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拆模留设支撑情况下结构内力重分布研究
木模板支撑体系早拆施工技术
图1 后拆板带搭设图
技术应用
图3 后拆板带独立支撑示意图
(4)模板架体支撑及后拆板带架体独立支撑
支撑架体模板搭设完成后,在后拆板带、梁下支撑位置设置独立的支撑立柱,独立支撑木枋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避开次龙骨,不得影响后续拆模。
(5)模板体系预检
①主控项目
a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b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②一般项目
a.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行延期),对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回弹,或根据同条
图2 后拆板带位置示意图。
浅谈多层模板支架施工问题及对策措施
在多层框架或框剪结构的建筑施工中,为了加快施工,采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系统连续施工已成常态。
但是因连续搭设模板支架或拆除不当,引起多层楼板混凝土裂缝时有发生。
通过学习规范和相关的学术论文,对多层连续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和楼板裂缝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多层连续模板支架施工存在的问题施工管理人员对多层连续模板支架荷载传递与单层模板支架受力的规律认识不够。
多层连续模板支架和房屋的结构是一个受力的有机整体,以框架或框剪结构的高层住宅三层连续模板支架施工为例,现浇层以下的第一、第二层混凝土已浇筑完成,浇筑现浇层时由立杆传到下一层楼板的荷载约80%,传到下二层楼板的荷载约20%。
这些力的传递在已完成施工的楼板、梁、模板支架上复杂分布,使楼板和梁受到应力约束,达到了结构系统和模板支架系统的受力平衡。
随着现浇层下的楼板、梁的强度上升,重力开始由楼板向框梁转移,第二层支撑立杆的受力逐步减少。
试验证明过早拆除支撑立杆,楼板和梁失去了部分支座反力,混凝土内发生重力重分布现象,容易使楼板、梁产生过大的扰度,就会使混凝土楼板或梁在应力集中的地方发生裂缝。
正是由于认识不足,在模板支撑专项方案的编制、模板支架的搭设、支架的拆除等环节上还继续按照单层模板支架的方法施工,以致产生惯性思维盲动行为,给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不能正确的确定拆模时间。
多层连续模板支架的拆除,不仅要满足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模板支架拆除时,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规定值,而且要按照本规范要求对模板支架拆除的时间进行验算。
但在施工中管理人员把多层连续模板支架和单层模板支架同样对待,单纯的按照拆模试块的强度或混凝土浇筑周期确定模板支架的拆除时间。
事实上尽快拆除多层连续模板支架的时间是个难点。
在多层施工中如果不按照荷载传递规律、混凝土的施工环境温度、时间强度、结构设计等因素,对梁板设计承载力和施工下的梁板承载力进行对比核算,就不能正确地掌握模板支架拆除的时间。
顶板模板早拆支撑体系的应用
模板 、 方木、 架料 等 吊装到 建筑作业面之 上, 这 种方 式看 似没有严重 问 题, 但是 对方 木以及模 板等所造 成的磨 损极大 , 特别是模 板 , 经历短短
几次如 此的循环使 用之后 , 便 报废无法使 用。 本工程在 进行 修建期 间是 使用的1 5 am厚度双面覆膜木 模板 , r 而相 同品质下的模 板本 身在使用 以往传 统的工艺项 目施工期 间, 所呈现 出来 的周转 次数仅仅 只有4 - 5 次。 但在本工程 之中, 采 取中途替 换以 及结构
需 的施 工材 料。 等到工程 施工 到上一层时 , 第 二层的拆除 方法与第一层的所采 取 的 方 法完全相 同 , 同时, 将第一层所保 留的后 拆立杆、 模板 、 早拆柱 头都完 全 拆除 , 将第二 层所拆 除 的方木 、 架料 、 模 板等都运 输 到第 三层 , 在完 成 第三 层之后 , 再按 照一、 二层的 方式循 环往 复, 直 到建筑 的结构 工程 建 设完 毕。 此外, 需要 注意 的是 , 当结 构施 工 到建筑 第八 层的时 序, 需
科学论坛 l S C EN C E F O R U M
顶板模板早拆支撑体系的应用
沈建恒 迟 万岩 黑龙江省宝泉岭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
I 摘一 】本文 主要 根据 一 案例住 宅工程进行 了 分析, 该工程 在对 楼 成了模 板以及早拆模 板的拆 除工作后, 便可 以将材 料使用人工方式送 到 板模板 进行施 工的过 程中, 采取 了 双拆式的支撑体 系。 该工程体 系在施 工 上一层。 过 程中所需造价低廉 , 施 工简 便, 能够极大的降低材料周转 使用的数量, 并 4 . 旱 拆 体系 的应 用 且还 能够有效的保证建 筑工程 的质量, 进一步提升建 筑工程所具有的经济 4 . 1 降低成本 使用 早拆体 系到建 筑结 构体系 中, 最直接 也是 最大 的好处 就是 减 效益 。 本篇文章主要 针对顶板 模板的早拆支撑体 系实际应用进 行了阐述, 少建 筑材料 的浪费 , 使得周转材 料的用量得到 了有效 的控制 , 达到循 环 以期 为其他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提供参考。 【 关键 词】模板 ; 楼板 ; 早拆支撑 使用 的 目 的, 大幅度 降低工程 建 设成本 。 通 过 实际比较 来看, 使用旱 拆 体系来进行工程 建设 的成 本仅仅只有碗 扣架体 系所投 入成本 的5 7 . 1 % 。 案例 住宅工程 的建筑 面积 为3 1 3 0 0 m , 通体为剪力墙 结构 , 从 地下2 除此 之外 , 该体系还能 够只 通过一 台塔 吊设备 来展开施 工, 并且其建 设 层, 到地 上l 5 层都是 标 准 层, 而标 准建 筑 层的面积 为 1 8 5 0 m ' , 每一层楼 工期还能够 缩短 , 由此体系所节省的建设成 本是极为可 观的。 有6 个单 元 , 整个建 筑 的户型有3 种。 在 进行结 构 施工 的过程 中, 按照单 4 . 2 减 少模板 木方的损耗 元的 不 同来划 分成 为流 水 段 , 依据 我 国制定 的建 筑规 范 “ 当楼板 跨 度 以往传 统的 建设方 法是将 顶模 板拆 除之后 , 由人工 的方 式来将 方 ≤2 m, 混凝 土强度达 到 ≥5 0 % 设 计强度 标准 值, 即可拆除 底模 ” 作为 设 木、 模板以及 架料等运 输搬 运到卸料 的平台之上 , 之后再通过 塔吊来将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和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作为常见的结构形式,承担着重要的荷载传递和支撑功能。
在设计这些结构时,内力的重分布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的设计规程,并深入探讨其多个方面。
1. 内力重分布的概念和作用(200字)内力重分布是指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由于构造的柔性和梁、柱等构件的变形,导致荷载在结构中的传递路径发生改变,使其原先假定的受力状态发生调整的过程。
内力重分布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的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降低结构的内力水平、提高整体的抗震性能、增加结构的延性,从而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内力重分布的设计规程(300字)在设计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时,需要遵循相关的设计规程。
