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蚤状幼体阶段“粘脏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三疣梭子蟹的人工养殖技术

三疣梭子蟹的人工养殖技术

⑶放养密度
一般:1.7m左右
精养
半精养 粗养
1期幼蟹C1在3000-5000只 壳宽2cm放养5000-6000
2期幼蟹2000-3000
体重15-20克幼蟹10002000 壳宽6-8cm放养1500-2500
壳宽5-6cm放养1000
壳宽5-6cm的幼蟹在150-200
⑴选择标准:规格整齐;软壳率小于5%,大约 ⑵放养时间
南方:4-9月都可放养; 北方:5月上旬至7月上旬可放养,以5月下旬至6月 中旬放苗最好,7月10日以后放养的蟹苗生长不好;此 时放苗要放养大规格的苗种,进入九月放苗主要为交配 雌蟹进行育肥
都为2龄2期,规格在8000-12000只/斤;残损率低 于5%;活力要强,甲壳朝上率100%;
⑵饵料投喂

人工配合饲料,考虑成本及养殖效果,可多种饵料合理搭配使用。
Ⅰ 投饵种类:食喜低值鲜活贝类、虾蟹类、小杂鱼,专业 Ⅱ 投饵量:
体重0.8克,摄食率达80-90%;体重30克达20-30%;一 般,前期投喂量在80%左右,7、8月份按体重的10-15%投喂,9 月分育肥阶段可达3-5%,水温降到8 ℃以下时不投饵; 前期每天投喂4-6次,以低值的鲜活贝类为主,人工配合饲 料可占投喂的1-2次,中后期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可以加大,以至 完全取代小杂鱼虾,中后期每天投喂2-3次,早晨占20-30%,晚 上占80-70% 水温适宜时可以适当多投,蜕壳时投喂足量,水质好时多 投,交尾后多投,收获前多投,水温低于15℃或高于35℃时少投, 投饵量要视水质、摄食情况、天气、蟹苗大小及时调整
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讲义
技术服务课
三疣梭子蟹
梭子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属。 我国已发现有17种之多,但体型大、有食用价值及经济 价值的仅有3种: 远海梭子蟹:主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区,中国产 于南海 红星梭子蟹:主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区,中国产 于福建以南

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

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

,雄蟹则在2-5月。
三疣梭子蟹的饵料需求
饵料种类
三疣梭子蟹是肉食性蟹类,需要摄取丰富的 动物性饵料,如小鱼、小虾、贝类等。
营养需求
三疣梭子蟹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同时还需要各种维生 素和矿物质。来自饵料投喂技巧与注意事项
投喂量
根据三疣梭子蟹的体重和生长阶段确定投喂量,一般每天投喂体 重的5%-10%。
05
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 技术案例分享
案例一:分级养殖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 利的场地进行池塘养殖。
养殖模式
采用分级养殖技术,分为亲本池、 苗种池、成蟹池和暂养池。
亲本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良好的三 疣梭子蟹亲本。
苗种培育
在苗种池中培育幼体,进行筛选和 分池养殖。
成蟹养殖
在成蟹池中养殖成蟹,进行饲料投 喂和日常管理。
暂养及上市
在暂养池中对成蟹进行暂养,并进 行上市前的处理和加工。
案例二:分级养殖技术在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
养殖密度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安排 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效率。
水质管理
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保持水 质稳定,减少病害发生。
工厂化设施
利用工厂化养殖车间、循环水 处理系统、智能化监控等设施 进行养殖。
苗种培育
在养殖前期,通过投喂适量的饲料,促进三疣梭子蟹的快速生长。同时,要定期检查水质和三疣梭子 蟹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养殖环境。
养殖管理措施
饲料管理
选择新鲜、营养丰富的饲料进 行投喂,并注意饲料的质量和
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日常管理
每天要定期检查养殖设施、观察三 疣梭子蟹的生长和活动情况,及时 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浅谈一种防残隐蔽物的三疣梭子蟹围塘高效养殖技术

浅谈一种防残隐蔽物的三疣梭子蟹围塘高效养殖技术

2020.7苏志星1吕小康1王松刚2(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2.兴化市农业农村局,江苏兴化225700)三疣梭子蟹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海水蟹类养殖品种,近些年随着三疣梭子蟹人工土池育苗技术的突破以及用人工繁育苗种养殖的成功,养殖规模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的养殖模式和技术还相对落后,从蟹苗到成蟹养殖成活率只有5%~10%,平均亩产不到40千克。

