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中图版必修1081734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 中图版必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 中图版必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中图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

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2-4课时
一、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二、课件:《大气运动》.ppt
三、学习活动过程: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1

温带季 35°N—50°N 常年受____________带
风气候 大陆东岸
控制
全年温和 _________
气温/℃
降水量/mm
30
600
2、大气环流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及其15特点
500
(3季)风季环风流环导流致控季制风下气的候气,候只类不型过0随着纬度高低,气温400有
所差别。
-15
300
气候 类型
(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西风(较低纬 高纬):温暖湿润
东风、信风(较高纬 如:西风:带来降水
低纬):干燥 信风:使气候干燥
歌诀归纳:
上升湿润下沉干, 低压湿润高压干, 西风湿润信风干。
1 、下图为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 律模式图,请根据亚欧大陆气候指出各个 气候类型。
2、大气环流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1)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2)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3)季风环流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所差别。
-15
300
气候 类型
分布
成因-30
-45
特点200
100
热带季 风气候
10°N—25°N 大陆东岸
海气陆压热带力风性带质季-6差节0 1异性和移4

7 终年10高月份温0,
分__旱__雨___两季
亚热带 季风气

南北纬25°— 3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_多__雨, 冬季低温_少___雨_
动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思考: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哪些是 描述气候?
和风细雨 终年炎热 阴转多云 冬暖夏凉 艳阳高照 暴风骤雨 四季如春
描述天气:和风细雨/阴转多云/艳阳高照 /暴风骤雨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的新课标理念
地理知识解决我们更多的生活问题!
板书设计
4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
地表冷热不均









大气运动的 根本原因













5
课题 学校
第二章 第一节 热力环流
年级
高一
授课教师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运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城市热岛、海陆风等)。 在课标的具体要求中重在以热力环流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本课中选取了 海陆风、城市热岛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案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的理解。 同时也为以后大气环流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热力环流”是大气受热过程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旨在认识大气运动的基 本原理,为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受热 不均的结果。大气受热不均主要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所引起的。大气 受热不均匀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热力环流是解释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 热岛环流,大到全球热力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来解释。 学生情况: 1.已有知识:大气的受热过程 2.已有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地理原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3.学习障碍: (1)在知识方面,学生缺少地理方面的空间概念,此外,学生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 知识联系起来; (2)在能力方面,基础较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学生们在课堂上有效注意集中的时间 短,获取-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一般。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内容有深度,又需要加深对常识性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知识)的强 调。而且学生还没有形成地理上的适当的学习方法与习惯,所以在授课时,还需要注意纠正学 生的表述错误,建立地理知识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框架。 教学方式:启发式讲授 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大气环流(1)教案 中图版必修1(2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大气环流(1)教案 中图版必修1(2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大气环流(1)教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大气环流(1)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大气环流(1)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大气环流一、教学内容与说明1.教学内容全球气压带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全球风带的风向特点及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2.地位与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季节移动的教学,是本专题的核心内容,也是下一节教学内容“行星风系与气候”的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找出全球气压带的分布规律,了解全球气压带的形成原因;辨别各风带的风向特点,说出风向的分布规律;能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原因。

2.通过阅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等示意图或演示FLASH,学会观察,思考并总结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提高读图识图和表述能力。

3、培养积极思考、仔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名称及分布规律,移动规律.2.难点:全球气压带的成因;风带的风向特点及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形成原因.四、教学流程示意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利用PPT展示新华网网页,2006年10月18日上海要闻,标题为“上海今夏以来天气连破多项历史记录”.设计情境问题:上海今年夏天天气如何,你还有印象吗?猜猜看,破了哪些历史记录?【设计思想】利用新闻网页的标题来导入课题,以吸引学生注意。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5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5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5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5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5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5课时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习目标] 1。

了解气团、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分类和特点.2.分析说明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3。

能够判读简易天气图,并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势分析.一、气团和锋1。

气团(1)概念:气团是指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2)类型:①根据气团的温度特征,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②根据气团的湿度特征,可分为海洋性气团和大陆性气团.2.锋(1)概念: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称为锋.(2)锋面特征:①锋面自地面向高空朝b冷气团一侧倾斜,其上侧一定是a暖气团。

