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论语》选读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评析版)
【评析】 本章谈论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 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 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 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 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 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 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 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Hale Waihona Puke 孔子向公明贾问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这个人,说:“是真的吗? 夫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财物?” 公明贾回答说:“把这事告诉您的人说错了(即告诉您这话 的人弄错了)。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人们不 讨厌他说话;高兴了才笑,所以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对于财 物,符合道义才取,所以人们不讨厌他取。” 孔子说:“是这样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
(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评析】
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
“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 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
9、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
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
了道义不能变而从之(听到了合乎道义的事 情不能去做),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不能改 正,这是我的担忧啊。”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 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 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 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 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 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 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 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论语》选读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翻译版)
孔子向公明贾问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这个人,说:“是真的吗? 夫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财物?” 公明贾回答说:“把这事告诉您的人说错了(即告诉您这话 的人弄错了)。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人们不 讨厌他说话;高兴了才笑,所以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对于财 物,符合道义才取,所以人们不讨厌他取。” 孔子说:“是这样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9、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
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
了道义不能变而从之(听到了合乎道义的事 情不能去做),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不能改 正,这是我的担忧啊。”
10、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 无勇也。”
孔子说:“不是自己祖先的鬼、不是自己应
5、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 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 言亦可以为成人
子路问怎样才算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像臧武 仲那样聪明,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那 样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修 养,也就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 在的完美无缺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见到利益就 想到道义,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长期处 于穷困之中,而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也可以说 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见到 正义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
(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8、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
君子之于天下也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君子之于天下也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
(1)适:音“笛”,专主也。
(2)莫:不。
(3)义:适宜、妥当。
(4)比:依照。
【翻译】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绝对如此的标准,也没有绝对不可如此的标准,就是依照义去衡量。
”
【评析】
本章谈论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点:“义之与比。
”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
也没有绝对的条条框框,就是依照是否符合“义”来作取舍的衡量。
【延展】
1、如果你路上捡到一万元美金,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
2、古今中外有许多人,富贵功名当前,仍无法动摇其以义为依归的心志,请您列举一人说明。
论语选读原文与译文 五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原文】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1)富:指升官发财。
(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3)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
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
