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醴陵四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50分)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2、苏州古典园林素有“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 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的艺术境界,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下列与苏州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万物皆备于我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D.从天而颂之,孰与知天命而用之3、董仲舒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大一统”。

这种思想对政治制度建设所起的作用是()A.提出了君权神授主张B.强化了君主专制C.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D.体现了天人合一4、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

”朱熹意在( )A.适应皇权的需要B.倡导重德修身C.宣传“存天理,灭人欲”D.维护纲常名教5、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阳明心学被朝廷认可为正宗,强调自我、摒弃权威的心学成为明朝中后期社会思想的主流。

这一变化客观上( )A.与专制皇权的强化相伴随B.削弱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与新兴的市民意识相合拍D.推动了伦理价值观的转向6、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

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

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和答案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和答案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命题学校:醴陵四中命题人:胡庆审题人:汪建凡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地A. 以民为本B. 天人感应C. 人文精神D. 尊重自然【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地“惟人,方物之灵”“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可以看出,这些材料都强调了人地作用,重视人地地位,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人文精神,故答案为C项。

其他三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A、B、D项。

点睛: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人文精神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地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地;充分肯定人与自然地统一和个体与社会地统一,主张个体地感情、欲望地满足与社会地理性要求相一致;“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2. 孔子地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做人要“恭、宽、信、敏、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认为人人皆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荀子也主张“仁义”,要“以德服人”“人要向善”。

始终贯穿上述思想地一条主线是A. 从个人地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地理想社会B. 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地资格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 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地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地资格”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地教育思想;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体现了孟子地四心说和性善论;“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体现了荀子礼法并用地主张。

历史-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历史-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8年上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第一部分一、选择题1. 直到近代,临沂地区“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其主要原因是A. 儒家思想的熏陶B. 封建政府的提倡C. 小农经济的稳定D. 宗法传统的影响【答案】D【解析】题目中描绘的是该地区恪守祖宗家谱稳而不乱的情况是注重血缘亲情这是受宗法制的影响,所以是D项,本题考查的是宗法制的影响。

2. 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

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 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 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 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可知其涉及都是中央机构,与中央集权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中三公九卿制是秦朝设立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唐朝设立的中央官制,前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有大权,后者相权一分为三,中书、门下、尚书分掌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之权,因此从制度变革层面看,中央机构的体现了国家决策程序的日益规范化,故B正确;材料中反映的中央机构都具有部门牵制的特点,与提高效率的关系不大,故C项排除;“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是管理的选拔制度的影响,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3. “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

这一机构是A. 汉代“中朝”B. 宋代中书门下C. 明朝内阁D. 清朝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可见军机大臣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两校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两校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醴陵市2018届高三年级11月联考试题(历史)考生注意:1、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时量: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象棋中威力最大的“车”处于交通最不便利之处,“马”虽无绊脚之碍却毫无前途出路可言,“炮”虽四面通畅可是除了打对方马并无第二炮架。

左图“车”“马”“炮”布阵方式基本定型,最早可能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2.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

这一趋势表明了A.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B.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C.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D.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3.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

这表明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官员选拔目渐科学4.管子在“国蓄”篇中说:“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

