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道”与“不可道”的突围
论老子形而上学之道
论老子形而上学之道“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1]老子在开篇就提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道,那么何谓“道”呢?王弼注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也。
”[2]即作为具体事物之道是可言说的,而不可言说之道才是超验存在的形而上学之道。
[3]接着,老子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其形而上之道。
首先,老子之道是终极创生之道。
在《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4]的表述早已肯定了“道”是宇宙之始的终极存在。
老子则又从宇宙发生论的角度进一步确认道是世界的始基并给出了宇宙演化的动态过程。
[5]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6]万物是由“道”逐步创生而来的,道不但是宇宙的质料因,又是宇宙的动力因。
老子描述了道生万物的情景:“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7]对此句的理解是道是“有”还是“无”争论的导火索:道有论认为“道为之物”不是显有之物是什么?“有象”、“有物”、“有精”、“有信”这些不都是道为物的表征吗?而道无论认为,“恍惚”是对道处于“无”浑沌状态的描述,浑沌就是一片纯粹的“无”,老子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句,就更能表明“无”是天地的本原和万物的始基。
但是,不论道是“有”,还是“无”都难以回答这样一个二元悖论的问题:如果道是有,一个具体之物如何能成为无限物的始基呢?如果道是无,世界的质料又从何而来呢?显然,这一问题轻易地就终结了道有论与道无论的争论。
因为,它们都是站在素朴实在论的立场上理解老子之道,这种理解方式明显是受了西方形而上学的薰染所致,总是试图要找出一个宇宙的始基来,并冠以“本体”之名。
那么如何理解老子之道与有无的关系呢?老子之道的本体又是什么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
新世纪诗歌的感受与“作为”——回答张立群提问
作 者简 介 : 陈仲 义 (9 8 ) 男 , 门城 市学 院人 文 学部教授 , 事现代 诗 学研 究。已出版现 代诗 学 14 一 , 厦 从 专著—— 创 作论 《 代诗 创作探 微 》 诗 潮论 《 的哗 变—— 第 三代诗 》 诗 人 论《 现 、 诗 、 中国朦胧 诗人 论》 、 美学论《 台湾诗歌 艺术六 十种》 形 态论 《 、 扇形 的展 开—— 中国现代 诗 学谫论 》 技 术论 《 、 现代 诗技 艺 透析 》 综合 论《中国前 沿诗歌 聚 焦》 鉴 赏论 《 、 、 百年 新诗 百种 解 读》 等共 8 , 部 另在 全 国5 0多家 学术
刊物 发表 现代诗 学论 文2 0 0 余篇 , 总计 40 0 多万 字。
20 年也 开展 了由你主持 的“ 08 新诗标准大论讨 ” 专栏 , 请 围绕 这一 专栏 特别是所谓“ 如何重建我们时代 的诗歌标
世纪 初的诗歌由于一个“ 天然 时代 ” 的到来 , 而呈 现 出很多可 以深入思考的现象。除 了学院化意义上的命 名 和代 际划 分之外 , 如何思考新诗在崭新 时空状态下 的生 存, 也俨然构成 了风景线 , 为此 , 先请 参与今天对话 的 首 学者谈谈 自己的“ 新世纪感受 ” 。 伴随着 巨大 的社会转 型 , 新世纪诗歌生 态也在发生 急剧 变化 , 种变化 可概括为 诗歌的两 个“ 这 出逃 ”逃 向 (
系 问题 ?
