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是怎样帮助砷进入地下水源的_

合集下载

砷中毒原理

砷中毒原理

砷中毒原理砷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工业生产中。

然而,长期接触或摄入过量的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导致砷中毒。

砷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症状,它对人体的各个系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了解砷中毒的原理对于预防和治疗砷中毒至关重要。

砷中毒的原理主要包括砷的摄入途径、砷的代谢途径和砷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首先,砷可以通过吸入、食物和饮水等途径进入人体内部。

其中,饮用含砷量超标的地下水是砷中毒的主要途径之一。

其次,一旦砷进入人体内部,它会经过一系列的代谢途径,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砷会与人体内的各种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最后,砷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细胞和器官的损害,它可以影响DNA合成、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呼吸等生物化学过程,导致细胞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甚至引起组织坏死和器官功能衰竭。

砷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类型。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昏迷甚至死亡等症状,通常是由于误食或吸入高浓度砷化合物所致。

而慢性中毒则是由长期接触低浓度砷化合物所引起,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慢性皮肤病、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损害等。

这些临床表现是由于砷对人体各个系统的毒性作用所导致的,它们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砷中毒的原理,预防和治疗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应加强对砷中毒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砷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其次,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控制,减少砷在环境中的污染和积累。

此外,还应加强对饮用水和食品中砷含量的监测和控制,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

对于已经发生砷中毒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解毒治疗,减轻症状和防止病情恶化。

总之,砷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症状,它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了解砷中毒的原理对于预防和治疗砷中毒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对砷中毒的认识、加强环境监测和控制、保障食品和饮水安全,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砷中毒,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砷的处理方法范文

砷的处理方法范文

砷的处理方法范文砷是一种有毒、致癌的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岩石、地下水中。

长期摄入或暴露于砷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对砷的处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砷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砷的处理方法1.水处理方法砷主要通过水被人体摄入,因此处理饮用水中的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a.活性炭吸附:活性炭能够有效地吸附砷,并将其从水中去除。

该方法适用于砷浓度较低的水体。

b.离子交换法:通过将水中的砷与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接触,使砷离子被树脂吸附去除。

c.氧化沉淀法:通过添加一定的氧化剂(如氯气、二氧化锰等)使砷被氧化成别的形态,然后通过沉淀或过滤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

d.膜过滤法:通过超滤、反渗透等膜过滤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砷。

2.土壤和土壤水处理方法砷在土壤中通常以固体形式存在,因此处理土壤中的砷具有较大的难度。

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a.修复和管理技术:包括土壤改良、土壤深耕、植被重建等措施,可以减少砷对农作物和水体的污染。

b.热解技术:通过高温加热将土壤中的砷转化为更稳定的形式,从而减少其可溶性。

c.膨润土等吸附剂:通过将膨润土等吸附剂添加到土壤中,可以有效吸附砷,减少其迁移和可溶性。

3.工业废水处理方法a.化学沉淀法:通过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如铁盐、铝盐等)将废水中的砷沉淀下来,从而去除砷。

b.离子交换法:通过将废水中的砷与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将其吸附去除。

c.生物除砷:包括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种类的利用,通过它们的生物活性将废水中的砷转化为较稳定的形态,进而去除砷。

d.高级氧化技术:如过氧化氢、紫外光等,通过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砷转化成无毒、无害的物质。

4.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除了以上的处理技术,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重要的处理方法之一、加强环境教育,宣传砷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砷,避免暴露于砷的环境中。

综上所述,砷的处理方法包括水处理、土壤和土壤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培养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

阜阳地区浅层地下水中砷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

阜阳地区浅层地下水中砷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
淮 北 平 原 的 西 部 。 西 部 与 河 南 省 周 口市 、 马 店 市 相 邻 , 驻 西
不 均 。浅 部 含 水 层 是 农 田 灌 溉 开 采 的 主 要 目的 层 位 , 补 给 其 主要排 泄途径 为潜 水蒸 发 、 工开 采 、 流侧 向排泄 。 人 河
1 2 采 样 点 分 布 .
0 0年 第 1期 第22卷 1月 31
地 下 水
Gr u tr o nd wae
Jn 2 1 a ., 0 0
Vo _ NO.1 l32
阜 阳地 区 浅 层 地 下 水 中砷 的 分 布 特 征 和 影 响 因 素
秦 霞 。 光 泉 许
( .安 徽 理 工 大 学 环 境 与 地 球 学 院 , 徽 淮 南 2 2 0 ;.安 徽 省 淮 南 联 合 大 学 , 徽 淮 南 2 2 3 ) 1 安 30 12 安 3 0 8
准 … ( B 4 4 9 规 定 的 饮 用 水 的 砷 含 量 不 超 过 0 0 G 1 8 8— 3) .5
水 层组 , 其埋藏 深度 、 按 补径排 条件 , 上 至下 可 划 分 为 3个 从
含 水层组 : 层 ( 浅 0~5 0 m) 、 深 层 ( 0 ~1 0 m) 和 深 层 中 5 5
本 次实验 采 了阜 阳地 区 3 9个潜 水水 样 , 深度 在 5~ 5 m 4
样 点 的 检 测 结 果 见 表 1 。 表 1 各 指 标 的 数 值 分 析
之 问 , 样 来 源 为 生 活 用 水 井 , 样 分 布 如 图 1所 示 。各 采 水 采
地 方性 砷 中毒 是世 界 上普 遍 存在 的地 方病 之 一 , 在这 些 地 区 , 下水 又往往 是其 主要 的饮 用 水 资 源。造 成 人 体砷 毒 地 害 的主要原 因是 人 们 长期 饮 用 高 砷 地 下 水 ( 质 量 浓 度 > 砷

