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18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让我们感悟出深 刻的人生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是盛开的鲜 花.用它施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生命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 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肠搏击广阔的 天宇:生命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了3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一、导入:
备注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事物千差万别,有蔚蓝的天空,有飞翔的小鸟,
引导学生从身
有高大的楼房,有渺小的小草,他们每天经历着瞬息变化,那我们有没
边的一点i滴,
教
有留心过这些的事物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两篇短文,看
学会观察,学会
看不同的作者面对不同事物是如何感受事物,体味生命。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点: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 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 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手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 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 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提高学生写作
举例说明)
技巧。
2、让学生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3、文章最后,作者对待蝉是怎样的态度呢?怎样理解“斜阳里,想起秋
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学生朗读课文《贝壳》,讨论回答:
1、作者对贝壳进行了怎样的描述,生发了哪些联想?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学目标】A、知识和能力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B、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2.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重点难点】1.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2.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感悟。
抓住事物描写的语句,深入细致探究课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朗读法、自读点拨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蝉》一、预习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朗读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一3.就课文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二、导入1.作者介绍本文选自《承教小记》,作息和小思,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1939年在香港出生。
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81年或香港大学硕士学位。
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
出版散文集《路上谈》、《日影行》、《不迁》、《彤云笺》等2.导语同学们对蝉一定很熟悉,蝉是儿童的伴侣,蝉是夏的歌手。
但是你们知道蝉的一生,为了一个夏天的歌唱,甚至在黑暗地底下努力奋斗了六年,多则十七年。
我们该向蝉学点什么?三、正课1、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探究质疑:思考研讨与练习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
抑在哪里?扬在哪里?讨论归纳:文章开头写蝉使事忙得人听了很烦,再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可以表现了蝉的惹人讨厌和微不足道的一面,这是抑。
然而得知蝉17年埋在泥土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作者被蝉活着的生命的意义所感动,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这是扬。
3、探究质疑:蝉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本来的生活历程就这样。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
18课短文两篇《蝉贝壳》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生预习掌握了课文字词、作者、背景等基础知识和常识的前提下,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自由朗读、品读、小组讨论重点句、段,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悟。
并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最终达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意;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的情感,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教学重点品读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深意。
教学难点比较阅读教学方法朗读法;勾画法;分组讨论法;对比探究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走向文本:导入课文,激发兴趣(约1分钟)同学们,蝉和贝壳都是我们常见的小东西,面对这些小东西,你们有过什么想法没有?今天,我们就走进《短文两篇》,看看是本文的蝉和贝壳将告诉我们什么呢?(多媒体出示课题)二、走进文本:朗读课文,合作探究(约25分钟)(一)自主学习,比较阅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并做圈点勾画等批注。
读后分小组交流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组长负责记录、准备发言。
2.叫整理较快的组长负责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其他组长补充。
有异议或不理解的提出来,由出示答案的组长负责解答。
同:(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异:(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短文两篇》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
收敛(liǎn)聒聒(guō) 宽恕(shù)卑微(bēi) 一丝不苟(gǒu)
(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
①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②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③把玩:拿着赏玩。 ④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1)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己喜欢的句子。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重点)
2.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难点)。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
(1)小思:女,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luán),1979年起任教于某某中文大学,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及合集《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随堂检测】小组讨论,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1.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短文两篇》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
3、《短文两篇》第___单元第__课时授课人______ 时间_____ 签字_____教与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 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2.过程与方法(1)学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小的东西都要仔细观察和细致描写。