题 开始 凸显 出来 : 例如网络诗歌物质性 与精神性 的平衡 问题 、 网络诗歌在众声 喧哗中的尺度 问题 、 网络诗歌写 作者狂欢心态的调节问题与写作难度 问题 、 网络诗歌批 评 与反批评 的伦理底线问题 、 网络诗歌技术 的格式化利 用 与节制问题 、 网络诗歌话 语的释放与控 制问题 、 网络
老子的管理思想
论老子的管理思想徐永艳老子在诸子百家中可谓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
别人都在劳碌,他在悠闲;别人都在疾呼,他在沉默;别人在哭,他在笑;别人都在尘世奔走,他在他的大道之境中御风遨游。
他在用他的独特的管理艺术来影响他在的那个世界,也在影响着几千年以后的我们现在的世界。
我从五个方面来论述老子的管理思想。
一,“道”的管理思想。
二,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三,矛盾和转化的管理思想。
四,“有生于无”的思想。
五,谨慎治国的管理思想。
一,“道”的管理思想“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也是老子管理思想的中心。
“从管理来说,道是管理的最理想的中心目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老子心目中,“道”有两种:虚体的道和实体的道。
这一观点反映在管理思想上就是要求管理者既要重视“可道”的、可以名状的实体管理,又要重视“不可道”、“非常道”的,很难用言辞名状的管理或尚未完全达到可以用言辞表达出来的管理。
而且,这种“不可道”的管理,其作用要远比“可道”、“可名”的管理价值大,这种“不可道”、“非常道”的管理,一旦被人们认识并被挖掘出来之后,就会使企业管理水平迅速提高,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带领下属在求索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同社会交往中,在努力寻找“可道”之“道”的同时,还应该深入地探寻那个“非常道”之“道”,即企业的内在精髓一“企业文化”。
二,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老子根据“道德自然”的观点,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无为而治就是要求管理者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决策,减少对决策执行活动的干预,反对瞎指挥,鼓励下属按管理规律办事。
这是“道法自然”的观点在管理思想上的反映。
他说:“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他所理想的君主,并不是给老百姓办许多好事,叫大家歌功颂德,而是有他等于没有他“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而誉之”最好的君主是大家简直不知道有这个君主,至于大家亲之誉之,歌功颂德,那倒已经是第二等的君主了。
关于庄子思想的述评,文学角度浅析庄子的论述语言特色
《关于庄子思想的述评》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向往逍遥、崇尚自由,拒绝了楚威王之重聘,一生仅担任过宋国的漆园吏,而后过着贫困的隐居生活。
尽管物质极度匮乏,但他的精神反而更加富足。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虚构奇特,语言富有诗意、运用自如,论辩方式灵活多变,并且具有微言大义的特点,善于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庄子的思想。
一.天道无为的哲学观庄子认为道是先天也而生,无始无终,实有而无形,自然而永恒,是神秘莫测、不可知的。
同时,庄子也极其羡慕大自然的生命的自由——一种自然的自由,不因人为因素的自由。
故他崇尚自然,宣扬天道自然无为,否定人对自然的作用,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的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庄子看来,这种自由在俗世间是无法轻易获得的,人只有做到“不要用人为去摧毁天性,不要用人事去推翻命运,不要为追逐名利而丢掉性命”,否则让尘世太多的杂物扰乱心智,人的内心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平静,也就无法得到自由。
另外,庄子主张“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我认为这不是消极思想。
从处世智慧上来说,人们要客观面对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知其无可奈何”,不要强求,要量力行事;面对不可为的事情不去强作妄为,如此往往能得自在人生。
如何理解“不可奈何之事”是“命定之事”?庄子所谓的“不可奈何”,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外无法做到的事情。
人尽管不能随便妄自菲薄,但是不得不承认会遇到不可奈何之事,将其视为“命定之事”,不会高估,也不会轻易小看自己,能够客观看待万事万物之区别,也能客观看待自己,继而能客观接受自己“无可奈何之事”并非自己“努力不够”,而是“真的无可奈何”。
二.无为的政治观庄子受老子的思想影响,继承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但两者又有差异,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达到“无不为”,庄子把老子的思想推到了极致,从老子的社会性天下发展成个人独立思想。
人和人相处之道的经典句子
人和人相处之道的经典句子
1、人与人相处,把握好度,分清楚角色,以免产生误会,这是我觉得做人的原则!