调查发现,三疣梭子蟹成活率低下的因素除了苗种质量、饲料投喂、病害以外,最主要原因是梭子蟹蜕壳时个体间的相互残杀。

有研究发现,为三疣梭子蟹设置蜕壳隐蔽物可有效提高养殖成活率,本文介绍一种三疣梭子蟹防残隐蔽物及其养殖管理技术。

一、围塘消毒三疣梭子蟹养殖围塘面积为3~5亩,池深约3米,采用纳米管(盘)底部增氧方式,每亩使用增氧管(盘)4~5个。

3月初开始清塘,将塘底积水抽干,在阳光下曝晒15~20天,直至塘底泥土龟裂,可有效杀死大部分病原,改善围塘底质。

4月初开始向围塘进水,水位约为1米,并用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待蟹苗放养后逐渐将养殖水体加到2米左右。

二、苗种放养每年4月中下旬进行蟹苗放养,蟹苗由育苗塘捕捞而来,规格2~3克/只,投放较大规格苗种可有效提高成活率,每亩放养数量为2500~3000只。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在放养蟹苗时将雄性蟹苗挑出,采取全雌养殖模式。

雌雄蟹苗分选时要轻拿轻放,尽量缩短分选时间,避免对蟹苗产生损害。

8月以后雌蟹陆续到达交配期,所以从7月中旬可向围塘中投放雄蟹用于生殖交配,每亩雄蟹投放量为200~300只。

三、饵料投喂蟹苗放养后就开始投喂颗粒饲料,也可以投喂冰鲜野杂鱼。

每天投喂两次,分别在早上6:00和傍晚5:30,蟹苗规格较小时投喂的冰鲜野杂鱼需要粉碎。

随着蟹苗的蜕壳生长,要适时调整投喂饲料的颗粒大小,方便蟹的夹取和摄食。

当蟹体重在50克/只以上时,可减少投喂频率,只在每天傍晚5:30投喂1次。

每次饲料投喂量要和蟹摄食量相近,避免食物过多时造成水体污染、底质恶化以及过少时引起蟹间的食物争夺、打斗。

三疣梭子蟹常见病及防治

三疣梭子蟹常见病及防治
梭子蟹的品质。
Sadn i e e 20, ( hnog Fs r s 062 2 h i 3)
镜检出满视野单一形态的酵母菌 ,肌肉、心脏 、肝胰脏 等部位也曾分离出酵母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发现 , 对健 康梭子蟹具有致病性 。 55 防治方法 ①暂养蟹进池前可用 1 o . % 新沽尔灭消毒 , 蟹池水体用 0 ~l 06 . 5 ×1— 浓度土霉素或0 ×1 . 0 浓度二 2
42主要症状 蟹的头胸甲后缘与腹甲交界处 已出现裂口, .
但不能蜕去旧壳 ,导致死亡 。 一/
7 1流行情况 8 9 . ~ 月为发病盛期 ,一般不会引起大批 死亡 , 但会造成梭子蟹生长缓慢 , 性腺发育严重受阻, 被 寄生的雄蟹躯体瘦弱 ,雌蟹卵巢发育不 良,不能养成膏 蟹 。严重感染者蟹肉有特殊味道 ,失去食用价值。 72主要症状 常寄生于蟹 的腹部 , . 蟹奴外体暴露在梭子 蟹体外 ,呈囊状 , 柔软 造成蟹的腹节不能将其包被而 露在腹部之外 ;内体不分节 ,也无附肢 , 多数呈根状细 管, 伸入梭子蟹体内组织 , 吸取蟹 的体液作为营养物质。 受蟹奴感染的蟹 ,初期症状不明显 ,随着病情发展 , 外 体逐渐长大 , 症状明显。 病蟹身体呈红褐色, 腹部臃肿 , 脐盖突起,不能与头胸 甲贴紧 ,蟹不能正常爬行,游泳
‘ 43 。
52主要 症状 发病初期病蟹活动减弱, . 食欲减退 , 继而 蟹体消瘦 , 肌肉萎缩乳化 , 后期体倒位 , 拒食 。 天后出 7 现大量死亡。切断游泳足有乳白色液体流出 , 打开甲壳 体腔内亦有大量乳 白色液体。同时,从乳 白色液体 内能
我国沿海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不
浓度消毒,同时内服 l ~ ‰浓度的氟苯尼考 , ‰ 2 连续服 5 ;或外用 l 2×1—浓度大蒜素连续消毒 2 ,内 天 一 0 6 天

虾蟹育苗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

虾蟹育苗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

虾、蟹育苗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发布时间:2011-10-22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张耀辉戴海军近年来,随着虾、蟹人工育苗技术的进步,我区育苗种类已覆盖到了几乎所有在当地能够养殖的甲壳类品种,同时育苗产量也不断上升。

但随着育苗密度的提高,以及近海水域水质的劣化,育苗中的病害也不断增加,将直接影响育苗生产的顺利发展。

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对省内外甲壳类育苗技术的了解,对虾、蟹育苗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一、发病原因1、水环境污染。

