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合集下载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de)职业道德素养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de)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de)专业人员.唐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人(de)信念和良知等来维系(de),是用以维持社会(de)安定和秩序,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社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de)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de)专业人员.唐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人(de)信念和良知等来维系(de),是用以维持社会(de)安定和秩序,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关系(de)行为规范(de)总和.职业分工使得从事不同职业(de)人们之间形成了特殊(de)社会关系——职业关系,这种职业关系需要与之相适应(de)特殊(de)行为规范来加以调节,职业道德因此而形成.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de)人们,在其特定(de)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de)带有职业特点(de)道德规范总和.比如,医生救死扶伤、法官明镜高悬、商人诚信公平、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都是具有职业特点(de)职业道德.教师道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de)道德规范应遵守(de)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de)总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de)形成并不是简单(de)出自某个行政机构或单位领导(de)意愿和要求,而是教育者在长期(de)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de)经验结晶.在中国,高尚师德源远流长.孔子时期就已总结了一整套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形成了我国最早(de)教师道德体系.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这些思想流传几千年,魅力依旧.尽管时代变迁,要求发展,但由教师这个职业本质属性决定(de)教师职业道德(de)精髓是永恒(de).二、教师职业道德法标准颁布(de)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八条.概括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是:1.依法执教——方向正确2.爱岗敬业——尽心竭力3.热爱学生——关心学生4.严谨治学——刻苦钻研5.团结协作——携手共进6.尊重家长——共同育人7.廉洁从教——以身作8.为人师表——明得惟馨三、教师职业道德素养(de)建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不同(de)两个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指规范、准则本身,属于社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则属于个体品德范畴,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品质(de)产物.它(de)构建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内化和外化(de)过程.通俗一点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de)建构就是要把“行为规范”转化为“规范行为”.这里所讲(de)内化就是教师将已有(de)品德心理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建立联系,实现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de)同化,通过对外在(de)准则从盲目依从到自觉(de)认同.外化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人与人,特别是师生相互之间(de)互动交流,在教育实践中去实施(外化)并体验这些规范和准则,从而形成与之相适应(de)道德情操、信念、意志和行为规范,构起相对稳定(de)、一贯(de)从事教育事业(de)个性特征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目前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基本上知道所谓(de)职业道德要求,中小学职业道德标准可倒背如流,也谈得头头是道,但这些要求与自己(de)品德基础却不相干.这些外在(de)社会道德要求尚未转为为内在(de)个人品质,也就是内化外化过程还很不到位.这也是我们开展这次活动讲(de)原因所在.但是我们必须清楚(de)认识到品德(de)形成不是一个“灌输---接受”(de)简单过程,这些讲座只是一个引子,主要由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实践与体验、交流与互动逐步形成良好(de)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讲教师职业道德素养(de)基本内容.1.教师爱岗敬业.教师爱岗敬业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上(de)内容:(1)情感上——爱校爱教爱生对自己从事(de)职业,有一种情感上(de)接纳,甚至“迷恋”;对从事职业活动(de)场所有一种剪不断(de)“情结”.能把自己(de)情感世界与教育(de)兴衰、学校(de)兴衰联系在一起,为教育之忧而忧,为教育之乐而乐.以校为家,把学生当儿女、兄弟姐妹.这种情感是爱岗敬业最根本(de)动力源泉.这种情感是内在(de),也是持久(de),不会因教师职业待遇(de)高低或条件(de)忧劣而轻易波动.