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诱导因子家族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HIF-1α和 HIF-2α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不同作用研究进展

HIF-1α和 HIF-2α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不同作用研究进展

HIF-1α和 HIF-2α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不同作用研究进展邓軻;张旭;喻珊珊【摘要】低氧诱导因子家族(HIFs)是机体应对低氧环境时的主要调节因子,它们与低氧引起的肺组织细胞损伤以及异常增殖有关,其中又以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的作用最为明显。

该文主要对HIF-1α、HIF-2α在结构功能上的异同和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Hypoxia-induced factors(HIFs)are the main regula-tors for the response of hypoxic environment.They are involved in hypoxia-relatedlung tissue cell damage and abnormal cell pro-liferation,among which,HIF-1αand HIF-2αplay the most im-prominant roles.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f HIF-1αand HIF-2α,focusing on thei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imilarities and diversities,as well as their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7(033)001【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低氧诱导因子-2α;低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调控;功能【作者】邓軻;张旭;喻珊珊【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 510282;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心儿科,广东广州 51010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 510282【正文语种】中文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机体长期处于低氧环境下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收缩因子及舒张因子调节失衡,进而导致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

最新-缺氧诱导因子研究进展 精品

最新-缺氧诱导因子研究进展 精品

缺氧诱导因子研究进展缺氧诱导因子研究进展【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肿瘤氧代谢的平衡对于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极其重要,机体对于低氧或者缺氧的条件具有适应能力。

缺氧诱导因子-,是细胞在基因转录水平协调缺氧变化的最主要的调节因子,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各种组织细胞中,是一种介导哺乳动物细胞内低氧反应的核转录复合体,其表达调控与肿瘤发生发展和某些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激活机制、生物功能和与疾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的分子结构是由结构同源的α亚基和相同的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转录因子,目前已发现-1、-2、-3三个成员。

-1是一种随细胞内氧浓度变化而调节基因表达的转录激活因子,由氧调节亚单位-α和结构亚单位-β也称作组成。

两个单位都是基本螺旋一环一螺线-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成员,并具有--结构域。

α亚单位的结构域包括一个独特的氧依赖降解结构域,这是正常氧分压下-1降解所必需的结构,两个反式激活结构域,,主要参与转录激活作用,一个末端活性域和末端活性域,并且和还有一部分重叠;β亚单位只包含一个和一个在α家族中还包括-2α和-3α。

-2α和-3α分别与-1β组成-2和-3,其中-2α,包含结构域、结构域、及入核信号[1],是-2活性的功能亚单位,受氧水平的调节。

-1α有很多变异体,它们的组成相似但是包含结构域的种类数量存在差异。

-3α发现了6个剪接变异体。

2-α的激活机制缺氧是激活的主要信号,但是一些金属离子,例如2+、2+、2+也能通过螯合作用激活,除此之外,的激活信号还包括一些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

21-1α的降解在正常氧状态下,-1α的半衰期22-1α转录的激活现已知调控-1活性的信号途径主要为两条-3依赖的-蛋白稳定性调控和介导的-1反式激活功能调控[3]在-1α的转录激活中,起重要作用。

高度保守的结构域通过其富含亮氨酸的区域与共刺激分子300也称作的1结构相互作用达到激活作用。

酪氨酸激酶22是2基因的产物,具有促进肿瘤生成的作用,2基因的表达受-1调控。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常氧条件下极 易降解 , I. 与其 降解 有关的结构域称为氧依赖 的结 构域 ( D D) 位 于 HI—0的 4 1— 0 OD , F l【 0 6 3位
氨基 酸。O D D D区含有 两个类 P S E T结构 域 即含 有脯 氨 酸 ( ) 谷 氨酸 ( 、 氨酸 ( ) 苏 氩酸 ( 的一段 氨 基酸 序列 , P 、 E) 丝 s和 T)
2 、 ) 葡萄糖转运 蛋 白( L T 1 等多个途径 引起真皮 乳头层 微血 管增生 和表皮 角质层 过度增 殖 , G U .) 致使 银 屑病 发生 发展。本 文 综述近年来 H F1 I一仪在银 屑病 中的作用 , 希望能为银屑病诊疗提供新 的思路。
银 屑病 的病 理 特 点及 发 病 机 制 表皮角质形成 细胞过度增殖 、 异常分化 、 化不 全 ; 角 表皮 与真皮 间显 著 的炎细胞 浸 润和 真皮乳 头层 内微 血管 的迂 曲 、 扩
( ) I— 的结 构 功 能 特 征 一 H Fl
H F1 由 Smez I一 是 e na等发现 的一种 氧依 赖转录激活 因子 , 纯化发 现 H F 1是一种 异源二 聚体 ( 经 I. 四聚体 少见 ) 结构 , 由一
个 亚基和一个 p亚基组成 , I一p为 H F 1的构建 型表达 , HF1 I. 是几种转录 因子 的共 同亚基 , 不受氧浓 度的调节 , 功能与保持 其 H F1 I。 结构稳定性和活性构象转变 有关。 因此 . I . H F1的生物活 性主要 取决 于 d亚型 , 目前 对 H F l的研 究 也就 主要集 中在 I—
OD D D区与蛋 白质在细胞 内迅速 降解 有密 切 的关 系 。人 HI.仅的 po0 Fi r83有天冬 酰胺 存在 , F 与 O 在 e :的直接作 用下 ,

缺氧诱导因子及其靶基因血红素加氧酶的研究现状

缺氧诱导因子及其靶基因血红素加氧酶的研究现状
有 不 同 。 B亚基 作 为 结 构 性 亚 基 在 细 胞 内稳 定 表 达 。 H F一1 I
苷 酸 环 化 酶 ( G , 加 环 鸟 苷 酸 (G ) s C) 增 c MP 的合 成 发 挥 信 使 分 子的作用。 H O是 哺 乳 动 物 和 啮齿 动 物 组 织 细 胞 微 粒 体 中 的一 种 蛋 白 酶 , 有 3种 同 工 酶 , 别 为 HO一1 H 一 、 O 一3 它 们 它 分 、O 2H , 是 不 同基 因 的 产物 。 H 一1是 诱 导 型 (nu i e 同 工 酶 , O id c l) d 其 编 码 基 因位 于 染 色 体 2 q 2 广 泛 分 布 于 全 身 组 织 , 属 离 2 1, 金 子 、 氧 、 素 、 毒素 、 低 激 内 细胞 因 子 及 氧 化 剂 等 均 能 诱 导 HO一 1的 表 达 , 目前 所 知 体 内 受 影 响最 多 的 酶 。 H 一 HO一3 是 O 2、
红 素 具 有 很 强 的 抗 氧 化 能 力 。C O在 细 胞 内能 激 活 可 溶 性 鸟
体 最 重 要 的 内 源性 保 护 体 系 之 一 。所 以研 究 HF及 其 靶 基 因 I H 的生物 特性 具有 重 要 的理论 意 义和 潜在 临床 应用 价值 。 O 1 HI 其 靶 基 因 HO 概 述 F及 HI 一 种 在 氧 平 衡 调 节 中起 关 键 作 用 的转 录 因子 , I F是 HF 家 族 共 有 3个 成 员 , 括 H F一1 H F一2 H F一 , 别 由不 包 I 、I 、I 3分 同的 o亚 基 ( F一1 、 I 2 、 I t HI t o H F一 o H F一3 ) 共 同 的 8亚 基 t t o 和 构 成 的异 源 二 聚体 转 录 因 子 ] 亚 基 是 功 能 性 亚 基 , 氧 。 对 浓 度 变 化 敏 感 。3 o亚 基 表 达 模 式 部 分 重 叠 , 其 结 构 稍 种 t 但

缺氧诱导因子家族

缺氧诱导因子家族

缺氧诱导因子家族HIF是一种由双亚基组成的蛋白质复合物,由HIF-α和HIF-β亚单位组成。

在正常氧气条件下,HIF-α被低氧条件下被降解的乙酰化,随后经过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过程来调控其稳定性。

而在低氧环境中,HIF-α蛋白不再被降解,它们会进入细胞核,结合到特定的DNA序列上,促进多种基因的转录,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细胞适应和修复机制。

HIF-β亚单位在低氧条件下不发生明显的变化,并与HIF-α亚单位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调节基因的表达。

HIF家族成员包括HIF-1、HIF-2和HIF-3、HIF-1是最早被发现和研究的缺氧诱导因子,它与调节细胞内乳酸代谢、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生长等过程密切相关。

HIF-2则在特定的组织和细胞类型中表达,并调节血管生成、红细胞生成以及肾脏发育等过程。

HIF-3是最后一个被发现的成员,其功能和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HIF家族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胚胎发育中,HIF家族调控胚胎的生长和器官形成。

在成年机体中,HIF家族参与调节细胞的能量代谢、血管生成、红细胞生成以及免疫应答等过程。

此外,HIF家族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许多肿瘤中都可以观察到HIF家族成员的过度表达,这些成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

因此,HIF家族成员也成为研究肿瘤治疗潜力的重要靶点。

此外,HIF家族在一些疾病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缺氧诱导因子的异常表达与心血管疾病、肺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等有关。

研究发现,低氧环境下HIF-1α和HIF-2α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血管生成和修复,对于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以及中风等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HIF家族成员与免疫应答也密切相关,调控其活性可能有助于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

总之,HIF家族成员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参与调节缺氧环境下的细胞适应和修复机制。

它们在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治疗一些疾病的潜在靶点。

缺氧诱导因子研究的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研究的进展

2023-10-28CATALOGUE 目录•缺氧诱导因子的基本介绍•缺氧诱导因子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缺氧诱导因子研究的实验方法与技术•缺氧诱导因子研究的临床应用与前景•总结与展望01缺氧诱导因子的基本介绍缺氧诱导因子的定义缺氧诱导因子(HIF)是一种转录因子,它能够响应细胞缺氧的刺激,并激活一系列与缺氧适应相关的基因表达。

HIF是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其中α亚基负责调节HIF的稳定性,β亚基则负责调节HIF的活性。

缺氧诱导因子的作用机制当细胞处于缺氧状态时,HIF的α亚基会被脯氨酸羟化酶羟化,进而被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使得HIF的稳定性降低。

被降解的HIF的α亚基与β亚基分离,然后通过与激活蛋白(HIF-1β/ARNT)重新结合形成具有活性的HIF二聚体。

有活性的HIF二聚体能够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从而激活一系列与缺氧适应相关的基因表达。

HIF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氧条件下HIF 的表达和功能。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HIF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HIF的研究逐渐扩展到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目前,对HIF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机制和基因调控水平,同时也涌现出许多针对HIF的治疗策略,如抑制脯氨酸羟化酶、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等。

缺氧诱导因子的研究历史与现状02缺氧诱导因子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缺氧诱导因子与呼吸循环系统总结词缺氧诱导因子在呼吸循环系统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详细描述缺氧诱导因子(HIF)是一种转录因子,在低氧环境下可诱导多种基因表达,以适应缺氧环境。

在呼吸循环系统中,HIF可调节红细胞生成、血管生成、血压以及心脏功能等。

HIF参与能量代谢的调节并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详细描述在能量代谢过程中,HIF可诱导与糖酵解、脂肪酸氧化以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等相关的基因表达,以适应缺氧环境下的能量需求。

总结词HIF对免疫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和生物学意义详细描述HIF不仅参与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分化,还可调节炎症反应以及抗感染能力。

低氧诱导因子-1调控肿瘤代谢的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1调控肿瘤代谢的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1调控肿瘤代谢的研究进展摘要: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是一种对氧敏感的核转录因子,其表达与肿瘤的生长密切相关,尤其在调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重编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激活编码葡萄糖转运体,糖酵解酶类以及丙酮酸脱氢酶激酶等基因,在低氧条件下实现由氧化磷酸化代谢方式向糖酵解方式的转变,维持了肿瘤细胞内氧化还原的稳态和能量供给。

因此,靶向HIF-1及其编码的与代谢相关的酶系将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代谢重编程;糖酵解;靶向治疗恶性肿瘤为了满足快速生长的需求,会发生代谢的重编程。

在常氧条件下,正常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经过三羧酸循环由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产生三磷酸腺苷(ATP)。

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产生ATP。

而肿瘤细胞无论氧气是否充足都以生成乳酸的糖酵解代谢方式产生能量,这种特殊的代谢方式称为有氧糖酵解[1]。

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细胞调控代谢重编程的重要信号通路及转录因子已初步阐明。

本文将重点对低氧诱导因子-1(HIF-1)调控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的分子机制及靶向HIF-1治疗策略的研究进行综述。

