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 第3单元第10课时 练习七 一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七(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七(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七(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七(第1课时)》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不退位加法和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进位减法,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不退位加法和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不退位加法和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通过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不退位加法和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练习与巩固: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并进行适当的拓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不退位加法和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际例题和练习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认识数字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字1-10- 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和概念-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数字认识游戏:老师用图片或卡片展示数字,让学生快速辨认并报出数字名称。

3. 自由游戏:将一些数字图片和卡片散布在教室里,让学生自由选择数字并报出。

4. 数字接龙:老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要紧接着说出下一个数字。

逐渐增加数字的难度。

5. 数字排列:老师将数字卡片打乱,让学生重新将其排列成从小到大的顺序。

教学评价:- 老师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在游戏中的数字识别能力。

-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对错检查。

第二课:加法概念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通过实物和图形教具,让学生体验加法操作教学步骤:1. 加法定义:老师简单解释加法的概念,以及加法符号"+"的含义。

2. 数字配对游戏:老师准备一些数字牌,让学生通过配对找到能相加等于一定数值的数字。

3. 操作加法教具:老师引导学生使用图形教具进行加法操作,例如使用圆圈图形进行加法运算。

4. 练运算: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用图形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

5. 游戏练:教师设计一些加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能力。

教学评价:- 老师观察学生在图形教具操作中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 学生通过游戏练,提高加法计算能力。

第三课:认识几何图形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 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属性-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教学步骤:1. 几何图形展示:老师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辨认,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图形分类:老师引导学生将几何图形分类,让他们发现相同形状的图形并归类。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练习七(二)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练习七(二)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练习七(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相减的概念;
2.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的相减运算;
3.学生能够将相减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的相减运算。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将相减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书籍、黑板、白板、彩笔、橡皮、学生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会了相加的运算,那么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相减运算。

引入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简单的减法问题,如2-1=?,让学生来解答,引导学生从数字中寻找关键点,引导学生用手指按位数计数,慢慢理解如何进行相减运算。

理解
在引入环节为基础,老师将一个个简单的相减问题投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别上来解答,让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

学生们可以通过手指计数、抽象模型计算、计算器计算等方式解决问题。

实践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分发练习七(二)的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完成,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完成练习题。

总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相减运算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将相减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方法,这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教学延伸
1.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减运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多进行小组探究和讨论,学会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七1 第10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七1 第10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七1 第10课时课型: 练习教学内容:P.37、38,练习七第1—7题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利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6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课件、乘法口诀表空表、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基础性练习:把不完整口诀填写完整。

四五()五六()四六()六六()()二十五()三十()二十()十八2、运用性练习:根据算式写出口诀4×5() 6×6() 5×5()5×6() 4×6() 3×5()3、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二、应用练习:1、练习七第1题。

将6的乘法口诀填入乘法口诀表,背一背。

2、练习七第2题。

闯关游戏:利用口算卡片让学生任意抽取一张直接说出计算时所用的乘法口诀。

3、练习七第3题。

让学生观察,把得数相同的结果连接起来。

再连线时的思考过程。

4、练习七第4题。

(1)怎样判断哪个得数大?(2)独立完成。

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5、练习七第5题。

(1)限时2分钟完成。

(2)核对,订正。

6、练习七第6题。

独立完成,说说列式时是怎样想的?7、练习七第7题。

(1)说说题目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2)独立解答,校对。

三、作业:数补P. .板书设计:练习七3×2 6×2 3×4 6×56×4 1×6 6×1 2×34×3 4×6 5×6 2×6。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七(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关于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学生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对于复杂的加减运算还存在着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复杂情况的加减运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练习题、图片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图片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七(1)》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七(1)》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七(1)》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学中“几”和“多少”的区别。

2.学会使用数学口诀进行口算加减。

3.掌握简单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几”和“多少”的概念。

2.掌握口算加减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1.师生问候互动。

2.出示数字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及其数量,引入“几”和“多少”的区别。

2.讲授
1.口算数学口诀:“加法先加位、减法退一位”,学生跟读并理解。

2.出示练习
七(1),让学生找到待解决的问题。

3.解释题意,示范解题,并要求学生根据口
算口诀计算出答案。

3.练习
1.学生根据练习七(1)上的题目进行口算练习。

2.老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4.总结
1.对口算加减的技巧加以总结,并强调自己的体会。

2.老师复述数学口诀和计
算方法,让学生跟着读,加深记忆。

四、课后练习
1.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七(1)。

2.作业本上页完成练习七(2),老师检查。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了数学中“几”和“多少”的含义及其区别,
掌握了简单口算加减的技巧和方法。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的反应速度较
慢,口算有困难,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练习。

因此,下节课仍要将口算技巧作为重点,并适当减少口算题目的难度,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口算加减的方法。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克和千克》: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