育苗水体因过量投饵或换水量不足,残饵及代谢产物积累引起富营养化,是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因。

有机物含量高给病原体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繁殖条件,且有利于有毒物质如氨氮、硫化氢的大量产生。

2、亲体或幼体质量差。

亲体质量差,或在亲体培养促熟过程中,加温过快,环境因子突变,培育水温过高等导致孵化后的幼体先天不足,抗病能力差。

3、病原体入侵。

育苗用水及育苗设施、工具处理不当,亲体(幼体)消毒不彻底,饵料处理不当,都会在育苗过程中带入大量病原体,引起发病。

4、营养不良。

育苗厂为降低成本或由于其它方面的原因,对动、植物活饵料不能做到最低量的供应,而代用饵料营养单一,造成幼体活力差,抗病能力下降,或由于营养不良变态困难,致使幼体大量死亡。

二、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1、弧菌病为弧菌所引起,在育苗中较为多见且较易识别的是由副溶血弧菌所引起的病症,多出现在梭子蟹蚤状幼体阶段,尤其在各期变态时更为严重。

具体表现在摄食能力下降,趋光性和活力减弱,腹部及背棘出现弥散性发红,并逐渐扩大到全身,在变态时出现大量死亡。

治疗方法:(1)用聚维酮碘10-15mg/L全池泼洒,1小时后大换水,每天1次,连用3天。

(2)在发病初期,交替使用1-2mg/L氟哌酸、复方新诺明。

2、发光病为荧光假单胞菌和哈维氏弧菌所引起,在我区仅见于长毛对虾及斑节对虾育苗。

糠虾期及仔虾期为易发阶段,发病虾池在夜间关灯后可看到水体有荧光闪烁,虾苗表现为弹跳乏力,趋光性差,摄食减弱或停止,体色白浊且不透明,死亡率极高。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大全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大全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大全概述:三疣梭子蟹养殖模式有池塘专养、池塘混养、沙池育肥暂养和池塘育肥养殖几种,养殖方式不同,产量也各不相同。

建议结合本地及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式。

另外,三疣梭子蟹养殖还需要掌握其全备的养殖技术,对螃蟹进行科学养殖管理,方能养好,获取好的效益。

今天就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本文介绍如下:梭子蟹养殖以土池为佳,养殖场应选在沿海泥质或砂质潮间带以上的荒滩、盐碱地,一般要求潮差较大、潮流畅通,盐度较稳定、池塘进排水方便等为好,最为理想的是位于潮间带,利用潮差纳水。

池底以细沙底为佳,沙质底的池中其它生物含量较少,病毒的寄生宿主少,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海水盐度一般在20~35之间,pH在7.8~8.6之间,远离污染源,水质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水电等设施配套齐全,交通便利。

池塘面积为5亩~20亩,单塘面积超过10亩时宜用塑料网插底将大塘分隔,以防止由于水温和水质的变化使梭子蟹集中而导致局部密度过大,造成相互残食。

水深1.5米~2米为佳,池塘水过浅不利于梭子蟹的栖息和生长。

进排水方便,在池塘四周挖宽4米、深0.5米的环沟,加高池埂1.2米,每只塘口设置进排水涵洞各1个,每两排塘口建进排水渠道各一条,设进排水闸门、拦网等。

塘底有向排水闸门的降坡度,四周堤内有两米宽左右的缓坡,以便进排水,同时也利于梭子蟹活动,边坡面积大,坡比为1:2。

池底铺设中、粗砂,用石头、混凝土制件、瓦片等设置壁障,构成梭子蟹隐蔽场所,减少蟹间自残,每汛能自然纳潮10天左右,并备有提水泵,以确保小潮时养殖水源的供应,另外要配置适量的增氧设备。

梭子蟹无打洞越堤的习性,不必设置防逃设施。

二、梭子蟹放养前的准备1、清池与消毒放养前两个月排干池水,根据池底的污染情况决定清池方法。

如果池底黑化层在10cm以下,可将池底翻耕,充分氧化曝晒,曝晒时间要在1个月以上;如果池底黑化层超过10cm以上,要将淤泥**清除出池塘。

养殖池的消毒一般选用生石灰或漂白粉,不仅能够**有害生物,还能**改善底质,生石灰用量一般为100kg/亩~150kg/亩,漂白粉(**氯含量35%)用量一般为30ppm~50ppm。

越冬期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的防治

越冬期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的防治

越冬期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的防治汇报人:日期:•病害概述•越冬期管理策略•药物治疗方案目录•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环境调控与预防措施•总结与展望01病害概述一种寄生性原生动物,属于粘孢子虫类。