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de)职业,才能敬重自己(de)事业,并为之而自豪;热爱自己(de)本职工作,才可能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de)职责,才能对学生、对事业严肃认真、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2)理念上——教书育人教师对职业(de)爱心要在懂教育规律、思想方法科学和清醒头脑(de)前提下,否则这种爱就会盲目和没有方向.教师爱岗敬业要体现在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要求,适应时代发展(de)综合素质,又要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个学生(de)个性得到发展.教师爱岗敬业不仅仅表现在关注学生(de)学习,千方百计提高学生(de)学习成绩上,更要体现在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de)思想品德上,体现在教学活动(de)教育性上,体现在关心学生(de)内心世界上.教师爱岗敬业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要培养学生形成做事、做人应具备(de)良好品德.(3)态度上——认真负责教师对工作、对学生(de)态度是教师爱岗敬业(de)直接体现.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朱熹强调“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教师工作(de)对象是人不是物,容不得半点疏忽.教育(de)影响触及心灵,容不得丝毫大意.教育过程中(de)任何轻率、差错和随意性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de)职业态度除“认真”二字,别无选择.具体讲:教师在工作上要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决不敷衍了事,在行动上,科学规范、遵规守纪、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教师没有个人行为,教师(de)言行举止在学生(de)视野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完善自己(de)职业形象.爱岗敬业,一般分为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等不同状态.乐业——是建立在对自己所从事(de)教师职业(de)积极态度、浓厚兴趣和深深热爱(de)情感基础上(de).乐业(de)教师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由衷(de)喜爱,不计较待遇多少、地位高低,工作再苦再累是享受.他们为学生(de)每一点进步而兴奋,这属于情感型(de)爱岗者.敬业——是教师对其职业(de)理智思考基础上形成(de)积极态度.敬业型(de)教师出于对教师职业(de)性质、社会意义以及个人发展意义(de)认识,树立起自己(de)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认真、一丝不苟、作风严谨作为自己(de)工作准则,这属于理智型(de)爱岗者.勤业——体现了教师对工作(de)根本态度和履职程度,勤业(de)教师总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属于态度型(de)爱岗者.精业——有扎实(de)教学教育基本功,并不断钻研.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属于创造型爱岗者.教师爱岗敬业(de)几种水平:师德(de)楷模水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教师师德(de)极高境界,他们全身心(de)投入教书育人事业,呕心沥血、乐此不疲,以桃李满天下作为自己(de)人生目标,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忠于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锐意改革,成绩卓越,是他们师德境界(de)真实写照.有这样师德(de)教师人数虽不多,但在教师群体中影响较大、号召力强,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师德(de)优秀水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de)教师具有较高(de)师德水平.师德(de)基本水平.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总之,爱岗敬业体现着教师积极向上(de)人生观追求.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应有(de)人生态度,也是我们要求和教育学生努力(de)基础.2.教师(de)博爱(师爱)教师对学生(de)爱,简称为“师爱”.师德是教师素质(de)灵魂,师爱是师德(de)灵魂,因此上说师爱是教师魂中之魂.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而且要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de)师爱均匀(de)洒向每个学生.享受教师(de)爱,是每个学生(de)需要,也是每个学生(de)权利,这是他们得以健康成长(de)阳光、空气和水.爱每一个学生就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de)爱好、才能、了解他们(de)个性特点、了解他们(de)精神世界.只有了解每个学生(de)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de)完整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de)智力发展,他(de)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了解学生是爱学生(de)具体表现.教师对学生(de)爱不是一种纯粹(de)情感过程,也不是一种纯粹(de)认识过程,有些人把它定义为一种情理相融(de)心理过程,一种严慈相济(de)心理特征.教师爱生是人类心灵一种完美与理想(de)象征.情感是师爱(de)前提.从早到晚教师与学生同活动,上课眼睛注视着他们(de)眼睛,不时(de)沟通交流.教师为学生能自己(de)要求完成任务而感到喜悦.这些天然(de)、纯真(de)情感是教师爱学生(de)基础.理性是师爱(de)方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教师只有“爱(de)情感”和“奉献”还远远不够,师爱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这才是师爱(de)正确方向.