2、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门学问,关系再亲密,都有着不可逾越的最后界限。
只有恰到好处地相处,最舒服;懂得分寸的人,最迷人。
3、来来往往与分分合合,其实人与人的交往,少的是一份真诚;心与心的沟通,缺的是一座桥梁。
心存真诚,真实的情感,总是值得善待。
4、人与人的交往,靠的是真诚;心与心的相知,靠的是灵魂。
有一颗清澈透明的心,有一种阳光向上的心态,才能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5、人与人相处,起步阶段都一样,就看你如何相处,想不想了解对方,爱情朋友都一样,精力有限地看谁比谁重要,注意远离爱答不理的人,你也是全世界唯一。
6、要坦然承认人与人相处的艰难,要相信人与人相处的真诚,要尝试人与人沟通的方式,要理解人与人角度的不同,只希望,人不同可道同,可想为谋。
7、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
8、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太近太远都不行,太近了会看到彼此的瑕疵,太远了会看不清楚对方的优点,所以,只有合适的距离,才能真正地产生美感。
9、人与人之间,有时疏远,不是讨厌,而是太喜欢;有时亲近,不是喜欢,而是想利用。
只愿人与人是真情交往,以诚相待。
10、人与人要和睦相处共处,动物与人以慈爱相接触。
道德经讲义!!!!
第一课;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道的变化无穷【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就把道讲活了,道大无边无际,浩瀚无比。
道,可以叫道,一旦发生了变化就可以不叫道了。
名,可名,可以叫道这个名,一旦发生了变化就可不叫这个名了。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第六十三课《混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我把它的名字叫做道。
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
大又可以叫逝,也可以说是很远,从无穷远又返回原地。
这就说明了,道不但大而且作旋转运动,并不断变化,名字也不断改变,既可以叫这个名,又可以叫那个名,实际就是没有名,所以无名就是道,道也叫无名。
二、无名与有名的关系【无名,天地之始】: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
在一个恒星系的范围里,它的空间就叫天,在这空间里产生若干个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无名的道(宇宙)产生出来的天和地。
【有名,万物之母】: 有了固定名称的天和地之后,再产生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六十四课《反者》)天下万事万物都产生于有形,即产生出来就有一定的形状、大小、重量,这种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无形的道产生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第六十二课《生一》)万物都是由阴阳互相结合而定型,气冲阴阳、冷热胀缩变活泼,伸缩自然成动作,动作协调生命活。
三、修道修德无欲好结果【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第六十八课《有始》)天下有个开始(道),这个开始就是天下之母。
既然有了母亲(道),就可以知道它的儿子(万物)。
既然知道了儿子是谁,再返回去守住母亲(修道修德),终生不停。
人为万物之灵,他就作为万物(修道修德)的代表。
【常无欲,以观其妙】:修道修德要无私无欲,才能守静,这样方能观察道的奥妙。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
《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
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字词汇总语音音声相和(hè)夫(fú)唯弗居受国之垢(gòu)虽有舟舆(yú)重点字词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①成语: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绝圣弃智见素抱朴以柔克刚小国寡民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重点语句断句难点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课文精要理解主旨《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其中“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全书五千余字,“道”字就出现了七十余次。
什么是“道”?据《老子》说,这是“玄之又玄”的东西,是超出人们经验世界的存在,因此,很难加以明确的解释。
简单的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所以,作者将“道”称之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
道家对语言的看法
道家对语言的看法道家对于语言是否能说出真理是怀疑的。
在道家这里,语言和真理的关系具体化为言和道的关系。
一般而言,大道是目的,而语言是通达大道的工具。
为了体悟大道,人们需要借助于语言。
但一旦体悟了大道,人们就要放弃语言。
道家最担心的是人们错把工具当目的,错把语言当大道。
老子最早探讨了道与言的关系。
他认为,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
这里的道和名具有两重意义。
一个是道本身,另一个是关于道的言说。
这无非是说,道本身是不可言说的,可言说的不是道本身。
不仅道和言的关系如此,而且知与言的关系也是如此。
作为对于道本身的直接体悟,知是非语言性的。
因此,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道的人是不言说的,言说的人是不知道的。
尽管如此,人们还必须言说那不可言说的道。
于是,道与言就建立了一种无法割离的关系。
在这样一种强求下,人们言说那不可言说的道就必须注意语言的限度和边界。
语言所言说的道并不直接就是道本身,而是好像是、仿佛是道本身。
这要求人们超出语言自身,而体悟语言之外的意义。
在道与言的一般关系上,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观点。