以中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为例,该规范对内力重分布提出了具体的设计要求和限制。
规范要求结构的初始设计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基本要求,并且应具备一定的整体稳定性和变形能力。
规范规定了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基准,包括考虑构件刚度和变形的重分布系数和影响线的选择等。
规范还对内力重分布前后构件截面的受压区高度进行了限制,以确保结构的受力性能。
3. 内力重分布的影响因素(600字)内力重分布的发生和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结构的刚度和延性是影响内力重分布的重要因素。
刚性结构在受荷后的变形较小,内力重分布的程度相对较小;而柔性结构的变形较大,内力重分布的程度较大。
荷载的类型和大小也对内力重分布产生影响。
对于周期性荷载(如地震作用)和较大荷载,内力重分布往往较为显著。
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支承条件也对内力重分布起着一定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带有较大层间位移的结构(如抗震墙结构)会发生更明显的内力重分布。
另外,结构的支承刚度和连接形式也会对内力重分布产生影响。
混凝土连续叠合梁中内力重分布探讨
混凝土连续叠合梁中内力重分布探讨【摘要】混凝土连续叠合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从混凝土连续叠合梁的特点入手,探讨内力重分布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及实用价值。
研究表明,内力重分布对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是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混凝土连续叠合梁内力重分布的影响进行总结和展望,展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要性。
本文旨在为混凝土连续叠合梁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用参考,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连续叠合梁、内力重分布、特点、原因、影响因素、计算方法、实用价值、影响、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混凝土连续叠合梁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混凝土连续叠合梁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研究人员对混凝土连续叠合梁中内力重分布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
内力在混凝土连续叠合梁中的重新分布现象是由于梁在受载过程中会发生变形,从而引起梁内力的变化。
这种内力的重分布对于梁的受力性能和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深入研究混凝土连续叠合梁中内力重分布的问题,对于提高梁的受力性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混凝土连续叠合梁内力重分布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混凝土连续叠合梁是一种常用于桥梁和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构件,其内力分布对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混凝土连续叠合梁中的内力重分布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结构的受力特性,还可以指导工程设计和实际施工中的应用。
通过对内力重分布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连续叠合梁的抗震能力、减小结构变形和裂缝的发生,同时优化结构的受力性能,提高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探讨混凝土连续叠合梁中内力重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于推动结构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作用。
浅谈混凝土连续叠合梁中内力重分布探讨
弯矩重分布伴随着剪力的重分布 。现阶段连续 F- 对 比 粱 的 标 准 荷 载 值 , K KFI 砣 超静定叠 合连续梁在使用状态下 , 别在 粱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最终是采 用同等荷载 、 特 跨 FK=d O + : 承载能力达到极限状态下 ,当荷载依某 一参数 度条件下 的筒支梁的抗剪计算进行 的,而没有 d K 叠合连续梁的附加弯矩系数 , 一 O 一般 成 比例增加时, 结构的 内力和变位的增 长 , 在大 考虑剪力 内力重分布。如果在塑性条件下弯矩 情况下取 为 05 。 .7 多情况下将不与该参数成 比例 , 相反 , 比例在 值发生改变 , 其 仅对其 中一个支座负 弯矩调 幅 使 当按 () 1式进行调幅计算时 , 了承载能 确定 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 , 这种 现象 即是钢筋 混凝 其 弯矩 值降低) , 则其他支座截 面的剪力 值会增 力状态下支座的调幅系数 ,但不满 足跨 中或支 土超静定结构 的内力重分布现象 。 大, 就有可能导致 截面的抗剪能力不足 。 座截面的使用性能要求 , 则应按照() 2式再进行 32抗剪性能的影响 . 2 内力重分布的产生 。 计算 , 确定新的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为了满足叠 弓 起内力重 分布 的直接原 因是超静 定结 l 以多跨连续梁弯矩调幅对抗 剪能力 的影响 合 连续梁的承载能力及 塑性铰 的转动要求 , 式 构备部分 的相对刚度发生 了变化 ,而引起叠合 为 例进行分析。对 于钢筋混凝士多跨连续梁 . 中 8 的取值不宜超过 2 %,因此叠合连续梁 g 5 连续 梁刚度变化的变化原 因主要有 : 当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时 ,连续 梁的内支 座截 的调 幅系数也不应 超过 2 % 。 5 21混凝土受拉 区裂缝 的出现和开展。 . 面 的弯矩一般较 大 , 造成配筋密集 , 工不便 , 施 5研究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及展望 2 . 2受拉钢筋达 到极限之后出现的非弹性 影响质量。 在工程设计 中往往通过对 弯矩调幅 , 通过对 以上研究成果 的分析 。 可以看出在 以降低支座截 面的弯矩设计 值,减少支座截面 目前的研究当中还存在 以下 问题 : 变形。 2 - 3混凝 土受压 区的非弹性变形 ,特别是 配筋量。 这样的弯矩调幅过程 , 就是在外荷载的 5 . 1连续梁的内力重分布也会 引起 剪力 的 在临近破坏时。 大小 , 位置不变的情况下 , 通过对纵 向钢筋 的配 重分布 , 这一截面剪力值的改变会 影响到斜截 2 . 4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 或长 筋量在支座和跨中进行 的调整 ,从而改变 了梁 面的抗剪承载能力 。这一抗剪承载力增减 的准 在 或短的区段 内破坏时 。 