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2【原文】子问公叔文子(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4)告者过也。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注释】(1)公叔之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
谥号“文”。
(2)公明贾:姓公明字贾。
卫国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4)以:此处是“这个”的意思。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
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
”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3【原文】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论语11.13感悟
论语11.13感悟1.引言1.1 概述在"论语11.13感悟"这篇长文中,我们将探索孔子在《论语》第11章第13节中所传达的感悟。
这一节的原文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本文将对这段文字进行解读和思考。
这段文字中,孔子通过使用“君子”一词来描述一个高尚的人物,他对待世界的态度是“无适也,无莫也”,即不逢场作戏、不为世俗所迷惑。
这种无欲无求、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接着用“义之与比”来进一步阐述。
“义”是指正义,而“比”则表示对事物的相对比较。
这两者相结合,可以理解为在面对各种事物时,君子应该通过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事物的比较来进行判断和决策。
这段文字传达的感悟引起了我们对现代社会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各种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诱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而孔子所传达的感悟则提醒着我们要始终以正义为准绳,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进行事物的比较和权衡,以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通过对这段文字的思考和解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以正义为导向,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并且在面对各种事物时,我们要学会进行比较和权衡,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这是孔子在《论语》中的感悟,也是我们可以从中受益的智慧。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这一感悟,并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的结构设计如下:首先,引言部分会提供对本文主题的概述,简要介绍“论语11.13感悟”的背景和意义。
概述部分将为读者提供了解该话题的基本信息。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包含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将详细探讨“论语11.13”的内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这一部分将引用相关的论点和观点,深入分析其中的哲学思考,并举例说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个要点将进一步探讨“论语11.13”的意义以及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中庸》原就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它也就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下面我整理的中庸原文及译文,欢迎来参考!《中庸》简介《中庸》原来也就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
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就是其中一派。
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就是一派。
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就是相同的。
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
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
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就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就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
但影响最大的还就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就是之明且尽者也。
)(《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就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就是实用的学问。
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就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
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就是偶然的。
中庸作为一种深遂的思想,有着它普遍而独特的现实意义,甚至就是指导意义。
《中庸》原文及译文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论语.里仁篇》第十章读书笔记
《论语.里仁篇》第十章读书笔记第十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此章重点在于说君子所言所行、所作所为的标准就是一个义字。
谁是君子?君子是孔子时代的士大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至少也是属于士了。
可是在礼崩乐坏的那个时代,传统意义身份的君子真能按照第十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此章重点在于说君子所言所行、所作所为的标准就是一个义字。
谁是君子?君子是孔子时代的士大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至少也是属于士了。
可是在礼崩乐坏的那个时代,传统意义身份的君子真能按照君子之礼处事待人吗?不一定!所以身为君子,其处事标准就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凸现出来!对于这个问题,孔子首先关注的是天下,“君子之于天下也”,也就是说,君子所作所为是关乎天下百姓的事情了。
《说文解字》说:“适,之也”,是宋国、鲁国的话。
清儒段玉裁曰:“往自发动言之,适自所到言之。
”《尔雅》解释:“适,往也”。
此外,适还有其他的意义,如嫁等意思。
按照“无适也,无莫也”这个句式结构,“适”与“莫”相对,相反相成。
“莫”作为副词是否定的意思,如: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莫能守(《墨子•公输》)。
莫还可做名词、动词用,如羡慕等意思。
尽管“适”和“莫”可以互文见义,然而由于词义的歧义性,在《论语》成书后这句话就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了。
而“比”字义变化不大,如比肩之比。
更民间说法更为亲切,如:比一比,看一看,即是拿什么做标准比量的意思。
朱熹《集注》说:适,专主也。
春秋传曰“吾谁适从”是也。
莫,不肯也。
比,从也。
谢(谢良佐)氏曰:“适,可也。