法令之不行,民之不治,以贫富不齐也”。

中国古代下列举措与管子意图最贴近的是A.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B.废井田,开阡陌C.东汉允许大庄园经济的发展D.宋代的方田均税法5.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理).doc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理).doc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上期期末联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理科)温馨提示: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第一卷一、选择题(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于A.智者学派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 D.宗教改革2.主张学以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的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3.“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随子”这是封建社会里束缚女性自由的纲常信条,对此持明确反对态度的人物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是指A.拉斐尔、但丁、彼特拉克B.达芬奇、但丁、薄伽丘C.但丁、莎士比亚、彼特拉克D.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5.下列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A.薄伽丘B.但丁C.莎士比亚D.彼特拉克6.启蒙运动的核心是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蒙昧主义D.现实主义7.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A.《汜胜三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8.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古代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金》B.《伤寒杂病论》C.《授时历》D.《本草纲目》9.下列书体中,具有其他书体无可比拟的实用价值的是A.隶书B.楷书C.行书 .D草书10.为近代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基础的物理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11.下列关于电气革命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产力迅猛发展 B.垄断组织形成C.城市面貌和人们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D.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12.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的位置的看法的是A.经典力学B.细胞学说C.相对论D.进化论13.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魏源 B.林则徐 C.洪仁玕 D.洪秀全14.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15.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法俄革命之比较》 B.《庶民的胜利》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6.关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又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B.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极力维护封建统治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学习西方,建立近代教育体制17. “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本主义18.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思想是在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大革命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19.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发生在A.1960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21.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科技成就是A.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升空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D.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22.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党制定的教育方针中,摆在首位的教育是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23.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出于上个世纪80年代B.是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C.由毛泽东提出 D.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24.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是A.《等待戈多》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苹果车》25.著名诗句“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来还会远吗”体现了哪一文学流派的特征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民族主义醴陵二中醴陵四中期末联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理科)答卷一、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2分,共38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贡问政。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两校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两校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一年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命题学校:醴陵四中命题人:陈君审题人:丁国庆考试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与“T”有关,如“福”字形为图1,“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宗"字形为图2,“尊祖祭祀的庙堂”。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

商周的统治集团未实现高度集权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

商周王权充满了神秘色彩D。

血缘宗族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础2。

公元前323年,魏国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这一事件A. 推动了诸侯变法改革B. 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C。

否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D.动摇了王位世袭传统3.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由此反映的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C。

垂直管理,互相监督D。

国家政务与宫廷事务混杂4.下列关于秦朝郡县制的叙述,正确的有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①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②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④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论者认为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D.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6.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50分)1.《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国并行制2.“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A.建立皇帝制度B.废分封,行郡县C.设立三公九卿D.统一货币、度量衡3、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钱穆所评价的是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4、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考试)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5、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6、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的实质是A.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B.用法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C.以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将法律奉为至高无上的准则7、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2017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醴陵二中、四中带答案)

2017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醴陵二中、四中带答案)

2017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醴陵二中、四中带答案)醴陵二中、醴陵四中 2017年上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命题学校:醴陵二中,命题人:审题人: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武王在《牧誓》中把商封王不任用同宗长辈和兄弟作为三大罪行之一;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上述思想被此后历代统治者所推崇。

据此可知( ) A.商代比周代更注重任人唯贤 B.宗法血缘政治日趋淡化 C.周代分封制只注重任人唯亲 D.儒家伦理观念逐渐强化 2.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这反映出( ) A.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3.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 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原则 4.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

据此推断当时( ) 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 B.地方分裂势力坐大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D.察举制度存在弊端 5.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位48年,他酷爱木匠工艺,在位期间长达28年不上朝,然而明朝国政依然运行如故。

这反映出( ) A.君主专制制度在明朝已臻成熟 B.万历皇帝开明治国驭人有道 C.明朝的行政运行机制比较完善 D.丞相居中协调政务运转顺畅 6.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廷杖)此皆关系朝家纲常,有功名教者,虽见辱殿廷,而朝绅视之,有若登仙”。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一年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与“T”有关,如“福”字形为图1,“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宗"字形为图2,“尊祖祭祀的庙堂”。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 商周的统治集团未实现高度集权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 商周王权充满了神秘色彩D. 血缘宗族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础【答案】D【解析】据材料“捧酒献于祭台上……尊祖祭祀的庙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祭祀祖先体现了血缘宗族的特点,这说明血缘宗族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础,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周的统治集团是否实现高度集权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商周王权充满神秘色彩,故C项错误。

故选D。

2. 公元前323年,魏国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

这一事件A. 推动了诸侯变法改革B. 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C. 否定了嫡长子继承制D. 动摇了王位世袭传统【答案】B【解析】据材料“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称王,说明分封制瓦解,故B项正确;诸侯称王不是诸侯变法改革的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嫡长子继承制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王位世袭传统被动摇,故D项错误。