拟阿脑虫三疣梭子蟹鳃丝、体表和附肢上出现白色或淡黄色颗粒状物,影响蟹的正常呼吸和活动。

病症表现拟阿脑虫病定义越冬期三疣梭子蟹处于休眠状态,新陈代谢降低,免疫力减弱。

活动减少,多藏匿于泥沙中,易受病原体侵袭。

越冬期三疣梭子蟹特点行为特点生理特点越冬期环境恶劣,三疣梭子蟹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病原体;养殖密度过大,水质恶化,病原体滋生。

发生原因病原体通过水体、底泥、病蟹残体等途径传播,感染健康蟹。

传播途径病害发生原因与传播途径02越冬期管理策略水温与盐度控制控制在12-15℃,避免水温骤变,减少蟹体应激反应。

盐度调节保持盐度在28-32‰,有利于蟹体正常生理活动。

使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满足蟹体越冬期能量需求。

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投喂量投喂频率根据蟹体摄食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适当降低投喂频率,减轻蟹体消化负担。

030201投喂策略调整定期清理池底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减少病原滋生。

底质清理引入有益微生物,分解池底有机物,改善底质环境。

生物改良使用底质调节剂,改善池底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病原滋生风险。

底质调节剂底质改良措施03药物治疗方案药物选择与使用原则选择高效低毒药物优先选用对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有特效、且对蟹类毒性较小的药物,如甲硝唑、土霉素等。

遵循药物使用说明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和疗程进行操作,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轮换与联合用药为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可采用轮换用药和联合用药的策略,提高防治效果。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养殖环境,制定合适的治疗周期,一般为7-14天。

治疗周期药物的剂量应根据蟹的体重和养殖水体体积进行计算,确保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治疗范围。

剂量安排可采用口服、浸泡或注射等方式给药,具体方式应根据药物性质和养殖条件进行选择。

梭子蟹常见病害防法

梭子蟹常见病害防法
症状
感染蟹奴虫病的梭子蟹会出现活力下降、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等症 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定期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养殖密度过大 ,及时隔离病蟹,使用药物治疗如甲硝唑、替硝唑等。
藤壶病
病因
藤壶是一种常见的附着生物,当其在梭子蟹身上大量附着时,会 导致蟹体受损、感染病菌等问题,从而引发藤壶病。
变形病
症状
原因
防治方法
病蟹的甲壳变形,包括扭曲、凹陷、 凸起等不规则形状。蟹体颜色变深, 活动异常,有时出现痉挛性收缩。解 剖发现病蟹的内部器官也受到损害, 包括肝胰腺、心脏、鳃等。
此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以及遗传因素等。环境因 素如水质恶化、缺氧、温度变化等也 可能导致此病的发生。
梭子蟹常见病害防法
2023-11-10
目录
• 梭子蟹病害预防措施 • 梭子蟹细菌性疾病防治 • 梭子蟹真菌性疾病防治 • 梭子蟹寄生虫疾病防治 • 梭子蟹病毒性疾病防治 • 梭子蟹营养性疾病防治
01
梭子蟹病害预防措施
增强池塘设施管理
01
02
03
保持塘底清洁
及时清理塘底残饵、粪便 和其他杂物,保持塘底干 净。
细菌性甲壳病
症状
病蟹甲壳出现溃疡、腐烂等现象 ,严重时会导致蟹体死亡。
病因
由细菌引起的,如假单胞菌等。
防治方法
加强养殖水体的消毒处理,保持 水质清洁;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 物,如氟苯尼考等,增强蟹的抵
抗力。
细菌性肠炎
01
症状
病蟹腹部肿胀、食欲减退、行动迟缓,严重时会出现腹泻、肠壁糜烂、
出血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脂肪肝病
要点一

三疣梭子蟹鳃病的病因与防治

三疣梭子蟹鳃病的病因与防治

三疣梭子蟹鳃病的病因与防治鳃是三疣梭子蟹重要的呼吸器官,当鳃部发生病变或堵塞时,病蟹会通过自身凋节提高呼吸运动节律,以弥补鳃病引起的气体交换的不足,当鳃的气体交换量降低到不能维持最低生命活动需要时,三疣梭子蟹就会发生窒息死亡。

近几年来,海洋环境污染和养殖生产自身带来的污染使鳃病成为现代水产养殖业的通病,也成了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和危害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引起广大养殖业者的重视。

一、由环境不良引起的鳃病及其防治养殖水域受到铜、镉、高锰酸钾、臭氧、原油、氨、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污染时,可引起鳃组织坏死、变黑。

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或蟹体长期处于低pH值的水环境时也能使鳃部发生病变。

此类鳃病镜检时一般无寄生虫或寄生虫很少。

防治方法有:1.通过及时换水、增氧等措施,降低养殖水体中污染物质的含量。

2.对于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水体,可投放一定量的EDTA-钠盐等螯合剂(适宜于工厂化养殖和育苗)。

