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高二语文必修3《宇宙的边疆》教案
《宇宙的边疆》语文教案(精选5篇)
《宇宙的边疆》语文教案(精选5篇)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初步学会写作解说词三、德育渗透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初步学会写作解说词【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梳理全文结构2、分组合作,品析课文经典语段3、自己写一段解说词并演示。
【教学创意】本文位于第三模块第四单元,属于科普文章。
这类文章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懂,学生不爱听,老师也不爱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而且本课涉及大量的地理、物理等跨学科知识,若只就其知识而学,一来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任务,二来也不能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所以我选择了“解说词”这个切入点。
“解说词”是新教材中新增的内容,我希望以本课为载体,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了解解说词的特点,并能初步学会写作解说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出示课件1)您可能以为,这是大海,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
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的地方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
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地奔向太平洋。
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可他还是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像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明确:这是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第一回《源远流长》的解说词片段。
解说词有什么特点?我们能否也写出一篇漂亮的解说词呢?今天我们就来通过美国的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的《宇宙的边疆》一文来了解解说词吧!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2)二、整体梳理1、昨天的交流课上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请同学来说说,作者介绍了宇宙中哪些对象?这些对象是按什么顺序解说的?(出示课件3)明确: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地球)本文遵照的是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空间顺序。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9篇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9篇《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本,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掌握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和教师点拨,练习运用抒情和议论的修辞方法,为解说词补充传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容。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抒情,了解作者所传递的思考(宇宙不但横无际涯、辽阔瑰丽,不但可以为人类所了解,而且,从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上说,人类的命运和宇宙息息相关,人类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可以追溯到宇宙及其起源),领会作者对人类好奇心、探索意识和质疑精神的肯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掌握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和教师点拨,练习运用抒情和议论的修辞方法,为解说词补充传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容。
【教学方法】点拨法、提问法、讲解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PPT【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没有解说词的《动物世界》,再加上解说词,让学生体会解说词的重要性。
二、新课学习第一步: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希望学生可以了解解说词的特点,明确写好解说词的要点。
1.设置情境——假如要为宣传本校的纪录片配解说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思考解说词的特点。
问:你认为写好一篇解说词的关键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明确:解说词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解说词要有明晰合理的解说顺序。
②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
③解说要对解说对象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扩展。
2.说明顺序是一篇解说词解说效果的关键因素,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__的解说顺序。
(教师做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明确:解说顺序——空间顺序,由远到近。
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第二步: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希望学生可以领会作者传递给我们的思考。
必修三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
必修三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必修三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背景资料】一、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二、宇宙诞生之争(蒂姆·雷德福)当今世界上两位研究宇宙的大师在时间的开始与延续问题上相持不下。
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正在阅读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在为什么宇宙可能永远没有终点的问题上各执一词。
一方是坐在轮椅上的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他可能是仍然在世的最著名的科学家)及其剑桥大学的同事尼尔·图罗克,他们在将由《物理快报》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论点是最初万万万亿分之一秒时间里发生的一切可能决定了宇宙永恒不灭的本质。
另一方是俄罗斯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他是膨胀理论的泰斗之一,试图解释在最初的一刹那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他在已发表的论文中说,霍金和图罗克理解错了,因为类似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砰然一声就诞生的宇宙时时刻刻都在出现,因此试图找到时间的开始或终止是毫无意义的。
这一争论的实质是个重大问题。
所有证据都表明我们的宇宙有一个开始,而且这种开始包括空间和时间这两方面。
我们的宇宙150亿年来一直在膨胀。
那么,存在着早于我们的宇宙诞生时刻“之前”的宇宙吗?宇宙膨胀会终止吗?天文学家们一再提出的假设认为,我们的宇宙密度还不足以使其自身的扩张停下来。