段 内 的跨 中最 大 正 弯矩 和支 座 最 大 负 弯 矩 确计算 , 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分析。 25混凝 土的徐变变形。 . M 、 一 ,因此 梁段 内截面的抗剪能力也 会发 +M 5 . 于某 一设计 调幅值存在一个最佳的 2对 2 . 6混凝土 的温度及干缩变形等 。 生改变。 ’ 控制预应力值 , 使得内力重分布程度最大 , 过大 经支座 负弯矩 调幅后若 I 仍 大于或 等于 过小 的控制预应力值都不利于内力重分布。 I f 除了上述原 因外, 还应该 考虑叠合梁 两阶 段制造 和二次受力引起的刚度变化。由于叠 合 1则抗剪能力有所提高 , , 经调幅后若 降至 小 鉴 于以上不足 ,有必 要在今后开展以下几 梁两阶段制造和二次受力的特性 , 引起跨 中的 于 1则抗剪能力的增大或减小要依 I减 小的 个方面 的工作 : , l , 受拉钢筋应力超前和支座负弯矩滞后 ,对一般 程度而定。当调幅前 < , 1经支座负弯矩调幅 目前 , 在钢筋 混凝 土连续梁考 虑 内力重 钢筋 混凝土叠合连续 梁和在第一 阶段加载时跨 后 l 减小而进一步远 离 1则 抗剪能力会相应 分布方面 , l | , 通常按 弹性体 系进行 内力计算 。 根据 中即已开裂的预应力 混凝土叠合连续梁 ,在第 降低 。 文献记载 , 对叠合连续梁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进 二阶段加载初期 。 就会 产生 由跨 中向支座 的内 4内力重分布的计算 行理论分析 , 在符合塑性变形 、 截面强度条件 , 力重分布 。 目前, 在钢筋混凝土连续 梁考 虑 内力重分 和结构能达 到预期 的调整幅度要求下 , 并使其 从负 弯矩 区混凝土翼板 开裂 到第一个 塑 布方面 , 主要是进行弯矩调 幅系数 的计算 。 弯矩 调整幅度必须 限制在特定范围内 , 推导 出其计 性铰形成 , 负弯矩 区范围内梁的刚度逐渐减小 , 调幅是指连续叠合梁按塑性分析的弯矩值与按 算方法。 而跨 中截面梁仍处于弹性 阶段 ,这一阶段 梁的 弹性分析 的弯矩值相比较 ,所得弯矩变化的幅 b一般来 说 , . 设计 调幅较 大的连续板 可 以 内力重分布称为弹性 内力重分布。该阶段 梁内 度 。 采用较高 的控制预应力 , 内力重分布值较充 其 力重分布的程度 主要与正 、负弯矩 区梁 的刚度 调幅大小 的基本原则 : 保证强度 ( a 塑性 ) 分,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 变化大小和梁 的跨长 比等因素有关 。 要求 ,使调幅以后结构实际承载力 在任何情 况 从第一个 塑性铰形 成到 梁的极 限状态 阶 下应该不少于计算值 I 保证使用要求 , b 叠合结 段, 连续 叠合梁 中支座截面和跨 中截面均形成 构在使用阶段 内不产生过宽裂缝 和过大挠度 。 塑性铰 , 的塑性变形充分 , 现了第二阶段 的 梁 实 4 . 1按承载能力考虑连续 梁的弯矩调幅计 内力重分布, 称为塑性内力重分布 。 阶段 的内 算 该 力重分布值占总的内力重分 布值 的绝大部分。 为了使得叠合连续梁的调 幅计算与 目前 比 3 内力重分布对抗剪性能 的影响 较成熟的整浇连续梁的调幅计算相协调 ,提 出 目 , 前 国内外对普通钢筋混凝土超 静定结 可以考虑 F 对叠合连续 梁第二阶段受 力时对 l 构的塑性行为进行了较深入 的研究 ,其成果 已 中支座产生附加弯矩的调 幅计算式 。 在有关规范中得到反 映。 但是 , 内力重分布的 对 F一 u 叠合连续 梁的极限荷载 ,u F + 2 ; F= IFU 分析研究较多的是对弯矩重分布的调幅利用 和 F u 与 F 相应的叠合连续梁的第二阶段 2~ u 整体抗弯承载能力 的提高上 , 注意的是 , 值得 连 极限荷载 ; 续 梁的塑性内力重分布不仅改变了弯矩内力 的 8 叠合连续 梁破坏时 , 一 中支座 弯矩的调 分布 ,还会对粱 的剪力 内力的分布和抗剪性 能 幅系数 ; 产生影响。 8 -对比梁破坏 时, g 中支座弯矩 的调 幅系 数; 3 . 1剪力的重分布 截面剪应 力的重分 布实际上 是与正应 力 a0 叠合连续 梁的附加弯矩系数。 一 的重分布 同时发生的 , 随着第二阶段荷载 F 作 2 4 . 2按使用荷载考虑叠合连续梁 的弯矩调 用下梁中裂缝 的发展, 阶段荷载 F 产生的 幅 系数 第一 1 责 任 编 辑 : 丽敏 赵
梁模板及早拆支撑体系的应用浅析
梁模板及早拆支撑体系的应用浅析1工程概况某酒店工程,建筑面积60172m2,地上五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23.90米,层高负二层4.2m,负一层5.4m,一层4.8m,二层4.5m,三层以上3.2m。
框架结构,其中地下为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2 施工方案的选择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是建筑施工中占用资金量较大的重要分项工程之一,采用先进的模板施工工艺,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进度,推动项目高效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亚布力大冬会运动员村酒店一期工程混凝土施工量较大,梁板类构件较多,工期紧张等特点,如采用传统工艺施工则模板投入量多,施工量大,为此在该工程中采用我公司研制的自承重梁模板和早拆小径木支撑体系的施工工艺,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资源、缩短工期。
3 工艺原理自承重组合式梁模板的工艺原理是利用梁侧模板在竖直方向刚度大,可承担较大弯矩和剪力的原理,将梁侧模板与梁底模板组合成一体,通过梁底模板为梁侧模板提供了水平方向上的约束,使梁侧模板与梁底模板共同受力,充分利用梁模板的自身承载能力承担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荷载,加大了梁模板支撑的间距,减少了对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的加固、传力构件的投入量,减少了施工作业量,简化了模板施工步骤。
早拆小径木支撑体系是利用单根小径木承载力远高于传统脚手架中单根钢管的承载力的原理,结合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早拆过渡托架配合使用,实现了小径木早拆功能,达到了替代传统钢管支撑体系的目的,使小径木支撑体系具备了和钢管式支撑体系相同的早拆功能,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
通过设计、使用小径木支撑体系的专用联结构件(钢丝绳扣件),改变了小径木立杆和水平杆节点的受力模式,实现了小径木支撑体系节点的可靠稳固联结,大幅提高单位范围内小径木支撑的承载能力,提高小径木支撑体系的可靠度,减少了周转材料的使用。
(具体形式见图例)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工艺流程操作要点⑴根据结构施工图纸分析梁模板受力形式,绘制受力简图,计算模板、木楞和支撑材料的形状、规格、间距和数量,制成模板及小径木规格和数量配置表。
既有结构改造加固的应力重分布研究
第15卷第5期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Volume 15Number 5 2018年5月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y 2018既有结构改造加固的应力重分布研究卫军,黄敦文,李松林,陈聪聪,陈涛(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摘要:针对既有建筑物改造加固引起的应力重分布现象显著,依托某抽柱扩跨实际工程,采集结构施工及运营期框架梁挠度及应变数据,结合有限元参数对比分析发现:对于扩大截面加固的新截面而言,单纯的体系转变受力大于收缩徐变效应,1 000 d后框架梁的挠度及应力增大到完成初期的2~3倍;结构加固使得框架梁截面形心转移,导致体系转换前旧梁积累的应力难以释放,加固截面的新旧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会促使老混凝土时变应力逐渐超过结构体系转换后的初始应力;建筑物抽柱扩跨改造加固的应力累加效应显著,实际梁底混凝土最大应力可达一次成型设计值的2倍,且已超出材料的抗拉强度。