3.投放沸石粉等底质改良剂,降低氨念氮、亚硝酸念氮等有害物质。

4.高温期间,可以投喂添加1%~3%维生素C的优质饲料。

二、由丝状细菌引起的鳃病及其防治引起鳃病的丝状细菌主要为毛霉亮发菌。

毛霉亮发菌菌体头发状,不分枝,基部略粗,尖端稍细,直径0.5μm~1.0μm左右,长度不等,生长菌丝透明无色,成熟菌丝体内呈颗粒状,尖端部分生出许多横隔,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找到新的宿主后生长繁殖。

丝状细菌为腐生性生物,当水体中有大量动植物尸体和有机质含量高时丝状细菌就大量繁殖。

丝状细菌在三疣梭子蟹鳃部一端固着,一端游离,以鳃尖处固着为多,肉眼观察病蟹鳃尖呈灰黑色或整个鳃叶呈灰黑色。

丝状细菌往往与纤毛虫等共同附着在三疣梭子蟹的鳃部,影响鳃的呼吸功能。

丝状细菌也可能会分泌毒素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

防治方法有:1.外用三氯异氰尿酸0.1ppm~0.3ppm,或二氧化氯0.5ppm~1.0ppm,或二溴海因0.1ppm~0.3ppm。

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

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

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在浙江沿海地区,三疣梭子蟹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

笔者在总结多年三疣梭子蟹养殖生产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通过指导养殖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是根据三疣梭子蟹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生态要求,将三疣梭子蟹养殖全过程划分为种蟹培育期、苗种繁育期、中间培育期、养成生长期、膏蟹培育期等5个阶段,在养成期结合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又细分为生长期、高温期、交配期等3个管理阶段,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开展养殖工作的一种方法。

一、种蟹培育期种蟹培育期为2月~3月间,一般采用海区捕捞的抱卵蟹进行人工育苗,也有少量进行人工亲蟹培育的实例。

二、苗种培育阶段即Z~C1、C2阶段,育苗时间为3月~6月间份,宁波地区多采用工厂化育苗方式和土池育苗方式,2006年蟹苗(C1~C2)产量超过6000kg,可以满足养殖生产用苗的需要量。

三、中间培育阶段(仔蟹生长期)即C1、C2→C6,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旬,培育时间在45天左右。

试验表明,直接放养C1~C2期蟹苗,放养30天左右,蟹苗的成活率普遍仅为30%,成活率较低,对池塘存池蟹的数量也难以掌握,容易造成养殖管理的困难。

因此,采取中间培育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养殖初期的成活率。

1.试验蟹苗的中间培育中间培育池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内,水深1.2m,砂或砂泥底质,且中间培育池设有进排水闸,池水能排干而池底仅留少量积水。

池底适量铺沙堆,设置隐蔽物。

C1~C2期蟹苗的放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20只/平方米。

以投喂杂鱼、张网所捕捞的虾等为主,辅助投喂一些蟹用配合饲料。

池塘按照每亩配备功率为1kW的水车式增氧机,每天开动增氧机增氧,保持池底水体溶解氧含量在4mg/L以上。

经过45天培育的蟹苗甲壳宽5.12cm,成活率达77.6%。

2.采用不同的隐蔽物水泥池中采用棕榈丝为隐蔽物,放养C1期蟹苗,养殖32天,平均成活率为59.9%;水泥池中采用无节网片为隐蔽物,放养C1期蟹苗,养殖32天,平均成活率56.40/g水泥池中无隐蔽物,放养C1期蟹苗,养殖32天,平均成活率为37.3%,与有棕榈丝和无节网片等隐蔽物的中间培育池相比,差异显著。

海水养殖梭子蟹的早期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研究

海水养殖梭子蟹的早期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研究

海水养殖梭子蟹的早期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研究梭子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品,其肉质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在梭子蟹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扰,给养殖业带来困扰。

因此,早期控制和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科研人员对海水养殖梭子蟹的早期控制和病虫害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早期控制是预防病虫害的基础。

在梭子蟹育苗阶段,要加强池塘和设施的消毒工作,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同时,要对养殖池内的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稳定。

此外,合理投喂和管理是早期控制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例如控制饵料投喂量和投喂频率,保证梭子蟹的生长与健康发育,提高其免疫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其次,对于梭子蟹常见的病虫害,必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虾蟹软甲病是梭子蟹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该病的发生与水质的变化、过度投喂和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因此,要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期更换养殖池内的水源,控制饵料的投喂量和频率。

同时,可适当添加抗菌剂,提高梭子蟹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另外,红螨是梭子蟹的一种常见害虫。