1 HIF-1的调节机制转录因子HIF-1是由HIF-1α和HIF-1β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蛋白[2]。

在常氧条件下,HIF-1α蛋白的第402位和第564位脯氨酸残基在羟基化酶的作用下发生羟基化,然后被泛素化降解,这个过程需要氧气、α-酮戊二酸和二价铁离子作为底物参与其中[3]。

在低氧条件下,羟基化酶的活性被抑制,HIF-1α蛋白迅速积累,并与HIF-1β形成二聚体结合于靶基因的低氧反应元件上,并招募共激活分子P300/CBP,激活靶基因的转录[4]。

研究发现HIF-1能调控1000多个靶基因,其中大多数基因都是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包括代谢重编程,血管新生和迁移等相关的基因[5]。

低氧诱导因子-1在高住低训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1在高住低训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K yw o d :h pxa—id cbefco e rs y i o n u il a tr一1 ih—l ig o —t iig u cin ;hs i n ;lw r nn ;fn t v a o
中图分类号 : 88 1 G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0 5 (09 0 04 2 1 5— 26 20 )8— 02— 0
HL 是美 国学者莱文 ( ei ) 2 io L v e 在 0世纪 9 代初提 出 n 0年 的, 是在传统高原 训练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一种有效的提高运动
员耐力水平的科学方法。通常是指 运动员居住在 相当于 20 50 的一种新的科学方法 。其原理是让运 动员在高原或人 工低
胞生成素 ( P 及 一氧化氮合酶 ( O ) E O) N S 等靶基 因的转录而成 m左右高度 的缺氧环境中 , 而训练则在正常氧浓度环境下进行 以充分调动机体适应高度缺氧而挖掘本身 的机 中, 通过低氧应激 ,I 一 转 录激活机制诱 导葡萄糖转运载体 氧环境中居住 , HF 1 在平原或较低 的高度3 ̄l :t 练又可达到相当大的训练量 ( L T 的表达及葡 萄糖利用 率增 加 ,P GU ) E O表达增 多 , 而提 能潜力 ; 从 高血红蛋 白运输 氧的能力… 。H F一1自身活性调节是低氧应 和强度。这种方法还可以解决常用的传统高原训练中的不足 , I
答基 因表达调控 的中心环 节。低 氧训练在机体分子 水平 的结 果是导致 HF 1 I 一 亚基 m N R A上调增加 , 而作 为后 反应 的结 从
果, 使肌红蛋 白、 E F和糖酵解酶 mR A水平增加 , 肉线粒 VG N 肌 体和毛细血管 的密度增 加 , 利于运 动成绩 的提高 J 有 。本文 就低 氧诱导 因子 一1在高住低训 中的表达作一综述 , 旨在说明 低氧诱 导因子 一 1在高住低训 中的重要作用 , 从而为运动员利 用高住低训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低氧诱导 因子 一 l及高住低训

低氧诱导因子hif-1α 适应 能量代谢 文献解读

低氧诱导因子hif-1α 适应 能量代谢 文献解读

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在人体内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蛋白质,它在缺氧情况下对能量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文将围绕HIF-1α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进行文献解读,以期全面了解该蛋白对人体功能的影响。

1. HIF-1α的基本介绍HIF-1α是一种由基因HIF1A编码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4q23.2-q24.1上,由该基因转录、翻译得到的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的细胞质内。

HIF-1α的主要功能是在细胞缺氧时,通过调节多种基因的表达,以适应低氧环境。

其中,其对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2. HIF-1α与能量代谢研究表明,HIF-1α在细胞缺氧时能够促进糖酵解途径的进行,增加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和乳酸的速率,从而增加ATP的产生。

HIF-1α还可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减少线粒体呼吸链的活性,从而减少氧化磷酸化的过程,进一步节约细胞内氧气的利用。

通过这些方式,HIF-1α能够在细胞缺氧时维持细胞内的能量供应,保障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3. HIF-1α与疾病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IF-1α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肿瘤组织由于生长速度快、造血不足等原因,常常处于低氧状态,HIF-1α的异常活化对肿瘤的代谢、侵袭和转移等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另外,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中,HIF-1α的异常表达也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4. HIF-1α的研究进展目前,针对HIF-1α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究者可以对HIF-1α基因进行敲除或过表达,从而揭示了该基因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了HIF-1α的调控机制,比如HIF-1α的翻译后修饰、HIF-1α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等,这为进一步揭示HIF-1α的功能机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5. 未来的研究方向虽然HIF-1α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析,但其在细胞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复杂调控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低氧训练中低氧诱导因子-1表达对骨骼肌铁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低氧训练中低氧诱导因子-1表达对骨骼肌铁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p o x i c s t i m u l a t i o n a f f e c t o n i r o n t r a n s p o r t e r . HI F 一 1 ( h y p o x i a - i n d u c i b l e f a c t o r - 1 )i s t h e k e y r e s p o n s e t o h y p o x i a w h i c h e f f e c t
2 0 1 3年 2月
廊 坊师范学 院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L a n g  ̄ n g T e a c h e r s C o t r e g e ( N a t u r l a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YANG J i e I L I H0 i - z h o u
【 A b s t r a c t 】 I r o n p h y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m a n y p h y s i o l o g i c l a p r o c e s s e s , s u c h a s A T P s y n t h e s i s a s w e l l a s o x y g e n t r a n s .
变化和适应性调 节。
【 关键词 】 铁 ; 低 氧训练 ; 骨骼肌 ; 低氧诱 导 因子 一1
I nf l u e n c e o f Ex p r e s s i o n of HI F一 1 i n Hy po xi c Tr ai n i ng
o n I r o n Me t a b o l i s m o f S ke l e al t Mu s c l e

低氧诱导因子-1的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1的研究进展
细胞生成素( P ) 因, E O基 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 ( E F基 因及 其受 VG )
HF1 I 是由 和 B两个亚基所组成的异二聚体, 一 其 和 B
亚基均 为 b L A ( H I S 即螺 旋环螺旋 ,a c exLo- ex  ̄ bs l— op H l— iH i i
2 H F1 . I 与促红细胞生成素( P ) 1 - E O
血液 的载氧 能力很 大程度上 取决 于血红 细胞 的数 量 和质
互独 立的反式激活结构域(A ,a8 tndm i) A ( T D tna l a : D N 氨 r co o n T 基酸 5 155和 T D C 氨基 酸 7686 。在这两个 T D之 3—7 ) A — ( 8 2) A
碱性 区域 和 H H区域介 导与 D A的结合 ,其 中 1 1 6号氨基 L N -6
体 F卜1 c 基因, 糖酵解酶 Ⅱ型( O ) t S血红素氧化酶( O 1基 N H 一) 因, 内皮索一 ( T 1基因, 1E 一 ) 环氧合酶( o ) c x 基因, 血栓素合酶 (X ) T S 基因、 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 l o B肾上腺髓质素基因、 t 胰
Pf R T h S 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 eA N/ t i A k m)
1 H F l . I—a亚基的结构特点 1 HF 1 基的分子 量约 为 10D 其 分子结 构从 N 端开 I一 亚 2k , ’ 始依 次排列着 三个结构域 : 碱性区域 、 L H H和 P S A 结构域 , 者 三 共同构成转 录 因子 D A结合 域 ( N -i i dm i,B ) N D A b d 异 oa D D 。 nn n
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 白 1I F P) 因 、 (G B 1 基 转铁蛋 白基 因、 尿激

低氧诱导因子-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 MS 325)通信作者:丁彦春,E mail:yanchunding@aliyun.com·综述·低氧诱导因子 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金鸿锦 卢义 丁彦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大连116021)【摘要】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由缺氧引起的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的肺血管疾病。

低氧诱导因子 1(HIF 1)是维持细胞氧稳态的核心转录因子,可促进细胞糖代谢模式的转变、调节细胞膜表面离子通道活性、调节肺血管收缩及舒张因子活性等,在HPH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对HIF 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在HPH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有助于为HPH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

【关键词】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低氧诱导因子 1;低氧性肺血管重塑【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4 01 010HypoxiaInducibleFactor 1inHypoxicPulmonaryHypertensionJINHongjin,LUYi,DINGYanchun(TheSecondHospitalofDalianMedicalUniversity,Dalian116021,Liaoning,China)【Abstract】Hypoxicpulmonaryhypertension(HPH)isapulmonaryvasculardiseaseresultedfromprogressiveincreasein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causedbyhypoxia.Hypoxiainduciblefactor 1(HIF 1)isacoretranscriptionfactorwhichmaintainscelloxygenhomeostasis,promotesthetransformationofglucosemetabolismpatterns,regulatestheactivityoftheionchannelonthemembranesurfaceandthepulmonaryvasoconstrictionandrelaxationfactors,which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HPH.ThisreviewaimstoinvestigatethemechanismofHIF 1anditsdownstreamsignalingmoleculesin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HPH,whichwillprovidenewtheoreticalbasisandtherapeutictargetforthetreatmentofHPH.【Keywords】Hypoxicpulmonaryhypertension;Hypoxiainduciblefactor 1;Hypoxicpulmonaryvascularremodeling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pulmonaryhypertension,HPH)是由缺氧引起的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的肺血管疾病。

缺氧诱导因子研究的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研究的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研究的进展氧代谢的平衡对于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极其重要,机体对于低氧或者缺氧的条件具有适应能力。

缺氧诱导因子是细胞在基因转录水平协调缺氧变化的最主要的调节因子,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各种组织细胞中,是一种介导哺乳动物细胞内低氧反应的核转录复合体,其表达调控与肿瘤发生发展和某些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HIF激活机制、生物功能和与疾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HIF的分子结构HIF是由结构同源的α亚基和相同的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转录因子,目前已发现HIF-1、HIF-2、HIF-3三个成员。

HIF-1是一种随细胞内氧浓度变化而调节基因表达的转录激活因子,由氧调节亚单位HIF-α和结构亚单位HIF-β(也称作ARNT)组成。

两个单位都是基本螺旋一环一螺线(B-HLH)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成员,并具有Per-ARNT-Sim(PAS)结构域。

α亚单位的结构域包括一个独特的氧依赖降解结构域(ODDD),这是正常氧分压下HIF-1降解所必需的结构,两个反式激活结构域(transaction domain,TAD),主要参与转录激活作用,一个N末端活性域(NAD)和C末端活性域(CAD),并且ODDD和NAD还有一部分重叠;β亚单位只包含一个TAD和一个CAD.在HIFα家族中还包括HIF-2α和HIF-3α。

HIF-2α和HIF-3α分别与HIF-1β组成HIF-2和HIF-3,其中HIF-2α,包含BHLH结构域、PAS结构域、TAD及入核信号,是HIF-2活性的功能亚单位,受氧水平的调节。

HIF-1α有很多变异体,它们的组成相似但是包含结构域的种类数量存在差异。

HIF-3α发现了6个剪接变异体。

2HIF-α的激活机制缺氧是激活HIF的主要信号,但是一些金属离子,例如Co2+、Ni2+、Mn2+也能通过螯合作用激活HIF,除此之外,HIF的激活信号还包括一些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