再过数十亿年之后,所有星系都将会衰颓,但是尚有余烬的星系残骸还将永恒飘荡,彼此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高中语文《宇宙的边疆》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宇宙的边疆》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宇宙的边疆》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 探讨作品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宇宙的边疆》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 使用课外知识对作品中的科学概念进行理解和解读;3. 运用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隐喻和比喻手法;2. 整合课外知识,深入探讨作品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一些宇宙景观,并提问学生对宇宙的认知和想法。
Step 2:小组合作阅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宇宙的边疆》的片段进行阅读。
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讨论并总结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主题,并准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
Step 3: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总结和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Step 4: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各小组的总结,进一步讨论《宇宙的边疆》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可以提问的问题包括:- 作品中描绘的宇宙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感和联想?- 作者通过怎样的细节和描写来传递这些情感和联想?- 你认为《宇宙的边疆》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Step 5:深入探讨(15分钟)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外知识(如天文学、哲学等)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
可以提问的问题包括:- 作品中的“边疆”象征着什么?- 作者对于人类和宇宙的关系有何思考?- 作品中有哪些科学概念的启示和引申?Step 6:阅读策略指导(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并讲解一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如关键词标记、问题理解、上下文推理等。
然后,教师布置一篇相关的阅读材料,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进行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7:作业和反馈(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宇宙的边疆》的读后感。
并在下堂课上进行评价和反馈。
高二语文必修3《宇宙的边疆》教案
高二语文必修3《宇宙的边疆》教案【教学目标】学会从文中筛选重要信息。
体味本文语言的准确与情趣诗意之美。
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深入挖掘探索过程中的怀疑和想象精神。
【教学难点】探讨标题的独特内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学时数】第二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导入:茫茫宇宙,充满奥秘。
仰望星空之时,会有许多遐思,有没有外星人存在呢?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你相信有外星人存在吗?提问请一两个学生说说依据,我们走进课文《宇宙的边疆》,看看被美国人称为科学代言人的卡尔萨根怎么说的,他相信有吗?问题一:探索宇宙时,应该具有什么精神?勇于怀疑富于想象问题二:文中的哪些段落体现着作者的怀疑和想象?我们回过头来会猛然发现这么多的段落都在提到怀疑和想象,看来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确实需要这两种精神,难怪有人称卡尔萨根被为“怀疑论的马丁路德金”并且怀疑和想象的内容“外形有无差别”“社会形态是否一样”“智能生命”“文明现象”和我们儿时的好奇是一样的,我们常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实我们还可以说“宇宙辽阔无垠,很可能天外有人”。
问题三:宇宙有边疆吗?宇宙有中心吗?讨论两分钟:一部分同学认为“宇宙没有中心,没有边疆”因为“宇宙辽阔无垠、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另一部分认为“宇宙有中心”因为“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
还有一部分比较全面认为“宇宙有已知的中心也有一致的边疆”根据“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和“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地汪洋之滨”。
小结:所谓边疆中心都是对宇宙探索已知范围之内,未来还要我们这一代继续探索,那么中心边疆也会随之变化。
问题四:分析某段落在中所起的作用及语言特色?这样的段落虽然并没有体现怀疑和想象的精神,但它们为怀疑和想象提供了一种知识的背景,或是怀疑和想象的结果。
同时运用准确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得科学知识离我们不再遥远。
问题五:统观全文,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奥秘?继续开拓是职责,未来取决于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寻找我们更为美好的家园。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 2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4教学目的:1.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借助文中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3、拟清全文结构,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的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一、知识储备A.解说词的特点本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B.本文的说明顺序课文是电视片的解说词,所以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
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作者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课文说明由宇宙到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是统一的。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通用8篇)
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通用8篇)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篇1一、教学设想本文节选自卡尔·萨根最著名的作品《宇宙》,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亦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
作者以形象精美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神秘莫测,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
作为解说词,作者抓住说明对象,按照空间说明顺序,由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逐步推进介绍:从宇宙的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最后回到地球。
每部分紧密相连,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第一部分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星系;第三部分介绍恒星;第四部分介绍行星和太阳系;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地球。
同时,作者融入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使文本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也不断地表达了对人类世界的思考。
