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控制测试_在内部控制评价实务中的应用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设立的一种管理手段。
为了有效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企业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并探讨其适用性和优缺点。
一、自评方法自评是指企业内部自行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节省成本、周期较短、操作性强,可以让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改进。
然而,自评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自评容易受到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评价结果可能不够客观。
其次,由于自评缺乏独立性,难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因此,自评方法应与其他评价方法相结合,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二、流程评价方法流程评价是指对企业的内部流程进行评价,以确定流程是否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发现流程中的风险隐患和不合理之处。
同时,流程评价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改进流程的意见和建议。
然而,流程评价方法对评价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此外,评价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
三、抽样评价方法抽样评价是通过对企业的一部分数据、文件或操作进行评价,来判断整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抽样评价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但评价结果可能会受到抽样误差的影响,不具备全面性。
因此,在使用抽样评价方法时,需要合理确定抽样比例和抽样方法,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四、测试评价方法测试评价是通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测试,来评价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该方法通常包括测试内部控制的存在和可行性,验证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评估其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测试评价方法需要评价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且需要编制详细的测试计划和执行方案。
尽管测试评价方法能够较全面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但也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五、外部评价方法外部评价是指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外部评价方法的优点是客观、独立,可以有效地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审计学第五版课后答案[审计风险评估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审计学第五版课后答案 [审计风险评估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现代审计学的不断发展,如何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有效控制内部审计风险,已成为现代审计理论研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审计风险评估的定义和审计风险模型,对内部审计过程中如何进行审计风险评估,如何确定实审计重点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审计风险评估内部审计应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面临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加。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对审计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和有效控制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当下审计理论研讨的主要课题和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审计风险定义、审计风险评估和风险评估步骤三个方面,结合具体事例探讨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规避问题。
■一、审计风险与评估目的那末,这三者是如何导致审计风险的呢?一是固有风险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审计人员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
二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者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者漏报的可能性必然存在,审计人员无法防范控制风险。
三是审计人员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者漏报的可能性存在,会导致检查风险,但检查风险可以通过审计人员进行控制和管理。
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首先,评估审计风险是为了控制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
其次,评估审计风险是为了更好的规划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此外,在审计风险评估过程中,审计人员通过调查了解一旦确认被审计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审计人员可以据此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的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从而增强审计效果。
二、审计风险评估的步骤和方法(一)确定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一是报告方面的考虑,如报告主要使用者的需求、标准等;二是经营方面的考虑,如总体经济环境、行业、关键成功因素等;三是规章制度方面的考虑;四是被审计单位财务和资本化状况;五是被审计单位与主要客户、供应商、相关团体之间的独立程度;六是采集审计证据的轻松程度和成本。
内部控制评价现场测试的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现场测试的方法内部控制评价的现场测试是指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通过实地调查、观察、核实等方式对相关业务流程、制度和控制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现场测试是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环节之一,能够验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与实施情况以及相关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以下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现场测试方法。
一、文档审查法文档审查法是通过对相关业务流程的相关文件和资料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评估,以了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程度、执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等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收集、整理和归档相关文件和资料;针对制度、制度执行情况、相关纪录等展开详细的审查和比对;根据审查结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检查清单法检查清单法是一种有针对性的现场测试方法,通过检查清单来指导测试人员对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检查。
检查清单应当针对具体的业务流程和控制要点,明确测试的目标、方法和标准,并设置相应的测试要点和检查内容。
测试人员按照检查清单的指导,对涉及的业务环节进行逐一核查,并记录测试发现,最后根据测试结果评估内控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内部与外部核实法内部与外部核实法是指通过内外核实的方式,对内部控制制度和控制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其业务活动、制度和控制流程;与相关业务合作伙伴进行了解和协商,获取第三方的意见和证明;实地观察工作场所、流程和环境,发现问题和不足,最后根据核实结果进行评估。
四、模拟测试法模拟测试法是通过制造一系列与实际业务流程和控制活动相近的情景来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根据具体业务流程和控制环节制定测试方案;模拟测试人员按照测试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和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五、系统抽样法系统抽样法是通过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对内控制度和控制活动进行抽查和评估。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确定抽样架构和样本大小;根据抽样标准和方法抽取样本;对抽取的样本进行测试和评估;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和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和问题进行评估。