他认为,道不可言,道不当名。
庄子之所以认为道不可言,是因为道超出了语言言说的限度。
语言可以言说有形的,但不能言说无形的。
道正好不是有形的,而是无形的。
据此,语言不可言说道。
与老子相较,庄子对于道与言的关系有更详尽的分析。
他认为,书只是语,语之在意,意又有所随。
但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
在这里,庄子将道与言的关系具体化了。
书本作为文字的集合是语言的记录,而语言是表达思想亦即意识的。
意就是关于道的思考,而意之所随则是无法思考和无法言说的道自身。
但人们却以为语言文字就是道自身,或者认为它可以通达道自身。
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错误。
庄子将言与道的关系明确地表述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言者所以在意,故得意应忘言。
作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言与道的关系就必须从两方面来考虑。
一方面是以言得意,另一方面是得意忘言。
否则就会出现一种怪异的现象,手段成为目的,而目的成为了手段。
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及翻译讲解
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及翻译讲解《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
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
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
《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
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
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道可道,非常道”新解
经纬 经天纬地
二、“道”与“技”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 乎技矣”
(《庄子·养生主》)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目无全牛 胸有成竹、胸有丘壑 胸中自有百万甲兵 剪裁 锻炼、熔铸 金针度人
“鸳鸯绣就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于 人。”(元好问)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 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 不为。” (《老子·48章》 )
五、道器关系对语言研究的启示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
Hale Waihona Puke 四、几点概括 六经皆史也。(章学诚) 六经皆器。 (章学诚) 道之于器,如影随形 (章学诚) 道不离器,器不离道 大道无形 (《老子》)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 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 ‘在蝼蚁。’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 邪?’曰:‘在瓦甓。’曰:‘何 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 郭子不应。(《庄子·知北游》 )
“道可道,非常道”新解
潘文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道”与“器”; 二、“道”与“技”; 三、可道之道与不可道之道; 四、几点概括; 五、道器关系对语言研究的启示。
一、“道”与“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周易·系辞》)
instrument
organon 锯、铇、斧、凿 规矩、绳墨 模范 陶钧 鸿钧老祖 陶钧之道,在于择宰相而用之。
三、可道之道与不可道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第一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In the beginning there was the word. 太初有道
《老子》五章 知识讲解
《老子》五章编稿:姜虹审稿:王娜学习目标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最早的经典。
关于《老子》的作者是谁以及它的成书年代的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
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基本上反映了老子本人的思想,成书于战国前期老子后学之手,比《论语》晚。
老子即老聃,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
生活年代大致和孔子同时而略早,孔子曾向他问礼。
老聃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后来隐居,不知所终。
《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
《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
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字词汇总语音音声相和(hè)夫(fú)唯弗居受国之垢(gòu)虽有舟舆(yú)重点字词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歧解辨正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歧解辨正作者:焦国成来源:《中州学刊》2017年第10期摘要:《道德经》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六字对于理解老子之道极为紧要。
千百年来,人们对此句的解释存在严重的分歧甚至根本对立。