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

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

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3、千克的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备全册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备全册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备全册第一单元:认识数字第一课:认识0、1教学目标•认识数字0、1•掌握0、1的写法和读法•能正确辨认和书写数字0、1教学重点•认识数字0、1•掌握0、1的写法和读法教学准备•数字卡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数字卡片0和1,展示给学生。

2.引入:教师展示数字0和1的写法和读法,并让学生模仿读写。

3.讲解:教师简要解释数字0和1的意义,并与学生分享这两个数字存在于生活中的例子。

4.练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互相辨认和书写,引导学生在纸上反复书写数字0和1。

5.总结:让学生总结认识到的数字0和1的写法和读法。

第二课:认识2、3教学目标•认识数字2、3•掌握2、3的写法和读法•能正确辨认和书写数字2、3教学重点•认识数字2、3•掌握2、3的写法和读法教学准备•数字卡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数字卡片2和3,展示给学生。

2.引入:教师展示数字2和3的写法和读法,并让学生模仿读写。

3.讲解:教师简要解释数字2和3的意义,并与学生分享这两个数字存在于生活中的例子。

4.练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互相辨认和书写,引导学生在纸上反复书写数字2和3。

5.总结:让学生总结认识到的数字2和3的写法和读法。

第二单元:数数第三课:认识4、5教学目标•认识数字4、5•掌握4、5的写法和读法•能正确辨认和书写数字4、5教学重点•认识数字4、5•掌握4、5的写法和读法教学准备•数字卡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数字卡片4和5,展示给学生。

2.引入:教师展示数字4和5的写法和读法,并让学生模仿读写。

3.讲解:教师简要解释数字4和5的意义,并与学生分享这两个数字存在于生活中的例子。

4.练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互相辨认和书写,引导学生在纸上反复书写数字4和5。

5.总结:让学生总结认识到的数字4和5的写法和读法。

第四课:认识6、7教学目标•认识数字6、7•掌握6、7的写法和读法•能正确辨认和书写数字6、7教学重点•认识数字6、7•掌握6、7的写法和读法教学准备•数字卡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数字卡片6和7,展示给学生。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3-10练习七(1)》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3-10练习七(1)》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3-10练习七(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3-10练习七(1)》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以内的加减法,另一部分是410的加减法。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3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410的加减法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10的数字认识,对加减法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加减法的计10的加减法,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算还不是很熟练,特别是对于4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3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4~10的加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3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4~10的加减法计算。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加减法计算,如退位减法、进位加法等,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3.计算练习:进行3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4.扩展练习:进行4~10的加减法计算练习,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XX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XX最新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课方案(XX最新苏教版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课内容:课本第20~22 页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初步领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经过着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质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识题,并依据数学识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育有条理地思虑的习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平时生活中的作用。

要点、难点要点:知道乘法的意义。

打破方法:联合详细的案例,交流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打破方法:让学生在着手操作、动眼察看、动脑研究等学习活动中意会。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建情境、指引研究式的方法。

学法:小组合作、自主研究。

教课准备:主题图、小棒、圆片。

教课过程:新知铺垫(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①(出示主题图)在春色明朗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街坊鸡一同到达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找寻食品。

请认真看图,小白兔是几个几个在一同的?鸡呢?(要点指引学生察看:小白兔是 2 只 2 只在一同的,鸡是 3 只 3 只在一同的。

)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识题?学生回答。

③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几个?2+2+2=6(只)这里有几个 2 相加,得多少?(板书: 3 个 2 相加得 6)④谁能用算式表示鸡一共有多少只?3+3+3+3=12,4 个 3 相加得 12⑤请小朋友认真察看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相互议论)加数都同样。

试一试一次摆 2 根小棒,摆 5 次。

学生着手摆一摆。

教师巡视。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2+2+2+2+2=105个 2相加得 10。

研究新知(1)初步认识乘法①创建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一张电脑桌上有 2 台电脑, 4 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4个 2相加。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 练习七》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  练习七》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练习七第1课时总第月个教案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第37页第1—5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认识,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有关乘法计算。

2、通过练习,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运用口诀进行乘法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正确、熟练应用。

教学准备:小黑板、每人准备1—6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出示口诀练习。

2、同桌活动完成第2题。

拿出1—6的数字卡片,两人各抽出3张卡片,按顺序说出卡片上的数与4、5、6相乘的积。

3、完成第3题。

(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一连。

(2)比较:连在一起的算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6×4和4×6,得数相同,用的口诀相同3×2和1×6,得数相同,用的口诀不同(3)讨论:在学过的口诀中,哪两句口诀不同,但得数是相同的?4、完成第5题。