低氧诱导因子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进展2019年㊀第9卷㊀第4期㊀332~340CurrentBiotechnology㊀ISSN2095 ̄2341进展评述Reviews㊀收稿日期:2019 ̄03 ̄18ꎻ接受日期:2019 ̄04 ̄24㊀作者简介:闫东科ꎬ助教ꎬ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ꎮE ̄mail:983069525@qq.comꎮ∗通信作者:闫东科与吕平为共同通信作者ꎮ吕平ꎬ教授ꎬ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ꎮE ̄mail:Bestman_0429@163.com低氧诱导因子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闫东科∗ꎬ㊀吕㊀平∗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生物技术系ꎬ天津300350摘㊀要:低氧(hypoxia)是生物体内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ꎬ也是常见的实体肿瘤微环境ꎮ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存在一系列应对缺氧胁迫的调节机制ꎬ而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factorsꎬHIFs)是这些调节机制中的关键调控因子ꎬ是一类参与细胞缺氧应答反应的转录因子家族ꎮ大量研究表明ꎬHIFs与生物体的生长㊁发育㊁血管生成㊁红细胞生成㊁细胞代谢和自噬以及肿瘤的发生㊁发展㊁转移侵袭㊁放化疗抗性和癌症患者的不良预后等密切相关ꎮ因此ꎬ进一步加强HIFs及其抑制剂的相关研究对于肿瘤的认识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ꎮ从HIFs的蛋白质结构㊁稳定性调控㊁转录激活调控及其靶向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ꎬ以期为靶向HIFs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线索ꎬ为新型HIFs抑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ꎮ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ꎻ稳定性调控ꎻ转录活性ꎻ靶向抑制剂ꎻ肿瘤治疗DOI:10.19586/j.2095 ̄2341.2019.0027ProgressonHypoxia ̄inducibleFactoranditsInhibitorsYANDongke∗ꎬLYUPing∗DepartmentofFoodBiotechnologyꎬSchoolofBiologica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ꎬTianjinVocationalInstituteꎬTianjin300350ꎬChinaAbstract:Hypoxiaisacommonphysiologicalandpathologicalphenomenoninvivoandacommonmicroenvironmentofsolidtumors.Thereareaseriesofregulationmechanismsinhumansandothermammalstodealwithhypoxiastress.Andhypoxia ̄induciblefactors(HIFs)arethekeyregulatorsoftheseregulationmechanismsꎬandtheyareafamilyoftranscriptionfactorsinvolvedincellularhypoxiaresponse.ExtensivestudieshaveshownthatHIFsarecloselyrelatedtogrowthanddevelopmentoforganismsꎬangiogenesisꎬerythropoiesisꎬcellmetabolismandautophagyꎬandoccurrenceꎬdevelopmentꎬmetastasisandinvasionꎬradiochemotherapyresistanceoftumoraswellaspoorprognosisofcancerpatients.Thereforeꎬ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furtherstrengthentheresearchonHIFsandtheirinhibitorsfortheunderstandingandtreatmentoftumors.TheprogressofproteinstructureꎬstabilityregulationꎬtranscriptionalactivationregulationandtargetedinhibitorsofHIFswasreviewedꎬinordertoprovidenewinsightsinHIFstargetedtumortherapyandofferreferencesfor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newHIFsinhibitors.Keywords:HIFsꎻstabilityregulationꎻtranscriptionalactivityꎻtargetedinhibitorꎻtumortherapy㊀㊀低氧是生物体内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ꎬ常发生于早期胚胎发育㊁肿瘤形成㊁急慢性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ꎮ为了应对低氧胁迫ꎬ生物体内存在一系列调节机制ꎬ而在这些调节途径中ꎬHIFs是最主要的一类介导低氧适应性应答反应的转录因子家族ꎮHIFs调控的靶基因产物涉及红细胞生成㊁血管生成以及细胞的增殖㊁代谢和凋亡等多个方面ꎬ因而在人和哺乳动物的低氧适应生理性应答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ꎻ而HIFs在机体的低氧适应病理性应答反应中的作用更值得关注ꎬ如HIFs可调控肿瘤细胞的代谢重编程㊁抑制肿瘤细胞凋亡㊁诱导自噬促进肿瘤细胞存活ꎬ并与新生血管生成㊁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transitionꎬEMT)㊁转移侵袭㊁放化疗抗性㊁pH稳态㊁自分泌㊁肿瘤干细胞(tumorstemcellꎬCSC)维持和肿瘤预后等密切相关ꎬ从而起到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1~4]ꎮ因此ꎬ加强HIFs生物学功能与特性及其. All Rights Reserved.作用调控机制的研究ꎬ是开发新型抗癌药物的关键ꎮ本文将从HIFs的蛋白质结构㊁稳定性调控㊁转录激活调控及其靶向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ꎬ以期为靶向HIFs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线索ꎬ为新型HIFs抑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ꎮ1㊀HIFs蛋白质结构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共存在3种HIFs家族成员ꎬ即HIF ̄1㊁HIF ̄2和HIF ̄3ꎬ三者均为由受氧气浓度调控的HIF ̄α亚基(HIF ̄1α㊁HIF ̄2α和HIF ̄3α)和组成型表达的HIF ̄1β亚基(又称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ꎬarylhydrocarbonreceptornucleartranslocatorꎬARNT)组成的异源二聚体ꎮ3种HIF ̄α亚基(HIF ̄αs)和HIF ̄1β亚基的N端均含有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helix ̄loop ̄helixꎬbHLH)结构域㊁PAS(Per/ARNT/Sim) ̄A和PAS ̄B结构域(图1)ꎬ其中ꎬbHLH ̄PAS结构域介导HIFs的异源二聚化以及HIFs与靶基因增强子或启动子上的低氧应答元件(hypoxiaresponseele ̄mentꎬHREꎬ5ᶄ ̄A/GCGTG ̄3ᶄ)结合[5]ꎮHIF ̄1α和HIF ̄2α亚基的C端含有氧依赖的降解结构域(oxygen ̄dependentdegradationdomainꎬODD)和2个转录激活结构域N ̄TAD和C ̄TAD(N/C ̄terminalactivationdomain)ꎮHIF ̄3α亚基的C端含有ODD结构域和N ̄TAD结构域ꎬ但缺少C ̄TAD结构域(图1)ꎮODD结构域中的LAPYIXMD基序在HIF ̄αs与肿瘤抑制蛋白VHL(vonHippel ̄LindautumorsuppressorproteinꎬpVHL)的结合中起关键作用[6]ꎻN ̄TAD结构域在HIF ̄αs的靶基因调控特异性中起主导作用ꎻC ̄TAD结构域具有富集辅助因子p300/CBP形成转录激活复合物的作用[7]ꎮ此外ꎬHIF ̄1α和HIF ̄2α亚基的C端存在双向核定位信号(nuclearlocalizationsignalꎬNLS)ꎬ以确保二者定位于细胞核[8]ꎻHIF ̄3α亚基的C端存在2段功能上冗余的NLSꎬ且第一段NLS的核定位功能强于第二段[9]ꎮHIF ̄3α亚基由于选择性剪接㊁转录启动子不同和翻译起始密码子位点不同等原因ꎬ存在多种剪接变异体[10]ꎮ如人源HIF ̄3α(hHIF ̄3α)有8种剪接变异体[11]ꎬ其中全长的hHIF ̄3α1含有亮氨酸拉链(leucinezipperꎬLZIP)基序和存在LA ̄PYIXMD基序的ODD结构域(图1)ꎻ而hHIF ̄3α4剪接体仅含有bHLH ̄PAS结构域(图1)ꎬ且对HIF ̄1α和HIF ̄2α具有负调控作用[12]ꎮHIFs除了通过与靶基因上的HRE直接结合激活转录ꎬ还可通过干扰其他转录因子(如Myc㊁p53和Notch等)的活性间接影响基因表达[13]ꎮ如HIF ̄1和HIF ̄2竞争性地与Notch受体的胞内结构域(NotchintracellulardomainꎬNICD)相互作用ꎬ当HIF ̄2α与NICD相互作用时ꎬ将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活性ꎬ而低氧对胶质瘤干细胞(gliomastemcellsꎬGSC)的增殖和自我更新等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实现的ꎻ与此相反ꎬ当HIF ̄1α与NICD相互作用时ꎬ将活化Notch信号通路ꎬ增加低氧时Notch靶基因的表达ꎬ促进GSC的增殖[14]ꎮ2㊀HIFs的稳定性调控2.1㊀氧依赖稳定性调控机制HIFs作为细胞内氧动态平衡的感受器ꎬHIF ̄αs亚基的稳定性受到氧浓度的严格监控ꎬ氧浓度图1㊀HIF ̄αs㊁HIF ̄1β㊁hHIF ̄3α1和hHIF ̄3α4的结构Fig.1㊀StructuresofHIF ̄αsꎬHIF ̄1βꎬhHIF ̄3α1andhHIF ̄3α4.注:ID:抑制结构域(inhibitotydomain)ꎮ333闫东科ꎬ等:低氧诱导因子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All Rights Reserved.的变化可引起HIF ̄αs亚基蛋白质水平的改变ꎬ这种氧依赖的稳定性调控机制以O2/PHDs/pVHL降解途径较为经典ꎮ常氧时ꎬ由pVHL㊁延伸蛋白ElonginB和ElonginC等组成的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催化HIF ̄1/2α亚基中的Lys残基发生多聚泛素化修饰ꎬ而后由26S蛋白酶体降解ꎬ其中pVHL直接与HIF ̄1/2α亚基结合ꎮ在多聚泛素化修饰发生前ꎬHIF ̄1/2α亚基ODD结构域中特异的Pro残基[15] (如HIF ̄1α中的P402和P564残基ꎬHIF ̄2α中的P405和P531残基)被以O2㊁α ̄酮戊二酸为底物ꎬ以Fe2+㊁抗坏血酸盐为辅酶的脯氨酸羟化酶(prolylhydroxylasedomainproteinsꎬPHDs)羟基化ꎮ羟基化修饰作用促进HIF ̄1/2α亚基与pVHL的结合ꎮ该降解途径称为O2/PHDs/pVHL途径(图2)ꎮPHD是该途径的关键限速酶ꎬ在哺乳动物体内存在4种PHDꎬ即PHD1~4ꎬ其中PHD2主要负责调节HIF ̄1α的降解ꎬPHD1和PHD3主要负责调节HIF ̄2α的降解[16]ꎮDuan[6]在对脊椎动物中HIF ̄αs亚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时发现ꎬhHIF ̄3α1中的P406/P492/L502残基和斑马鱼HIF ̄3α1中的P393/P493/L503残基均对应于hHIF ̄1α亚基中被PHD羟基化的氨基酸位点和与pVHL结合的氨基酸位点ꎮ上述氨基酸残基突变后可提高相应HIF ̄3α1蛋白的稳定性ꎮ推测全长HIF ̄3α亚基及包含有ODD结构域的HIF ̄3α剪接体也可经O2/PHDs/pVHL途径降解ꎮ图2㊀HIF ̄α亚基的O2/PHDs/pVHL降解途径Fig.2㊀DegradationpathwayofHIF ̄αbyO2/PHDs/pVHL.㊀㊀低氧时ꎬ细胞内琥珀酸㊁延胡索酸㊁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ꎬROS)等的积累以及CoCl2㊁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imethyloxalylg ̄lycineꎬDMOG)㊁铁离子螯合剂等化学物质均可抑制PHD的羟基化活性ꎬ从而阻断O2/PHDs/pVHL降解途径ꎬ使HIFs得以稳定ꎮ其中ꎬDMOG为α ̄酮戊二酸的结构类似物ꎬ是PHD的竞争性抑制剂[17]ꎻ而PHD的催化中心含有Fe2+ꎬ所以铁离子螯合剂也可抑制其活性ꎮ2.2㊀非氧依赖稳定性调控机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ꎬHIF ̄α亚基的稳定性除受上述经典氧依赖降解途径的调控外ꎬ还受到非氧依赖机制的调控ꎮHIF ̄αs亚基的非氧依赖稳定性调控机制以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 ̄mediatedautoph ̄agyꎬCMA)使HIF ̄1α亚基在溶酶体中被降解为代表ꎮCMA是一种选择性自噬ꎬ负责降解胞质中近30%的因氧化损伤的可溶性蛋白质ꎬ这些蛋白质均含有KFERQ样五肽基序[18]ꎮ在CMA介导的溶酶体降解HIF ̄1α亚基的途径中ꎬ分子伴侣HSPA8/HSC70通过识别HIF ̄1α中的KFERQ样基序与其结合ꎬ在使HIF ̄1α亚基肽链伸展后将其转运至CMA受体-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lysoso ̄mal ̄associatedmembraneprotein2AꎬLAMP2A)处ꎬ433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LAMP2A介导HIF ̄1α亚基转位进入溶酶体腔ꎬ最终被溶酶体中的酸性蛋白酶系降解[19](图3)ꎮHIF ̄1α亚基的这种稳定性调控机制是非氧依赖的ꎬ其中组成型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cognate70ꎬHSC70)和LAMP2A是该机制中的核心组分ꎮ当利用质子泵抑制剂巴伐洛霉素抑制溶酶体膜上的质子泵V ̄ATPase或利用弱碱化合物氯喹中和溶酶体中的酸性环境时ꎬ均可升高HIF ̄1α亚基的活性和蛋白质水平ꎮ而当过表达促进溶酶体发生的转录因子TFEB或利用强心苷类化合物地高辛激活CMA以及血清饥饿或葡萄糖饥饿时ꎬ均导致HIF ̄1α亚基的活性和蛋白质水平降低[19] (图3)ꎮ图3㊀由CMA介导的溶酶体途径降解HIF ̄1αFig.3㊀DegradationofHIF ̄1αthroughlysosomalpathwaymediatedbyCMA.CHIP/STUB1(carboxyterminusofHsp70in ̄teractingprotein)是HIF ̄1α亚基与HSC70㊁LAMP2A结合所必需的ꎮSTUB1既具有分子伴侣结合活性又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ꎬ其N端含有3个三十四肽重复(tetratricopeptiderepeatꎬTPR)结构域ꎬC端含有U ̄box结构域ꎬTPR结构域通过与胞质中的分子伴侣(HSPA8和HSPA4)相互作用使STUB1起到辅助分子伴侣活性ꎬU ̄box结构域起到的是E3泛素连接酶活性ꎬ这2种活性均为HIF ̄1α和LAMP2A结合所必需的[20]ꎮ另外ꎬ在长期低氧情况下ꎬ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ꎬHSP70)也可通过招募STUB1选择性促进HIF ̄1α亚基被多聚泛素化修饰后由蛋白酶体降解ꎬ这说明STUB1在HIF ̄1α亚基的降解机制选择(CMA介导的溶酶体降解ꎬ多聚泛素化修饰后蛋白酶体降解)中起到关键作用ꎮ值得注意的是ꎬ虽然HSP70和HSC70在氨基酸序列上具有86%的相似性[21]ꎬ但二者与HIF ̄1α相互作用时的分子机制不同ꎬ事实上ꎬHIF ̄1α的N端与HSC70的C端结合ꎬ而HIF ̄1α的C端与HSP70的N端结合[19]ꎮHIF ̄1α亚基还受到其他非氧依赖机制的调控ꎮ如Adam等[22]在乳腺癌细胞系MCF ̄7中发现一种E3泛素连接酶SIAH1/2(seven ̄in ̄absentiahomolog1/2)以不受O2水平影响的方式通过降低自身底物PHD3的稳定性ꎬ维持HIF ̄1α亚基的水平ꎬ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ꎮ研究人员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也观察到ꎬ低氧时SI ̄AH1使PHD3稳定性下降ꎬHIF ̄1α不被降解ꎬ从而促进胶质瘤细胞的转移㊁侵袭[23]ꎮ此外ꎬ活化的蛋白激酶C1受体RACK1㊁精脒/精胺N1 ̄乙酰转移酶SSAT1㊁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㊁低氧相关因子(hypoxia ̄associatedfactorꎬHAF)㊁分化型胚胎软骨发育基因SHARP1和HSP70/CHIP(carboxyterminusofHsp70interactingprotein)也以非氧依赖的方式调节HIF ̄1α亚基的蛋白酶体降解[19]ꎮ3㊀HIFs的转录激活调控HIFs作为转录因子调控人和哺乳动物体内数百种靶基因的表达ꎬ涉及红细胞生成㊁血管生成以及细胞的代谢㊁凋亡㊁迁移和自噬等众多生理过程ꎬ而这些生理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联系紧密ꎮ如自噬在肿瘤发展中具有维持癌变的作用ꎬ而HIF ̄1α可通过诱导BNIP3表达介导肿瘤细胞的自噬过程[7]ꎻHIF ̄1α还能激活多药耐药基因MDR1(multidrugresistancegene1)的表达ꎬMDR1编码一种跨膜P ̄糖蛋白(P ̄glycoproteinꎬPgp)ꎬ从而将化疗药物泵出肿瘤细胞ꎬ使肿瘤细胞具有化疗抗性ꎻHIF ̄2α可通过减少放疗产生的ROS促进肿瘤细胞存活ꎮHIF ̄αs亚基转录活性的调控常通过羟基化㊁磷酸化㊁去乙酰化修饰等来实现ꎬ这些修饰作用通过533闫东科ꎬ等:低氧诱导因子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All Rights Reserved.