情感与理性(de)融合是师爱实现共同教育功能(de)保证.即情理相融,严慈相济.师爱是双向交流,动情效应.爱生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和谐共振(de)过程.学生得到教师(de)爱,也会激发出对教师(de)爱,反馈回去,形成爱(de)双向交流.这种动情效应会产生良好(de)结果.首先,学生会表现出自觉尊重教师(de)行动,十分愿意接近教师,希望与教师合作.就是所谓(de)亲其师;随之而来(de)就是“信其道”教师(de)教育影响很容易被学生同化,教师(de)要求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de)目标也正是在这种双向交流(de)过程中得以实现.爱心(de)双向交流更重要(de)效应还存在于它能使教师人格(de)升华,激发出巨大(de)能量和潜能使人变得伟大、完美.奉献之心、不忘使命.爱就意味着奉献.教师(de)爱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报酬,只讲学生,不求回报(de)充满奉献(de)爱.对学生(de)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de)条件,但不是教育(de)最终目(de).对学生(de)爱最终还要体现在为学生(de)未来负责,为民族(de)未来负责.也就是:爱心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de)条件,最终还要体现在为社会培养出人才.3.教师(de)公正.教师(de)公正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de)公平和正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涉及(de)利益关系很多,比如:教师自身(de)投入和教师(de)收入之间(de)关系、教师集团(de)利益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de)关系,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de)关系等.正确(de)对待和处理这些关系,就必须使用公正这条基本(de)伦理原则.教师公正问题关系很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协调和配合,在形成良好教育环境(de)过程中,教师对人对己(de)公正显得十分重要.假如教师能够公正(de)对待家长,做到尊重、理解、真诚地相互合作,就有利于形成良好(de)外在教育环境.假如教师能够公正(de)对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就有利于协调不同(de)教育职能而形成良好(de)教育氛围.公正(de)对待学生是教师公正(de)重点.在一个群体中,总有优中差,假如教师不能做到公正、偏爱优生、歧视差生,就往往会造成教育教学秩序(de)混乱,不利于正常教育活动(de)开展,教师(de)公正决定着教师在学生中(de)威信,学生对教师公正(de)期望值相当高.教师公正与否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de)形象息息相关.教师(de)公正可以促进良好班级体(de)形成,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de)积极性.教师(de)不公正会使学生怀疑公正(de)合理性,而公正本身就是道德教育(de)重要内涵.长期以往,教师(de)不公正必将对学生(de)道德成长受到影响.教师(de)公正是教育公正(de)核心,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de)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公正,可为实现社会公正做贡献.教师公正(de)内容:1.教师自己对自己(de)自重.2.教师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de)关系.3.教师对家长(de)公正.要平等对待学生、爱护差等、一视同仁、实事求是、赏罚分明、因材施教.4.教师仁慈.教师(de)仁慈(de)核心体现在对学生仁慈施教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条件(de)爱心. 2).高度(de)宽容和耐心.教师(de)义务.1.教师(de)法律义务.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de)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de)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de)社会活动.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体质等方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学生(de)行为或者其它侵犯学生合法权益(de)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de)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2.教师(de)道德义务.包括一般道德义务、遵守承诺、扶贫济困、善待他人,见义勇为等等.职业道德义务: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教师(de)职业道德简单(de)说就是教书育人,否则就是误人子弟.以上五个方面就是我们建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de)主要方面,全体青年教师在学业务(de)同时,要不断从以上五个方面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力争尽快成为一名有职业道德、有业务能力、成熟(de)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引言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是衡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职业道德素养是指教师在职业行为中始终恪守的道德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而专业水平则是指教师在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的内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它体现了教师在职业行为中的道德追求和责任担当。