故选B。

3. 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

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由此反映的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C. 垂直管理,互相监督D. 国家政务与宫廷事务混杂【答案】D【解析】据材料“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秦朝中央官制既有国家政府的职能,又有皇帝宫廷事务职能,两者项混杂,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彼此牵制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垂直管理,互相监督的特点,故C项错误。

(解析版)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两校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两校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各家A. 不同阶级争夺国家统治权B. 不同的社会发展规划之争C. 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D. 术思想以及智慧的创新【答案】B........................2.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谏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C.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孟子的思想包含有对统治者的限制,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而董仲舒则强调对统治者的绝对服从,故排除AC,选B;董仲舒时期已经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统治,排除D。

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思想3.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

”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与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

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B. 二者在本质上没有根本不同C. 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D. 两种治理模式民众地位相同:【答案】A【解析】《管子·明法解》阐述的法治思想属于法家思想,这里的法治实际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而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这是民主社会的象征,因此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故A项正确,C项错误;前者的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而后者的本质是民主政治,排除B项;两种治理模式中民众地位不同,排除D项。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高二十月份月考历史试卷(文科)选择题(50分)1. 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特别强调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A. 汉代儒学B. 程朱理学C. 陆王心学D.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2. 某思想家指出,“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

”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A. ①B. ②C. ③D. ④3.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A. 韩非子、董仲舒B. 孔子、董仲舒C. 荀子、孟子D. 商鞅、孟子4. 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A. 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B. 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C. 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D. 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5. 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突然他在恍惚之中,呼喊狂叫,从床上跳了起来。

然后他回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印证他的新认识。

他发现“五经”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

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A. 存天理,灭人欲 B. 格物致知C. 致良知D.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6.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

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A. 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B. 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C.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D. 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7. 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简政放权时这样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此解读说: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朿下运用,不可有丝毫的任性。

下面启蒙思想主张与之最为相似的是A. 社会契约B. 三权分立C. 自由平等D. 天赋人权8. 孟德斯鸠说暴政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

2017-2018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以民为本 B.天人感应 C.人文精神 D.尊重自然2.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做人要“恭、宽、信、敏、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认为人人皆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荀子也主张“仁义”,要“以德服人”“人要向善”。

始终贯穿上述思想的一条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3.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儒学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其最主要原因是A. 改造并赋予儒学新的内容B. 百家并行不利于国家稳定C. 适应了大一统形势的需要D. 汉武帝采纳并在全国推行4.柳宗元说:“浮图(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

”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 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5.“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以下对王阳明“良知说”的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了传统伦理观念B.具有个性解放色彩C.继承了格物致知思想D.具有唯物主义倾向6.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

醴陵二中2017年下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1. 据史书记载:关羽兵微将寡屡战强大的曹军而不克,于是改用水攻而淹曹七军,一战成名;盛名之下,关羽渐骄,最后败走麦城。

关羽的一生,暗合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的观点。

这位思想家是A. 李耳B. 孔丘C. 墨翟D. 孙膑【答案】A【解析】关羽以弱胜强,一战成名,而在盛名之下却败走麦城,这反映出强弱、胜负之间的不断转化,符合老子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不停运转,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哲学观点,故答案为A项。

孔子提倡仁、礼,以德治民,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孙膑不是思想家,排除D项。

点睛: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这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

”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A. 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B. “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C. 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 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答案】D【解析】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并未沦为法家的附庸,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汉武帝是外儒内法,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独尊儒术”的确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

下列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 )①孟子,名轲,邹人②他认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③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④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解题时关键是理解史料是指关于记录历史的资料;史料解释是指后人对历史资料的解释;历史评价:是指某人或者某类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等。

政治-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政治-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一、选择题1、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某校老师激情演唱《长城谣》,这首歌曲创作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乐曲苍凉悲壮,歌词充满爱国热情,当响起“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边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的歌声,人们就会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这说明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中国人自古就推崇“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因为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吸收一切外来文化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3、在欧洲某城市的街头,矗立着一尊雕像:头顶圆帽、蓄着胡须的男子倒骑着毛驴,笑容可掬。