影响HIF ̄αs亚基对p300/CBP的亲和力㊁与HIF ̄1β亚基的二聚化㊁与pVHL的相互作用ꎬ对HIFs的转录激活功能起到正向或负向的调控作用ꎮ3.1㊀羟基化HIF ̄1α和HIF ̄2α亚基的转录活性受到一种天冬氨酸羟化酶(又称HIF ̄1α抑制因子ꎬfactor ̄inhibitingHIF ̄1αꎬFIH ̄1)的调控ꎬFIH ̄1的催化功能与PHDs类似ꎬ是O2㊁α ̄酮戊二酸和Fe2+依赖的ꎮ常氧时ꎬFIH ̄1可分别羟基化hHIF ̄1α亚基C ̄TAD结构域中的Asn803残基和hHIF ̄2α亚基C ̄TAD结构域中的Asn851残基[7](图4A)ꎬ阻断HIF ̄1/2α与p300/CBP的结合ꎬ从而抑制HIF ̄1和HIF ̄2的转录激活功能ꎻ而HIF ̄3α亚基由于缺少C ̄TAD结构域ꎬFIH ̄1无法通过羟基化修饰调节其转录活性ꎮ缺氧或有CoCl2㊁DMOG㊁铁离子螯合剂等存在时ꎬFIH ̄1活性被抑制ꎬ未发生羟基化修饰的HIF ̄1/2α和HIF ̄1β亚基成功富集p300/CBPꎬ从而激活靶基因转录(图4B)ꎮ图4㊀HIF ̄1/2的转录激活调控Fig.4㊀RegulationoftranscriptionalactivationofHIF ̄1/2.3.2㊀磷酸化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proteinkinaseꎬMAPK)途径中的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p42/p44对HIF ̄1α亚基Thr796残基和HIF ̄2α亚基Thr844残基的磷酸化可增强C ̄TAD结构域与CBP/p300的相互作用ꎬ使HIF ̄1和HIF ̄2的转录活性明显上调ꎮp42/p44还可通过磷酸化HIF ̄1α亚基S641和S643残基抑制HIF ̄1α与出核蛋白CRM1的相互作用ꎬ促进HIF ̄1α在细胞核中的积累[24]ꎬ从而提高HIF ̄1的蛋白质水平ꎮ而酪蛋白激酶1(caseinkinase1ꎬCK1)对HIF ̄1α亚基PAS ̄B结构域中的Ser247残基的磷酸化作用可抑制HIF ̄1α与HIF ̄1β亚基的结合ꎬ减少HIF ̄1α靶基因的表达[7]ꎮ3.3㊀去乙酰化目前ꎬ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uins1(Sirt1)对HIF ̄1α亚基活性的调控尚无定论[25]ꎮ起初ꎬ研究发现Sirt1特异性对HIF ̄2α亚基起到去乙酰化作用ꎬ从而增强其转录活性ꎬ而对HIF ̄1α亚基没有作用ꎮ后来ꎬ有研究表明ꎬ常氧时ꎬSirt1通过去除HIF ̄1α亚基Lys674残基上的乙酰基阻碍其对p300的富集ꎬ从而抑制HIF ̄1α亚基的转录活性[26]ꎻ低氧时ꎬ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NAD+减少ꎬ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降低ꎬ解除了对HIF ̄1α的抑制作用ꎬ而HIF ̄1α亚基Lys674残基上的乙酰化修饰由p300/CBP相关因子(p300/CBP ̄associatedfactorꎬPCAF)负责催化ꎬPCAF具有拮抗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的能力[27]ꎮ再后来研究发现ꎬ肝癌细胞系(hepatocellularcar ̄cinomaꎬHCC)中的Sirt1可促进HIF ̄1α亚基的积累并对其转录活性起到正向调控作用[28]ꎮ此外ꎬ低氧环境对Sirt1活性的影响也不明确ꎮ一种机制认为ꎬ低氧时ꎬ细胞内的NAD+减少ꎬ抑制了Sirt1的活性ꎻ另一种机制认为ꎬ低氧使Sirt1的表达以一种低氧诱导因子依赖性的方式上升ꎮ3.4㊀其他调控机制除上述3种修饰作用可调控HIF ̄αs亚基转录活性外ꎬ还有其他机制也可调控HIFs的转录活633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性ꎮ如哺乳动物Sirt家族(Sirt1~7)中的另一成员Sirt7通过分别与HIF ̄1α和HIF ̄2α亚基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被认为是直接的物理作用)ꎬ可在蛋白质水平上对二者起到非氧依赖的负调控作用[29]ꎮSirt7起到的这种使HIF ̄1α和HIF ̄2α降解的调控作用ꎬ具体机制尚不清楚ꎬ但这一过程不需要Sirt7发挥去乙酰化酶活性ꎬ也不需要O2/PHDs/pVHL降解途径中的Pro残基被羟基化修饰ꎬ同时也没有蛋白酶体和溶酶体的参与ꎮ抑癌基因p53对HIF ̄1α亚基活性也具有调控作用ꎬ主要取决于缺氧的程度和持续时间[30]ꎮ常氧时ꎬp53和HIF ̄1α的蛋白质水平较低ꎻ轻度缺氧时ꎬp53处于失活状态ꎬ而HIF ̄1α开始积累并保持在一定水平ꎬ同时激活抑癌基因p21的表达ꎬ从而引发短暂的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低氧适应ꎻ中度缺氧时ꎬHIF ̄1α亚基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ꎬ使p21持续表达引发细胞衰老ꎻ严重缺氧时ꎬp53开始逐渐积累并和HIF ̄1α竞争性地与p300结合ꎬ从而减弱HIF ̄1的转录活性ꎬ同时p53减轻抗凋亡基因(如miR ̄17 ̄92)对促凋亡基因(如BIM)的抑制作用ꎬ引发细胞凋亡ꎻ极端缺氧时ꎬp53导致HIF ̄1α经O2/PHDs/pVHL途径降解ꎬ同时促进细胞凋亡ꎮ此外ꎬCSC中的HIF ̄1α和HIF ̄2α亚基活性还受到磷脂酰肌醇3 ̄激酶信号途径(PI3K ̄AKT途径)的调节ꎮ该途径通过对HIF ̄1α亚基的正向调控激活CSC存活相关基因(如糖酵解酶类基因)ꎬ同时抑制抑癌基因p53的活性ꎬ从而促进CSC的存活ꎻ该途径还可通过激活HIF ̄2α亚基提高其下游CSC干性相关基因Oct ̄4㊁Sox ̄2等的表达水平ꎬ促进CSC的干性维持[31]ꎮ4㊀HIFs抑制剂目前ꎬ已将HIFs抑制剂作为靶向抗癌药物的重要研究内容ꎬ大多数HIFs抑制剂的靶向目标为HIF ̄1α和HIF ̄2αꎬ尚未开发出针对HIF ̄3α的特异性抑制剂[6]ꎮ4.1㊀影响HIF ̄αmRNA或HIF ̄α蛋白合成的抑制剂人工合成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EZN ̄2968含有16个与hHIF ̄1αmRNA100%互补的核苷酸残基ꎬ其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下调hHIF ̄1α亚基的表达ꎬ且在浓度为5nmol/L时具有完全抑制活性ꎮEZN ̄2968与HIF ̄2αmRNA具有3个碱基对错配ꎬ故对HIF ̄2α亚基的抑制作用较弱ꎮ针对EZN ̄2968的Ⅰ期临床试验肿瘤活检结果表明ꎬEZN ̄2968降低了HIF ̄1α亚基和靶基因的mRNA水平[32]ꎮmicroRNAs(miRNAs)可通过与HIF ̄αmRNA的相互作用来调控HIF ̄α的合成ꎮ如miR ̄145[33]和miR ̄558[34]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别与HIF ̄2αmRNA的3ᶄ端非编码区和5ᶄ端非编码区结合来抑制其转录翻译过程ꎮHutt等[35]在HCC细胞中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deacetylasesinhibitorsꎬHDACis)伏立诺他能通过抑制HDAC9以一种eIF3G(真核翻译起始因子ꎬeukaryotictranslationinitiationfactor)依赖的翻译机制降低HIF ̄1α亚基的蛋白质水平ꎮ伏立诺他和另一种HDACis罗米地辛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癌ꎮ喜树碱的半合成类似物拓扑替康(topotecanꎬTPT)是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IꎬTopI)的抑制剂ꎬ可在翻译水平上抑制HIF ̄1α亚基的产生ꎬ喜树碱类药物可用于小细胞肺癌和卵巢癌等的临床治疗[36]ꎮ雌激素代谢物2 ̄甲氧基雌二醇(2 ̄Methoxyestradiolꎬ2ME2)可通过抑制HIF ̄1α和HIF ̄2α亚基的翻译合成过程以及二者的核易位过程来阻碍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37]ꎮ此外ꎬShukla等[38]发现HIF ̄1α通过上调胞苷三磷酸合成(cytidinetriphosphatesynthaseꎬCTPS1)和转酮醇酶(transketolaseꎬTKT)的表达介导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ꎬ而当利用地高辛抑制HIF ̄1α亚基的翻译过程后ꎬ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增强ꎮ4.2㊀影响HIF ̄α亚基稳定性或二聚化的抑制剂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ꎬGDM)及其合成衍生物17 ̄烯丙基氨基格尔德霉素(17 ̄allylamino ̄17 ̄demethoxygeldanamycinꎬ17 ̄AAG)可通过抑制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protein90ꎬHSP90)的活性使HIF ̄α亚基因无法正确折叠和定位ꎬ从而以不依赖pVHL的方式降解ꎮ另一种小分子HSP90抑制剂EC154相较于17 ̄AAG具有更强的733闫东科ꎬ等:低氧诱导因子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All Rights Reserved.抑制HSP90活性的能力[39]ꎮHIF ̄αs和HIF ̄1β亚基中的PAS结构域参与了HIFs异源二聚体的组装ꎮ因此ꎬ靶向PAS结构域的小分子可影响HIF ̄αs与HIF ̄1β的二聚化ꎮ消毒灭菌剂吖啶黄素(acriflavine)通过结合至HIF ̄αs亚基PAS ̄B结构域和HIF ̄1β亚基PAS ̄A结构域相结合的界面处ꎬ破坏HIFs异源二聚体的稳定性[40]ꎮ环肽抑制剂(环 ̄CLLFVY)选择性作用于HIF ̄1α亚基PAS ̄B结构域ꎬ从而破坏HIF ̄1的二聚化过程ꎬ而对HIF ̄2的二聚化过程没有影响[41]ꎻ化合物PT2385选择性作用于HIF ̄2α亚基PAS ̄B结构域ꎬ而对HIF ̄1没有影响[42]ꎻ双环化合物OX3可结合至HIF ̄2α亚基PAS ̄B结构域的疏水口袋内ꎬ影响HIF ̄2的构象稳定和HRE序列结合活性ꎬ但对HIF ̄1几乎没有影响[5]ꎮ4.3㊀影响HIFs与DNA结合的抑制剂HIFs主要是通过与靶基因中的HRE序列结合发挥转录激活作用ꎮ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assay)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进行体外研究证实ꎬ棘霉素(echinomycin)可特异性抑制HIF ̄1与VEGF启动子区的HRE序列(5ᶄ ̄TACGTG ̄3ᶄ)结合ꎬ从而抑制缺氧诱导的VEGF的表达[43]ꎬ但棘霉素的临床试验效果欠佳ꎮ此外ꎬ靶向HRE序列的HIF ̄1抑制剂还有聚酰胺类化合物㊁多柔比星和柔红霉素[44]ꎮ4.4㊀影响HIFs转录复合物形成的抑制剂来自真菌黑毛菌属毛壳菌的毛壳菌素(chet ̄omin)可通过作用于p300CH1结构域中的锌结合位点使Zn2+外排ꎬ改变CH1结构域的构象ꎬ从而破坏p300与HIF ̄1α的相互作用[45]ꎮReece等[46]证实毛壳菌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使分泌型VEGF㊁乳酸脱氢酶A(lactatedehydrogenaseAꎬLDHA)和烯醇酶1(enolase1ꎬENO1)的表达下降ꎬ最终导致鼠前列腺癌异种移植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ꎮ硼替佐米的抗肿瘤活性是通过增强天冬氨酸羟化酶FIH与HIF ̄1α的结合ꎬ破坏HIF ̄1α对p300的富集作用[47]ꎮ此外ꎬ抗血小板凝集剂YC ̄1和噻唑烷酮化合物也都是通过破坏HIF ̄αs与p300间的相互作用ꎬ来抑制HIFs对靶基因的转录激活活性ꎬ而根据YC ̄1的结构设计合成出的化合物CJ ̄3k也可高效抑制HIF ̄1α的活性[48]ꎮ5㊀展望目前ꎬ大多数靶向特异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或通路的药物在应用于癌症治疗的临床试验后ꎬ最终会使癌症产生相应抗性ꎬ而实体肿瘤内部的异质性和克隆进化也可能使肿瘤获得相应抗性ꎮ相比较而言ꎬ因为HIFs参与了肿瘤细胞分化㊁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㊁肿瘤血管生成并促进了肿瘤转移和治疗抗性ꎬ所以靶向肿瘤组织的缺氧表型被认为是治疗癌症的更为有效的方法ꎮ如前所述ꎬHIF ̄1α㊁HIF ̄2α和HIF ̄3α在蛋白质结构㊁稳定性调控和转录激活调控上均有相似之处ꎬ但三者在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生㊁发展中表现出功能关系上的复杂性ꎮ如Jiang等[49]发现HIF ̄1α和HIF ̄2α在宫颈癌细胞系CaSki的存活㊁凋亡和细胞周期中具有类似的作用ꎬ在单一抑制HIF ̄1α或HIF ̄2α的表达时ꎬ均可将CaSki的细胞周期阻断在G1期ꎮ再如ꎬ对膀胱癌T24细胞系的体外研究表明ꎬ长时间低氧情况下ꎬHAF表达水平升高并起到E3泛素连接酶的作用ꎬ同时激活NF ̄κB途径ꎬ使HIF ̄1α以非氧依赖的方式经多聚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降解ꎻ而此时HIF ̄2α的表达补偿性增加ꎬ从而使T24细胞加速恶化并有利于T24干细胞标志物的维持[50]ꎮ这表明HIF ̄1α和HIF ̄2α之间存在代偿性机制ꎮ另外ꎬ过表达HIF ̄1α亚基可减慢pVHL缺陷型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ꎬRCC)异种移植细胞的生长ꎬ而过表达HIF ̄2α亚基可促进RCC移植细胞的生长ꎮ这表明在一些肿瘤中ꎬHIF ̄1α和HIF ̄2α起相反作用[51]ꎮ因此ꎬ根据不同肿瘤研发出针对不同HIFs家族成员的特异性靶向抑制剂药物应是今后的一个主攻方向ꎮ同时ꎬ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ꎬHIFs抑制剂应与放疗㊁化疗和免疫治疗等联合应用于临床试验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PinheiroCꎬMiranda ̄GoncalvesVꎬLongatto ̄FilhoAꎬetal..Themetabolicmicroenvironmentofmelanomas:PrognosticvalueofMCT1andMCT4[J].CellCycleꎬ2016ꎬ15(11):1462-1470.[2]㊀SerockiMꎬBartoszewskaSꎬJanaszak ̄JasieckaAꎬetal..miR ̄833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NAsregulatetheHIFswitchduringhypoxia:Anoveltherapeutictarget[J].Angiogenesisꎬ2018ꎬ21(2):183-202. [3]㊀KlausAꎬFathiOꎬTatjanaTWꎬetal..Expressionofhypoxia ̄associatedproteinHIF ̄1αinfollicularthyroidcancerisassoci ̄atedwithdistantmetastasis[J].Pathol.Oncol.Res.ꎬ2018ꎬ24(2):289-296.[4]㊀ZhuGHꎬHuangCꎬFengZZꎬetal..Hypoxia ̄inducedsnailexpressionthroughtranscriptionalregulationbyHIF ̄1alphainpancreaticcancercells[J].Digest.Dis.Sci.