②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差异很大。

③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雨区在冷空气一侧。

(3)分类:①冷锋②暖锋③准静止锋判断1。

冷气团的温度一定比暖气团低。

(×)2.锋面活动一定都能带来降水.(×)二、气旋和反气旋1.气旋(1)概念:气旋是指低压中心周围形成的一个空气漩涡。

(2)水平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北半球气旋的气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气旋的气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垂直运动:在垂直方向上,气旋中心的空气上升,因而,气旋过境时,云量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2.反气旋(1)概念:反气旋是指高压区出现的空气漩涡。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解读:气压带、风带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支柱性内容,它由三圈环流而产生,因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因海陆分布而进一步复杂化(断裂成大气活动中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都对某地的气候产生直接的影响。

1、理解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2、了解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理解季风现象及季风的形成。

3、理解气压带、风带及季风对某地气候的影响。

4、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引导学生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准则,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为核心,采用启发式、比较式、问答式等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

教学中图文结合,边设疑启发,边板画读图,引领思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层层破解本课的知识难点,起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功效,让学生感受“愉快学习”的气氛,领会出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美的享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几种典型气候类型的形成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几种典型气候类型的形成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设置情景、引导观察思考、质疑提问、参与学生讨论评价。

设问启发与图解分析、评价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七、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互动课堂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学案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互动课堂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学案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疏导引导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球大气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透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一系列能量转换(如下图所示)。

其过程包括:①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而削弱,只有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

②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

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向外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总结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实际上是: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削弱作用的形成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二、大气运动1.热力环流的形成2.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思维扩展等压线图中风向的确定与风力大小的比较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该点并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所示:(2)风力大小的比较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小。

3.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的形成分解(以北半球为例)第一步,假设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不移动),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在单一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形成单圈闭合环流。

第二步,假设地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不移动),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形成三圈环流。

①低纬环流的形成赤道上空大气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流到北纬30°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成西风,不能继续北进。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习目标] 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城市风。

2。

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掌握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及特点。

3。

掌握等压线图和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及应用。

一、热力环流1。

概念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2。

形成过程(1)垂直运动(2)水平运动3。

常见形式: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判断1。

上图中A′的气压高于A。

( ×)2.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 √)3。

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也越低。

(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北半球)1.风形成的过程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

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表受热不均。

3.低空风和高空风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类型受力示意图风向高空风F为水平气压梯度力;P为地转偏向力;v为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低空风F为水平气压梯度力,P为地转偏向力,f为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判断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3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3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3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3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3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3课时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学习目标] 1.学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并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2。

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解释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及大气环流的影响。

3。

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分布。

4.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分布,并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1.大气环流的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单圈闭合环流(1)形成条件:地球表面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仅是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的影响。

(2)环流名称: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

3。

三圈环流(1)三圈环流错误!(3)六个风带错误!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4。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呈现规律性的南北移动.(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冬季南移。

判断1.全球气压带、风带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南北半球风带名称相同,风向也相同。

(×)2。

地球自转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

( ×)探究点气压带和风带航海家们发现,进入30°纬度时帆船无法航行,海上贸易大受影响。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作用.2。

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1.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2.大气受热过程的三个环节:(1)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2)太阳辐射到达地表.(3)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再把热量传给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种削弱作用:代号削弱作用成因或特性①反射作用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对可见光的作用②散射作用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对可见光的作用③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能量来源: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即大气主要是吸收A地面辐射而增温。

(2)保温原理:大气辐射大部分以B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还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5.影响:(1)降低白天近地面的气温,提高夜间温度,减小气温日较差。

(2)为生命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4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4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4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4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4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4课时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学习目标]1。

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解释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及大气环流的影响.2.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分布。

3。

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分布,并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气压带较完整.2。

北半球(1)特点:气压带相对破碎。

(2)原因: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热低压区。

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区。

(4)季风环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世界最典型的季风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是形成南亚夏季风的主要原因。

思考为什么东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季风区,而北美洲却没有显著的季风现象?答案亚欧大陆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为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而北美洲和大西洋面积相对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对比不如亚洲明显,因此季风现象不显著。