中国人会认出来这是智慧幽默的阿凡提,叙利亚人说他叫朱哈,还有人说这是土耳其的霍加·纳斯列丁……驼铃悠扬的古丝绸之路上,这位骑着毛驴的智者以不同的名字在人民中流传。

这一现象,最适合用于佐证A.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B.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C. 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D.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4、在一场名为“中华文化及其活力”的研讨会上,人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不合理的是A.中国的古典诗学如“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B.中华文化更适合与传统相联系,而西方文化则更侧重于现代,两种文化各具特色C.如果无法觉察古人如何与他们的时代积极互动,只是模仿其外在形迹,我们并没有真正掌握文化传统的精髓D.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在于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展示中国智慧5、十九世纪著名的法国画家丹纳曾说过:“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

2017年下学期醴陵一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理科)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班级: 姓名: 考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的“人一辈子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等,几乎人尽皆知,以上人物的价值观明显来自A、法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道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儒家思想中包含了忠、孝、节、义,题干中的岳飞和文天祥的故事都体现了“忠君爱国”。

故选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2。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C、皇帝要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D。

“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答案】B【解析】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和“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均无关系,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祭天仪式体现了“君权神授”,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体现了“天人感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奉天承运”体现了“君权神授",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3。

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A、《论语》B、《诗经》C、《易经》D、《春秋》【答案】A【解析】A选项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C选项是记录事物发展规律与卦象的书籍;D选项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4、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

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

完善法治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采取不同的思想文化政策,其共同的着眼点是都是巩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故D项正确;西汉没有压制知识分子,故A项错误;区别对待古文化也不是根本目的,故B项错误;“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没有完善法制机制的目的,故C项错误。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醴陵二中2017年下期高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计50分。

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封建小农经济困顿却又高效,《管子·乘马》中说:“是固夜寝起早,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尔不倦,民不惮劳苦”,西方有学者甚至指出:“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封建小农经营效率高,可与资本主义农业比肩B. 小农经济的困顿往往表现为规模小、工具简陋、农民负担重C. 封建小农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D. 小农经济效率高是指土地私有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答案】B【解析】据材料“封建小农经济困顿却又高效”、“是固夜寝起早……民不惮劳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虽然经营效率高,但由于生产方式的落后,无法与资本主义农业相比,故A选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有规模小、工具简陋、农民负担重等,故B选项正确;“封建小农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说法过于绝对,故C选项错误;材料“夜寝起早,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尔不倦”说明小农经济效率高是指农民的辛勤劳动,未涉及土地私有制,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同时,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困顿却又高效”,再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 考古学家在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青铜器、铁制农具及珐琅彩瓷器。

这座墓葬最早可能出现于A. 西周B. 春秋战国C. 宋朝D. 明清【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在该墓葬中出现“粉彩、珐琅彩”,由此可以看出,该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清代,故答案为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命题学校:醴陵四中 AAAAA:胡庆审题人:汪建凡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 以民为本B. 天人感应C. 人文精神D. 尊重自然【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惟人,方物之灵”“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可以看出,这些材料都强调了人的作用,重视人的地位,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故答案为C项。

其他三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A、B、D项。

点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2.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做人要“恭、宽、信、敏、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认为人人皆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荀子也主张“仁义”,要“以德服人”“人要向善”。

始终贯穿上述思想的一条主线是A.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B. 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的资格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 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的资格”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体现了孟子的四心说和性善论;“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体现了荀子礼法并用的主张。

依据材料中可知,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仁政”再到荀子的“仁义”,这个过程中的共同点都是强调“仁”,人的修养,以此来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进而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

因此A 项符合题意,其他几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3.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儒学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其最主要原因是A. 改造并赋予儒学新的内容B. 百家并行不利于国家稳定C. 适应了大一统形势的需要D. 汉武帝采纳并在全国推行【答案】C【解析】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适应了大一统形势的需要。

故答案为C项。

A项符合史实,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汉武帝采纳并在全国推行是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重要步骤,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D项。