1.1 道德准则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核心是遵循道德准则,包括诚信、公正、责任、尊重、关爱等。

教师应当以诚信为本,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教师应当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教师应当承担起教育使命,尽职尽责;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和家长,关心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1.2 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实践是依据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伦理准则等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教师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教师应当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教师应当遵守教育伦理准则,秉持教育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师专业水平的内涵教师专业水平是指教师在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它是教师成为优秀教育者的重要保障。

2.1 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表现在对教育学科知识的掌握。

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教育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科知识的更新和前沿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2.2 教育技能教师的专业水平还体现在教育技能方面。

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

教师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2.3 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包括对教育发展的关注和参与。

教师应当保持对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敏感性,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不断学习和成长。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承担着培养国家未来的重要使命。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是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守和具备的基本准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探讨其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准则。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其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遵循“言传身教”的原则,做到言行一致,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其次,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水平、教学方法、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

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中,教师应该具备的几个方面特质尤为重要。

首先是爱心和耐心。

教师应该满怀爱心,对学生有爱,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解决学生的困惑。

其次是责任和担当。

教师应该对学生负责,承担教育教学的责任,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是专业和学术。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形象和发展,更关乎学生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时刻铭记自己的
身份和使命,不断提高认识和修养,努力做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
影响学生成长。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蒙者,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新一代。

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教师作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着涵养人才、培养未来的重任。

教师具备良好基本素养,是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关键。

那么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一、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教育事业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心脏,而职业道德是教育事业走向成功的保障。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犯难的问题,而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师德情操,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具备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言传身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闪亮明星。

二、优秀的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工作离不开教育学理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着过硬的教育理论素养。

不仅要熟练掌握相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还要学习教育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辅助科目,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并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三、深厚的学科素养教师要在学科领域具备深厚的学科素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无论授课内容是人文、自然、社会科学等,教师都必须熟悉功利、价值、思想体系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科学引导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和方法。

四、创新能力现在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教育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洞察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科技,紧跟时代发展。

只有这样,能够在教育的前沿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品质。

五、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教育工作需要高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思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更好地掌握知识。

六、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在工作中,与许多互动者进行接触和交流,不同的互动者有不同的个性、心态、需求和生活背景。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耐心倾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并且能够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具备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理论素养、学科素养、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对待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教育,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对待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对待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 学而不厌,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是一个系统修养,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需要有良好的氛围,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需要社会的支持。

现在的教师任重道远,充满着希望和挑战,新课程的改革把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推进了一个新时期。

现代教育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师的工作,特别是小学教师的工作是极其繁琐,细腻,甚至看去是极其微小的。

低年级的孩子除了教学,在生活上不仅需要你人格力量的感染,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

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

相反,如果他既不能在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和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

”所以,作为小学教师,作为把孩子领入知识殿堂大门的老师,更应该努力提升个人的师德修养。

那么,如何提升教师个人师德素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调整心态,增强职业认同感。

加入教师队伍的人,形形色色,有些是真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有些可能是形势使然,把教师职业只是看作一种谋生职业。

所以当遇到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师的工作不是社会全部人能理解时,这些人对教师这份职业更是没有认同感。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

它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修养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师德修养是教师必备的品质。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守职业操守。

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到言行一致。

同时,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效果。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同的兴趣、特点和能力。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育。

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

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与家长共同协商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扰。

教师还应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条件。

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教师要严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利用职权谋求私利,不得虐待、歧视学生等。

教师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必备的素养和品质,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涵盖了教师的职业素养、师德和教学伦理等方面,并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情操、高度的责任感和规范的行为准则。

下面将从职业素养、师德和教学伦理三个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概述。

一、职业素养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道德的基础,它指的是教师在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等方面的修养和素质。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与同事共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推进学校的教学和发展。

二、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应保持谦虚、宽容、诚实和正直的态度,对待学生和同事应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教师还应保守学生的秘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不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

教师应严格遵守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不得因个人原因或其他因素擅自调整课程内容,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公平和充分的教育机会。

三、教学伦理教学伦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公正客观,不得歧视或偏袒任何学生,以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总结起来,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要求教师具备职业素养、高尚的师德和规范的教学伦理。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指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标准,包括尊重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等。