因此,建议抽柱扩跨加固改造设计时重新审视应力累加效应及新旧混凝土收缩、徐变时变特性。
关键词:加固改造;新旧混凝土;收缩徐变;应力重分布;实测研究中图分类号:TU37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029(2018)05−1255−07Study on the stress redistribution ofexisting structure rebuilding and reinforcementWEI Jun, HUANG Dunwen, LI Songlin, CHEN Congcong, CHEN Tao(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China)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stress redistribution caused by the reinforcement of existing buildings is remarkable. Relying on a practical project of demolishing the column and widening the span, the deflection and strain data of frame beam during both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eriod are collected. Comparing the data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parameters, and then it demonstrated that for the new section reinforced by enlarging section area, the stress of system transformat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shrinkage and creep. The deflection and stress of the frame beam are increased to 2~3 times of the initial stage after 1 000 days. The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makes the frame beam central axis shift and the stress of the old section is retained before system transformation. The old and new concrete shrinkage and creep effect of reinforced section will make the stress of old concrete more than the initial stress of the structure system gradually. The stress accumulation effect of the buildings strengthened by demolishing the column and widening the span is significant. In fact, the maximum concrete stress at the bottom of the beam can be 2 times of a casting design and has already exceede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material. Therefor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structure should be reexamined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variable stiffness construc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rinkage and creep of new and old concrete during reinforcement and design.Key words: reinforcing reform; new and old concrete; shrinkage and creep; stress redistribution; the measured research收稿日期:2017−03−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378501,51578547)通信作者:卫军(1957−),男,河南新乡人,教授,博士,从事混凝土材料及结构服役性能研究;E−mail:juneweii@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年5月1256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既有建筑结构的改造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结构体系转变、既有结构的加固补强[1−3]、新老结构界面的叠合[4−6]以及新旧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7−8]等一系列新的问题。
试论预应力混凝土内力重分布
试论预应力混凝土内力重分布预应力混凝土在目前的应用中,虽然在各方面的表现均比较突出,但考虑到实际的情况不断变化,建筑行业对混凝土的需求有所提升,还是要在结构内力重分布的掌握上,要拥有一定的进步。
相对而言,针对结构内力的研究,是偏向于一类专业化的数据和信息分析,通过针对不同条件的分析,计算出结构内力重分布的情况,在多方面掌握好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法则,避免在未来的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
在此,本文主要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力重分布展开分析。
一、混凝土连续梁内力重分布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力重分布的设计,包含内容广阔,连续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理论计算还是实际施工,混凝土连续梁内力的重分布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以往的工作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配置高强非预应力筋的设计工作中,所遵循的前提,主要包括综合配筋的具体指标,包括预应力度的不变。
但是,理论计算过程中,钢量的的具体使用有所减少,屈服率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为增大,塑性转角则表现为一定的减小。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正常使用阶段和承载力极限,均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无粘结筋的应力,表现为持续增长的情况。
为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建议采用整体变形协调条件为基础,利用弯矩——曲率法,有效的建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仿真分析模型,根据各种条件和标准,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计算。
