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陕西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归园田居》

合集下载

归园田居说课稿

归园田居说课稿

归园田居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园田居》。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归园田居》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

本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领略不同时期诗歌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诗人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和宁静,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和诗歌风格,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诗歌,对诗歌的基本常识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2)品味诗歌质朴自然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诗歌中的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人的情感。

(2)品味诗歌质朴自然的语言,学习诗歌的写景手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诗人归隐田园的深层原因,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2)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

归园田居的说课稿

归园田居的说课稿

归园田居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园田居》。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归园田居》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七课《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本单元主要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个时期的诗歌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

《归园田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是陶渊明田园诗的典型代表,对于学生了解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诗歌,对诗歌的基本常识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陶渊明诗歌的风格和思想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此外,高一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对于新鲜事物和未知领域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学习诗歌中的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朗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让学生进行诗歌改写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感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学习诗歌中的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

2、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深层原因,体会诗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归园田居》说课稿精选

《归园田居》说课稿精选
时完成并提交。
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 的完成质量,如答案的 准确性、思路的清晰性
等。
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期末考试评价:全面评估学生掌握情况
设计涵盖课程重点的期末考试试卷,确保试题的难度 和区分度适中。
严格按照评分标准阅卷,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
通过考试成绩分析,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今后的教 学提供参考。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及时关注学术动态和教学研究成果,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方法。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生动的学习材料 。
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 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理解。
课堂互动不够充分,部分学生 没有积极参与讨论。
时间安排略显紧凑,部分内容 讲解不够深入。
听取学生意见,调整教学策略
在课前调查中,了解学生对诗人其他作品的熟悉程度,有 针对性地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见解 。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 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 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针对这一难点,教 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田园风光、播放相关音乐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 所描绘的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
诗歌内容概述与风格特点
内容概述

归园田居说课稿(精选4篇)

归园田居说课稿(精选4篇)

归园田居说课稿归园田居说课稿(精选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归园田居说课稿(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归园田居说课稿1一、说教材《归园田居》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陶渊明归隐后的作品。

写的是田园之乐,实际表明的是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声。

学习该诗,有助于学生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感受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因此,它十分重要。

二、说学情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初步掌握了读诗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但是还未能形成成熟的稳定的学习方式。

同时,本单元学习是高中第一次接触古代诗歌,诗歌语言上的障碍和时间上的跨度对他们来说都是学习上的困难。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他们设置学习情境,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

三、说目标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抓住重点词句,领会诗歌真挚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感悟内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人生志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确看待归隐行为,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2、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五、说教法和学法教法:1、诵读法;2、问题引导法;3、交流讨论法;4、点拨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研讨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六、说教学过程《归园田居》是略读课文,但它又是属于高中阶段学习古诗文的开始,对以后继续学习诗歌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陶 渊明《归园田居》说课稿及反思

陶 渊明《归园田居》说课稿及反思

陶渊明《归园田居》说课稿及反思一、说教材《归园田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生活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自由的向往。

诗歌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田园诗的独特魅力,同时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归园田居》。

理解诗歌的大意,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

学习诗歌中的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歌的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分析诗歌中的写景手法和语言特色。

2、教学难点领悟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归隐情怀和人生哲理。

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说教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提问法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田园风光。

五、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诗歌,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诗歌的背景和大意。

2、合作学习法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相互交流观点和看法,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3、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诗歌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田园风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谈对田园生活的感受和向往。

《归园田居》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归园田居》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归园田居》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归园田居》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归园田居》优秀说课稿1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首诗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二诗歌单元。

陶渊明的诗作内容比较简单,选入中学课本的这几篇都是讲自己向往的田园生活以此来彰显自己的选择。

加上初中已经学过《归园田居(其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学生对陶渊明已经有一定的熟知度。

必修二诗歌单元选编这篇《归园田居》,后面必修五还有陶渊明的一篇骈文《归去来兮辞》,我希望高中可以给学生不同的视角,让学生对陶渊明的认识有逐渐深入的了解,而不是拘囿于我们给陶渊明贴的标签。