探索宇宙的激情和对人类的关怀结合在一起,使这篇文章超出简单的科学知识介绍层面,升华到更高的精神层面。
因此我决定,教学本文时,首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解说词的基本特点,并以此为线索快速梳理文章结构,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然后跳过浅层次,重点分析探讨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在写作本文时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课型①阅读欣赏课。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基本知识和结构。
②分析探究课。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化被动为主动,自发自主地探究分析体会,教师则适当引导点拨指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解说词特点,把握说明对象、顺序与语言等;②了解一些宇宙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①体会解说词中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好处;②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德育目标:①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和科学精神;②体会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解说词的特点;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难点: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体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宇宙的边疆》教案四篇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二、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优秀9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优秀9篇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从文中筛选重要信息。
2、体味本文语言的准确与情趣诗意之美。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深入挖掘探索过程中的怀疑和想象精神。
三、教学难点:探讨标题的独特内涵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五、教学时数:第二课时六、教学工具:多媒体七、教学设计:1、导入:茫茫宇宙,充满奥秘。
仰望星空之时,会有许多遐思,有没有外星人存在呢?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你相信有外星人存在吗?提问请一两个学生说说依据,我们走进课文《宇宙的边疆》,看看被美国人称为科学代言人的卡尔萨根怎么说的,他相信有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文章的写作宗旨“探索宇宙的奥秘”。
(板书)2、问题一:探索宇宙时,应该具有什么精神?勇于怀疑富于想象(板书)设计意图:以两种精神作为文章的切入点,抓住文章的关键。
3、问题二:文中的哪些段落体现着作者的怀疑和想象?我们回过头来会猛然发现这么多的段落都在提到怀疑和想象,看来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确实需要这两种精神,难怪有人称卡尔萨根被为“怀疑论的马丁路德金”并且怀疑和想象的内容“外形有无差别”“社会形态是否一样”“智能生命”“文明现象”(板书)和我们儿时的好奇是一样的,我们常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实我们还可以说“宇宙辽阔无垠,很可能天外有人”。
4、问题三:宇宙有边疆吗?宇宙有中心吗?讨论两分钟一部分同学认为“宇宙没有中心,没有边疆”因为“宇宙辽阔无垠、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另一部分认为“宇宙有中心”因为“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
还有一部分比较全面认为“宇宙有已知的中心也有一致的边疆”根据“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和“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地汪洋之滨”。
小结:所谓边疆中心都是对宇宙探索已知范围之内,未来还要我们这一代继续探索,那么中心边疆也会随之变化。
5、问题四:分析文章某段落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语言特色?这样的段落虽然并没有体现怀疑和想象的精神,但它们为怀疑和想象提供了一种知识的背景,或是怀疑和想象的结果。
《宇宙的边疆》范文模板语文教案
《宇宙的边疆》范文模板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宇宙的边疆》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实例和观点,分析宇宙的边疆的概念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和观点,培养学生运用课文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运用课文知识和自己的思考进行创作的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宇宙的边疆的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鼓励学生对课文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宇宙的边疆》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宇宙的边疆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课文中的实例和观点。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宇宙的边疆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宇宙的边疆》,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和观点。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实践进行评价。
2. 学生对宇宙的边疆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写作实践进行评价。
3.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实践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宇宙的边疆》的文本。
2. 与宇宙的边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反思:本教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宇宙的边疆》,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分析宇宙的边疆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写作实践,学生能够运用课文知识和自己的思考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
宇宙的边疆教案
宇宙的边疆教案课题:宇宙的边疆适用年级:初中课程目标:1. 了解宇宙的边疆是指宇宙中的极端环境和边界。
2. 探索宇宙边疆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宇宙边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宇宙边疆的定义和意义。
2. 宇宙边疆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方法。
3. 宇宙边疆中的一些重要发现和探索。
教学重点:1. 宇宙边疆的概念和意义。
2. 宇宙边疆的主要特点。
3. 宇宙边疆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述介绍宇宙边疆的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
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与宇宙边疆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宇宙边疆研究的进展和重要发现。
教学资源:1. 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
2. 相关图书和杂志。