ꎬ2013ꎬ58(12):3503-3515.[5]㊀WilkinsSEꎬAbboudMIꎬHancockRLꎬetal..Targetingprotein ̄proteininteractionsintheHIFsystem[J].ChemMed ̄Chemꎬ2016ꎬ11(8):773-786.[6]㊀DuanC.Hypoxia ̄induciblefactor3biology:Complexitiesandemergingthemes[J].Am.J.Physiol.CellPh.ꎬ2016ꎬ310(4):C260-C269.[7]㊀Saint ̄MartinAꎬCastañeda ̄PatlánMꎬRobles ̄FloresM.Theroleofhypoxia ̄induciblefactorsincancerresistance[J].J.CellSignal.ꎬ2017ꎬ2:154.[8]㊀KallioPJ.Signaltransductioninhypoxiccells:Induciblenu ̄cleartranslocationandrecruitmentoftheCBP/p300coactivatorbythe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alpha[J].EMBOJ.ꎬ2014ꎬ17(22):6573-6586.[9]㊀YaoQꎬZhangPꎬLuLꎬetal..NuclearlocalizationofHif ̄3alpharequirestworedundantNLSmotifsinitsuniqueC ̄ter ̄minalregion[J].FEBSLett.ꎬ2018ꎬ592(16):2769-2775. [10]㊀XiangXꎬKylieJꎬGunseliOꎬetal..HIF ̄3α1promotescolor ̄ectaltumorcellgrowthbyactivationofJAK ̄STAT3signaling[J].Oncotargetꎬ2016ꎬ7(10):11567-11579.[11]㊀PengZꎬYanBꎬLingLꎬetal..Anoxygen ̄insensitiveHif ̄3αisoforminhibitsWntsignalingbydestabilizingthenuclearb ̄catenincomplex[J].eLifeꎬ2016ꎬ14(5):e08996. [12]㊀YangSLꎬWuCꎬXiongZFꎬetal..Progressonhypoxia ̄in ̄duciblefactor ̄3:Itsstructureꎬgeneregulationandbiologicalfunction[J].Mol.Med.Rep.ꎬ2015ꎬ12(2):2411-2416. [13]㊀WigerupCꎬPåhlmanSꎬBexellD.Therapeutictargetingofhy ̄poxiaandhypoxia ̄induciblefactorsincancer[J].Pharmacol.Therapeut.ꎬ2016ꎬ164(1):152-169.[14]㊀HuYYꎬFuLAꎬLiSZꎬetal..Hif ̄1αandHif ̄2αdifferenti ̄allyregulateNotchsignalingthroughcompetitiveinteractionwiththeintracellulardomainofNotchreceptorsingliomastemcells[J].CancerLett.ꎬ2014ꎬ349(1):67-76.[15]㊀ZhaoJꎬDuFꎬShenGꎬetal..Theroleofhypoxia ̄induciblefactor ̄2indigestivesystemcancers[J].CellDeathDis.ꎬ2015ꎬ6:e1600.[16]㊀WielockxBꎬGrinenkoTꎬMirtschinkPꎬetal..Hypoxiapathwayproteinsinnormalandmalignanthematopoiesis[J].Cellsꎬ2019ꎬ8(2):155-165.[17]㊀SemenzaGL.Targetinghypoxia ̄induciblefactor1tostimulatetissuevascularization[J].J.Invest.Med.ꎬ2016ꎬ64(2):361-363.[18]㊀XilouriMꎬStefanisL.Chaperonemediatedautophagyinaging:Starvetoprosper[J].AgeingRes.Rev.ꎬ2016ꎬ32:13-21. [19]㊀HubbiMEꎬHuHꎬKshitizꎬetal..Chaperone ̄mediatedauto ̄phagytargets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alpha(HIF ̄1alpha)forlysosomaldegradation[J].J.Biol.Chem.ꎬ2013ꎬ288(15):10703-10714.[20]㊀FerreiraJVꎬFofoHꎬBejaranoEꎬetal..STUB1/CHIPisre ̄quiredforHIF1Adegradationbychaperone ̄mediatedautophagy[J].Autophagyꎬ2013ꎬ9(9):1349-1366.[21]㊀SossSEꎬRoseKLꎬHillSꎬetal..BiochemicalandproteomicanalysisofubiquitinationofHsc70andHsp70bytheE3ligaseCHIP[J].PLoSONEꎬ2015ꎬ10(5):e0128240.[22]㊀AdamMGꎬMattSꎬChristianSꎬetal..SIAHubiquitinligasesregulatebreastcancercellmigrationandinvasionindependentoftheoxygenstatus[J].CellCycleꎬ2015ꎬ14(23):3734-3747.[23]㊀ShiHꎬZhengBꎬWuYꎬetal..UbiquitinligaseSiah1promotesthemigrationandinvasionofhumangliomacellsbyregulatingHIF ̄1αsignalingunderhypoxia[J].Oncol.Rep.ꎬ2015ꎬ33(3):1185-1190.[24]㊀KietzmannTꎬMennerichDꎬDimovaEY.Hypoxia ̄induciblefactors(HIFs)andphosphorylation:Impactonstabilityꎬlocal ̄izationꎬandtransactivity[J].Front.CellDev.Biol.ꎬ2016ꎬ4:11.[25]㊀JooHYꎬYunMꎬJeongJꎬetal..SIRT1deacetylatesandsta ̄bilizes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alpha(HIF ̄1alpha)viadirectinteractionsduringhypoxia[J].Biochem.Bioph.Res.Co.ꎬ2015ꎬ462(4):294-300.[26]㊀LeeSDꎬKimWꎬJeongJWꎬetal..AK ̄1ꎬaSIRT2inhibitorꎬdestabilizesHIF ̄1alphaanddiminishesitstranscrip ̄tionalactivityduringhypoxia[J].CancerLett.ꎬ2016ꎬ373(1):138-145.[27]㊀SubbaramaiahKꎬIyengarNMꎬMorrowMꎬetal..ProstaglandinE2down ̄regulatessirtuin1(SIRT1)ꎬleadingtoelevatedlevelsofaromataseꎬprovidinginsightsintotheobesity ̄breastcancerconnection[J].J.Biol.Chem.ꎬ2019ꎬ294(1):361-371.[28]㊀CalganiAꎬDelleMonacheSꎬCesarePꎬetal..Leptincontrib ̄utestolong ̄termstabilizationofHIF ̄1alphaincancercellssubjectedtooxygenlimitingconditions[J].CancerLett.ꎬ2016ꎬ376(1):1-9.[29]㊀HubbiMEꎬHuHꎬKshitizꎬetal..Sirtuin ̄7inhibitstheactiv ̄ityofhypoxia ̄induciblefactors[J].J.Biol.Chem.ꎬ2013ꎬ288(29):20768-20775.[30]㊀ZhouCHꎬZhangXPꎬLiuFꎬetal..ModelingtheinterplaybetweentheHIF ̄1andp53pathwaysinhypoxia[J].Sci.Rep.ꎬ2015ꎬ5(1):13834-13843.[31]㊀SchoningJPꎬMonteiroMꎬGuW.Drugresistanceandcancerstemcells:Thesharedbutdistinctrolesofhypoxia ̄induciblefactorsHIF1alphaandHIF2alpha[J].Clin.Exp.Pharmacol.Physiol.ꎬ2017ꎬ44(2):153-161.[32]㊀JeongWꎬRapisardaAꎬParkSRꎬetal..PilottrialofEZN ̄2968ꎬanantisenseoligonucleotideinhibitorof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alpha(HIF ̄1alpha)ꎬinpatientswithrefrac ̄torysolidtumors[J].CancerChemoth.Pharm.ꎬ2014ꎬ73(2):343-348.[33]㊀ZhangHꎬPuJꎬQiTꎬetal..MicroRNA ̄145inhibitsthegrowthꎬinvasionꎬmetastasisandangiogenesisofneuroblastomacellsthroughtargetinghypoxia ̄induciblefactor2alpha[J].933闫东科ꎬ等:低氧诱导因子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All Rights Reserved.Oncogeneꎬ2014ꎬ33(3):387-397.[34]㊀QuHꎬZhengLꎬSongHꎬetal..microRNA ̄558facilitatestheexpressionofhypoxia ̄induciblefactor2alphathroughbindingto5ᶄ ̄untranslatedregioninneuroblastoma[J].Oncotargetꎬ2016ꎬ7(26):40657-40673.[35]㊀HuttDMꎬRothDMꎬVignaudHꎬetal..Thehistonedeacety ̄laseinhibitorꎬvorinostatꎬrepresses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expressionthroughtranslationalinhibition[J].PLoSONEꎬ2014ꎬ9(8):e106224.[36]㊀ColtellaNꎬValsecchiRꎬPonenteMꎬetal..Synergisticleuke ̄miaeradicationbycombinedtreatmentwithretinoicacidandHIFinhibitionbyEZN ̄2208(PEG ̄SN38)inpreclinicalmodelsofPML ̄RARαandPLZF ̄RARα ̄drivenleukemia[J].Clin.CancerRes.ꎬ2016ꎬ21(16):3685-3694.[37]㊀MaLꎬLiGꎬZhuHꎬetal..2 ̄Methoxyestradiolsynergizeswithsorafenibtosuppresshepatocellularcarcinomabysimultaneouslydysregulating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and ̄2[J].CancerLett.ꎬ2014ꎬ355(1):96-105.[38]㊀ShuklaSKꎬPurohitVꎬMehlaKꎬetal..MUC1andHIF ̄1alphasignalingcrosstalkinducesanabolicglucosemetabolismtoimpartgemcitabineresistancetopancreaticcancer[J].CancerCellꎬ2017ꎬ32(1):71-87.[39]㊀YuTꎬTangBꎬSunX.Developmentofinhibitorstargetinghy ̄poxia ̄induciblefactor1and2forcancertherapy[J].YonseiMed.J.ꎬ2017ꎬ58(3):489-496.[40]㊀WuDꎬPotluriNꎬLuJꎬetal..Structuralintegrationinhypoxia ̄induciblefactors[J].Natureꎬ2015ꎬ524(7565):303-308.[41]㊀MirandaEꎬNordgrenIKꎬMaleALꎬetal..AcyclicpeptideinhibitorofHIF ̄1heterodimerizationthatinhibitshypoxiasig ̄nalingincancercells[J].J.Am.Chem.Soc.ꎬ2013ꎬ135(28):10418-10425.[42]㊀ScheuermannTHꎬLiQꎬMaHWꎬetal..Allostericinhibitionofhypoxiainduciblefactor ̄2withsmallmolecules[J].Nat.Chem.Biol.ꎬ2013ꎬ9(4):271-276.[43]㊀SriLMꎬSudhanaSM.MoleculardockingbasedscreeningofasimulatedHIF ̄1proteinmodelforpotentialinhibitors[J].Bioinformationꎬ2017ꎬ13(11):388-393.[44]㊀PortugalJ.ChallengingtranscriptionbyDNA ̄bindingantitumordrugs[J].Biochem.Pharmacol.ꎬ2018ꎬ155:336-45. [45]㊀JayatungaMKꎬThompsonSꎬMckeeTCꎬetal..InhibitionoftheHIF1alpha ̄p300interactionbyquinone ̄andindandioned ̄mediatedejectionofstructuralZn(II)[J].Eur.J.Med.Chem.ꎬ2015ꎬ94:509-516.[46]㊀ReeceKMꎬRichardsonEDꎬCookKMꎬetal..Epidithio ̄diketopiperazines(ETPs)exhibitinvitroantiangiogenicandinvivoantitumoractivitybydisruptingtheHIF ̄1α/p300complexinapreclinicalmodelofprostatecancer[J].Mol.Cancerꎬ2014ꎬ13(1):91-103.[47]㊀ZimnaAꎬKurpiszM.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inphysiologicalandpathophysiologicalangiogenesis:Applicationsandtherapies[J].Biomed.Res.Int.ꎬ2015:549412. [48]㊀MasoudGNꎬWangJꎬChenJꎬetal..DesignꎬsynthesisandbiologicalevaluationofnovelHIF1αinhibitors[J].AnticancerRes.ꎬ2015ꎬ35(7):3849-3859.[49]㊀JiangLꎬShiSꎬShiQꎬetal..SimilarityinthefunctionsofHIF ̄1alphaandHIF ̄2alphaproteinsincervicalcancercells[J].Oncol.Lett.ꎬ2017ꎬ14(5):5643-5651.[50]㊀GuanZꎬDingCꎬDuYꎬetal..HAFdrivestheswitchofHIF ̄1αtoHIF ̄2αbyactivatingtheNF ̄κBpathwayꎬleadingtoma ̄lignantbehaviorofT24bladdercancercells[J].Int.J.Oncol.ꎬ2014ꎬ44(2):393-402.[51]㊀Martínez ̄SáezOꎬBorauPGꎬAlonso ̄GordoaTꎬetal..Targe ̄tingHIF ̄2αinclearcellrenalcellcarcinoma:Apromisingtherapeuticstrategy[J].Crit.Rev.Oncol.Hemat.ꎬ2017ꎬ111:117-123.043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缺氧诱导因子(HIF-1)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HIF-1)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HIF-1)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机体的生长发育与代谢活动需要体内氧气的稳定和平衡,当机体受到低氧刺激的时候,体内大量基因参与缺氧过程在转录水平的协调性调节。