二、说学情高一学生还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发散思维和表达能力上还有所欠缺。

虽然对陶渊明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够深入,高中再读陶渊明希望给他们更深层的认识和引导。

同时,高一孩子思维很活跃,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表达效果可能会不够规范,需要慢慢贯彻。

三、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针对这些,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理解全诗描写的内容,探知陶渊明其人其文。

过程与方法:触摸诗人隐藏在诗歌语言和意象之后的诗心。

体味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诗意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在激流中积极进取坚持自身。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探究陶渊明在诗歌语言和意象之后的诗心,学习作者诗意地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在激流中积极进取坚持自身。

五、说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来体会其文其人。

归园田居说课稿(10篇)

归园田居说课稿(10篇)

归园田居说课稿(10篇)归园田居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解说。

一、说教材(一)说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诗三首》中的一首诗,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它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唐诗奠定了基础。

本诗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诗。

《归园田居》组诗共五首,此为其第一首,写的是自己辞别官场,回归田园之后的喜悦心情,同时也透漏出他对官场生活的极端厌恶之情。

(二)说学情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对陶渊明已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语言朴素、简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诗句的大意,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结合学生的特点,本课的特点,以及大纲的要求,特制定学习目标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所谓“知人论世”,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通过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蕴涵的情感。

3、情感目标:1、理解作者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归隐,学习其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整体把握文意。

2、提炼能体现陶渊明人生志趣的重点诗句诵读、品味。

3、理解作者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学习其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正确看待归隐。

【课时安排】:1课时二、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我确立的教学方法有: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

只有反复诵读,学生才能理解诗歌的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

所以,我会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答案。

当然,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会适当地予以点拨。

教学上我采取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让他们更容易走进诗歌,走进诗人,去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归园田居说课稿

归园田居说课稿

《归园田居》说课稿一、关于教材《归园田居》(其一)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通过这三首古诗的学习,可以对我国五言诗的发展脉络有个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认识。

这三首诗在本册古代诗歌单元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唐诗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器具:多媒体投影三、关于教学过程:(一)导语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做两个选择题。

1、有两种人生道路:A 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

B 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学。

2、如果走入社会,有两条路:A 做官,有名有利 B 做农民,平平淡淡。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

舍和得充满烦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

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

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

《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

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

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归园田居》说课稿(通用5篇)

《归园田居》说课稿(通用5篇)

《归园田居》说课稿《归园田居》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说课稿(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归园田居》说课稿1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这部分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归园田居》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诗四首》中的一首。

属于必读课。

本单元收录了《三峡》、《短文两篇》和《湖心亭看雪》等都是描绘自然山水景物的优秀诗篇。

通过本单元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秀美风光,理解诗人在嘈杂的社会环境中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

通过《归园田居其三》的学习,使学生对山水田园诗有初步的了解,感受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和作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诗了解山水田园诗的风格特征,当是本诗的学习目标之一。

(二)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器具:多媒体投影四、关于教学过程: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做两个选择题。

1、有两种人生道路:A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

B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学。

2、如果走入社会,有两条路:A做官,有名有利B做农民,平平淡淡。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

《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

《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

《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园田居其一》。

这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归园田居其一》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一首。

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诗人采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使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使读者通过想象觉得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意境美,从而受到感染。

全诗语言平易朴实,多用偶句,对仗工整,琅琅成诵,富有音乐美。

文本的难度不大,可多放时间,以学生自由的朗读、背诵为主,教师解答疑难为辅;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文本体现出来的“理趣”上。

因此,在准确把握诗歌文意的基础上,在帮助学生知人论世的前提下,挖掘陶潜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1、感受诗人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诗人淡薄、宁远的人生境界。

为了完成这一教学重点,我将结合本校“四学六教”“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尊重学生,以学为本”的生本课堂,带领学生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课堂中我将班级分为六个小组,各小组针对作者的情感和理趣设疑提问,分组讨论后展示交流,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此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最终我会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归纳成*个问题。

问题一:紧抓归字,诵读文本,走近渊明。

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让学生理解“归”在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意义。