3. 宇宙边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描绘宇宙壮丽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宇宙的边疆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2. 探究(15分钟)讲解宇宙边疆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宇宙边疆的重要性和科学研究的意义。
3. 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演示,展示宇宙边疆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介绍国际上的一些重大发现和探索。
4. 讨论(15分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 你觉得宇宙边疆的研究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宇宙边疆中的重大发现对科学有什么意义?5. 总结(10分钟)总结讨论结果,强调对宇宙边疆的认识和研究的重要性。
6. 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宇宙边疆的内容,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份短文,简要介绍宇宙边疆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并提出自己对宇宙边疆的好奇问题。
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表现。
2. 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对宇宙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
2. 适当加入一些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加趣味性。
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培养对宇宙边疆的好奇心和兴趣。
《宇宙的边疆》教案
《宇宙的边疆》教案教案名称:《宇宙的边疆》课程:自然科学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边疆是指宇宙的边界和边缘。
2.掌握宇宙的边界和边缘的概念和特点。
3.理解宇宙的边疆对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引入(15分钟)1.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引入宇宙的边疆的话题。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宇宙有边界吗?宇宙的边缘是什么样的?第二部分:知识讲解(30分钟)1.介绍宇宙的边界概念:讲解宇宙是什么、宇宙的大小和扩张等基本概念。
2.解释宇宙的边缘:讲解宇宙射线背景辐射和红移现象等。
3.研究宇宙边界的方法:介绍望远镜的作用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3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对于宇宙的边界和边缘展开讨论。
2.案例分析:给学生展示不同科学家对宇宙边界研究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观点和证据。
第四部分:实验与操作(30分钟)1.进行红移实验:学生通过测量物体的光谱,了解红移的概念和实验方法。
2.观测天空:利用望远镜观测夜空和星系,培养学生对宇宙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第五部分:总结(15分钟)1.综合性讨论:学生们汇报自己对宇宙边界和边缘的研究和思考。
2.总结与提问:回顾课堂内容,对于宇宙的边界和边缘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未来的研究方向。
教学资源:1.PPT展示2.实验用具:光谱仪、望远镜等3.案例分析材料:不同科学家对宇宙边界的研究论文和实验结果。
评估方式:1.讨论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能力和思维逻辑。
2.实验报告评估:对于学生进行红移实验和天空观测后,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实验操作和科学写作能力。
课后拓展:1.阅读更多关于宇宙边界的资料,扩大对于宇宙的了解。
2.外出参观天文馆或参加相关科学活动,加深对于宇宙的实地了解。
3.尝试写一篇关于宇宙边界的科普文章,增强科学写作和科普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案设计中,我注重了引入和实践的环节。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9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9篇)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了解相关的生物学学问,把握观点。
2、力量目标:休会本文幽默幽默的语言风格,品尝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的喜爱情。
二、教学重点:了解相关的生物学学问,把握观点。
三、教学难点:休会本文幽默幽默的语言风格,品尝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匆忙,你是否低头留意过你脚下的蚂蚁窝?或许在你家的四周就有许多。
你有没有发觉,蚂蚁常常成群结队地忙劳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饭到它们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蚂蚁发觉,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聚拢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饭粒搬回家。
哪怕是一块大面包,它们也能很快解决。
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全都,努力工作。
同学们,你觉得奇妙吗?它们与我们多像,但它们能和我们一样吗?今日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二)作家作品简介刘易斯托马斯,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讨论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癌症纪念中心斯隆一凯特林癌症讨论所所长,并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作思路明确:第一局部(第1至3段):从一个事例切入,即医学家进行年会,把其与生物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论点,人类社会与生物社会有共通之处。
其次局部(第4至10段):指出动物过着两种生活,即是个体的存在,又是集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动物过着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生活。
第三局部(第11至13段):指出人类与生物界的相通之处人类也要有社会的生活。
(四)合作探究1、第一段开篇是怎样描绘医学家进行年会的?为什么这样描绘呢?明确:他们“急匆忙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精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
这不无挖苦与幽默的表达,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 3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8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2、能自己查找关于宇宙方面的知识。
3、通过本课学习,能对宇宙产生兴趣,并热爱我们的航天事业。
教学重点、难点: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关于宇宙方面的各种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让学生查找关于宇宙方面的资料。
2、结合上几节课的内容,引领学生学习宇宙,探索宇宙。
二、膨胀的宇宙1、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之外还有很多星体,你们都查找到了哪些关于宇宙方面的资料。
学生小组查找资料,并交流资料。
2、观察宇宙图片、资料,说说你对宇宙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3、你知道星系间的距离是多少?能用千米单位来计算吗?学生讨论,寻找资料。
4、引出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光年。
5、我们知道银河系是非常庞大的星系,在宇宙中你还发现和它类似的星系吗?学生查资料,仙女座星系、猎户座星系等。