体内 砷代谢

体内 砷代谢

体内砷代谢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体内砷代谢是人体内砷元素在代谢过程中的转化和处理过程。

砷是一种常见的毒性元素,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内,对人体的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等部位造成危害。

人体内砷元素的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本文将从砷元素的来源、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砷元素的来源砷元素主要来源于水、土壤、大气等环境中的砷化合物。

水是人体摄入砷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些地下水中含有很高的砷浓度,长期饮用这些水源可能引起慢性砷中毒。

土壤中的砷也可能通过作物、蔬菜等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引发砷中毒。

空气中的燃煤、烟草等中也含有砷元素,长时间暴露在这些环境中也可能导致砷中毒。

二、砷元素的吸收人体对砷元素有一定的吸收能力,砷主要通过口腔、肠道和皮肤三种途径进入人体。

肠道是砷元素吸收的主要途径。

砷元素主要以无机砷的形式存在,其主要被吸收。

砷的吸收与营养状况、体内其他元素的含量等因素有关。

酸性环境、缺铁、维生素C等都会增加砷元素的吸收。

三、砷元素的分布人体内砷元素主要分布在肝脏、肾脏、皮肤和头发中。

肝脏是砷元素代谢的主要部位,砷被吸收后首先经过肝脏的代谢。

肝脏中的一些酶参与了砷代谢的过程,将砷转化为更容易排泄的形式。

肾脏是排泄砷元素的主要器官,其中的尿液中会含有大部分体内砷元素的排泄产物。

皮肤和头发中的砷元素主要是由肝脏排泄出来的。

四、砷元素的代谢砷元素在人体内主要以有机砷和无机砷两种形式存在。

有机砷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的,主要以海产品中的甲基化三价砷为主,其毒性较低。

无机砷是较毒性的形式,主要以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包括一价砷(As+)、三价砷(As3+)和五价砷(As5+)等。

无机砷经过肝脏的代谢后,会被转化为甲基化三价砷,经过尿液排泄出体外。

五、砷元素的排泄体内砷元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尿液中会含有大部分砷元素的代谢产物。

少量的砷元素也会通过汗液、呼气等途径排除出体外。

体内 砷代谢

体内 砷代谢

体内砷代谢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体内砷代谢是指人体对砷元素的吸收、转运、代谢和排泄过程。

砷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存在于土壤、水源、空气中,人们长期接触砷元素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

了解人体内砷的代谢过程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摄入的砷主要通过口服和吸入两种途径进入体内。

口服途径是最主要的途径,人们通过饮食、饮水等途径摄入砷元素。

吸入途径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砷颗粒被吸入呼吸道而进入体内。

无论是哪种途径,砷元素都会在体内发生一系列的代谢过程。

砷元素一旦进入体内,会被吸收到血液中,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中。

在组织器官中,砷元素会发生代谢反应,包括还原、氧化、甲基化等过程。

这些代谢反应会影响砷元素的毒性和活性。

砷元素主要以无机砷和有机砷两种形式存在于体内,它们的毒性和代谢途径也有所不同。

无机砷主要在肝脏中通过还原和氧化反应代谢为甲砷酸和亚砷酸等代谢产物后被排泄出体外。

而有机砷主要存在于鱼类和贝类食物中,人体对其吸收率较低,同时在体内也会发生甲基化反应,转化为甲基砷酸等代谢产物,最终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砷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营养状况、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

体内维生素C和硒等抗氧化物质能够减少砷的毒性作用,而铜元素可能增加砷的毒性。

体内甲基化酶的活性也会影响砷的代谢途径。

砷的代谢过程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砷元素可能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如皮肤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了解砷的代谢途径不仅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还可以指导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工作。

人体内砷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砷的代谢途径,可以更好地了解砷元素的毒性和活性,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也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减少砷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文章结束】。

第二篇示例:体内砷代谢是指砷元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等过程。

砷元素的防治措施

砷元素的防治措施

砷元素的防治措施砷元素的概述砷(A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元素,同时也是一种有毒物质。

砷元素在环境中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自然界的地质活动、矿产开采、农业活动和工业污染等造成的。

长期暴露于砷元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包括慢性中毒、致癌性和生殖毒性等。

因此,对于砷元素的防治措施非常必要。

砷元素的来源砷元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地质活动:地壳中含有一定量的砷元素,地壳的运动和地质活动会导致砷元素的释放和扩散。

2.环境污染:工业生产、燃煤和石油燃烧等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砷和无机砷,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害。