审计程序中的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
审计程序中的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审计程序中的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是审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旨在评估被审计主体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本文将从测试的目的、方法和评价的指标三个方面对审计程序中的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进行探讨。
一、测试的目的审计程序中的内部控制测试旨在确定被审计主体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设计合理、是否能有效地预防和发现错误和舞弊。
通过测试,审计师可以了解被审计主体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操作良好、控制措施是否能够被正确执行。
同时,测试还能帮助审计师确定在哪些环节上存在风险,为进一步的审计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测试的方法1. 文件审计法文件审计法是指审计师通过对被审计主体的文件和记录进行审核,确保其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审计师需要验证被审计主体的交易记录、凭证等重要文件时。
2. 内部控制流程走访法内部控制流程走访法是指审计师通过走访被审计主体的各部门、岗位人员,了解和观察内部控制系统的操作情况。
通过走访,审计师可以了解到被审计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执行,以及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
3. 抽样检查法抽样检查法是指审计师通过从被审计主体的交易记录中随机选取一部分进行检查,以确定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通过抽样检查,审计师可以对被审计主体的交易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发现潜在的错误和问题。
三、评价的指标在对被审计主体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设计的完整性:即内部控制系统是否覆盖了所有重要的业务流程和风险点,并能有效预防和发现错误。
2. 操作的有效性:即内部控制措施是否能够被正确执行,各部门和岗位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
3. 监督的严密性:即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违规行为。
4. 信息的准确性:即内部控制系统是否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以支持决策和监督工作的开展。
5. 管理的合理性:即内部控制系统是否能够帮助被审计主体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提高运营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的全名是《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
该指南是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编制的,用于指导内部审计师在进行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方面的工作。
该指南的目的是帮助内部审计师了解和应用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以增强其在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的作用。
通过该指南,内部审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概念:介绍了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风险定义、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流程等。
2.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介绍了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如SWOT分析、风险矩阵、概率与影响矩阵等,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3.风险评估的实施过程:详细介绍了风险评估的实施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处理等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4.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介绍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控制自评、控制测试、控制矩阵等,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5.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过程:详细介绍了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过程,包括控制目标设定、内部控制评价计划的制定、内部控制测试和评价报告的编制等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是一本详细介绍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的指南,旨在帮助内部审计师提升在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的能力和作用。
通过应用该指南的方法和工具,内部审计师可以更有效地评估和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测试方案
内部控制测试方案背景在现代商业中,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是保护企业资产、防止欺诈、遵守法律法规以及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因此,公司需要实施内部控制并测试它是否有效。
目的为确保内部控制在企业中有效,需要实施有计划的测试。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测试内部控制的方案,以确保它满足以下目标:•实现控制上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确保正确的报告和账务处理•提供有关未解决问题或不良行为的反馈•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测试步骤1.确定测试目标和测试标准。
测试目标应该是清晰、明确和可度量的,以便验证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用。
测试标准应该是基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政策、过程、程序和规定。
2.确定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被设计为包含一系列待测试的内部控制活动,并明确对这些活动实施测试的时间、地点、人员以及其他资源的需求。
3.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在测试期间,需要使用标准化的检查表或评估表来确定内部控制是否被充分实施。
测试的过程需要坚持如下原则:覆盖范围全面,参与人员合适和专业,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评价是正确的。
4.确认内部控制测试结果。
这需要跟踪测试过程的进展,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改进。
如果测试结果显示控制环境的效力不够完全,那么必须制定一个行动计划来推进改进。
5.汇报测试结果。
汇报测试结果有助于发现不良事项和不合规行为,并促进稳健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报告需要清楚、准确、及时并且可操作。
测试内容内部控制测试需要包括以下方面:•报告体系:确认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报告与实际情况一致。
•会计流程:确认会计流程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保证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真实情况。
•过程监督:确认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控制措施制度完好并得到执行。
•安全管理:确认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企业的业务和资产得到充分保护。
•人员管理:确认人员管理政策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保证人事管理流程透明、公正。
结论内部控制测试是保持企业合规、防范风险和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及评价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及评价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及评价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从内部控制的定义、了解方法、测试过程以及评价指标等方面来详细阐述。
首先,内部控制是指在组织中为实现目标和监督运作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了解内部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需要根据其业务特点和风险状况,制定适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政策。
这些制度和政策应包括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划分、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信息披露等内容。
2.熟悉内部控制流程:企业应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系统地了解,包括具体业务流程、信息、资源和责任的流通路径,以及控制措施的设计和实施情况等。
3.沟通与协作:了解内部控制还需要与企业内部各个层级的员工和管理者进行沟通和协作,以获取他们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意见。