经过分析发现,将整体变形协调条件作为基础,并有效利用弯矩——曲率法进行计算后,能够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计算模型,以此来更好的计算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相关数据。
同时,还可针对较多的指标进行考虑,包括非预应力筋配筋指标、预应力筋配筋指标等等,最终得到的公式是比较准确的。
另一方面,经过深入分析后发现,预应力混凝土的连续箱梁在计算过程中,认为在综合配筋指标的作用下,在预应力力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非预应力筋屈服率如果表现为提高的状态,则促使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当中的无粘结筋使用发生变化。
具体变化为:无粘结筋在正常的使用阶段,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具体应力,表现为持续增大的情况。
混凝土结构4-塑性内力重分布
(3)塑性铰阶段(相当于形成两根简支梁)
跨内截面承载力尚未耗尽,还可以继 续加载,直至成为机动体系。
4.影响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因素
充分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不充分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砼过早压 碎)
(1)塑性铰的转动能力 钢筋的配筋率
混凝土结构4-塑性内力重分布
应力重分布
指结构沿截面高度上的应力分布的非线 性关系。仅指某一截面上的应力变化情况。
▪ 内力重分布
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由于裂缝出现、钢筋与混凝土 粘结破坏、钢筋屈服等原因,使截面内力分布与按弹性 理论分析时有所不同的现象,称为出现了内力重分布。 超静定结构才有内力重分布,静定结构只有应力重分布
(a) 塑性铰是单向铰,只能沿Mu方向转动; (b) 塑性铰可以传递弯矩, M≤M)lp
…1-10
式中, u 为极限曲率; y 为屈服曲率;lp为塑性
铰的等效长度。
塑性铰可分为拉铰(受拉钢筋屈服)和压铰(受拉 钢筋不屈服),拉铰转动量大于压铰。
2.塑性内力重分布:
在破坏阶段,σS→fy, M→Mu(极限弯矩), 截面曲率激增,引起各截面之间相对刚度 发生变化,并引起各截面内力间的关系改 变,称为内力重分布或塑性内力重分布。
3.内力重分布的过程
(1)弹性内力阶段 P39
截面弯矩刚度的比值未改变,结构接 近弹性体系,弯矩分布可以近似有弹性理 论确定。
(2)截面间弯曲刚度比值改变
2.2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计算
注意:内力之间的关系是由各构件弹性刚 度确定的(P37),但是并非截面刚度一 样,内力就一样。
1.塑性铰
混凝土开裂后,截面的应力分布发生了变化,称应力发 生了重分布。钢筋屈服后,在荷载无明显增加的情况 下,截面的变形可以急剧增大,称出现了“塑性铰”。
分析早拆模施工技术原理及应用
分析早拆模施工技术原理及应用摘要: 早拆模技术源于国外。
我国在80 年代借鉴外国的早拆模经验,自行开发研究并通过不断的改进,形成了我国的早拆模体系。
本文分析了早拆模施工技术原理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早拆模施工技术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成本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早拆模;施工方法;应用1.早拆模方法的分类1.1 保留板带法该早拆模方法主要是由九夹胶合板、狭板带、木主梁、木次梁、木楔、脚手钢管和扣件等组成。
普通脚手钢管作支撑,九夹胶合板作模板,木楔作高低调整在支撑之间的2m范围内留出一条狭形板带,在该板带及下面的支撑作保留,其余的支撑及模板等到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 %后先行拆除。
该种方法通用性强,支模费用略高于常规,但楼层标高调整不方便,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相对高,支模所需时间比常规也相对长。
1.2可调试保留板带法该法与上述方法基本类同,区别在于用丝杆可调标高的早拆柱头取代用木楔调标高。
早拆柱头有以下功能:(1 )可调整标高并可支撑保留的板带(用可调螺母1) ;(2 ) 可用以搁置主梁,并可调整标高(用可调螺母2 )。
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 %时,向下调螺母1 ,支撑主梁的托架下移,可先拆下主梁及木次梁保留板带。
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 %时,螺母2向上调拆除保留板带的支撑。
该法同保留板带法优点相同,并且调标高方便准确,缺点是同排早拆柱头控制在同一轴线上,组装较为困难。
1.3 定型早拆模支撑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早拆柱头、立柱、横杆、可调底座、主梁、次梁悬臂梁及模板等组成。
该早拆体系的施工方法是:在每根立柱下端插入可调底座,用以调整标高,上端插入早拆柱头,中间的上部和下部均用带锥销的横杆联接,使立柱和横杆连成框架。
将早拆柱头的外套处于下落位置,装上主梁,再将早拆柱头的外套向上推于上限位置,并用支承销固定,再在主梁上放入定型的SP- 70 模板(钢框竹胶合板) 或安放木次梁后,上面铺九夹胶合板(即无边框模板)。
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
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会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引起内力的重分布。
混凝土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是为了确定结构在破坏状态下产生的新的、增大的内力分布,以便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因、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
混凝土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是由于材料的非线性特性造成的。
在超过一定荷载时,混凝土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即产生非弹性变形,而钢筋的应变、应力仍保持线性关系。
塑性变形导致混凝土的初始刚度降低,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小,从而引起内力的重分布。
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弹塑性方法和塑性铰模型。
弹塑性方法是将结构视为由弹性组件和塑性组件组成的复杂体系,根据材料的特性和结构的几何特性进行计算。
塑性铰模型则将结构的塑性变形局限于一些关键节点,通过模拟塑性铰的形成和发展来分析内力重分布。
影响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荷载大小、结构刚度、混凝土与钢筋的性质、构造形式等。
荷载大小是影响塑性内力重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荷载越大,塑性内力的重分布越显著。
结构刚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刚度较小的结构更容易发生塑性内力重分布。