3.农业活动:土壤中的砷元素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和农业废弃物等。

4.饮用水:地下水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砷元素,长期饮用含有砷元素的水源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砷元素的防治措施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针对砷元素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土壤、空气、水源、农产品和人体健康,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止砷元素污染带来的风险。

控制砷元素污染源1.工业控制: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采取合理的净化措施,减少砷元素的排放。

2.农业控制: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控制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避免砷元素进入土壤和水源中。

3.水源控制:进行水源的监测和评估, 若发现含有砷元素的水源,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使用过滤器、反渗透和加热等方式。

土壤修复针对砷元素污染的土壤区域,应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可采用以下方法:1.土壤固化剂:使用土壤改良材料进行固化,如石灰、硫酸铁等,能够有效减少砷元素的迁移和释放。

2.生物修复: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的降解来修复砷元素污染的土壤。

3.土壤深采或迁移:将受到砷元素污染的土壤深度开采或迁移到其他地方,放置于专门的污染区域进行处理。

健康教育和宣传加强砷元素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于砷元素污染的认知水平,掌握防护知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监管和法规建立健全的砷元素防治法规和标准,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严禁非法排放和违规行为。

砷污染水体中砷的迁移和转化机理研究

砷污染水体中砷的迁移和转化机理研究

砷污染水体中砷的迁移和转化机理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地下水、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中的砷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砷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砷污染水体中砷的迁移和转化机理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砷在水环境中的形态和迁移转化砷在水环境中主要以四种形态存在:无机砷(V)、无机砷(III)、有机砷和元素砷。

其中,无机砷(V)、无机砷(III)占主导地位,有机砷和元素砷相对于前两者来说含量极少。

在水体中,砷主要通过化学沉淀、微生物还原、离子交换等方式实现迁移转化。

其中,化学沉淀是一种重要的砷去除方式,通过添加沉淀剂使污染水体中的砷与沉淀剂结合而沉淀下来。

而微生物还原则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无机砷(III)还原为元素砷或有机砷,从而达到去除砷的效果。

离子交换是指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纳米材料等吸附剂将水中的砷离子吸附下来,达到去除砷的效果。

二、常见砷污染水体中砷的迁移和转化机理1、土壤-水界面砷的转移土壤-水界面砷的转移主要包括土壤沉积物-水相界面和土壤矿物-水相界面两个方面。

研究表明,土壤矿物和有机物对砷的吸附能力比较强,而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砷,也会对水体中的砷起到吸附作用。

因此,土壤-水界面的砷迁移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实现的。

2、湖泊中砷的分配湖泊中砷主要分布在底泥、水体中和悬浮颗粒物中。

其中,底泥是湖泊中固态相中砷的主要载体,其砷含量一般较高。

湖泊中悬浮颗粒物中的砷含量相对较低,但是它们对水体中砷的迁移和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它们能够在水体中吸附砷,或者在水体中被化学反应转化成其他形态的砷。

3、地下水中砷的迁移和转化地下水中砷的迁移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砷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主要受到地下水流动速度、岩石和地下水之间的化学作用以及水体成分的影响。

研究表明,地下水中砷主要以重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砷在地下水中的浓度受到季节变化、地层埋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砷污染水体中砷的治理在砷污染水体中,针对不同形态的砷,治理方法也不同。

砷的迁移——精选推荐

砷的迁移——精选推荐

砷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转移摘要:本文通过阅读近几年的相关文章,综合阐述了砷对人体和作物的毒害作用,以及在土壤中砷形态的变化;砷进入植物体内对植物体的危害机制;砷在不同植物体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

了解As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规律,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从而降低As进入食物链对生物产生危害的风险。

关键字:砷土壤植物转移砷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4,5],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等环境的砷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1]。

据调查,我国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达到2000万hm2,约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5,许多城市和工矿区的土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砷污染[2],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环境质量和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人们对食品中重金属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效率二者有关。

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过程是一项较大的工程,同时,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及时达到效果。

因此,为了减少食物链中重金属的含量,我们可以通过选择种植一些吸收重金属较少的植物来减少重金属进入食物链。

由此,研究As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转移有重要的意义:(1)对选择超富集植物具有指导意义。

(2)选择对As富集能力较低的植物,规划植物种植的区域,从而控制As从土壤进入食物链。

(3)认识As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条件,通过控制外界条件从而降低As的毒性。

1 砷的危害1.1 砷对作物的危害As对植物具有剧毒、致畸和致突变效应,生长在As污染土壤中的植物将吸收、积累As,从而阻碍并且危害植物生长,比如引起叶片叶缘、叶尖坏死,叶片脱落,根部伸长受到抑制等[20]。

其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

1.1.1 水分代谢:砷对作物水分代谢的毒害是引起叶面蒸腾下降,阻碍作物中水分运输,从根部向地上部的水分供给受到抑制[11]。

1.1.2 呼吸和能量代谢:线粒体是细胞呼吸及能量供应的场所。

砷对线粒体的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砷酸盐可减弱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反应,或使其过程解偶联。