1、尊重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以任
何形式侵犯学生的尊严和权利。

2、尊重他人。

教师要尊重他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害他人的
合法权益。

3、诚实守信。

教师要诚实守信,要实事求是,公正公开,不
得损害学生的利益。

4、爱岗敬业。

教师要爱岗敬业,严格遵守教学规定,认真负
责地完成教学任务,及时准确地传授知识。

5、严格要求自己。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
业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准。

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1.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一)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就能够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奉行的宗旨,积极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当前,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不同程度的检验,作为教师应义无反顾地献身于教育事业,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培育学生身上,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

(2)热爱学生。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并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要以自己坚定的信仰去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求做真人,求做真事;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影响学生热爱知识,热爱生活;以自己乐观的精神去培育学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质。

无数实践证明,具有高尚品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学生;具有渊博知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学生。

(3)热爱学校。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校,关心学校的发展,教师之间要谦虚礼让,团结协作。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卫生等习惯,为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劳动习惯、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个体劳动成果、人才培养依赖于教师群体的长期努力,教师个人的劳动常被隐没在群体的成功之中。

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博大的胸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而喜,为集体获得成功而乐。

(4)热爱所教学科。

教师要热爱所教的学科。

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熟悉和精通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方面知识,如在追求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上,在探寻最科学、最有效的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与受到思想教育的途径上,在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诸多矛盾上,都要作出不懈的努力。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教师是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育人成才的重要职责,还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学生树立典范。

在这个责任重大的职业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

一、职业道德素养1. 责任心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核心之一就是责任心。

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在教室里教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做到责任落实到位,认真审核、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评价学生、跟进学生进展、辅导科研等方面,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有个性化的关照与教育。

2. 诚信教师应该拥有高度的诚信,这包括了对学生、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信任。

教师应该自觉秉持公正、诚信、透明的原则,对自己讲的话和作出的承诺严格遵守,对学生公平对待,不偏私、不欺瞒,不捏造事实,讲求真实尽责。

3. 勤奋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必须劳动者精神、奋斗精神、科研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

课堂之外,教师还需要不断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为学生善尽自己的角色。

4. 合作性教师是一个集体性工作,所以教师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形成良好的互联互通的工作氛围,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共享知识和经验,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专业能力1. 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工作的核心能力。

教师要深刻理解与掌握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熟知国内外教学法、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路,发掘各类教学资源和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管理能力教师要准确把握管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科学、合理地分配管理任务,整合和编制教学资源,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完成各项工做。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疏导和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认知等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 研究能力教师需要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提高自身教育知识水平和使用反思、问题解决、创新思维等技能,还要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主动开展教育研究,努力探索改革教育新思路。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责任者,其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高低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重要性、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以及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探究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对于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重要性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职业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包括爱岗敬业、尊重学生、诚信守法、以身作则等方面。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素,意味着教师应当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爱和责任感,积极投入教育事业。

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体差异,关心、理解和支持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诚信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教师应当诚实守信、守法从教,不断强化自己的法治意识。

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教师要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示范,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育成果和个人发展。

教师以身作则,激励学生向上向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也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和信任。

只有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才能获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的延续和传承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优秀的教师职业道德,可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

二、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培养教师职业道德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引导和监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明确教师的行为准则。

其次,学校要从招聘、培训、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注重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

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班、组织道德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同时,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体制,加强对教师行为的监督和评价,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惩处和处罚,加强教师职业操守的约束力。

教师的职业道德应当如何表现?

教师的职业道德应当如何表现?