缺氧诱导因子(HIF-1)是在缺氧条件下表达的一种转录调节因子。

它是感受氧浓度相关的转录因子。

随着研究的进展,对其结构、功能及上下游信号通路的有了进一步认识,目前有观点认为它是炎症反应的“开关”。

本文就缺氧诱导因子与其在炎症反应的作用,简要综述。

1.HIF-1的概述缺氧诱导因子的发现及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由Semenza和Wang等人[1]从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时发现。

随后确立了HIF-1的结及其cDNA的编码序列。

HIF-1是由HIF-1а和HIF-1β两个亚基所构成的异源二聚体.HIF-1а是其活性域,由4个功能结构域组成,分别是bHLH结构域、PAS(Per-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Sim)结构域、ODD(oxygen-dependent degradation domain)结构域、TAD(transactivation domains, N-TAD, C-TAD)结构域。

bHLH区与PAS区负责参与蛋白二聚体的形成及DNA结合。

ODD是氧依赖结构降解域,是HIF-1降解的必须物,对其活性起重要作用。

TAD为两个转录活化所需的反式激活结构域,相对独立存在HIF-1а的羧基端,分别为N-TAD和C-TAD,其在常氧条件下,抑制HIF-1 a的转录激活。

在常氧情况下,HIF-la在特殊的脯氨酸羟化酶(PHD)的羟化作用以及与肿瘤抑制蛋白(pVHL)结合,被泛素化并降解。

在缺氧的环境中,PHD的活化受到限制,由于没有被脯氨酸残基羟基化,pVHL不能识别HIF-la,使蛋白水解率降低。

HIF-la蓄积,表达增强。

激活其下游的信号通路,从而参与HIF信号通路的调节[2].目前研究表明,HIF-1a能够控制下游100多种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表达后参与血管形成和红细胞生成,与能量代谢和细胞存活、凋亡等活动,以维持组织、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内环境的稳定[3]。

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丁凯强;田薇;周德旺;冯爽;杨勇【摘要】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HIF)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缺氧状态下介导一系列的细胞低氧反应。

低氧诱导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同时也介导了肿瘤放化疗抗性并与肿瘤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的相关研究对于肿瘤的理解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了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研究的3种思路与代表抑制剂,以期为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7(036)006【总页数】4页(P344-346)【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缺氧转录因子抑制剂抗肿瘤【作者】丁凯强;田薇;周德旺;冯爽;杨勇【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98;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98;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98;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98;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1转录因子低氧诱导因子(HIF)是一种异源二聚体,由α亚基和β亚基构成,它们均为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并具有PERAHR/ARNT-SIM(PAS)结构域[1]。

其中α亚基的表达受氧调控,β亚基(HIF-1β或ARNT)则普遍表达。

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α亚基上保守的脯氨酸残基被羟基化,促进了α亚基降解[2-3]。

此羟基化过程由脯氨酰羟化酶(prolyl-4-hydroxylases,PHDs)介导,它是一系列依赖于氧气、铁离子或抗坏血酸的酶,属于酮戊二酸的双加氧酶(2-oxoglutarate-dependent oxygenase)超家族[4]。