依次辨析几种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解释,诸如“道不可言说,可言说之道非恒常之道”“道可言说,但非恒常不变”等,从而可以知道,这些解释均是未得老子本意的歧解。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仅仅是说:世人通常认为的一切可道之道(即可行之道),均属人为之道,虽其或可得一时之益,或可解一时之难,然必因人因时而兴废,皆非恒常之道。
关键词:《道德经》;道;可道;常道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10-0099-06众所周知,《道德经》首章是理解整部《道德经》的门户。
然而,其首句“道可道,非常道”①,虽然只有短短六个字,且每一个字都极好辨认,但千百年来人们却几乎在每一个字上的解释都存在分歧。
其中有的分歧相当严重,甚至是完全对立的。
此句不明,实难很好地理解《道德经》的整篇宏旨。
鉴于此,本文在这里对几个有代表性的歧说加以辨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道不可说”歧解辨析在关于“道可道,非常道”的众多歧解之中,第一类歧解是把“可道”之“道”理解为“言说”,把“道可道,非常道”整句解釋为可言说的道不是恒常之道。
从句式上说,这种解释是把“可道”作为第一个“道”字的定语,把整句的句式理解为“可道之道,非常道也”。
从实质内容上说,这种解释认为“道”或“常道”均不可说。
换言之,可道之道,或可言说的道,则非恒常之道。
从古至今,持此说者居多,在注解老子的众家之中占据压倒性优势。
然从微处论之,持此说者中又有一定的区别。
1.第一种见解认为,道不可说,凡说出者即为非道《淮南子·本经训》载:“今至人生乱世之中,含德怀道,拘无穷之智,钳口寝说,遂不言而死者,众矣。
然天下莫知贵其不言也。
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最好的译文
道德经最好的译文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用言语描述的道,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名。
有了空间,才开始呈现出天地;有了根源,才开始孕育万物。
所以,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宁静无欲的心态,就可以深入观察到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常存欲望,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表层的东西。
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称谓,它们都很神秘。
那神秘又深远的极处,便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所在。
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如果世间的人都认为自己能分辨什么是美的东西,不是好事;都以为自己能分辨什么是善的东西,也不是好事。
这些都是从自我好恶出发去界定美丑善恶,就会制造出很多冲突!有和无相对比而生,难和易相对比而成。
长和短相对比才形成,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也都是因对比才形成这些概念。
所以圣人就是顺天之道而为,以身作则。
效法道化育万物,做利益一切众生之事,从不推辞;孕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心中没有任何傲慢;做了许多积功累德之事,却从不居功。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其积累的功德就不会消失,受益的众生会永远铭记在心。
如果有自夸居功之心,其功德就会很快地抵消掉。
第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刻意推崇贤者,使百姓不去争邀功名;不特意抬高稀有贵重物品价值,使百姓不起盗贼之心夺利;不常呈现那些引起贪心私欲的事物,使百姓思想不被迷乱。
因此圣人治国的办法是:使百姓虚心学习常怀感恩之心,让百姓温饱安居乐业;减弱百姓争名夺利的志向,增强老百姓的体质。
最权威的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最权威的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用言语描述的道,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名。
有了空间,才开始呈现出天地;有了根源,才开始孕育万物。
所以,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宁静无欲的心态,就可以深入观察到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常存欲望,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表层的东西。
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称谓,它们都很神秘。
那神秘又深远的极处,便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所在。
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如果世间的人都明了美的东西是美的,那么丑恶的东西就暴露出来了;都知道善良的行为是善的,那么不善良的行为就显露出来了。
有和无产生于相互对立,难和易形成于相互对应。
因此,长和短显现于相互比较,高和下存在于相互依赖,音和声和谐于相互应和,前和后出现于相互对比。
所以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其自然,不主张人为。
圣人的教育就是顺应人心而不倡导言语教化,随任万物生长而不加以限制,孕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依赖它们,建立了功劳而不倨傲。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尊崇贤能的人,使百姓不争邀功名;不珍藏贵重物品,使百姓不做盗贼夺利;不显露那些可以引起贪心私欲的事物,使百姓思想不混杂迷乱。
因此圣人治国的办法是:减少百姓的焦虑而使他们能温饱,削弱百姓的欲望而增强他们的体质。
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聪明人不敢随意的去做事情。
《道德经》讲义
《道德经》讲义自序从古到今,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关于“天人相应”的哲学命题,不知经历了几多曲折,几多风雨,几多沉浮。
虽然历史已成为昨天的一页,便是,在古老文化熏陶下的中华民族,始终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着自己的灵魂,完善着自己的品格,树立了自已的形象。