地下水除砷工艺

地下水除砷工艺

地下水除砷工艺
地下水中的砷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因为砷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饮用含有高浓度砷的地下水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除砷工艺在地下水处理中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下水除砷工艺:
1.氧化沉淀法:这是一种常见的除砷工艺,通过加入氧化剂如氯气、过氧化氢或者臭氧等,将亚砷酸根氧化成难溶于水的砷酸盐,并沉淀下来。

2.吸附法:使用吸附剂如活性炭、铁氧化物或氧化铝等材料,吸附地下水中的砷离子,从而降低其浓度。

3.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其他吸附材料,将地下水中的砷离子与树脂上的其他离子进行置换,达到除砷的目的。

4.膜分离法:使用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等膜技术,通过物理截留的方式将地下水中的砷离子去除。

5.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对砷的还原、氧化、吸附等作用,将地下水中的砷转化为无毒物质或者沉淀下来。

6.电化学法: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地下水中的砷离子转化成砷的氧化物或沉淀,达到去除砷的目的。

7.混凝沉淀法:利用混凝剂将地下水中的砷离子与悬浮物或胶体结合成较大的团块,然后通过沉淀的方式将其去除。

8.降低pH法:通过调节地下水的pH值,使砷离子沉淀成难溶
的砷酸盐,然后进行过滤或沉淀处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地下水除砷工艺,不同工艺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地下水砷污染治理,选择合适的工艺需要考虑地下水的水质特点、污染程度、处理成本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多种工艺组合来达到更好的除砷效果。

砷处理措施

砷处理措施

砷处理措施引言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毒性物质。

长期暴露于砷可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包括慢性中毒、癌症等。

因此,对于受砷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必须采取相应的砷处理措施来减少环境中的砷浓度,保护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砷处理措施,包括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是通过物理手段来移除砷污染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1. 沉淀沉淀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加入沉淀剂来与砷形成沉淀物,然后将其从水中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氢氧化铁、铝盐等。

2. 吸附吸附是指通过吸附剂将砷污染物吸附在其表面,从而实现砷的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氧化铁等。

3.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利用半透膜来分离出砷的方法。

通过将受污染的水源与膜分离装置接触,砷离子会透过膜,而其他物质则被阻隔在膜的一侧。

常用的膜分离方法包括反渗透和超滤。

物理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砷污染物,但通常只能用于处理水源,对于砷污染的土壤则无法直接应用。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是通过加入特定的化学物质来与砷形成不溶性物质,从而实现砷的去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通过调节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来将砷转化成不溶性物质。

常见的方法包括二价铁法和二价锰法。

2. pH调节法pH调节法是通过调节水体的酸碱度来沉淀砷。

在高碱条件下,砷会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并沉淀到底部。

3. 螯合沉淀法螯合沉淀法是通过加入能与砷形成沉淀物的螯合剂来将砷去除。

常见的螯合剂包括硫酸亚铁和硫酸铅等。

化学处理方法能够处理水中和土壤中的砷污染物,但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好剂量,避免引入新的污染物。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来降解或吸附砷污染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1. 微生物还原法微生物还原法是利用一些具有还原作用的微生物将砷污染物还原为不溶性物质。

常见的微生物包括铁还原菌和硫还原菌等。

水稻土中铁的厌氧生物氧化还原循环对砷的影响

水稻土中铁的厌氧生物氧化还原循环对砷的影响

水稻土中铁的厌氧生物氧化还原循环对砷的影响引言: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毒金属元素,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砷的吸收和积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水稻土中的铁的厌氧生物氧化还原循环在砷的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铁的厌氧生物氧化还原循环的机制、水稻土中砷的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活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三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一、铁的厌氧生物氧化还原循环的机制铁的厌氧生物氧化还原循环是指在缺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还原性解氧酶将铁化合物氧化为可溶性的Fe(II)形态,同时还原底物如硝酸盐、二氧化碳等。

该过程主要由硫酸盐还原菌、硝酸盐还原菌和甲烷生成菌等微生物参与,其中硫酸盐还原菌和硝酸盐还原菌是铁的厌氧生物氧化还原循环中的主要参与者。

硫酸盐还原菌通过酶反应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同时生成Fe(II)。

硝酸盐还原菌则通过酶反应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并释放出Fe(II)。

二、水稻土中砷的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活动水稻生长过程中对砷的富集主要发生在土壤根际区域,而土壤根际区域的还原性条件是水稻吸收和积累砷的关键因素。

砷在土壤中存在多种形态:无机砷主要以三氧化二砷(As2O3)和五氧化二砷(As2O5)的形式存在,有机砷主要以砷酸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在还原环境下,无机砷主要被还原为三氧化二砷和已还原五氧化二砷形态,并富集在水稻根际区域。

有机砷则在土壤中发生还原和甲基化等反应,形成吸附性较弱的甲基砷酸(MAs)和二甲基砷酸(DMAs)等形态。

铁的厌氧生物氧化还原循环对水稻土中砷的形态转化和生物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通过厌氧微生物将土壤中的Fe(III)还原为可溶性的Fe(II),提高了土壤中的还原性环境,促进了无机砷的还原和富集。