6、师讲述:现在人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经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三、充满活力的宇宙1、出示恒星一生的图片。
说说恒星的一生。
学生边看图片,边查寻有关恒星资料。
2、师讲述宇宙中每时每刻都会诞生许多恒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3、学生观察超新星的爆炸前后图片,想象充满活力的宇宙运动过程。
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你知道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是什么时候?学生查寻关于人类登月的新闻资料。
2、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火箭发源地,说说我国航天事业,以及对我国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猜想。
3、关于航天方面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学生继续查找资料。
4、阅读书本,人类在航天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
5、查寻为航天事业做出过贡献的科学家。
五、课后延伸:继续寻找关于宇宙方面和人类在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以及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资料。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9教学目标:一、认识四个生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7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7篇】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高二语文教学中的一篇课文《宇宙的边疆》而设计的一套教学活动。
全套教案包含七篇,内容涵盖了课前导入、课文分析、阅读训练、语言运用等多个环节,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该课文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案详细内容1. 课前导入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文主题。
活动:•展示一张描绘宇宙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提出问题:你是如何理解宇宙的边疆的?请结合图片和自己的想象,用一段话表达你的理解。
2. 课文分析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和主题。
活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宇宙的边疆》。
•导入讨论:请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3. 阅读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的文化素养。
活动:•选择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提供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答案进行评判和讨论。
•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和解析。
4. 语言运用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写作技巧。
活动:•设计一篇关于宇宙的边疆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作。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和互评。
•教师进行语言运用指导和修改。
5. 学习扩展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宇宙的理解。
活动:•小组展示关于宇宙探索的短视频或PPT,带领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宇宙的知识。
•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和分享新的发现和感悟。
6. 综合评价目标:综合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活动:•设计一份综合评价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教师进行试卷评阅和反馈。
7. 反思总结目标:促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活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写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总结,进一步讨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三、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教学过程的质量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以及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宇宙的边疆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宇宙的边疆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宇宙的探索与想象。
2.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课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1.宇宙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文章主旨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宇宙的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宇宙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宇宙的知识?三、课文分析与讨论1.分析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宇宙的辽阔与人类探索的意义。
2.分析课文第二段,让学生了解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及其特点。
3.分析课文第三段,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4.分析课文第四段,让学生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与使命。
四、课文写作特色分析1.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如:简洁明了、深入浅出等。
五、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写作特色,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
六、作业布置2.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宇宙中的某个天体,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宇宙的边疆》,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辽阔与人类探索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课文内容:《宇宙的边疆》宇宙,这个无边无际的领域,自古以来就引起了人类无尽的遐想。
它既是科学家研究的对象,也是诗人歌颂的主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宇宙的边疆,探寻那神秘而遥远的宇宙。
宇宙的辽阔,超乎我们的想象。
从地球到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约为4.2光年。
而整个宇宙的直径,据科学家推测,约为930亿光年。
在这片广袤的宇宙中,有着无数的天体:恒星、行星、星系、星云……宇宙中的天体各有特色。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宇宙的边疆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宇宙的边疆教案名称:宇宙的边疆教案类型:讲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概念和边疆的概念;2. 通过阅读《宇宙的边疆》这篇文章,了解宇宙边疆的奥秘和神秘之处;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文章《宇宙的边疆》的内容;2. 分析宇宙边疆的奥秘和神秘之处。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宇宙边疆的奥秘和神秘之处的理解。
