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涪陵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

涪陵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

涪陵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1. 引言1.1 涪陵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重要性涪陵作为重庆的一个重要区域,具有着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涪陵作为重庆的重要发展节点,需要建设现代化新城区来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形象。

涪陵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不仅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还可以为重庆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建设现代化新城区可以有效提升涪陵的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进入该地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现代化新城区的建设还可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质,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涪陵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不仅是当前的需要,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只有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对现代化新城区建设的投入,才能实现涪陵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目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分析涪陵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涪陵新城区的规划和发展。

通过对涪陵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雄厚、政府支持力度大等有利条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新城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同时,深入探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难题、资金投入不足等制约因素,有助于找出建设新城区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可以为涪陵建设现代化新城区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促进新城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涪陵乃至整个重庆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2. 正文2.1 涪陵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有利条件分析1. 地理位置优越涪陵位于重庆主城区东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理位置优越。

这种地理位置为涪陵建设现代化新城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便于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投入。

2. 产业基础雄厚涪陵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在化工、机械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这为涪陵建设现代化新城区提供了丰富的发展动力和市场潜力,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前来投资兴业。

重庆市现代农业科技问题研究(摘要)

重庆市现代农业科技问题研究(摘要)

重庆市现代农业科技问题研究(摘要)牵头部门:重庆市农办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和现代工业的装备。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带来新的契机。

而重庆作为农业大市,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改造重庆传统农业、利用特色优势建设重庆现代农业,是规划未来15年重庆现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在调查研究和咨询论证基础上,分析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和重庆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形势,构想了重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问题的思路框架。

一、重庆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和目前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科技的需求面向农村全面小康——重庆贫困问题的解决、产业结构的调整、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面向科学发展观——科技发展为了人、科技发展服务人、科技发展依靠人,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面向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库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污染和地质灾害、气候灾害和自然灾害严重,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持;面向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重庆农业的发展需要依托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把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系起来,形成一体化的产业.(二)存在的问题研究阶段的问题——产学研结合不紧;推广阶段的问题--产业发展的滞后;应用阶段的问题——分户经营的制约;创新过程的问题——创新保障条件的不足;信息服务的滞后——资源不能实现共享。

二、未来15年重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框架(一)未来15年重庆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目标1、战略思路:坚持以农业为重庆国民经济的基础,按照市场需求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带动重庆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重庆农业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按照区域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构筑起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效益突出、综合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的农业产业体系和特色农业经济产业带.核心目标—-坚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基本动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改造传统农业产业,推动新兴农业产业;发展序列——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以特色种养业启动库区、山区经济的发展,以特色加工业和观光休闲旅游农业推动都市农业的发展;发展保障—-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先进的技术体系、新型的生产经营组织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技术支撑和组织载体.2、总体目标:运用农业新技术,推动重庆现代农业发展.(1)运用高新技术促使重庆农业实现“五个提高":提高农业总产值、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地生产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2)运用高新技术促使重庆农业实现“九化”:农业结构合理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生态良性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发展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发展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发展提升特色高效农业保障供应能力突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推进农业由生产向生活服务和环境生态多功能转变,积极发展都市型、生态型、外向型、品牌型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打造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202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格局现状与未来动向研究,着力保障粮食供给安全。

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确保种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以上。

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推进农业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

积极选育高产优质粮食新品种,提高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推行高产栽培技术和模式,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升收储调动能力。

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进优质粮食深加工和品牌化建设。

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强化区域统筹,加快形成以榨菜、中药材两大百亿级产业为主导的“2+X”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围绕做响品牌、做优基地、做强集群、做大市场,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榨菜全产业链。

突出大规模、大品种、大产区、大健康,建设全国知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加快发展柑橘、龙眼荔枝、茶叶、生态畜牧、蚕桑、生态渔业等特色种养殖业以及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笋用竹、花卉苗木等林下产业,大力发展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积极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产业带。