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将会成为为类关注的焦点,中国古老而又新鲜的“天人相应”哲学思想,一定会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因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里,人们还而要精神之超脱兔与回归;因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没有忘记对战胜凶恶疾病与死亡的探索与研究。
可以预言,将来一定会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天人相应”疗法,因为它不仅可以治疗一现代错乱学难以治疗的疑难杂症,学可预防、抑制某些疾病的发生,从而可以极大地延长人的生命。
如果它一旦成为现代医学的“助手”,那将会直接导致一场医学革命。
它没有迷信,没有任何宗教色彩。
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
……然而,对这一命题的研究。
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交替着,进行着,于是,各种学术著作应运而生,有唯物论,有唯心论,有心物不二论,而济舟所言,则是本源气化论。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推算,测定出太阳,月亮,地球等星体的年龄,既然知道了她们的年龄,就可依据这个年龄推知她他们诞生前前的情状,并且知道她们现在的形体绝不是本来所固有的。
根据这个结论,可知中国两千多前的圣哲——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是主观想象的,而是他“看”到了宇宙的演变,发展的本质。
在“三未生以前,实是我们想状,可以说就“本源气化”之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形无象,虚无混沌。
然而,在这一片原始,虚无,混沌,无极之中,虽说有物,物刀是虚,虽说有心,心也是虚;心物皆虚,虚本无二,无二之虚,即是混沌一气。
由此可知,混沌一气就是生化万物之源。
然,养生悟道,天人相就,是溯本穷源之工功夫,超出万幻,毋须在形象中摸索,将心存于“空中”而还虚,将身忘于法人而归无,身心虚无,自然与原始混沌之虚相合,及其大气浒鼓荡,我也不得而知妈是“天人相应”之实学功夫。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及感悟
第五章原文:道不可道,名不可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五章译文:道,是无法凭借语言来描述的,名,是无法凭借言语来命名的;它是没有名字的天地之始;有了名字,便是万物之母。
常常抛弃欲望,来观察它的奥妙;常常拥有欲望,来观察它的表现。
这两者,同样产生于相同的根源,但却用不同的名字来称呼它,称之为玄妙。
玄妙之又玄妙,是众妙之门。
感悟:道德经第五章的原文及译文清晰地诠释了道的概念,强调了其超越言语和名字的本质。
道理和名字之间的关系被描述为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的存在,这展示了道在宇宙间的根本地位。
作者通过排比的方式阐述了观察道的方式,即抛弃欲望以观察其奥妙,拥有欲望以观察其表现。
这种观点启示人们应以超然的态度去面对世界,通过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道的玄妙之处,而非被表象所困扰。
玄妙之门则揭示了道的深远、晦涩和神秘,以及我们在追求道的过程中需要思维的开放、超越传统的观念和常识,这也是我们能够超越常规认知去寻求真正智慧之门。
在个人观点上,我认为道德经第五章所述的道是一种对超然的理性和思辨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一种能够引导我们生活的智慧,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哲学探索。
通过超越言语和名字的限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世界和生命的本质,找到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智慧之道。
道德经第五章的诠释,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和世界的复杂性,从而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保持谦逊和敬畏,在现实生活中宽容、包容,追求心灵的平静和智慧。
道德经第五章的原文及译文及其感悟,不仅引发了我对道的深刻思考,也在生活中指引着我如何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理解世界、面对挑战,寻求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我得以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道的真谛,学会了在纷繁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道德经第五章所述的道,作为对超然的理性和思辨的综合体现,不仅令人思索,更引领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道不可道
治;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合于道体的人,好比水,水是善利万物而却又不会与物相争。它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 的卑下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人乐与卑下的人相处,心境十分平静,交友真诚相 爱,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国泰民安,行事必能尽其长,举动必能适其会,这是因为他不 争,所以才无过失。
老子其人
姓李名耳,字聃(dān),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
于公元前471年。
据《列仙传》记载,周代之时,老子从太清仙境分神化气,乘日精、驾九龙、化为五色 流珠从天而降,时玄妙王之女尹氏昼寝,感而吞之,觉而有孕。尹氏怀此圣胎之后,神 气安闲,容颜转少,所居房屋,六气和平,祥光照护。后来从左肋下诞生一个男孩。这 孩子一生下来就走了九步,步落之处,莲花绽起。他生下来就会说话,指着院子中的一 棵李子树,说:“此吾姓也”。
不敢说”
不能说!