肿瘤抑制蛋白von Hippel-Lindau(pVHL)可识别α亚基的羟基化,并以泛素化的形式降解α亚基。

低氧诱导因子-1影响运动能力的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1影响运动能力的研究进展

高, 其原因可能与 HF 1 I一 在正 常条 件下迅速降解有关 。 I一 的 HF1
蛋 白稳定性和转 录活性 主要受 细胞内氧浓度的调节 。H F 1 I一 对
细胞环境 中氧浓度 比较敏感 ,在组织对低 氧时 产生应答 中发挥
了重要作 用 可 以很 快对组织 内的缺氧状 态做 出 m N , R A表达
o y e h o g e VEGF a d E O x r si g u lo i rv n e gu o y i n mu c e i h i e e t o h e e— x g ntru ht h n P e p sn ,b t s mp o i g t l e l ssi s lswh c sb n f rt e d v l e a h i f o me t ft e s o t a i t . p n p r b l y o h s l
第3 O卷
第 5期
辽 宁 体 育 科 技
UAO NG P NI S ORT S E E AN T HNO OG CI NC D EC L Y
Vo-0 No5 l 3 .
0c . 2 08 t 0
20 0 8年 1 O月
低氧诱 导 因子 细胞生长与凋亡等。
2 HⅡi1的活 性调 节及 其机 制 ’ 一
H F 1 正 常 细胞 内含 量 很 少 ,在 低 氧 条 件 下 含 量 显 著 升 I一 在
态『 HI- l F 1的激活有利 于人们从分子基因水平探讨低 氧训练 的 1 。 生理适应机制 , 揭示机体对氧的适应 , 提高氧的运输能力 , 增强物质 的氧化代谢, 促进新生血管的产生 , 最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罗 强 ,金 其贯 ,陈 宝 ,潘艳娟

缺氧诱导因子-1在肿瘤学中的研究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1在肿瘤学中的研究进展
2 HI F - 1的 靶 基 因
关键 词 : 肿瘤干细胞 ; 缺 氧诱 导 因子 一 l ; 文 献 综 述 中图分类号 — 7 3 9 9 ( 2 0 1 3 ) 0 5— 0 5 4 8— 0 4
境 的形成 , 这在人实体瘤 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肿瘤组织 的缺 氧在肿瘤形成 的病理 过程 中异常重 要 , 同肿瘤对 放 、 化疗 耐 受抵抗及恶 性进展 、 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 J 。缺氧和缺氧诱导
因子( h y p o x i a i n d u c i b l e f a c t o r s ,H I F s ) 对 肿 瘤 生 物 学 的 影 响
是值得 主动探究 的新 领域 。
1 HI F - 1的 分 子 结 构 和 生 物 学 活 ・ 陛
跨膜蛋 白, 可受 缺氧诱导 , 同肿 瘤对化疗 抵抗相 关 。 目前 已确定 H I F 一 1 t的 目的基 因有 1 e 0 0余 种 , 其 中 4类基 因 的蛋 白产物与肿瘤关 系密 切。包括癌 干细胞 与干性 维持 相关 因 子、 血管新生相关因子 、 肿瘤侵袭 与转移相关 因子 、 凋亡 相关
表达时发现的介导哺乳动 物和人类 细胞低 氧反应 的核转 录
因子 。H I F 一 1系统 包括 e t、 8两个亚 单位 , 具 有不 同的基 因片 段, 二者在 哺乳动 物体 内广泛 存 在 , 具有 不 同 的空 间结构 。 二者 以异 二 聚 体 形 式 存 在 , 属于 B HL H . P A S ( b a s i c H e l i x — L o o p — H e l i x - P e r / A R N . r / A h R / s i m) 转 录 因 子 家 族 成 员。H I F 一 1 t 编码基 因定 位于 1 e 4号染色体 ( 1 4 q 2 1 - 2 4 ) , 由氨基 端 的转 录因子 D N A结合结 构域 ( D N A - b i n d i n g d o m a i n ,D B D) 、 羧基

低氧诱导因子-3α的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3α的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3α的研究进展鹿辉;尹强;王荣;谢华;李文斌;贾正平;张娟红【摘要】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是细胞应对氧气水平降低时的主要调节因子,具有调控与细胞缺氧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HIF是由1个不稳定的氧气浓度依赖的α亚基(HIF-α)和1个稳定的不受氧气调节持续表达的β亚基(HIF-β)组成的异源二聚体.人的序列同源性的α亚基有3种,包括HIF-1α、HIF-2α和HIF-3α.相对于HIF-1α和HIF-2α亚基,对HIF-3α亚基的研究还是相对匮乏的.HIF-3α被认为是HIF-1α和HIF-2α的负调控因子,由于其具有多种剪接变异体,因此HIF-3α参与多种生理功能.该综述对HIF-3α的结构,剪接变异体,表达调控及其各种生理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4(030)003【总页数】4页(P318-321)【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3α;剪接变异体;负调控;基因表达;肺发育;脂肪细胞分化;身体耐力;脑膜瘤【作者】鹿辉;尹强;王荣;谢华;李文斌;贾正平;张娟红【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高原损伤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高原损伤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高原损伤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高原损伤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高原损伤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高原损伤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高原损伤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R322.35;R329.24;R341;R394.2;R739.45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transcription factor,HIF)最早是由Semenza等[1]于1992年在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时发现的。

BNIP3研究进展

BNIP3研究进展

BNIP3的研究进展摘要:BNIP3是Bcl-2蛋白家族成员,属于仅含有BH-3结构域的BH3-only亚族,属于促凋亡蛋白,其结构、细胞内定位、对细胞生存的调控与 BH3-only亚家族的其他蛋白不尽相同。

BNIP3基因在缺氧条件下可诱导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 BNIP3还可诱导细胞自噬,此外,还发现BNIP3与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关系,本文就BNIP3在以上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BNIP3,细胞凋亡,线粒体自噬,肿瘤,心血管疾病1.B NIP3的结构与定位1.1BNIP3的结构BNIP3是一种能与腺病毒E1B19kD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BNIP3基因定位10号染色体10q26.3,包含6个外显子,基因序列全长585 bp ,编码19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21kD[1]。

BNIP3属于“BH3-only”促凋亡蛋白亚类,其分子中仅含有BH3结构域和COO H一末端的跨膜结构TM。

BNIP3可通过BH3结构与抗凋亡蛋白形成异二聚体后发挥促细胞凋亡功能,同时其TM区也具有同源二聚化、线粒体锚定和促细胞凋亡等作用。

TM 区位于膜内,具亲水性,其上有一个跨膜脂质双分子通道,可容离子通过。

BNIP3的同系物还包括BNIP3l 、NIX 、BN IP3c~和 B NIP3h 等,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也与 BNIP3 颇为相似。

[2]1.2BNIP3的定位正常生理条件下,人类多种正常组织中均有BNIP3的表达,但表达量很低,仅能从人脑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中检测到 BNIP3的表达,但也有部分细胞不表达BNIP3,如神经元细胞;而在缺氧条件下,BNIP3的表达上调[3]。