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挖掘利用道地种质资源,研发一批品质好、产出高的优良种养品种,建设一批扩繁基地、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现代种业龙头企业。

开展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和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

做强农业平台支撑。

坚持突出重点、全面覆盖、协同发展、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做优做特农业产业发展支撑平台。

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工程,联合眉山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建成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加快建设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促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建成国家农副产品及调味品质量检验技术机构。

重庆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研究

重庆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研究
矛 盾 。“ 展什 么 样 的农 业 , 发 怎样 发展 农 业 ” 然 仍 是 重庆 亟待研 究 的重大 课题 。


现代 农 业是重 庆农 业发展 的必 然选择
20 年 的中央“ 07 一号文件” 将现代农业定义 为: 用现代 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 用现代科学技
现代农业是商 品农业 、 开放农业 , 产品生产 的主要 目的不在于 自给 ,而在于实现市场交换 。
业发 展 面 临的形 势 , 文借助 S T分析 法得 出, 本 WO 重庆发展 现代 农 业机 遇 大于威 胁 、 势大 于优 劣 势, 应该 实行 扭转 型发展 战略 , 克服 内部 劣 势 ,1 f i 用外部机 会 。 , 最后 , 出了重庆发展 现代 农 业的 提

些对 策 。
[ 关键词 ] 重庆 现代农业 对策 改革 开放 以来 ,重庆农业 得到了巨大的发
xI NJ G T E F s ARMS EcoNOMY
2 1.1 0 11
新 疆 农 垦 经 济
农 业 现 代 化
除 了农 业最 终 产 品外 , 种 中间 产 品 、 务 和 消 各 劳
力逐步提高 , 以家 蚕 基 因组 、 物农 药 为代 表 的 生

费 品以及其它农业 生产要 素都进入农业交换领 域 ,甚至农 民的生活消费也普遍成 为商 品性消 费, 农产 品商 品率得到前所未有 的提高 , 农业打 破 了内部 物质 循 环 的局 限性 , 而 实 现物 质 的开 进 放 式循 环 。这 可 大大 地促 进 农 民增 收 , 而又 极 进 大地提高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 现代农 业是 集 约化农 业 三) 现代农业主要是通过增加资本投入 、 应用现 代 科 技 和装备 、 度 集 中土 地 和强 化组 织 管理 来 适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思考--从涪陵三农现状谈新农村经济建设应对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思考--从涪陵三农现状谈新农村经济建设应对举措
织分散 .各类专业大户等新型市场发育主体慢 。市场中介 发育不 业布局。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加大对农业和农 村的投入 .加快 全 .生产与加工 、销售环节联 系不 紧密 .大多数 农民是一 家一户 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的财政和投融 资体制 。
挑 背磨 ” ,在高 山地 区还存 在刀耕 火种 的原 始生产 方式 ,农产 质文 明、 精神文 明和政治文 明建设 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高 品科技含量 不高 .科学 技术 的推广运 用很慢 .杂 交稻的推 广普 度概括 。其核心 是农村经 济要有新发展 。根本 目的是增加 农民收 三农 ”现 及 就用 了整整 1 年 。四是农 民的整体素 质低 。文 盲半文盲 所 占 入提 高农民生活水平 。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结合涪 陵 “ 0 比例 达 3 % 。农 民教育 、科技 知识学 习 、绿 色证 书教育培 训工 状 ,笔 者认 为建设涪陵新农村应 从 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 : O
维普资讯

差心
热ll 分 ‘ ■ l , 祈 l 点 ・ ‘ l, - l l,- l
社 会主义新 农村经 设总考 济建
涪 善 新 舞疆济建 对举措 陵 壤 囊 设应
陈 力 重庆涪陵区委党校
[ 要 ]十一五规划提 出 了建设社会主 义新 杞村是我 国现代化进程 中的重 大历 史任 务。涪陵是重庆市 的捉业 大区,“ 徒” 问 摘 三 题 突 出,杞村 发展较 为落后 。 建设涪陵新 杞村必须 因地制 宜,发挥 比较优势 , 以提 高杞 民收入 为核心 ,以调整产业结构 为支撑加快