道
名词:道路
动词:说
道的含义:形而下到形而上 起点与终点--本源与终极 边界与轨迹--规律与规则 行道之方--方法与技艺 大学里最有学问的人?
老子对道的论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以自己为法则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宇宙的本源和本体 吾不知其名,--不可道之物 强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以“反--返”为运行规律
尹氏见他鹤发龙颜,天庭饱满,两耳过肩,此时祥云笼罩庭院,万只仙鹤在空中飞翔, 大地一派吉庆景象。尹氏给他取名叫“老子”,又叫“老聃”。老子生下九天,身体便 有九变,见到他的人无不惊叹。到了六岁时,自己认为
《老子·道经》“可道”、“可名”正读
《老子道经》“可道”、“可名”正读
涂白奎
【期刊名称】《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40)3
【摘要】2000年来,人们提及老子之道,都根据《道经》首二句“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解,说老子之道玄虚微妙,不同世俗之政教经术之道,不可解说、不可名状,实为永恒不变、自然长生之道,此类解说与老子哲学思想的本旨实相抵牾。
究其原由,皆因学者未悟“可道”、“可名”不当如字读。
根据先秦文字书写特点及先秦文献文例,应读“可道”、“可名”为“何道”、“何名”。
如此,则《老子》之语言较旧解为朴素,老子之哲学思想及命题较旧解也更为一贯。
【总页数】2页(P48-49)
【关键词】老子;《道经》;"可道";"可名"
【作者】涂白奎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3.1
【相关文献】
1.《老子》研究的优秀之作——读《<老子>文本与道儒关系演变研究》 [J], 常新
2.非常道非不可道,名无为实乃有为--读黄瑞云《老子本原》 [J], 胡光波
3.《老子》之"道",宜名"自然道" [J], 黄咏欢;彭忠德
4.《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新解 [J], 章辉;
5.關於《老子》第一章“道可道”、“名可名”兩句的解釋 [J], 郭永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_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的诗意及解析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_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的诗意及解析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这首诗是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是是李白去朝居东鲁时写下的。
这年春天,李白从兖州出发,东游齐鲁,在金乡遇友人韦八回长安,写了这首送别诗。
原文:《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注释: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
《元和郡县志》卷十河南道兖州金乡县:“后汉于今兖州任城县西南七十五里置金乡县。
”韦八:生平不详,李白的友人。
西京:即长安,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称西京。
客:指韦八。
咸阳:指长安。
不可道:无法用语言表达。
望望:瞻望,盼望。
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连山眇烟雾,长波回难依。
诗意:您从长安来到这里,现在又要送您回到长安去。
狂风吹着我的心一路西去,高挂在咸阳树上,飘落在长安巷陌的寻常草树上。
此时此刻的心情难以诉说,此次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再相遇?您西去的身影已渐渐消逝,我只望见遮掩群山的烟雾弥漫而起!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抒写了作者西望京华、思君念国之意。
全诗用语自然,构思奇特,形象鲜明,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此诗开头两句交待了被送者的行踪。
从这两句来看,韦八可能是暂时来金乡做客的,所以说“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这两句诗像说家常话一样自然、朴素,好似随手拈来,毫不费力。
三四两句写送别者,即诗人自己对长安的强烈思念之情。
这两句平空起势,想象奇特,形象鲜明,是诗人的神来之笔,而且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
诗人因送友人归京,所以想到长安,他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神奇、别致、新颖、奇特,写出了送别时的心潮起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道”与“不可道”的突围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是《老子》推设的作者,而老子是谁,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甚至是否真有过老子其人,也还值得怀疑。
中国古代事实上并无单一作家的概念,“某某子”不过是一本书,这本书代表了被认为是其人所创立的思想学派,书的作者实际上也未必就是此人。
{1}本文中的老子、庄子并非指老庄其人,而是指这一学派以及创始人。
“道”作为老子思想的哲学母题,在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七十五次。
张隆溪在《道与逻各斯》中认为:首先,“道”这个词里包含了思想与言语的二种重性;其次,“道”作为思否弃了“道”作为言;最后,这两者又是锁在同一词中。
{2}按照老子的意思,内在把握到的思一旦外现为文字的表达,便立刻失去了它的丰富的内涵,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失去了它的恒常性(“常”)。