2分半钟完成,集体校对后订正。

二、基本练习1、出示第4题中的第1组题。

不计算你能比较得数的大小吗?(6×3表示3个6相加,6×2表示2个6相加,3个6相加比2个6相加多)独立练习其余3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出示2×()=6。

你怎么想出括号里的数?交流:想2乘几得6,或者想几个2是6,还可以想口诀二几得六。

独立完成第8题的其他题目,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强调用乘法口诀想的方法。

三、综合练习1、判断。

求5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写成5×4=206+6+6+6+5可以写成6×5+5两个因数分别是4和6,它们的积是102、填空(1)( )×( )=( )×( )=6 12=( )×( )=( )×( )(2)3×( )=( ) ( )×4=( )(3)□×□=25□+△=13□=()△=()3、思考题(1)计算1+3=( ) 1+3+5=( ) 1+3+5+7=( )2×2=( ) 3×3=( ) 4×4=( )(2)找规律讨论:每组算式有什么规律?(几个连续单数相加等于加数的个数乘以它本身)(3)应用你还能想出别的更复杂的算式吗?四、反思总结今天同学们练习了6的乘法口诀,还会用6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得真不错。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0课《练习七(第1课时)》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0课《练习七(第1课时)》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0课《练习七(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七(第1课时)》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对第三单元中所学的加减法运算进行巩固和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减法运算基础,但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仍存在困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已初步建立,但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复杂情况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复习加减法运算基础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第三单元所学的加减法运算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讲解和分析。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注意观察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第三单元练习七(1)(第10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第三单元练习七(1)(第10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第三单元练习七(1)(第10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3. 整数和小数的互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2. 使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3. 培养学生将整数和小数进行互换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2. 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初步认识小数。

2. 知识讲解:(1)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以例题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2)讲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具体例子说明。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七(1)中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知识: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再次强调小数加减法和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5. 整数和小数的互换:让学生练习将整数和小数进行互换,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2.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3. 整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完成练习七(1)中的题目;2. 答案:待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小数的互换掌握较好,但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方面还有待提高;2.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索小数的其他性质和规律,如小数的乘除法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1.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2.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3. 整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

一、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小数的加减法是学生在学习小数阶段的重要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0课《练习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0课《练习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0课《练习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0课《练习七(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能力,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以及能够运用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100以内的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数的读写方面还存在困难,对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能力,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加减法运算的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配合图片和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小玩具等道具,用于游戏和实践活动。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

通过数数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11《练习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11《练习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11《练习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11《练习七(第1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巩固对10以内的加减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8道算式,每道算式都需要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这些算式既包含了简单的加减法,也包含了进位和退位的运算。

通过这些算式的练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加减法知识,对1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但可能在运算的准确性、速度以及运算规律的理解上还存在问题。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也会影响到学习效果。

有的学生可能对数学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而有的学生可能对数学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让学生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PPT、练习题、奖品等教学资源。

同时,教师还需要准备教学环境,如教室、黑板、投影仪等。

第3单元 第10课时 练习七(1)( 教案)-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版)

第3单元 第10课时 练习七(1)( 教案)-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版)

第3单元第10课时练习七(1)(Word 教案)-【优翼·学练优】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出使用加号的算式。

2.能够通过加法口诀算出小学生所需要计算的数学运算。

3.能够熟练使用“+”号进行加法运算,灵活运用口算和竖式算法方法。

4.能够用竖式算法计算出两位数的加法。

二、教学重点1.加法口诀的运用。

2.加号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1.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口算和竖式算法。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待学生做题的练习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老师展示课件,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本讲的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时,首先我们需要看一下这道题目。

题目:有12个同学在操场上跑步,现在又有8个同学加入跑步队伍。

请你写出这个算式,计算一下这些同学一共有多少人?2. 案例分析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小学生都知道的口诀来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十二加八,先算十加十得二十,再算二加八得十,所以十二加八得二十。

这张图可以作为干货输入进去:•十加十得二十•二加八得十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算式在竖式上的解决方法:1 2+ 8------2 0我们先将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2相加,得到2;再将个位上的8和1加上,得到9,所以12加8等于20。

3. 练习题老师发给学生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加法口诀和竖式算法来计算。

1.58 + 29 =2.46 + 38 =3.33 + 22 =4.75 + 23 =4. 练习题答案老师让学生将练习题的答案写出来并核对。

1.58 + 29 = 872.46 + 38 = 843.33 + 22 = 554.75 + 23 = 985. 课堂练习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设计数学运算题并计算。

每组同学在计算完成之后,老师让其上台把答案展示给同学们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加法口诀的运用,以及使用加号进行加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多样化的题目设计和练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巩固自己的数学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2019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 练习七(1)

【苏教版】2019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  练习七(1)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0课时练习七(1)教学内容:课本第37-38页练习七第1~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上一堂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