其次,内部控制的测试是为了验证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和合规。
测试的过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测试范围: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风险,确定测试的范围和重点。
可以选择具有风险的业务流程和控制点进行测试。
2.设计测试方案:制定测试方案,明确测试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可以包括文件审查、观察、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等。
3.实施测试:根据测试方案,对指定的业务流程和控制点进行测试。
需要收集测试所需的证据,包括文件、记录和员工的口头陈述等。
4.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所得的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如果发现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最后,内部控制的评价可以根据以下指标进行:1.目标的实现程度:评价内部控制是否能够实现企业的目标,如是否能够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预防和检测欺诈行为等。
2.自我评价的有效性:评价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包括是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有效实施。
3.内外部意见的反馈:评价内部控制是否能够获得内外部相关方的积极反馈和支持,如审计师和股东的评价等。
会计模拟实验之审计实务
会计模拟实验之审计实务引言审计实务是会计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模拟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审计实务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会计模拟实验中关于审计实务的内容,包括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一、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审计实务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指审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所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在会计模拟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案例来学习和运用不同的审计程序,从而掌握审计实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常见的审计程序包括:1.审计准备: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审计目标和范围等。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学习如何进行审计准备工作,例如了解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相关法律法规等。
2.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阶段,审计师需要识别和评估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误的风险因素。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学习如何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和技术,分析企业的风险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
3.内部控制测试:内部控制测试是为了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有效。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学习如何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测试,例如随机抽样、文件检查等。
4.关键数据分析:审计师需要进行关键数据的分析,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学习如何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识别错误和异常情况。
5.实地核查:实地核查是指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和验证。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学习如何进行实地核查工作,例如实地观察、询问员工等。
二、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实务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是审计师根据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发表的意见和结论。
在会计模拟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案例来学习和编写审计报告,从而掌握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的要求。
常见的审计报告包括:1.审计意见:审计师根据自己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发表的关于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允性的意见。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和应用不同的审计意见类型,例如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等。
2.审计基础:审计基础是指审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所依据的审计证据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实务
内部控制审计实务一、引言内部控制是指组织运作中为达成业务目标和安全保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以确保业务的有效与高效。
内部控制审计实务即是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审计的实践活动。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审计实务的方法、过程和实施要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内部控制审计实务的方法内部控制审计实务的方法包括五个方面: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测试、样本抽取和测试执行。
1. 风险评估:通过对组织的业务流程和环境进行分析,确定主要风险点和控制对象,并评估其风险程度。
2. 风险应对: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加强风险控制措施和建立应急预案等。
3. 控制测试:通过对控制活动进行测试,判断其是否符合预期效果,包括实地观察、文件审阅和询问相关人员等。
4. 样本抽取:选取代表性的样本,以代表总体,从而得出对总体的判断。
5. 测试执行:根据测试结果,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和判断,并形成审计报告。
三、内部控制审计实务的过程内部控制审计实务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报告阶段和跟踪阶段。
1. 计划阶段: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确定审计方法和程序,并进行资源调配和时间安排。
2. 执行阶段: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测试,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3. 报告阶段:根据审计发现和评价结果,撰写审计报告,提出问题和建议,并与被审计方进行沟通和确认。
4. 跟踪阶段:对被审计方的反馈和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改进。
四、内部控制审计实务的实施要点内部控制审计实务的实施要点包括四个方面:独立性、专业素养、工作文件和保密性。
1. 独立性: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应保持独立和客观的态度,不受被审计方的影响,以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2. 专业素养: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审计准则和法规,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3. 工作文件: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应按照规定,做好审计工作的记录和归档,以备查阅和审计事后评价之用。
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的区别和联系[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的区别和联系[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了解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是审计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
我们通常将二者混淆。
那么了解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到底都是为了做什么?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一、了解内部控制
了解内部控制,包括评价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不包括对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的测试。
其中,评价控制的设计,涉及考虑该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而控制得到执行是指某项控制存在且被审计单位正在使用。