其次,硫酸盐还原菌通过产生硫化物将部分Fe(II)与砷形成可溶性的硫化铁酸盐沉淀,从而减少了土壤中砷的可溶性浓度,降低了水稻对砷的吸收能力。

此外,铁的厌氧生物氧化还原循环还可以促进土壤中砷的甲基化反应,形成吸附性较弱的甲基砷酸和二甲基砷酸,减少了水稻对砷的有效吸收和积累。

砷还原的机理

砷还原的机理

砷还原的机理砷还原的机理主要包括两种:1.砷进入细胞质后再还原:当砷(As)进入细胞质后,在微生物生成的砷还原酶的催化作用下,As(V)被还原为。

这种有毒的被膜蛋白通过主动运输排到细胞外,从而减弱或去除砷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

2.异化砷还原:微生物以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以As(V)为电子受体,进行还原反应生成。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从反应中获得生长代谢所需的能量。

此外,地下水中砷浓度的升高可能与DARPs(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的促进作用有关。

例如,通过研究Sulfurospirillum属的菌株发现,DARPs能够将矿物或沉积物表面吸附的As(V)还原为,导致迁移性更强的释放到液相中,从而升高地下水中的砷浓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砷还原机理的详细信息,建议查阅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砷还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对环境和生物体的毒性作用。

在厌氧菌的作用下,砷的甲基化主要产生二甲基胂(DMAs)。

这种物质对植物的毒性比无机砷更强。

例如,DMAs在水稻中的积累可以诱发一种称为旱青立病(又称直穗病)的生理病害。

当土壤处于淹水还原状态时,砷对植物的危害会增大。

另外,地下水中砷浓度的升高可能与DARPs(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的促进作用有关。

例如,通过研究Sulfurospirillum属的菌株发现,DARPs能够将矿物或沉积物表面吸附的As(V)还原为,导致迁移性更强的释放到液相中,从而升高地下水中的砷浓度。

这种浓度的升高可能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危害。

因此,砷还原可能导致环境中砷的浓度升高,从而增加其对生物体和环境的毒性作用。

这种毒性作用可能对植物、微生物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砷的还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环境中,砷的还原通常涉及到多个步骤和反应机制。

在大气中,砷的还原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砷化合物在大气中的氧化过程,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氧气、臭氧等氧化剂将砷化合物氧化为砷酸盐。

砷暴露路径

砷暴露路径

砷暴露路径
砷的暴露路径可以有多种途径,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的途径:
1. 饮用水:当饮用水源中含有砷,人们通过饮用受到暴露。

2. 食物:砷可以存在于一些食物中,尤其是海产品、米饭、谷物和水果。

长期摄入含砷食物也可能导致暴露。

3. 空气:砷存在于空气中的颗粒物中,特别是在工业化地区,人们可能通过吸入空气中的砷暴露。

4. 接触土壤或尘土:在某些地区,尤其是污染的工业区域或附近,土壤或尘土中可能含有砷。

人们通过接触土壤或尘土,如从中取得食物或通过皮肤直接吸收,可能会暴露于砷。

5. 职业暴露:某些行业如农业、采矿、金属加工、化学品制造等,可能会涉及砷的使用,导致从工作场所接触到砷。

重要的是要注意避免长期和大量暴露于高砷环境中,因为砷是一个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的砷可以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砷——地下水中的幽灵

砷——地下水中的幽灵

砷地下水中的幽灵〇坤黄铁矿文I曹文庚支传顺©“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正是优质天然地下水的写照。

那么,清澈透明的地下水一定都是安全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本次向大家介绍一下地下水中的无形杀手一砷。

自然界中的砷砷,俗称砒霜,元素符号为A s,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有三价砷和四价砷两种价态。

紳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但在地壳中含量却不大,其质量分数为5ppm(即百万分之五)。

已被发现的含砷矿物多达数百种,最常见的有砷黄铁矿、雄黄、雌 黄、辰砂、白砷矿等。

此外,海水中砷的平均含量为1.1微克/升,在土壤、人体中都有微量的砷。

砷的毒性还记得古装剧中令人毛骨悚然的第一毒药“鹤顶红”吗?它其实就是砒霜。

砷化合物(A s203)为剧毒白色固体,致死量为0.1克。

三 价A s比四价A s的毒性要强,前者约为后者的60倍。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2年将 砷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及我国地下水三类水标准将砷含量限定为10微克/升。

±也下水是人类重要的饮用水源,长期饮用高砷地下水(>10微克/升)会使人体出现皮肤色素异常、角质化、乌脚病等慢性砷中毒病,甚至引起 皮肤癌、膀胱癌等重大疾病。

然而,天然地下水中砷超标的现象却广泛存在。

46 I IEARTH地球科学丨地球〇砷中毒皮肤病〇砷中毒皮肤病及乌脚病原生高砷地下水的分布原生高砷地下水在世界70多个国家均有分 布,涉及的国家主要有孟加拉国、印度、越南、柬 埔寨、中国、美国、智利、墨西哥、匈牙利等。

中国是受慢性砷中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19B 0年中国大陆第一起大范围地方性砷 中毒在新疆奎屯地区暴发。

这源于20世纪60年 代,当地居民开始打井,误饮了高砷地下水,引发 砷中毒。

我国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 西、新疆、吉林、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广东等 多个地区。