个不快 : 农民收入 增加不 快。由于 缺乏新的强劲增长点
1 四个低 : 是农 民收入 低 。 陵人均主要 经济指标 居重庆 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偏 离价值 。农 民小农 意识严重 ,乡镇经济 一 涪

涪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探折

涪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探折

涪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探折摘要: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中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根本途径。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进行制度建设与创新,加快构建并不断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体系。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涪陵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4)15-0027-03一、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农业的多种功能开发。

积极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业的增效。

1.稳定发展基础产业。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以国家级产粮大区和市级重点商品粮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保障口粮自给。

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以长江沿线为重点的优势蔬菜产业带、以“后山”为重点的高山蔬菜产业带。

大力推进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稳量提质发展生猪。

2.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为抓手,稳步发展榨菜、桑麻、畜牧、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围绕建设全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重庆市最大的桑麻生产加工基地、三峡库区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重庆主城区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目标不懈努力。

3.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发挥涪陵特色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巨大的优势,大力发展茶业、花卉、园艺等特色产业。

实施茶业“振兴计划”,规模化建设现代茶园,打造渝东南高山名优绿茶区。

因地制宜发展花卉、园艺等特色产业。

4.大力发展优质水产产业。

发挥涪陵淡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推广健康养殖和规模化、专业化养殖。

5.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产业。

乡村旅游观光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要积极拓展现代农业观光型、环保型、生态型的产业潜能,促进涪陵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并与大旅游的格局连线对接,使旅游观光与农村经济联动发展。

涪陵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涪陵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涪陵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作者:宋晓云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4期[摘要]在重庆直辖20周年的时间里,涪陵区GDP由55.67亿增长到近900亿。

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在信息化的今天,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2016年涪陵区“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未来五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已有的四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提档升级,并新增2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关键词]现代农业;涪陵区;特色农业[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1 涪陵区自然环境概况涪陵区地处重庆市三峡库区腹地,长江、乌江交汇地,历来有川东南门户之称,经济上处于长江经济带、乌江干流开发区、武陵山扶贫开发区的结合部,有承东启西和沿长江、乌江辐射的战略地位。

涪陵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8.1摄氏度。

涪陵区内地貌类型多样,以丘陵和台地为主,其次为低山、中山、平坝。

特殊的地形和气候决定了涪陵不能和北方平原城市一样大面积机械化种植小麦、玉米,涪陵四大农业产业依次是榨菜(青菜头)、优质蔬菜、桑果树(龙眼、杨梅、梨子、猕猴桃)、畜牧业,特色骨干产业为烤烟、中药材、茶叶等。

2 涪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2.1 四大农业产业效益加快发展涪陵区依托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积极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保持口粮供给稳定的同时,重点建设好涪陵区四大农业产业。

截止2016年底,全区总种植143.6万亩粮食,总产量43.8万吨; 113.9万亩蔬菜,产量达到207.1万吨,居全市之首,其中青菜头面积0.725万亩,产量150.6万吨,居全国之首,占蔬菜总产量比72.72%;肉类总产量7.49万吨,出栏0.8209百万头生猪、1.67万头肉牛、3.15百万只山羊、822.39万只禽兔,种植桑树7万多亩,每年蚕茧产量近3000吨,居全市第二;果品产量达到13.01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2.10万吨;烤烟产量常年在3万担左右。

重庆市涪陵区智慧农业发展路径及案例分析

重庆市涪陵区智慧农业发展路径及案例分析

重庆市涪陵区智慧农业发展路径及案例分析石洪波(重庆市涪陵长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重庆涪陵 408000)摘 要 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是重庆市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

产业数字化不仅是政府刚性要求,而且是高效农业的必由之路,最终驱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