教师的职业道德应当如何表现?教师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也是社会的守护者和未来的希望。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维系教育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

教师的职业道德应当如何表现?一、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是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应当深入学习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为学生提供合法、公正、权利受保护的教育环境。

二、教书育人教师的职业道德核心是教书育人。

教书意味着传授知识,育人则是指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道德素质。

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高尚的精神风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尊重学生个性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发现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针对性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力。

四、健康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注重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以身作则教师的职业道德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和行为影响学生,成为学生良好行为的榜样。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道德高尚、品德正直的品质,才能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和行为。

六、认真负责,勤勉尽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于认真负责,勤勉尽职。

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认真授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机会,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七、尊重职业道德准则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包括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还包括学校和社会的职业道德准则。

教师应当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不违反职业道德准则,为学生和教育事业树立良好的声誉。

八、注重团队协作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团队的协作,每个教师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而奋斗。

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团队协作,建立良好的师德,增强学校和团队的凝聚力。

总之,教师的职业道德应当如何表现,关键在于始终秉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学生、为教育事业服务的使命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一)1.教师爱岗敬业。

教师爱岗敬业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上的内容:(1)情感上——爱校爱教爱生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情感上的接纳,甚至“迷恋”;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场所有一种剪不断的“情结”。

能把自己的情感世界与教育的兴衰、学校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为教育之忧而忧,为教育之乐而乐。

以校为家,把学生当儿女、兄弟姐妹。

这种情感是爱岗敬业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这种情感是内在的,也是持久的,不会因教师职业待遇的高低或条件的忧劣而轻易波动。

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敬重自己的事业,并为之而自豪;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可能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对学生、对事业严肃认真、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2)理念上——教书育人教师对职业的爱心要在懂教育规律、思想方法科学和清醒头脑的前提下,否则这种爱就会盲目和没有方向。

教师爱岗敬业要体现在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素质,又要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教师爱岗敬业不仅仅表现在关注学生的学习,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要体现在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上,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教育性上,体现在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上。

教师爱岗敬业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要培养学生形成做事、做人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3)态度上——认真负责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态度是教师爱岗敬业的直接体现。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朱熹强调“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容不得半点疏忽。

教育的影响触及心灵,容不得丝毫大意。

教育过程中的任何轻率、差错和随意性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的职业态度除“认真”二字,别无选择。

具体讲:教师在工作上要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决不敷衍了事,在行动上,科学规范、遵规守纪、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在学生面前,教师没有个人行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的视野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完善自己的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

唐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人的信念和良知等来维系的,是用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秩序。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

唐•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人的信念和良知等来维系的,是用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分工使得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形成了特殊的社会关系——职业关系,这种职业关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行为规范来加以调节,职业道德因此而形成。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的带有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总和。

比如,医生救死扶伤、法官明镜高悬、商人诚信公平、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都是具有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教师道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应遵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的总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并不是简单的出自某个行政机构或单位领导的意愿和要求,而是教育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经验结晶。

在中国,高尚师德源远流长.孔子时期就已总结了一整套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形成了我国最早的教师道德体系。

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

这些思想流传几千年,魅力依旧.尽管时代变迁,要求发展,但由教师这个职业本质属性决定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永恒的.二、教师职业道德法标准范就是:1.依法执教—-方向正确2.爱岗敬业——尽心竭力3.热爱学生—-关心学生4。

严谨治学——刻苦钻研5。

团结协作-—携手共进6。

尊重家长——共同育人7.廉洁从教—-以身作则8.为人师表——明得惟馨三、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建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应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正直廉洁、公正无私等,以及敬业爱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等。

只有具备这些师德素养,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和信任,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和教育好孩子。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备社会责任感。

教师是社会的一员,要承担起教育人才的重要使命。

教师应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关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教师还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教师形象。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主要包括高尚的师德、专业素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时刻以此为准则,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

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包括教师的职业操守、职业责任、职业精神和职业行为等方面。

教师的职业道德构成中,职业操守是其核心要素之一。

教师作为社会的培养者和引导者,应当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

教师应秉持诚信、正直、公正、公平的原则,坚守职业道德底线,维护教育公平和学生合法权益。

教师应当崇尚真善美的价值观,注重个人修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教师的职业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的重要使命。

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还应当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教师职业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追求。

教师职业精神包括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奉献精神等方面。

教师应当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和责任感。

教师应该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同时,教师应该具备奉献精神,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付出更多的努力。