多数研究均证实BNIP3的表达定位于线粒体外膜、细胞质内质网膜、核膜。

但Schmidt—Kastner等,在缺氧早期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中发现BNIP3的核表达,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神经元细胞会BNIP3表达转位到胞质而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氧诱导因子家族研究进展%李启芳综述 戴爱国审阅湖南省老年医院湖南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呼吸疾病研究室(长沙9410001)摘要 低氧能诱导编码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转录9过程的具体分子机理一直不清o 低氧诱导因子家族的克隆及其调控许多目的基因表达的发现9丰富了我们对机体氧感受的分子机理的认识o 同时低氧诱导因子家族中各因子的表达差异9及其之间的相互调控9低氧诱导因子在低氧条件下的作用机理9对目的基因的调控及相互之间差异的阐明9对理解许多与组织缺氧有关的重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特别是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有重要意义o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基因表达调控; 脯氨酸化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30270581)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细胞存在着一类介导低氧适应性反映的转录因子9能激活许多低氧反应性基因的表达9是在低氧条件下维持氧稳态的关键性物质9称低氧诱导因子o 自1992年发现低氧诱导因子1(h yp Oxi a i nduci bl e f act Or 19H I F -1)以来91997年和1998年又相继发现了H I F -2和H I F -3o 目前认为H I F 在体内可能存在一个家族(H I FS )o 现已知H I FS 家族成员H I F -1\H I F -2和H I F -3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均属于碱性多肽-螺旋-环-螺旋-(baSi c-heli x-l OO p -heli x 9b HL H )-PAS (p er-ARNT -AHR -S i m )超家族的O 和 亚基组成的不同亚基二聚体转录因子9O 亚基为低氧调控的主要功能亚基(H I F -1O 及H I F -2O 9H I F -3O )和对低氧不敏感的H I F -1 亚基; 缺氧均可诱导H I FS 转录\翻译及活性9其在体内介导生理或病理作用均依赖于通过与目的基因的缺氧应答元件(h yp Oxi a re-S p OnSe el e m entS 9HRE )结合而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来实现ol H IF S 的发现及C DNA 克隆低氧诱导因子-1是Se m enza 等[1]1992年发现的o 他等将人肝癌He p 3B 细胞用1 低氧处理9细胞内EPO mRNA 可增加50倍9而且缺氧处理过的细胞9其细胞核提取物也具有促进基因转录的作用9但预先给予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能阻断缺氧对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在非EPO 表达的细胞里也有类似的结果o 以后又观察到该因子对多种低氧反应基因(h yp Oxi a reS p OnSi ve g eneS 9HRG )的转录都有调控作用9并可能参与对低氧反应的信号转导过程9遂命名为H I F -1o 随之9从He p 3B 细胞c DNA 文库中克隆了H I F -1O 和H I F -1 的全长c DNA 序列\其中人的H I F -1O c DNA 全长为3720b p 9开放阅读框2478b p 9编码826个氨基酸9应用体细胞杂交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证实人H I F -1O 的基因位于第14号染色体(14C 21-4)9小鼠的H I F1O 的c DNA 序列全长3746b p 9开放阅读框2430b p 9编码810个氨基酸9与人的H I F -1O c DNA 序列有90 的同源性9小鼠H I F -1O 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o 人的H I F -1 c DNA 序列和已知的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ar y l h y dr Ocar bOn rece p t Or nucl ear tranSl Ocat er-Or 9ARNT )相同o 全长为2604b p 9开放阅读框2367b p 9编码789个氨基酸o 在其基因中有一段长度为45b p 的可变外显子9编码15个氨基酸9因此体内还存在一种774个氨基酸的H I F -1 9小鼠的H I F -1 基因定位于第3号染色体o 随后9Em a [2]与Gu [3]分别发现低氧诱导因子家族的另外两个成员H I F -2O 和H I F -3O 9结果表明~不同种系同一种H I F -O 亚基之间高度同源;但同一种系不同H I F -O 亚基之间同源性较低;而在3种H I F -亚基不同功能区之间其同源性却较高o 人H I F -3O 是位于19号染色体9其c DNA 长约2kb 9编码668个氨基酸的H I F -3O 多肽9在氨基端反式激活区域(N -t er m i-nal tranSacti vati On dO m ai n 9NAD )区域99与H I F -1O 9H I F -2O 之间一致性分别为58 和52 9但缺乏羧基端反式激活区域(C -t er m i nal tranSacti vati On dO m ai n 9CAD )9H I F -1O 和H I F -2O 均含有NAD 和CAD 两个反式激活区[4]o2H IF S的表达差异及相互调控除了广泛表达的H I F-1O外此家族中的另两成员H I F-2O和H I F-3O也被逐渐阐明但后两者仅在一定组织中表达体外比较H I F-1O和H I F-2 O发现两者在基因组成蛋白分子结构低氧状况下蛋白稳定性与ARNT形成异源二聚体及DNA 识别DNA结合报告基因的反式激活方面均有许多的相似性体内体外实验均发现3种亚基表达模式上部分重叠因此H I F-2O和H I F-3O可能与H I F-1O的目的基因的DNA结合位点相互作用5 K i etz m ann等6从初生的大鼠肝克隆3种H I F-O 亚基所有3种c DNA均编码功能活性蛋白且发现H I F-O亚基mRNA比较集中表达于大鼠肝脏组织的静脉血管周围区域但H I F-O蛋白表达则未出现这种明显分带现象YOShi da等7在自发性多囊肝肾SD大鼠<C r=CD>中检测VEGF H I F-1O H I F-3O表达时发现在多囊肝组织中肝细胞胞浆中VEGF强表达在肝细胞核中出现H I F-3O表达而无H I F-1O表达;在多囊肾组织中VEGF表达于集合小管和远曲小管细胞浆而H I F-1O和H I F-3O则分别表达于近曲小管和Henl e层细胞核内H I F-3O的羧基末端有一36氨基酸序列其与H I F-1O的低氧反应区域<h yp Oxi a reS p OnSi ve dO-m ai n-1HRD-1>有61的一致性T ranSi ent tranSf ecti On研究法发现当此区域与一异源性反式激位区域结合其介导低氧性反应体外试验表明H I F-3O与H I F-1二聚化进而能识别HRE的核心序列实验表明H I F-3O ARNT相互作用也可在体内发生且在氧化钴或低氧的刺激下的活性增加3通过H I F-2O基因敲除小鼠研究发现大部分纯合变异小鼠易出血且没有分明显的血管管腔结构小血管之间不能相互融合形成大的血管因此表明H I F-2O在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最近Hara等4发现缺氧转染H I FS的细胞H I F-1O和H I F-2O蛋白表达增高而H I F-3O无变化;报告基因分析法<re p Ort er g ene anal y Si S>发现转染H I F-1O和H I F-2O均可上调目标基因HRE的转录然而转染H I F-3O却抑制转录通过共转染方法用cOS-7细胞共转染H I F-3O表达载体和H I F-1O或H I F-2O载体发现H I F-3O转染既抑制H I F-1O又抑制H I F-2O所调节的基因表达即使H I F-3O羧基端<1386><缺失羧基端氨基酸387 667但有b HL H和PAS区域>删去后仍可抑制H I F-1O和H I F-2O对目标基因表达的上调作用提示H I F-3O可能是缺氧调控目标基因表达的负性调节因子同时说明H I F-1O H I F-2O H I F-3O调控目标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区别和差异然而H I F 家族每一成员的具体作用需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3H IF S的作用机理H I FS转录因子包括两个亚单位即低氧调控的O亚单位<H I F-1O H I F-2O H I F-3O>和对氧不敏感的亚基也叫ARNT在常氧条件下H I F-1O 亚基虽然表达但很快降解因此没有H I F蛋白聚积低氧条件下O亚基的降解被阻断结果H I F-1 O在核内聚积并和亚基结合后能识别低氧反应目标基因启动子内的H I F反应元件<HRE>常氧条件下H I F-1O的降解发生在转录后水平即一段叫氧依赖性降解区域<Ox yg en de p endent de g ra-dati On dO m ai n ODD>的多肽序列内的保守性脯氨酸残基被羟化8羟化的脯氨酸残基被泛素连接酶复合体的组分VOn H i pp el-L i ndau肿瘤抑制蛋白<VOn H i pp el-L i ndau t u mOr Su pp reSSOr p r Ot ei np VHL>识别导致蛋白酶体对H I F-1O的识别和降解这一关键性调节是由铁依赖性脯氨酰羟化酶家族催化p VHL是泛素-蛋白连接酶的底物识别亚单位包括E l On g i n B E l On g i n C Cul2Rbx1<VBC-CR cO m p l ex>VBC-CR cO m p l ex与相关的泛素一蛋白连接酶Sk p1-cull-F-bOx家族催化泛素从泛素结合酶到底物的特异性赖氨酸残基9p VHL与H I F-1的结合依赖氧依赖降解区域<ODD>-核心脯氨酸残基<Pr O564>的羟化这一过程是被新发现的脯氨酸羟化酶在有氧条件下催化10氧依赖降解域一20个残基的降解序列对脯氨酸羟化酶羟化作用及与p VHL结合都是必须的p VHL包括两个紧密相伴的区域包含约100个氨基酸的域和约35个氨基酸的O区域O区域与E l On g i n C结合后者再与VBC复合体Cul2-RObx1一起形成泛素蛋白连接酶11H I F-1O仅仅与p VHL的区域相互作用形成5个主链酰氨基间的氢键与H I F-O 结合的p VHL区域侧面疏水核心部分暴露此暴露的区域和几个部分隐藏的极性残基形成了羟化脯氨酸的结合位点12细胞外蛋白的羟化脯氨酸起结构性作用而H I F-O的羟化脯氨酸则起了重要的信号作用H I F-1O VBC复合物结构表明其严格的特异性信号特点这一结构也为发现H I F降解的阻断剂和在心血管疾病中风等严重疾病中发现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提供了一个框架脯氨酸羟化酶以分子氧为底物催化目标脯氨酸残基的羟化因为分子氧起了脯氨酸羟化酶活性的限速作用所以这些酶也许是真正连接浓度和低氧反应通路组分的氧敏感器H I F~p VHL相互作用依赖于H I F蛋白降解域内的脯氨酸残基的羟化而这一翻译后修饰在低氧条件下被抑制故H I F 蛋白水平在低氧条件得以稳定可能由于O2与需二价Fe和O2的H I F脯氨酸羟化酶结合的减少蛋白稳定性的调节仅仅是低氧诱导H I FS活性的一种方式除了ODD区域3种亚单位还包括两个对基因表达至关重要的结合共同活化因子的区域其中一个和ODD重叠对其调节可能是蛋白稳定性的次要部分13]第2个是羟基端反式转录活性区域C C-TAD>独立于ODD并能在低氧条件下结合共同活化因子复合物如P300/CBP C-TAD活性的调节也是氧依赖性对保守性天冬酰胺残基的羟化14]LandO等15]发现H I F的低氧性CAD诱导是通过对CAD内保守性天冬酰氨羟化过程抑制实现的特异性阻断天冬酰氨羟化可使CAD和共同转录活化因子P300作用以亮氨酸代替天冬氨酸则可使P300有强的转录活性因此H I F-1O H I F-2O的充分诱导依赖于对脯氨酸残基及天冬氨酸残基羟化的阻断M aki nO等16]发现一个新的H I F-O功能的主要负性调节子C i nhi bit Or y PAS dO-m ai n p r Ot ei n I PAS>I PAS和H I F-蛋白二聚化因而阻断H I F-与目标基因的低氧反应元件C HRE>的相互作用角膜I PAS的表达和H I F-目的基因产物VEGF在低氧条件下的低水平表达相关4H IF S对目的基因的调控H I FS是氧调节基因表达过程中一主要调节因子到现在为止已发现20多种目的基因且越来越多的直接或间接目的基因仍在不断的发现之中4.l铁代谢中的目的基因铁是血红素形成过程中必须的一种元素同时也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形成最常见的限制因子低氧可能通过增加铁转运到红系组织从而提高转铁蛋白的表达转铁蛋白受体是H I F-1的目的基因并导致细胞转铁蛋白的摄取同时血浆铜蓝蛋白也是H I F-1的目的基因作为铁氧化酶铜蓝蛋白是亚铁氧化成3价铁所必须的17]因为只有3价铁才能为铁蛋白所结合故低氧性铜蓝蛋白诱导就可能促进铁转运到红系组织4.2血管生物学中的目的基因系统在氧的严密调节之下血管生物学中VEGF是最主要的H I F-1目的基因H I F-1似乎调节VEGF的flt-1受体但也有持不同观点者新近报道一种内分泌腺源性VEGF可能为H I F-1目的基因血管生成的增加可致血管密度增加和氧弥散距离的下降但病理生理条件下局部血流是受血管舒缩状态的调控CO~NO~内皮素-1~肾上腺髓质素~肾上腺能O1B受体的激活均受H I F目的基因的调控进而调节血管舒缩状态角细胞特异性启动子调控下的H I F-1表达的转基因小鼠可产生血管过多~与此相反VEGF转基因小鼠则没有观察到血管的漏出和炎症反应因此H I F-介导血管生成的机制远不止仅仅通过诱导VEGF可能通过介导血管成熟的其它目的基因18]Hu等19]用低氧诱导大鼠的肺动脉高压检测其肺小动脉H I F-1O和i 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发现H I F-1O蛋白可上调i NOS基因表达且i NOS蛋白可反馈抑制H I F-1O蛋白的表达水平4.3糖代谢中的目的基因在氧供应减少的条件下无氧酵解就成为细胞产生的ATP主要形式现已证实许多与葡萄糖摄取及糖酵解的基因均为H I F-1目的基因无氧酵解增强可使乳糖产生增多p H值下降尽管有充足的葡萄糖供应也可能限制ATP的来源据报道转膜碳酸酐酶为H I F-1目的基因碳酸酐酶通过把二碳化合物和质子转化为CO2而调节p H值CO2被红细胞摄取而转运到肺肿瘤细胞结构性活化无氧代谢可解释氧不足时细胞的自主性反应因此在肿瘤低氧性适应过程中H I F的功能不仅是VEGF 介导的血管生成增加糖酵解P H缓冲等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还有其它关键性细节5H IF S在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大量资料显示H I FS与肿瘤行为的许多重要方面均有关首先在实体瘤内很易观察到H I FS 的活化;其次细胞培养时由H I FS活性所诱导的基因种类与通常认为与肿瘤相关的基因种类一致;第三H I FS的失活对肿瘤模型的行为有重要作用20]研究表明:大量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C如p VHL~PTEN和p53>;多种肿瘤基因的激活C如Ha-raS~c-M y c>及不同生长因子通路的激活C如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I GF-1~I GF-2~血管紧张素~血栓素~及PDGF>均可诱导H I F的活化基于H I FS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及H I FS对血管生长因子有上调作用和血管生长因子在肿瘤中的作用可以推测H I FS通路阻断剂可降低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且在小鼠的肝癌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中得到证实但也有得出完全相反结论者看来H I FS 的激活在肿瘤生长中有许多相互矛盾的效应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参考文献1S e m enza G L et al.M Ol Cell B i Ol199212125447 2Em a M et al.Pr Oc Natl A cad S ci USA1997944273 3Gu Y Z et al.G ene Ex p1998732054Hara S et al B i O p h y ReS CO mmun20012874808 5ROland H W.FASEB200216811516K i etz m ann T et al.B i Oche m20013545317YOShi da T et al.Ex p T OxicOl Pat hOl2001532-31238R ichar d K et al.S ci ence20022958079B r uick R K et al.S ci ence2001294133710JaakkOl a P et al.S ci ence200129246811Yu F et al.Pr Oc Natl A cad S ci USA2001989630 12Jun g-h y un et al.S ci ence2002296188613E p Stei n A C et al.Cell20011074314Gu J et al.J B i Ol Che m2001276335015LandO D et al.S ci ence200229585816M aki nO Y et al.Nat ure200141455017M ukhO p adh y a y C K et al.J B i Ol Che m2000275 2104818E lSOn DA et al.G eneS D ev200115252019Hu RC et al.Chi n M ed J200211512183320M ax Well et al.Cur O p i n G enet D evel O p2*******!2002-12-16收稿"血浆中的可溶性受体刘晓静综述朱旭东李磊审阅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一室重庆400042摘要可溶性受体的来源大致分为膜受体的胞外段经水解酶水解释放基因选择性拼接病毒基因的表达人工基因重组可溶性受体的作用机制包括作为相应膜受体的竞争者阻断配体的信号转导作为血清结合蛋白转运稳定富集配体下调膜受体数量上调配体效应等其临床应用主要是作为某些疾病的监测指标和相应细胞因子的拮抗剂关键词可溶性受体血浆基因表达调控受体学说的提出至今已有百年1897年l an g-l e y根据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对猫唾液流出实验的对抗作用首次认为化学物质起始或改变细胞反应是通过作用在专一的作用部位他将细胞的接受部位称为受体rece p t Or并提出了两个基本概念一是对专一配基li g and的识别能力二是配基受体复合物cO m p l ex能启动生物反应受体有很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之一是根据是否锚定于细胞核膜上而分为膜结合型受体m e mbrane-bOund rece p t Or 和可溶性受体SOl ubl e rece p t Or可溶性受体有一小部分位于胞浆内但大部分存在于胞浆外如血浆细胞间液等而血浆中的可溶性受体是作用最广泛且研究较深入的一种l可溶性受体产生的机制血浆中存在成千上万种功能各异的可溶性蛋白分子其中有一部分是作为受体执行功能的这部分可溶性受体大多都有其同源的相应膜受体并且二者关系密切而另一些则并未发现有相应膜受体它们作为一种正常的血浆蛋白而存在可与相应配体结合前者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血浆可溶性受体的来源大致有四一是来自于膜受体胞外段不排除其中有些是做为膜受体的清除形式之一而自膜上老化脱落但大部分则是在某种严格的调控机制下表达在膜上的结合性受体被某种特定的蛋白水解酶剪切而释放出结构上只含有胞外段的活性形式成骨细胞虽然也表达膜结合形式的I L-6R但它并不能传递信号只有经酶切释放出SI L-6R后才产生出相应功能这就使得成骨细胞能够通过控制水解酶的活性来控制自身对I L-6的反应1值得一提的是CNTFR cili ar y neur O-tr O p hi c f act Or rece p t Or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