问题二:用语言描述带动学生联想,情景再现。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让学生认识到形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认识到诗歌学习的关键就是感受诗景问题三:所以,陶渊明为什么归园田居呢?(在品读中让学生体味诗情,领悟诗意,并在此基础上孕育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以上是我对《归园田居其一》的微环节说课,谢谢。

归园田居说课稿

归园田居说课稿

归园田居说课稿(一等奖)(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归园田居(其一)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园田居(其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特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归园田居(其一)》选自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古代诗词欣赏。

本首诗歌是陶渊明所著,本首诗歌简单勾勒,语言朴实、平中见奇、淡而有味,情境交融的手法营造出淡雅出尘的艺术之境。

诗歌作为中国文化在华夏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一直奔流不息,在诗歌的教学中,我们期望以诵读、品析、鉴赏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走进诗歌的内心,在诗歌的世界里遨游。

学情特点18级学前教育4班。

1.少数同学对诗歌有兴趣。

2.有一定的诗歌诵读量;但诗歌鉴赏能力较弱;3.阅历尚浅,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定困难。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学情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文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握本首诗歌的诗眼,理解诗歌大意,理清脉络。

(教学重点)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理解点染勾画的白描手法和品味质朴淡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法、学法:依据教学目标,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由教师必要的牵引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

本课我将采用的教法包括:读书指导法、情境教学法、质疑法。

学生将采用的学法包括:诵读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以阅读教学为龙头带动整个语文教育是一个标本兼治的通途,所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六步教学法。

一、看图猜文,激趣导入呈现两幅图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二、诗歌诵读,整体感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诗歌具有独特的音韵之美,引导学生读出诗韵,读准音,明其意;定抑扬,知缓慢。

《归园田居》说课稿

《归园田居》说课稿

《归园田居》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园田居》。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归园田居》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首经典古诗,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他追求自由、宁静和纯真的人生理想。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优美,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代田园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精神境界,对人生和社会有更深刻的思考。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和初步的鉴赏能力。

但是,对于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深入理解。

高一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愿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

然而,他们的生活阅历相对较浅,对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可能难以产生深刻的共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归园田居》。

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掌握诗歌中的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

2、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归隐田园的深层原因,以及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归园田居》说课稿

《归园田居》说课稿

《归园田居》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咱们先来聊聊陶渊明这个人哈。

陶渊明大家都不陌生,他可是东晋时期一位大名鼎鼎的诗人。

他的一生啊,那叫一个曲折。

他曾经也怀揣着远大的抱负,想要在官场中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理想。

可现实呢,却给了他重重的一击。

官场的黑暗、复杂,让他感到无比的压抑和疲惫。

就好像咱们有时候去参加一个活动,原本满心期待,结果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那种失落和无奈,陶渊明体会得可深啦!终于,他受不了了,决定回归田园,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就有了咱们今天要学的《归园田居》。

这首诗呢,描绘了他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这开头几句,陶渊明就像是在跟咱们掏心窝子,说自己从小就不喜欢世俗的那些规矩,天性就喜欢大自然。

结果不小心掉进了官场这个大“尘网”里,一待就是三十年。

这三十年,他心里得多憋屈啊!“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您瞧,他把自己比作被困住的鸟和被困在池塘里的鱼,对自由的渴望那是呼之欲出。

最后终于在南边的田野开荒种地,守着自己的那份纯真,回到了田园。

想象一下,陶渊明扛着锄头,在田地里挥汗如雨,虽然辛苦,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几句诗,那画面感简直绝了!十几亩的宅子,八九间草屋,屋后有榆树柳树遮阴,堂前有桃树李树排列。

远处的村庄若隐若现,炊烟袅袅升起。

深巷里传来狗叫声,桑树上还有公鸡打鸣。

这简直就是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啊!就像我之前去乡下的奶奶家,早上一醒来,推开窗户,就是这样的景象。

那清新的空气,那亲切的鸡鸣狗吠,让人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家里干干净净,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烦心事,房间里也宽敞自在。

陶渊明感慨自己在官场这个“樊笼”里被困了那么久,现在终于又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归园田居》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归园田居》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归园田居》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归园田居》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课文。