判断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热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热

2018版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知道常见热力环流的形式和近地面风向。

2.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重点)3.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近地面或高空的风向和风力大小。

(难点)教材整理1热力环流阅读教材P35第2段,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2.过程(1)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D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

(2)B、C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高压;F、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

(3)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正误判断:(1)气温高,气压高;反之,气温低,气压低.( )(2)空气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提示】(1)×近地面在水平方向上,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2)×同一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3)√教材整理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阅读教材P35第3段~P36图2-1-8,完成下列问题。

2018版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3课时大气环流学案中图版

2018版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3课时大气环流学案中图版

2018版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3课时)大气环流学案中图版必修1第3课时大气环流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难点) 1(2(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重点、难点) 3(掌握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教材整理1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阅读教材P第3段,P第3段,完成下列问题。

3639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了解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基础。

具有2(成因主要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1)分布(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正误判断:(1)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相同。

( ) (2)西风带的风向是西南风。

( )(3)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冬季南移。

( )1【提示】(1)×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空气在高空堆积下沉形成的,是动力原因。

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的,是热力原因。

(2)× 西风带的风向在北半球是西南风,南半球是西北风。

(3)×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冬季南移。

教材整理2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阅读教材P第4段,P图2?1?15亚洲冬季风(左)和夏季风(右)形成示意,完成下列3941问题。

1(南半球(1)特点:气压带较完整,基本上是连贯的。

(2)原因: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

2(北半球(1)特点:气压带相对破碎。

(2)原因:陆地面积较大,海陆热力差异明显。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热低压区。

?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区。

(4)季风环流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世界最典型的季风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是形成南亚夏季风的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环流
1 、掌握热力 环流的成因; 2 、能进行气 温、气压、风 向的对应判 断。2、能正确判断南北 半球高空及近地面 风向; 3、正确绘制风向。
三圈环流
1、理解三圈环流的 成因; 2、理解三圈环流与 全球气候分布的关 系。
季风环流
1、理解海陆热力差 异对气压带的改造; 2、理解季风环流的 成因; 3、熟练掌握东亚季 风和南亚季风的分 布和对气候的影响。
6、请按要求画出下列各图中各点的风向: A:高空风向、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高空风向;CDE:标近地面风向;
-2-
稳定时与等压线平行; ③近地面风向:空气受气 压梯度力流向低压的同时 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 作用,风向稳定时与等压 斜交; 5、阶段总结: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 面受热不均; 受热不均引起热力环流; 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产生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推 动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 高空风向受气压梯度力和 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 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还受摩擦力作 用,与等压线斜交。
-1-
热力环流: (观看动画) 受热不均 垂直运动 水平气 压差 郊区 水平运动 城区 郊区
改;
完成热力 环流
2、 请将下图中四点的气温和气压从高到低 排序:气温: ; 气压: ; A 等高面 等压面 B C D
3、 在图中添加热力环流的箭头。 大气的水平运动: 1、 水平气压差、 水平气压 梯度、水平气压梯度 力; 2、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 气运动的直接动力; 3、 在等压线图中, 等压线 越密处, 气压梯度力越 大,风力越强; 4、图中三点风力最强的是: ;
10、 (动画演示 30º--40º 大陆西岸的环流条 件) 30º--40º 大陆西岸地区冬季受 影 响,温和湿润;夏季受 控制, 炎热干燥,是 气候。 11、填空: 赤道地区因 终年高温多 雨;副热带大陆内部和西岸因 是热带沙漠,副热带 大陆东岸因 和 作用 降水丰富;中纬度地区因 降水丰富; 两极地区因 降水稀少。
1、邻近学生之 间交换答案, 检 查; 2、教师抽查个 别学生的答案;
-4-
5、季风环流: (第三课时) ①三圈环流的气压带和风 带所表现的全球大气环流 仍然与实际情况有距离, 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 异将改变气压带的分布, 在北半球几乎是面目全 非! (动画演示海陆热力差异) (看图: 《7 月份海平面等 压线分布》和《1 月份海平
C 1006
1010 1008 B
A
5、下列三图所示三地风力最强的是:
990 1000 990 1000 990 1000