水是生命之源,地下水砷超标对人类健康造 成了严重威胁。

含砷的污水处理方法

含砷的污水处理方法

含砷的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而含砷的污水处理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砷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危害性。

因此,有效处理含砷的污水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关键。

一、含砷污水的来源和特点含砷的污水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如冶金、化工、电镀等行业。

这些废水中的砷主要以无机形态存在,如三价砷和五价砷。

含砷污水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浓度:含砷污水中砷的浓度通常较高,超过环境排放标准。

2. 难降解:砷是一种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常规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无法将其有效去除。

3. 毒性大:砷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较高的毒性,长期接触砷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二、常见的含砷污水处理方法针对含砷污水的处理,目前常见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适合情况。

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过程将砷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

(1)沉淀法:利用砷与其他物质的沉淀特性,通过调节pH值、添加沉淀剂等方式将砷沉淀下来。

然后通过沉淀物的分离和处理,实现砷的去除。

(2)过滤法:利用过滤介质对砷的吸附和截留作用,通过过滤的方式将砷分离出来。

过滤介质可以选择活性炭、陶瓷膜等。

(3)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砷的吸附作用,将砷从污水中吸附到吸附剂上。

常见的吸附剂有铁氧体、活性炭等。

物理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对于高浓度和难降解的含砷污水效果有限,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砷转化为可沉淀或者可溶解的物质,从而实现砷的去除。

(1)氧化沉淀法:利用氧化剂将砷氧化成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物的分离和处理,实现砷的去除。

常见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2)络合沉淀法:利用络合剂与砷形成络合物,然后通过沉淀处理将络合物沉淀下来。

常见的络合剂有硫代硫酸钠、硫脲等。

化学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较好,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对废水的处理要求较高。

砷在水中的存在形态

砷在水中的存在形态

砷在水中的存在形态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砷在水中的存在形态。

你可别小看了这砷,它在水里那可是有不少花样呢!砷这家伙,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在水中会变出各种模样。

有时候它会安安静静地以三价砷的形态藏在水里,就像个低调的小透明,不声不响的。

可别小瞧了这三价砷,虽然它不咋起眼,但也是有它的厉害之处的呀!还有的时候呢,砷会摇身一变,变成五价砷。

这五价砷就像是个爱出风头的家伙,在水中也挺显眼呢!你想想看,水就像是个大舞台,三价砷和五价砷就在上面轮流表演,各有各的特色。

砷在水中的存在形态还和很多因素有关呢!比如说水的酸碱度,这就像是给砷穿上了不同风格的衣服,让它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如果水偏酸性,那砷的表现可能就不一样;要是水偏碱性呢,嘿,砷又会有另一番模样啦!再说说水里的其他物质吧,它们就像是砷的小伙伴。

有的小伙伴能和砷友好相处,一起在水里愉快地玩耍;可有的小伙伴呢,说不定就会和砷闹点别扭,影响砷的形态。

这多像我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呀,复杂得很呢!那砷在水中的这些存在形态对我们有啥影响呢?这可就得好好琢磨琢磨啦!要是水里的砷太多,而且是那种对人体不太友好的形态,那可就麻烦啦!就好像身边有个不太靠谱的朋友,随时可能给你带来点小麻烦。

咱可得重视砷在水中的存在形态呀!不然哪天不小心喝了含砷不合适形态的水,那可就糟糕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咱得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呀!所以啊,大家平时可得多留意留意水的情况。

别觉得水看起来都一个样,里面说不定就藏着砷这个小调皮呢!要是能了解清楚砷在水中的存在形态,那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啦!咱可不能让砷在水里偷偷捣乱,得把它给看住了,让我们的生活用水干干净净、健健康康的。

这难道不重要吗?当然重要啦!咱可不能马虎对待呀!总之,砷在水中的存在形态是个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关注的事儿,大家可别不当回事儿哟!。

砷的处理方法

砷的处理方法

砷的处理方法废水中的三价砷可以用沉淀法进行回收,如硫酸厂中的废水,可用硫化钠在20~40℃下进行处理,所得的硫化砷用硫酸铜在70℃进行处理,冷却后进行分离,分出硫化铜后,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并在>70℃通入空气或氧,使砷成为五价,再分出硫化铜,溶液通入二氧化硫或硫酸厂的尾气,使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并结晶,过滤干燥,即可回收三氧化二砷[1]。

在从蒽醌磺酸制备氨基蒽醌过程中,以前曾用过Na2HAsO4作为催化剂,其废水可以先在90℃加入过氧化氢,再通过一个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出水中形成的H3AsO4可以用20%的NR3(R=C8~16的烷基)在二甲苯中的溶液进行萃取,约有95%以上的砷被回收,其纯度可达97~98%,可以回用于氨基蒽酯的生产。