混凝土和钢筋的性质也会影响塑性内力重分布,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钢筋的屈服强度越高,塑性内力重分布越小。
构造形式也会对塑性内力重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梁柱节点的构造形式和柱子与梁之间的协调性。
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对于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评估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塑性内力重分布,可以确定结构在破坏状态下的内力分布,为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此外,通过分析塑性内力重分布,可以评估结构在破坏状态下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为结构的加固设计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对于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因、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加固提供指导,并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结构4-塑性内力重分布
实例演示
通过实际的工程案例,展示塑性内力重分布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和效果。
混凝土结构4-塑性内力重 分布
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塑性 内力重分布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能够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承载能 力。
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搅拌而成的人造材料。混 凝土结构是指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承载材料构建的建筑结构。
塑性内力重分布能够有效减小结构的应力集中,提高结构的荷载响应能力和承载能力。同时,它还能够增加结 构的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性 质、荷载类型和作用位置等。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确定最佳的塑 性内力重分布方案。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设计方法
塑性内力分析方法
塑性内力分析是一种基于结构变形能量原理的分析方法,通过考虑结构的非 线性行为和塑性变形来确定结构的内力分布和变形状态。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理
塑性内力重分布是通过适当调整结构的初始内力分布,使结构在极限状态下能够充分发挥塑性变形的能力,从 而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优点
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
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
1、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可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分析。
重力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现浇梁以及双向板等,经弹性分析求得内力后,可对支座或节点弯矩进行适度调幅,并确定相应的跨中弯矩。
2、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设计的结构和构件,应选用符合本规范第4.2.4条规定的钢筋,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且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三a、三b类环境情况下的结构,不应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
3、钢筋混凝土梁支座或节点边缘截面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5%;弯矩调整后的梁端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应超过0.35,且不宜小于0.10。
钢筋混凝土板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0%。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矩调幅幅度应符合本规范第10.1.8条的规定。
4、对属于协调扭转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受相邻构件约束的支承梁的扭矩宜考虑内力重分布的影响。
考虑内力重分布后的支承梁,应按弯剪扭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
注:当有充分依据时,也可采用其他设计方法。
铝模早拆体系独立支撑承载性能研究
I 建 造 技 术杨皓东,等:铝模早拆体系独立支撑承载性能研究JI 铝模早拆体系独立支撑承载性能研究杨皓东12!仰树燕1(1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2.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摘 要:结合某高层铝模早拆体系独立支撑的应用与施工,对单支撑的承载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试验研究和模拟分析,通过三者间的对比分析,为单支撑确定了施工承载力设计值。
关键词:铝合金模板;独立支撑;承载力中图分类号:TU755. 2十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5781(2020)06-1166-040引 言铝模体系中,早拆体系独立支撑至关重要,由楼面和梁底早拆系统组成%2。
早拆技术施工原理是:对早拆头、主次梁 和可调钢立杆组成的整体,通过增加竖向支撑点,使构件由长 跨承重变为短跨承重,降低构件内力,待混凝土达到其设计强度的一半,拆除模板,钢支撑和早拆头保持不动,其余模板和支架通过预留传料口传递至下一流水施工%一6&。
铝模支撑形式 与扣件式钢管不同,步距大、无水平拉杆,且目前大多数研究是针对整体模架,对于单支撑的试验和研究成果比较少,因此对单支撑施工承载性能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单支撑承载力理论计算铝模多用于高层住宅,而住宅普遍高度为2. 9 m,因此取2.7 m 单支撑作为研究对象。
单支撑规格为:060X2.2套管套住048X2. 5插管,内管孔洞直径为15 mm,销键直径为14 mm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单支撑的承载力可按四种破坏形态进行计算,其中最小值即为支撑的承载力设计值。
计算结果见表1。
表1四种计算模式下钢支撑的承载力因此,单支撑的容许承载力计算值为13. 52 kN 。
计算结果容许荷载/kN按钢销键处钢管壁承压强度35. 19按钢销键抗剪强度3848按钢管立柱受压稳定性13. 52按钢管的强度6062单支撑承载力试验研究本次针对2.7 m 和3.1 m 单支撑进行了试验,具体以2.7 m为例。