针对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发展概况和成效,剖析了农业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在农业管理、农业生产、农业物流、农业市场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问题,提出了涪陵区智慧农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最后,结合涪陵区是世界闻名的榨菜之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涪陵青菜头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实际,拟定了智慧榨菜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建议措施。

关键词 智慧农业;乡村振兴;榨菜;重庆市涪陵区中图分类号:S24;S637.3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ki.1673-890x.2019.S1.044收稿日期:2019-08-29作者简介:石洪波(1965—),男,重庆涪陵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水资源、安防、通信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等。

E-mail:**************。

石洪波.重庆市涪陵区智慧农业发展路径及案例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S1):135-139.重庆市涪陵区位于东经106°56′~107°43′,北纬29°21′~30°01′,三峡库区腹地,面积2 942.34 km 2,辖27个乡(镇、街道),总人口116.4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64.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7%。

涪陵区现有耕地总面积10.32万公顷,园地总面积0.53万公顷,林地总面积13.6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5.2%,内陆水域面积2.09万公顷。

近年来,涪陵区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建设不断加快,榨菜品牌价值持续创新高,呈现可喜局面。

但是,在农业管理、生产、物流、市场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

涪陵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困难与对策

涪陵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困难与对策

涪陵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困难与对策作者:李向鹏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12期摘要为提高涪陵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效,通过调查研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能力、构建良好的乡村融资环境、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逐渐改善基本农田的排灌设施、完善乡村农业保险体系和多措并举应对市场挑战7条对策措施。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困难;对策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effect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in Fuling District,after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even countermeasures:improve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capacity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build a good rural financial environment,improve the rural agrotechnical services system,raise the level of social services for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gradually,improve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facilities for basic farmland gradually,improve the rural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 and take multiple measures to meet market challenges.Key words Cultiva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Difficulties;Countermeasures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涪陵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探析

涪陵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探析
丧锗睁 201&04
区县发展
涪陵 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探析
● 易 小平
乡村 振兴 战 略是党 中央新 时代 “三农 ”工 作 的新 战 略 、新 部署 、新 要 求 ,并 且 做 出具 体 的路 径 安 排 和政 策 抉 择 ,核 心 是 “战 略 ”、关 键 是 “振 兴 ”、靶 向是 “乡村 ”。习近平 总 书记 用 “五句话 、 二 十 字 ”概 括 了乡 村振 兴 的总要 求 ,是事 关新 时 代 涪 陵乡村 生 机 与活力 、繁荣 与兴 盛 的根本 所 系 ,是 检 验涪 陵 区委新 时 代执 政能 力 的又一 重 要 体现 。 ·51 · 区 县发 展
& 孳 201&04 安 摩 锖霹 ’;
差 异化 、多样 性 等需 求难 以得 到满 足 。五 是动 力 转 换 不充分 。新 产 品 、新 技术 、新 业态 和新 模 式 不 断 涌现 ,创新 驱动 格局 尚未 真正 形 成 。六是 制 度 创 新不 充分 。使 市场 在资 源配 置 中发 挥决 定 性 作 用 ,城 乡 面临体 制机 制 约束 ,城 乡制 度环 境 还未 全 面形成 等等 。
因而 ,实施 涪 陵乡村 振 兴 战略是 城 乡发 展 战略 的重 大转 变 。必须 立足 区情 农情 ,顺势 而 为 。实施 乡村 振兴 战 略体 现 了涪 陵 经济 社会 历 史 与现 实的统 一 ,同时是建 设 现代 化 的必 然要 求 ,是 新 时代 乡村 发展 新动 力 。 目前 ,全 区常住 人 口城 镇 化 率达 到 63% ,构 建新 型 城 乡 关 系成 为 全面 建成 小康 社会 的客 观要 求 ,涪 陵也 必将 开 启从 城 乡统筹 发展 向城 乡融 合发 展 转变 的时 代 。“农 业 农村 优先 发展 在 十九 大报告 中正式 提 出来 ,把农 业农 村摆 在一 个 前所 未有 的战 略高 度 ,已从 过 去 ‘四化 ’同 步发 展 向农 业农 村 优 先 发展 转变 的时代 。”十九 大 报告 提 出“农 业农 村 现代 化 ”是从整 体 国家视 野 中看 待 乡村 的发 展 , 乡 村发 展 成 为 国家 现 代 化 的一 个 决 定 性 因 素 , 使 乡村 的功 能进入 了多元 发展 的新 时 代 ,并 准 确 掌握 涪 陵乡村振 兴 战略 的本 质 、总体 要求 、主 要 目标 和主 要 内容 ,以科 学 理论 、明 确 目标 、有 力 措施 ,推进 战 略行 稳致 远 。