教师的职业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

教师应当遵守教育法律法规,遵循教育教学规范,不得违反国家和社会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教育活动。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保护学生的隐私,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包括教师的职业操守、职业责任、职业精神和职业行为等方面。

教师应当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承担起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付出更多的努力。

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

唐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人的信念和良知等来维系的,是用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秩序。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

唐•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人的信念和良知等来维系的,是用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的总和。

职业分工使得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形成了特殊的社会关系——职业关系,这种职业关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行为规来加以调节,职业道德因此而形成。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的带有职业特点的道德规总和。

比如,医生救死扶伤、法官明镜高悬、商人诚信公平、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都是具有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

教师道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应遵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的总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规的形成并不是简单的出自某个行政机构或单位领导的意愿和要求,而是教育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经验结晶。

在中国,高尚师德源远流长。

孔子时期就已总结了一整套教师道德行为规,形成了我国最早的教师道德体系。

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

这些思想流传几千年,魅力依旧。

尽管时代变迁,要求发展,但由教师这个职业本质属性决定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永恒的。

二、教师职业道德法标准1.依法执教——方向正确2.爱岗敬业——尽心竭力3.热爱学生——关心学生4.严谨治学——刻苦钻研5.团结协作——携手共进6.尊重家长——共同育人7.廉洁从教——以身作则8.为人师表——明得惟馨三、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建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规、准则本身,属于社会道德畴。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则属于个体品德畴,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品质的产物。

它的构建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化和外化的过程。

通俗一点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建构就是要把“行为规”转化为“规行为”。

这里所讲的化就是教师将已有的品德心理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要求建立联系,实现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要求的同化,通过对外在的准则从盲目依从到自觉的认同。

外化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人与人,特别是师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教育实践中去实施(外化)并体验这些规和准则,从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情操、信念、意志和行为规,构起相对稳定的、一贯的从事教育事业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

目前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基本上知道所谓的职业道德要求,中小学职业道德标准可倒背如流,也谈得头头是道,但这些要求与自己的品德基础却不相干。

这些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尚未转为为在的个人品质,也就是化外化过程还很不到位。

这也是我们开展这次活动讲的原因所在。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品德的形成不是一个“灌输---接受”的简单过程,这些讲座只是一个引子,主要由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实践与体验、交流与互动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讲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容。

1.教师爱岗敬业。

教师爱岗敬业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上的容:(1)情感上——爱校爱教爱生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情感上的接纳,甚至“迷恋”;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场所有一种剪不断的“情结”。

能把自己的情感世界与教育的兴衰、学校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为教育之忧而忧,为教育之乐而乐。

以校为家,把学生当儿女、兄弟姐妹。

这种情感是爱岗敬业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这种情感是在的,也是持久的,不会因教师职业待遇的高低或条件的忧劣而轻易波动。

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敬重自己的事业,并为之而自豪;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可能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对学生、对事业严肃认真、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2)理念上——教书育人教师对职业的爱心要在懂教育规律、思想方法科学和清醒头脑的前提下,否则这种爱就会盲目和没有方向。

教师爱岗敬业要体现在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素质,又要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教师爱岗敬业不仅仅表现在关注学生的学习,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要体现在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上,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教育性上,体现在关心学生的心世界上。

教师爱岗敬业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要培养学生形成做事、做人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3)态度上——认真负责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态度是教师爱岗敬业的直接体现。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朱熹强调“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容不得半点疏忽。

教育的影响触及心灵,容不得丝毫大意。

教育过程中的任何轻率、差错和随意性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的职业态度除“认真”二字,别无选择。

具体讲:教师在工作上要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决不敷衍了事,在行动上,科学规、遵规守纪、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在学生面前,教师没有个人行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的视野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完善自己的职业形象。

爱岗敬业,一般分为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等不同状态。

乐业——是建立在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积极态度、浓厚兴趣和深深热爱的情感基础上的。