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审计证据:
1、询问被审计单位人员;
2、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
3、检查文件和报告;
4、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
了解内部控制,必须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的流程非常清晰,并且知道每个环节都有哪些内部控制用于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
比如了解被审计单位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必须明确几大重要环节的内部控制,例如:
(1)信用管理部门是否设立在销售部门下。
如果信用管理部门设立在销售部门下,销售部门往往为了追求销售业绩,不管是否以巨额坏账损失为代价。
这会导致应收账款的计价和分摊认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2)仓库是否根据经过赊销审批的销售单发货。
如果仓库收到的销售单并。
测试内部控制常用方法
测试内部控制常用方法在商业运作中,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营、保护企业财产和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有效地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企业需要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进行测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和其应用。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见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
通过编制一份针对内部控制的问卷,向企业员工发送并要求填写,以了解他们对内部控制的认知、观念和实践情况。
问卷可以包括对内部控制政策、流程和制度的了解程度、对内部控制风险的认知、对内部控制工具和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分析问卷结果,企业可以评估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抽样检查法抽样检查法是一种常用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
通过从整体数据中随机选择一部分数据进行检查,以了解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例如,在财务管理方面,可以抽样检查企业的财务记录和报表,以确定是否存在错误、漏报或欺诈行为。
抽样检查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三、现场检查法现场检查法是一种常用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
通过亲自到企业现场进行检查,了解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现场检查可以包括观察企业员工的工作流程、检查相关文件和记录、对设备和系统进行检查等。
通过现场检查,企业可以直观地了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模拟测试法模拟测试法是一种常用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
通过模拟真实的业务操作和风险情景,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例如,在销售业务中,可以模拟一个客户投诉的情景,测试企业员工对客户投诉的处理流程和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通过模拟测试,企业可以评估内部控制的反应能力和适应性,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数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
通过对企业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内部控制的效果和风险情况。
数据分析可以包括对财务数据的比较、趋势分析、异常检测等。
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防范。
审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审计试题库判断题:l 由于执业判断贯穿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并且可能得到的审计证据有很多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因此,注册会计师的任何审计意见都不能绝对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
(√2 尽管不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全部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注册会计师仍然有责任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舞弊和对会计报表有直接影响的重人违反法规行为。
√ 3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产生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阶段。
(×4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如果发现被审计单位变更了会计处理方法,只要确定变更是合理的,就应发表无保留意见。
(×5 根据2003 年开始执行的新修订的有关独立审计准则的内容,审计的一般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
(×6 无论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在进行财务审计时所依据的标准、所运用的方法和所检查的内容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7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8 在审计监督体系中,政府审计出于主导地位,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等均是对政府审计的有效补充。
(×10 实施1999 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以该年度的销售发票为起点,以检查是否高估主营业务收入。
(×11 凡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有关的资料,均应属于会计报表的审计范围。
√ 12 如果F 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报告应付账款如下:“应付账款……100000 元” 且没有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对应付账款作任何说明,则管理当局对此应付账款做出的暗示性认定包括:应付账款是存在的,所有表述报告的应付账款都是公司的义务,应付账款未被用作担保、抵押。
× 13 一般地,具体审计目标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和审计总日标来确定。
审计师行业工作中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
审计师行业工作中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在审计师行业中,内部控制测试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有助于评估和提高组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审计师在工作中使用的一些常见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并介绍其应用和优势。
一、综合测试综合测试是一种常见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它通过全面评估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这种测试方法要求审计师对组织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便获得全面的结果。
综合测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提供全面的内部控制评估,并揭示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风险。
审计师可以通过对不同功能区域进行测试,例如采购、销售、财务和人力资源等,来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抽样测试抽样测试是审计师常用的一种内部控制测试方法。
它通过从总体人口中选取一小部分样本来评估内部控制的效果。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为审计师提供经济高效的内部控制评估手段。
审计师可以通过对抽样样本进行测试,并将结果推广到整个总体,以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然而,抽样测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选取的样本可能无法完全代表总体。
三、流程测试流程测试是一种常见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它着重评估组织内部控制流程的有效性。
该方法要求审计师对组织的各个流程进行详细的测试,以确定是否存在内部控制风险。
流程测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帮助审计师识别和评估与特定流程相关的内部控制问题。
例如,审计师可以测试采购流程中的控制措施,以保证采购过程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四、文件检查文件检查是一种内部控制测试方法,它通过审查组织的文件和记录来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审计师可以仔细检查各种文件,例如合同、凭证、报告和记录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文件检查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可以帮助审计师评估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五、观察和访谈观察和访谈是一种常用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它通过直接观察和与组织成员交流来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审计师可以通过观察组织的运作情况和与相关人员的访谈,来获取有关内部控制的信息。