二、计算练习。

1、口诀练习。

(1)背6的乘法口诀。

(集体齐背,指名背,对口令。

)(2)提问:“五六三十”是什么意思?用来算哪两个乘法算式?“三六十八”呢?2、出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卡片,指明学生口算。

反复练习后,让学生集体口算一遍。

3、练习七第2题。

(1)出示第2题图,看清图意先是4分别乘2、3、4、6,再依次指题目,读算式说得数,每说一道算式得数,集体齐答口诀。

(2)再让学生分别用2、3、4、6分别乘5、6,读算式说得数,齐答口诀。

4、练习七第3题。

(1)老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时提问:6×4和4×6为什么相等?(都用口诀四六二十四)4×3和6×2为什么相等?(口诀不同,得数相同)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5、练习七第4题。

(1)要求学生比每组两题中得数的大小,并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出了大小,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如第一组中6×3是3个6相加,6×2是2个6相加,3个6大于2个6,所以6×3比6×2大)还有其它方法吗?(比乘数,如5×6和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的乘数6,另一个乘数6大于5,所以6×6大于5×6)。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2019-2020学年苏教版数学精品资料教学内容认识乘法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学具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调整一、导入新课二、新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认识乘法)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板书:2+2+2=6(只)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板书:3+3+3+3+=12(只)(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2、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图。

(2)例1,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3)例2,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4)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3、教学例 2(1)出示例2图(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板书:2+2+2+2=8)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读课题。

说一说,列算式。

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

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三、完成“想想做做”1~5四、总结(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答老师板书:2 + 2 + 2 + 2 = 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七(1)(第10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七(1)(第10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七(1)(第10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7页的练习七第1~7题、思考题。

1.本节课主要练习用口诀计算乘法式题,并且是以练习6的乘法口诀为主,附带一些以前学过的乘法口诀。

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计算技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熟练程度。

2.学会用乘法的含义比较乘法算式的大小,使学生通过计算逐步提高应用口诀口算的能力,能联系乘法含义说明解决乘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趣味游戏、口算比赛、生生互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表达、细致认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

能熟练地用6以内的乘法口诀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正确运用乘法的含义进行练习。

教师:课件、直尺。

学生:铅笔、橡皮、直尺、1~6的数卡、自备本。

▍流程一:引入新课1.背乘法口诀(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了1~6的乘法口诀,小朋友你们都会背了吗?大家一起背一背吧(全班小朋友边拍手边背)2.对口令(1)谈话:按顺序你们都会,那么打乱顺序,你们也能快速地背出乘法口诀吗?对口令:好吧,我们一起来对口令。

(师的速度可以渐渐地由慢变快,全班一边拍手一边对口令。

)四六()、五五()、()三十六、()六十二、()五十五、二三()……(师说前半句,生答后半句;师说后半句,生答前半句。

)(2)同桌小朋友也来试一试,互相对口令吧。

3.你们背得真好,今天,就让我们用这些乘法口诀去解决一些问题,好吗?[板书课题:练习七(1)]▍流程二:新课教授1.完成练习七第2题:闯关游戏(1)谈话: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进入神奇的数学宫,可是,进入数学宫,都要先穿过三扇魔法大门,仔细看这幅图,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生观察、回答。

说明:是呀!只要依次算出每个小动物身上的数与4、5、6相乘的积就可以顺利过关了。

谁来帮帮小粉兔?四名学生分别帮助小粉兔、小松鼠、小花猫、小老鼠来给全班同学做一个示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10课时练习七(1)
教学内容:
课本第37-38页练习七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上一堂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
二、计算练习.
1、口诀练习.
(1)背6的乘法口诀.(集体齐背,指名背,对口令.)
(2)提问:“五六三十”是什么意思?用来算哪两个乘法算式?“三六十八”呢?
2、出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卡片,指明学生口算.反复练习后,让学生集体口算一遍.
3、练习七第2题.
(1)出示第2题图,看清图意先是4分别乘2、3、4、6,再依次指题目,读算式说得数,每说一道算式得数,集体齐答口诀.
(2)再让学生分别用2、3、4、6分别乘5、6,读算式说得数,齐答口诀.
4、练习七第3题.
(1)老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时提问:6×4和4×6为什么相等?(都用口诀四六二十四)4×3和6×2为什么相等?(口诀不同,得数相同)
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
5、练习七第4题.
(1)要求学生比每组两题中得数的大小,并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出了大小,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如第一组中6×3是3个6相加,6×2是2个6相加,3个6大于2个6,所以6×3比6×2大)
还有其它方法吗?(比乘数,如5×6和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的乘数6,另一个乘数6大于5,所以6×6大于5×6).
6、练习七第5题.
要求学生在2~3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时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情况,统计哪几题错得较多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矫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一次次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