乐业的教师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由衷的喜爱,不计较待遇多少、地位高低,工作再苦再累是享受。

他们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兴奋,这属于情感型的爱岗者。

敬业——是教师对其职业的理智思考基础上形成的积极态度。

敬业型的教师出于对教师职业的性质、社会意义以及个人发展意义的认识,树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认真、一丝不苟、作风严谨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这属于理智型的爱岗者。

勤业——体现了教师对工作的根本态度和履职程度,勤业的教师总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属于态度型的爱岗者。

精业——有扎实的教学教育基本功,并不断钻研。

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属于创造型爱岗者。

教师爱岗敬业的几种水平:师德的楷模水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教师师德的极高境界,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教书育人事业,呕心沥血、乐此不疲,以桃满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忠于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锐意改革,成绩卓越,是他们师德境界的真实写照。

有这样师德的教师人数虽不多,但在教师群体中影响较大、号召力强,起到先锋模作用。

师德的优秀水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样的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水平。

师德的基本水平。

认认真真、勤勤恳恳。

总之,爱岗敬业体现着教师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追求。

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人生态度,也是我们要求和教育学生努力的基础。

2.教师的博爱(师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因此上说师爱是教师魂中之魂。

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而且要坚持一视,将神圣的师爱均匀的洒向每个学生。

享受教师的爱,是每个学生的需要,也是每个学生的权利,这是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的、空气和水。

爱每一个学生就要了解每一个学生。

了解他们的爱好、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人。

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了解学生是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过程,也不是一种纯粹的认识过程,有些人把它定义为一种情理相融的心理过程,一种严慈相济的心理特征。

教师爱生是人类心灵一种完美与理想的象征。

情感是师爱的前提。

从早到晚教师与学生同活动,上课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不时的沟通交流。

教师为学生能自己的要求完成任务而感到喜悦。

这些天然的、纯真的情感是教师爱学生的基础。

理性是师爱的方向。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但教师只有“爱的情感”和“奉献”还远远不够,师爱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

这才是师爱的正确方向。

情感与理性的融合是师爱实现共同教育功能的保证。

即情理相融,严慈相济。

师爱是双向交流,动情效应。

爱生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和谐共振的过程。

学生得到教师的爱,也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

这种动情效应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首先,学生会表现出自觉尊重教师的行动,十分愿意接近教师,希望与教师合作。

就是所谓的亲其师;随之而来的就是“信其道”教师的教育影响很容易被学生同化,教师的要求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的目标也正是在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爱心的双向交流更重要的效应还存在于它能使教师人格的升华,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和潜能使人变得伟大、完美。

奉献之心、不忘使命。

爱就意味着奉献。

教师的爱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报酬,只讲学生,不求回报的充满奉献的爱。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对学生的爱最终还要体现在为学生的未来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

也就是:爱心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最终还要体现在为社会培养出人才。

3.教师的公正。

教师的公正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很多,比如:教师自身的投入和教师的收入之间的关系、教师集团的利益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等。

正确的对待和处理这些关系,就必须使用公正这条基本的伦理原则。

教师公正问题关系很大。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协调和配合,在形成良好教育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对人对己的公正显得十分重要。

假如教师能够公正的对待家长,做到尊重、理解、真诚地相互合作,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外在教育环境。

假如教师能够公正的对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就有利于协调不同的教育职能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公正的对待学生是教师公正的重点。

在一个群体中,总有优中差,假如教师不能做到公正、偏爱优生、歧视差生,就往往会造成教育教学秩序的混乱,不利于正常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的公正决定着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学生对教师公正的期望值相当高。

教师公正与否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息息相关。

教师的公正可以促进良好班级体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的不公正会使学生怀疑公正的合理性,而公正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涵。

长期以往,教师的不公正必将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受到影响。

教师的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教师公正,可为实现社会公正做贡献。

教师公正的容:1.教师自己对自己的自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