关于涪陵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涪陵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于涪陵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到现在仍然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下面,我结合涪陵区的实际情况,就新农村建设谈几点浅见。

、涪陵农业基本情况陵位于重庆市腹心地带,地处三峡库区中段,长江乌江交汇处,是乌江流域最大的物资集散地,1998年撤市设区,全区辖48个乡、镇、办事处,幅员面积2946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万人。

区内耕地面积175万亩,占总量39.6%,其中水田55万亩,旱地48万亩,水域20.9万亩,占11.9%;未利用地62.5万亩,有草山草坡面积127万亩,占28%;其中3000亩的成片草地达31片,46万亩。

土壤类型以紫色土为主,186万亩,占55%;水稻土76万亩,占23%;黄壤土74万亩,占20%,土壤肥力较高。

全区近几年粮食产量维持在46万吨,其中大春产量40万吨,小春产量6万吨,油料产量0.6万吨,水果产量5万吨,生猪出栏79万头,水产品7000吨。

主要农副产品为青菜头,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40万吨,通过加工成成品榨菜15万吨,产业产值达7.4亿元。

、涪陵新农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涪陵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区内农业人口众多,贫困面积较大,移民任务繁重,产业结构不合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涪陵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当明显,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少,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涪陵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涪陵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

涪陵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

涪陵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作者:倪春华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11期倪春华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6)31-0031-03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2015年8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个系统部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的重要文件,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落实,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明晰的路径。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一“老问题”也再次引发人们的思考。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

本课题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探讨涪陵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为区委、区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强农村环境设施建设。

环境设施建设在涪陵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问题较为严重,农村污水和垃圾绝大多数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和堆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甚至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因此应把污水处理、垃圾集中处理等农村环境设施建设放在重要地位。

同时,加大对建立和健全农村环境保持长效机制的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村环境设施完备、长效保持机制健全、环境改善效果显著。

二是加快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水资源供给体系、防洪减灾体系、农田水利保障体系、水资源保护体系和税务管理制度体系,增强农业抗旱排涝的能力。

三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大力实施“兴机富民”工程,以全面普及机耕、大力推广机收、努力实现机插秧等实用机械和重点农机新技术为主线,以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以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为方向,突出抓好榨菜、畜牧、桑果、蔬菜四大特色农业基地,积极培育水产、中药材、烤烟、茶叶、竹笋等后续骨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全力打造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产业。

涪陵农业生产条件分析研究

涪陵农业生产条件分析研究

第五章农业地理2016年,涪陵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96.22亿元,比2015年可比增长1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29亿元,可比增长4.5%。

2016年,涪陵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93亿元,比2015年可比增长4.5%,实现增加值58.29亿元,可比增长4.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8.13万亩,比上年增长3.2%。