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
理想弹塑性关系
开裂前---弹性阶段
荷载较小时, 两个集中力 引起的弯矩 分布与弹性 计算结果一 致。
MB=0.188F1l M1=0.156F1l
当集中力增加至F时 中间支座及荷载作用 点的弯矩分别是:
MB=0.188Fl M1=0.156Fl
按照受弯构件计算,连续梁跨中及 支座的极限弯矩Mu(承载力)为 0.188Fl
用塑性理论分析超静定梁
结构的弹性分析: 假定应力应变关系是线性的,结构的位移与 荷载关系是线性的。荷载卸去后,结构会恢复到 原来形状无任何残余变形。
结构的塑性分析: 基于考虑材料塑性性质的结构分析。其任 务是研究结构处于塑性状态下的性能,确定结 构破坏时所能承受的荷载---极限荷载。
弹塑性关系
内力重分布概念
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由于裂缝出现、钢筋与 混凝土粘结破坏、钢筋屈服等原因,使截面内 力分布与按弹性理论分析时有所不同的现象, 称为出现了内力重分布。
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弹性分析时,随着F的变化,MB /M1=常量;
塑性分析时随着F的变化,MB /M1不断变化,
内力在支座和跨中之间不断重新分配。
弹性
M
(1)开裂前---弹性阶段 (2)支座开裂后---支座弯矩增长下降,跨中开裂后 ---M支增长增加 (3)支座钢筋屈服---支座产生塑性铰,简支梁跨中 弯矩增加直至跨中受拉筋屈服,变为铰。
结论
* 对钢筋混凝土静பைடு நூலகம்结构,塑性铰出现即 导致结构破坏;对超静定结构,只有当结 构上出现足够数量的塑性铰,使结构成为 几何可变体时,才破坏。 •弹性方法的承载力:F1; •内力重分布法的承载:Fu=F1+F2。
由于内力重分布,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 的实际承载能力往往比按弹性方法分析的高, 故按考虑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可进一步发挥 结构的承载力储备,节约材料,方便施工; 同时研究和掌握内力重分布的规律,能更 好地确定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的变形和裂缝开 展值,以便更合理地评估结构使用阶段的性能。 但是,结构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设计 时,结构承载能力的可靠度低于按弹性理论设 计的结构。
梁的内力重分布
梁的内力重分布
3. 结构形态变化:当梁的结构形态发生变化时,如截面形状、长度或材料的改变,梁的内 力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内力重分布的影响需要通过结构力学的分析方法来进行计算和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静力 学平衡方程、弯矩曲率关系、梁的变形与内力关系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梁在不同受 力状态下的内力分布,并进行结构设计和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内力重分布可能会导致梁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梁的承载能力和 安全性。因此,在进行梁的内力重分布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并 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梁的内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布
梁的内力重分布是指在梁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内力分布会发生改变的现象。一 般情况下,梁的内力重分布会发生在以下情况:
1. 荷载变化:当梁所受的荷载发生变化时,如增加、减少或移动荷载位置,梁的内力分布 会随之改变。例如,当集中荷载移动到梁的另一端时,原先受力较大的区域会减小,而新的 位置会出现更大的受力。
浅谈模板早拆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陈耀春
浅谈模板早拆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陈耀春摘要:绿色施工在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在中国的倡导和推行虽然还有一个过程,但走绿色施工之路势在必行,是不容置疑的。
实施绿色施工就要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和材料的利用率,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率,尽可能减少场地干扰和污染,以及能源的浪费。
在施工中,模板工程是材料浪费相对严重的一个环节,在模板工程中大力提倡具有绿色施工的新型模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模板早拆施工就是具有绿色施工的一项技术,现已应用到各种新型模板体系中。
所以我们今后要不断对模板早拆施工技术加以研究,提高混凝土施工工质量。
关键词:模板早拆技术;混凝土结构;处理措施引言作为一种全新的模板施工技术,模板早拆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在现今的建筑施工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模板早拆技术投入使用后,能够大大的缩减用于模板施工中的成本,并且能够快速的推进各种模板的应用、周转和使用率,降低能耗,这都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而在这其中是近几年已在建筑施工中得到推广应用的新型模板体系,如铝合金模板体系,它较其余种类的模板技术更加的便捷、成本更加低廉,所以逐渐的得到了许多建筑施工商的认可。
然而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模板早拆技术虽然拥有众多优点,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对于混凝土结构可能会造成一些影响,本文就立足于这些影响,对于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维护措施。
1.模板早拆施工技术的概述又可称为“先拆模板、后拆支柱”技术。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针对不同类型及跨度的混凝土构件拆除底模时,混凝土应达到的强度要求做出了规定。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当板结构跨度≤2m,在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以上时,便可拆除底模。
早拆模板技术便是根据这一点,将跨度较大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等水平构件通过设置竖向支撑转变为小于2m的短跨受力状态以内以满足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拆除底模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小 于 1 5 mm, 墙体抹灰面层的厚度应 大 于 5 mm, 针对 有缺 角需 [ 2 ] 杜
萌, 战 小康 , 李
盛. 框 架结 构填 充墙 施 工顺序 [ J ] . 科
补平 的加气混凝 土砌块 , 应该进行 分层填补 , 确保墙 体 的整体性 。 求进行施 工 , 一定要 确保 在框架 结构 墙体砌 筑过 程 中 , 当砌块 收
山西建筑 , 2 0 0 9 , 3 5 ( 2 ) : 1 4 6 — 1 4 7 .
