊿c)
Ⅰ (v+ ⊿v+ m/x )+ Ⅱ (v+ ⊿v+ m/x ) = Ⅱ(c+⊿c)+ Ⅱ (v+ ⊿v+ m/x )
即: Ⅱ (c+v+m)= Ⅰ (v+ ⊿v+ m/x )+ Ⅱ (v+ ⊿v+ m/x )
结论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图示
Ⅰ: (4000c+400⊿c)+(1000v+100 ⊿v)+ 500 m/x=6000 Ⅱ:(1500c+100⊿c)+( 750v + 50 ⊿v)+ 600 m/x =3000
四、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第一部类 内部交换 与第二部 类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令成本价格为k=c+v,利润记为p,则
W=c+v+m 就转化为:W=k+p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3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两者本来是同一东西,在量上是相等的,都是工人在 剩余劳动时间中所创造的价值。但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 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 值是利润的内容,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之后,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 的产物,而它的真正来源,即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 的真相被掩盖了。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13
第一节
2.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与竞争
不同生产部门可能会有各不相同的利润率,但竞争会使 不同利润率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在现实经济中,利润率 的平均化是在资本家追逐有利投资领域、通过资本的不断 转移的过程中而实现的。 资本家的基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2019/3/23
然后再按利润率取得利润。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7
第一节
利润率的影响因素
平均利润与竞争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它反映资本 的价值增值程度。其影响因素包括: ——剩余价值率。其他条件既定,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 正相关。 ——资本有机构成。可变资本占比越大,剩余价值就越
多,利润率越高。
到了报酬,因此,生于价值也好像是由资本产生的。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5
第一节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
平均利润与竞争
举例:某个商品价值结构如下 W=8000(c)+2000(v )+1000 (m) 于是,m’=m/v = 1000 /2000= 50% p’= p/k=p/(c+v)=1000/10000=10% 显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利润率小于剩余 价值率。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6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关系: 马克思:“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 价 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原因是,资本家唯一而 且首先关心的是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的比率。所以,从理论
上分析,是先有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利润率,
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部分。成本价格作为不变 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的转化形式,掩盖了两种资本在价值 增值中的不同作用。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2
第一节Biblioteka 平均利润与竞争利润: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如果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 部预付资本(成本价格)生产出来的,那么剩余价值就转 化为利润。 马克思:“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 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10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
企业或部门为了获取高利润率的通常做法: ——价格竞争; ——营销努力; ——销售组织与服务; ——技术创新;
——对市场竞争进行限制;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11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
企业或部门在利润竞争过程中所形成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完全垄断; 市场结构分析中的S-C-P范式。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9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
——资本周转的时间。 在资本有机构成以及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利润率 和周转时间成反比。这可以从可变资本所推动的剩余劳动 来理解。如果两个相等的可变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它们 在一年内推动的剩余劳动也不同,生产的年剩余价值量也
不等,从而利润率自然也会就不等。
第五章 平均利润、利息与地租
第一节:平均利润与竞争 第二节:利息与金融资本 第三节: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第四节:结论与拓展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1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成本价格:生产商品所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或者说,成本价格是商品价值中必须用来弥补为生产该商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15
第一节
平均利润率的计算:
行业 电力 纺织 食品 c 500 300 100 v 100 100 100
平均利润与竞争
m’ 100% 100% 100%
m 100 100 100
p’ 16.67% 25.0% 50.0%
平均利润率
25% 25% 25%
合计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14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
理解平均利润率的几个要点: ——平均利润率不是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化,而只是资本主 义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种内在趋势。
——平均利润率的计算应该考虑到加权平均,即除了考虑 各部门的个别利润率之外,还要考虑各部门资本在社会总 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以资本的可流动为前提的,这暗 示着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较小,市场结构应更接近完全 竞争市场。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12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
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完全垄断
企业的 数目 大量 较多 较少 独家
产品同质 性程度 完全同质 有些差别 同质或差别 /
进入和退 出壁垒 没有 较低 较高 很高
信息分布 情况 充分且对称 较为充分 不充分 很不充分
代表性行 业 农业 日用品 汽车 行政垄断
900
300
-
300
-
300/1200
2019/3/23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4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原因 利润在观念上被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是因为: ——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采取了成 本价格形式,因此剩余价值好像不是由可变资本、而是由 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好像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
——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率越 高,利润率也越高。
2019/3/23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8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
(二)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1.利润率的差异性: 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差别源于两 个方面:
——资本有机构成。
马克思: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这种技术构 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 成不同引起的利润率差别,关键是等量预付总资本中可 变资本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