内部控制之控制测试要点及技巧
内部控制之控制测试要点及技巧控制测试是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与方法,它通常在穿行测试完毕以后进行,在穿行测试得出设计是否有效的基础上,对控制活动的执行有效性进行测试与判断;1、什么是控制测试控制测试是为了验证控制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被一贯和有效执行的一种测试程序;也就是指在穿行测试的基础上,从样本总体中,根据测试要求抽取多个样本,来测试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其目的即含义中所述,即测试验证控制活动是否按控制设计那样被执行,通过是否被统一和一贯及时地执行,通过抽样尽可能地涵盖所有适用交易并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2、关键控制的识别在控制测试操作中,并非所有的控制都需要加以测试,应将测试集中在关键控制上,而且特别值得提醒的是,我们仅需要对“设计有效”的“关键控制活动”开展执行有效性测试,那些存在设计缺陷的控制活动则无需开展,因为即使内部控制按照该设计得到了一贯执行,也不能认为其运行是有效的;因此,控制测试的前提是对控制活动中的关键控制进行判定,在风险控制矩阵中加以标识,并且不能随意更改;关键控制是指能够保证有较好的机会防止或者发现财务报表差错风险的重要控制;如果关键控制不存在或未被有效执行,即使流程里有其它控制存在,可能也无法防止错误发生的风险;这里列示几种典型的关键控制以供参考:职责分离;反舞弊控制;系统与数据的接触限制、物理安全等;主数据的输入控制;关键数据的系统自动控制;对账、账实核对等期末的检查性控制;例外事项的审阅;数据的详细审核/交叉审核等;3、控制测试的方法安装可靠程度的从小到大排列,控制测试的主要方法包括: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1询问:即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确认控制存在,是一种较薄弱的测试方法,应与其他测试共同执行,并且应该询问多人以确定结果一致;2观察:即观察员工执行控制步骤,该方法可能需要其他跟进测试,并且需要结合突袭检查,在员工无准备的情况下获得控制活动执行的真实记录;3检查:这种方法是获得资产存在证据的最简单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审阅相关文档记录或报告来对控制活动执行情况进行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方法中需要员工提供详细内容从而可以重复测试步骤并检验结果;4重新执行:如采用独立的数据重新进行对账,按系统的计算公式重新计算,在系统中输入测试数据来查看结果等;这种方法可用于某些重要的并且产生较强数据和表单勾稽关系的控制,例如:根据数据、单据和复核审核控制的传递过程,重新执行一次出差费用报销流程;4、控制测试程序与要点技巧1确定样本总体明确了测试方法后,测试人员应向流程负责人取得所需的测试对象的整体即样本总体,并妥善留存样本总体文件;样本总体在测试期间内应当是完整的,即必须涵盖相应控制在既定的时间和地点范围内的所有业务对于本身就关注完整性的控制,如收发货相关的控制,如果实际测试取法取得完整样本,应考虑是否控制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样本总体的取得方式主要有:1从业务发生的末端取得:即从财务系统中直接取得汇总的会计凭证或明细账信息,或通过明细账的借贷方、凭证摘要、或比较期初期末的差异进行分析获得样本总体;2从业务发生的前端取得:考虑连续编号的登记簿或汇总表,如支票登记簿、合同登记表等;或从信息系统中提取数据列表;采用该种技术时,需要事先做好计划,与公司IT人员会谈,了解数据的形成和格式,便于正确完整地提取数据;3根据控制频率直接判断:如月度或季度的控制点,通常测试期间内只有一个样本,则全部抽取;部分控制可通过从测试期间抽取全部交易日周等方式作为样本总体;4点数法:即在测试期间内对样本总体进行实际点数;2确定抽样方法抽样测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测试方式,主要包括随机抽样和任意抽样;测试人员在没有随机软件支持的情况下应采取任意抽样建议在考虑交易频率的基础上采取等距抽样,并以大金额交易和临近交易为测试重点;测试人员按设计的方法选取了样本后,不能按个人意愿取舍,应保证样本的真实性;一旦确定了样本总体后,只能抽样一次,不能在抽样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抽样;如支票盘点、银行余额调节表等控制,通常选择测试期间内的所有账户的样本,而不能先选定个别测试月份,再从有限的期间内再随意抽取一定比例的账户进行测试,应确保取得一整套的测试文档;再如季度利息预提控制的测试,可选择2个季度内的所有贷款利息预提事项;或选择测试期间内的所有预提事项作为总体再抽取25个样本进行测试;穿行测试的样本可作为一个样本用于控制测试,一般适用于每年、每季度、每月发生的控制;3确定样本规模不定期抽样:测试期间发生的实际样本总量乘以10%最低为1,最高为25;IT自动控制:原则上抽取1个样本即可,除非支持该自动控制的IT一般控制经测试无效,否则应抽取25个样本进行测试如因样本不适用等原因导致无法测试的,应考虑重新调整样本总体或选取替代样本;且测试底稿中应详细记录样本不适用的原因和替代样本的选取方法等;一般的抽样关系如下:4执行控制测试1根据控制性质选择测试方法,并预先编写控制测试程序即测试步骤,也就是要事先明确“查什么”,“怎么查”;2检查文档记录中涉及到的金额与数字的前后勾稽关系,也是测试关注的重点;3测试过程中综合运用询问、观察、检查文件记录、重新执行等多种程序;4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实际执行与之前对流程和控制的理解有偏差或异常,应及时与控制执行人和负责人进行沟通确认;测试完毕或测试异常确认完毕后,应考虑修改并更新现有的风险控制矩阵等控制文档,以保持与实际执行的一致性;如需大幅度修改流程文档或关键控制认定的应由专业人员认定并谨慎进行;对于非每日或每日多次的控制,如出现1个测试异常,则应视同控制无效;对于每日或每日多次的控制,对发现的测试差异需扩大测试后方可给出结论;测试过程中,发现差异情况通常做如下处理:5记录控制测试1多个控制点可填写一张测试工作底稿同时测试:为提高测试效率,如果多个控制点属于同一性质或某个控制文档可涵盖多个控制点,可合并测试;2测试人员应按照确定的编码规则对测试工作底稿编制索引号如TOC1,TOC2,并在测试工作底稿中详细记录测试时间、测试人员、测试步骤、样本总体、抽样方法、测试过程、测试结论和发现问题等;3对于不适用或特殊样本,应在底稿中予以标注并通过备注的形式予以详细说明;4测试人员完成测试工作底稿后,应交由指定的其他人员进行复核,复核人员应对测试工作的质量负责;5对于控制测试取得的文档,如测试结果有效,仅将样本记录在测试工作底稿中,而不需将证据性文件复印归档;6对存在控制缺陷的控制点,应将支持得出缺陷结论的所有证据性文件同时复印归档;对于每日或每日多次发生的控制缺陷,归档2个差异样本的证据文件即可;6评价控制运行如果某项控制正在按照设计运行、执行人员拥有有效执行控制所需的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能够实现控制目标,则表明该项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控制执行有效性评价结论通常包括:1有效:按照最少样本数量取得所有样本,且经测试无异常;2无样本:在测试期间内无样本产生,如年度或不定期发生的控制;3样本不足:测试期间只能取得部分样本,且该部分样本经测试无异常;如季度控制;4控制无效:需视情况而定;若样本的执行情况与控制设计要求不符,则属于测试差异;对于测试差异,测试人员应通过与流程负责人沟通,排除控制文档描述不准确、控制数据运用不当等原因,如果可以充分地证明差异原因不是控制缺陷所导致,需要详细注明特殊原因,测试结果仍为有效;5、其他控制的特殊考虑公司层面内控:类似于用论据证明论点,从论据中选取最关键的控制,按照手工控制的原则进行测试;IT层面内控:测试原则与手工控制类似,也需综合运用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等方法;但通常会考虑在测试环境中通过尝试非法操作或规定的操作以观察系统执行的结果,对这类系统测试的结果需要留存电子版的拷屏证据如系统错误提示的截屏等;6、控制变化、控制整改与有效运行期如果在基准日前对存在缺陷的控制进行了整改或发生了重大变化,整改后/更新后的控制需要运行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得出其是否有效的结论;这个“足够长的时间”通常如下表中所指:如果在基准日前对存在缺陷的控制进行了整改,但新控制尚未运行足够长的时间,视同在基准日控制未整改完毕,仍存在控制缺陷;。
审计程序中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测试
审计程序中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测试内部控制评价在审计程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评估和测试,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审计程序中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测试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义和重要性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有效地保护企业的资产、准确地记录业务数据并合理地运营业务。
内部控制评价对于保障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审计人员可以确定企业的风险水平,并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步骤1. 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和范围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之前,审计人员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范围包括评估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流程和控制活动。
2. 评估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
审计人员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评估,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状况和潜在的风险。
3. 评估内部控制的流程内部控制的流程是指企业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规程和程序。
审计人员需要评估企业的业务流程,了解它们是否严格遵循了内部控制的规定,并评估其风险。
4. 评估内部控制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为实现业务目标而采取的控制措施。