{3}
开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4},就提出了“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
按照老子的观点,“道”是既内在又超越的;它是万物之母,因而不能随万物一起命名。
换句话说,“道”是不可说的,是超越了语言力量的“玄之又玄”{5}。
甚至“道”这个名称也并不是它的名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6}“道无常名。
”{7}老子使人清楚地认识到:道只有在懂得沉默的时候才保持其完整,因而才有这一著名的悖论:“知者不言,言则不知。
”{8}使得对“可道”与“不可道”的突围具有恒久的超越性。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尽管《老子》极为简洁,但毕竟是一部五千多字的书,老子不仅说了话,而且把他相信不可说的东西写成了书。
然而,仿佛是有预见地,这一悖谬也许可以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得到部分的调和:“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9}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多少可以了解到,老子在面对令尹,面对诸如此类对神秘的道缺乏直觉的知的凡夫俗子时,言说不可言说和描述不可描述的困境。
面对“道”的“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老子认为道是无名也不可名,并且对“道”是什么说了很多,而对如何“突围”却说得很少。
但《老子》中至少有二处是涉及这一问题的。
其中之一就是:“涤除玄览,能无疵乎?”{10}的“玄览”一词也可用来意指“玄镜”,它是心灵的一个隐喻,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是说人应该清除心灵中的理性知识,而以直觉的方法关照自然之道。
另一句话就说“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11}。
这里,“虚”也表示清除心灵中的理性知识这种观念,而“复”则表示万物复归本性。
这种虚心以观自然的观念,庄子进行了充分的表述。
例如:“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
忘己之人,是谓入于天。
”{12}当一个人忘掉自己的时候,便不再感到存在有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之间的隔阂,而与自然万物合一,“游乎天地之一气(空气/气息/精神)”失掉自我意识而与自然合一,这种途径被称为“物化”。
为了达到这种“物化”的境界,人必须实行庄子所谓的“心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志向;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于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需者心斋也。
”{13}庄子区别了三种认知方式。
在他看来,最低等的方法就是“听之以耳”,或者说感官知觉。
其次是“听之以心”,刘若愚在《中国的文学理论》中解释为概念思考,因为“心止于‘符’”,“符”的字面意思是“符节”,是“外物与概念相符合”。
高等的认知方式是“听之于气”,“气”被解释为直觉认识,但这种直觉认识,根据庄子的意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长期的专心致志和自我修养以后才能获得。
{14}为了说明这点,庄子讲了几个寓言,这些寓言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有十九年的解牛经验的庖丁,不再以目视而神遇;只需凝神缓力,则无论多么复杂的关节也可以迎刃而解。
另一则寓言则是谈一个木匠,斋戒数日,忘掉了财富利禄和毁誉,甚至于忘掉了自己的形体,然后入山林静观树木,选择了一树,制成了钟架。
总之,唯有如此的磨砺,才有完成“道”的突围。
个人以为,对“道”的突围的探求,在当下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构建了对话的基础。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道”与“逻各斯”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比较的。
{15}在老子的“道”与柏拉图的“逻各斯”中都体现了外在言说和内在思想这一悖谬关系。
而老子“可道”与“不可道”的困境,与柏拉图强调文字是无力的而且是徒劳的极为相似,并且分别是按照言说和文字等级关系的形而上学的滥觞,这些都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诗学研究提供了契机。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三松堂全集·第六卷》(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冯友兰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1 P85—86
{2}《道与逻各斯》张隆溪著;冯川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P66—81
{3}{4}{5}{6}{7}{8}{10}{11}《老子》王弼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
{12}{13}《庄子》郭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4}《中国的文学理论》(美)刘若愚著;田守趄,饶暑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5}《管锥编》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79 P403—410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