甲1010
1:1000
乙1010
1:10000

1010
1:100000
4、风向形成: (动画演示高空风向和近 地面风向的形成) ①空气只受气压梯度力的 作用,将垂直于等压线流 向低压区; ②高空风向:空气受气压 梯度力流向低压的同时受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
12、7 月,气压带风带 移,北半球的 被该季节形成于陆地上的 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形 成 和 两 个气压中心。 1 月,气压带风带 移,北半球的 被该季节形成于陆地上的 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形 成 和 两 个气压中心。 南半球因 ,海 陆热力对比不强,气压带的改变不明显。 13、 ①冬季, 东亚盛行来自 高压 海洋 陆地 前缘的 风,天气特点是 夏 凉 高 热 低 ;夏季,东亚盛行来自 季 压 压 的 风,天气特点是 冬 暖 低 冷 高 。 季 压 压 ②南亚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冬季处于 面等压线分布》做右面的 高压的南侧, 盛行 风, 暖热 12 题。 ) 干燥;夏季,气压带风带 移,南半球 再用动画演示解释其成 的 风带越过赤道, 受向 的地 因; 转偏向力的作用, 形成 风, 该风 越过印度洋,给南亚和东南亚带来丰富的降 ②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水。 请看动画《季风的形成和 ③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分布》回答右面的 13 题: 这样形成的季风在 最典型;除此 在完成了 13①②题后,再 之外, 也是季风的 仔细阅读教材 45 页的《亚 重要形成原因。 洲季风图》整理该知识点; ④亚洲共 种季风气候,名称是: ③季风概念: 、 ④季风成因总结: 、 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 。 的最主要原因;气压带和 ⑤下图是一高压系统,图中各点的风向不同, 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季风 请对应下列情形,说明高压系统的名称和风 的原因。 向: ⑤季风气候的种类与分 布: 亚洲是世界最大的季 风区,共有三种季风气候 分布,它们是 高 B A 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分布区 中国北方 地区、 朝鲜 半岛、 日本 北部; 中国南方 地区、 朝鲜 半岛南部、 日本列岛 南部; C 东亚冬季风:是 高压系统是 南亚冬季风:是 高压系统是 东亚夏季风:是 高压系统是 点,风向是 高压; 点,风向是 高压; 点,风向是 高压; , ,
8、 请画出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标出近地面的 气压系统:


9、 绘制三圈环流示意图, 在右边的空格里写对应的气压带风带 名称:
-3-
4、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 ①季节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 压带和风带也季节移动,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②成因: 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副 热带高压是动力原因形 成; ③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盛行上升气流的赤道低压 带和副极地低压降水较丰 富,而盛行下沉气流的副 热带和极地是少雨带; ④作用:通过三圈环流高 低纬度之间发生水分和热 量交换。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 2-4 课时 一、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地面受热不 均引起大气 运动 在气压梯度力、 地转 偏向力、 摩擦力作用 下风向形成规律 高低纬度间的受热 不均形成全球性的 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差异将对 三圈环流的气压带 和风带进行改造
300 A
288 276
300
288 B 276
北半球某地
南半球某地 E
1028 1020 1012 1004
C
1036
D
996
北半球某地 7、请绘制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风向示 意图(即绘制图中各点的近地面风向) ,并简 短描述它们的水平气流特征。


大气环流: (第二课时) 1、 概念讲授: 大气环流是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 运动; 2、 高低纬度之间因热量 差异而形成环流, 若只 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受 热不均, 则该环流就是 一个简单的热力环流! (动画演示) 3、 实际情况比较复杂, 上 述的热力环流不会那 么简单, 地转偏向力会 对高低纬度间的气流 发生影响, 闭合的热力 环流被改为三圈环流, 我们一起绘制三圈环 流的示意图: (动画演示)

二、课件: 《大气运动》.ppt 三、学习活动过程: 接受老师的信息 (第一课时) 大气运动的: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根本原因——受热不均; 做一做,看会不会? 请记录你的问 题和创意!
1、 绘制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1、 教 师 巡 视 请标出近地面的气温、气压差异和近地面 完成情况; 风向; 2、 抽 两 份 作 业集体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