审计人员需要评估企业的控制活动,包括授权、记录、核查和审计等环节,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5. 评估信息与沟通的流程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和沟通渠道。
审计人员需要评估企业的信息与沟通的流程,包括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
6. 评估监督的制度监督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审计人员需要评估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包括内部审计、内部检查和外部监管等。
三、内部控制测试的方法内部控制测试是指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审计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内部控制测试:1. 文件审阅审计人员可以通过阅读企业的文件和记录,了解企业的操作过程和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
内部控制评价现场测试的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现场测试的方法一、流程走查法流程走查法是通过检查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和相关文件,了解流程执行情况和合规性。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目标和重要性确定需要评价的流程和相关文件。
2.收集资料:收集与评价流程相关的各类文件和记录,如制度文件、操作流程、报表等。
3.梳理流程:按照实际流程梳理企业的操作流程,理清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4.走查流程:逐一走查各个环节,核实流程和相关文件是否符合标准、有效和合规。
5.记录问题:记录发现的问题和不合规情况,并进行分类和整理。
6.提出改进建议:根据问题分类和整理,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二、抽样检查法抽样检查法是通过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查,推断总体情况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制定抽样方法: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确定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
2.抽取样本:按照抽样方法选取样本,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和相关性。
3.检查样本:对选取的样本进行详细的检查,了解样本的执行情况和合规性。
4.分析结果:根据样本检查结果,分析总体的情况,并判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5.提出改进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三、单元测试法单元测试法是将一些内部控制单元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测试和评价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测试对象:根据评价目标和重要性确定需要测试的内部控制单元。
2.制定测试方案:根据内部控制单元的特点和评价目标制定测试方案,包括测试方法、测试数据和测试时间等。
3.进行测试:按照测试方案进行测试,包括检查相关文件和流程、观察员工操作情况、进行数据抽查等。
4.分析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内部控制单元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并判断是否存在问题和不合规情况。
5.提出改进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内部控制单元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四、数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是通过对企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对,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审计工作中的内部控制评价
审计工作中的内部控制评价一、引言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基石,对于企业的财务活动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作为审计师,我们在执行审计工作时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审计工作中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和重要性。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1.流程评价审计师可以通过对企业的流程进行评价来了解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具体操作包括了解企业内部的重要流程、核实流程的合规性以及评估流程能否防止潜在风险。
2.控制测试审计师可以通过控制测试来验证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运行正常。
这包括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适当的审批程序、验证账务是否经过充分的核实和审查、检查资产的保管情况等。
3.风险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的潜在风险,并确定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有效地降低这些风险的发生概率。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业务环境、了解行业风险和公司政策等途径进行。
4.信息系统审计对于依赖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管理的企业,审计师需要对其信息系统进行审计。
审计师通过了解信息系统的架构、安全性和操作流程来评估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有效性。
5.抽样测试由于审计工作通常无法全部涵盖企业的所有交易和账务,审计师需要进行抽样测试。
通过从大量交易中选取样本进行测试,审计师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并对整体情况进行推断。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性1.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确认企业的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合理的内部控制能够防止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保护了企业的利益和投资者的权益。
2.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合理的内部控制能够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减少人为错误和操作失误的发生,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这有助于企业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3.预防内部欺诈和不当行为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发现和防止内部欺诈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审计师可以通过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弱点和风险,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并预防潜在的问题。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及评价
.
一、了解内部控制
二、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
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 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 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注:1211准则四十六条)
.
一、了解内部控制
谁对内部控制负责? 1、经营管理层 *最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负责。 2、董事会 *主要由常务董事和外部独立董事组成,负责内部 控制的治理、指导和监督。 3、内部审计人员: *负责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是主要监督工 作实施者。
内部审计的技巧和应用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及评价
.
一、了解内部控制
一、了解的目的 内部控制是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
控制以识别潜在错报的类型,考虑导致重 大错报风险的因素,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 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认定 完整性 存在/发生 准确性/计价 准确性/计价 完整性/截止 存在/发生
.
三、了解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层面 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
四、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 (一)控制的类型 1、预防性控制:是为了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
生而采取的控制: 缺乏有效的预防性控制增加了数据发生错
报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相关账户及其认定 存在较高重大错报风险时,情况更是如此。
价格信息记录; (3)重要的处理程序,包括在线输入和更新
处理;
.输出文件、报告和记录; (5)基本的职责划分,即列示各部门所负责
的处理程序。 可用流程图进行记录
.