莫,不可也。
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
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
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明儒蔡清沿用谢氏之说,说:“言君子于天下一切之事,初无必为之心,亦无必不为之心,顾义之所在。
《论语》论君子
《论语》论君子作者:刘思禾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4年第24期1.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宪问》)【解说】孔子讲过:君子怀德。
所谓君子,就是追求德性完善的人。
所以,当子路问怎么做一个君子时,孔子回答说:君子要用恭敬严肃的态度来修养自己。
子路很奇怪,难道就是这样吗?他觉得这太不够了。
孔子补充说,修养自己从而对周围的人有益。
子路又追问,孔子就回答说,修养到最后,君子对所有人都有益。
不过,这是最高的要求了,恐怕尧舜还为难啊!子路层层追问,孔子一一作答,君子修己以成仁的品格越发清晰。
2.子曰:“君子不器。
”(《宪问》)【注释】器,器物。
【解说】孔子说,君子不应该仅仅像一个器物而已。
什么是器物呢?有专门用途的东西就是器物。
比如鼎是烹饪用的,笔是写字用的。
对人而言,专注于某项技能而不及其他,那就像器物一样了。
我们现代社会教育偏重于培养专业技能,而不是人的德性通识。
一个国家需要专门人才,但也需要有操守有通识的优秀人才。
君子不器,而贵在求道。
在这个意义上,君子代表了中国古典人格的典范。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注释】质,内在的质地。
文,外在的文饰。
【解说】本章孔子强调说,君子内在的朴实与外在的文雅要统一起来。
质,人的内在品格朴实厚重;文,人的言谈仪表优雅得体。
一个人太注重内在,忽略了优雅的风度,这是有缺憾的。
反之,一个人华丽优雅,却没有真实的道德感,这更不够。
孔子希望二者能够统一起来,这样作为君子就完美了。
4.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里仁》)【注释】适,音dí,一定。
莫,不肯。
比,音bì,执守。
【解说】《论语》中几次提到君子和义的关系。
《里仁》篇讲到“君子喻于义”,《卫灵公》篇讲到“君子义以为质”,《阳货》篇讲到“君子义以为上”,本章讲到“义之于比”。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论语·里仁篇》读后感第三章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此句须反复诵读,方能真正体悟圣人之殊胜意。
“仁者”是儒家价值的中心,人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是士君子的成人之路,也是人性自觉、自尊的必然选择。
贤人、圣人、天人构成了儒家价值的果位次第,层层递进。
发什么心,成什么果。
孟子说过一段话:“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
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
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那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是仁的,是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问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
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如此看来,“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自有大义在那里,大义就是仁者爱人、恶人的标准。
进一步解释,“惟”是“只有”、“仅仅”的意思,有强调的语气。
“能”是“能够”的意思,指有能力做。
“好”、“恶”是动词,分别指“喜欢”与“痛恨”。
“人”与“仁者”相关,这句话就是:只有仁者能够喜欢有仁的人,能够痛恨无仁之人。
联系里仁一章、二章之句义,仁是内在于人的,而且需要人自身的努力保有仁性。
能够这样做的人就是仁者。
仁外化为天地万物之性就是化生孕育万物之生,仁内化于社会文物制度就是礼义廉耻,在孔子的政治世界里就是克己复礼了。
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只有保有仁性的人,能够根据儒家知礼义廉耻之大义喜欢仁人或痛恨不仁之人。
所以朱熹引用游酢的话:“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
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朱熹根据一般人的好恶突出仁者的好恶,仁者有其正,这个正就是那个大义吧。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依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增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宋濂《环翠亭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濂《环翠亭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宋濂《环翠亭记》原文及翻译译文宋濂《环翠亭记》原文及翻译宋濂原文: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
大姓许氏,世居其下。
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
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
浮光闪彩,晶莹连娟①,扑人衣袂,皆成碧色。
冲融于南北,洋溢乎西东。
莫不绀联绿涵,无有亏欠。
仲孚啸歌亭上,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
虞文靖公闻而乐之,曰:“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
”乃以“环翠”题其额。
至正壬辰之乱,烽火相连,亭及万竹皆毁。
及逢真人龙飞,六合载清。
仲孚挈妻孥自山中归,既完其阖庐,复构亭以还旧贯,竹之萌蘖亦丛丛然生凹,三年而成林。
州之寿陵与其有连者,咸诣夫仲孚,举觞次第为寿。
且叹曰:江右②多名宗右族,昔时甲第相望,而亭榭在在有之。
占幽胜而挹爽垲③,非不美也。
兵兴以来,有一偾④而不复者矣;有困心衡虑仅脱于震凌⑤者矣;有爬梳⑥不暇迁徙无宁居者矣。
况所谓游观之所哉!是亭虽微,可以卜许氏之有后。
足以克负先志,前承后引,盖未有艾也。
中有陈闻先生者,谓不可无以示后人。
乃同仲孚来词林,请予为之记。
呜呼!昔人有题名园记者,言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
余初甚疑之今征于仲孚其言似不诬也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
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美,岂无其故哉?盖帝力如天,拨乱而反之正,四海致太平已十有余年矣。
观仲孚熙熙以乐其生,则江右诸郡可知;江右诸郡如斯,则天下之广又从可知矣。
是则斯亭之重构,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
予虽不文,故乐为天下道之,非止记一事而已。
仲孚名仲丽,嗜学而好修,士大夫翕然⑧称之。
【注】①娟:明媚柔美。
②江右:江西。
③爽垲:高爽干燥。
④偾:毁坏。
⑤震凌:房屋摇摇欲坠。
⑥爬梳:整治繁乱而使之有条理。
⑦褵褷:毛羽初生的样子。
⑧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
孔子十论君子
孔子十论君子---一.孔子之本---《论语》:学而篇【原文】1.2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注释】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②弟(tì):同“悌”、敬爱兄长。
③鲜(xiǎn):少。
④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句,意思是没有这种人。
⑤与:即“欤”字,表示疑问的助词。
《论语》中的“欤”字皆作“与”。
【翻译】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