(2) 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
(2) 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认真地对待生命。
(3) 感悟人生,理解有关生命的哲理。
教与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与学难点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教与学方法: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引导学生对比欣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比较阅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蝉》课前准备盛夏的午后时分,天气闷热之余,更令人厌烦的莫过于大树上知知不休的蝉鸣声,吵得人难以入眠。
但是了解了蝉的生活过程,它又是令我们惊讶佩服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利用你们丰富的网络资源,自己查查看,蝉的一生到底要经过怎样的成长与蜕变才能够响彻一个夏天?(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并用箭头连接写在小纸条上)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然界中有太多的生物让我们感动不已,它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性令我们惊讶佩服,同学们,你们查找到蝉的成长与蜕变过程是怎样的呢?(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相关材料,纷纷发言)总结:蝉虽然知知不休地令人厌烦,却又实在令人尊敬,它仅仅为了一个夏天的歌唱,至少要在黑暗的地底下努力奋斗六七年,甚至十几年,我们该向蝉学点什么呢?学习课文,看看作家小思对此有什么样的感悟。
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走近作者小思简介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短文两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八课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体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同学们对蝉一定很熟悉,蝉是儿童的伴侣,蝉是夏的歌手。
但是你们知道蝉的一生,为了一个夏天的歌唱,要在黑暗地底下努力奋斗十七年吗?我们该向蝉学点什么?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第一篇《蝉》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语。
(1)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
(2)聒聒..(g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3)宽恕.(shù):宽容饶恕。
(4)短暂.(zhàn):(时间)短。
2.作者简介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
原籍广东番禺,一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六四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
七三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
八一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
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第二篇《贝壳》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语。
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苟,随便。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上天。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2.作者链接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
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
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8《短文两篇》教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8《短文两篇》教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对比阅读,明确两文的异同,了解先抑后扬以及由具体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感受课文
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对比阅读,明确两文的异同,了解先抑后扬以及由具体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感受课文《贝壳》是一篇哲理散文,在不长的行文中,透过对贝壳由外及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要善待生命,创造生《贝壳》中所描写的贝克的外表有着怎样的特点
、贝壳里的生命有何特点?作者由上帝为它所创造的精致居所联想到
④你认为这两篇哲理散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教案篇一: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理解文章主题。
(3)学习课文谋篇布局的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阅读课文,然后对课文进行分析。
让学生不仅在情感上受到影响,还能学会写作的布局,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蝉》的学习明白:不论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的活。
教学重难点:1、重点(1)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
(2)借鉴文章的“先扬后抑”的方法。
2、难点(1)通过故事,理解故事的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
(2)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文章的布局。
教学设计:一:课程导入:在上课之前,我要先让同学们猜一种生物:这个生物只能生活在夏天,并且它还必须要经历一次蜕变,才能最终在树上唱出那最响亮的歌声。
明确:学生举手回答:《蝉》二、教授新课1、听录音,注意朗读时的语气以及生字词。
2、教师板书易读错的生字词。
清晰:听完录音后,让学生注意黑板上的声音。
3、学生朗读课文:(1)单个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4、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问题一:对蝉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其中有没有变化?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明确:烦朋友的话宽恕 (理解敬佩)第一段:知知不休 (抑1) 第三段和第五段:朋友的话(扬1和扬2)第二段:写病蝉 (抑2) 第七段:直接写对蝉的宽恕对蝉的厌恶外貌:透明的翅收敛着动作:身躯微微颤动抒写对蝉的赞美之情语言:没有声响最终目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托物言志问题二: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明确:千年的等待,换取的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就像烟花只为一时的璀璨,流星也只为一时的辉煌!但是,烟花的美丽,我们欣赏到了,流星的飞逝,带走了我们的梦想!所以,它们是幸福的!而蝉,同样也是在唱响自己的夏天,也在为自己幸福的生活着,那么,作为人的我们该怎么办呢?要好好的活,要有意义的活,问题三:那是蝉的生命意义?“那”具体指代什么呢?明确:不管活多久,都要好好活着。
ignAAA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18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
2、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先抑后扬的写法。
2、联系生活,深人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蝉””大家都知道吧!谁来介绍一下?“蝉”,大家思考过吗?我们有没有一些感悟?谁来说说?今天,我们来读读小思的文章,看看作者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二、学习《蝉》。
1、齐读《蝉》,思考:《蝉》一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作者对蝉的喜欢?哪些地方表现出对蝉的不喜欢?作者究竟喜不喜欢“蝉”?从文中找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从讨厌到敬重。
先不喜欢:烦人的聒噪,病蝉。
(抑)听说“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
”后宽恕了它。
(扬)由此来看作者对蝉的态度是喜欢,赞美。