三、了解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层面 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测试”在内部控制评价实务中的应用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王丹投资理财摘要:内部控制评价对于监督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是必不可少的职能和手段,本文就内部控制评价的技术方法———“控制测试”在实务中的应用做以探讨。
关键词:控制测试内部控制评价实务应用一、为内部控制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将内部控制评价定义为: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入手,在具体评价中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方法,遵循规定的程序。
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一般包括: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认定控制缺陷、汇总评价结果、编制评价报告等环节。
在企业具体操作的整个程序中,实施现场测试和认定控制缺陷这两个环节是评价的中心环节,是对具体控制活动的符合性及有效性进行认定的关键环节,需要综合运用相应的技术方法,一般包括: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控制测试、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在这些技术方法的运用当中,控制测试和穿行测试是最为常用的技术方法,而且是评价过程中最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二、何为控制测试控制的有效性就是指在控制能够在各个控制点按照既定的设计得以一贯运行。
控制测试就是对控制执行有效性进行验证的一种方法,是内部控制评价实施现场测试的重要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认定我们通常开展的控制活动是否在企业的各个层级有效地得以贯彻和执行,为认定内控缺陷提供依据。
在评价实务操作过程中,用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下的二级子流程“资金管理”下的三级子流程“银行存款对账”财务控制活动的控制测试实例,来说明控制测试的操作流程。
测试操作流程:通过对财务部门每月银行存款对账控制活动一定量的抽样,测试其对该流程每一个预先设定的控制步骤是否严格执行,并形成控制文档,控制文档是体现控制生成结果的有力依据。
该流程分为8个步骤,即8个控制点,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账户明细→获取银行对账单→核对对账单→编制余额调节表→分析并处理未达账项→抽查银行对账情况→存档,流程中对每个控制点的控制措施都设定有详细的描述,通过样本的测试可以得出每个控制点是否存在不符或异常,测试人员据此编制控制测试工作底稿。
如在“抽查银行对账情况”这一控制点,如果会计主管或指定的会计人员未执行不定期抽查或并未留有可以证明履行抽查的证据,就证明该步骤未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此步骤是关键控制步骤,有可能导致整个流程控制失效,最后得出经测试的流程控制是否有效的结论,就此一个完全的控制测试环节告一段落。
三、控制测试的要素和具体方法(一)控制测试的六要素在控制测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测试的对象,既对什么进行测试,这里我们要需要关注六个要素:主体、时间、地点、客体、目的、方式。
主体———已被授权或赋有职责的人是否执行了控制,既执行的主体;时间———是否按事先设定的步骤逐一执行,既控制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否涵盖了所有适用的交易,既控制体现在何处;客体———控制的对象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既通过控制生成的结果在预期范围内;目的———是否将已识别的风险降低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既控制的目的得以实现;方式———如何执行控制活动,既具体操作和控制的执行过程是怎样的。
沿用上例,在“银行存款对账”三级子流程的测试中,主体是财务部门出纳、会计主管或指定复核人,时间是每月发生,客体是银行存款对账事项,地点即是否涵盖了所有账户,目的是银行对款对账是否按预定的程序得到有效控制,方式是指具体的控制过程。
六个要素在一项控制测试中完全得以体现。
(二)控制测试的具体方法控制测试的具体方法有询问和访谈、观察、审阅和检查、重新执行等。
询问和访谈:测试人员对控制活动执行情况对控制主体进行面对面的部问询;观察:测试人员对执行中的控制,如资产保全、职责分离、安全维护等具体措施的实施实地观察是否真实执行,并查验其执行的效果;审阅和检查:测试人员对控制证据、生成的控制文档或需要检查的财务、技术、管理等各方面资料的实地检查和审阅;重新执行:为测试控制是真实有效的,测试人员对所选交易重新分析或重新执行控制的整个过程。
即重新处理交易样本,以确认处理是否正确。
这些方法在具体测试过程中,是综合运用的,其作用各不相同,当仅运用询问或访谈、观察或检查,不足以获取充分的证据时,需要将各种方法结合运用。
比如:在“银行存款对账”流程的测试过程中,对出纳的登账、对账以及指定人员复核的步骤可以综合运用审阅、检查或询问等方法,验证符合性,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这一步骤,有必要的话可以运用重新执行的方法,验证调节表编制和未达账项处理的正确性。
(三)测试的程度和范围测试中,对于测试客体,由于控制执行的频次各不相同,有些控制的频次相当高,一日多次发生,需要确定大致范围和程度,这就是对测试样本量的确定,需要采用抽样法,只有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量,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相对合理,将抽样风险降致最低。
通常运用任意抽样法、随机抽样法、统计抽样法。