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
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
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解读】孝悌的意义在孔子的学说里,“仁’是核心思想和终极的追求,其核心要义是“1者爱人”。
而要得到这个仁。
达到一仁”的境界,不仅需要内心的体验,更需要投身现实。
当然,不论是思想还是在行动,都必须有个出发点,面有子的这段话,则明确指出,求“仁”应该从孝悌做起。
换句话说,就是从孝悌这个根本点出发,推而广之,就能成为仁人君子。
“仁”是爱的哲学,同样,“孝”也是爱的哲学,是一种感思回报的爱父母生儿有女,你可以说那是繁行后代的生物本能使然。
但是,作为父母,通常公养有照顾子女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付出的情感、心血和财富理应得到回报。
当父母年老体衰的时候,子女回过来照料他们,是理所应当的。
不仅如此,古人还给这种回报一个好名声一一孝。
这种互惠互利的内在精神就是孝道,一个人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连这点感情和回报都没有,那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自私自利者,古人把这种人列为禽兽,认为他不配称作人。
那么什么是“弟”呢?“弟”就是“悌”,是指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
这种友爱情感,不仅仅存在于兄弟、姐妹之间,也可以推广到朋友之间,泛化为一种高尚的社会友情。
论语原文(无错版-据四库四书-论语注疏)
论语学而第一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译注》中引用朱熹《论语集注》的训释类别及特点
《论语译注》中引用朱熹《论语集注》的训释类别及特点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集译文、注疏一体,“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读懂论语”的一部书,《论语集注》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
本文通过对《论语译注》穷尽性的查检,归纳总结出其所引用《集注》的类别和特点,同时又集各家之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地训释。
标签:《论语译注》《论语集注》训释《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典籍,历朝历代都不乏为其作注加疏者。
其中南宋朱熹以义理之学发挥阐释儒经,所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以后科举取士的指定教材。
《论语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①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以下简称《译注》)是集译文、注疏一体的,“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读懂论语”(《论语译注·例言》以下所引均同)的一部书。
《译注》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承前启后的地位、科学的译注方法和渊博的学识,在学术界产生过巨大影响。
至今,《译注》仍然是学者们研究儒家文化和学习《论语》时所采用的重要版本。
在《论语译注·例言》中,杨伯峻说:“本书虽然不纠缠于考证,但一切结论都是从细致深入的考证中提炼出来的。
” 杨伯峻在译解原文时,集各家之说,大量引用前人注疏,以求其训释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其中不乏引用朱熹的《集注》。
本文通过对《论语译注》穷尽性的查检,归纳总结出其所引用《集注》的类别和特点,同时又集各家之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训释。
一、《译注》所引《集注》的类别为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引用朱熹的《集注》进行训释时,杨伯峻详细考查了其正误性并对其作出客观评价。
(一)深表赞同,译文采纳的杨伯峻在《译注》中所引用《集注》中的观点大多是明确表示赞同的,并在其译文中得以采纳。
如:(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里仁》)杨注:“适”“莫”两字讲法很多,有的解为“亲疏厚薄”,故“无适无莫”便是“情无亲疏厚薄”。
论语里仁篇第四
论语里仁篇第四论语里仁篇第四1、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
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
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做最有利的生活规范。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
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
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
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原文及解释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原文及解释名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摘自:《论语·里仁篇》解释: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只考虑怎样做符合义就行了。
里仁篇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
【注释】
①适:可。
②莫:不可。
③比:紧靠,为邻。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
”
【解读】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原则就行。
这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子罕》),通权达变的思想。
正如孟子对他的赞美:“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人,可以速则速。
”(《孟子·公孙丑上》)只有“义”是唯一的标准。
所以,孔子又被称为“圣之时”,是识时务的圣人。
是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凡事要取一种灵活洒脱的态度,只要是不违背大原则,过去一点过来一点,先一点后一点,左一点右一点,无关宏旨,不伤大雅,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这一点,似乎更符合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不过还是需要提醒一句:前提是“义之与比”—一正义的原则可是万万丢不得的。
君子不器作文800字
君子不器作文800字小议“君子不器”子曰:“君子不器。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
”此话虽言简意赅,但意义却广泛深远,让人受益匪浅。
而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从“器”字来说,“器”有多个用法,一是用途:有较为固定用途;二是定量:有一定的容量;三是定性:有一定的性质。
就固定用途而言:“君子不器”为君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只能作有限目的之使用。
就定量而言:君子之气度应似江海纳百川,不像器物一般有容量之限制。
这与以下这章相呼应:为政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去攻击那些与自己不相同的思想言论,是会造成害处的)。
就定性而言:是指君子待人处事时,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不变,而应适时适地适人适事地采取合宜之行动。