而出水中砷的最终浓度可降至0.005~0.007mg/L[2]。

5.3沉淀及混凝沉降法砷的主要处理方法有硫化物沉淀法, 或与多价重金属如三价铁等络合并与金属氢氧化物进行共沉定。

第二种方法是水处理技术中常采用的传统混凝沉降法。

此外也可采用活性炭和矾土吸附或离子交换。

5.3.1 铁盐法铁盐法是处理含砷废水主要方法,由于砷(V)酸铁的溶解度极小,所以除直接用铁盐处理[3][4][5][6][7][8][9][10]外,也可在处理含砷废水时,先进行氧化处理,使废水中的三价砷先氧化成五价砷,使沉淀或混凝沉降法的效果更好。

由于空气对三价砷的氧化速度很慢,所以常用氧化剂进行氧化,常用的氧化剂有氯,臭氧,过氧化氢,漂白粉,次氯酸钠[11][12][13]或高锰酸钾,也可以在亚硫酸钠存在下进行光催化氧化[14][15]。

如在活性炭存在下也可以进行空气催化氧化,再与镁,铁,钙或锰等盐作用,脱砷能力可以提高10~30倍[16]。

结合铁盐处理,出水中的砷含量可以降至0.05~0.1mg/L[17]。

铁盐法可以用在饮用水的净化中去[18]。

废水中的砷可以用石灰乳、铁盐沉淀、中和,再用PTFE膜过滤,废水中的砷的去除率可达99.7%,克服了传统的含砷废水处理工艺投资高,占地大,运行成本高,处理后水质不稳定的弱点,滤清液无色,清澈,透明,可以达标排放或降级回用[19]。

微生物砷还原机制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砷还原机制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砷还原机制的研究进展陈倩;苏建强;叶军;朱永官【摘要】砷是一种剧毒物质,环境中的砷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因此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微生物的各种代谢过程对砷在环境中的归趋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砷还原微生物能将吸附于固体矿物中的As(Ⅴ)还原为可溶性强的As(Ⅲ),使砷进入液相,从而加剧了地下水等饮用水源的砷污染.论文主要介绍了两种微生物砷还原机制(异化砷还原和细胞质砷还原)在作用机理、蛋白质结构和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更深入理解微生物介导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砷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年(卷),期】2011(006)003【总页数】9页(P225-233)【关键词】砷还原;微生物;异化砷还原;细胞质砷还原【作者】陈倩;苏建强;叶军;朱永官【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2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2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2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砷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有毒类金属。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饮用水中的砷标准由原来的50 μg·L-1降为10μg·L-1。

2006年美国环保局将其列为第一位饮用水污染物[1-2]。

我国从 2007年 7月开始也以10μg·L-1作为生活饮用水中允许的砷浓度上限。

砷在环境中共有 4种价态:As(-III)、As(0)、As(III)和As(V),其中以As(III)和 As(V)较为常见,它们也是造成环境砷污染的主要形态[3]。

微生物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进化出了各种抗砷机制,更有最新的研究表明有细菌 (Halomonadaceae GFAJ-1 strain)能以砷代替磷作为细胞中DNA的组成成分供细菌生长[4],但是这项研究发表后亦颇有争议,需要有进一步可靠的数据支持。

硫酸盐还原菌 砷

硫酸盐还原菌 砷

硫酸盐还原菌砷
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类能够利用硫酸盐还原代谢产生能量的微生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沉积物等环境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同时,硫酸盐还原菌对于砷的转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砷是一种常见的有毒元素,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矿物等中。

砷具有很强的毒性,容易对人和动物的健康产生影响。

硫酸盐还原菌能够通过还原砷酸盐(As(V))转化为更为毒性较低的砷酸盐(As(III)),同时也能够将砷酸盐(As(III))氧化为砷酸盐(As(V))。

因此,硫酸盐还原菌在砷的生物转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硫酸盐还原菌的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硫化氢,这种气体具有还原性,能够与砷离子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硫化物沉淀,进而将砷从水体中去除。

因此,硫酸盐还原菌还可以作为一种生物修复技术应用于砷污染的环境治理中。

总之,硫酸盐还原菌对于砷的生物转化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其产生的硫化氢等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 1 -。

砷在碱性废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处理工艺

砷在碱性废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处理工艺

砷在碱性废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处理工艺在自然界中,砷的存在量较高,且因为其本身具有类金属的特性,所以被较多地运用于农药合成、饲料合成、合金材料制备等较多工艺之中。

但是,大自然中的砷的存在形式一般以与矿物伴生为主,由于人类对于矿物的大量开采,导致大量的砷进入了自然环境之中。

同时,金属冶炼、饲料合成、农药制备等工业合成中也会排放大量砷的含有量较高的废水,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

一、砷污染简介及其在碱性废水中的存在形式砷是有毒物质,可以与人体内的蛋白和酶的琉基的相互作用而对人体的血红细胞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产生毒性,是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第一类致癌物质。

与此同时,砷还具有遗传毒性,会对人类的繁衍造成一定的影响。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都发生过砷中毒事件。

并且,如果饮用了少量含有砷物质的水,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砷会在体内累积,直至达到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分量。

至此,砷对于自然环境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所以,砷在饮用水中的标准含量受到了直接各地的严格控制。

我国相关法例也对饮用水中砷的含量标准作出过更改,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把控。

但随着砷在饮用水中含量标准的大大减小,给砷在水中的处理工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废水中砷的处理常常采用离子交换法、膜法、絮凝共沉淀法、微生物法等。