这种寄生虫会附着在梭子蟹的壳上,对其造成伤害。

为了有效防治红螨,可以采取定期清除虫卵和寄生虫的方法。

此外,对养殖池进行严密管理,避免池塘过度拥挤,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发现有螨虫的存在,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药处理,但在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

此外,为了更好地控制梭子蟹养殖中的病虫害,科研人员也在寻找新的防治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梭子蟹养殖池中添加一些特定种类的藻类,如硅藻、海藻等,可以增强梭子蟹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一些天敌如虾类等也被引入养殖池,以控制梭子蟹的害虫。

这些新的防治方法为梭子蟹养殖行业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综上所述,海水养殖梭子蟹的早期控制和病虫害防治是养殖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通过加强早期控制,包括消毒、水质监测和饲养管理,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中几种病害的防治

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中几种病害的防治

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中几种病害的防治笔者近几年在潍坊地区的三疣梭子蟹春季育苗生产中,除遇见传统的细菌病、真菌病和纤毛虫病以外,还相继碰到“粘线”、利氏才女虫与柄海鞘等病虫害在育苗池中大量发生,给育苗生产造成了损失。

现将有关隋况介绍如下,以供业者参考。

一、病原与危害1.利氏才女虫,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隐居目(Sedentaria),海稚虫科(Spionidae)。

在已报道的水产苗种虫害中,给扇贝和鲍角苗造成重大危害的是凿贝才女虫。

利氏才女虫的危害,在河蟹土池育苗中已见过报道。

利氏才女虫成虫体长一般10~35毫米,体多节,每节的两侧都有一簇刚毛,头部有一对长的触须,极其发达,尾节成喇叭形。

虫体柔软,血红色,容易拉断。

显微镜下身体透明,血液循环速度极快,离水后几分钟内即死亡。

利氏才女虫幼虫营浮游生活,危害不明显;成虫利用育苗池沉淀物筑巢(泥管),营穴居生活,产生重大危害。

在自然状态下,利氏才女虫主要以腐烂有机物或微小植物和动物为食,并不直接造成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死亡,但能通过争饵、争氧、争生存空间等形成局部种群优势来妨碍蟹幼体的正常变态,造成幼体变态成活率低下,苗种活力差。

这一影响,在大眼幼体期、一龄幼蟹期表现得尤为突出,也是造成本年度潍坊地区部分育苗场三疣梭子蟹育苗产量低下的首要原因。

该病虫害贯穿于从4月初开始的整个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季节,严重时整个育苗池底和30厘米高的侧壁全被利氏才女虫“泥管”所充满,蟹苗绝产。

2.柄海鞘(styela),俗称海茄子,海豆子,体椭圆形,半透明,一端具柄,用于固着,一端具进出水管口,一高一矮,受外界刺激时,可同时向外界喷水。

属脊索动物门、尾索亚门、海鞘科,雌雄同体、结构比较简单。

柄海鞘喜欢附着在育苗池的池壁、池底、加温管道和网绳上,生长迅速。

该虫害一般集中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份。

人们习惯上认为,柄海鞘并不能直接致死三疣梭子蟹幼体,但因与之争氧、争饵、争栖息环境,影响水体交换,从而产生不利影响。

越冬期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的防治

越冬期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的防治

积极开展疫苗研发工作,探索针对拟阿脑 虫病的免疫预防方法和技术,提高三疣梭 子蟹的抗病能力和抵抗力。
不断拓展和研发新的防治技术手段,如生 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提高防治效果和水 平,保障三疣梭子蟹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 续发展。
构建完善的综合防治体系,包括疾病监测 、养殖管理、疫苗接种、生物防治等多个 环节,实现全方位的防治工作,有效控制 拟阿脑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广健康养殖技术
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如选用无病种苗、改善 水质和底质、合理投喂饲料等措施,以减少拟阿 脑虫病的感染和传播风险。
实施科学养殖
加强养殖管理,提高三疣梭子蟹的免疫力和抵抗 力。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生态 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促进三疣梭子蟹的健康生长。
开展联合防治
增强蟹的免疫力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免疫增强剂,如维生素和矿物质 等,来提高三疣梭子蟹的免疫力,增强其抗病能力。
04
防治效果评估
防治效果评价标准
死亡情况
评估防治效果需要考虑三疣梭 子蟹的死亡情况。在良好的防 治情况下,三疣梭子蟹的死亡
率应显著降低。
健康状况
除了死亡情况,防治效果还体现在 三疣梭子蟹的健康状况上。健康的 蟹应具有活力强、反应灵敏、甲壳 光滑等特点。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如水温、水质、底质等也会影响防治效果。在适 宜的环境条件下,药物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
防治效果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养殖场采用某品牌的杀虫剂进行治疗,治疗后三疣梭子蟹的死亡率明显降低 ,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生长速度加快,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案例二
另一养殖场在使用杀虫剂后,发现三疣梭子蟹的死亡率和健康状况没有明显改 善,甚至出现恶化现象。经过调查发现,该养殖场在使用药物时没有按照说明 书正确使用,导致药物失效。