样本量一般不低于测试总量的10%,实务操作过程中,视业务发生频次大致可确定为:每年发生一次的业务,直接抽取该笔业务样本,如果该笔样本异常,则测试结论为控制失效;每季发生一次的业务,随机抽取不少于2个样本,若任何一个样本异常,则测试结论为控制失效;每月发生一次的业务,随机抽取不少于4个样本,若任何一个样本异常,则测试结论为控制失效;介于每月发生一次至每周发生一次的业务,随机抽取不少82财经界Money ChinaMoney China 财经界投资理财《农村土地承包法》、《合作金融法》、《农村保险法》等。
政府应帮助农民利用多种担保方式获得贷款,突破原有的实物抵押担保固有模式,承认所有权的交易和收益的担保手段,并制定科学的奖惩措施,对获得担保的农村青年实行激励与约束并存的监督机制,减少贷款不良率的出现。
同时政府应扶持担保机构,补贴担保公司的税收优惠,定时由政府财政注入新的担保基金,降低贷款风险。
以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府环境打头阵,促进良好的贷款担保环境建设。
第二探索新的农业保险制度,降低信贷风险。
由于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性,通常使很多的贷款机构望而止步,保险公司应积极的拓展农业保险业务,分担小额贷款带来的高风险。
由于农业保险存在的支出大于收入的现状,相关技术人员应极力探索出一套完整的优化的农业保险,使农贷担保与农业保险更好的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三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农民信用意识普遍较差是导致农村信贷市场不能良好发展最大的障碍,为此必须尽快培养和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加大诚信宣传教育。
同时由政府主导,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评价评估系统,规范化的处理记录好每一个农民的信用记录,这也是降低农村小额贷款高风险的措施之一。
(二)贷款担保体系建设第一抵押物抵押担保机制。
这是最传统和常见的抵押担保机制,它的主要特点是易于操作,方便执行。
农民可将自己所拥有的所有财产作为抵押担保,从相应借贷方获得借贷款。
当农民作为债务人不能偿还相应的借款时,债权人可将债务人的抵押物品进行套现。
这些抵押物大致包括土地的使用经营权、牲畜、生产工具、居住房产等。
第二经营收益性抵押担保机制。
经营收益性抵押主要是指农民将自己未来的收益作为抵押担保,与债权人签订相关借贷合同,并在抵押担保条例上达成一定的协议。
这种担保机制灵活性大,当债务人不能偿还相应的借款时,债权人有权将债务人未来经营收益用以偿还借款。
这就类似于把农民作业经营看作公司一样,当公司不能偿还债权人借款时,债权人有权收购公司,进行公司正常营业。
同样,在农民小额借款担保机制里,债权人可作为农民生产收益的董事长,由农民债务人代为经营。
当然,其收益获得的过程的监督,既可由债权人自己执行,也可由相应的委托人执行。
第三完善联名担保机制。
联名担保机制主要是由一群具有地缘、血缘关系,同时又需要资金的农民组成,他们成立小组,并设立相应的联保小组,负责办理借款各种手续、管理借贷款,并督促成员积极偿还借贷款。
联保小组对小组成员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这种担保机制主要有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组成,它符合现代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各小组成员之间合理分工,大大优化了农民借贷结构。
三、结束语建立健全的农村贷款担保体系是解决农民贷款困难的首要前提。
在新形势下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大力推行农村小额担保贷款,努力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1]李玉虎,向志勇.我国农村贷款担保机制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2]李征,王跃.小额担保贷款的制度缺陷分析—基于湖北省小额担保贷款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上接第81页)于12个样本,若任何一个样本异常,则测试结论为控制失效;介于每周发生一次至每日发生一次的业务,随机抽取不少于20个样本,若2个以上样本异常,则测试结论为控制失效;若1个样本出现异常,增加3个样本进行补充测试,若补充的样本任何一个出现异常,则测试结论为控制失效;每日多次发生的业务(即常规业务),随机抽取样本量不少于30个,若2个以上样本异常,则测试结论为控制失效;若1个样本异常,需要增加15个样本进行补充测试,补充样本任何一个出现异常,则测试结论为控制失效;其余情况视为控制有效。
(四)测试的记录对于每一个子流程的测试应编制测试记录,形成工作底稿,作为形成测试结论的有效证据。
测试记录应体现各流程的各个控制点的控制要求和实际执行情况的描述,以及测试样本发现的具体情况,并记录发现的问题和各控制点是否有效的结论,测试记录应由测试人员、复核人员、控制执行人员共同签认,以此作为整个内部控制评价下一环节,“缺陷认定”的依据。
测试记录是对整个测试过程的完整记录,记录形成之后,表明控制测试基本结束。
四、控制测试在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一)以上所谈到的测试都是对控制活动中生成的文档证据进行测试,那么在没有文档证据的情况下如何测试呢?比如企业在大型设备购置前的考察环节,对厂商深度了解和比对的过程没有形成有证明力的控制文档,在实际测试中,如何验证企业在此环节控制的有效性呢?测试人员可以通过对公司活动的观察以及对控制责任人或适当人员的访谈来完成测试,了解控制主体能力及尽职情况,结合控制环境的各项因素(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风格)等以及职业经验加以判断。
(二)对于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测试人员应与控制执行人员及时沟通,确认问题是否属于控制缺陷,或补充样本进行测试,不能盲目定性,发现的问题要由双方人员确认测试人员完成的记录应交由指定人员进行复核,复核人员对测试的质量负责,并注意证据性文件的归档,尤其是存在控制缺陷的证据性文件。
(三)测试中会遇到控制例外和控制偏差的情况出现控制例外是指某项业务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照控制设计的要求被执行或没有被执行;控制偏差是指控制运行偏离设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