点睛:西汉时期,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与之相适应,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为政治统一作出理论上解释的学术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恰恰适应了这一需要。

这是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最主要原因。

4. 柳宗元说:“浮图(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

”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A. 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B. 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C. 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D. 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柳宗元看来,佛教的思想常常与《易》、《论语》的思想相契合,乐于奉佛,精神上则可以自由无束,故而佛教与孔子的学说的旨归并不是相矛盾的,两者能够融合在一起,正因为儒释有其融合的地方,故C项正确,A项错误;BD项错误,儒学仍占据统治地位。

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5.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以下对王阳明“良知说”的理解,正确的是A. 否定了传统伦理观念B. 具有个性解放色彩C. 继承了格物致知思想D. 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说明圣贤不是天生造就,每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这种观点具有个性解放色彩。

故答案为B 项。

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伦理的看法,排除A项;C、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6.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 由人治转向法治B. 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C. 建立君主立宪制D.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而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由人治转向法治,故A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故B排除。

材料未涉及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故C排除。

材料也没有反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黄宗羲思想7. 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

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A.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B. 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C. 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D. 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中国传统科技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西方近代科技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这是中西科技主要的不同。

徐光启的科技成果属于传统科技,哥白尼的科技成果属于西方近代科技,因此徐光启和哥白尼的科技成就的强烈反差,本质是由于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的结果,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与本题无关;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故C项错误;中西文化的差异根源于中西不同的经济基础,这种差异明朝以前就存在了,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本质”,徐光启和哥白尼科技成果的不同就是中西科技的不同,实质上反映出在两种不同经济基础下探究自然科学方法的差异。

8. 16世纪末,汤显祖为宜黄腔创作的传奇《牡丹亭》,在它的故乡江西,几乎没有太大反响,而在吴门(苏州)剧坛却“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这主要是因为A. 地域文化审美趋向的差异性B. 地方执政者的政策不同C. 地域经济发展及阶层的差异D. 昆曲在地域影响力不同【答案】C【解析】《牡丹亭》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光辉理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精神追求的产物。

两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阶层的差异,导致《牡丹亭》在两地的影响不同。

故答案为C项。

其他三项不是导致这一不同的原因,排除A、B、D 项。

9.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实现“制夷”的目标。

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B.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C. 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D.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答案】A【解析】魏源撰写《海国图志》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的背景下,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材料中的“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实现‘制夷’的目标”来看,魏源是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

故答案为A项。

魏源没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项;魏源没有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C项;D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

1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王韬也认为,“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

这些主张A. 成为了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B. 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C. 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D. 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二人强调西方科技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即西方科技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以此说明中国学习西方科技也是理所当然,从而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

故答案为D项。

这种对中西方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排除A项;B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因此不能反映已超越“中体西用”的范畴,排除C 项。

11. “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学问全要不得的,……所以专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

既然外国的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国话,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教会的几部译书当宝贝。

再加上我们主观的理想……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

”材料中的“新学”A. 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主张“绝对平均主义”C. 提倡“中体西用”D. 倡导“维新变法”【答案】D【解析】“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即经学,诸子学,西学,把儒家思想和西方学说结合起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符合“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2. 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000余份,一年后达到13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000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

这反映了A. 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欢迎B. 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C. 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D. 清政府重视舆论宣传工作【答案】C【解析】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是为了宣传维新思想,从报纸发行量的大幅增长来看,反映出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的目的。

故答案为C项。

白话文的推广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派开展的活动,与清政府无关,排除D项。

13. 五四运动前三天,美国哲学家杜威来华讲学,一待就是两年。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停留一年。

1922年德国哲学家杜里舒来华讲学,停留数月。

1924年印度文豪泰戈尔应邀访华,停留一个多月。

这些现象反映出A.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C. 哲学教育受到国人重视D. 中国政治领域的巨变【答案】B【解析】从五四运动之后来华人士数量来看,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明显的发展,所以本题选择B 选项。

A选项错误,这些外国人士与马克思主义无关;C选项错误,泰戈尔是文学巨匠,与哲学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表现的是文化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