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教材体例安排来说,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

2、根据大纲及教材的要求以及结合本文的特点,现制定学习目标下:知识目标(1)学习陶渊明此文的艺术手法:质朴的语言表达和真挚的情感。

(2)抓住重点词句,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体会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境界,进一步了解其文其人。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鄙弃官场,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欣赏之情。

3、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朗读整体把握文意; (2)提炼表现陶渊明思想志趣的语句进行探究式学习。

难点:欣赏作者如何以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塑造高洁的品格。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点拨、诵读法教学模式,这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

依据:本课着重去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及其人生感悟,通过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

反复朗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重点可以适当提示,寓讨论、探究式教学法于一体。

以学生个体情感介入来体验陶渊明的思想。

三、说学法为便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结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故引导学生作如下准备:1、充分预习:主要包括疏通文字,熟读课文;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

初步感知文章的构建。

2、小组讨论,分析评价:主要是通过重点难点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3、借鉴吸收:通过本文的学习,用现代的观点来评论陶渊明的思想情趣。

四、说过程(一)首先,导入新课。

世称靖节先生的陶渊明,以其“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传为佳话,那么当他归隐田园后,又将是怎样的一幅生活图景呢? (播放朗诵带)(二)下面我就本文的重点难点的突破做如下阐述。

我教学本文总的方法是:学生先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选代表发言。

之后,可由学生相互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语文《归园田居》说课稿优秀范文大全

语文《归园田居》说课稿优秀范文大全

语文《归园田居》说课稿优秀范文大全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陶渊明《归园田居》说课稿及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归园田居》说课稿一【设计指导思想】陶诗之美,不是一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轻易能领会得到的;陶诗之情,同样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他的反朴归真,他的淡泊,是历经浮沉世俗的淘洗后人性的回归。

如果就诗论诗,归园田居并无多少疑难之处,任何强加的桂冠只会导致学生的不满或不屑。

所以,对归园田居的学习,既要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与感悟,更要注重从侧面挖掘诗人的诗心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同诗人,进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建构。

【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陶渊明其人及诗文。

2、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

3、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

【教学难点】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朗读、品读、比较、探究【教学工具】一支粉笔一把黑板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联系旧知,精彩导入同学们是否以前学过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作者是谁?陶渊明的桃花源景色怡人,民风淳朴,在那里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他们过着一种自己自足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个充满人情温暖的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国,但是,这美好的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那么,在现实中,陶渊明向往的居处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现实中,陶渊明向往。

陶渊明作品《归园田居》说课稿

陶渊明作品《归园田居》说课稿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的诗歌可以说是高中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阶段。

单元内容包括:《<
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诗三首》。

按照诗歌开展的历程汉
魏晋五言诗这局部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诗经》和《离骚》《孔雀东南飞》和的根底上接着学习的,为以后学习唐诗打下良好的根底。

【学情分析】
高一三、四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比拟高,老师布置的预习一般做得较好,课堂答复讨论问题也很积极。

所以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全面理解陶渊
明其人。

2.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根本方法和要领。

训练通过诵读、揣摩语言、想象画面
和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2.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田园风光,用心灵之笔描绘出心中的“世外桃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方法】
1.诵读品味
2.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
【教材助读】
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法的,只有陶渊明。

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叶嘉莹
《归园田居》(其三)
《渭川田家》王维
《过故人庄》孟浩然。

语文《归园田居》说课稿优秀

语文《归园田居》说课稿优秀

语文《归园田居》说课稿优秀语文课涉及众多领域,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而《归园田居》是一篇极富代表性的散文,该作品凭借其深刻的内涵和出色的文学技巧,成为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以下就《归园田居》的教学进行探讨,探究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归园田居》的内容以及思想内涵,并进一步理解古人文化背景下的感悟和生活态度。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解读能力,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二、教学内容《归园田居》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所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基本上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描述了陶渊明从官府辞职返乡后,在自己的家乡田园中所做的一切,包括耕种、钓鱼、作诗等等。