如何治疗“梭子蟹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如何治疗“梭子蟹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如何治疗“梭子蟹养殖”中的常见疾病梭子蟹自人工育苗至养成商品蟹出池的各个时期均有病害发生,严重时死亡率高达80%以上。

其中危害较严重的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通过一线走访经验,总结了影响梭子蟹成活率的因素和梭子蟹养殖中的主要危害,供养殖户参考!1、池塘清理不彻底:长期未彻底清淤,底质恶化。

恭喜,获得抽红包机会!广告2、相互残杀:梭子蟹生性好斗,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同类相残,往往导致大量掉苗,或造成附肢残缺,影响正常生长、摄食。

3、病害增加:随着梭子蟹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病害也不断增多,一是纤毛虫病,水质败坏,大量纤毛虫附着在甲壳和附肢表面,蟹长时间不能蜕壳。

二是蜕壳不遂病,蟹不能按自然节律蜕壳,蜕壳时间延长,三是乳化病,养殖中后期多发,病蟹肝胰腺、性腺和肌肉组织呈牛奶状,组织中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该病死亡率可达80%以上,在养殖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展开剩余89%1、蟹与蟹之间传播。

2、虾蟹之间传播,在虾蟹混养池塘中,对虾发病死亡,蟹摄食死虾后也继而发病。

3、通过饲料中混杂的小虾、小蟹等甲壳类传播。

四是经池塘中穴居的虾蟹类传播。

三、主要危害寄生虫病主要是纤毛虫类,病原体为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累枝虫等。

主要寄生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各个时期幼体的鳃、体表的各个部位。

少量寄生时可伴随着幼体的蜕皮而除去,当大量寄生时使鳃变黑鳃组织变形坏死,有的覆盖在鳃组织的表面而影响其呼吸和分泌。

患病幼体游动缓慢,摄食力降低,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皮,天气晴朗,水体溶氧充足时,纤毛虫不易繁殖。

一旦天气变化,溶氧过低,水质转变时,底质恶化时,纤毛虫大量繁殖,加上蟹自身抵抗力差,不太活动,纤毛虫便附着在蟹身上,严重时使蟹张不开嘴,无法进食,有些脱不了壳。

造成大面积死亡。

养成期,纤毛虫可附着蟹的体表及鳃部。

肉眼观察病蟹体表似生绒毛状物,手摸体表呈滑腻感,鳃呈灰黄或灰黑色,鳃丝顶部更为明显。

病蟹呼吸速率加快,瘦弱,活动呆滞,在水中溶氧低时游向浅滩,最后窒息死亡。

梭子蟹养殖技术及梭子蟹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梭子蟹养殖技术及梭子蟹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梭子蟹养殖技术及梭子蟹常见疾病防治技术梭子蟹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水产养殖项目,由于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所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一种有很好效益的养殖项目,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梭子蟹养殖技术及梭子蟹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一、梭子蟹养殖条件北方养殖选择的池塘面积一般以10~20亩的中、小型池塘为宜,要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小杂鱼虾贝类资源丰富、进排水方便的海区附近的池塘,池深要在5米以上,池子底质以泥沙质较好,池底要铺沙15公分左右。

二、梭子蟹养殖准备1、池塘整理:池塘整理主要是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翻松曝晒池底,另外还要维修塘堤、闸门、水渠等配套设施。

2、设置障碍物:为了便于蟹苗休息和隐藏,当整修好池塘后,还要在池底放上水泥管、瓦片、竹筒等障碍物。

3、繁殖饵料:清塘半个月以后,就可以开闸进水,为了防止一些有害生物进入池子,可以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海水,池水深度一般保持在80公分左右,池塘进水后,要施用化肥来培育饵料生物,一般N 肥在1.5千克/亩,P肥为0.3千克/亩,并且要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公分左右。

三、梭子蟹池塘放养1、来源选择:蟹苗的来源主要有捕捞天然海区和人工培育两种,苗种的规格一般选择80只/㎏较好,要求蟹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活力强,软壳率小于10%。

2、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中旬放养。

3、水质要求:水温要在18℃以上,日温差要小于8℃,盐度为18~32,酸碱度为7.8~8.6,氨氮含量要小于1毫克/升水体,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公分。

4、放养密度:一般80~100只/千克的蟹苗,放养密度应控制在1000~1500只/亩。

四、梭子蟹养殖管理1、水质管理:在7月份,要每隔2~3天换水1次,8~9月份要每隔1~2天换水1次,10月份要每隔4~5天换水1次,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间隔时间应该就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而具体变化。