蔬菜播种面积115.58万亩,增长1.5%,油料播种面积5.40万亩,增长2.5%。

全年粮食总产量44.8万吨,比上年增长2.3%。

蔬菜产量216.95万吨,增长4.7%,其中青菜头产量159.62万吨,增长6.0%。

全年水产品产量2.13万吨,比上年增长1.4%。

全区果品产量14.09万吨(含西瓜),增长8.3%。

涪陵区全区农业生产发展兴兴向荣,各方面条件逐步完善成熟。

第一节生产条件一、涪陵农业生产条件涪陵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来说都比较成熟,本章拟从从劳动力、耕地、农机具、肥料、改田改土、农田水利等六个方面来考查。

由于涪陵区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在有转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涪陵区的劳动力年龄结构比较稳定,有充足的后备劳动力。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涪陵区的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公路、厂矿、建筑房屋都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农机具条件对比绝大多数区县都是先进的,而且使用机械化的农机具代替传统的农机具时间要早于许多区县。

肥料主要是以化肥和农家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以及科学的施肥步骤对涪陵区的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行大规模的改田改土,使涪陵区的耕地面积大大增加,贫瘠的土地也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充分利用水资源,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也给涪陵区的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劳动力资源根据涪陵区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涪陵区从业人员在2015年总计76.5万人,其中城镇性质42.21万人,农村性质34.29万人。

涪陵区经济发展探析

涪陵区经济发展探析
研究意义
通过对涪陵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可以为重庆市 以及相似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济发展经验,具 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全面深入地研究涪陵区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 来趋势,重点分析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驱动力,提出促 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 析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涪陵区的经济发展 问题。
由于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涪陵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投资拉动不足
近年来,涪陵区的投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区域经 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消费需求不足
涪陵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消费能力有限,制约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
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资源日益短缺
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涪陵区作为农业大区,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导致经济结构不够优化。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相较于其他城市,涪陵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研发投入不足
涪陵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缺乏对新技术 、新工艺的引进和消化吸收能力。
技术人才短缺
发展特色产业
02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
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加强企业合作
03
鼓励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提
高整体竞争力。
加强技术创新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推动科技 成果转化和应用。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1)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1)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常重要的时期。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

为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加快我区农业农村发展步伐,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环境条件第一节“十五”发展成就“十五”期间,面对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三大工程”和“四篇文章”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开放和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增加较快、农村面貌变化较快、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2005年全区实现乡镇生产总值41亿元,比2000年增长65.3%;农业总产值24.5亿元,增长56.6%;农业增加值15.47亿元,增长64.2%;乡镇企业总产值56.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1.7亿元,分别增长2.4倍和1.8倍;粮食总产量44.66万吨,全区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左右;乡镇财政收入1.27亿元,同口径增长2.3倍。

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粮经作物面积比由2000年的74.4∶25.6调整为67.2∶32.8;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由38.8%提高到41%;农村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28.3∶27.7∶44;转移农村劳动力23.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8.4%。

二、特色农业基地初具规模,产业化经营体系日趋完善。

青菜头面积达到41.1万亩,五年增加13.6万亩;桑园面积8. 8万亩、年产茧能力10万担以上;生猪、家禽出栏量82.56万头、845万只,分别增加9.1万头、103万只;新发展苎麻3.6万亩;果园12.7万亩,商品蔬菜12.8万亩,烤烟1.15万亩,水产品产量9580吨。

涪陵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涪陵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涪陵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涪陵区位于重庆市城口县东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源和潜力的地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涪陵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涪陵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次调研报告将从产业结构、就业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涪陵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

农业是涪陵区的传统支柱产业,但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农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涪陵区还发展了一些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如化工、机械制造等。

这些产业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持,但也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涪陵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旅游业发展仍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其次,涪陵区的就业状况总体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一种新趋势。

尽管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和资金的缺乏。

此外,涪陵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给就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衰退导致了一部分人员的失业。

因此,涪陵区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最后,涪陵区的经济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涪陵区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涪陵区还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涪陵区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与周边地区深化合作,形成旅游经济带。

这将为涪陵区带来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涪陵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涪陵区应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同时,涪陵区还需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素质。