这是近似于以下这章:里仁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君子对于天下一切的事物,没有一定怎样才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一定怎样才不可以的,唯一行事的标准就是义)。
总结老说,也就是君子在个人品性修养时,不可像器物一样只针对某些特别的目地,而必须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才能;在个人之气度与态度方面,则应不像器物一般,仅有一定的容量,须要以宽广的胸襟来看待万事万物;在待人处事的原则方面,则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而一成不变,须因时因地制宜,采取最合宜的行为举止以收取最大最好之成效。
发现普朗克常量的普朗克,不仅仅热衷于物理,在音乐上也很有天赋,他的钢琴已经好的可以登台演出,他并不局限于一方面的发展。
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成就不容置疑,但同时,他也是非常有名的小提琴手。
他自己公开声明,他的许多科学发明都是因为演奏小提琴给他带来的灵感,尤其是在他自己的书房研究相对论的时候,是小提琴的演奏使他思维大开,头脑灵活。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日益发达,各色人才层出不穷。
人才在他们所擅长的领域研究得越来越精越来越深,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我们的眼里,所谓的“人才”,所谓的“科学家”是往往是不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而在现在,更多的情况是,专家,譬如其名,只在自己的领域内精通,不问旁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
• 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诗经-周颂-良耜
》 •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
悔。《诗-大雅-皇矣》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第二》
无适无莫,义之与比。
•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 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 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 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先进第十一 》
无适无莫,义之与比。
• 君所以不为臣隐何?以为君之与臣无 适无莫,义之与比,赏一善而众臣劝 ,罚一恶而众臣惧。《白虎通-谏诤》
徐纯合事件
• 5月2日,黑龙江庆安站执勤民警开枪击毙 庆安县的中年男子徐纯合。事发后,死者 家属查看了全部监控视频,并向记者叙述 了事件始末。据家属称,5月2日徐纯合喝 了酒,带领母亲和3个孩子欲前往大连金州 ,车站安检人员认出了这对多次上访的母 子,因担心其上访而不让他们上车。(5月 6日《南方都市报》)
朱熹《论语集注》
• 适,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适从是也。莫 ,不肯也。比,从也。
• 谢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 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 ?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 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 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 之心,果有所倚乎?
楊伯峻《論語譯注》
•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 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
• 适,莫——这两字讲法很多,有的解为亲疏厚薄,无适无 莫便是情无亲疏厚薄。有的解为敌对与羡慕,无适(读为 敌)无莫(读为慕)便是无所为仇,无所欣羡。我则用朱 熹《集注》的说法。
• 比——bì,挨着,靠拢,为邻。从孟子和以后的一些儒家 看来,孔子无必无固,通权达变,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 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 唯义是从,叫做圣之时,或者可以做这章的解释。
•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第十 五》
无适无莫,义之与比。
•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 ,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 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 吾其为东周乎!《阳货第十七》
•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 ,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 日遂行。《卫灵公第十五》
《论语·里仁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第十章》
適
• 《說文》:之也。《廣韻》:往也。《正 韻》:如也,至也。
• 適子之館兮,还予授子之粲兮。《詩-鄭風 -缁衣》
•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詩-鄭風-野有蔓 草》
• 季武子无適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 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義
• 義,己之威仪也。从我羊。《说文》 • 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刘熙《釋名》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 •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第二》 •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
谓知矣。《雍也第六》 •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 岁事来辟,勿予祸適,稼穑匪解。《诗-商 颂-殷武》
• 女子十五许嫁,有適人之道。《孔子家语本命》
• 君獨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適之義也 。《禮·燕義》
• 適人为穴而来,我亟使穴师选本,迎而穴 之,为之且内弩以应之。《墨子-备城门》
适与莫
• 適,鄭本作敵。莫,鄭音慕,無所贪慕也 。陆德明《經典釋文》
•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 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罕第九》
•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 臧。《诗-邶风-雄雉》
适与莫
• 范寧云: 適莫,猶厚薄也。比,親也。君 子與人無有偏頗厚薄,惟仁義是親也。皇 侃《论语义疏》
•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 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 道而行也。《卫灵公第十五》
无适无莫,义之与比。
•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 无宿诺。《颜渊第十二》
•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 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 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长第五》
无适无莫,义之与比。
•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 ,吾从下。《子罕第九》