文章所传递的信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出陶渊明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家乡田园;二是反刍出陶渊明纯真和朴实的心灵;三是道出了陶渊明回归自然清幽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应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发问法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归园田居》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其次,我们应该采用分组讨论和课堂演讲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分析陶渊明的文学手法、词句运用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

此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各种渠道中收集相关资料,增强自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在学生学习完《归园田居》后,我们既要对他们阅读和理解的情况进行评价,也要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等方面。

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有理有据地阐述。

同时,还需要特别关注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等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并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小组讨论和个人答辩等,以期达到较好的评价效果。

五、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归园田居》深刻的内涵和修养,并通过阅读散文,让学生感受古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态度,从而感悟自然之美和生命的真谛。

《归园田居》优秀说课稿

《归园田居》优秀说课稿

《归园田居》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归园田居》,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通过这三首古诗的学习,可以对我国五言诗的发展脉络有一个认识。

这三首诗在本册古代诗歌单元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唐诗奠定了基础。

本首诗共用一个课时二、说学情学生已经接触过陶渊明的诗歌,对作者并不陌生,已经为学习这首诗打下了基础.三、说教法基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主要是引导为主,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总结。

让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鉴赏诗歌。

四、说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五、关于教学过程:(一)导语:通过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陶渊明的诗句引入,让学生快速进入情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二)作者、写作背景介绍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又名潜,开创田园诗派。

陶渊明曾几次出仕,但当时东晋日益腐败,权力斗争激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于是他辞官回乡,《归园田居》这组诗写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第二年。

(三)教师范读(强调字音)学生齐读(四)解说题目归:返回,回到本处园田:田地居:住题目意思:返回田园居住。

针对题目,我提出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返回田园?(前四句)返回的田园是怎么样的?(中间四句)返回后住(过)的怎么样?(最后两句)结合注释,找出下列三个问题对应的诗句。

本诗围绕这三个问题,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齐读前四句)1.为什么要返回田园?找出这四句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后同桌讨论补充:“性本”,所谓本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陕西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归园田居》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归园田居》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课文。

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教材体例安排来说,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

2、根据大纲及教材的要求以及结合本文的特点,现制定学习目标下:
知识目标
(1)学习陶渊明此文的艺术手法:质朴的语言表达和真挚的情感。

(2)抓住重点词句,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
体会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境界,进一步了解其文其人。

情感目标
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鄙弃官场,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欣赏之情。

3、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朗读整体把握文意; (2)提炼表现陶渊明思想志趣的语句进行探究式学习。

难点:欣赏作者如何以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塑造高洁的品格。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点拨、诵读法教学模式,这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

依据:本课着重去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及其人生感悟,通过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

反复朗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重点可以适当提示,寓讨论、探究式教学法于一体。

以学生个体情感介入来体验陶渊明的思想。

三、说学法
为便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结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故引导学生作如下准备:
1、充分预习:主要包括疏通文字,熟读课文;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

初步感知文章的构建。

2、小组讨论,分析评价:主要是通过重点难点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3、借鉴吸收:通过本文的学习,用现代的观点来评论陶渊明的思想情趣。

四、说过程
(一)首先,导入新课。

世称靖节先生的陶渊明,以其“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传为佳话,那么当他归隐田园后,又将是怎样的一幅生活图景呢? (播放朗诵带)
(二)下面我就本文的重点难点的突破做如下阐述。

我教学本文总的方法是:学生先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选代表发言。

之后,可由学生相互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老师作最后的补充小结。

这样由师问生及生问生,形成生与师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这里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一步:思路结构
提问:诗的题目犹如人的眉和目,所谓“眉目传情”,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能作为题眼?(学生回答:归。

)从这个归字你可以挖出那些隐含信息?
即以“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结构全文,学生可由此先自我寻找答案。

第二步:语言揣摩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评析: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

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

所谓“适俗韵”又是什么呢?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

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但是,人生常不得已。

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
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

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

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一去三十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

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内中多少感慨,多少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2、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评析: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

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

这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这些描写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这是近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

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

但诗人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不是活起来了吗?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五、作业、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评论陶渊明的形象。

2、用现代的观点看陶渊明的归隐。

板书设计: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