关于涪陵区农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涪陵区农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涪陵区农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的背景2011年中央和市委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开始复苏;今年,中央和市委继续在加大农业投入等方面拿出了许多“真金白银”,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整个农村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在这些大好形势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突出问题,农村多年积累下来的突出问题很难在一朝一夕予以解决,在农村问题的上我们只是刚刚破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很多。

二、存在的问题就我市而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1、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

近些年,我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利用国家的水利项目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改造了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完成,大型泵站水库有所改善,但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

2、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

“田成块、路成网、渠相通、沟相连”的标准化农业比例低,综合生产效益低,全市标准农田不到50%,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

3、农村生产生活“四难”问题突出。

即行路难、用水难、看病难和信息交流难比较突出农,生产生活条件太差。

大多数村没有像样的公路,只有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十分缓慢。

村级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生产和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改善;农村税费改革完成后,相应的配套改革还没有跟上,村组机构仍然比较庞大,而用于支撑村级运转的农业税附加和转移支付还不能满足村级的正常运转,部分村干部待遇过低,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造成农村基层运转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涪陵 区现代农 业发展 现状
2 . 1 四大农业产业效益加快发展
设面积 3 3 . 2 3 万亩 、辐射带动 1 4 . 3 5万亩、带 动农户 7万户 ; 涪陵 区 “ 三品”认 证累计 1 4 3个 ,其 中无公害农产 品 8 8 个 ,绿色食 品 4 6 个 ,有机食 品 9个 ,有 3 6 个生产基地被命名为重庆市农产品无
涪 陵区依托 地理位置资源 优势和特色产业 ,积极促进农 业供 公害生产基地 。我 区榨菜成 功创 建重庆市首批国家级 出口食 品农 给侧改革 ,加快 推进农业产业结 构转型升级 ,根据 中央一 号文件 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要 求 ,在保持 口 粮供 给稳定 的同时 , 重 点建设好涪 陵区四大农 业 2 . 4 农 业科技化 程度不 断提高 产业。截止 2 0 1 6年底 ,全区总种植 1 4 3 . 6 万 亩粮食 ,总产量 4 3 . 8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业产业在经济 中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涪
农 村 经 济 与 科 技 2 0 1 7 年 第 2 8 卷 第 1 嗍( 总 第 4 1 8 期)
食 . 艮口 品科学 口 1 叶 子
涪 陵 区现代 农业发展 问题研 究
宋 晓 云