2、饵料投喂:梭子蟹为杂食性蟹类,以新鲜的低值鱼、虾、贝等为主要饵料,每天的投喂饵料量要根据蟹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养殖前期一般按蟹子总体重的8%左右投喂,中期为12%,后期为5%。

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中几种病害的防治

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中几种病害的防治

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中几种病害的防治
凌涛;张乐涛;孙红梅;隽云昌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笔者近几年在潍坊地区的三疣梭子蟹春季育苗生产中,除遇见传统的细菌病、真菌病和纤毛虫病以外,还相继碰到“粘线”、利氏才女虫与柄海鞘等病虫害在育苗池中大量发生,给育苗生产造成了损失。

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以供业者参考。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凌涛;张乐涛;孙红梅;隽云昌
【作者单位】山东潍坊市渔业技术推广站,216000;山东潍坊市渔业技术推广
站,216000;山东潍坊市渔业技术推广站,216000;潍坊市水产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三疣梭子蟹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J], 占二新
2.三疣梭子蟹苗种病害的防治管理 [J], 温儒
3.三疣梭子蟹池塘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方法 [J], 袁小波
4.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之一利用地下卤水繁育三疣梭子蟹苗种技术 [J], 张志;任玉水
5.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之五:三疣梭子蟹苗种船运技术 [J], 杨正兵;倪建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梭子蟹常见病与防治

梭子蟹常见病与防治

梭子蟹常见病与防治梭子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因其食用价值高、生长快。

1981年就已被列为我国水产养殖对象,是我国沿海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且受环境污染、自身污染、养殖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病害的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已成为制约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分析。

总结了梭子蟹养殖中常见疾病的流行情况、主要的疾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一、弧菌病1流行情况大多数弧菌为条件性致病菌,该病是造成近年暂养梭子蟹较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病期从暂养开始一直持续到起捕。

当环境污染,水质恶化,弧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数量时,体质弱或受过伤的梭子蟹易发生弧菌病。

尤其是在高温闷热天气,可引起较大的死亡。

水温较低时,病程可持续较长时间。

死亡也相对减少。

2主要症状该病在夏季高温季节较常出现,死亡率达50%左右。

病蟹身体消瘦,行动迟缓,食欲减少甚至不摄食。

严重者在池边静止不动,呈昏睡状。

鲤水肿,不透明,鲤上皮加厚。

步足颤抖和麻痹,由于身体失去平衡,部分病蟹翻体后不能复位,养民称之为“翻体”病,也有些病蟹伴有自切大螯和步足现象。

成蟹被细菌感染7〜10天后出现较高死亡率。

被感染的病蟹甲壳上往往有创伤,解剖症状为血淋巴不凝固或凝固很慢,血细胞减少,肌肉浑浊,高倍镜下观察血淋巴可见活动的细菌。

3防治方法①避免蟹体受损。

以防细菌侵入。

②养殖期间每隔10天用鱼虾菌毒净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二、固着类纤毛虫1流行情况该病在梭子蟹养殖中的发病率在90%以上。

主要发生在暂养中后期,病情较轻一般不会导致成蟹死亡;病情严重时,往往会继发细菌感染。

导致死亡。

放养密度过大,饵料投喂过量,养殖塘水体中有机质含量高,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水温20℃以上、盐度达到20左右时发病最为严重。

2主要症状感染了固着类纤毛虫的梭子蟹,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反应迟钝,肉眼可见蟹的步足、游泳肢、尾扇及背部甲壳上有一层灰白色棉絮状附着物,手摸体表呈滑腻感;鲤呈灰黄或灰黑色,鲤尖尤为明显。

三疣梭子蟹养殖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疣梭子蟹养殖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疣梭子蟹养殖中常见疾病的防治
赵润朝
【期刊名称】《河北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 1 弧菌病rn1.1 病症.病蟹瘦弱,呈昏睡状,甲壳上往往有受感染创伤.rn1.2 病因.因环境污染,池塘水质恶化,弧菌大量繁殖,体质弱或受过伤的梭子蟹易发生弧菌病.弧菌病主要流行于苗种培养期和养殖高温期.
【总页数】1页(P41)
【作者】赵润朝
【作者单位】050224,河北省黄壁庄水库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三疣梭子蟹养殖常见病及防治办法 [J], 何伟贤
2.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之一利用地下卤水繁育三疣梭子蟹苗种技术 [J], 张志;任玉水
3.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之三:三疣梭子蟹中试生产繁育技术 [J], 陈燕婷
4.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之三漠斑牙鲆与三疣梭子蟹池塘混养技术 [J], 郑春波;于诗群;张开富
5.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之三关于三疣梭子蟹养殖的几点思考 [J], 伊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