但这是在了解了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后。
这种写法叫做“先抑后扬”也可以称为“欲扬先抑”,“扬”,是指褒扬、抬高。
“抑”,指按下、贬低。
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作者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用原文回答是:“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用自己的话说是: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3、教师小结: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竞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
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板书设计:蝉小思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2.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情感与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重点难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语导入: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本文,同样也是对“生命”这一命题的赞颂。
让我们一起走进《短文两篇》,去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二、文本解读提示:(一)知识积累: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标出各语段的序号,勾画并疏理生字词。
收敛、宽恕、聒聒、卑微、一丝不苟、短暂2、作家简介。
(1)小思简介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
祖籍广东番禺。
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
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
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
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摘自《承教小记》,华汉文化事业公司2006年增订第廿二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贝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贝壳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三、朗读:1、听录音朗读课文一遍。
2、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板书:卑微一丝不苟四、理解:(先给时间让学生思考再做总结)1、问:本文几段,可分哪几部分?答:四部分。
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3),第三部分(4-5),第四部分(6)。
2、问:各是什么意思?答:第一部分(1):捡到了一枚贝壳。
第二部分(2-3):为了尊重珍爱生命,上苍制作了坚硬精致的贝壳。
第三部分(4-5):做好自已的事,才能尊重珍爱生命。
第四部分(6):只有“固执和简单”才能留下值得珍惜,令人惊奇的东西。
五、鉴赏:(先给时间让学生思考再做总结)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2、有哲理性,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3、托物言志,贝壳——生命六、主题:本文从贝壳谈起,启示人们应该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努力奋斗,留下让人惊叹珍惜的东西。
七、练习:板书设计理解: 思路:鉴赏:一、贝壳点题1、思路清晰二、坚硬精致上苍结构完整三、尊重珍爱我2、托物言志四、固执简单生命3、有哲理性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只有“固执和简单”才能留下值得珍惜,令人惊奇的东西。
本文从贝壳谈起,启示人们应该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努力奋斗,留下让人惊叹珍惜的东西。
体会生命的真谛: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就要努力奋斗,有所成就。
只有“固执和简单”才能留下值得珍惜,令人惊奇的东西。
本文从贝壳谈起,启示人们应该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努力奋斗,留下让人惊叹珍惜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相同:以小见大、借物抒情
不同:《蝉》先抑后扬珍视生命、好好生活、积极面对首尾呼应
《贝壳》类比
教后记:
短文两篇
课题
短文两篇
本学期第课时
本单元第课时
日期
月日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比较阅读,对比探究。
2.揣摩句子,体悟生命的意义。
3.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阅读,揣摩句子。
难点: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冰心曾说过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
《贝壳》叙述在海边捡到一枚贝壳,引发对卑微生命及人生的感慨,启示我们应该好好地面对生命,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
(2)写作手法。相同点:都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
《蝉》运用了先抑后扬、首尾照应的手法,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也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
《贝壳》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把人的生命与贝壳进行比较,且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出异彩,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
“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感叹)
“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第7段:“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宽恕)
小结: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手法,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
五、自学指导(三)品味句子,感悟生命意义。(10分钟)
四、自学指导(二)(8分钟)
再次朗读《蝉》,找出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方法指导:⑴在课文中划出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⑵用一个词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者的感情变化。
第1段:“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烦躁)
第2段:“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了一个夏天”———(惊讶)
第3-6段:“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方法指导:⑴分别从文章的文体、内容、主旨、写作手法上进行分析。
⑵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展示成果。
讨论并归纳:
相同点:两篇都是借物抒情的散文,从身边的“小物”,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不同点:(1)两篇文章内容和主旨不同。
《蝉》通过写对一只病蝉的观察和朋友对蝉生命的介绍,感情由对蝉的烦躁到对它生命经历的感叹,最后宽恕蝉的聒聒声。启示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二、作者简介(2分钟):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祖籍广东番禺。
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祖籍内蒙古,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三、自学指导(一)比较阅读(10分钟)。
小组合作:对比阅读两篇短文,说说它们的异同点。
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或者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妙处。。
五、当堂训练:完成下列仿写句。(5分钟)
以“生命”开头,仿写两个句子。
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生命是,;生命是,。
六、课堂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让我们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逝者如斯,青春不再。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