( 中共重庆市 ]在重庆直辖2 0 周年 的时间里 ,涪 陵 ̄GDP W5 5 . 6 7 4  ̄ , 增长到近9 O 0 亿 。经济的快速增长 离不开各产业之 间的协 调 发展 ,在信 息化 的今 天 ,发展现代农 业 已成为时代 发展 的必然。2 0 1 6 年涪陵 区 “ 十三五”规划 中提 出,未来五年 ,加快发 展 现代 农业 ,推动 已有 的四个市级现代 农业示范 园提 档升级 ,并新增2 个 市级现代农业 示范园。 [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涪陵区 ;特 色农业 [ 中图分类号 】F 3 2 7 [ 文献标识码 ] A
1 涪陵 区自然环境概况
涪 陵区地处重庆市三 峡库区腹地 ,长 江、乌 江交汇地 ,历来
2 . 3 龙 头 企 业 产 业 化 发 展 迅 猛
涪 陵区政府 为加 快促进农 业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培养农业产
3户 , 有 川东 南 门户之称 ,经 济上处 于长 江经济带 、乌江干 流开发 区、 业化重点龙 头企 业 ,截止 目前 ,全 区重点龙头企业 总数达 5 其 中 : 重庆市涪陵辣妹子集 团有 限公司等 3家企业被评为 国家 武 陵山扶贫 开发区的结合部 ,有 承东启西和沿长江 、乌 江辐 射的 太极集团有限公 司等 3 4家企业被评为市级龙头 战略地位 。涪 陵气候 属于 中亚热带 湿润季风气候 ,常年平均 气温 级重点龙 头企业 ; 涪陵区农 民合作社个数 已达 6 9 4个 , 其中市级示范社 5 0 个, 1 8 . 1 摄 氏度 。涪 陵区 内地貌类 型多样 ,以丘 陵和台地为 主,其次 企业 ; 国家 级示 范社 9 个 ,农 民参合率达 5 7 . 6 % ; 涪陵 区已有近 3 7 0 0家 为低 山、中山、平坝 。特殊 的地形和气候决定 了涪陵不能和北方 9 4家农场 ,9 5 5 9 户 规模化养殖 大户 ,这为涪 陵农业 产业 平原城 市一样大 面积 机械化种植小 麦、玉米 ,涪陵 四大农业产业 微企 ,7 新型模式发展打下 良好基础 ; 涪陵 区为 打造 国家 级现代农 业示范 依次 是榨菜 ( 青 菜头 ) 、优 质蔬菜 、桑果树 ( 龙眼、杨梅、梨子 、 园,全 区规划建设 集中连片 5 0 0亩以上的农业 园区 2 6个 ,规划建 猕猴桃 ) 、畜牧业 ,特色 骨干产业为烤烟、中药材 、茶叶等 。
万 吨 ;1 1 3 . 9万亩蔬菜 ,产量 达到 2 0 7 . 1 万 吨,居全市 之首 ,其 中 陵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 ,现涪陵有太极 青菜 头面积 0 . 7 2 5万亩 ,产量 1 5 0 . 6万 吨,居全 国之首 ,占蔬菜总 集团、涪陵榨菜等 3 家农业相关企业上市。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倡 产量 比 7 2 . 7 2 %; 肉类 总产量 7 . 4 9万 吨,出栏 O . 8 2 0 9百万头生猪 、 导下 ,农产 品加工经 营模式不断创新 ,现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 的 1 . 6 7 万 头 肉牛 、3 . 1 5百 万 只山 羊、8 2 2 . 3 9 万 只 禽兔 ,种植 桑 树 7 “ 公 司 +基地 + 农户”“ 公司 +协会 + 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 ,丰富 万 多亩 ,每 年蚕 茧产 量近 3 0 0 0吨,居全市 第二 ; 果 品产量 达 到 了农产品加工市场,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 了有力保障。涪 陵区大 1 3 . 0 1 万吨 ; 水产品产量达到 2 . 1 0万吨 ; 烤烟产量常年在 3万担左 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工具提高农业种植机械化水平 ,2 0 1 5 年农业耕种
右。
2 _ 2 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收综合机械化率 4 3 %,高于全市机械化率 4 2 % 的水平。涪陵区机耕
作业面积达 2 0 0万亩 ,机插秧作业 面积达 1 0万亩 ,机收作业 面积
涪 陵被 国家命名为 “ 中国榨菜之乡” ,曾荣获世界 级商 品展览 会金奖 ,榨菜 最适宜生长在沿 江两岸 ,近几年 随着榨 菜种植面积 的扩大 以及 “ 涪陵榨菜 ”知名度的提高 ,沿江乡镇土地 9 5 %都 已
达1 7 万亩 ,推广补贴机具 1 万台以上,农机事故死亡率为零。
3 涪陵区现代农业发展存 在的问题

. 1 农 业生产基础薄 弱 种植 榨菜 , 其 中产量名列前茅 的有珍溪镇 和百胜镇 , 已无扩展空间。 3 是 ,涪 陵区农业种植 基础薄弱。涪陵区农业种植土地 多为 涪陵 区青菜头种植农户近 6 0万户 ; 半成品加工厂近 4 0 0 0 户, 丘 陵和 山地 “ 巴掌 田”“ 鸡窝 地”遍 布,这对农业 规模 化、产业 年产量在 8 0 万吨 以上 ; 大大小小榨菜 制品加工企业 近 5 O 家 ,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