目前,钨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能源工业、汽车制造业、工具与模具等领域。

但是,在钨的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碱性废水中含有少量的砷,浓度通常在几十毫克,远高于排放标准(0.5mg/l)。

钨冶炼工厂通常采用酸中和的方法去除废水中的砷,再通过加入石灰的方式进行二级处理,虽然该处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废水中的砷含量,但还是难以达到国家的废水排放标准。

所以,如何处理碱性废水中的砷和钾,使砷含量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使钾可以再次被利用而不造成浪费,成为了当下迫在眉睫的技术问题所在。

二、含砷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1.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的机理是利用树脂的选择性,使其上面与废水中带相同电荷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聂俊华等:Pb超富集植物对营养元素N、P、K的响应 309
量的不断下降。

少量的K亦会促进植物富集植物Pb迁移总量的增加。

高质量分数的K则抑制。

但K的这种抑制作用不如N及P 的显著,其机理目前尚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讨论与结论 
(1)营养元素N、P、K对植物吸收Pb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N和K会促进富集植物叶片叶绿素值和干质量的增加,促进植物对Pb的吸收,随着N和K水平的增加,植物对Pb的吸收能力降低,但叶绿素值和干质量一直在增加。

只是K的抑制作用不如N的显著。

土壤供P会降低植物对Pb的吸收,且下降极显著。

(2)少量的N、P、K均会促进植物富集植物Pb迁移总量的增加。

高质量分数时则抑制。

但K的抑制作用不如N 及P的显著,其机理目前尚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骆永明, 蒋先军, 赵其国.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J]. 土
壤, 2000, 32(2): 71-72.
[2] 骆永明. 强化植物修复的螯合诱导技术及其环境风险[J], 土壤,
2000, 32(2): 57-63.
[3] 曾清如, 周润红, 毛小云. 不同N肥对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重金属
的溶出及水稻苗吸收的影响[J]. 土壤肥料, 1997(3): 7-11.
[4] 刘秀梅, 聂俊华, 王庆仁. 6种植物对Pb的吸收与耐性研究[J]. 植
物生态学报, 2001, 26(5): 533-537.
[5] MONNI S, SALEMAA M. Copper resistance of Calluna vulgaris
originating from the pollution gradient of a Cu-Ni smelter in south-west Finland[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0, 109: 211-219.
[6] 王庆仁, 刘秀梅, 崔岩山, 等. 土壤与水体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及
其应用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01, 21(1): 159-163.
[7] 王庆仁, 崔岩山, 董艺亭.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整治的有效
途径l[J]. 生态学报, 21(2): 326-331.
Effects of nutrient elements on the lead uptake by hyperaccumulators
NIE Jun-hua1, LIU Xiu-mei1, WANG Qing-ren2
1.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Abstract:Choosing and using plants as hyperaccumulators to remediate soils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is a new technique. Three plants (Amaranthus tricolor, Sophora japonic and Bidens maximowicziana) were studied in the authors’ research with pot experiment in a green-house.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effects of nutrient elements on lead uptake by hyperaccumula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 levels of nitrogen and potassium can increase in chlorophyl and dry mass of hyperaccumulators, improve their uptake of lead, but with the increase in nitrogen and potassium levels, the uptake of Lead by plants declines, although chlorophyl and dry mass increase gradually.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low levels of N, P and K all can increase the total transportation amount of lead in the plants, but the high levels of them can inhibit the transportation. And the control of K is not as important as P and N. Key words: phytoremediation; hyperaccumulator; nutrient element
地球的生物质中90%通过林冠与大气发生相互作用。

林冠是地球上最丰富和最濒危的环境,但我们对其中生物量的分布却几乎一无所知。

在一项独特的实验中(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从婆罗洲的森林中的树顶上取了200 kg的植物样本),研究人员获得了对雨林树冠中无脊椎动物生物量的新的估计值,这个数字是以前的数字的两倍。

在东南亚的雨林中,鸟类筑巢的蕨类植物是作为附生植物生长的(即用森林中的树木作为支撑,但不将其作为营养来源)。

在这些蕨类植物更大的样本中,发现含有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量,与蕨类植物在其中生长的树冠中其他所有地方所发现的类似。

这项工作说明,附生植物在雨林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可能要比以前所想的重要得多,这也使它们成为生态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

(肖辉林摘自Nature, 2004, 429: 549)
细菌是怎样帮助砷进入地下水源的? 
21世纪90年代初,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恒河流域有上百万口水井被砷污染,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将其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集体中毒事件”。

饮用水和灌溉水被砷污染的风险仍然是对全世界数百万生命的一种威胁,所以更好地了解砷释放进地下水的机制至关重要。

对微生态环境的研究而获得的新证据,将能够还原金属的细菌对有机碳的利用与从印度孟加拉邦一个被污染的蓄水层收集到的沉积物中砷的运动联系了起来。

这一结果支持认为有机碳的引入(如通过灌溉)是增加恒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中砷流动性的一个因素的理论。

该信息对于制订富含砷的地下水的治理战略可能会有价值。

(肖辉林摘自Nature, 2004, 430: 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