4 结语
针对公共 建筑施工中框架结构填 充墙墙体裂 缝 的成因 , 应该
[ 5 ] 黄
洪. 高层 建筑填 充墙的 裂缝控制 [ J ] . 中 国高新技 术企
业. 2 o l 1 , 1 4 ( 1 2 ) : 7 6 _ 7 7 .
3 . 3 施 工 方法 的改进
采取有效 的控制 措施 , 加强 施工 质量控 制 , 对填 充墙墙 体最 易 出
通 过勘察 、 设计、 施工 、 监 理 以及 材 在对框架结构填 充墙施 工 中 , 为防止 墙体 出现 裂缝 , 应该加 现裂缝 的部位进 行改 善维护 , 严格使用合格 材料 、 规 范操作 施工 步骤 , 才 强施工人 员的素质 , 提高施工技术 人员对加气混 凝土砌 块性能, 并且能够严格 遵守 施工规 范 , 对于 柱边相 交部 位可 以采 用 可 以有效 防止框架结构 填充墙墙 体裂缝的形成。 水泥砂浆 , 给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预 留足够 的缝 隙确保荷 载作用 下 参考 文献 :
的变形需要 , 空隙可 以采用 侧砖 以及 立砖施 工方 式 , 确保 钢筋混 [ 1 ] 张建钢. 关 于框 架结构填 充墙 裂缝 成 因及控 制 [ J ] . 山西建 凝土框架梁 同填充墙 间 的柔性 连接 。对 于抹灰 打底 的厚 度也 应
结 合 的柱 头 。
受弯构件早拆模施 工 中, 采 用 留设 支撑 , 拆除 其他模 板 的方
式提高模板周转率 以达到节 省费用 的 目的。在 留设 支撑 时 , 对结 构会产生怎样 的内力分布的改变 , 在早 拆模混凝 土低龄 强度情况 下, 内力 发生改变后 结构 承载力 会产 生影 响 , 本 文对 早拆模 留设
1 概 述
工程施工 中采用早 拆模 技术 , 对 于加 快模 板 的周转 , 提 高模
2 留设 支 撑后 受弯构 件 内力重 分布
以多跨连续梁 ( 板) 为例 , 早拆模 系统拆 模后 留设 支撑 。为 了
板的利用效率从而节省成本具 有显著 意义。近些年来 , 对 于早拆 简化研究 , 将梁 ( 板) 简化成两端嵌 固 , 中间支撑点 处铰支 ( 如图 1
图1 2点支撑时多跨 连续粱计算简 图
支撑后 内力的重新分 布作相 应的分析研究 。
… , 】H … 】… 】 ,… 】… 】H… 】…
加设支撑后 , 梁的 内力与原 设计 内力 间发 生 了变化 , 梁 长 内 力分布与 内力大小 均发 生了改变 。
】… ,… ,… … … ,… 】一 … 】…
.
4 4.
第4 O卷 第 1 3期 2 0 1 4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 HI T E C T URE
Vo 1 . 4 0 No . 1 3 Ma v. 201 4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2 0 1 4 ) 1 3 — 0 0 4 4 — 0 2
早 拆 模 留 设 支 撑 情 况 下 结 构 内 力 重 分 布 研 究
朱 国勤 刘 凤翰
( I . 江苏建兴建工集团 , 江苏 盐城 2 2 4 0 0 2: 2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l 1 8 8)
摘
要: 针对早拆模技术 中, 留设支撑后 会改变结构内力分布 , 部分位置还会 出现反 向弯矩 , 内力重分 布及产 生的反 向弯矩 必然 与
原设计 内力分布 不同的问题 , 对受弯构件 的内力弯矩 的重新分布 情况 、 产生反 向弯矩 情况进 行 了分析 , 以供 早拆模 施工分 析结构
承载能 力作参考 。
关键词 : 早拆模 , 留设 支 撑 , 内力 重 分 布 中 图分 类 号 : T U 7 5 5 . 2 文献标识码 : A
The c a u s e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wa l l c r a c k s 0 f f r a me s t r u c t ur e il f l i n g wa l l
PEI Xi a l 1 . 1 i
施可有效 防止墙体 裂缝 产生。
技信 息 , 2 0 1 0 , 1 6 ( 2 4 ) : 3 4 — 3 5 .
2 0 1 1 , 6 ( 3 4 ) : 4 5 — 4 6 .
并在对填充墙墙 体施 工 中, 不应 擅 自缩短 工期 , 应严 格按 设计要 [ 3 ] 季 艳玲 . 陶粒 砌 块填 充墙 防 裂技 术措 施 [ J ] . 民 营科 技 , 缩稳定后 , 且墙体砌 筑干 燥一 段时 间后再 进行 抹灰施 工 , 这些 措 [ 4 ] 张春 东, 张 海军. 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原 因及预 防措 施 [ J ] .
。 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受 到重视 , 国外早拆模 体系 多采用 的是金属 所 示 )
支柱 , 安全 、 方便、 施 工速 度快 。 国内早 拆模 板 技 术最 早 起 源于
2 O世纪 8 O年代 , 9 O年代得 到 了较 快 发展 , 并 在 许多 地 区广 泛采 用 。国内的早拆模板技术在柱头 上采用 了滑动式 、 螺杆及 两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