教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宇宙的边疆》这篇文章的复印件。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关于宇宙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宇宙有什么了解?宇宙的边界在哪里?步骤二:阅读理解1. 分发《宇宙的边疆》这篇文章的复印件,要求学生默读一遍,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2.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文章,让学生熟悉文章的语言和表达;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宇宙的边疆是什么?- 宇宙边疆的奥秘和神秘之处有哪些?步骤三:分析问题1. 教师提出问题:宇宙边疆的奥秘和神秘之处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并写下自己的答案;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3.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带领全班进行合理的讨论;4. 教师总结、点评,并给出合理的回答。
步骤四:拓展思考1. 教师提问:宇宙边疆对人类有什么意义?2. 学生展开思考,自由发表观点;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观点和意见;4.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观点,教师带领全班进行讨论。
步骤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2. 教师强调宇宙边疆的奥秘和神秘之处以及对人类的意义;3. 学生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问题。
步骤六: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宇宙边疆的奥秘和神秘之处的理解,以及它对人类的意义。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7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7篇】篇一: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篇一【设计依据及教学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
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它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
作者以其通俗、自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宇宙中的星系、行星、恒星及其特点。
本文条理清晰,杂而不乱,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根据文本的类型特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关注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粗知大意(2)集疑释疑,突破难点(3)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恒星吗?你知道最远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你知道恒星为什么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芒?你知道彗星为什么拖着尾巴呢?天文奇观使人类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宇宙的奥秘等待我们人类用智慧去不懈探索。
今天就让我们随卡尔萨根一起去领略宇宙的"魅力。
(激发疑惑导入课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1、师:作者卡尔萨根如同一位导游,带我们在广袤的宇宙中遨游。
边读课文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宇宙的?2、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第一部分(1—4)探索宇宙的奥秘第二部分(5—10)宇宙中的星系及其特点第三部分(11—13)宇宙中的恒星及特点第四部分(14—17)我们的星系及地球(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三、质疑释疑,突破难点1、通过阅读《宇宙的边疆》,你了解到了什么?2、对文中的内容,你有哪些疑惑之处?3、集中疑问,筛选分类,查阅相关资料,分组合作,探究释疑。
(1)课文题目《宇宙的边疆》,宇宙是无穷的,文题是否矛盾?(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总星系,总星系的半径为100亿光年,也是目前我们心中宇宙的大小,但100亿光年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它的边缘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迷,因此,文题的以宇宙的边疆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范围,文题不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必修3《宇宙的边疆》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从文中筛选重要信息。
2.体味本文语言的准确与情趣诗意之美。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深入挖掘探索过程中的怀疑和想象精神。
【教学难点】
探讨标题的独特内涵。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学时数】
第二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设计】
1.导入:茫茫宇宙,充满奥秘。
仰望星空之时,会有许多遐思,有没有外星人存在呢?
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你相信有外星人存在吗?提问请一两个学生说说依据,我们走进课文《宇宙的边疆》,看看被美国人称为科学代言人的卡尔萨根怎么说的,他相信有吗?
2.问题一:探索宇宙时,应该具有什么精神?
勇于怀疑富于想象
3.问题二:文中的哪些段落体现着作者的怀疑和想象?
我们回过头来会猛然发现这么多的段落都在提到怀疑和想象,看来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确实需要这两种精神,难怪有人称卡尔萨根被为“怀疑论的马丁路德金”并且怀疑和
想象的内容“外形有无差别”“社会形态是否一样”“智能生命”“文明现象”
和我们儿时的好奇是一样的,我们常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实我们还可以说“
宇宙辽阔无垠,很可能天外有人”。
4.问题三:宇宙有边疆吗?宇宙有中心吗?
讨论两分钟:
一部分同学认为“宇宙没有中心,没有边疆”因为“宇宙辽阔无垠、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另一部分认为“宇宙有中心”因为“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
还有一部分比较全面认为“宇宙有已知的中心也有一致的边疆”根据“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和“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地汪洋之滨”。
小结:所谓边疆中心都是对宇宙探索已知范围之内,未来还要我们这一代继续探索,那么中心边疆也会随之变化。
5.问题四:分析某段落在中所起的作用及语言特色?
这样的段落虽然并没有体现怀疑和想象的精神,但它们为怀疑和想象提供了一种知识的背景,或是怀疑和想象的结果。
同时运用准确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得科学知识离我们不再遥远。
6.问题五:统观全文,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奥秘?
继续开拓是职责,未来取决于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寻找我们更为美好的家园。
未来
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体会抒情和议论的语言,并和解说词的特点联系起来,采用这样的语言方式会更贴近关注的心理,引起共鸣。
7.总结写作的重要特色,领悟本文写作的深远意义。
8.布置作业:
任选一个你喜欢的题目,查阅资料,撰写一篇科学小品。
“宇宙群星知多少”“如果发现了生命星球”“地球的未来”
【板书设计】
外形有无差别
探
勇于怀疑
索
社会形态是否一样宇
未来
宙
奥
智能生命
秘
富于想象
文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